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力训练对腰痛的治疗
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研究

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研究作者:张思远罗群志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年第12期摘要基于沈阳医学院2017—2018级男女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调研的数据结果,并对其治疗后进行VAS和JOA评分,观察核心肌群训练对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大学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干预研究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2-0101-03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results i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lumbar disc protrusions of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of 2017-2018 inour school, VAS and JOA scores were performed after treatment to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re muscle group training on lum-bar disc protrusion of college students.Key words core group training; college students;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tervention study1 前言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我国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同时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发生破裂,也因外力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的是髓核组织在其后方或椎管内,引起相互关联的脊神经根受到挤压或刺激,引出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腰部疼痛等相应的临床症状。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发病率占比最大的是腰4~5、腰5~骶1,约占95%[1]。
根据国内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状[2],目前有约20%的人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现象。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综 述·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梁健,施静,袁昕,唐树杰(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摘 要 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较为常见,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主要通过增强核心区稳定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腰痛;运动疗法;核心稳定训练;综述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
腰痛患者中多数为非特异性腰痛[2],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方法较多,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核心稳定训练概述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类通过强化核心肌群来增强核心稳定性的运动。
人体的核心稳定性主要依赖脊柱稳定系统,该系统由神经、肌肉和骨骼组成。
脊柱、骨盆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人体的核心区。
核心肌群可分为整体及局部肌群,整体肌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腹外斜肌,负责将局部应力分散至全身,并通过将负荷转移至骨盆和胸廓减轻腰椎的负担;局部肌群主要包括多裂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盆底肌,负责控制腰椎的曲度、刚度及稳定性[3]。
腰椎负荷的增加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腰椎负荷突然增加,核心肌群可强烈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以此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此外,核心肌群还具有杠杆支点的作用,可以减轻运动状态下关节的负荷,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Akuthota等[5]研究发现,多种肌肉骨骼疾病与核心肌群薄弱有关,如腰痛、骶髂关节疼痛、髂胫束综合征及踝关节痉挛等。
核心稳定训练能够强化核心肌群、提高核心稳定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核心稳定训练的方式较多,包括借助健身球等不稳定器械及生物反馈设备进行训练等,随机干扰也是其训练方式之一[6-7]。
2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2.1 单纯核心稳定训练 有关单纯核心稳定训练治基金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5102)通讯作者:唐树杰 E mail:tsj697@163.com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报道相对多见。
腰疼别不当回事四种方法养好腰

JIANKANG YANGSHENG│健康养生│腰疼别不当回事文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宋飞低头刷屏、伏案办公、含胸驼背,是不少人典型的生活状态。
各大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颈肩痛、腰腿痛高发,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
腰痛的病人,首先应了解自己腰痛产生的原因,有无扭伤史,必要时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快速自查腰腿痛病因成年人群中,80%有腰痛经历。
但引起腰痛症状的因素有很多,程度较轻时可以在家快速自检,初步判断,查不出病因者应及时就医治疗。
能摸到痛点,按压会加重如果感觉腰痛部位比较表浅,自己能够按压到,施加压力后疼痛更加明显,可能是肌肉、筋膜、韧带的炎症。
