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库库址总平面设计(一)

合集下载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任务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1.车辆基地的选址
2.车辆基地选址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车辆基地选址的基本要求,在城市
轨道交通设计中,车辆基地选址时应注意以 下问题: (1)车辆基地的自身交通独立。 (2)空间综合利用。 (3)结构使用的安全与经济性。 (4)排水问题。 (5)减振降噪。 (6)通风和采光、照明。 (7)防灾减灾技术。
(3)试车线平、纵断面设计。试车线应为平直道,困难时可设局 部曲线,其曲线半径不得小于800 m。
任务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3.站场线路设计
2.轨道结构设计要求 车辆基地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2)车场线轨道结构设计。
(1)出入线轨道结构设计。
(2)
(3) (1)
(3)试车线轨道结构设计。
任务
城 市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
轨 道
平面布置


任务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1.车辆基地的选址
1.选址的基本要求 (1)用地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车辆基地一般都建在地面上,占地面积
较大,为保证用地,通常在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已对各条线路的 车辆基地的地点和用地面积做了初步安排,并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按站段关系布置。按站段关系,车辆基地总平面布置形式可分为尽头 式(见图12)和贯通式(见图13)两种。
图12尽头式布置
图13贯通式布置
任务 车辆基地的选址与总平面布置 3.站场线路设计
车辆基地应设出入线、洗车线、镟轮线、试车线和各种库线(包括 停车、列检、月检、静调和临修、架修等库线,以及调车机车和特种车 辆停放库线),并根据需要设材料线、平板车线、牵出线、回转线、存 车线及机车走行线等。线路设计要在结合具体车辆运用、检修工艺要求 的基础上,对上述线路进行平、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轨道设计,站 场排水设计等。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
2.1.11因维修等原因需临时停用或部分停用的,须事先报告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因特殊情况必须将停车场改作他用的,须经本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报经本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构批准,并相应另建停车场。另建的停车场面积不得小于原停车场的面积,并应保持合理的服务半径。
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库(场)的总平面布局、布置
城市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的配建专停车库(场)出入口,应和建筑基地出入口、主体建筑主要人流出入口以及基地内道路之间有合理通畅的交通关系。
配建的停车库(场)建设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停车场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公共建筑和停车库(场)的平面设计,必须按本规则第三章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标明场内通道、车辆及人流路线走向、出入口交通组织、停车车位、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安全等设施。
()()
式中:——候客车道长;()
——核定总停车数;≥。
大型的旅馆、饭店、娱乐场所、办公、超市、商场、医院等公共建筑,应在主体建筑人流主出入口处(基地内)设置不少于个以上专用的出租车候客位。
当停车数大于等于辆时,车辆上下客人流处与基地出入口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城市中心区内的配建机动车停车库(场),地面包括首层平面停车位不宜小于总停车数的,城市一般地区不宜小于总停车数的。
2.1.8停车场的设计方案,须报本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并应征得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停车场建成后,须经本市、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验收合格方准使用。
2.1.9因特殊情况确实不能按《规则》要求建设配建停车场的,经本市、县公安交通管理局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减少停车场面积,但不宜超过要求的。同时必须按少建的停车场面积,向本市、县人民政府或其授权机构交纳停车场建设差额费。差额费上缴市、县财政,用于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不得挪作他用。差额费标准,由本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公安管理部门、物价管理部门规定。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双车行驶。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双行。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双车道约为为宜。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舒适内径约为~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曲线坡道12%(1:。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曲线坡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相连接的正常坡度的1/2(6%~%),而不是其它值。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停车场设计规范

地下车库设计规范地下车库的汽车坡道,是地下车库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地下车库室外和室内,地上与地下的竖向交通枢纽。

合理布置地下汽车库坡道,做好汽车坡道设计,在整个地下车库设计中非常重要。

1.总平面设计地下车库在总平面中的位置,应以方便进出,与人行道严格分离,远离场地主干道为原则,汽车坡道的位置应尽可能靠近出入口,以减小汽车噪声影响及夜晚汽车光线干扰。

