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2010版产品目录前言-1

一、电子设备用薄膜电容器的标准体系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的标准体系是由基础标准,总规范,分规范,空白详细规范,以及详细规范(即企业标准)组成。
或者说,企业标准是按总规范和分规范的基本要求,填写空白详细规范而成。
总规范规定了分规范和详细规范中使用的标准术语、检验程序和试验方法。
分规范是按电容器的介质和结构分类的,它是对该类电容器规定优先额定值和特性,并从总规范中选择适当的质量评定程序、试验和测量方法,以及给出一般性能要求。
空白详细规范是分规范的一种补充文件,它规定了详细规范的格式、编排和最基本的要求。
薄膜电容器的标准体系,举例如下:一.The standard system of fixed plastic film capacitor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The standard system of fixed plastic film capacitor for use in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es the foundational standard, generic specification,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and detail specification, or manufacturer specification. That is, a manufacturer specification is derived from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generic and sectional specifications.Generic specification specifies the terminology, inspection procedures and test methods applied in sectional and detail specifications.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dielectric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of capacitor, it prescribes preferred rating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elect from generic specification the appropriate quality assessment procedures, tests and measuring methods and to give gener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this type of capacitor. 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is a supplementary document to the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and contains requirements for style, layout and minimum contents of detail specifications.Following please find the corresponding specification lists for plastic film capacitors.标准号(No.) 标准(Standards)GB/T 2693 (IEC 60384-1)第1部分:总规范Part 1: Generic specificationGB/T 7332 (IEC 60384-2)第2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2: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ester film D.C.capacitorGB/T 7333 (IEC 60384-2-1)第2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化聚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2: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ester film D.C. capacitor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CL25、CL23B,CL23,CL21,CL21X,CL20,CLN21,C92GB/T 6346 (IEC 60384-11)第11部分:分规范:金属箔式聚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1: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polyester film metal foil D.C. capacitorGB/T 6347 (IEC 60384-11-1)第1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箔式聚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1: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polyester film metal foil D.C. capacitor 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L11GB/T 10188 (IEC 60384-13)第13部分:分规范: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polypropylene film metal foil D.C. capacitorGB/T 10189 (IEC 60384-13-1)第13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3: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polypropylene film metal foil D.C. capacitor 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B13,CBB71A/B,CBB11GB/T 14472 (IEC 60384-14)第14部分:分规范: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Part 14: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capacitor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and connection to the supply mainsGB/T 14473 (IEC 60384-14-1)第1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Part 14: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capacitor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and connection to the supply mains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MKP66,MKP65,MKP64,MKP63,MKP62,MKP61R,C49GB/T 10190 (IEC 60384-16)第16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6: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D.C. capacitorGB/T 10191 (IEC 60384-16-1)第16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化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16: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D.C. capacitor 