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症状性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分析

受检 晰 l r 后 以早 0 e t 8
0 时带走 , 日早 0 :0 返 回, 次 8 0 检
测足 2 卜经 同放分析 , 4 , 结果 显示 , 例均在不 同时 间、 同活动 0 5 不 情况下,出现 姗 段水平型 、下垂型 、下斜型下移 ,程度为 卜 3‘ 3mm, 波低 平< 1 o R 波 , T ] / 部分正负双向或 每阵次持续 10 ~ 3o m 1。根据 五 患者日志中症状与发生缺血 盯 一 改 变相结 合, 为有症状与无 分 症状 缺血性 s 二 波改变1 木组 9 例无 明显胸痛 、 l ’ T 胸闷等症状, 即 T s 段下移> l m[n(几l mV ) T 波低平< 1 oR 波 占 18%。 例出 1 4 现不同程 度胸痛症状与动态心 电图相符 , 段下移 1 一3一 皿.T T S n 3
波 低平或浅倒置, 2 %。 占8 发生时间一 11Am最多.5 一 〕 次 “ 阮
之, 一 2 SAm 最低
2. Z B 组
年龄 56 ~ 7 岁 , 4 平均 63名岁 , 心电图后分析 , 均出现不同程 度 5 段下移 ,呈水平型 、下垂型下移 1 一 1 3.6mm, 波低平或倒 T 置, 倒置数 1 一 7mm。该组有 3 例出现 s 段下移与 日志中症状 2 T 相符 , 6 % 1 例 s 下移 1 一Zmm, 波低平或浅倒置 , 占4 8 T T 」 匀除床 无 明显症状, 日志无关 占 36%。本组 s 段下移总次数 26 阵 与 T 2 次,平均 52 阵次 1例 ,每阵次发作持续 那 一 m i 。发牛时间 50 n 5 一] P。最多 , 一 IAm 次之, 一 0 7 2 SAm 最低。 3 讨论
2山17年 8 月第 月 卷 12期 5 第
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56例疗效观察

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5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效果。
方法将原发性低血压病分为脾虚气陷、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用药治疗。
结果痊愈29例,显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原发性低血压;中医辨证;疗效观察低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低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又可分为无症状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
无症状性低血压一般无临床意义,症状性低血压有头晕、乏力甚至晕厥等表现。
以下是对症状性原发性低血压辨证治疗,从2006年至2011年收集56例病例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是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
1.2诊断标准收缩压≤12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即为低血压。
但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只有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才能保证脑及内脏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故其收缩压≤13.33KPa(100mmHg)时即为低血压。
且符合《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的原发性低血压诊断标准[1]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的眩晕诊断标准[2]。
2 治疗方法 2.1 脾虚气陷型症见头晕目眩,遇劳则剧,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腹下坠感,食少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弱。
治宜补脾益气升阳。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升陷汤加减。
处方: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0g、山药15g、升麻6g、柴胡9g、陈皮9g、桔梗10g、枳壳9g、甘草6g。
2.2 气阴两虚型:症见头晕目眩,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咽燥,虚烦不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舌红少苔,脉微细弱。
治宜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饮合炙甘草汤加减。
处方:党参15 g、麦冬15g、五味子8g、炙甘草12g,桂枝9g、生地20g、阿胶(烊化)15g、黄芪20g、当归12g、茯苓10g。
输血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输血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观察输血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整理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112例,分为输血组56例,常规治疗组56例,对心电图ST-T的变化结果、心功能NYHA分级、NT-proBNP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输血组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缓解均优于与常规治疗组。
结论输血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的疗效明确。
标签: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重度贫血;输血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目前多项研究均显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
Gagnon等[1]研究发现,贫血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冠心病心衰的患者,合并贫血可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贫血的预后差,低的血红蛋白与CHF住院患者的高病死率有关。
因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同时,积极纠正贫血很重要。
本文通过对输血治疗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住院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112例,输血组(n=56例),对照组(n=56例);所有病例符合WHO 冠心病诊断标准,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NYHA)分级,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
按照1972年WHO制定的诊断贫血标准,患者符合中重度贫血。
1.2排除标准6个月内有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史;严重瓣膜病史;左心室室壁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炎;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50mmHg)或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50mmHg);严重肝肾疾病。
1.3研究方法对照组(A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强心剂等综合常规治疗。
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临床分析

老年冠心病患者5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pci)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本院心外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本组老年52例chd患者中,全部病例a型病变19处,b型病变27处,c型病变16处。
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治疗(pci)治疗。
结果:本组52例患者植入支架73个,即刻手术成功率95.9%,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100.0%,c型成功率为89.6%;发生室颤1例,动静脉瘘3例;治愈好转出院50例(96.15%),死亡2例(3.84%),其中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
术后随访12个月,发生心绞痛2例,经治疗后缓解。
结论:老年chd患者采用介入治疗(pci)方法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86-01老年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多发生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
老年人是冠心病高危人群,多病情复杂,预后不良,因此冠心病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于冠心病治疗自1997年应用于临床后,介入治疗(pci)成为治疗老chd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有效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患者52例,取得明显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2例,其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61~84岁,平均(68.8±6.5)岁。
冠心病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2]。
不稳定型心绞痛17例,急性心肌梗死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稳定型心绞痛5例。
冠状动脉心肌桥56例临床分析

验, 阳性 者 8例 (6 7 , 中 6例 冠 脉 造 影 有 冠 脉 收 缩 期 狭 6 . %)其 6
窄 > 5 。3 7% 6例 均 行 一 脏 超 声 检 查 , 壁 收 缩 运 动 减 弱 1 , t L , 前 例
11 般 资 料 收 集 2 0 .一 0 7年 1月 一 0 0年 1 月 我 院 行 冠 脉 21 1 造 影 的 15 0例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共 发 现 心 肌 桥 患 者 5 6 6例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 1 0 1年 3月 第 1 3卷 第 3期 MMJ ,Ma 0 1 o 3 o3 C r 2 1 ,V l 1 ,N .