地下车库汽车坡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当停车数量少于100辆时可设计一个。

当停车数量大于500辆时不应少于三个,如条件允许,小于100辆大于50辆最好也设进口出口两个汽车坡道。

2.平面设计汽车坡道按平面形式可分为直线坡道、曲线坡道、直线曲线混合坡道、螺旋坡道(二层以上)等,见下图:出入口汽车坡道最小净宽度,《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下简称《汽设规》)规定,小型车(如无特殊说明下均以小型车为例),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0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下简称《汽防规》)规定,汽车坡道的疏散宽度单行4.0m,双行7.0m。

因此,汽车坡道最小宽度,取上限,单车道不小于4.0m,双车道约为9.0m 为xx。

曲线坡道还应满足小型车转弯半径不小于6.0m的要求。

通过计算得知,曲线坡道内径最小约为4.0m,舒适内径约为5.5~6m。

平面设计中因曲线坡道对驾车司机视线有影响,所以应尽量多采用直线坡道,少采用曲线坡道。

混合坡道中,直线和曲线相接部分一定要是相切的关系,不应有折线。

3.剖面设计小型车汽车坡道的最大坡度《汽设规》规定,直线坡道15%(1:6.67),曲线坡道12%(1:8.33)。

当汽车坡道的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相当于正常坡道1/2的缓坡。

缓坡直线坡段水平xx不应小于3.6m,曲线坡段水平xx不应小于2.4m,且曲线半径不应小于20m。

大于10%的坡道设缓坡,是为了防止汽车的车头、车尾和车底擦地。

缓坡坡度一定要保证是与它xx的正常坡度的1/2(6%~7.5%),而不是其它值。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目录1总则1 总则1.0.1 为适应城镇建设发展需要,使车库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环保、节能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收起条文说明1.0.1 本规范是对《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的修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机动车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与十几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大、中城市,机动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家庭轿车及私有车位。

停车问题越来越显示其社会性与公共性,停车功能也已经成为很多建筑物必配的基本功能,停车设计也是建筑设计中大量涉及的基本设计问题,车库建筑规模、使用要求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时新技术与新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停车方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如停车设施的不断完善与提升、机械式停车设备的推陈出新等,因此对原有规范的不足之处进行修订尤为重要,同时更名为《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在机械式机动车库方面,更新充实了相应的内容,以符合当今新的社会现实需求。

制定并实施车库建筑的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改善车库建筑的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利于车库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为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贯彻有关政策和法规做出贡献。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机动车库和非机动车库的建筑设计。

▲收起条文说明1.0.2 在我国当今社会条件下,非机动车作为人们传统出行方式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由于当今节能、低碳理念的倡导,非机动车的使用应该得到大力提倡,但以往规范中没有对非机动车车库的设计做出专门规定。

因此本次规范的修订中,扩大了原规范的适用范围,将非机动车车库作为单独章节纳入进来,形成较为完整的设计规范体系。

本规范中车库停放的车辆为轿车、客车和货车为代表的机动车和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小型三轮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侧重于城镇中大量性的公共车库建筑。

修车库、特种车型机动车库、低层住宅、工厂及仓库等专用车库由于类型特殊,不具有广泛代表性,所以本规范没有将其纳入。

停车场设计标准

停车场设计标准

停车场设计标准
停车场是城市交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停车场设计标准能够有效
提高停车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本文将从停车场设计的规划、布局、设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停车场设计应充分考虑停车需求量和停车方式,合理规划停车场的总体
布局。

根据停车场所在地的交通情况和周边环境,确定停车场的规划范围和停车位数量。

同时,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停车需求,划分停车位的类型,如普通车位、残疾人车位、家庭车位等,以满足不同车辆的停车需求。

其次,停车场的布局设计应考虑车辆进出的便捷性和停车位的利用率。

合理设
置出入口和出口,确保车辆进出的顺畅和安全。

同时,应根据停车位的数量和布局,设计合理的车辆行驶路线和停车位标识,确保车辆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停车位,提高停车效率。

停车场的设施设计也是停车场设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配置合适的停车场
照明设施和安全监控设备,确保停车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应设置便利的缴费设施和信息查询设备,提供便捷的停车服务体验。

