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十条学习资料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达到上述目标的“硬任务”:1.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建立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2.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行业。
3.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土壤环境划为三个类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推进安全利用;全面落实严格管控;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
4.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明确管理要求,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
5.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6. 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7.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监督目标任务落实,2017年底前,出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
8.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不断扩张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土壤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防治和治理土壤污染,我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净化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十条的内容和实施措施。
1. 坚决遏制土壤污染源头土十条第一条的核心要求是坚决遏制土壤污染源头。
这包括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监管措施,加强污染物治理和处理技术研发。
2. 推进土壤环境监测与调查土壤环境监测与调查是防治土壤污染的基础工作。
土十条要求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实施全面的土壤环境调查,建立动态监测和信息发布机制。
3. 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了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土十条要求制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明确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安全阈值,建立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4. 加强土壤修复与治理土壤修复与治理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关键环节。
土十条要求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推广有效的土壤修复方法,建立健全土壤修复资金支持机制。
5. 完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土十条要求完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理和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6. 推动土壤环境相关产业发展为了促进土壤环境相关产业的发展,土十条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投资兴业,推动土壤修复与治理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
7. 加强土壤环境宣传教育土十条要求加强土壤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认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参与土壤环境保护。
8. 坚决打击违法行为为了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土十条要求坚决打击违法排放、非法倾倒等土壤污染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
9. 加强土壤环境国际合作土十条要求加强土壤环境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公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土壤污染问题。
土十条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被称为"土十条",从十个方面提出了达到上述目标的"硬任务":--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并建立每10年开展一次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系统构建标准体系;全面强化监管执法,重点监测土壤中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等行业。
--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土壤环境划为三个类别;切实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推进安全利用;全面落实严格管控;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
--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明确管理要求,2016年底前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落实监管责任;严格用地准入。
--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严控工矿污染,控制农业污染,减少生活污染。
--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明确治理与修复主体,制定治理与修复规划,有序开展治理与修复,监督目标任务落实,2017年底前,出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评估办法。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2016年底前,在浙江省台州市、湖北省黄石市、湖南省常德市、广东省韶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和贵州省铜仁市启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上课讲义

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环境保护:“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的具体内容“大气十条”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同年9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文件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
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整治城市扬尘。
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二是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三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四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五是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六是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
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
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七是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
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八是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水十条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农业环境学水十条,土十条,气十条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政府调控与市 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区域协作与属地管理相协 调、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 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推动产业 结构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实现环境效益、经 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在此之前,环保部制定已经发布了《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 则》《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术语》等5项污染 场地系列环保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 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 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气十条基本内容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二、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三、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 四、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 五、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
土十条主要内容
六、加强污染源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七、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九、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 十、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
土十条文档

土十条土十条是指土地管理法规中的十项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十条的内容,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第一条:严禁非法占用和非法转让土地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非法占用和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都是严禁的。
非法占用和转让土地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这一规定的出台对于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限制非法活动、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
第二条:土地使用权不得超期土地使用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形式,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土地使用权不得超期。
这一规定体现了土地使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原则,保障了土地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土地滥用和浪费。
第三条:加强土地利用的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行为,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土十条的第三条规定加强土地利用的节约和集约,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和保护效果。
第四条:合理规划区域土地利用合理规划区域土地利用是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
根据土十条的第四条规定,应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和区域条件,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这一规定可以确保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管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管理是保障农民权益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土十条的第五条规定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管理,明确了农村土地权益、使用和管理的原则,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第六条:建立健全土地监察制度土地监察是对土地利用过程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种制度,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土十条的第六条规定建立健全土地监察制度,加强对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预防和纠正土地资源浪费和滥用的行为。
第七条: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公开土地管理信息公开是保障土地管理透明度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大气、水、土十条

九是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十是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攻关研发前瞻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价格税费,加快水价改革,完善收费政策,健全税收政策。促进多元融资,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健全节水环保“领跑者”制度。实施跨界水环境补偿。
——水十条
2015年2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十条》,4月16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最早叫“水计划”,因为与已经出台的“大气十条”相对应,改为“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狠抓工业污染防治。取缔“十小”企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
九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按照“国家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完善土壤环境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
十是加强目标考核,严格责任追究。2016年底前,国务院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
土十条内容