・
8 ・ 7
冠状动脉心肌桥 5 例 临床分 析 6
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
冠状 动 脉 通 常 行 走 于 , b 下 的结 缔 组 织 中 ,如 果 一 段 t# 膜 L 冠状 动脉 走 行 于 , 中 , 束 心 肌 纤 维 被 称 为 , 桥 , 走 于 t肌 L 这 t肌 L 行 心肌 桥下 的冠 状 动 脉 被 称 为 壁冠 状 动脉 。尸 检 及 冠 状 动 脉 造 影检 出率 分别 是 l %~ 5 5 8 %和 0 1 9 1 . %~ %『 5 _ 去 认 为 心 肌 桥 。过
23治 疗 .
对有一绞痛等症状 3 t L , 3例 孤 立 性 心 肌 桥 患 者 给 予 B
受 体 阻滞 剂 ( 托 洛 尔 2 mg bd 或 钙拮 抗 剂 ( 尔 硫 卓 3 m , 美 5 ,i ) 地 0 g t )病 情 较 重 者 两 者 合 用 , 阿 司 匹林 肠 溶 片 ( 0 m ,d 抗 i , d 用 10 g q ) 血 小 板 聚集 。 果 显 效 1 结 6例 , 效 l 有 2例 , 效 5例 , 有 效 率 无 总 8 . %, 48 5 5例 给 予 1 体 阻 滞 剂 或 钙 拮 抗 剂 治 疗 无 效 。2 3受 0例 患 者 症 状 发 作 时 , 受 硝 酸 酯 类 药 物 治 疗 , 效 4例 , 效 3 接 显 有 例 . 有 效 率 3 .0 本 实 验 3 总 5o %。 3例 孤 立 性 心 肌 桥 患 者 均 未 接 受 肌 桥 段 的 冠 状 动 脉 行 介 人 治 疗 及 外 科 治 疗 。 随访 3 3 ~ 6个
曲美他嗪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56例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研究 ・ 1 2 5
曲美他 嗪联合 三磷 酸腺 苷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功 能不全5 6 例 临床疗效分析
刘 晔
( 吉林 省人 民医院心 内科 ,吉林 长春 1 3 0 0 2 1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曲美他 嗪联 合三 磷 酸 腺 苷 治疗 冠 心病 合 并 心功 能不 全 临床 效 果 。方 法 冠 心病 合 并 心功 能 不 全 患者 l 1 2例 ,随 机 分 为 治疗 组 5 6例 和 对 照组 5 6例 ,将 治疗 组 5 6例 采 用 曲美 他嗪 联合 三 磷 酸 腺苷 治疗 ,对 照组 5 6例 采用 曲 美他嗪 治疗进 行 疗 效比 较观 察 。结 果 治疗 组 ,显 效 3 4例 ( 6 0 7 1 %) ,总 有效 率 9 1 . 0 7 % ;对 照组 ,显 效 2 2 例( 3 9 . 2 8 %) ,总 有 效率 6 9 . 6 4 %。 治疗 组 明显 优 于对 照 组 ,经 统 计 学处 理 ,尸 < 0 . O 5 ,差 异 显著 ,有统 计 学 意 义。结 论 曲美他 嗪联 合三 磷 酸 腺 苷 治疗 冠 心病 合 并心 功 能不 全,明 显 改善 了患者 的 心功 能, 疗 效优 于仅 用曲 美他嗪 治疗 。 临床 实 践证 明 ,曲 美他嗪联 合 三磷 酸腺 苷 治疗 冠心 病合 并心功 能不 全效果 显著 ,值得 临床推 广 使 用。 【 关 键词 】 曲 美他嗪 ;三磷 酸腺苷 ;冠心病 ;心功 能不 全 ;临床疗 效 中图分类 号 :R 5 4 1 , 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6 - 0 1 2 5 - 0 1
二钠 胶囊 ( 南京圣 恒生 制药有 限公司 )。服法 :一 日2 次 ,每次 一片
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

主亘塞旦匿型!Q!Q生!旦筮i!鲞箜!!魈!羔i塾塑!』塑婴!!笪竺翌鲤塑!丛鲤i垡丝业!!:垫!Q:!垡:!!:№:!生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胡风梅林瑞芳赵婉卜法芹【摘要】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 CG)监测老年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行D CG监测发现无症状心肌缺血(SM I)。
结果共监测出ST段压低发作805.82阵次,347.31(43.1%)阵次发生于上午6时一12时,仅73.33(9.0%)阵次发生于夜间0时至次日晨6时;sT段压低幅度为l。
3m m,下移幅度越大,SM I发作持续时间越长;发作与心率呈一定相关关系,监测出伴发各种心律失常62例。
结论D CG能及时发现老年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SM I与冠心痛密切相关.可为早期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便携式;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检查技术,但由于其有创、需应用造影剂、需要住院治疗以及费用昂贵等因素,并非冠心病的一线选择。
