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生理学名词解释

1、稳态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成分都保持相对稳定,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且只有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才可能生存。但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并不是一种凝固状态,而是各种物质在不停地转换中达到平衡的状态,即动态平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将内环境这种动态平衡状态及调节过程称为稳态。

2、反馈的概念:

机体在实现反射过程中。不仅有反射中枢不断向效应器传出信息,以触发,控制效应器的活动,而且效应器也不断有信息送回到反射中枢,以便反射中枢根据效应器的具体情况不断纠正和调整它对效应器的影响。由效应器回输到反射中枢这种信息,称为反馈信息,回输过程称为反馈。

3、新陈代谢概念:

生物体是在不断的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这是一切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体不断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终结。

4、肌电图的概念:

肌肉活动时总是兴奋发生在前,收缩出现在后。如果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肌肉兴奋时的电变化,经过引导,放大,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5、肌纤维类型的概念: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区分是依据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特征,对其性质进行判别的过程。

6、肺活量:是指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7、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尽快的速度完成呼气,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气体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第1、2、3秒的时间肺活量。

8、肺通气量的概念

(一)每分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也称每分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二)最大通气量

在最大限度地做深而快的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或最大随意通气量。

(三)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能实际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量。

9、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毛细血管血流量的比值。肺内气体要进行充分的气体交换,除有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和肺泡血流量外,还要求这两者的比例适当。

10、体液的概念

体细胞内外含有大量液体,总称体液。

11、心动周期的概念

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2、心率的概念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

13、心电图的概念

心脏的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到身体表面,将电极放置在体表的一定部位所记录出来的心电变化图形,称为心电图。

14、每博输出量的概念

心室每次搏动泵出的血量称为每博输出量。

15、每分输出量的概念

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

16、动脉血压的概念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随心室的收缩和舒张而波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升高。

他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其最低值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

17、动脉脉搏的概念

在每个心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在浅表的动脉管壁上可以扪到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18、微循环的概念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19、需氧量的概念

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钟生理活动所需的氧量。

20、吸氧量的概念

在肺换气的过程中,由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

21、最大吸氧量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与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最大吸氧量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2、乳酸阈的概念

人体在渐增负荷中,血乳酸浓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

23、通气阈的概念

在递增负荷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无氧阈,称为“通气阈”。

24、消化的概念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25、吸收的概念

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及水、矿物质和维生素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26、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而且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的影响。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应在清晨、空腹、静卧及清醒状态下进行,而且室温要保持在18℃~25℃之间。

27、眼震颤:

当头部空间前倾30℃围绕身体的垂直轴向左侧开始旋转时,因内淋巴的惯性滞后移位,使左侧壶腹嵴的毛细胞受到刺激,而右侧却相反,此时出现两侧眼球先缓慢向右侧移动,这一过程为慢动相,当眼球移动到右眼角而不能继续右移时,两眼球又突然快速返回眼裂正中,称此过程为快动向。接着又出现新的慢动向和快动向。这种多次的往返眼动现象称为眼震颤。当继续匀速旋转时,因内淋巴的惯性滞后作用消失,眼球居于正中而不发生震颤现象。

28、肌紧张:

进行直线变速运动或旋转变速运动时,刺激囊斑和壶腹嵴,反射地调节颈和四肢肌紧张,以维持姿势的平衡,这些由前庭迷路感受器所引起的肌紧张反射性变化,称为迷路紧张反射。

29、肌梭的概念

肌梭成梭形,两端细小而中间膨大,外包一层结缔组织膜,肌梭位于肌纤维之间与肌纤维平行排列。它是由一些特殊的肌纤维、神经末梢和包囊组成的。

30、腱器的概念

腱梭或称腱器官,是位于肌腱、肌腹与肌腱连接处或腱鞘内的一种张力感受器,由包被在结缔组织囊中的一些胶原纤维束与缠绕与胶原束之间的感觉神经末梢组成。

31、锥体系:

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是大脑皮质发动随意运动,调节精细动作和保持运动协调性的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