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机拖动实训报告

电机拖动实训报告

电机拖动实训报告
电机拖动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电机的特点及用途。

2、掌握电机的运行原理及相关技术。

3、了解电动拖动的安装及诊断的步骤。

4、提高学生安装、技术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
1、上机准备
先将电机绕组的正反极接线,然后接入控制柜,最后在控制柜上启动电机,进行上机准备。

2、安装拖动轮
将电机拖动轮安装到电机上,使用螺钉固定,并将电动拖动绳拉动电机拖动轮。

3、拉动电缆
将控制电缆和拖动电缆拉到电机上,并将其接在电机上。

4、拖动驱动器的安装
安装拖动驱动器,确定安装位置,并固定此位置。

5、绕组
将电机绕组接线,确保所有组件正确安装,确保绕组的接线正确。

6、检查工作
检查电机的接线,以及拖动驱动器的安装,确保启动电机的运行
可靠。

三、实验结果
1、通过实验了解电机的特点及用途,可以用电机来推动特定的机械运动。

2、掌握了电机的运行原理及相关技术,可以正确使用电机,以及对电机进行调试和维修。

3、了解电动拖动的安装及诊断的步骤,可以熟练的进行电动拖动的安装及诊断。

4、学生也提高了安装、技术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掌握了电机的原理及其运行原理,使学生对电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安装、技术诊断,和维修技能,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

《电机与拖动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电机与拖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2.掌握电机拖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通过实验,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电机拖动系统实验装置;2.直流电机;3.万用电表;4.直流电源;5.电阻箱。

三、实验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设备,常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发电机等设备中。

在电机中,电流通过电枢和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或电磁体相互作用,导致电枢受到力矩的作用,从而实现旋转。

电机可根据其旋转方向和转速的要求进行接线,从而实现不同的拖动目标。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直流电机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大小,来实现对电机的拖动控制。

通过调整电源电压和电阻大小,可以改变电机的拖动转速和负载能力。

四、实验步骤1.将直流电机的正负极与直流电源相连接;2.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电机的转速,并记录下来;3.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大小,改变电机的负载能力,并观察电机的转速;4.重复步骤2和3,记录不同电压和电阻下电机的转速。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电机拖动性能和控制的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机的转速与电源电压和电阻的大小成正比,即电压或负载增加时,电机的转速也会相应增加。

这是因为电机的转速受到电源电压和负载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电机的转速随着电阻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电阻的增加导致了电流的减小,从而减小了电机的转矩,进而使转速减小。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机拖动实验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对电机转速和负载的控制方法的掌握。

同时,实验还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电机在不同电压和电阻条件下的工作特性。

电压和电阻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电机的转速和负载能力,合理的选择和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使电机的工作更加高效和稳定。

此外,本实验还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电拖实验报告

电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及其运行特性。

2. 掌握直流电机启动、调速和制动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电机运行参数与电机特性曲线的关系。

4. 熟悉电机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电机。

其基本原理是:当直流电流通过电机的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产生转矩,使电机旋转。

直流电机的运行特性主要包括:空载特性、负载特性和调速特性。

空载特性是指在无负载情况下,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负载特性是指在额定负载下,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调速特性是指在额定负载下,电机转速与电压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直流电机2. 电源3. 调速器4. 电流表5. 电压表6. 阻抗测量仪7. 实验台四、实验内容1. 空载实验- 测量电机空载时的转速、电压和电流。

- 记录数据,绘制空载特性曲线。

2. 负载实验- 在额定负载下,测量电机转速、电压和电流。

- 记录数据,绘制负载特性曲线。

3. 调速实验- 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观察电机转速的变化。

- 记录不同电压下的转速数据,绘制调速特性曲线。

4. 制动实验- 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切断电源,使电机快速停止。

- 观察并记录制动过程中的现象。

五、实验步骤1. 空载实验- 将电机接入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

- 打开电机,观察并记录空载时的转速、电压和电流。

- 改变电源电压,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

2. 负载实验- 将电机接入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

- 在电机轴上加载额定负载,观察并记录负载时的转速、电压和电流。

- 改变负载,重复上述步骤,记录数据。

3. 调速实验- 将电机接入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

- 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观察电机转速的变化。

- 记录不同电压下的转速数据。

4. 制动实验- 将电机接入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

- 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切断电源,使电机快速停止。

- 观察并记录制动过程中的现象。

电机拖动实验报告小结(3篇)

