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2018年春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2018年春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2018年春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二课宪法

知识点(1—63)P____—— ____页

(一)宪法明确国家权力(1——8)P____ —— ____页

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是:①——⑤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b

4.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d—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e—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

f—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8.我们怎样当家作主?

g——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1——10)P ___ 页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②③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a—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d—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e—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人权的主体:

f—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4.人权的内容:

g—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④

①立法方面:A ②执法方面:B ③司法方面:C ④宣传方面:D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在立法方面是怎样做的?

A—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8.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怎样做?

B—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法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9.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做?

C—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10.怎样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传?

D—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三)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12)P____—— ____页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①②③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什么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A——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4.民主集中制

(1)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a——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表现:B—“在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3)含义:b——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4)优点:

d—实行民主集中制,便于人民参与对国家的管理,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②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6.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e——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7.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①——④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权力:

f—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9.滥用权力有何后果?

g——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10.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什么?

h——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11.凡不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2.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怎样?

j——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四)坚持依宪治国(1——22)P____ ——____页

1.宪法包括的内容:

A——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的重要性:

C——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宪法规定的内容:

B——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的表现:

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5.如果宪法没有权威会怎样?a——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6.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会怎样?b——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7.违反宪法的行为有何后果?

C——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8.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①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什么?

9.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d——依法治国

10.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e——法治

1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什么?f——依宪治国

12.坚持依法行政首先要坚持什么?g——依宪行政

13.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什么?

h——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14.宪法的地位: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5.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④

16.普通法律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17.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②

18.普通法律与宪法相违背会怎样?j——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19.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0.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有何意义/作用/原因:

E——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21.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统帅。

22.宪法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有何不同?

F——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加强宪法监督(1——19)P____ ——____页

1.权力的行使为什么需要监督?/监督的作用/意义:

a——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A——法律方面: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B——公民方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3.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是什么机关?

b——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的机关是:

C——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5.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什么行使监督权?

d——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

6.监督权力行使,作为公民怎么办?

e——作为公民,我们要学好宪法和法律,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来监督权力行使。

7.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①②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增强宪法意识,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说尤为重要。

③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8.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什么?

f——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D——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0.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11.宪法意识的含义:g—是指人们关于宪法和宪法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态度等的总称。

12.宪法意识的重要性:E——“宪法意识的有无、、、、、、长治久安”。

13.宪法意识的有无,宪法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什么?

h——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能否彻底付诸实施。

14.国家宪法日:12月4日

1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①②③

①学习宪法: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16.我国宪法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17.宪法实施的三个方面:①宪法的执行;②宪法的适用;③宪法的遵守。

18.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

1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

j——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1—13)P____—— ____页

(一)公民基本权利(1— 10)P ___ 页

1.依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权利

(1)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

权。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含义:A——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②重要性:B——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3.政治自由

(1)包括:C——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重要性:D——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4.监督权

(1)含义/内容:①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2)重要性:E——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

(1)重要形式:F——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重要方式/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最主要途径:

b——依法有序地参与选

举。

6.人身自由

(1)含义:C——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d——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①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4)人格尊严权包括:

e——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5)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6)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①法律规定:f——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②对通信进行检查的条件:

g—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7.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h——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8.社会经济权利:

①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内容:占有、使用、受益、处分。

②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9.文化教育权利:

①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②文化权利: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③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10.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

j——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二)依法行使权利(1——3)P___页

1.公民行使权利有何限制: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④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利益

(1)原因/遵守正当程序的作用或意义:

a——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2)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

b——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C——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4)应树立什么意识:d——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

3.维护权利的方式:①协商;②调节;③仲裁;④诉讼

(1)协商

①特点: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②常见:权益争议——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2)调节——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①调节方式有:人民调节、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②调节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3)仲裁——当事人——仲裁协议——提交仲裁庭审判

①特点: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②适用于:公民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4)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①民事诉讼——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②刑事诉讼——侵犯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

③行政诉讼——对行政机关的违法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

第四课公民义务知识点(1— 16)P____—— ____页

(一)公民基本义务(1— 9)P

__ 页

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保证,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

④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1)原因:A——(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表现:B——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怎样遵守宪法法律?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②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③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3.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是:a——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5.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维护国家安全包括:C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D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E

7.依法服兵役

(1)原因:F—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2)我国的兵役制

度:g——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8.依法纳税

(1)原因:G——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偷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依法纳税与什么有着密切联系?

a——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及企业、单位、个人的直接利益有着密切的联系。

9.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其他义务:

①劳动的义务;

②受教育的义务;

③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二)依法履行义务(1—7 )P____ —— ____页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力的实现

②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A(可以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B(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③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

2.公民权利的实现,有何作用/意义:B

3.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何作用/意义:C

4.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D——(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5.法定义务

(1)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为什么必须履行?/原因:

①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依照法律规定,有的法定义务要求公民必须做作出一定行为,公民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3)如何依法履行义务?

①捍卫国家主权,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斗争;

②配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便利条件;

③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国家领土的行为;

④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4)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有:

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5)承担的责任:

a——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①违反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6.履行公民义务,要求我们怎样做?