土十条1. 引言土十条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该政策于2015年发布,旨在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本文将对土十条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土十条首先着重进行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这一方面旨在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发展。
2.1 完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通过完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确保征收过程中的公平合理性。
国家规定了征收补偿标准,并要求按照市场价值对农民进行合理补偿。
2.2 推行宅基地所有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所有权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土地使用权形式,土十条推行了宅基地所有权制度改革,使农民能够依法享有宅基地的所有权,并可以自由流转、抵押等。
2.3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土十条提出了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要求。
这一举措可以明确土地权属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土十条还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1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农民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条件。
3.2 加强乡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通过增加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改善乡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修建新的学校和医院,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3 发展农村物流和交通运输加强农村物流和交通运输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修建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打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4.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土十条还着力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1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通过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
政府出资进行房屋修缮、重建等工作,让贫困户过上更好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十条从概念走向落地 土壤修复市场迎新发展机遇
/news/20160708/7495 13.shtml
土十条内容及解读
技术层面解读“土十条” 打好土壤防治攻坚战 /news/Detail/107494.html 专家解读“土十条”:土壤家底待摸清 修复技术待提高 /c/2016-06-01/docifxsqtya6659067.shtml “土十条”解读之管理篇
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土壤污染分类
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 污染物 有机 污染物
酸、碱、重金属、 盐类、放射性元素 铯、锶的化合物, 含砷、硒、氟的化 合物等。
有机农药、酚类、 氟化物、石油、合 成洗涤剂、苯及芘 以及由城市污水、 污泥及厩肥带来的 有害物生物等。
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
艰巨性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 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 难度大。
土壤修复
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
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
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 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累积性
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 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
土壤污染的特点
不均匀性
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
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
难可逆性
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 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2)
污水灌溉 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中含有 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 害的物质带至农田,会造成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 康。 酸沉降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在大气中发生反应形成酸雨,通过沉降和降水而降 落到地面,引起土壤酸化。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3)
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1)
过量施用化肥 长期大量使用氮、磷等化学肥料,会破坏 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耕地土壤退化、耕 层变浅、耕性变差、保水肥能力下降等。 农药
农药进入土壤后,大部分可被土壤吸附, 在植物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 饲料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污染十分难以消除。一旦土壤受到 镉、砷、铬、铅、汞等重金属元素污染,就会 进入农作物或粮食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全国土壤污染情况分布
1、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2、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土壤 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3、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 属超标范围较大。
土壤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和滞后性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 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 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 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
土壤修复技术(1)
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 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
基本原理
优点
不破坏土壤有机质,不对土壤结构做大的 扰动,成本低 修复周期长,通常不适宜对高浓度污染土 壤的修复
缺点
土壤修复技术(2、3)
物理修复——客土法、热脱附、土壤气相抽提、机械通风等 优点
“土十条”三、四条分别对农用地中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中的 污染地块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重点明确,发力点集中。这 两个领域分别涉及食品安全、居住环境安全,问题集中而突 出、影响直接而广泛,加快解决的呼声较高。解决得好,可 以产生示范和带动作用。
八大关键词让你秒懂“土十条”
文件中“风险”反复出现20次,不难 文件中三、四条“实施农用地分 看出,“土十条”在强调改善质量的 类管理,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安 同时,更加强化了风险管控意识。 全”“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 人居环境风险” 两个标题说明分类 管理的思路。 根据用途,分为农用地和建设用 文件开头明确提出,坚持预防为主、 地;根据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分为 保护优先、风险管控。 未污染、轻微污染、轻度和中度污染、 第五条专门论述“强化未污染土壤保 重度污染的类别,分别采取对应措施。 护,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对加强未利用 地环境管理、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强 化空间布局管控等都提出了要求。 第六条专门论述“加强污染源监管, 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对严控和减少 工矿、农业和生活污染逐一做了部署。
修复效率高、速度快
缺点
往往成本偏高
化学修复——土壤固化稳定化、淋洗、氧化还原等
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鳌合或 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 毒性的技术。
优点
修复效率较高、速度 相对较快 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因添加化学药 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八大关键词让你秒懂“土十条”
安全利用一次频繁出现,传 递的信号十分明显。 主要指标目标中提出到2020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 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污 明确责任分工,是任何一项系统化工 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程顺利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土十条”中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 有集中体现: 上。 对于谁来主导、谁来监管,写的很详 细;对于谁来牵头、谁来参与,列的很具 体。 横向上,十几个部门的分工得到了明 确;纵向上,国家部委、省级政府及相关 部门、公众参与和监督等,都有明确表述。 在政府、市场、社会等不同主题的角 色参与上,文件也有针对性地予以了明确。
加强污染源监管, 做好土壤污染预 防工作
加强目标考核, 严格责任追究
加大科技研发力 度,推动环境保 护产业发展
发挥政府主导作 用,构建土壤环 境治理体系
什么是土壤污染?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 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
“二次创业”进军土壤修复市场
看点
专门设立合资公司东方复地,开
拓土壤修复重点地区。重视土壤
修复细分领域,矿山修复业绩不 凡。
土十条内容及解读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news/show.php?itemid=12535
补环境短板 环保部解读《土十条》
/20160719/c591808898.shtml
缺点
附:土壤修复技术九大招
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毯、热井或热墙等)或
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等实现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 后再分离处理。
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
物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经过除尘、 冷却和净化处理,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化学淋洗
堆肥法
附:土壤修复技术九大招
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 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 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 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是一种原位处理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 水,构筑一个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污染水 体经过墙体时其中的污染物与墙内反应材料发生物理、化 学反应而被净化除去。 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 物,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受控 或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 (土著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而转 化、降解污染物,主要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e/201605/31/content_148722285.htm
八大关键词让你秒懂“土十条”
纵观10条35项措施,一些关键词颇为引人注目。 与“水十条、大气十条”注重谈措施不同,“土十条”更加 注重谈建设,强化部署基础性工作的特点尤为突出。 土壤污染治理基础薄弱,支撑不足,需要强基固本。 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科技支撑、强 化监管等。 “土十条”专章明确提出“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 全法规标准体系”,更加注重法治思维。
固体废物 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常使土壤受到重金属、 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 和城市垃圾向土壤直接倾倒,易使重金属向周围 土壤扩散。 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 禽畜饲养场的厩肥和屠宰场的废物,如果 不进行物理和生化处理,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 和病毒等就可能引起土壤和水域污染,并通过水 和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法 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 和pH值,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
土地填埋法 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将污泥施入土壤,
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 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 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 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利用传统的堆肥方法,堆积污染土壤,将污染 物与有机物(稻草、麦秸、碎木片和树皮等)、粪便等混合 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 的有机污染物。
植物修复
渗透反应墙
生物修复
部分国内优秀土壤修复企业
博世科
/
江苏维尓利
/
做土壤环境治理的综合服务 商
土壤修复已成为重要业务领 域
看点
重视药剂开发应用和化学氧
化、热解吸设备的研发制造, 建设土壤修复示范基地等。
看点
瞄准重金属、有机污染场地
土壤污染防治 行动计划
201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