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定技术概述样本
感官评定12011-2012-2

感官评定12011-2012-2第⼀章:⾷品感官评定基础1.1 感官评定概述⼀、感官评定的定义凭借⼈体⾃⾝的感觉器官,即眼、⿐、⽿、⼝(包括唇和⾆头)和⼿,对⾷品的⾊、⾹、味、形、质进⾏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品感官鉴别的基本⽅法视觉鉴别法、味觉鉴别法、嗅觉鉴别法、触觉鉴别法、听觉鉴别法、其它感觉鉴别法三、感官评定与仪器分析相⽐的优势简易、直接和便捷性——感官检验⽐任何仪器分析都要快捷、迅速,且所需费⽤较低。
便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处理,避免对⼈体健康和⽣命安全造成损害。
相⽐于感官评定,仪器分析具有复杂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等特点。
准确性——⼈的感官有极⾼的灵敏度,感官检验是各种理化和微⽣物⼿段所不能代替的。
综合性——感官评定从⽣理⾓度⽽⾔,是有机体(⼈)对⾷品所产⽣的刺激的⼀种反应。
其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先是通过感官就收来⾃⾷品的刺激,同时混杂个⼈的嗜好与偏爱,进⽽在⼈体神经中枢综合处理来⾃各⽅的信息,最后付之于⾏动的过程。
感官检验的这⼀特性是其他检验⽆法做到的。
四、感官评定的局限性及实⾏原则局限性:(1)受主观因素左右,存在着靠不住的印象观念,对同⼀对象的评价可能会因⼈⽽异,有时同⼀个⼈对同⼀对象的评价也会产⽣差异(2)语⾔和感觉所表达的内容是笼统和模糊的,其结果不能⽤数值表⽰。
实⾏原则:(1)感官评定以⼤多数⼈的意见作为评定结果的依据(2)感官评定要有各⽅⾯的感官检验⼈员,并明确各⾃的职责范围。
1.2 感觉概述⼀、感觉的定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不同属性在⼈脑中引起的反映。
⼈体对直接作⽤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是最简单的⼼理过程,是形成各种复杂⼼理的基础。
⼆、感觉的分类五种基本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视觉、听觉属于物理感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属于化学感觉。
此外,⼈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等多种感觉。
三、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手册

项目一:食品的感官检验方法
· 任何食品的产品标准均包括三项内容:感官指标、理化 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并且感官指标往往位居第一项必检 内容。
·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即凭借 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头)和手,对食品的质量 作出客观的评价。
·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对食品原料、样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 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溶液(共八个样品),按号码排列顺序依次品尝各样品的
味道
味觉敏感性试验
• 味觉识别是味觉的定性认识, • 阈值试验是味觉的定量试验。 • 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
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 阈值分类及定义 • 1、察觉味阈:又称味阈下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5、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的制备 ☺ 由于风味浓郁或物理状态的原因(粘度、颜色、粉状等)不能直接进行感官
分析,例如:香精、调味料、糖浆等
制备方法
根据检查目的适当稀释
与化学组分确定的某一物质进行 混合
将样品添加到中性的食品载体中
常用的中性载体有:水、牛奶、米饭、馒头、饼干、蔬菜等。
几种不能直接品评的样品及其适用的中性载体
• 感官检验环境的基本要求
• GB/T 10220-1988《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 感官分析应在专门的检验室内进行。 • 给评价员创造一个安静的不受干扰的环境 • 检验室应与样品制备室分开 • 室内应保持舒适的温度与通风 • 避免无关的气味污染检验环境
感官实验室的要求
• 感官实验室应有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 最简单试验区:一间大房子,里面有可以将评价员分隔开的、互不干
样品 油脂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概述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概述食品感官评定技术是一项重要的食品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的手段,通过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估和判断,了解食品的品质、口感和风味,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包括感官评估、感官分析和感官测试等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嗅闻、品尝等方式来对食品进行综合评估。