此外,停车场设计还应考虑停车场的环境影响和节能减排。

合理设计停车场的
排水系统和绿化设施,减少雨水积聚和净化排水。

同时,应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和通风设施,降低停车场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停车场设计标准涉及到停车场的规划、布局、设施等多个方面,需
要充分考虑停车需求和环境影响,以提高停车效率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停车场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 TJ 08-7-2014) (1)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 TJ 08-7-2014) (1)
上海工程建设规范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 停车库(场)设置标准
Standards for design of traffic and setting up parking garages (lots)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DG/TJ 08-7-2014 J 10716-2014
调整内容主要包括对原标准各章节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修改并完善相关术 语。交通设计层面的调整主要包括总平面设计和出入口设臵标准等方面,新增“无 障碍车位设计与配臵”内容以及“基地交通设施设计”一节。停车配建指标的调 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明确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区域划分标准;细分建筑类 别;合理确定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单位及上下限。配建停车位指标调整主要涉及 宾馆、餐饮娱乐、办公、商业、影剧院、展览馆、医院、住宅和教育类设施等不 同类型建筑,新增工业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批准部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4-9-1
2014 上海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 年上海市工程 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一批)‣的通知(沪建交„2011‟462 号)文 件的要求,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同济大学任主编单位, 并会同有关单位,在 2006 年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 臵标准‣DGJ08-7-2006(以下简称 2006•标准‣)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13表4461机动车停车库设计参数项目垂直通道方向的停车带宽wem平行通道方向的停车带长ltm通道宽wdm车型微小轻中大大微小轻中大大微小轻中大大分类型型型型货客型型型型货客型型型型货客停车方式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车平行式前进停车22243035353557608211412414430384145505030前进停车30365062677744485870707030384145505045前进停车384462788599313441505050303846566680斜列式60前进停车43507191991202628344040404045708510012060后退停车4350719199120262834404040364255637382前进停车405377941041242224293535357090135150170190垂直式后退停车405377941041242224293535354555809010011014表4462机动车停车库设计参数项2目最小单位停车面积atm停车方车型分类微型车小型车轻型车中型车大货车大客车式平行式前进停车17425841665674486430前进停车198264409592644714斜45前进停车164214349530590695列60前进停车164233403534596720式60后退停车159199335490542644前进停车165235419592592767垂直式后退停车138193339487539627注

