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腾C30二级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3.《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4.《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6.《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10.《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2006。
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12.《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3.《平山至赞皇高速公路中建二分部K5+368.5-K10+562.4(全长5.1939公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二、使用部位桥梁:承台、墩身、搭板、肋板。
涵洞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1.设计强度:C302.坍落度:160-200mm3.坍落度损失(30min):10-25mm;(1h):25-35mm;(2h)35-60mm4.含气量:3-5%5.抗冻耐久性指数:80%6.氯离子扩散系数D RCM(28d龄期)10-12m2/s:<47.环境作用等级:E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金隅鼎鑫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P·O42.5试验结果汇总2. 细骨料:灵寿县平邦建材有限公司 中砂。
3.粗骨料:井陉金拓矿业5-10mm 、10-20mm 、16-31.5mm 碎石。
1)各项指标2)5-31.5mm 筛分结果 按16-31.5:10-20:5-10mm=20%:60%:20%4. 矿粉:西柏坡新能源有限公司S95矿渣粉 1)、各项指标5. 粉煤灰:井陉上安电厂F 类Ⅰ级 1)、各项指标6. 外加剂:河北三楷深发科技有限公司 JD-9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 1)、各项指标7. 拌合用水:拌合站井水 1)各项指标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1、基本规定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经验,矿物掺合料掺量为26%,粉煤灰掺量为17%,矿渣粉掺量为9%。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混凝土应用环境和要求:在开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混凝土所应用的环境和工程要求。
不同的应用环境和工程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确定配合比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混凝土所应用的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细骨料和外加剂等原材料。
水泥的种类和品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
骨料和细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以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
外加剂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加入,如减水剂、增粘剂等。
3.设定初步配合比:根据选定的材料和工程要求,进行初步配合比的设定。
初步配合比一般是根据经验和试验数据进行确定,以满足工程要求和材料的可得性。
4.进行试验和调整:根据初步配合比进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等指标。
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
5.最终配合比确定:根据试验结果和调整,确定最终的混凝土配合比。
最终配合比是经过试验和调整后,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能、耐久性和成本等。
为了能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材料性能和工程要求。
另外,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设计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重要环节,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中表现出稳定的性能和良好的耐久性。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和性能指标。
通过科学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少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引言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建材之一,其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C30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C3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30MPa,其配合比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强度要求:C30混凝土的设计目标是达到30MPa的抗压强度,因此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
•经济合理: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成本。
•可施工性良好: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浇筑性、抗裂性等,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3.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3.1 经验法经验法是根据过去成功的配合比和验收记录,结合对原材料特性的了解,通过经验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
2.确定水胶比,根据经验可以选择0.45-0.55之间的值。
3.根据水胶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出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
4.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确定骨料的粒径分布。
5.根据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和骨料用量计算混凝土中的水量和掺合料用量。
3.2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试验,通过不断调整配合比,确定最佳配合比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
2.制备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件。
3.进行抗压强度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评估不同配合比的强度。
4.根据试验结果调整配合比,继续进行试验,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3.3 理论法理论法是根据混凝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结合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特性,通过数学计算确定配合比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
2.根据水胶比方法确定水胶比的范围。