感官评估是通过对食品呈现的视觉、嗅觉、味觉、口感和听觉等感官特性的感知来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视觉评估主要包括颜色、外观和质感等方面;嗅觉评估主要是通过嗅闻食品的气味来判断其新鲜度、风味和异味等;味觉评估则是通过品尝食品来评价其甜、咸、酸、苦和鲜味等;口感评估则是通过感知食品的口感特性,如柔软、脆、硬、涩和油腻等;听觉评估则是通过听觉的感知来评价食品的脆度、口感和质量等。
这些感官评估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组合中使用,以提高食品的评估准确度。
感官分析是将食品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较,从而对其感官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感官分析通常通过感官评分法、感官偏好法和感官阈值法等方法来进行。
感官评分法是通过对食品样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分,以确定其相对质量的方法;感官偏好法则是通过对不同食品样品的感官特性进行对比,来确定消费者的偏好和品尝习惯;感官阈值法则是通过对尚未检测到风味和口感差异的食品样品进行逐渐添加感官特性物质,来确定其阈值。
感官测试是通过对一组受试者对食品样品进行品尝和评价,以得到平均感官评分和感觉差异的统计数据的过程。
感官测试可以通过专业评估员进行,也可以通过消费者进行。
专业评估员通常通过受过专业培训,并具有丰富的品尝经验和判断能力;而消费者则是通过大样本量的问卷调查和品尝测试,来获取大众口味偏好和消费者反馈信息。
食品感官评定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改良,以了解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和喜好;可以用于食品质量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标准和规定;可以用于食品的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和口感偏好;还可以用于食品的营销和宣传,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

3.6、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结构; 温度:甜、酸最佳感觉温度35~50℃、咸18~35℃、苦10℃; 介质:介质的粘度; 身体状态:疾病和营养状况、饥饿和睡眠、年龄和性别。
3.7、味感的识别与衡量技术
是指味的定性与定量鉴别,如识别各种味道的标准液,一般要求室温,漱口水要用制作标准 液的水溶液,小口吸吮样品(15ml左右),接触到舌各部位,停留3 秒左右,吐入废液桶,清水 淑口,等待15~60秒,再品尝下一样品。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
一、外 观 (appearance) 物质或物体的所有外部可见特性。
1. 颜色 Munsell颜色系统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可见光范围:380nm~780nm 红橙黄绿青 蓝 紫
700 620 580 510 490 470 400(nm)
2. 大小和形状 食品的长度、厚度、宽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等。
2、触觉
触觉分两种感受:触感和动感 触感:触摸的感觉和皮肤上的感觉,感受冷、
热、光滑、粗糙、弹性等; 动感:深层压力的感觉,感受重量、硬度、
黏性等。
3、味觉
3.1、味觉的产生 可溶性呈味物质 →味蕾(味细胞) →感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
味蕾:味觉的感受器,是由大约30~50个 细胞聚集成簇形成的分层小球;主 要分布在舌头表面、上颚的粘液中 和喉咙周围。
香气:由口腔中的食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所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所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味觉感受; 三叉神经感:也叫化学感觉,是口腔和鼻腔黏膜内的神经末端所感知到的刺激感或侵入感.
五、声音 (voice) 听觉系统感受到的食品发出的声响。 声音特性包括:
音调—声音的频率,单位赫兹 HZ; 音量—声音的强度,单位分贝dB; 持续性—声音随时间的持续程度。
感官评价【范本模板】

食品感官评定复习题纲及考题20110426第一章食品感官评定概述1、什么是食品感官评定?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听觉对食品感官品质所引起反应的一门科学.有什么作用和意义?①对食品的可接受性作出判断.②鉴别食品质量因感官检验不仅能直接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做出判断,而且可察觉异常现象的有无,并据此提出必要的理化检测和微生物检验项目,便于食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可以为产品提供直接的、可靠的、便利的信息,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方向、指导现场,它的作用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
2、食品感官评定的特点?①不受人的感觉影响,只根据产品的物理,化学状态而区分的特性,是产品固有的,例如产品大小,重量,颜色等。
利用人的官能进行检验,如罐头的敲打检验,西瓜成熟度的判定等。
②受人的感觉,嗜好所影响的特性,如食品的味道,包装装潢等.3、食品感官评定的应用和适用范围?4、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根据作用不同分为两大类型。
1。