这种情况应注意休息,放松肌肉、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姿势,可局部热敷或贴膏药。
位置深,活动受限如果在体表轻压没有明确痛点,但是腰部伸屈旋转活动受限,这有可能是腰椎间盘退变或小关节功能紊乱引起。
病情严重的,可以拍片或做核磁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是小关节错位,早期可以试行手法复位,但超过1天就不建议大力推拿了,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腰痛伴随下肢放射痛所谓放射,是指沿着腰骶部一直向下至大腿、小腿或足部一条区域的“串痛”和麻木,甚至出现腿脚力量减弱。
这种情况可能是腰骶神经受累,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及时就诊,检查压迫原因和程度。
安静休息也有明显腰痛如果躺着放松的时候、夜间睡着时,仍然有严重疼痛甚至会半夜疼醒,而局部压痛可能不明显,尤其是有各类肿瘤病史的患者,最好去医院排除腰椎病变的可能。
易出现腰疼的人群以往,只有重体力劳动者容易出现腰痛。
现在随着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也受这一问题困扰。
重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弯腰较多,或搬运重物的人,腰椎负荷过大,是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人群。
伏案工作者在各种姿态中,坐姿加上驼背对腰椎间盘后缘压力最大,日积月累,可能导致间盘退变、突出。
体重过大的人群脊柱是承担人体重量和稳定性的结构,其中颈椎和腰椎又是在此基础上承载较大活动范围的器官。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患者术后康复影响发布时间:2022-03-11T08:47:38.352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期作者:李洪波1 顾兴华2 [导读]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李洪波1 顾兴华2 1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56 2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 150056【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66例纳入研究,依据随机抽签法开展分组,对照组(33例)给予康复护理,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比康复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较对照组高,而OD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低(P<0.05)。
结论核心肌群训练与康复护理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中,改善症状,提高腰椎功能。
【关键词】核心肌群训练;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Methods 66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9 to April 2020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lottery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33 cases) was give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was combined with core muscle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o compar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Results the JOA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DI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re muscle training an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improve symptoms and lumb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Key words] core muscle group training; Rehabilitation care; Lumbar disc process 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得腰椎间盘突出的人数不断增多,且呈现出向年轻化方向发展,相关研究显示【1】,我国腰椎病人数已经超过2亿,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

一、引言腰部是人体重要的支撑部位,承担着全身大部分的重量,因此,腰部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为了帮助腰部不适人群恢复健康,以下提供一套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旨在提高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缓解疼痛,预防腰部疾病复发。
二、训练目标1. 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增强腰部稳定性;2. 缓解腰部疼痛,改善腰部功能;3. 预防腰部疾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三、训练方法1. 热身运动(1)扩胸运动: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吸气时向上抬起双臂,呼气时放下,重复10次;(2)原地踏步:上肢摆臂,下肢伸直,同时脚尖绷紧,尽量与下肢成一直线,重复30秒;(3)腰背伸展:站立,双手放在腰间,吸气时向上伸展腰部,呼气时放松,重复10次。
2. 腰部核心力量训练(1)仰卧起坐:仰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腹部用力,慢慢坐起,再躺下,重复20次;(2)平板支撑:俯卧,双臂伸直,与肩同宽,脚尖着地,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持续30秒;(3)俄罗斯转体:仰卧,双腿伸直,双臂交叉放在胸前,上半身向一侧转动,重复10次,换另一侧。
3. 腰部柔韧性训练(1)坐姿腰部拉伸: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面,身体向前倾斜,双手尽量触地,保持30秒;(2)弓步拉伸:站立,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膝盖弯曲,另一只腿伸直,上半身向前倾斜,保持30秒,换另一侧;(3)髂腰肌拉伸:站立,一只腿向前迈出一步,膝盖弯曲,另一只腿伸直,上半身向同侧倾斜,保持30秒,换另一侧。
4. 腰部放松训练(1)热水袋敷腰:用热水袋敷在腰部,持续15-20分钟;(2)腰部按摩:用手指或按摩棒轻轻按摩腰部,放松肌肉。
