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比较研究
研学参观华南植物园观后感

研学参观华南植物园观后感《研学参观华南植物园观后感》前几天去华南植物园研学参观,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有趣又收获满满的经历。
一进植物园,那满眼的绿色就把我给震住了。
看到这里我感觉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各种各样的植物,有很多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就像打开了一本活的植物百科全书。
我们沿着小路走,老师给我们介绍着不同的植物。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一种会吃虫子的植物,叫猪笼草。
它的叶子长得像一个个小笼子,笼子口还有蜜露,用来吸引小虫子。
小虫子一旦飞进去或者爬进去,就出不来了,因为笼子内壁很滑。
那个场景让我特别惊讶,我就在想,植物咋还能吃虫子呢?这也太神奇了。
在课本上也看过猪笼草,但是亲眼见到感觉完全不一样。
当时我就想到大自然真的是充满了奇妙的设计啊,为了生存,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
还有那些高大的树木,像望天树,站在树下抬头望,感觉脖子都要断了也看不到顶。
它们就像巨人一样守卫着这片植物园。
旁边还有很多盛开的花朵,五彩缤纷的,那些花朵的颜色鲜艳得就像被画家精心涂抹一样。
看着这些花朵,我的心情都变得明朗起来。
再走到温室里,里面有很多热带植物。
里面湿热的空气和外面的凉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面有一种巨大的王莲,它的叶子好大,能够承受住一个小孩的重量呢。
看着这片巨大的叶子漂浮在水面上,我就在想,这叶子怎么能这么结实呢?它的结构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是我不太理解的就是它到底是什么原理让它能有这么大的承重力。
走完整个植物园后,我明白了大自然的多样性是如此让人着迷。
每一种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生存之道。
这次研学让我从书本走到了现实,真实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我想以后我也要多去了解这些植物背后的科学知识,而不是只知道欣赏它们的外表。
而且这次参观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这些植物,因为它们是我们地球家园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园林综合实习论文--南北植物园的比较

北京南北植物园的比较关键词:建筑结构、植物配置、铺装、服务设施正文:在来到北京上大学后,经常听到别人提起“南植”和“北植”,因为我印象中的北京植物园就一个,所以常常将两个植物园搞混。
还好,因为专业的需要,我有机会多次去两个植物园实习和参观,慢慢开始对两个植物园有了一些了解。
现将北京的这两个植物园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首先,要明确两个植物园名称上的区别。
“北植”全称为:北京植物园,“南植”全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
因为两个植物园相邻且大门均标识“北京植物园”,游客常常将两个植物园弄混淆。
北京植物园是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集植物科学研究、植物知识普及、游览观赏休憩、种质资源保存、新优植物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植物园。
其规划面积400公顷,现已建成开放游览区200公顷,由植物展览区、名胜古迹区,科研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是于1955年在俞德浚院士等老一辈植物学家倡导下,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选址建成的,它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院于50年代建立的植物园中较早的一个。
植物园规划面积119公顷,现有土地面积74公顷,其中展览区20.7公顷,试验地17.2公顷,展览温室1820平方米,试验温室3000平方米。
先从两个植物园的建筑开始作比较。
说到植物园的建筑,除去各自包含的一些园林建筑和服务性建筑外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各自的温室了。
两个植物园的温室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首先从直观感受谈起,“北植”的展览温室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而且很现代化。
特别是走进热带雨林室的时候真的让人感觉置身于热带雨林中一样,跟那些高大的植物相比人很渺小。
“南植”的温室就显得相对“简陋”、“落后”了。
它的内部空间显得相对狭窄一些,人多的时候就会感觉很拥挤。
“北植”的展览温室于1998年3月28日动工兴建,2000年1月1日开始接待游人,温室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占地5.5公顷,是目前亚洲最大,世界单体温室面积最大的展览温室,其面积比昆明世博会温室还大一倍,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大手笔。
华南植物园的游后感