1.1分析型感官检验分析型感官检验是把人的感觉器官作为一种检验测量的工具,来评价样品的质量特性或鉴别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异等.分析型感官检验是通过感觉器官的感觉来进行检测的,因此,为了降低个人感觉之间差异的影响,提高检测的重现性,以获得高精度的测定结果,必须注意评价基准的标准化,试验条件的规范化和评价员的素质选定。
(1)评价基准的标准化在感官测定食品的质量特性时,对每一测定项目,都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评价尺度及评价基准物,亦即评价基准应统一,标准化,以防评价员采用各自的评价基准和尺度,使结果难以统一和比较.对同一类食品进行感官检验时,其基准及评价尺度,必须具有连贯性及稳定性。
因此制作标准样品是评价基准标准化的最有效的方法。
(2)实验条件的规范化感官检验中,分析结果很容易受环境及实验条件的影响,故实验条件应规范化,如必须有合适的感官实验室,有适宜的光照等。
以防实验结果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出现大的波动。
食品感官鉴评PPT

通过感官鉴评发现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过敏 原成分,如麸质、乳制品等,确保产品的 安全性符合特定人群的需求。
04
食品感官鉴评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人员培训与选拔
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感官鉴评人员的 敏感度和准确性,使其能够准确描述 和区分食品的感官特性。
选拔
选拔具有良好感官能力、无偏见的人 员参与感官鉴评,确保结果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
05
食品感官鉴评案例研究
案例一:某品牌咖啡的口感评价
总结词
浓郁醇厚,口感丝滑
详细描述
该品牌咖啡在品尝时表现出浓郁的香气,口感醇厚,回甘悠长。咖啡的丝滑感在口中持 续,让人回味无穷。
案例二:某品牌巧克力的风味评价
总结词
甜而不腻,层次丰富
详细描述
该品牌巧克力在品尝时甜度适中,不会过于腻人。巧克 力中融入了多种风味,如果仁、酒心等,使得口感层次 丰富,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惊喜。
总结词
通过比较不同食品或同一食品不同处理方式之间的感官差异来进行评价。
详细描述
差异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感官分析方法,要求评价员通过比较两组或多组样品之间的感官差异来进行 评价。评价员通常需要分辨出样品之间的细微差别,如风味、口感、外观等。差异分析法可以用于评 估产品之间的差异、产品品质的变化以及产品的新颖性等。
提供依据。
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偏好
通过感官鉴评了解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 喜好程度,分析消费者的口味偏好。
市场趋势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产品的感官品质变 化,了解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
化。
竞品分析
通过对比竞品的感官品质,了解竞品 的优势和劣势,为市场策略制定提供 依据。
消费者行为模式
食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

⾷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品感官评定知识概括⼀、名词解释1、风味:指⾷品在嘴⾥经由化学感官所感觉到的⼀种复合现象,它不包括外观和质构;作为⾷品的⼀种属性,可定义为⾷物刺激味觉或嗅觉受体⽽产⽣的各种感觉的综合。
2、⽓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腔时,能被嗅觉系统所识别的味道。
3、交叉—适应:也称感觉疲劳,感觉疲劳发⽣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的神经和⼤脑的中枢神经上,感觉疲劳的结构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灵敏性逐渐下降,随刺激时间的延长甚⾄达到忽略这种⽓味存在的程度。
4、协同:由于⼀种物质的存在⽽增强了对两种物质混合强度的感知,这样使得对混合物的感觉要⽐每种组分的感觉总和更为强烈。
5、组群效应:⼀个好的样品在⼀组劣质产品中会降低它的等级,反之亦然。
6、对⽐效应:在评价劣质样品前,先呈送优质样品会导致劣质产品的等级降低(与单位评定相⽐),相反情况也成⽴,优质样品呈送在劣质样品之后,它的等级将会被划分得更⾼。
7、极限阈值:指刺激⽔平远远⾼于感官所能感受的刺激⽔平,或是物理刺激强度增加⽽反应没有进⼀步增加所涉及到的区域,通常也称为最⼤阈值。
在这个⽔平上,感官已感受不到强度的增加,且有痛苦的感觉。
8、质地剖⾯⽅法:这是⼀种感官分析⽅法,它根据⾷品的机械、⼏何、脂肪和⽔分特征,每个特征表现的程度以及从咬第⼀⼝到咀嚼完成的全过程中感官属性表现的顺序情况,对⾷品的综合质地进⾏分析。
9、快感标度:在接受性检验中有⼀个概念叫快感标度,也就是已知的对样品喜爱程度的标度。
10、适应性:是由于持续地接受相同或类似物的刺激⽽对所给刺激物感觉的减少或改变。
(在感官评定中,此因素会导致感官阈值和强度等级的变化,是必须要避免的因素)11、属性差异试验:是指检验⼀种样品与另⼀种样品或其他⼏种样品间某种属性之间的差异。
(两样品间属性差异试验可根据两样品的特性强度的差异⼤⼩来判断)12、绝对阈值:指感官能感受到变化的最低刺激,如最暗的光、最轻柔的声⾳,最清淡的味道;绝对阈值被看作是⼀个能量⽔平,低于这⼀⽔平刺激不会产⽣感觉,⽽⾼于这⼀⽔平感觉就能够传达意识。
食品感官评定方法(分析或描述性检验篇)

• 强度评价的方法主要有: • (1)数字评估法 • 0=不存在 1=刚好可识别 2=弱 3=中等
4=强 5=很强 • ( 2 )标度点评估法 弱○ ○ ○ ○ ○ ○ 强
• 在每个标度的两端写上相应的叙词,其中 间级数或点数根据特性特征改变,在标度点 “○”上写出的1~7 数值,符合该点的强度。
.