电机拖动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电机拖动实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运行特性及控制方法。

本次实验报告小结将对电机拖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现象、数据及结论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电机拖动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1. 实验一:直流电动机的认识与特性测试(1)实验目的: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

(2)实验内容:观察直流电动机的构造,测量电动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等参数,绘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3)实验过程:首先,观察直流电动机的构造,了解其主要部件及作用。

然后,连接实验电路,将电动机接入电路,测量电动机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转速等参数,绘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2. 实验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1)实验目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和制动过程。

(2)实验内容: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运行和制动过程,测量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的电流、转速、功率因数等参数。

(3)实验过程:首先,观察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分析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转速等参数变化。

然后,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流、转速、功率因数等参数,绘制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曲线。

3. 实验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1)实验目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方法,了解不同调速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2)实验内容:观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与调速过程,分析不同调速方法的特点。

(3)实验过程:首先,观察电动机的启动过程,分析不同启动方法的特点。

然后,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调速方法,观察电动机的转速变化,分析调速方法的特点。

4. 实验四: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系统(1)实验目的:掌握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内容:观察电机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分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电拖常动技能实训报告

电拖常动技能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拖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拖系统主要由电动机、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各种运动和动作。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拖系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开展了电拖常动技能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电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使学生熟悉电动机、控制器、执行机构和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电拖系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电动机的认识与操作2. 控制器的认识与操作3. 执行机构的认识与操作4. 传动机构的认识与操作5. 电拖系统的组装与调试6. 电拖系统的故障排除四、实训过程1. 电动机的认识与操作(1)教师讲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领域。

(2)学生观察电动机实物,了解其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3)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的拆卸与组装,熟悉电动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操作。

2. 控制器的认识与操作(1)教师讲解控制器的种类、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学生观察控制器实物,了解其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3)学生分组进行控制器的拆卸与组装,熟悉控制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启动、停止和调速操作。

3. 执行机构的认识与操作(1)教师讲解执行机构的种类、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学生观察执行机构实物,了解其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3)学生分组进行执行机构的拆卸与组装,熟悉执行机构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执行机构的启动、停止和调速操作。

4. 传动机构的认识与操作(1)教师讲解传动机构的种类、功能、工作原理和应用。

(2)学生观察传动机构实物,了解其组成部分和连接方式。

(3)学生分组进行传动机构的拆卸与组装,熟悉传动机构的结构和操作方法。

电力拖动实验报告_2

电力拖动实验报告_2

《电力拖动》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主控制屏DK01B(2)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3)DK02、DK03组件(4)电压表、转速表三、组件连接及接线1.DK01B接线:由三相电源A2、B2、C2接至三相晶闸管组成的全桥并经电感线圈与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相连;由DK01B的“励磁电源”直接与直流电机励磁绕组连接。

2.DK02与DK03的连接DK02 DK03四、实验注意事项1.主电路必须在电路调节完成后才能通电。

(1)将”低压控制电源”扳至”通”,DK01B上的灯全亮。

(2)调节“给定”,开关扳至“负给定”,调节RP2观察是否有电压输出。

(3)将“给定”调到0。

2.系统运行时,电机起动前给定电压应为0,电机启动后,逐渐增加给定电压,避免电流冲击。

五、实验内容1.按图正确接线。

2.依次打开总电源、控制电源、主回路电源。

3.通过调节给定电压,使电机转速发生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主控制屏DK01B(2)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3)DK02、DK03组件(4)电压表、转速表三、实验原理双闭环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有电流和转速两个调节器综合调节,由于调整系统调节的主要参数为转速,故转速环做为主环放在外面,电流环做为付环放在里面。