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B20,CBB72A/B,C34,MKP25,MMKP82GB/T 14579 (IEC 60384-17)第17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丙烯膜介质交流和脉冲固定电容器Part 17: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A.C. and pulse capacitorGB/T 14580 (IEC 60384-17-1)第17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化聚丙烯膜介质交流和脉冲固定电容器Part 17:Blank detai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propylene film A.C. and pulse capacitor 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MMKP84,CBB81,CBB21,MKP21,MKP23IEC 60384-20 第20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苯硫醚膜介质表面安装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20: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henylene sulfide film dieletric chip D.C.capacitorIEC 60384-20-1 第20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化聚苯硫醚膜介质表面安装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20: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henylene sulfide film dieletric chip D.C.capacitor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S52IEC 60384-23 第23部分:分规范:金属化聚萘乙酯膜介质表面安装直流固定电容器Part 2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ixed metallized Polyethylene Naphtalate Film dielectric surface mounted D.C. Capacitor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LN51GB 18489 (IEC 61048)管形荧光灯和其他放电灯线路用电容器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Capacitor especially used for circuit of Tube-shape fluorescent and other lamps: General&safety requirementsGB/T 18504 (IEC 61049)管形荧光灯和其他放电灯线路用电容器性能要求Capacitor especially used for circuit of Tube-shape fluorescent and other lamps: Performances requirements 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B60L,CBB60H or CBB60MGB/T 3667.1 (IEC 60252-1)第1部分:交流电动机电容器Part 1: AC motor capacitor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B61,CBB65GB/T 17702 (IEC 61071)第1部分:电力电子电容器Part 1: Power electronic capacitor详细规范: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BB69,C3A,C3BGB/T 12747-1 (IEC 60831-1)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Shunt power capacitors of the self-healing type for a.c.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altage up to and including 1 000V 第1部分:总则Part 1: GeneralGB/T 12747-2 (IEC 60831-2)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Shunt power capacitors of the self-healing type for a.c. systems having a rated valtage up to and including 1 000V 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Part 1: Ageing test, self-healing test and destruction test二、一些常用的标准术语Terminologies1.上限类别温度 电容器设计所确定的能连续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
序-前言-目录-引言-后记

生态课堂“五步四学”实验与研究湖北省黄州中学教研处生态课堂“五步四学”实验与研究邹功平审定曾跃进编著湖北省黄州中学教研处序前言生态课堂是在充分吸收高效课堂建设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能学不教、以学促教等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审视其打造过程中功利化弊端和主观臆造嫌疑而提出来的。
其“五步四学”教学模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建设思路和行为路径,并非格式化的东西。
因此,生态课堂不是简单地将课堂前的修饰词“高效”换成“生态”,而是教学理念的再一次更新和升华,课堂建设行为的再一次变革和创新,是素质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校本化产物。
本书分四章。
第一章,从生态课堂提出的时代背景,详细阐述生态课堂及其“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依据和任务措施;第二章,从课堂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实施和课堂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五步四学”教学模式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操作规范,为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步骤、方法和行动指南;第三章,对“五步四学”教学模式进行解读,并从课堂研究和校本教研两个角度与读者诸君分享实践的心得和体会;第四章,通过教案和导学案示例,指导实验教师如何按照生态课堂“五步四学”教学模式的精神和要求,编写教案和导学案。
本书力图贴近学校师生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
在理论建构上,力求理念先进,观点正确,通俗易懂;在实验操作说明上,力求突出重点,简洁明了,简便易学;在分享心得体会上,力求实事求是,针对性强,可读性强。
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是“生态系统,互动激发,智慧生成,愉悦共享”。
其本质是生态化,优质常态课堂。
传递的是健康的、美的、和谐的课堂理念。
如果对我们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在实践中能催化出更多更好的模式和经验,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促进老师们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专业化发展,则编者幸甚!课堂理念尊重主体,发展个性,主导动态,追求理想。
课堂特征生态系统,互动激发,智慧生成,愉悦共享。
课堂追求施教有序,师生有情,学习有法,课堂有趣,教学有效。
进入汽车运用工程——目录及前言

简 介
