按摩什么穴位可以调理脾胃 七大穴位推荐

合集下载

健脾补气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

健脾补气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

健脾补气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中医学认为,健康的身体取决于脾胃的功能。

脾胃是人体的中枢,负责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同时也与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当脾胃功能不佳或气血不畅时,人体会出现食欲不振、乏力、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经络拍打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具有调理脾胃、补气治疗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经络拍打方法,帮助您恢复脾胃功能,提升身体健康。

一、关元穴拍打法关元穴位于肚脐下方三寸,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掌根或拳头轻轻拍打关元穴周围,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能够促进关元穴周围的经络活血,增加脾胃的功能。

二、足三里穴拍打法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腓骨的外侧凹陷处。

可以坐下抬起一只脚,或站立,将拳头用力拍打足三里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有助于调节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三、大横穴拍打法大横穴位于手腕两侧,正中线上,掌腕横纹中点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手掌根或拳头轻轻拍打大横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手腕周围的经络,帮助调理脾胃功能。

四、脚三里穴拍打法脚三里穴位于脚背上,当拇趾第一骨指关节和第二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脚脚跟轻轻拍打脚三里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脚踝周围的经络,促进脾胃的健康。

五、关冲穴拍打法关冲穴位于脚背上,脚踝尖骨上方,向下一寸处。

可以坐下或站立,用另一只脚脚跟轻轻拍打关冲穴位,每次约30下,早晚各一次。

这个方法可以刺激脚踝周围的经络,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改善肠胃问题。

经络拍打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帮助调理脾胃,补气健身。

在进行拍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适度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避免受伤。

2. 拍打时保持舒适的姿势,放松身体。

3. 配合呼吸,吸气时用力,呼气时松开。

4. 坚持每天进行拍打,按摩的效果会更好。

5. 如果有其他疾病或疼痛,应该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穴位养生缓解消化不良

穴位养生缓解消化不良

穴位养生缓解消化不良健康的胃肠功能对于人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不良的消化功能可能导致诸多症状,如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

针对这些问题,穴位养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缓解消化不良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以帮助人们缓解消化不良问题。

1. 胃脉穴(PC6)胃脉穴位于内臂腕横纹的上方两指的凹陷处。

按揉胃脉穴能够刺激胃脉经络,缓解胃部不适。

使用拇指按压胃脉穴,以顺时针方向绕圈按摩,每天早晚各按揉5分钟。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缓解胃胀和胃痛,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2. 中脘穴(CV12)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距离脐中下方大约四指宽。

按压中脘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

使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轻轻按压中脘穴,每次按压持续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缓解胃部不适,还可以增强胃肠蠕动,提高食物消化的速度。

3. 冲脉穴(KD6)冲脉穴位于足跟骨下方,距离足底最凹陷的地方约一横指宽。

按揉冲脉穴可以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

用拇指按压冲脉穴,每次按压持续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舒缓胃部不适,还有助于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

4. 天宗穴(SP9)天宗穴位于小腿内侧小腿骨下缘凹陷处。

按揉天宗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胀和胃痛。

用拇指按压天宗穴,每次按压持续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胃肠的消化功能,减轻消化不良症状。

5. 合谷穴(LI4)合谷穴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骨缝处。

按揉合谷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

用拇指和食指捏持合谷穴,以适度的力度旋转按摩,每次按摩持续1-2分钟,每天按摩2-3次。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缓解胃胀和消化不良,还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减少压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综上所述,穴位养生是缓解消化不良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经络,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反应不同,因此在按摩穴位时需注意自己的感受,避免过度按摩导致不适。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脾胃虚弱是小儿时期身体常见的症状,脾胃虚弱会影响到孩子身体的发育,这时家长要给小儿推拿治脾胃虚弱,这样才能更好的缓解症状。

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脾胃虚弱的按摩方法。

脾胃虚弱的按摩技巧1、常用手法点揉中脘、天枢穴各1分钟。

顺、逆时针摩脘腹3分钟。

分腹阴阳100次,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反复捏脊10~15遍。

2、随证加减脾失健运型: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食而无味,拒进饮食,多食或迫食后有恶心、呕吐,脘腹作胀,形体偏瘦,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或薄腻。

补脾经、揉板门各300次。

顺运内八卦100次。

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胃阴不足型:口干多饮,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多见光剥,也有光红少津者,舌质红。