四、组件连接及接线1.DK01B接线:由三相电源A2、B2、C2接至三相晶闸管组成的全桥并经电感线圈与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相连;由DK01B的“励磁电源”直接与直流电机励磁绕组连接。

2.DK02与DK03的连接DK02DK03五、实验内容1.按图正确接线。

2.主电路必须在电路调节完成后才能通电。

(1)将”低压控制电源”扳至”通”,DK01B上的灯全亮。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

电力拖动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1. 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电力拖动系统是利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机械设备,实现设备的运动和控制。

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学生需要学习电力拖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还需要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特点,如高效、精密、可靠等特点。

3.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和维护。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掌握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工作。

三、实训过程。

1. 理论学习。

学生首先通过课堂学习,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点,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 实际操作。

学生在实训场地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操课程,学习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训总结。

学生在实训结束后,进行实训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加深对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实训效果。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将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提高了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技能,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实训建议。

针对本次实训,建议学校加强对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提供更多的实训设备和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也建议学生在实训结束后,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复习,以加深对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六、结语。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将对电力拖动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力与拖动实验报告

电力与拖动实验报告

电力与拖动实验报告1. 引言电力与拖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实验内容之一。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电力的作用规律以及对物体的拖动效应。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力的测量,探究电力的作用规律,并验证库仑定律。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直流电源- 线圈- 刻度尺- 磁力计- 万用表3. 实验原理当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导线产生的磁场会对其周围的物体施加力,即电磁力。

电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强度、导线长度、磁场强度及导线所在的磁场方向有关。

库仑定律指出,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乘积成正比。

在本实验中,通过改变电流强度和导线长度,我们可以验证库仑定律对电力的适用性。

4.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导线绕在线圈上,将线圈悬挂在支架上,连接直流电源和万用表。

2. 测量实验数据:调节直流电源,分别将电流强度设为不同数值,用刻度尺测量线圈移动的距离,并记录磁力计示数。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力,绘制电流强度与磁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拟合。

4. 比较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比较电流强度和磁力之间的关系与库仑定律的符合程度。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流强度和磁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如下所示:电流强度(A)磁力(N)1 0.52 1.03 1.54 2.05 2.5通过观察曲线可以看出,电流强度与磁力之间呈线性关系,证实了库仑定律对电力的适用性。

从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在实验所用的线圈和磁力计的极限范围内,电流强度越大,磁力越大。

6.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库仑定律对电力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强度越大,导线产生的磁力越大。

这一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进一步验证了库仑定律的准确性。

7. 总结电力与拖动实验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力作用规律的理解,并验证了库仑定律。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直流电源、线圈、磁力计等仪器,通过测量电流强度和磁力大小的关系,得出了电流强度与磁力呈线性关系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直流电机实验一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机实验的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认识在直流电机实验中所用的电机、仪表、变阻器等组件及使用方法。

3.熟悉他励电动机(即并励电动机按他励方式)的接线、起动、改变电机方向与调速的方法。

二.预习要点1.如何正确选择使用仪器仪表,特别是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2.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电源和电枢电源应如何调节?为什么?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3.直流电动机调速及改变转向的方法。

三.实验项目1.了解电机系统教学实验台中的直流稳压电源、涡流测功机、变阻器、多量程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毫安表及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方法。

2.用伏安法测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的电枢绕组的冷态电阻。

3.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及改变转向。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转速转矩测量(NMEL-13A)3.直流并励电动机M034.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5.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6.可调电阻箱(NMEL-03/4)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1各面板的布置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2.在控制屏上按次序悬挂NMEL-13A、件,并检查NMEL-13A3U: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R :可调电阻箱(NMEL-03/4)中R 1与R 2其中一组串联 V :直流电压表(NMEL-06) A :直流安培表(NMEL-06) M :直流电机电枢(1)经检查接线无误后,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调至最小。

直流电压表量程选为300V 档,直流安培表量程选为2A 档。

(2)依次闭合主控制屏绿色“闭合”按钮开关,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船形开关,建立直流电源,并调节直流电源至220V 输出。