(3)直线评估法:在直线段上规定中心点为 “0”,两端各标叙词或直接在直线段规定两端 点叙词,以所标线段距一侧的长短表示强度。
弱
强
综合印象的评估
通常在一个三点标度上评估:1表示低, 2表示中,3表示高。
在一致方法中,评定小组赞同一个综 合印象。
在独立方法中,每个评定员分别评估 综合印象,然后计算其平均值 。
每种特性强度记在轴上,联结各点,建立一个风味 剖面(b)
沙司酱风味剖面分析报告(独立方法)
.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是属于说明食品质和量兼用的方法。多用于判
断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和差异存在的方
面,以及差异的大小,产品质量控制,质量分
析,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改良等方面。
.
饼干实例
• (1)实验目的 通过实用组分不断增加(每 次增加一种)的饼干来训练品评人员形成描述 词汇的能力。该实验也可作为其他含有多种成 分食品的品评人员的培训参考。
表示滋味程度的术语:浓淡、醇和、醇厚、香醇甜净、 绵软、清冽、粗糙、燥辣、粗暴、后味、余味、回味、回甜、 甜净、甜绵、醇甜、甘洌、甘润、甘爽、邪味、异味、尾子 不净等。
表示外观有:一般、深、苍白、暗状、油斑、白斑、褪 色、斑纹、波动、有杂色;
表示结构有:一般、粘性、油腻、厚重、薄弱、易碎、 断向粗糙、裂缝、不规则、粉状感、有孔、油脂析出、有线 散现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核心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感官分析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食品感官分析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按应用目可分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按性质可分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差别辨认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差别标度和分类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描述分析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食品感官评价发展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1940年代前初步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1940-1970年代起飞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1980年代后来蓬勃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感官评估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国内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国外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感官评价在执行过程中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食品感官评价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感官评价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感官评价在食品工业中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感官评价在食品研发中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感官评价在食品工业质量控制中重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感官评估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结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照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食品感官评估技术概述摘要:简要简介了感官评估定义、分析办法及在食品工业中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核心词:感官评估;食品工业;应用感官评估在食品工业中已经应用近年,但只是在某些环节偶尔使用,对于如何系统科学地应用没有清晰概念。
近年来,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对食品需求不再单单只是为了生存,而是对食品质量需求越来越高[1]。