小时候夜啼出汗多,是脾虚加气虚。

腹胀,大便干,口有酸臭味,这些都已经是孩子过食造成的积食了,你这个应当是喂养不当,造成的积食从而引发的脾湿热,吃点百合薏米粥最适用。

另外孩子脾虚容易引发易感冒的表象的调理好孩子的脾,一切就会正常了。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家长切记呀!脾胃虚弱症状脾胃虚弱为中医名词。

脾胃虚弱分为:脾气虚、脾阳虚、胃气虚、胃阴虚。

脾气虚的症状主要是气短乏力、头晕、大便溏泻,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苍白,脾阳虚主要表现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腻就会腹痛腹泻,大便稀;胃气虚主要表现在胃胀,胃痛,呃逆,食少,饭后胀满,胃阴虚主要表现在虚火上炎,口干、容易饥饿,胃酸、隐痛不适,口舌生疮等。

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就时显增多,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胃虚弱病程较长,泄泻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大便稀溏,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后易泻,吃多后见腹胀、大便多,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舌质淡,苔薄白。

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脾胃虚弱者,脾胃的受纳、腐熟、转输、运化等功能减弱或失调,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要注意调养。

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

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

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中医理论认为,脾胃虚指的是脾胃功能不足和消化力下降的状况。

虚弱的脾胃容易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劳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改善脾胃虚的状况,中医推拿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帮助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

1.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手臂上,当尺骨头突起处,肘横纹边缘外侧,在臂外侧面快速数两根手指的宽度处。

按摩曲池穴可以刺激脾胃经络,促进消化功能的提升。

用拇指或食指适度用力按压曲池穴,以顺时针方向绕圈按摩3-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2.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的上方,即脐部向上两个横指的位置。

这个穴位是调理脾胃的要穴,按摩中脘穴可以促进脾胃气机的运转,增加消化力。

利用手指的腹面或拇指适度用力,顺时针方向按摩中脘穴2-3分钟,一天可以进行3次。

3.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1个横指的地方。

这个穴位是调理脾胃的效穴,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腹胀和食欲不振的问题。

用拇指适度用力按压足三里穴,每天坚持按摩3-5分钟,可以进行多次。

4. 收脾穴收脾穴位于足背外侧窝间隆凸处凹陷处,距脚踝外侧骨(第五跖骨)下缘约3横指处。

这个穴位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用拇指适度用力按压收脾穴,可以顺时针方向绕圈按摩3-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在按摩这些穴位时,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舒适的力度,不要过于用力或过轻。

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但要保证每天坚持按摩,并进行多次。

此外,按摩前可以先用温水泡脚或腹部敷热水袋,有助于放松脾胃,增强按摩效果。

综上所述,脾胃虚的中医推拿穴位按摩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关穴位,促进脾胃的气机运行,增强消化功能。

按摩时要适度用力,每天坚持多次,并可结合温水泡脚或热敷来增强效果。

当然,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调理脾胃虚弱按摩这些穴位!!!

脾胃健壮会引导消化没有良,吃下的食物身体无法吸支它的营养,身体简单疲累,会感觉齐身无力,中医推拿不妨调理脾胃健壮,底下咱们去瞅瞅简直的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
调理脾胃健壮推拿那些穴位
1、面按中脘穴
中脘穴正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脚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散之处,面按中脘穴不妨促进经气运止,安排胃的功能.用脚指面按或者揉按中脘穴,屡屡2~3分钟,至局部爆收收热感.
2、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正在体表的对于应区,用脚掌以顺时针及顺时针目标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触温温、舒畅,有安排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效率.如果消化没有良,胃胀症状明隐,可由心窝处启初沉复由上至下推按的脚法,注意没有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二肋
二脚掌正在身体二侧由乳房下缘背下推按至侧腰部,使局部收热,不妨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
时常训练那些脚法不妨灵验安排胃功能,达到养胃、温胃,调畅中焦气机、防止胃徐病的疗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者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背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称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干战中、落顺止呕的效率,灸疗可革新胃徐.
5、艾灸脚三里穴
中膝下3寸,胫骨中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者艾罐2030分钟.经时常使用此法施灸,具备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战睦血、祛邪防病之成果.。

男人胃不舒服怎么办和方法

男人胃不舒服怎么办和方法

男⼈胃不舒服怎么办和⽅法 夏季到来,由于各种饮⾷习惯,男⼈常常会感觉到胃不舒服。

胃不舒服不仅影响⾷欲,还有影响⼈的⼼情。

那么男⼈胃不舒服怎么办?男⼈胃不舒服按那些⽳位?下⾯由店铺为⼤家讲解男⼈胃不舒服的按摩法吧。

男⼈胃不舒服的按摩法 1、按⾜三⾥⽳治⾷欲不振 作⽤:调理脾胃机能,促⾷欲,助消化。

位置:膝盖外侧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处。

按法:⽤指腹以画圆⽅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2、按中脘⽳治消化不良 作⽤:和胃⾏⽓,⽌痛,改善消化不良,胃痛,腹部闷胀感。