调节R 使电枢电流达到0.2A (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改变电压表量程为20V ,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 M 和电流I a 。

将电机转子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 M 、I a ,填入表1-1。

(3)增大R (逆时针旋转)使电流分别达到0.15A 和0.1A ,用上述方法测取六组数据,填入表1-1。

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实际冷态电阻值Ra=3132a a a R R R ++。

表1-1 室温 25 序号U M (V ) I a (A ) R (Ω)R a 平均(Ω) R aref (Ω) 14.62 0.2R a11 23.1 R a1 23.0324.5529.274.56 R a12 22.8 4.64 R a13 23.223.7 0.15 R a21 24.6 R a2 24.3824.55 29.273.7 R a22 24.6 3.59 R a23 24.032.37 0.1 R a31 23.7 R a3 26.224.55 29.272.46 R a32 24.63.04R a33 30.4表中R a1=(R a11+R a12+R a13)/3R a2=(R a21+R a22+R a23)/3 R a3=(R a31+R a32+R a33)/3(4)计算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电阻由实验测得电枢绕组电阻值,此值为实际冷态电阻值,冷态温度为室温。

按下式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的电枢绕组电阻值:R aref =R a aref θθ++235235式中R aref ——换算到基准工作温度时电枢绕组电阻。

(Ω)R a ——电枢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

(Ω) θref ——基准工作温度,对于E 级绝缘为75。

θa ——实际冷态时电枢绕组的温度。

()4.直流电动机的起动U1: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U2: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M :直流并励电动机M03 G :涡流测功机V :直流电枢电源自带电压表 A :电流表mA :毫安表,位于直流励磁电源 测功机加载控制位于NMEL-13A ,由”转速/转矩设定”电位器进行调节。

实验开始时,将NMEL-13A“转速控制”和“转矩控制”选择开关拨向“转矩控制”,”转速/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

(1)按图1-2接线,检查M 、G 之间是否用联轴器联接好,电机导轨和NMEL-13A 的连接线是否接好,电动机励磁回路接线是否牢靠,仪表的量程,极性是否正确选择。

(2)将电机电枢电枢电压源调至最小,励磁电源调至最大。

将”转速/转矩设定”设定电位器(位于NMEL-13A )逆时针调到底。

(3)合上控制屏的漏电保护器,按次序按下绿色“闭合”按钮开关,打开励磁电源船形开关和直流电机电枢电源船形开关,此时,电动机电枢电源的绿色工作发光二极管亮,指示直流电压已建立,旋转电压调节电位器,使电动机电枢电源输出220V 电压。

5.调节他励电动机的转速(1)分别改变电动机电枢电源和励磁电流,分别观察转速变化情况。

(2)调节”转速/转矩设定”电位器,注意转矩不要超过1.1N.m ,以上两种情况可分别观察转速变化情况。

6.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将电枢电源调至最小,”转速/转矩设定”电位器逆时针调到零,先断开电动机电枢电源的船形开关,再断开励磁电源的开关,使他励电动机停机,将电枢或励磁回路的两端接线对调后,再按前述起动电机,观察电动机的转向及转速表的读数。

六.注意事项1.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须将励磁电源调到最大,先接通励磁电源,使励磁电流最大,同时必须将电枢电源调至最小,然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电动机正常起动,起动后,将电枢电源调至220V ,使电机正常工作。

2.直流他励电机停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枢电源,然后断开励磁电源。

同时,必须将电枢电源调回最小值,励磁电源调到最大值,给下次起动作好准备。

3.测量前注意仪表的量程及极性,接法。

图1-2 直流他励电动机接线图七.实验报告1.画出直流并励电动机电枢串电阻起动的接线图。

说明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电枢电源和电动机励磁电源应如何调节?为什么?电枢电源调至最小,励磁电源调至最大。

