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封面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教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专业软件工程班级13软件工程姓名同组人员指导教师谢晋2014 年12 月10 日(完成时间)目录一.概述 (2)二.总体方案设计 (3)三.详细设计 (4)四.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说明 (5)五.课程设计总结 (6)参考文献 (7)(“目录”要求必须自动生成)一概述(宋体,三号,加粗,居中)1.课程设计的目的(小标题,宋体,四号,加粗,左对齐顶格)1.理解和掌握该课程中的有关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能力。

3.培养勇于探索、严谨推理、实事求是、有错必改,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考虑问题等科学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4.掌握从资料文献、科学实验中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初步培养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设计的要求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尚未掌握的知识点,需要查阅相关资料。

教师对本题目所提出的要求等。

(正文宋体,小四,行间距固定值20磅)二总体方案设计(本次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思路,算法的整体思路、主要特点,具备功能。

你所承担部分的设计工作,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三详细设计(所完成的具体功能及用到的算法(详细分析)。

程序流程图主要部分的详细流程图)四程序的调试与运行结果说明五课程设计总结(是否达到了要求、功能完善、特点、不足、进一步设想困难及解决途径)参考文献格式: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社,年月。

序号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卷,期,年,起止页码(如33—35)。

序号网址,文章题目,作者,年月。

(宋体,五号,行间距固定值20磅)如:[1] 谭浩强,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模板)
2.文字:要求字迹工整,图表清晰,符合规范。
3.页边距:按封面边框留出左侧装订线。
指导教师评语:(根据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态度、出勤表现、设计任务完成情况、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和质量等方面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北京印刷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
课程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合作人: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一、内容要求
书写内容应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和《指导书》的要求。
二、字数要求
应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和《指导书》中的字数要求。
三、版面要求
1.纸张:A4幅面,打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手写均可。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

电容三点式震荡电路的设计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院(部、中心)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姓名郭佳学号21000065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同组人员课程名称通信电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名称500KHz 电容三点式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设计起止时间2013.3.4 —— 2013.4.28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摘要本次课设介绍了电容三点式高频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以及电容三点式电路参数的计算,并利用其它相关电路为辅助工具来调试放大电路,解决了放大电路中经常出现的自激振荡问题和难以准确的调谐问题。

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理论依据和调试方案,从而实现了快速、有效的分析和制作,振荡器电路。

并以 500KHz的振荡器为例,利用 multisim 制作仿真的模型。

关键字:电容三点式振荡仿真目录目录 (3)1、概述 (4)2、三点式电容振荡器 (5)2.1 反馈振荡器的原理和分析 (5)2.2 电容三点式参数 (6)2.3 设计要求 (8)3、电路设计 (8)4 、调试与总结 (10)1 仿真 (10)2、总结: (11)5、心得体会 (11)1、概述振荡器是不需外信号激励、自身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凡是可以完成这一目的的装置都可以作为振荡器。

一个振荡器必须包括三部分:放大器、正反馈电路和选频网络。

放大器能对振荡器输入端所加的输入信号予以放大使输出信号保持恒定的数值。

正反馈电路保证向振荡器输入端提供的反馈信号是相位相同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振荡维持下去。

选频网络则只允许某个特定频率 f 0能通过,使振荡器产生单一频率的输出。

振荡器能不能振荡起来并维持稳定的输出是由以下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是反馈电压 U f和输入电压U i要相等,这是振幅平衡条件。

二是U f和U i必须相位相同,这是相位平衡条件,也就是说必须保证是正反馈。

一般情况下,振幅平衡条件往往容易做到,所以在判断一个振荡电路能否振荡,主要是看它的相位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胶带输送机卷筒的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胶带输送机卷筒的传动装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表 2-2 Y160L-6 型电动机主要性能
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同步转速 r/min 满载转速 r/min 额定转矩 N • m
Y160L-6
11
1000
970
2.0
表 2-3 Y160L-6 型电动机外形尺寸
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胶带输送机卷筒的传动装置
中心高度 H
长x宽x高
L AC AD HD 安装尺寸 A B
由已知,卷筒直径 D=320mm,带速Vw 1.0m/s ,所以卷筒工作转速:
nw
6 10 4 vw D
6104 1.0 320
59.68r / min
在传动装置中,总传动比为电动机转速 nm 与工作机转速 n w 之比,即
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胶带输送机卷筒的传动装置
i nm nw
已知:V 带传动比范围 ib ' 2 ~ 4 ,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 ig ' 3 ~ 6 ,则总传动比 范围应为 i' 23 ~ 46 6 ~ 24 ,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1245.51
59.73
1
效率
0.94 0.95 0.97
四、V 带传动设计
1. 确定计算功率 PC 根据工作情况,查得工作情况系数 K A 1.2 ,故 PC K APd 1.28.98 10.78kw
2.选择 V 带型号
根据 PC 10.78kw 和电动机满载转速 nm 970 r / min ,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例
602mm
11.验算小带轮包角 1
1
180
-
d2 a
d1
57.3
180
-
500 -125 602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pdf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pdf
2
4.4 人员数估算...................................................................................................................13 4.5 其他估算.......................................................................................................................14 5 项目范围管理计划...................................................................................................................14 5.1 项目范围管理要求.......................................................................................................14 5.2 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入与输出...................................................................................... 15 5.3 范围确认.......................................................................................................................16 5.4 范围控制要求与活动概述.......................................................................................... 16 6 其他说明...................................................................................................................................17