3.根据要求的强度等级和水胶比的范围,计算出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4.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骨料的粒径分布,计算出混凝土中的骨料用量。
c30混凝土配合比表

C30混凝土配合比表1. 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性能和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档将介绍C30混凝土的配合比表,并详细说明每个成分的配比和用途。
2. C30混凝土的特点C30混凝土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混凝土,其特点如下:•抗压强度: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 MPa (兆帕)。
•使用范围:C30混凝土适用于一些中等荷载的结构,如梁、柱和板等。
•施工难度:C30混凝土的施工难度较低,容易操作和浇筑。
3. C30混凝土配合比表下表显示了C30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成分比例用途水泥 1 提供混凝土的粘结力砂 1.2 填充剂,增加流动性细石 2.3 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粗石 2.7 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水0.55 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外加剂0 - 0.6 可选,根据具体需要添加4. 配合比说明4.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提供混凝土的粘结力。
在C30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为1。
这意味着在配制1立方米的混凝土时,需要使用1立方米的水泥。
4.2 砂砂是混凝土的填充剂,能够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在C30混凝土中,砂的比例为1.2。
这意味着在配制1立方米的混凝土时,需要使用1.2立方米的砂。
4.3 细石和粗石细石和粗石是混凝土的骨料,能够提供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C30混凝土中,细石和粗石的比例分别为2.3和2.7。
这意味着在配制1立方米的混凝土时,需要使用2.3立方米的细石和2.7立方米的粗石。
4.4 水水在混凝土中起到控制流动性的作用。
在C30混凝土中,水的比例为0.55。
这意味着在配制1立方米的混凝土时,需要使用0.55立方米的水。
4.5 外加剂外加剂是可选的,根据具体需要来添加。
外加剂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减水剂可提高流动性,增稠剂可增加粘性。
在C30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比例范围为0到0.6。
5. 总结C30混凝土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混凝土,适用于中等荷载的结构。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C30混凝土配合比说明计算书

C30砼配合比设计总说明该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的,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它是按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的。
一、设计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二、技术要求:1、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2、坍落度要求:90-110mm;3、使用部位:盖板、墩柱、肋板、盖梁等。
三、原材料使用:1、水泥:采用P.II42.5水泥。
2、碎石:采用碎石,碎石的掺配比例为5-10mm占10%、10-20mm 占70%、16-31.5mm占20%,经检测石料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砂:采用砂场生产的细度模数为2.66的II区中砂,砂的堆积密度为1486kg/m3、空隙率为37.0%、含泥量为1.8%、含泥块量为0.4%。
4、外加剂:采用FDN-4复合阻锈缓凝减水剂,掺量为1.4%。
5、水:采用饮用水。
注:各种原材料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检测报告附后。
四、配合比计算过程:(一)、计算基准配合比1、砼试配强度(f cu,0)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f cu,0= f cu,k+1.645σ= 30+ 1.645 ×5 = 38.2MPa2、计算水灰比(W/C)1)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富余系数γc=1.13)fce=γc xfce,g=1.13x42.5=48.022)计算混凝土水灰比W/CW/C=αa.fcefcu,0+αa.αb.fceW/C=0.46×42.5×1.1338.2+0.46×0.07×1.13×42.5W/C= 0.56依据JTJ041-2000要求,水灰比大于规范要求,所以按经验取W/C=0.44。
3、确定砼单位用水量(m W0 )砼的设计坍落度为90~110mm,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5mm,单位用水量查表选用m w0=205kg/m3,外加剂采用南京凯迪建材厂FDN-4复合阻锈缓凝减水剂,减水率为15%,掺量为1.4%。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P042.5

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一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水泥品种水泥品种南方P .042.5,水泥活性42.5MPa 2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3 坍落度坍落度 30~50(mm)4 砂 石 中砂,密度ρs =2570(㎏/m 3);1-3卵石,ρg =2630(㎏/m 3) 5 减水剂减水剂 永利,推荐掺量1.1% 6粉煤灰粉煤灰Ⅱ级灰,密度ρf =2300(㎏/m 3)二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9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GBJ107-87(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5、GB14902-2003(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6、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三 混凝土C30初步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1 试配强度fcu,o按JGJ55-2000第3.0.1条规定: f cu,o =f cu,k +1.645σf cu,o =30+1.645×4=36.58(MPa) 2水灰比W/C按JGJ55-2000第5.0.3条 W/C= αa ×f ce f ce ---水泥实际强度水泥实际强度f cu,o +αa ×αb ×f ce αa 、αb ---回归系数回归系数W/C= 0.46×42.5=0.52取W/C=0.52 36.58+0.46×0.07×42.53 初步用水量m w0按JGJ55-2000表4.0.1-2规定坍落度50mm 时用水量根据骨料的粒径选择。
径选择。