3 汽车运用工程的内涵 汽车运用工程是研究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的 技术状况进行有效管理,科学合理地运用车辆,以实现汽 车运用最佳效果的工程技术学科。其目的是在技术可行和 使用可靠的前提下,保证汽车运输能够正常和安全地进行, 使运行材料消耗和劳动消耗最少,并降低汽车运用对人类 生存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简 介
4 课程学习要求 基本概念 名词术语、定义、性能等。 影响因素 基本现象、内在因素、外界因素、使用条件。 基本规律 基本性能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基本方法 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管理组织方法。
目 录
第一章 汽车运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第三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第四章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第五章 汽车的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 第六章 汽车运输组织概论 第七章 汽车使用安全与公害 第八章 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第九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合理使用 第十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及更新 参考文献
简 介
2 关于本书 《汽车运用工程》是人民交通出版社汽车图书出版中 心组织并支持出版的精品教材系列建设项目之一。 本书以提高汽车运用效果为主线,系统介绍影响汽车 运用效果的各种条件,研究汽车的使用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深入分析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探讨提高汽车运用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本书注重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着力 体现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 精品教材
汽车运用工程
教材主编:陈焕江 胡大伟 脚本主编:朱 彤 课件编制:朱 彤 沈小燕 教授 教授
邱兆文 陈 昊
肖
Hale Waihona Puke 梅人民交通出版社简 介
1 关于本课件 本课件是针对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由长安大学汽 车学院陈焕江教授、胡大伟教授主编的《汽车运用工程》 教材的配套教学课件。可用于高等院校交通运输(汽车运 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汽车运 用工程》课程的教学。 课件以文字结合图形图像的形式将课程内容贯穿起来。 为了便于读者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对一些素材进行 了调整,使重点更为突出并易于理解。在制作课件过程中, 由于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书籍部位名称

书籍部位名称在书籍中,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分别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并且在读者阅读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书籍部位名称及其相关参考内容:1. 封面:封面是书籍最外层的一层,通常包括书名、作者名字、题图等信息。
在封面上,读者可以了解到一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创作者信息,以便做出初步的判断和选择。
2. 封面内页:封面内页位于封面的内部,通常包括一些与书籍有关的信息,例如版权页、前言、序言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书籍的背景和制作情况。
3. 目录:目录是一本书前面的一部分,用来列举书籍中各章节或各类别内容的标题和页码。
通过查阅目录,读者可以方便地了解到书籍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概要,更好地进行阅读和查找所需信息。
4. 序言:序言位于全书开始之前,通常是由一位重要人物或权威人士为书籍作介绍或评述。
在序言中,他们可能对书籍的创作动机、背景以及重要价值进行解读和评价,使读者对全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5. 前言:前言位于全书开始之前,也是由作者或编者所撰写的。
前言通常介绍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目的,以及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等。
通过阅读前言,读者可以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直观感受有一定了解。
6. 正文:正文是书籍的主要部分,包括了全书的核心内容。
正文根据书籍的类型和主题,可能会划分为多个章节,以传递更系统和有条理的信息。
读者通过阅读正文,可以获得作者的认知和思想,进而得到相应的知识或文学艺术享受。
7. 脚注/尾注:脚注或尾注通常位于书籍的下方或末尾,是对正文中一些特定内容的补充说明或引用出处。
通过脚注或尾注,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作者参考的来源或解释,进一步提高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信任度。
8. 后记:后记位于全书的结束之后,由作者本人撰写,对全书的写作背景、目的、读后感或者对读者的一些寄语进行总结与回顾。
后记有时也会讲述一些书籍问世以来的相关情况,如获奖、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等。
9. 索引:索引通常位于书籍的最后,根据某种分类法或主题关键词,列出了书籍中相关内容的页码。
前言和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前
言
第11章"系统优化测试与升级"主要介绍了如何优化操作系 章 系统优化测试与升级" 测试的计算机性能和升级计算机系统. 统,测试的计算机性能和升级计算机系统. 第12章"数据备份"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中的数据备份和 章 数据备份" 数据恢复技术. 数据恢复技术. 第13章"计算机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介绍了计算机安全相 章 计算机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 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的概念,命名规则, 关知识,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的概念,命名规则,反病毒 软件的使用,手动查杀病毒的方法, 软件的使用,手动查杀病毒的方法,以及网络安全相关的知 识. 第14章"计算机维护"介绍了系统的常见故障,并讲解了解 章 计算机维护"介绍了系统的常见故障, 决各种故障的常用方法. 决各种故障的常用方法. 第15章"上机实训"结合前面的知识,提供实践题目供读者 章 上机实训"结合前面的知识, 练习,培养读者的动手能力. 练习,培养读者的动手能力.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目第1章 章 第2章 章 第3章 章 第4章 章 第5章 章 第6章 章 第7章 章 计算机基础 主机 存储设备 多媒体设备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组装计算机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目
录
第8章 BIOS设置详解 章 设置详解 第9章 磁盘分区与操作系统安装 章 第10章 计算机联网 章 第11章 系统优化,测试及升级 章 系统优化, 第12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 章 第13章 计算机病毒防护与网络安全 章 第14章 计算机维护 章 第15章 上机实训 章