停车场设计规范

停车场设计规范
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题目:以下4种直角型通车道,哪些是合理的?
对于一般的小型车,如果在6.93m范围之内,直角式转弯处的道路宽度小于
4.45米,则小型车式无法通过的。
答案:a、b
3)场内通道应贯通,以利方便停车与疏散,应避免尽端 式车道。
4)车辆宜分组停放,每组停车位宜不多于50辆,组与组 之间距离不小于6m。
五、停车场行车通道的设计要求
1、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应不小于7m;单向行驶时应不小5m。 2)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
7.5m。出入口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视点 的120度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物。
便于残疾人通过。
5)残疾人汽车到达车位后,还需要转换轮椅代步或拄拐 杖行走,因此,车位一侧应设不小于1.2m宽的轮椅通道, 其后端应直通人行通路。两个残疾车位可以共用一个轮椅 通道。
6)为了安全,轮椅通道不应与通车道交叉,要通过宽1.5 米以上的安全步道直接到达建筑入口等目的地。当轮椅通 道与安全步道有高差时,应设宽1m的轮椅坡道(坡度为 5%),以方便乘轮椅者通行。
2、 高层汽车库与其它建筑物之间,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 间距应从表中规定增加3m。
3)当汽车库出入口通道为坡道时(如地下车库),其坡 道面向城市道路的终点面应与城市道路红线距7.5m;与城 市道路平行或斜交时,应后退出入边线5m。
2、场内通道的设计要求 1)按小型汽车垂直后退停车布置时,场内通道宽不应小于6m,其
最大纵坡为不大于8%。 2)最小道路转弯半径为6m。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车辆在在低速转弯时回转时,车的前轮外侧
2、停车场布置首先应明确停车位的平面尺寸,垂直式停 车尺寸为6.0x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相应规范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的关系之三:
距道路交叉口的距离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5.2.4条: 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口 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m;
基地道路交叉口
地下车库 国 标
基地内高架路起坡点
地下车库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注:地下建筑物深度为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
宜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最小不得小于3m
2.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 地使用 建筑管理)2007修订版 “第三十三·(四)条”
图示1 地下建筑与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4版)第3.2.2.9条 常州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 4. 不小于地下建筑物埋深的0.5倍,其最小退让距离为5m 技术规定》(2004年版)实施的补 充规定(建筑管理)第6条
3个双车道
注:停车数小于50辆的停车库,汽车坡道的设置可改用垂直升降梯作机动车的出入口。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出入口净距 应>15m 1. 国标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相应规范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 98)第3.2.4条 国标 汽车库防火设计规范(GB5006797)第6.0.10条
3.
不小于3m
备注:各地有差异,设计时可参照各地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停车库出入口设置
[关键词] 出入口数量、净距、位置 [摘 要] 主要列举国标和沪标中对出入口设置的相关规定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出入口数量 汽车库(场)出入口数量(国标) 出入口数量 停车场 停 车 数 地上汽车库 地下汽车库 当: 1) 51-150辆的地上汽车库 ≥1 1-50 1-150 1-99 ≥2 51-500 151-500 100出入口与道路的关系之一:
与道路垂直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基地道路红线
≥7.5m
第5.2.4条: 基地道路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基地道路垂直时, 出入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m 安全距离;
国 标
地下车库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 设置标准(DGJ08-7-2006) 第4.3.2条: 城市道路 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面 向城市道路时,其与城道 路红线的距 离不应小于7.5m。
汽车库出入口数量(沪标) 出入口数量 停车数 ≥1 1-99 ≥2 100-699 ≥3 700~
备注
停车数<25时:1个单车道+等候车位 100≤停车数<200时:2个单车道; 或1个双车道;
25≤停车数≤99时:1个双车道 或2个单车道; 200≤停车数≤699时:2个车道进 +2个车道出;
城市道路红线 沪 标
≥7.5m
地下车库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出入口位置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相应规范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的关系之二:
与道路平行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第5.2.4条:
≥7.5m
基地道路
国 标
基地道路红线
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基地道路平行时, 应经不小于7.5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 地道路;
规程(DGJ08-98-2002) 第4.1.1~4.1.3条
备注: 1. 环境敏感建筑物:指住宅、学校、疗养院、幼托等对外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 2. 各类标准的适用区域 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 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行该类标准。
出入口位置与建筑物的距离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相应规范 沪标 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

与环境噪声1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
与环境噪声2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8m .

不应在环境敏感建筑物主体内; 在非环境敏感建筑物主体内,宜布置在窗户最少的一侧,与有人员活动临近窗户的间距不应小于10m.
相应规范 国标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公安部 建设部(88)公(交管)字90号] 第五条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第3.2.4条 汽车库防火设计规范(GB50067-97) 第6.0.6条、第6.0.11条
2) 停车数少于100辆的地下汽车库 仅设一个出口时,应设双车道。 沪标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 设置标准DGJ08-7-2006(上海) 第4.3.3条、第4.3.4条
地下车库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
<75°
设置标准(DGJ08-7-2006) 第4.3.2条: 机动车停车库出入口的坡道终点 平行城市道路或与城市道路斜交角度 小于75°时,应后退基地的出入口不 小于5.0m。
≥5m
城市道路
沪 标
地下车库
坡道起坡线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出入口位置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地下车库退用地红线的距离
[关键词] 退用地红线、距离 [摘 要] 对比各地地库退红线距离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地下车库退用地红线的距离 1. 宜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的0.7倍,且最小不得小于5m,旧区或用地紧张区域最小不小于3m
相应规范 2009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 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第2.2.4 条
2.
应≥10m
沪标
3. 宜≥5m 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 设置标准DGJ08-7-2006第4.3.5条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第3.2.4条文解释:...汽车出入口之间净距,从安全和有利城市道路车流流散考虑,已从10m增至15m…
2010.11
专项设计●停车库(场)
出入口位置
机动车库●总平面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