m w0取165(㎏/m 3)4掺外加剂时用水量m wam wa = m w0×(1-β) 减水剂减水率采用13% m wa ---掺外加剂时用水量掺外加剂时用水量β---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减水率m wa =165×(1-13%)=144(㎏/m 3)5水泥用量m ca按JGJ55-2000第5.0.6条m ca =m wa /(w/c) m ca =144/0.55=287(㎏/m 3)取287(㎏/m 3)6掺粉煤灰后水泥用量m cf 按GBJ146-90附3-19、3-22式m cf =m ca ×(1-βc )βc ---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掺粉煤灰取代水泥系数 取15.0%m cf =287×(1-15.0%)=244(㎏/m 3) 7粉煤灰用量m f按GBJ146-90附3-20式m f =m ca ×βc ×θcm f ---粉煤灰用量粉煤灰用量 θc ---超掺量系数超掺量系数超量系数1.4 m f =244×15.0%×1.4=51(㎏/m 3) 8 确定砂率确定砂率 砂率取Sp=36%9 砼外加剂用量m am a =(m cf +m f ) ×A% m a ---外加剂掺量系数外加剂掺量系数m a =(244+51) ×1.1%=3.3固含量3%用水量:m wa0=144-3.3×(1-3%)=136.2 取141(㎏/m 3)10砂、石用量m sm g 按JGJ55-2000第5.0.8条 m cf +m f +m s +m g +m wa =m cpSp=m s /(m s +m g ) 244+51+m s +m g +3.3+141=2450m s /(m s +m g )=36%得:m s =724 m g =1287(㎏/m 3)11 砼配合比初步确定砼配合比初步确定 m wa0: m cf : m s : m g : m f : m a141:244:724:1287:51:3.312 砼方量估算砼方量估算 m cf /ρc +m f /ρf +m s /ρs +m g /ρg +m a /ρw +0.01a=1244/3100+51/2300+724/2570+1287/2630+141/1000+0.01×1=1=1.023 1.023审核: 设计:。
C30混凝土配合比(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书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
取σ=5.00(N/mm2);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σa=0.46,取σb=0.07;fce——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
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30(二级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原则
针对设计任务及要求,根据实际使用的材料,使配制的混凝土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符合技术性能及施工要求。
二、设计依据及标准
(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5)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6)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7)施工图纸
三、设计要求
(1)C30高性能混凝土
(2)设计坍落度为(160~200)mm
(3)使用部位:台帽等。
四、原材料
1.水泥:规格:盾石P·O 4
2.5,产地:冀东海德堡水泥有限公司。
2.外加剂:规格:HT-HPC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HPWR-R)缓凝型,产地: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掺量:1.2%。
3. 砂:规格:中砂,产地:高陵吴村杨兴运砂场。
4.碎石:规格:4.75mm~19mm连续级配碎石,产地:泾阳四星友谊石场,掺配比例:5~10mm:10~20mm:=15:85。
5.粉煤灰:规格:F类Ⅰ级,产地:韩城大唐盛龙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6.水:饮用水。
五、配合比设计
(1)确定水泥混凝土的配制强度:(ƒ
cu,0
)
根据公式ƒ
cu,0= ƒ
cu,k
+1.645σ
ƒ
cu,0
—砼试配强度MPa
ƒ
cu,k
—砼设计强度30MPa
σ—标准差,取5.0 MPa
1.645—混凝土强度达到95%保证率时的保证率系数。
试配强度ƒ
cu,0=ƒ
cu,k
+1.645σ=30+1.645×5.0=38.2MPa
(2)计算水灰比:(W/C)
W/C=(α
a ׃
b
)÷(ƒ
cu,0
+α
a
×α
b
׃
b
)
=(0.53×39.4)÷(38.2+0.53×0.20×39.4) =0.49
α
a 、α
b
-回归系数,当采用碎石时,α
a
=0.53,α
b
=0.20
ƒ
b
-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按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
5.1.3及5.1.4条确定,取39.4 MPa。
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水灰比选用0.49接近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C30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0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选用水灰比0.39。
(3)选定单位用水量:(m
wo
)
根据设计坍落度需要和骨料情况,查表选定用水量为210kg/m3,掺外加剂后的用水量
m
wo
= 210(1-0.32)=143kg/m3。
(4)计算单位胶凝材料用量:(m
co
)
根据选用的水胶比和单位用水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为
m
co
=143÷0.39=367kg/m3。
根据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胶凝材料用量367kg/m3满足规范中C30混凝土最小胶凝材料用量要求。
(5)计算单位外加剂用量(m
a
)
m
a
=367×1.0%= 3.67kg/m3。
(6)计算粉煤灰及水泥用量(m
f0 m
c0)
m f0 =367×20%=73 kg/m3 m
c0
=367-73=294kg/m3
根据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水泥用量294kg/m3满足规范要求。
(7)选定砂率:(β
s
)
根据骨料和水灰比及所用砂为粗砂查表确定砂率为38%。
(8)采用假定质量法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 、m
so
)
假定砼拌和物单位重量m
cp
为2440kg/m3
根据公式m
co +m
go
+m
so
+m
w
=m
cp
β
s = m
so
/( m
go
+m
so
)×100%
计算得:砂石合重m
go +m
so
=2440-367-143=1930kg/m3
砂重m
so =(m
go
+m
so
)×β
s
=1930×38%=733kg/m3
碎石重m
go =(m
go
+m
so
)-m
so
=1930-733=1197kg/m3
六、基准配合比确定见表1:
表1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结果
根据试拌结果及实测砼拌和物单位重量m
cp
为2410kg/m3,经试拌调整确定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293:73:732:1195:143:3.66
七、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1)按基准水灰比±0.02确定各自配合比(见表2)
表2 按基准水灰比±0.02确定各自配合比(kg/m3)
表3 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结果
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见表4:
表4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结果
胶水比 2.70 2.56 2.44 试件尺寸(mm ) 150×150×150
150×150×150
150×150×150
抗压强度
(MPa ) 7d
37.7 35.0 34.7 28d
54.8
46.5
41.7
试压结果推算28天强度绘制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
根据试验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粘聚性、保水性及28天的抗压强度结果,拟采用水胶比为0.37的配合比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 1.00:0.249:2.28:3.89:0.46:0.012 水胶比 坍落度(mm )
棍度 含砂情况 保水性 粘聚性 调整后砂率% 0.37 180
上 中 无 良好 39 0.39 185 上 中 无 良好 38 0.41
190
上
中
无
良好
37
选定配合比 每立方用量(kg/m 3)
水泥 粉煤灰 砂
碎石 水 外加剂
最终配合比以28天结果为准。
以下空白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