四、训练注意事项1. 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预防运动损伤;2. 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腰部过度用力;3. 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避免过度劳累;4. 训练后进行适当的放松,帮助肌肉恢复。
五、总结腰部康复专项训练方案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提高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稳定性、缓解疼痛,预防腰部疾病复发。
核心肌力训练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疗效观察论文

核心肌力训练对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核心肌力训练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将腰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53 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 30 例用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训练腰腹肌的方法,对照组23 例,用传统疗法治疗患者,训练时间为4个疗程,每个疗程7d。
结果:两组均有改善,实验组比对照组改更明显(p<0.05)结论:核心肌力训练的方法更有助于腰间盘突出患者的功能和疼痛改善。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20-02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发生率为4.7%~4.8%,男性多于女性,所以也是一种多发病[1],主要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和刺激相应水平的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腰椎3~4、4~5,腰5~骶1,如不及时治疗易成为缠绵不愈的腰腿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
lidp是引起下背痛(low back pain,lbp)的常见病因之一。
运动疗法对于lbp患者肌力及疼痛症状的改善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并能够降低其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参加工作[3]。
笔者通过回顾分析在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采用核心肌力训练方法治疗lidp的45例患者,观察他们腰椎功能的恢复和疼痛的缓解等情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科就诊的53例lidp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35例,女18例,年龄在35~55岁,平均年龄49.6岁。
病程7d~10年,所有患者都经ct或mri做出明确诊断。
实验组30例,l3~4椎间盘突出者8例,l4~5椎间盘突出者13例,l4~5和l5~s1突出者9例。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腰椎失稳导致下腰痛的治疗进展

随 着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 代 人 比 以 往 更 多 地 忍 现
负荷 减少 , 为改善功 能 、 少疼 痛 的重 要手段 。如 成 减
收 稿 日期 :00— 4—1 21 0 1 作 者 简 介 : 小 烽 ( 9 2一)男 , 江 绍 兴 人 , 士 , 教 , 究 方 向 : 动 医学 与 体 能 训 练 。 朱 18 , 浙 硕 助 研 运
第 4期
朱小 烽 , 金 富 : 心稳 定性 训 练与 腰椎 失稳 导致 下腰 痛 的治疗 进展 刘 核
p te t r any du t te a o ma c n rl fm u ce i c a g o s i a tb lt r t e ha a nom a i l a ins we e m i l e o h bn r l o to o s l s n h r e f p n lsa iiy, a h r t n b r l smp e
何利用 核 心稳定 性训 练逐步 预 防和改善 慢性下腰 背
受 着慢性 下腰背 痛的折磨 , 而越 来越 多 的研 究显示 , 受慢 性下腰 背痛 困扰 的人 大多核 心肌 力较 弱 。恢 复 核心肌 力 可使下腰 背的稳 定性增 强和腰 椎所 承受 的
痛 已成 为康 复领域 的研 究热点 。
2 P eat n ,Ja ig U ies y ixn . E dp r me t ixn nvri ,Ja ig,Z a g,3 4 0 t h n 1 2 0,C ia) hn
Ab ta t oesa it riig i u l e t dt n lt iig i h rame to o a k p i L P) n fc ,L P sr c :C r tbly t nn s ni r io a r nn n te t t n flw b c an( B .I a t B i a k a i a e
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疗效的Meta分析

核心肌力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中疗效的Meta分析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种因腰椎间盘进行性病变,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失去弹性由内向外突出,造成对窦椎神经和神经根的影响,引起以腰腿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LDH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好发于中青年人群,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近年来,LDH发病率显著提高并且趋于年轻化,国外相关研究显示,LDH发病率为2%~3%,35岁以上男性患病率为4.8%,女性为2.5%。
本研究中对核心肌力在LDH治疗中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
关键词:核心肌力训练;腰椎间盘突出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均为LDH患者,符合《外科学》中关于LDH的诊断标准:多有弯腰劳动或长期坐位工作史,临床表现有腰痛、坐骨神经痛、硬脊膜囊受压变形等现象;②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还进行核心肌力训练;③结局指标为临床治疗疗效,具体分为治愈及显效、有效、无效。
治愈及显效:腰部疼痛全部或基本恢复,或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60%;有效:腰部疼痛好转或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在25%~60%;无效:腰部疼痛较之前无明显变化或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改善率<25%;④使用核心肌力训练在LDH康复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1.2排除标准①病案报道、综述、作用机制、临床前景等非随机对照试验;②对照组、观察组不符合纳入标准;③结局指标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没有;④重复发表的文章;⑤会议及学士论文等非临床实验文章;⑥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非单纯核心肌力训练治疗或非单纯LDH者。