华南植物园的游后感哎,说起华南植物园,那可真是个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的好地方!上周末,我一头扎了进去,就像是鱼儿进了大海,彻底放飞自我了。
一踏进园门,哎哟喂,那股子清新空气直接扑面而来,感觉整个人都焕然一新了。
满眼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各种植物争奇斗艳,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咱们准备的盛宴。
走在小道上,耳边是鸟儿的欢歌笑语,脚下是软绵绵的青草,时不时还能看见几只小松鼠在树枝间蹦跶,嘿,那叫一个生动有趣!我特别喜欢那片热带雨林区,走进去就像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高大的榕树遮天蔽日,树干粗壮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藤蔓缠绕,枝叶繁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而神秘的气息。
我伸手摸了摸那些奇异的叶子,有的光滑如绸,有的毛茸茸的,还有的带着刺,真是千奇百怪,让人大开眼界。
再来说说那个花卉展览区吧,简直就是花的海洋!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绽放,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黄的赛金,五彩斑斓,美得让人心醉。
特别是那片玫瑰园,一朵朵玫瑰花娇艳欲滴,香气扑鼻,我凑近闻了闻,哎哟,这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整个人都陶醉其中了。
除了看植物,华南植物园里还有好多互动体验的项目。
比如那个植物科普馆,里面详细介绍了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观赏特点等等,让我这个植物小白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还亲身体验了一把种植多肉植物,嘿,没想到这活儿还挺有讲究的,土壤、浇水、光照都得恰到好处。
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小多肉,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蝴蝶园,走进去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轻盈地穿梭在花丛间,时而停留,时而起飞,美得像一幅画。
我试着伸出手去,竟然有一只蝴蝶轻轻地落在了我的手指上,那一刻,我的心跳都加速了,感觉就像是在和这些小精灵们亲密接触。
在华南植物园里逛了大半天,也不觉得累。
因为这里的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次呼吸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看着那些郁郁葱葱的植物,听着那清脆悦耳的鸟鸣,我感觉自己的心情都变得更加舒畅了。
如何介绍华南植物园的作文

如何介绍华南植物园的作文
华南植物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
这是一座以研究、保护和展示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的国家级园林 botanical garden,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游览和学习的地方。
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约为360公顷,园内共有约7000多种不同品种的植物。
这些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和水生植物等。
华南植物园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有水上花廊、糖厂废墟、马来亭、雕刻廊和巨龙造型。
周围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湖泊,也可以欣赏到广东省美丽的山脉,并在热闹的广场上观看艺术表演。
在这里可以有极佳的游玩体验,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丽的景色,同时还能了解到许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我们可以在保护区域的散步,了解世界各地植物和环境的特点,让自己沉浸在自然和历史的氛围中。
总之,华南植物园是一个集科研、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
它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园,更是一座融汇了文化与自然的人文景观,是广州市的一大亮点。
华南植物园实习论文

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摘要:实验的目的在于调查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的基本情况,于2012年5月26日上午对药园进行实地调查,记录药园中物种种类、数量、生境、习性。
结果表明,药园中不同物种间生长习性异同,且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形态,并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基本情况引言植物专类园是指有特定的主题内容,以具相同特质类型(种类、科属、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利用价值等)的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植物收集、展示研究、观赏为主,兼顾生产的主题园。
植物专类园既是植物园收集和迁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主要开放园区,也是植物园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还可集中展示植物园的造园艺术和地域特色文化。
药用专类园即以药用植物为主要构景元素、以药用文化为主题的专类园。
作为中国三大植物园之一的广州华南植物园,一直都把药用植物作为种植研究的重点。
其药用植物园占地0.8公顷,布局严谨,设计很具园林造景特色,以收集保育岭南药用植物为主,所种植的药用植物既有全面典型性,也很有广东自身特色,比如广东凉茶、广东十大功劳。
游园小道旁,药用植物园期待着我们的到来。
本次共调查了60种药用植物,分别属于49个科。
每种科都各具自身的药用效应。
其中,大部分植物都有清热的功效,有小部分植物还具有治疗跌打损伤的功效,即使成本不高,但对于人体损伤却具有不错的疗效。
从调查中可以我们还发现,这些植物的五大器官几乎都可以用药,且同一种植物不同部位也各具其效,因此我们可以对这些植物作进一步的研究,让植物体利用合理最大化以造福人类。
一、实验方法1)实验地点华南植物园药用植物园2)实验步骤我们小组将药园划分为6个区域,每人负责统计一个区域里的植物,统计内容包括物种的中名、学名、数量、一般特征和用途。
回学校后,我们小组对每个人的成果进行整合和讨论,最后,我们各自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
3)实验器材笔记本,笔二、实验结果三、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本次调查总共有49个科,每种植物都具有各自的形态特征和利用价值。
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介绍