位置:肚脐上⽅4指宽处。

按法:⽤指腹以画圆⽅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3、按丰隆⽳治胀⽓恶⼼ 作⽤: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打嗝。

位置: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

按法:⽤指腹以画圆⽅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4、按⽔分⽳治排便不畅 作⽤:⾏⽓消胀,促代谢,改善便秘。

位置:肚脐正上⽅约⼀指宽处。

按法:⽤指腹以画圆⽅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5、按太⽩⽳治打嗝 作⽤:缓解胃胀,治打嗝,呕吐。

位置:它在⾜内侧缘,第1跖⾻关节后下⽅⾚⽩⾁际凹陷处。

按法:太⽩⽳是脾经的原⽳,对调理脾⽓虚弱有好处。

按太⽩⽳肌⾁感到酸痛就⾏。

6、按内关⽳治胀⽓ 作⽤:益⽓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之功,常按摩内关⽳,对缓解胃部胀⽓有⼀定作⽤。

位置: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

具体来说,就是将右⼿三个⼿指头并拢,把三个⼿指头中的⽆名指,放在左⼿腕横纹上,这时右⼿⾷指和左⼿⼿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

按法:指头并拢按压,直⾄能感觉到酸痛就⾏。

胃不舒服的缓解⽅法 1.呕吐腹泻严重,脱⽔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般1~2天内很快恢复。

2.⽌痛。

应⽤颠茄⽚、阿托品、654-2、奥替溴铵等药均可。

还可局部热敷腹部解痉⽌痛(有胃出⾎者不⽤)。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

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文章目录*一、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二、脾胃虚弱吃什么好*三、脾胃虚弱不吃什么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1、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三阴交穴位置:内踝尖上3寸,胚骨后缘处。

取穴方法: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方法: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同前。

功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又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

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2、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天枢穴位置:脐旁开2寸处。

取穴方法: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方法:两手放于腹部两侧,中指按压天枢穴,按揉30次。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3、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脾腧穴脾腧穴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旁开1.5寸处。

小儿取俯卧位,在小儿左手旁,用双手大拇指与食指边缘拿住两脾腧,然后轻轻向上提起算1次。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的作用。

4、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胃腧穴胃腧穴在背部第十二胸椎旁开1.5寸处。

小儿取俯卧位,在小儿左手处,用两手拇指与食指边缘拿住两胃腧穴,然后轻轻往上提起算1次。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的作用。

5、脾胃虚弱按什么穴位之足三里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场。

自古而今,足三里是强壮身心的着名大穴。

脾胃虚弱吃什么好1、高粱高粱温暖,对脾胃有好处,对脾胃有良好的作用,对产品的温度也有良好的作用。

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易消化不良的人群。

另外高粱含有更多的烟酸。

这种物质是形成自由基的,所以它更容易被我们的身体吸收。

适度的脾胃虚弱的人可以多吃些高粱粥。

2、猴头菇猴头菇香甜平坦,含脾,胃,心经。

7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

7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

治未病001:七大穴位调理肠胃防胃癌如何养胃?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许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仍难改变,比如口味重,爱吃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因为盐多,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而且其中所含的亚硝酸盐在胃酸和细菌作用下会转变为亚硝胺,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严重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患胃癌概率。

那么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肠胃防胃癌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八大养胃穴位养胃穴之一:劳宫穴劳宫穴劳宫穴(握拳中指尖所指处即是)在五行中属火,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精神紧张、促进食欲。

养胃穴之二:大陵穴大陵穴大陵穴(腕横纹掌侧的中点)在五行中属土,对应着脾胃,可看成是心包经上一味很经典的“健胃消食片”,按揉此穴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动力。

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都可通过这个穴位来进行调理。

养胃穴之三:内关穴内关穴养胃穴之四:外关穴外关穴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

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内关穴(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

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

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养胃穴之五:中脘穴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体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指压时应采用仰卧位,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四指用力下压,6秒钟后将手离开,重复10次,能使胃部感到舒适。

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每日进行2~3次,并要注意调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不吃刺激性食物,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养胃穴之六:神阙穴神阙穴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按摩80—100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