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的三功能准则

合集下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用途的混凝土,通常用于要求极高抗压、抗弯、耐久性能的工程,如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隧道等。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是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针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制定的规范。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配合比设计原则、配合比设计流程、试验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强度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甚至可以达到200MPa以上。

2.耐久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如抗渗、抗冻、抗腐蚀等。

3.工作性能好: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易于施工。

4.材料要求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高,如水泥、骨料、粉煤灰等。

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材料特性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最小水胶比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材料适应性原则,材料应具有相互协调性,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工作性能等要求。

2.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粉煤灰等材料,并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能。

3.确定最小水胶比和最大骨料粒径等参数。

4.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配合比。

5.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试验分析,确定配合比的可行性。

6.进行现场试验,检验混凝土的施工性、均匀性等。

7.根据试验结果和施工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五、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1.材料试验: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如强度、吸水率等。

2.混凝土试验:包括强度试验、流动性试验、抗渗试验、抗冻试验、抗腐蚀试验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一、材料选择与性能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在预定使用环境中具备所需的强度、耐久性和可施工性。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根据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等。

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根据工程的结构和强度等级选取,骨料的种类和粒径应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矿物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要合理选择,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此外,混凝土外加剂的选择也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如增塑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渗性。

二、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适度配合、经济合理和施工易操作等方面。

适度配合是指混凝土的各组分之间的配比要合理和均匀,使得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性能。

这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各材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避免过高或过低的配合比,使混凝土既能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能满足施工的需要。

经济合理是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在保证预定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材料的价格和性能,合理选择材料的类型和配比,避免浪费和额外的投入。

施工易操作是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施工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施工操作顺利进行。

在设计中,应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凝结时间和初凝时间等因素,合理调整配合比,以适应不同施工方法和工期。

三、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配合法、限制配合法和性能配合法等。

经验配合法是根据多年施工经验和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进行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和具体材料特性,选取合适的经验公式,并进行适当修正,以满足工程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

限制配合法是根据混凝土所面临的条件和限制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根据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粒径、强度等级和最大水泥用量等限制条件,计算出合理的配合比。

性能配合法是根据混凝土所需的性能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摘要: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很多,比如: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及体积稳定性高等。

通过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明显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减少全寿命周期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然而,为了优化其配合比设计,则还应进一步进行探究。

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优化;设计目前,随着超高层与大跨度建筑的不断增多,对混凝土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混凝土的耐久性。

若建筑的耐久性不好,则会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期限。

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中,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高性能混凝土的各种配合比设计,以便在确保造价最小的前提下,最优化混凝土性能。

1 设计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1.1 砂率最优一般采用砂率来表示混凝土的砂石比,砂率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一般较低,所以,应通过砂率的增加来补充砂浆量。

1.2 浆集比最优水泥浆与集料的比便是混凝土浆集比。

高性能混凝土需要具有足够好的工作性能,即其流动性应较高,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总胶凝材料量应较大。

而相关研究却显示,随着胶凝材料量的不断增多,混凝土弹性模量也会逐渐降低,而增大收缩。

所以,在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具体的配合比时,也找出最优的浆集比。

相关试验表明,当所用集料适宜时,采用35︰65的固体浆集体积比能将混凝土工作性能、强度及稳定性之间存在的矛盾切实解决好,使配制出的高性能混凝土较理想。

1.3 低水胶比为了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满足要求,则所配混凝土的渗透性必须较低。

所以,在配置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中,通常将水胶比控制为0.2~0.4,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足够。

基于此,再适当调整水胶比,并在确定水胶比以后,再掺加细掺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足够高。

2 优化高性能混凝土中配合比的设计2.1 确定所配混凝土的强度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公式为:Fcu,0≥Fcu,k+t*σ其中:Fcu,0为试配混凝土强度(MPa);Fcu,k为设计混凝土的标准强度值(MPa);t为强度保证率系数,通常高性能混凝土会取t=1.645;σ为强度标准差,若混凝土为C55,则σ=6。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讲解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材料之一,通过将水、水泥和骨料混合而成。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确保混凝土性能和强度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深入探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和标准,并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和灵活的理解。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1 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混凝土在不同的工程中具有不同的要求,如耐久性、强度、抗渗性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混凝土在具体工程中所需的性能要求。