这样保证了刚开始电动机电枢电流较小,保护了电枢绕组。

同时让启动时的电机转速处于一个较小值,保证了安全。

2.减小电枢电源,电机的转速如何变化?减小励磁电源,转速又如何变化?减小电枢电源,转速降低。

减小励磁电源,转速上升。

3.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将励磁电源或电枢电源两头反接均可改变电动机转向4.为什么要求直流并励电动机磁场回路的接线要牢靠?因为直流电动机转速与磁场成反比,一旦磁场小于最低允许值,电动机的转速将超过最大允许值。

实验二直流发电机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直流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并根据所测得的运行特性评定该被试电机的有关性能。

2.通过实验观察并励发电机的自励过程和自励条件。

二.预习要点1.什么是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对于不同的特性曲线,在实验中哪些物理量应保持不变,而哪些物理量应测取。

2.做空载试验时,励磁电流为什么必须单方向调节?3.并励发电机的自励条件有哪些?当发电机不能自励时应如何处理?三.实验项目1.他励发电机(1)空载特性:保持n=n N,使I=0,测取Uo=f(I f)。

(2)外特性:保持n=n N,使If =I fN,测取U=f(I)。

(3)调节特性:保持n=n N,使U=U N,测取I f =f(I)。

2.并励发电机(1)观察自励过程(2)测外特性:保持n=n N,使R f2 =常数,测取U=f(I)。

四.实验设备及仪器1.实验台主控制屏2.电机导轨及测功机3.可调电阻箱(NMEL-03/4)4.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NMEL-18/1)5.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NMEL-18/2)6.同步发电机励磁电源/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源(NMEL-18/3)7.直流电压、毫安、安培表8.旋转指示灯及开关板(NMEL-05B)7.直流电动机M038.直流发电机M01五.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1.他励发电机。

按图1-3接线G :直流发电机M01,P N =100W ,U N =200V ,I N =0.5A ,N N =1600r/minM :直流电动机M03,按他励接法S :双刀双掷开关,位于NMEL-05BR :发电机负载电阻,位于NMEL-03/4中R 1。

mA 1:毫安表,位于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上。

U 1、U 2、U 3:分别为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和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源。

将NMEL-18/3中纽子开关拨向直流发电机励磁。

V 2、mA 2、A :分别为直流电压表(量程为300V 档),直流毫安表(量程为200mA 档),直流安倍表(量程为2A 档)。

(1)空载特性a .打开发电机负载开关S ,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流调至最大,接通直流发电机电源,此时,mA 2读数最小,注意选择各仪表的量程。

b .调节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至最小,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流最大,接通直流电动机励磁电源,接通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使电机旋转。

b .从数字转速表上观察电机旋转方向,若电机反转,可先停机,将电枢或励磁两端接线对调,重新起动,则电机转向应符合正向旋转的要求。

d .调节电动机电枢电源至220V ,再调节电动机励磁电流,使电动机(发电机)转速达到1600r/min (额定值),并在以后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此额定转速不变。

e .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V 0=1.2U N (240V )为止。

f .在保持电机额定转速(1600r/min )条件下,从U O =1.2U N 开始,单方向调节直流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励磁电流逐次减小,直至I f2=0。

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空载电压U O 和励磁电流I f2,只取7-8组数据,填入表1-2中,其中U O =U N 和I f2=0两点必测,并在U O =U N 附近测点应较密。

表1-2 n=n N =1600r/min U O (V ) 240 220 210 204 200 150 55 35 I f2(A ) 0.108 0.0880.081 0.0760.0740.0460.007(2)外特性a .在空载实验后,把发电机负载电阻R 调到最大值,合上负载开关S 。

图1-3 直流他励发电机接线图b.同时调节电动机励磁电流,发电机励磁电流和负载电阻R,使发电机的n=n N,U=U N (200V),I=I N(0.5A),该点为发电机的额定运行点,其励磁电流称为额定励磁电流I f2N= A.c.在保持n=n N和I f2=I f2N不变的条件下,逐渐增加负载电阻,即减少发电机负载电流,在额定负载到空载运行点范围内,每次测取发电机的电压U和电流I,直到空载(断开开关S),共取6-7组数据,填入表1-3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