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介绍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是一个集科研、教育、观赏为一体的园林景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是一个集植物文化、自然景观、科学技术、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一、植物文化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是一个以植物为主题的景区。
园内有大量珍稀的植物,包括国家一、二、三级保护植物,国际公认的珍奇植物,许多濒危物种,如南洋杉、龙竹、半边莲、南洋松、冷杉等等。
这些珍奇植物都是通过植物生态学、植物栽培及园艺手段等科学方法所培育的,园内展示的远高于生长在野外的数量。
这让游客更方便地零距离接触到珍奇的植物,并了解到中国植物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自然景观园内共有32个温室,分别展示了来自广东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使得人们在观赏自然风貌的同时了解到地球上各种植物的名称、特点和生长环境。
园内还有北广场、南广场、环湖道和龙潭风景区。
北广场以花卉展示为主,南广场则有更多的雕塑和园林景观。
环湖道是一个环绕着湖泊的步行路线,路旁有大量的植物和自然山石装饰。
龙潭风景区是园内最受欢迎的景区之一,是一个以树冠走廊和湛蓝的湖泊为特色的区域。
夏天这里有遮荫,可以避暑纳凉,冬天则有温暖的阳光,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科学技术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除了研究、保护和展示植物外,还在植物保护领域进行研究,探索新的技术应用。
这里不仅有最新的室内栽培技术和植物生物学研究结果,也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展示。
四、休闲娱乐园内的草坪广场、小型动物园、游乐设施等也为游客提供了不同休闲娱乐设施。
其中小型动物园的众多动物也是游客们最爱的一部分。
总之,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不仅是一个了解自然景观和植物文化的好去处,更是一个为大众科普科学、了解技术应用、休闲娱乐和亲近动物的地方。
无论是生物学者或是普通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收获一份难忘的经历。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一、导论作为植物学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之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植物学研究生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而要想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立足,充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围绕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学术要求和发展趋势。
二、学术要求1. 植物分类学《植物分类学》(Treatise on Phytochemistry)是植物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目,在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的学习中必不可少。
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原理、方法和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系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植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lant Ecology)是植物生态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对于植物园的研究生来说极为重要。
它涵盖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相互作用和适应机制,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植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植物保护学《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是植物保护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它详细介绍了植物病原体的分类、生活史和防治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知识框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 植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Genetics of Plant)是植物遗传学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目,对于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它阐述了植物基因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建立遗传学思维模式和开展遗传学研究的指导。
三、个人观点对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的参考书目,我认为除了以上提到的基础领域之外,还应该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和应用。
植物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也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植物园的研究生来说,掌握好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专业参考书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广州植物园景点介绍

