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意见表(鉴定专家填写)
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题程序(著作类)

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题程序(著作类)1、项目负责人将书稿清样及项目申请书交科技处,科技处审阅合格后,由项目组报送省社科规划办审阅,经省社科规划办同意后方可出版。
著作出版后,项目组需向省社科规划办报送10本著作。
项目结项后,项目负责人需向科技处报送著作1本。
2、项目负责人可以联系不同的出版社,但所有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专著的出版,要统一要求,统一标识,统一样式。
书的封面要标明“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文丛”字样。
3、要注明XXX著,请勿写成XXX编著。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题流程(研究报告)1、候选鉴定专家5人,必须具有正高职称,熟悉本课题研究领域,同一单位专家不得超过2人,我校专家回避。
2、上述材料要求:项目研究报告一式4份,《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书》一式4份,专家鉴定意见表2份/位(1份原件),5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简稿一式2份,同时提供电子版。
研究报告封面需作加厚处理。
相关表格请在科技处网站下载。
3、项目成果出版、发表时必须标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字样及项目编号。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结题流程1、候选鉴定专家5人,必须具有正高职称,熟悉本课题研究领域,同一单位专家不超过2人,我校专家回避。
2、上述材料要求:《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一式3份,专家评议表1份,项目最终成果2份,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时,研究报告封面需作加厚处理。
相关表格请在科技处网站下载。
3、成果出版、发表时须注明“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字样及项目编号,未标注项目不予结题,以论文作为最终成果的须发表3篇以上论文,其中核心1篇,以研究报告作为最终成果的,须发表1篇以上论文,正式出版著作名称应与原项目名称保持基本一致,项目最终成果形式为著作的,要注明XXX著,切勿写成XXX编著,必须有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者所产生的成果。
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课题结题流程1、候选鉴定专家5人,必须具有正高职称,熟悉本课题研究领域,同一单位专家人数不得超过2人,我校专家回避。
专家鉴定意见表

一 般
欠 缺
立 论 正 确
观点不明确
无依据评价
应用范围
理论意义重大
理论意义较高
理论意义一般
实用价值明显性
具有一定新意
缺 乏 新 意
国 内 先 进
水 平 较 高
水 平 一 般
研究方法
科 学 性 强
科学性一般
科 学 性 差
综 合 鉴 定 意 见
鉴 定 人
所 在 单 位
(单位人事或
职改部门签章)
年 月 日
专业技术职务
签 名
专 家 鉴 定 意 见 表
(对现任职五年来有代表性的论(译)着、
教科书;教学研究、实验技术及其他成果的鉴定)
申 报 人
姓 名
申 报
学 科
申 报
专业技术
职 务
代表作两篇
题 目
何时在何刊物发
表或出版社出版
本人承担
部分
对代表作的总体评价(请在每行选择一项划√,
每项后的两个空格分别标示第一和第二篇代表作)
理论水平
科研成果鉴定表

姓名:申报学科:现技术职称:拟晋评技术职称:
论文部分
序号
论文名称
刊物名称
刊期
发表时间
是否核心
论文期刊情况
作者
人数与
本人
排名
正刊
专刊
增刊
教材部分
序号
教材名称
出版社名称
出版时间
CIP核字号
ISBN
编写字数
作者地位
主编
副主编
编类别
课题来源单位
批准文号
经费(万元)
承担角色
注:1、论文部分“作者人数与本人排名”填写格式:为X.Y,X代表论文作者总人数,Y表示个人排名次序,一人完成填写“单独”。
2、教材编写字数确认:全书总字数÷全书总页数×作者编写页数。
3、课题部分“承担角色”填写格式为:独立完成、主持人或以“本人排名序数/含主持人在内的承担项目总人数”。
4、课题部分“课题类别”填写“重点”或“一般”,如果下发课题没有区分类别的可不填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表(专著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表
填表要求: 1. 请在通读该成果的基础上填写此表。
您如果认为该成果有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有违中央现行方针政策,或有学术剽窃行为,可不打分,但要在通讯鉴定表的“鉴定意见”栏目中说明理由。
2. 请在每项指标的相应分值上划圈,不能漏划,也不能多划。
不必计算总分。
3. 请在“等级评议”和“出版建议”栏中相应的“□”中划“√”。
4. 填写“鉴定意见”应字迹清楚、工整,本栏目不够可加附页。
5. 鉴定评价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鉴定专家要对自己的鉴定意见和结论承担学术责任。
6. 本次鉴定劳务费的个人所得税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统一代扣代缴,请您务必准确填写身份证号码。
鉴定意见。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

(续)
您是否同意
推荐申请人为
研究员
□是
□否
副研究员
□是□否
专家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方向:
是否博导:联系电话:E-mail:
(鉴定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年月日
山东大学人事部制
同行专家鉴定意见表
(专聘科技岗位)
姓名
申报职务
二级学科
研究方向
评价栏由鉴定专家填写,评价分三类:A.很高、B.较高、C.一般
送交鉴定论著题目
位次
评价
1.
2.
3.
综合鉴定意见
1.您认为申请人的学术思想如何?
□非常活跃
□比较活跃
□一般
□难以评价
2.您认为申请人代表作的原创性如何?
□很强
□较强
□一般
□较差
3.您认为申请人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如
何?
□很好
□好
□较好
□一般
4.您认为申请人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同行
中处于何种水平?
□领先
□较高
□一般
□较低
5.您认为申请人从事的研究工作对本
领域的贡献如何?
□很大
□较大
□一般
□很少
6.您认为申请人的学术潜力如何?
□很大
□较大
□一般
□较差
对学术水平评价的具体阐述(请手写):
山东省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模板