1.3 文献检索策略1.3.1 文献检索检索相关数据库如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以纳入所需文献。
检索策略为:用“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膨出”“核心肌力”“核心肌力训练”“腰部核心肌力训练”等关键词检索中文数据库;用“lumbar discherniation”“lumbar disc protrusion”“lumbar disk herniation”“Core muscle strength”“Core muscle training”等关键词检索外文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肌群是指负责维 持脊椎稳定的肌肉群。
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 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 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 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 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 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 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 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 定和支持作用。所以,凡 是姿态优美挺拔、身体控 制力和平衡力强的人,核 心肌肉群肯定受过很好的 训练。
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检查是否有节段性的过度活动或者 弛缓,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指导他们做一些屈伸侧向或者综 合行的运动来缓解
然后第一步对患者进行腹部深层肌肉的训练(正确的呼吸 训练,尽量不用外层肌肉代替如腹直肌)
第二步是深层肌肉和盆底肌肉的训练
第三步是将这些训练运用到日常生活动作中。
1.维持体质健美与预防损伤; 2.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3.对腰痛的预防及治疗; 4.用于康复训练:激活桥网状脊髓梀,防止骨盆及
躯干屈曲塌陷,提高稳定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输入 等。
5.应用于妊娠期妇女
腰痛(low back pain)是指一组下背、腰骶和 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持续12周
Norris认为,腹直肌是是最重要的躯干屈肌,腹横肌和多裂肌的训 练是腰部生物力学稳定性训练的基础,可以很好的减轻负荷,缓解 疼痛。
刘邦中等在对多裂肌在脊柱突然失衡时所起作用的研究中发现,当 脊柱突然失去平衡和稳定性时,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 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核心力量运动是控制慢性腰痛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以 减少约70%的背痛复发率。
目的:动员躯干深层小肌群参与运动,提高核心区 的稳定性。
内容:力量、稳定性、平衡性等能力 结化。 强度变化基本原则 -由稳定到非稳定 -由静态到动态 -由徒手到负重 每组重复次数10次以上,持续时间在20秒以上,
主动运动疗法是目前最有效和可靠的恢复肌肉功 能的方法。
在另一项对比实验中,Fa´bio Renovato Franc¸ a等对节段性稳定 性训练和单纯的腰部力量训练进行了对比研究,他们分别对两组患 者进行了针对腹横肌、多裂肌的训练(四点跪位,协同收缩训练) 和单纯的躯干力量训练。结果显示虽然两组训练对腰痛患者的疼痛 和功能均有改善,但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增强腹横肌的肌力,其效 果要好于单纯训练躯干肌肉的力量。
及以上定义为慢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以腰部一 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常给患者 带来长时间的生活负担并且几乎对患者生活的所 有方面都有影响,在社会生活和行为上导致严重 的后果和严重的功能受限。
仅有10%不到的腰痛能发现明确的病因,特异性腰痛 ; 90%的腰痛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非特异性腰痛。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 IAP)
腹内压的產生与腹腔中的流
体的力量有关,假设人体的躯干 是一个圆柱的话,顶端是横隔膜, 底部是骨盆底肌,圆柱的墙壁是 腹部肌群,透过这些肌群共同收 缩,整个圆柱的体积减小,那麼 内部的压力就会提高,即產生腹 内压。而且腹内压能给予脊椎各 方向的力量,达成稳定。
练习组数在2-3组。
PS:强度变换时机——当轻松做起20次或90秒增加 难度。
1.缓解表层肌群的紧张 2.激活失活的核心功能 3.正确的日常姿势
控制并保持身体的稳定 动作速度相对较慢 注意与呼吸配合
稳定脊柱、骨盆; 提高身体运动时的控制力和平衡力;
提高运动时由核心向四肢及其他肌群的能 量输出和动作协调;
提高身体的变向和位移速度; 预防运动中的损伤。
损伤:下腰痛、腹肌拉伤、腹股沟拉伤、 髋部肌肉拉伤、骨盆错位等
运动异常:步态异常、姿势对位异常、上 肢及下肢力量转移能力异常、不能有效完 成动作的加速/减速、不能抵抗外力等
研究指出躯干的稳定力量是取决于健全的静态及动 态部份。
在静态部分,指的是脊椎、韧带、筋膜与椎间盘; 动态部份则指腹内压及附著在脊椎上的拮抗肌群所
做的共同收缩。
(一)脊椎与韧带的构 造
此构造属於躯干的被 动稳定,包含脊椎、韧 带、椎间盘,在自然姿 势下,给予了少部分的 稳定功能(Solomonow, 1998)。
不当姿势
退行性变
肌肉功能紊乱
局部功能 紊乱
运动肌代 替
代替不完 整
稳定继续 恶化
运动肌损 伤
症状出现
腰痛产生过程
慢性腰痛治疗上通常是药物及物理因子止痛治疗。 这类治疗缺乏针对性,因此疗效不持久,患者时 常复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恢复腰背肌的正常 功能会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疼痛并改善其功能。
整体性稳定肌群(运动肌群):这类的肌群是属於较 表层的肌群,做动态大范围的屈伸,而且比较有力。 包含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前部、竖棘肌、 大腿及臀部肌群。
局部性稳定肌群:这类的肌群是属於较深层的肌群, 做较静态局部性的稳定,微调脊椎的姿势。包含多 裂肌、腹横肌、腰大肌、腰方肌、腹内斜肌后部、 横突间肌、棘间肌和迴旋肌、横隔膜及骨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