中学《综合素质》教材前言和目录

前言本书结合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以及中学教学特点,构架起将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五个模块有机结合的庞大知识体系,是一本专门为参加国家教师资格综合素质(中学)考试的人员而准备的教材。
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烂熟于心。
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本教材的主体内容精心设计,考试要点重点提出,以帮助考生快速抓住核心内容。
高频考点后添加了真题再现、知识拓展等内容。
真题再现板块为考生呈现了历年有代表性的真题,帮助考生精准把握考情;知识拓展板块对主体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便于考生理解和巩固。
“模块”提供适量的模拟题,使考生能够自我检测,有效提升应考能力。
怎样制订一个行之有效且能够按期完成的计划呢?请参考以下复习建议:一、基础阶段(约2个月)任何类型的考试,基础最重要,地基打好了才能又快又稳地建起一座高楼,基础牢固才能保证之后的复习事半功倍。
这就要求大家必须不断复习,在量变积累中向前推进质变的可能——即周而复始地检验并前进,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计划如下:1.结合教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练习课后错误的题目(约15天)第一轮复习不要只想着要去背什么,或者只抓重点难点,而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扫盲上。
因此,建议把所有章节看一遍,理解并掌握内在的逻辑体系,可以自己尝试着梳理知识点,最终能够合上书复述书中的所有内容就达到复习的效果了,如果不行就再系统地复习一遍。
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决心和自信心。
教材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要想达到效果,必须反复看书和复习,并且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又要注意加深对重点知识深度的理解。
复习建议:(1)制订周循环学习计划。
把一周学习量提前做计划,并循环反复地学习。
制订周一到周六的学习计划,每天抽出1~2个小时完成,万一没有完成的部分在周日补充学习,以便系统管理学习进度。
目录及前言模板参考

摘要银行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处于我国金融行业的中心地位,它的状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就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外资商业银行的进入则伴随其中,对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着其特有的影响。
尤其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并于2006年兑现向外资商业银行全面开放的承诺,外资商业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日益深化。
如何应对外资商业银行的影响,不断发展和壮大中资银行的自身力量,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世界各国的银行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不仅得以幸免,而且还在总体实力上挤进了世界银行业的前列。
当我们为之鼓舞的时候,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中资商业银行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主要还是由于我国在银行业监管过程中的各项措施起到了保护作用,并非因为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实力足以应对,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的分析外资商业银行进入的影响,并寻找对策。
本文以SWOT分析法为手段,在回顾外资商业银行进入我国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外资商业银行的各自优势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外资商业银行对中资商业银行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业务竞争、客户服务、人力资源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影响利弊并存,我国银行业自然需要在学习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变革,从而达到发展和壮大自己的目标。
关键词:目录第1章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 (1)1.2研究的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1.4本文的研究内容 (2)第2章外资商业银行进入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动因分析 (3)2.1外资商业银行进入我国的五个阶段 (3)2.1.1外资银行进入和起步发展期(1979-1993年) (3)2.1.2外资银行快速发展期(1994-1997年) (3)2.1.3外资银行调整期(1998-2001年) (3)2.1.4外资银行加速发展期(2002-2006年) (4)2.1.5外资银行全面发展时期(2007年至今) (4)2.2外资商业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4)2.2.1外部环境原因 (4)2.2.2内部自身因素 (5)第3章中外资商业银行优劣态势的SWOT分析 (7)3.1中资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7)3.1.1中资商业银行发展历程 (7)3.1.2中资商业银行当前体系 (8)3.1.3中资商业银行各项数据指标 (9)3.2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劣态势对比 (11)3.2.1中资银行优势 (11)3.2.2外资银行优势 (11)3.2.3中外资银行的SWOT分析 (12)第4章外资商业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14)4.1负面影响 (14)4.1.1在业务竞争方面 (14)4.1.2在客户服务方面 (14)4.1.3在人力资源方面 (15)4.1.4在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 (16)4.2正面影响 (16)4.2.1在技术溢出效应方面 (16)4.2.2在人力资源方面 (17)4.2.3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方面 (17)4.2.4在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 (18)第5章我国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分析 (19)5.1优化业务结构,发展中间业务 (19)5.2树立服务理念,转变营销模式 (20)5.3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0)5.4加强风险防范机制 (20)5.5加强中外资银行合作 (22)第6章全文总结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毕业论文小结 (26)第1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1979年12月,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成为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自此,我国开始了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
一本书的“书稿”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比如前言、目录等?