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对患者进行连续心电图观察而不影响其正常生活,对发现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价值,特别是此项检查无创、价廉,易被老年患者接受,也便于基层医务人员掌握和操作,本研究对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行H ol t er监测发现8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SM I),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 H 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
1。
,将2005年3月至2008年l O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随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SM I86例,其中男60例,女26例,年龄60~76岁,平均(654-5)岁。
合并高血压35例,2型糖尿病18例,脑梗死9例?1.2方法:采用美国Pl com Pang公司PL2000A B型H o l t er分析仪,对每例患者进行三通道(C M I、C M3、C M5)24h连续监测记录,并详细记录患者监测时间内的生活及活动情况。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6例临床观察作者:徐灶梅何永平陈敏燕张勤海李进杰【关键词】心颗粒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常会出现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
从而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故应给予有效的治疗。
我们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选择2001年7月~2003年7月门诊及住院病人107例,均有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0~82岁,平均51岁;频发房性早搏15例,频发室性早搏18例,心房颤动13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5例,交界性早搏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
对照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年龄21~80岁,平均50.5岁;频发房性早搏14例,频发室性早搏17例,心房颤动12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4例,交界性早搏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eter结果,标准依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对照组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按病情调整剂量。
两组对原发病的用药不变,疗程均为4周,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
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2 结果2.1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心悸疗效标准[1]评定。
治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7例,好转15例,未愈4例,治愈率66.1%,总有效率92.9%。
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28例,未愈8例,治愈率29.4%,总有效率84.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症状 性心肌缺血 ( MI 在冠心 病 中十分 常见 , S ) 因其发
作隐 匿 , 缺乏心肌缺 血 的临床 症状 , 易被 忽视 。笔者采 极 用丹 红注射液对 5 6例 老年 冠 心 病 S 患 者进 行 了治 疗 观 MI
察 , 报告如下 。 现
显 不 良反 应 。 3 讨 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1 0 0年 3月第 4卷第 5期
C i Mo rgA p, r 0 0, o. N . hnJ dD u p l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 2 1 V 14, o5
・
97 ・
5 6例 冠 心 病 无 症 状 性 心 肌 缺 血 的 治 疗 观 察
张凤 艳
【 摘要 】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 心病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 MI 的疗效 。方 法 S )