三、技术报告………………………………………………(需补充)
四、技术经济分析报告……………………………………(需补充)
五、测试报告………………………………………………(需补充)
六、应用证明………………………………………………(需补充)
七、科技查新报告…………………………………………(需补充)
第一完成单位(盖章):
年月日
申 请 评 价 单 位 意 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山 东 土 木 建 筑 学 会 意 见
单位(盖章):
年月日
技术职称
文化程度
(学位)
工作单位
2
3
4
5
6
7
8
9
10
内 容 简 介
(内容包括:1.任务来源;2.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3.性能指标;4.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5.成果创新性、先进性;6.作用意义;7.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提;8.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主要技术文件目录及来源
一、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需补充)
山东省建设科技成果评价申请表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申请评价单位(盖章):
评价形式:
评价机构:
申请评价日期: 年 月 日
二零二二年 制
成果名称
限35个汉字
任务来源
(自选、省部立项等)
研究起始时间
年月
研究终止时间
年月
第一完成
单位
单位
名称
联系人
联系
电话
通信
地址
主 要 研 制 人 员 名 单
序号
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鉴字[ ]第号成果名称:完成单位:鉴定形式:组织鉴定单位:(盖章)鉴定日期:鉴定批准日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九九四年制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情况2.完成单位名称必须填写全称,不得简化,与单位公章完全一致,并填入完成和名称的第一栏中。
其下属机构名称则填入第二栏中。
3.所在省市代码由组织鉴定单位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部门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写。
4.详细通信地址要写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街道和门牌号码。
5.隶属省部是指本单位和行政关系隶属于哪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国务院部门主管。
并将其名称填入表中。
如果本单位有地方/部门双重隶属关系,请按主要的隶属关系填写。
6.单位属性是指本单位在1.独立科研机构 2.大专院校 3.工矿企业 4.集体或个体企业 5.其他五类性质中属于那一类,并在栏中选填1.2.3.4.5即可。
主要研制人员名单鉴定委员会名单科技成果登记表填表说明1.《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本证书规格一律为标准A4纸,竖装。
必须打印或铅印,字体为4号字。
本证书为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格式,任何部门、单位、个人均不得擅自改变内容、增减证书中栏目。
2.编号:指组织鉴定单位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按年度组织鉴定的顺序编号(如:国家科委1994年组织鉴定项目编号为国科鉴字[1994]×××号)。
3.成果名称:申请鉴定时经组织鉴定单位审查同意使用的成果名称。
4.成果完成单位:指承担该项目主要研制任务的单位。
由二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时,按技术合同中研制单位顺序排列(与《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中成果完成单位排列一致)。
5.组织鉴定单位:组织此项成果鉴定的单位。
6.鉴定形式:指该项成果鉴定所采用的鉴定形式,即检测鉴定、函审鉴定或会议鉴定。
7.鉴定日期:指该项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日期。
8.鉴定批准日期:组织鉴定单位签署意见的日期。
9.技术简要说明和主要性能指标:应包括如下内容⑴任务来源:计划项目应写清计划名称及其编号.计划外的应说明是横向或自选项目.⑵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⑶性能指标(写明合同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实际达到的性能指标).⑷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⑸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课题成果专家鉴定意见(通用)

课题成果专家鉴定意见由xxx主持的“xxxxxxxxx”,作为十三五重点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专家组特提出如下鉴定意见:该项课题的选题和立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抓住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多元价值观念碰撞和道德冲突的现实,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开放性大背景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地区的特点,借鉴了国内外职业道德教育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有效的方法途径,对上海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政府部门和广大职业学校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咨询建议。
该课题成果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资料丰富,方法科学,分析客观。
总报告与各专题报告互为补充,科研人员、行政人员与来自基层的校长、教师紧密配合,发挥了课题组成员的集体力量,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性研究。
该课题研究强调学校调研与企业调研、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文献调研与专家调研、宏观调研与微观调研相结合。
由于组织了大量的专题调研,在现状分析和理论思辨基础上提出的对策建议就能够紧贴现实,此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同步开展了不同模式的教学实验,充分体现了应用性研究的特点。
该课题总报告主要论点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报告中提出的不少鲜活而有特色的观点,例如提出“职业道德风险”的理论概念,对道德教育体系和职业道德教育属性的分析,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引入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思路等具体对策建议,不但在职业教育研究和德育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原创的性质,而且对于职业学校和整个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实际工作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该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不但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理论研究,而且进行了一系列与该课题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几种实验模式已在各职业学校的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形成了课题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行的显著特点,从而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所涉及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思路,既适合于当前上海的广大职业学校,且对我国其他地区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