一本书的“书稿”一般有哪些部分组成,比如前言、目录等?科普文章一、前言书稿的前言部分是作品的开篇,通常由作者撰写。
在前言中,作者一般会阐述创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读者的期望,还可能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或故事,引发读者的兴趣。
二、目录目录是书稿的一部分,用于列举书中各章节的标题和页码,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通常,目录要按照正文的结构和章节顺序排序,清晰明了。
三、引言引言是书稿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为读者介绍书中的内容要点和主题,并提出问题或展开论述。
引言的目的是引领读者进入书稿的内容,激发读者的思考兴趣。
四、正文正文是书稿的主要部分,包含了作者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在正文中,作者可以通过引述案例、分析数据等方式,详细介绍书稿的主题、理论或观点,并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同时,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作者可以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五、结论结论是书稿的总结部分,通过对正文内容的归纳总结,回答或阐述书中的核心问题,对读者进行总结和启示。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书稿的主要观点和创新性的见解,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书稿中表明作者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用于对作者的学术工作进行论证和验证。
通常,参考文献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撰写,包括作者、题目、出版社等信息。
七、附录附录是书稿中的补充材料,包括了对正文中某些内容的详细解释、数据和信息的补充,以及其他补充材料等。
附录通常放在书稿的最后,方便读者参考和查阅。
以上就是一本书的“书稿”一般所包含的部分组成。
通过前言引导读者,目录方便读者查找,引言吸引读者兴趣,正文详细阐述,结论总结观点,参考文献验证学术,以及附录为补充材料,这样的组成结构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一本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帮助,在此特别感谢王宗凡教授和 夏高彦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本书内容得到了改进和完善。同时感谢 深圳市华空间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经理熊华阳先生及其公司设计师,他们 为本书提供了诸多建议和设计案例。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公 开出版的书籍,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采用了大量设计 师的设计作品,有些还因设计师不详无法在书中注明出处,也由于条件 有限无法与之联系并征得他们本人的同意,在此表示歉意与感谢!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室内设计
贺剑平 贺爱武
目录
0 前言
下一页 返回
目录
1 基础认知 室内设计基础知识
2 项目一 住宅空间设计 3 项目二 办公空间设计
4 项目三 餐饮空间设计
5 项目四 商业空间设计
上一页
返回
前言
室内设计是一门新兴而独立的学科,融科学、技术和艺术于一身。编者 结合多年的教学心得和实践经验,依据室内设计师职业资格标准,结合 企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要求,把全书内容归纳整合为“两 大模块”“四个项目”“九项工作任务”。全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与岗 位变迁,包含新知识、新标准,充分体现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 知识,具有前沿性。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敬请专家和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上一页 返回
谢谢观赏
下一页 返回
前言
书中采用了大量新颖且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案例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理 论知识。本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知识、能 力和素养的协调发展,旨在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工作任务、工作流程 和工作方法,同时让学生具备室内装饰工程方案设计、方案表达、方案 制作、方案设计创新、工程造价控制的职业能力,以及从事室内设计师 岗位所必需的职业道德、设计项目团队协作、设计项目交流沟通、信息 获取能力、学习与自我发展等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