采用 自
身对照法 。5 例 S 患者均 给予改善心肌缺血 的一般治疗 , 6 MI 同时将丹红注射液 2 4 l O~ Om 加入 5 %葡萄
糖溶 液或 0 9 氯 化 钠 注射 液 2 0m 中 静 脉滴 注 , .% 5 l 1次/ , 用 2周 。治 疗 前 后 分 别 检 验 血 和 尿 常 规 、 d 共 血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 M ) S I 在老年 冠心病 中十分 常见 , 因
其发作 隐匿 , 易被忽视 , 故急性 心肌 梗死 和猝 死 的发 病率 均
高于有症状 心肌缺血 。丹红注射液是 由丹参 、 红花 为主要 成分提取 的复方制剂 , 研究证 明丹红 注射液 可以抑制血 小板 的活化 , 减少 C PⅡb ] /I I a受体 的激活 从 而减 少血 小 板 的聚 集, 有效改 善心脑 血流 , 改善心 肌供血 , 能 缓解 症状 , 稳定 相 关的冠脉病变 。另外 , 丹参有类肝 素样 作用 , 比肝 素安全 , 且 可促 进受损 的血管 内皮 细胞 的修 复 , 而减轻不 稳定心绞 痛 从 患者血管 内皮 细胞 的损 伤 , 花含 有 红花 黄 色素 及红 花 醒 红 甙 , 花黄色素抑制二磷酸腺苷 ( D ) 红 A P 或酸原诱 导的血小 板 聚 集 作 用 , 预 防 血 栓 形 成 和 发 展 或 促 进 血 栓 溶 解 作 用 。 有 本文对 5 6例 老年冠心病 S 患者采用丹红 注射液进行 了治 MI 疗观察 。结果表 明 , 该药能有效地减少 S 的发 作次数并 缩 MI
12 方 法 . 采 用 自身 对 照 法 。5 6例 S I 者 均 给 予 改 善 心 M 患 肌 缺 血 的一 般 治疗 , 同时 将 丹 红 注 射 液 2 4 l 入 5 0~ 0 m 加 %
葡萄糖溶液或 0 9 . %氯化钠注射液 2 0m 中静脉滴 注 , 5 l 1次/ d 共用 2周 。治疗前 后 分别 检 验血 和尿 常规 、 , 血脂 、 糖 、 血
肝 和。 肾功能。监测 2 4h动态心 电图 , 同时记 录心率 、 血压 , 并
计算心肌耗氧量 指数( 心率 X收缩 压) 。 13 统计学 分析 .
2 结 果
数据用 ±s 表示 , 组 间均数差 别 的显 各
短SI M 持续时 间 , 还能使 患者 的心率 、 收缩压 及心肌 耗氧 量 下降 。本组患者对丹红 注射 液耐受性 良好 , 未见 明显不 良反 应。因此 , 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 无症状性 心肌缺血 的 丹
脂、 血糖 、 肝和 肾功能 。监测 2 4h动态心 电图, 同时记录心率、 血压 , 并计算 心肌耗 氧量 指数 ( 心率 X收缩 压) 。结果 治疗 前 s T段压低总次数 为 ( 0 . 1 85±1 . ) 2 ,T段压 低持 续时 间为 ( 7 . 2 . ) 3 7 次/ 4h S 2 9 3± 86  ̄/ 4h 治疗后 s - ; 2 T段压低 总次数 为( 97±14 次/4 h S 3. . ) 2 ,T段压低持续 时间为 ( 2 . 19 3±8 5 分/4 h . ) 2 , 说明丹红 注射液能 明显减少 S 发作次数 、 MI 缩短 S 持续 时间( MI P<00 ) . 1 。治疗 前心率 、 收缩压及 心肌 耗氧量指数分别为 ( 1±1 ) r n ( O 3± . ) p 、50± 1 治疗后心率 、 8 4 次/ i、 2 . 2 8 k a 1 1 3 ; a 收缩 压及 心肌耗氧 量指数 分别 为(4±1 ) m n (6 8±19 k a 10 2 。三指标用药前 后对 比 , 7 3 次/ i、 1. . ) p 、2 2± 8 有显著 性差异 ( P<0 o ) .1 , 说 明丹红注射液能使心率 、 收缩压及心肌耗氧量指数下 降。治疗期 间, 未见 明显不 良反应 。结论 注射 液治疗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的疗效确切 , 安全有效。 【 关键 词】 丹红注射液 ; 冠心病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丹 红
疗效 确切 , 全有效。 安
参 考 文献
[ ] 徐小 明, 1 郑锦 华. 红注 射液 治疗 无症 状性 心 肌缺 血 临床 观 丹
察 . 国误 诊 学 杂 志 ,09,( 2 : 7 42 9 . 中 20 9 1 ) 2 9 -7 5
著 性 检 验 采 用 配对 资料 t 验 。 检 治疗前 s T段 压 低 总 次 数 为 (0 . 18 5±1. )  ̄2 ,T 37 0 / 4h S 段压低持续时 间为 (7. 2 9 3±2 . ) 2 ; 疗 后 s 86 分/ 4 h 治 T段 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 5 6例冠 心病 无 症状 性心 肌 缺血 ( MI 患 S ) 者, 3 男 0例 、 2 女 6例 , 龄 6 -7岁。S 诊断依 据 2 年 07 MI 4h动 态心 电图监测 结果 , 《 国心 肌缺血 再灌 注损 伤和 无症状 按 全
心肌缺血专题研讨 会意见》 断标 准 确诊 。 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