1.2 骨料和水泥的特性骨料的粒径、形状和含量以及水泥的种类和品牌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骨料和水泥的特性,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1.3 确定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重量之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配合比设计时需要确定合适的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2.1 阶段一: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设计标准,确定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决定了所需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2.2 阶段二:确定骨料用量和最大粒径通过实验室试验或根据经验确定合适的骨料用量和最大粒径。

骨料用量的选择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要求。

2.3 阶段三:确定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根据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骨料用量,确定合适的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水泥用量的选择应考虑到触变剂的使用和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

2.4 阶段四:确定骨料比例和级配结合骨料的特性和实际配合比需求,确定合适的骨料比例和级配。

骨料比例和级配的选择应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2.5 阶段五:检查和校正配合比在确定初步配合比后,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校正时需要注意骨料含水率和实际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标准3.1 国家标准中国国家标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标准》(GB 50080-2016)规定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标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建材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制定出适合工程需要的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在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方面都能满足工程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优化标准。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1. 满足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施工性等要求2. 经济合理,尽量节约材料成本3. 考虑混凝土的可操作性,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和风险4. 考虑环保因素,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和配合比方案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具体要求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过小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可操作性变差,从而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因此,水灰比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和操作性两方面因素。

2. 骨料的选择和比例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比较大的材料,其质量和比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骨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形状、尺寸和密度等因素,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骨料的比例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施工性要求。

3. 控制混凝土的空隙率混凝土的空隙率是指混凝土中空气和水的体积占混凝土总体积的比例。

空隙率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越好。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空隙率,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使用掺合料掺合料是指将一些细粉料加入混凝土中,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常见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等。

掺合料的使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也可以节约水泥用量,降低成本。

5. 施工过程中的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不仅要考虑混凝土的性能,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可操作性。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如混凝土的泵送性能、浇筑性能等,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优化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优化措施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具体优化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这使人们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有所增加,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的性能,其是利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配制出来的一种高技术的混凝土,现阶段主要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但是此种混凝土在耐久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人们开始着手于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研究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的原因,并且加以改善,进而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提升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措施引言高性能混凝土在性能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将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可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高性能混凝土的众多特点中高耐久性可使其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和抗渗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离析性等多方面性能更加优秀。

此外,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配置时,应将弹性模量的范围控制在40~45GPa,高性能混凝土干缩率小于0.04%的状态下可保证自身的体积较稳定,不易发生变化,其特有的强度使高性能混凝土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发挥优异作用。

1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原则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包含水泥、骨料、硅灰、钢纤维、减水剂、煅烧偏高岭土、粉煤灰以及矿粉,其主要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输送,因此,针对含砂率进行配比过程中应在满足工艺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含砂率,并考虑可泵性的要求。

水灰比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比例调和中属于重要参数,可决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为此,针对水灰比应根据工程强度及相关经验进行确定,并选择合适的减水剂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配比中,以此确定高性能混凝土的用水量及水泥量。

为得到性能更好的高性能混凝土,应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确定掺和料的用量。

2高性能混凝土特点2.1徐变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徐变性并不显著,并且其徐变总量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相比较有着显著的降低。

在徐变总量中,一般分为基本徐变与干燥徐变,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干燥徐变值的降低,基本徐变只是略微有一些减少,并且徐变总量随着混凝土强度的提升而得到相应的减少。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其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对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满足不同工程需求。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在一定的水泥用量下,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不同的骨料、砂子、水和掺合料等原材料,制备出具备一定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3.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三、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1.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试件标准条件下的抗压强度,通常采用C20、C25、C30、C35、C40等等级。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结构的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强度等级。

2.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比例。

在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时,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骨料的物理性质、砂子的物理性质、水泥的品种和掺合料的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确定混凝土的材料比例后,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部分的质量比例和水泥用量的比值。

通常采用绝对配合比和相对配合比两种计算方法。

4.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值。

在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时,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骨料的物理性质、砂子的物理性质和水泥的品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5.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和流动性,通常采用坍落度和扩展度等指标进行评价。