广州植物园景点介绍广州植物园,这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绿色生态瑰宝,以其丰富的植物种类、优美的园林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市民与游客的目光。
作为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植物研究与科普教育基地,它不仅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重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也是广大市民休闲游憩、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
一、景点概况广州植物园(又名华南植物园)坐落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达2000多亩,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育、科普教育及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
这里拥有世界各类珍稀濒危植物,以及大量热带、亚热带特色植物群落,充分展现了南国植物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二、主要景点与游览路线1. 温室群景区温室群是广州植物园的一大亮点,包括多个主题温室如热带雨林温室、沙漠植物温室等,展示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让游客在四季如春的广州也能体验到全球不同气候带的植物风貌。
2. 龙洞琪林龙洞琪林以山水相依、绿树成荫而著称,独特的岭南水乡风情和丰富的植被覆盖,营造出一种宁静宜人的生态环境,是摄影爱好者的绝佳取景地。
3. 植物专类园区园内设有多个特色鲜明的植物专类园区,如木兰园、棕榈园、苏铁园、竹园、姜园等,各具特色的植物分布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各类植物的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
4. 科普教育设施广州植物园注重科普教育功能,定期举办各类科普活动,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科普展览馆,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寓教于乐。
三、交通指南前往广州植物园非常便捷,游客可乘坐地铁6号线至植物园站A出口,步行即可到达。
此外,还有多条公交线路可达,自驾游的游客也可以选择导航至广州植物园停车场,享受便利的停车服务。
四、旅行贴士- 开放时间:根据广州植物园官方公告为准。
- 门票信息:普通门票为20元/人,温室套票为50元/人,建议提前在线购票或现场窗口购买。
- 美食配套:园内有多家美食店铺,提供地道粤菜、小吃以及其他地方特色菜肴,满足游客们的用餐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5, 23(5): 587 ~ 600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收稿日期: 2015–05–12 接受日期: 2015–07–04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课题(KFJ-1W-NO1-2)资助作者简介: 郑祥慈(1968~ ), 女, 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
E-mail: zxiangc@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比较研究郑祥慈1,张吉2,房迈莼1,苏国华1,廖景平1(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武汉 430071)摘要: 植物园在植物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公众教育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文化传承和历史延续性的功能。
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为例,从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3个方面对植物园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为华南植物园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华南植物园乃至我国植物园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华南植物园;邱园;密苏里植物园;物种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 doi: 10.11926/j.issn.1005–3395.2015.05.014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and the First -class Botanical Gardens in the WorldZHENG Xiang-ci 1, ZHANG Ji 2, FANG Mai-chun 1, SU Guo-hua 1, LIAO Jing-ping 1(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2. Wuhan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Abstract: Botanical gardens are considered to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ies of plant scienc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plant resources of the world. They are also served as public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centers, and performed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historical continuity. The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UK and the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USA are comprehensively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 three aspects, i.e., species conservation, science research,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which w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botanical garden community in the future.Key words: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pecies conservation; Science research; Science communication现代植物园拥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修道院花园和草药园,经历了早期大学药用植物园、经典欧洲模式植物园和热带药用植物园等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形成了以邱园为代表的现代植物园模式,发展成为植物资源收集、研究、评价和发掘利用的科学研究中心和植物资源信息管理中心[1]。
在物种保护的全球使命中,现代植物园肩负着研究、保护和记录世界植物多样性,致力于发展交互式植物信息管理和共享植物多样性信息的重任。
早在1914年植物园史学家Gager 就提出“植物园是活植物收集机构,主要目的是提高和传播植物学知识”,1978年Steiner 认为“植物园是活植物收集机构,并有适当的鉴定和记录档案,具有研究和教学价值”[2]。
国际植物园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tanic Gardens ,IABG)早期对植物588第23卷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园(树木园)的定义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其内的植物挂有标牌的园地”[3]。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4]赋予植物园更多综合性的特征:植物充分挂牌,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植物收集,与其它植物园、树木园或研究机构进行种子或其它植物材料交换与信息交流,致力于植物收集的维护,联合标本馆维持植物分类学研究,对收集植物进行监测,对公众开放,通过推广和环境教育活动促进保护,对收集植物进行适当的档案记录(包括野生来源),对收集的植物进行科学技术研究。
植物园保护国际(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GCI)对植物园的定义是:拥有活植物收集,并对收集的植物进行档案记录管理,使之可用于科学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的机构[5]。
目前全球3252个植物园和树木园(据BGCI Garden Search统计至2015年4月16日/)。
中国约有160个植物园和树木园,中国科学院所属植物园(含中国科学院与地方政府双管)有16个[6–7],包括“三园两所”中所级建制的华南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及研究所下属植物园的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和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
全球3000多个植物园和树木园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UK, 简称邱园(Kew)]和美国密苏里植物园[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aint Louis, USA, 简称密苏里植物园(MO或者MBG)]等代表着世界一流植物园,是全球植物学研究与植物资源保护领域公认的杰出代表[8]。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简称华南植物园(SCBG)]作为中国植物园代表,通过与邱园和密苏里植物园在物种保护、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3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找出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差距,为未来华南植物园乃至我国植物园界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三园基本情况邱园始建于1759年,原本是英皇乔治三世的皇太后奥格斯汀公主(Augustene)的一所皇家花园,起初只有3.6 hm2,经过250多年的发展,已扩建成为有482 hm2(产权面积132 hm2,缓冲区或者管辖权面积350 hm2)的规模宏大的皇家植物园,1965年在距邱园50 km的苏沙斯(Sussex)区开辟了202 hm2的Wakehurst卫星植物园,现总面积达684 hm2,成为规模巨大的世界级植物园[9–10], 并且从单一从事植物收集和展示的植物园转型为集教育、展览、科研和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表1)。
2003年被联合国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自然保护区。
由于体制关系不单独招收研究生,而是与英国的大学或者其他研究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研讨、研究的机会和平台[11]。
2009–2013年年均游客数量161.68万人次[12]。
邱园还是BGCI总部所在地。
密苏里植物园始建于1859年,原是商人亨利•萧(Henry Shaw)的私家花园,面积只有32 hm2。
1925年购置位于密苏里格雷峰(Gray Summit)、面积达971 hm2的亨利•萧自然保护区。
2001年,位于切斯特菲尔德浮士德公园(Chester fi eld’s Faust Park)的索菲亚•萨克斯蝴蝶屋(蝴蝶之家,Sophia M. Sachs Butter fl y House)成为密苏里植物园的一部分。
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密苏里植物园现已成为在植物研究领域保持着领先地位的国立植物园之一,主园区加卫星园区(保护区)总面积达1003 hm2。
由于体制关系不单独招收研究生,而是与美国的大学或者其他研究机构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平台。
2009–2013年年均游客数量为99.42万人次(来自密苏里植物园年报)。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教授创建于1929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现代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
经过80多年的发展,华南植物园从当初单一的植物分类学研究单元逐步发展为拥有植物科学、生态及环境科学、农业及资源植物和分子生物分析及遗传改良4个研究中心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及国内外著名的植物园,并形成了集“迁地保护”(植物园,广州园区)和“就地保护”(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华南植物园拥有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中国科学院唯一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BGCI中国办事处所在地以及IABG 秘书长单位,广州园区加上鼎湖山保护区总面积达1472.3 hm2,在3个植物园中总面积最大。
每年平均招收40名博士研究生和70名硕士研究生。
2009–2013年年均游客数量94.2万人次。
第5期589郑祥慈等:华南植物园与世界一流植物园的比较研究2 物种保护物种保护是植物园的首要功能或者核心职责。
邱园最早建立的是药用植物园和树木园,此后向世界各地派出采集队伍,收集具有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和园艺价值的各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