①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②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7.后果:

(1)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有何后果:

b——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2)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有何后果:

d——实施法律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五课我国基本制度知识点(1—17)P____—— ____页(一)基本经济制度(1—7)P __ 页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正处于什么阶段: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制度的基础:b——生产资料公有制

4.公有制经济包括:

C——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国有经济

(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

(2)作用:B—(在我国、、、具有关键作用)

(3)国家政策:d——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6.集体经济

(1)生产资料所属: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2)作用:D—(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3)国家政策:e——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7.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重要性:f——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作用:E——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4)国家政策:g—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二)根本政治制度(1—3)P____ —— ____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②③④

(3)优越性:①②③④

(4)怎样坚持和完善?①②③④

2.人大代表

(1)权利:A——(人大代表依照、、、质询案)

(2)义务:B——(人大代表必须、、、接受人民监督)

3.区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权力机关

人民大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三)基本政治制度(1—7)P____ —— ____页

1.为什么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a——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3.各民主党派

(1)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2)民主党派的含义:A——(这些民主党派、、、政治联盟)(3)性质:b——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4)有哪些: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人民政协

(1)地位: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职能:d——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①②③④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分布她点:e—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原因/重要性:f—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3)内容:

①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②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县三级。

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4)优越性:①②③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含义:g—(我国实行、、、、基本政治制度)

(2)自治组织:h——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3)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的不同:E——(基层、、、乡镇人民政府)(4)内容:

①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重要事务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②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管理

③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委员会办公,向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5)意义:

F——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P____ —— ____

(一)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P ___ 页

(1)产生:A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地方国家权力机关: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地位:B

(6)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

(7)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8)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

(二)国家行政机关P______页

1.行政机关

(1)含义:A——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2)组成:B——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3)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报告工作(4)职责:C——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5)权力来自于:a——人民的授予

(6)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①县级以上:D—(经济、、、计划生育)

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职权

(1)如何行使?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由谁实施:b——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

(3)容易出现的问题:①履职不力;②监管缺失;③失职渎职;④徇私枉法。

(4)如何监督?E——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三)国家司法机关P_____页

1.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a:性质(1)

(2)组成: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3)职权:A——(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宪法和法律)

(4)工作原则:B——(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5)职权的行使:C——(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公平正义)

2.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a:性质(1)

(2)组成: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专门)(3)职权:A——(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维护司法公正、、正确实施)

(4)职权的行使:B——(人民检察院依照、、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服务)

(5)工作要求:C(人民检察院、、、法律责任)+D(人民检察院、、、内部矛盾)(6)工作人员的三个忠实于: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知识点(1—17)P____ —— ____

(一)自由(1——9)P____ —— ____页

1.人们对自由的渴望:①②③

2.自由为什么要受必要的限制?

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3.拥有自由的意义:A——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4.如何理解法律之内的自由:

①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②自由主要是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③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5.自由主要指的是什么?a——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

6.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是什么?b——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7.法治与自由有何联系:

B——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地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有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

8.我们应怎样珍视自由?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9.作为公民怎样珍视自由?

A——(作为公民、、、、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二)平等(1——8)——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P__页

1.含义:a——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

待。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地位/重要性:

b——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表现:①②

①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②我国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都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意义:①——

④ 5.如何践行平等?①——④

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④落实平等原则。

6.每个人都有平等的什么权利:c——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7.怎样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d—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8.特权:(1)含义:d——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2)表现:A——(现实生活中、、、、逃避法律制裁)

(3)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知识点(1—16)P____ —— ____页

(一)公平(1——6)P____ —— ____页

1.含义:a—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2.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

①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

②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

③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重要性: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

4.如何坚守公平?

①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②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待人处事;

③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怎么办?),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5.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公平的途径:

①在家庭里尊老爱幼,保持地位平等;②同学之间平等地交往,互相帮助;

③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维护公平;

④在竞争与合作中遵守相同的行为规则;

⑤正确看待自己的利益,尊重他人权利。

6.制度如何保障公平:

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正义(1——10)P____ —— ____页

1.内涵:a—凡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保护弱者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2.正确认识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正义有哪些要求?A——(它要求、、、、有尊严地生存。)

4.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何意义:B——(切实维护、、、、不竭的动力。)

5.社会制度与正义的关系

①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

②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全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③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

6.我们怎样守护正义?①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②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

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7.司法如何维护正义?

d—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8.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

9.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怎么办?C——(国家积极推进、、、、感受到公平正义)

10.为什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②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③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八年级下册新版《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P2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P3 *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 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P4-5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6、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 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 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 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 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 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 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 (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各级国家机关如何产生?(重点)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 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重点)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4.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了解) 5.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重点) (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我与社会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方式了解社会生活:到农村、社区、工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等等。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①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②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③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④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4、社会生活的分类:广义、狭义 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 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6、社会关系的含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7、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8、全面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 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 1、为什么说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什么是社会化?包括哪些途径?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包括两个途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从社会环境因素入手分析社会化; 个体内化则是从个体能动性着眼探讨社会化。 2、我们的成长与社会有什么联系? 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如何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1)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