四、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1.优化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应当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合理调整混凝土中各组成部分的比例,从而达到优化配合比的目的。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设计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PC)作为一种结合了高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对比在性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耐久度和强度,以及稳定性和工作性都非常高。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通常只片面的关注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却忽视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柔韧度。

这使得目前处于使用状态的大部分高强度混凝土强度超限,影响了高强度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本文试研究如何协调用料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化配比。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混凝土的近代发展史约有一百余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对混凝土的需求不断提高,至20 世纪最后二十年,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这标志着混凝土的技术更加完善。

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优点就是它的耐久性,然而在使用时,人们往往重强度而轻耐久度,这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无法发挥出它的本质优势,因此需要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成分混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现行配比(一)特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稳定性高、耐久性好、强度高的优点,其特点如下:1.工作性能高高性能混凝土优越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新拌阶段,在这个阶段,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自密实的特性,可以省去振捣的过程,其高流动度便于泵送。

以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台为例,泵送混凝土时,其输送量高达380 米高度[2]。

2.强度高、耐久性好耐久度的高强是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最终目标。

十多年前,有美国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可以向中强度混凝土适当偏移。

目前日本已经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出了耐久度长达数百年的混凝土。

3.体积稳定性优越高性能混凝土在体积上具有非常明显的稳定性,在硬化和服役的过程中,收缩和徐变的程度非常小,不会随温度发生大范围的热胀冷缩,具有高弹模的特性。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现行配比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原则是基于普通混凝土的四种主要成分,再加入高效减水剂与活性材料,进行搅拌配比。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成份有水泥、砂石还有水,计算其强度的公式为:fcup=A·fce(C/W-B)其中fcu p 混凝土的强度,fce 则是水泥的抗压强度,单位都是MPa;A 与B 是经验系数,而C/W 代表了灰水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原则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原则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配合比的设计是混凝土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掺和料等各种原材料的比例,以达到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的过程。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塑性、可加工性以及施工工艺性等多方面的指标,是混凝土制作中的重要环节。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强度等级和耐久等级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等级。

根据设计要求,可根据混凝土的使用环境、荷载及使用期限等要素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等级。

2. 确定合适的水胶比水胶比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参数之一,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水胶比的选择应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条件、使用环境、混凝土的流动性及耐久性等因素,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3. 确定骨料配合比骨料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种类、粒径、形状和含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骨料的种类、粒径、形状、含量等因素来确定骨料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要求。

4. 确定水泥和掺合料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掺合料可调整和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合理确定水泥和掺合料的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要求。

5. 配合比计算在以上参数确定后,可进行配合比计算,得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1. 合理性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耐久性等级、水胶比、骨料配合比、水泥和掺合料用量等参数,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2. 经济性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但要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

3. 可操作性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可操作性,即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可塑性等特性,以便施工人员能够方便地施工、浇筑和加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确定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关系,以获得符合工程需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优化配合比则是通过调整比例关系,达到经济、耐久、施工性能和环境要求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如何优化配合比。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混凝土在服役期间满足工程要求,包括强度、耐久性、施工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基本原则:1.强度原则: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设计配合比应该能够满足工程强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制定相应的强度等级,确定水泥用量和掺合料的配比。

2.耐久性原则: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遭受各种损害,如冻融、碳化、氯离子侵蚀等。

设计配合比应该能够保证混凝土在设计寿命内具有良好的抗冻、抗碳化和耐久性能。

选择合适的掺合料、调整水胶比、提高砂率和骨料品质等措施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3.施工性原则: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可塑性、流动性和坍落度等性能对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

设计配合比应该尽量保证混凝土的良好可塑性和流动性,一方面便于施工操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空隙、提高密实度,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经济性原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该兼顾经济性,选择合理的材料组合,尽量减少材料的消耗和成本。

通过合理优化设计,可以降低水泥用量、添加掺合料以及选择合适的骨料,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采用试验和经验两种方法。

1.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获得混凝土的性能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确定配合比。