课程设计研究报告封面

课程设计研究报告封面

课程设计研究报告封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框架。

2.第二章:XX学科的方法论,讲解学科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以上就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报告封面,供您参考。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系(部、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况晓龙学号 20082616 专业软件工程班级 2008级2班同组人员王朝令(20082617)黄志刚(20082647)课程名称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设计题目名称《酒店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范围说明书》起止时间 2010年12月6日——2010年12 月11日成绩指导教师签名陶铮贾艳波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目录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参考资料 (3)1.3重要术语 (3)2项目概述 (3)2.1系统与项目的定义 (3)2.2系统开发背景与目标 (3)2.3用户需求概述及系统主要功能 (4)3项目范围界定 (5)3.1开发技术选择与理由 (5)3.2开发团队与开发环境、工作方式 (5)3.3生命周期选择与资源配置情况 (6)3.4项目工作任务分解(WBS)工作概述 (8)3.5WBS图及必要的说明 (9)4软件估算 (9)4.1功能点估算 (9)4.2进度估算 (10)4.3成本估算 (10)4.4人员数估算 (11)4.5其他估算 (11)5项目范围管理计划 (11)5.1项目范围管理要求 (11)5.2项目范围管理的输入与输出 (12)5.3范围确认 (13)5.4范围控制要求与活动概述 (13)6其他说明 (14)1引言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项目包括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工作,但又只包括必须完成的工作的各个过程。

是项目管理团队确定、记载、核实、管理和控制项目范围的指南。

此文当中包括制作工作分解结构,并确定如何维持与批准该工作分解结构;规定如何正式核实与验收项目已完成可交付成果。

1.2 参考资料《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韩万江,姜立新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酒店管理工作——细化执行与模板》王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3 重要术语●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软件●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Windows XP:运行环境● 2005:软件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 2005 软件开发环境2项目概述2.1 系统与项目的定义本系统是建立在C/S系统架构下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采用技术分析、设计、开发用于酒店信息化管理的。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测试分析报告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报告——测试分析报告

北方民族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系(部、中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吴婷婷学号 20091692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09信管同组人员课程名称软件测试技术设计题目名称《餐厅管理系统测试分析报告》起止时间 2012年3月1日—2012年5月25日成绩指导教师签名任荣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制目录1. 引言 (1)1.1《测试分析报告》编写目的 (1)1.2 参考资料 (1)2. 静态测试错误报告 (1)2.1 测试对象及参考规范 (1)2.2 静态测试缺陷报告 (1)3. 测试用例 (2)4. 缺陷报告 (7)5. 测试总结 (7)5.1 测试覆盖率 (7)5.2 测试统计表 (7)5.3 测试统计图 (8)参考文献 (8)1.引言1.1《测试分析报告》编写目的任何一个完全测试和穷举测试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

因此任何实际测试都不能保证被测试的程序中不遗漏错误或缺陷。

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这种遗漏,同时最大限度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在实施测试前必须确定合适的测试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测试方案。

依据软件本身性质、规模和应用场合的不同,软件测试人员选择不同的方案,以最少的软、硬件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投入,得到最佳的测试效果,这就是测试分析报告编写所在。

1.2 参考资料2.静态测试错误报告2.1 测试对象及参考规范测试对象为“系统分析设计文档”或“某功能模块代码”。

2.2 静态测试缺陷报告3.测试用例表3-1:测试用例表4.缺陷报告5.测试总结5.1 测试覆盖率5.2.1 源代码测试覆盖率5.2.2 需求测试覆盖率5.2 测试统计表表5-1:测试统计表5.3 测试统计图图5-1 ***系统测试统计图参考文献[1] [德]Spillner,Linz,[挪]Schaefer著,刘琴等译,《软件测试基础(第2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4月[2]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3]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 - - 软件测试工程师(2008年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4]赵斌,《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5][美]Paul C.Jorgensen,《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