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

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 一.“主体”、“主要”类 1. 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4. 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 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 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 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 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8. 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0. 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 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 “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 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 1.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 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部编2018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坚持宪法至上》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中华人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集中制的原则。” 11、我国宪法是如何规权力运行的?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精编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公民权利保障书 1、P2.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P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P3.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确定国家性质: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P4.宪法规定的我国的经济制度保证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5、P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P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P6.在我国,人权主体很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8、P7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平等权、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P7.现代法治国家立法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0、P7-8.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课维护宪法权威治国安邦总章程 11、P11.我国的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 12、P11.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3、P11.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4、P14.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5、P13.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上册

1、为什么要合作?(1)生活中处处有合作。合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必要性)(2)生活需要合作。合作的意义(重要性)①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财富,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②合作有助于个人健康成长。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等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③善于合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通过合作,借助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可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同时,要想把事业坚持到底,仅仅依靠信念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有友情的滋润,这样才能在遭受挫折时得到鼓励,从中获得力量,进而有勇气迈向新的征程。④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 2、为什么要竞争?(为什么合作离不开竞争)(1)竞争和合作相伴相随,竞争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必要性)(2)竞争的积极作用①、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变成一潭死水;②、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③、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人们更易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从而进步、发展得更快。 3、正确认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什么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和合作相伴相随,都是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必要性)(1)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合作又要竞争,(2)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就会变成一潭死水。那种置道德与法律于不顾的不正当竞争,害人害己。(3)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生活中大多数竞争可以“比翼双飞”,甚至是“百花齐放”。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实现“双赢”。 4、在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怎么做)(1)竞争不忘合作. (2) 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在竞争过程中双方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实现“双赢”。(3)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竞争的原则: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进行竞争。 5、辨析:孝敬父母就是一切听从父母,即使父母有错或违法,也要宽容、包庇,不能批评、制止。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①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②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③但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愚孝、盲从,而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④如果父母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如果父母触犯法律,做儿女的要按法律办事,不能因亲情而宽容、包庇其违法行为,这是对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总之,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教方面也难免有 误区。孝敬父母,是在遵守道德、法律的基础上对他们的尊敬、侍奉和报答, 而不是无原则的一切听从。

(完整word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必背知识点

2019 春季部编新教材 《道德与法治》学科七年级下册教材 知识点汇编 第一单元青春时光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悄悄变化的我 学习目标:1.了解进入青春期后生理变化的表现;能够正确处 理生理变化带来的烦恼。2.认识进入青春期产生的矛盾心理, 掌握化解矛盾心理的方法。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1 课时悄悄变化的我 1. 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开始进人青春期。青春期是人 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 量。 3.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有时,一些正常 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 4.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 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 机。 6.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变化? 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 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7. 如何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变化? (1) 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2)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 (3)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8. 如何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 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 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 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 心理; (4) 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学习目标:1.学会区分“思维独立”与“一味追求独特”的 不同。2.掌握培养批判精神的方法。3.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和 批判精神,学会质疑,不断开収自己的创造潜力。 第2 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1.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 面的变化。思想使我们强大。 2.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3. 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在 学习中,我们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4. 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宪法确保“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构成。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三、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参加政治生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树立主人翁意识。 四、我国从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1、宪法上: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 利和自由。 2、立法上: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 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执法上: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 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司法上: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 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 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五、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宪法明确各级国家机关的产生。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 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民主集中制原则:就是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七、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在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宪法怎样规范权力的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 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九、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十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权力属于人民。 十二、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规定的?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我与社会 1.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媒介(电视、报纸)、书籍、社会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2.置身社会之中,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3.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存在的社会 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在社会中成长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3.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个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4.亲社会行为的内容/表现是什么?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必要性+意义)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4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6.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怎样?/网络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 (2)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哪里?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它促进了人财物的流动,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合作与共享。 3.警惕网络中的陷阱/有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 (二)合理利用网络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汇总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国策、战略、理念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 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三标志、标准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2018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 宪法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 (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 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 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9、教育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了包括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在内的教育的法律体系 10、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 11、尊重和保障人权在立法过程中和体现: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和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及教学提纲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统编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要点笔记以及必背知识点

道法9下要点笔记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1.1开放互动的世界 一、共同的家园 二、放眼全球经济 三、文化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1.2复杂多变的关系 2、世界多极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3、国际交往新方式: 4、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应对政策: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1、回顾历史,战争的危害有: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 2.2谋求互利共赢

2)影响: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2、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原因: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④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意义:由中国首创的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①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 ②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③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 ④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③(做法转化,有利于+How)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各国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有利于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有利于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有利于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有利于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How)和目标是什么(What)? 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②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③坚持合作共贏,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⑤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4、打造人类共同体,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贏,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国家角度)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个人角度) ③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善待自己,关注他人的命运,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增进包容与合作。(个人角度) ④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个人角度)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10.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主要观点】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 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 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 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 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 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 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 稳定有序。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 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 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 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