试验方法主要包括水胶比法、最终理论配合比法和密实度法等。

- 水胶比法:该方法是根据试验得出的水胶比,结合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使用试验曲线或公式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用量,确定配合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 的高性 能混凝土配合 比优 化设计 的三功能准 则
王思源 。杨 力远 ,朱平华
(扬州 职业 大学 建筑工程系 ,江苏 扬州 250 ;2郑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 T 1 200 : 程学院 ,河南 郑 州 405 ) 502
【 摘
要】 提出了改进 的高性能混凝 土配合 比优化设 计三功能准则 , 根据具体 的1稗要求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权重 以减少人为凶素的影 响。 用总功效系数最大作为优化准则 。实际工程应用表明 . 改进 的准则优化结果可靠且可操 作性强 , 具有较高 的_程应用价值。 T
a do ea lyo t ep n i l. n p rbit f r cpe i h i Ke or s: i r v dtref n to rn il; ei p i z to ; e ea f c c o f ce t AHP yw d mp o e e — cinpicpe d sg o tmiai n g n rl i a yc e in; h u n e i
c lrq i sh eg to treu cin r eie codn n l ia heacypoes i e eur ew ihs f e nt s e cd dacrig oaay cl i rh rcs( p et h f o 8 d t t r AHP S sod ces eefc o h ma r ) Oa eraeh etrm u ne_ t t f f
WANG i a YANG i a Z U ig h a S- n, yu L- n, H Pn - u yu
( .e a met f iiE gneigYag h uP ltcnc olg , nz o 2 00C ia 1 pr n vl n ier , n z o oyeh iC l eYa gh u2 50 ,hn ; D t oC n e
其中 d 1,。 ,q l23按式( ) ( 2A n = ,, ) 2计算。
1 权 重 的确 定一 层 次分析 法 . 3
基于层次分 析法(n l i l i acypo esA ) a a t a he rh rcs, HP 确定 权 yc r
0 引言
在前面的研究 中[ 作者运用价值工程理 论, }了绿色高 1 】 , 提 H 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优化设 计的三参数准则 :先通过正交试验 , 采用方 差分析原理 , 出各 因素之间 的合理 匹配关 系 , 找 然后 运
为第 i 组配合 比关于第 种功能 的试 验测试值 。对 于‘ T
J I
用 三参数准则进行优化 , 以价值 系数最大者 为最优配合 比。该
准则在 应用中的最 大问题是权重 系数 的设置人 为因素影 响过 多。不同的人取不同的权重 系数有 可能会 得到不同的最优配合
( 3)
比。为此 。 本文提 出了改进 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 比优化 设计的
三功能准则一 将耐久性 、8 2 d抗压强度 与工作性改称功能 ,根据
作性 , 3 ∞。 o × £
以上 的分析实质上是认为_ 一个功能之间同等重要 。
1 加权 平均法一 考虑权重影响 . 2
考虑权 重的影响 , 三 设=个功 能的权重分别为 , : 、 与 。 则 第i 组配合 比的总功效系数为
三 d= × 2d 3d3 wx  ̄ ldJ × × + = jd
【 关键词】 改进的三功能准则 ;优化设计 ;总功效 系数 ;层次分析法
【 中国分类号】T 58 1 U 2. 0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0— 50 (06 1-000 02 35一20 )108-2 -
I r v d t r e f n to r cp ef r e i n o tmia i n o i h p d ma c o c e e mp o e h e - u c i n p i i l s g p i z to fh g e or n ec n r t n o d
2S h o f tr lS ine n n ier gZ e gh uU i ri , h nh u4 0 5 , hn ) .c o l Maei s cec dE gnei ,hn z o nv sy Z e zo 5 0 2 r c : Ani r v dtre fn t np n il r eino t z t no g e fr n e o ce r p sd i ti p p rT epi b ta t mp o e e . ci r c e o s pi ai f ihp r ma c n r t i p o o e s a e. h r h u o i p f d g mi o h o c es nh n
rr n eo tmu d sg stk n i e mso ema e e a f c c o f ce tTh p l ai nt cu l n i erngs o h eibl y osa dt pi m e in i a e ntr ft xg n rle a yc e in. ea pi to o a ta gn e i h wsterl it h h i i c e a i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1 06 1期 (总 第 2 5期 】 0
Nu e 1 i 0 6 T tl .0 ) mb r n2 0 ( oa 2 5 1 No


Co r t nc e e





P RACTI CAL CHNOL TE 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