食品质量优劣最直接地体当前它感官性状上,通过感官指标来鉴别食品良莠和真伪,不但简便易行,并且敏捷度高,直观而实用,它可以及时精确地鉴定出食品有无异常现象发生,还可以检查出其她检查手段无法判断特殊性污染或食品感官性状微量变化,某些项目检测敏捷度甚至超过仪器分析办法。
如鉴别进口白兰地、葡萄酒等酒类真伪。
感官分析办法直观、手段简便、实用性强,当前已被各国检查机构普遍承认和采用[2]。
1 感官分析定义感官分析是运用科学客观办法,借助人类感觉器官( 听觉、嗅觉、味觉、视觉)对食品感官性质进行评估、换起、测定、分析、解释,并结合心理、生理、物理、化学及记录学等学科,对食品进行定性、定量测量与分析,理解人们对这些产品感受或喜欢限度,并测知产品自身质量特性[3]。
感官评估已经逐渐成为食品公司找寻目的产品一项必要工具,是所有研发、品保及营销部门不可或缺利器,也是提高公司竞争力工具之一。
2 食品感官分析办法2.1 按应用目可分类型当前惯用于食品领域中感官分析办法有数十种之多,按应用目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分析型和偏爱型。
其基本特性见表1。
分析型目的是产品。
评员作为仪器使用,但愿懂得产品具备哪些性质、强度、感官差别。
评员要进行筛选和训练,评员中还也许涉及专家评员。
分析型涉及描述分析、差别测定(总体差别测定和性质差别测定)、时间强度评估及阈限值测定。
偏爱型目的是消费者。
通过市场调查来理解消费者对产品反映。
偏爱型可分为偏爱测定和可接受性测定。
表1 食品感官分析类型[4]2.2 按性质可分类型按办法性质可分为差别辨认实验,差别标度和分类实验,以及描述性实验。
2.2.1 差别辨认实验差别辨认实验是辨别样品之间差别,只规定评员评估两个或两个以上样品中与否存在感官差别。
其成果分析是以每一类别评员数量为基本,普通规定不容许“无差别”回答,即评员未能察觉出两种样品之间差别[5]。
重要是用以拟定2种产品之间与否存在感官差别,其类型重要有5种。
(1)成对比较检查。
重要用于拟定2种样品问与否存在某种感官差别,从而拟定与否爱慕2种样品中某一种,特别合用于比较某些味道很浓或延续时间较长样品;也作为选取和培训鉴评员使用。
有2种形式:①差别成对比较;②定向成对比较。
该检查办法长处是简朴不易产生感官疲劳;缺陷是当样品较多时,进行检查产品数量会剧增以致无法比较。
(2) 三角检查。
合用于评估2个样品之问细微差别,也合用于挑选和培训评估员或考核评估员能力。
涉及如下2种办法:①三点比较法;②三点嗜好检查法。
长处是简朴;缺陷是不合用于评估数量大样品。
(3) 二、三检查。
合用于拟定2种样品问与否存在感官差别。
重要有2种形式:①固定参照模型;②平衡参照模型。
该检查办法长处是对某些特定产品具备较高精度;缺陷是不合用于有强烈后味样品。
(4) 五选二检查。
重要用于仅有少数优选鉴评员参加检查情形。
长处是在记录学上功能高;缺陷是受感官疲劳和记忆效果影响较大,只合用于视觉、听觉和触觉方面检查,而不用于味道检查。
(5) A、非A检查。
重要合用于评估具备不同外观或具备很浓气味、余味样品,特别合用于无法获得完全类似样品差别检查,也用于鉴评员筛选和记忆培训。
长处是合用范畴较广;缺陷是对一次品评样品数有一定限制,一次不能过多。
2.2.2 差别标度和分类实验差别标度和分类实验规定评员对两个以上样品进行评估,并鉴定出哪个样品好,哪个样品差,以及它们之间差别大小和差别方向等,通过实验可得到样品间差别训序和大小,或者样品应归属类别或级别,选取何种手段解释数据,取决于实验目及样品数量。
惯用办法有:训位实验法、分类实验法、评分法、成对比较实验法和评估实验法。
2.2.3 描述分析实验描述分析实验中,规定评员鉴定出一种或各种样品某些特性或对某特定特性进行描述和分析。
重要涉及2类:①简朴描述检查:重要用于描述已经拟定差别;②定量描述和感官剖面检查:重要用于新产品研制。
描述分析法己经被证明是最全面、信息量最大感官评估工具,合用于描述各种产品变化。
通过实验可得出样品各个特性强度或样品所有感官征。
惯用办法有:风味剖面法、质地描述法、定量描述分析、稀释风味描述和光谱分析法。
3 食品感官评价发展史3.1 1940年代前初步发展感官评价其实是人类存在以来就始终存在老式方式,从神农尝百草,到当代人类寻常生活中可以看、闻、尝、模等动作来决定食品或其她物品品质状况,都是最基本简朴感官检查,期以来是个人经验积累与传承。
在公元前200近年前就有希腊人Theophraslus曾经记载关于气味方面实验成果;公元1587年Cameranius 曾刊登过天然气味研究;1659年Theophraslus研究过芳香族化学物质使用与误用;1756年Linnaeus运用感官评价办法将各种气味分类;1829年Harley和Rideway研究了牛食用三种不同品种芜箐叶后对牛奶风味影响。
长期以来,许多食品感官评价技术始终用于品评香水、精油、香料、咖啡、茶、酒类及香精产品感官特性,其中以酒类感官评价历史最为悠久。
美国是食品加工技术最为发达国家,在美国食品科技学会成立之初,大某些商品品质完全依赖具备近年经验少量专家意见来鉴定。
随着食品科技进步以及更多食品工厂设立,以师傅教徒弟方式培养专家速度跟不上食品工厂与产量增长速度,同步记录学缺少使得专家质量及她们意见逐渐失去了代表性,更为重要是这些专家疲以应付经验无法真正反映出消费者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