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幼龄林抚育现实意义

合集下载

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分析

中幼林抚育管理在营林生产中的重要性及成效分析
摘要 : 阐述 了营林 生 产 的 现 状 以及 人 工 造 林 地 中 幼 林 抚 育 管 理 的 重 要 性 , 着 重 分 析 了抚 育 管 理 方 式 和 措
施 , 以及 当前 中 幼 林抚 育 管 理 现 状 , 得 出 了人 工 造 林 地 的 抚 育 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能 促 进 营 林 生 产 高 效 目标 的 结 论 , 以期
林 地 面积 增 加 了 2 5万 亩 , 森林 覆盖 率增 加 了近 1 O 。
由 于人 畜 破 坏 或 自然 原 因 , 有 的地 块 通 过 不 同年 度 的 补 植 补 造 已恢 复 成林 , 导致林 分不整 齐 ; 在 立 地 条 件 相 对 较好的地方 , 林 木 生 长 发 育 较好 , 但 枯 枝 落 叶较 多 , 林 地 卫生条件较 差 , 林 木 质 量 不 高 。 在 新 增 造 林 中 幼 龄 林
1 引 言
营 林 生 产 是 一 项 系 统 的工 程 , 是 实 现 林 业 可 持 续 发
层 尤 为瘠 薄 , 保水性更差 , 造林地苗木呈块状死亡 , 加 大 了抚 育 管 理 的难 度 , 制 约 了林 业 各 项 效 益 的 发 挥 。 2 . 3 低 质 幼 林 比例 大 德 江县 通 过 近 十年 来 的 营造 林 工 程 的实 施 , 人 工 造
人为干预措施 , 调 整 树 种 组 成 和林 分 密 度 , 改 善 森 林 的 卫生状况 、 改善林木生 长环境 条件 , 诱 导 形 成 复 层 异 龄
理现象 , 给 当地 林 农 和 经 营 管 理 者 造 成 直 观 上 的错 觉 ,
降 低 了管 理 积极 性 , 林 分 质 量得 不 到 提 高 。 2 . 2 生境 条 件 较 恶 劣

第九章 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第九章 林地及幼林抚育管理

2、幼林检查验收 对新造幼林经过一个完整的生长季后,要进行成活率 调查。成活率调查必须遍及每一块造林地(小班),采 用标准地或标准行的方法, 抽查面积应不小于每个造林 地块(小班)面积的2-5%
成活率不足40%的小班,应列入宜林地重新造林。
成活率在41-84%之间的小班,要求进行补植。 幼林经过3年左右的抚育管理,成活已经稳定。此时进行
桉树、苦楝、紫穗槐等
除蘖:根系萌蘖力强的树种,萌条影响顶端优势,则除
掉多余萌蘖条 截干造林1~2年必须除蘖
4、间伐
幼林间伐指从幼林郁闭起不长一段时间内,为调 节林分种间或种内矛盾,为目的树种创造适宜的营养 环境而采取的抚育措施。
强度:一般不宜过大,而轻度多次的间伐方式是比较 稳妥的。
间隔期: 对阔叶树来说, —般3-5年 。 水土保持林分一般能进行2-3次间伐,就可形成林 分的最终密度。
三、林地土壤管理措施
1.松土除草 2.中耕(深翻耕) 3.施肥 4.灌溉
1.松土除草*
作用: 松土:切断毛细管联系,减少水分物理蒸发;改善土壤的保 水性、透水性和通气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 质的分解。 干旱地区:可蓄水,防止蒸发 湿润地区:提高地温,改善通气状况 盐碱地:减少春秋季返盐碱时盐分在地表的积累,
除掉树周围的盐碱结皮 除草:排除灌木、杂草等对水、肥、光、热的竞争,及杂草 根系对幼树根系生长的防碍,保持土壤水分。
年限:持续年限应根据树种、立地、造林密度和经
营强度定。造林后-郁闭(3~5年)。
次数:第一年2-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 时间:据杂草灌木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造林树种的生长规律、水分养分 Nhomakorabea态规律而定。
修枝工具
修枝工具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探讨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探讨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探讨中幼龄林抚育技术,是指对于林木幼龄期的管理和培育技术,旨在促进幼林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林木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这是森林经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选种、造林、疏伐、修剪等方面探讨中幼龄林抚育技术。

选种是中幼龄林抚育的基础。

选种是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进行种植。

在选种过程中,要考虑土壤肥力、降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具有适应性强的树种,以保证幼林的生长发育。

还需要根据经济需求选择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树种,以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

造林是中幼龄林抚育的重要环节。

造林是指将选好的树种进行种植,使其在幼龄期顺利生长和发育。

在造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地块和时间,确保树苗的存活率和成活率。

还需要注意栽植的密度和间距,以保证林木的良好生长状态。

还要进行适度的灌溉和施肥,以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促进幼林的生长。

疏伐是中幼龄林抚育的重要措施。

疏伐是指在幼龄林中适时适量地剪除一部分树木,以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和增加林木的生长空间。

疏伐可以实施主伐和间伐两种方式。

主伐是指将生长势较差或者病虫害严重的树木剪除,以减轻林木的竞争压力;间伐是指将过密的林木进行适度的剪除,以调整林木的密度和分布。

通过疏伐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加木材的产量和质量。

修剪是中幼龄林抚育的重要手段。

修剪是指对于林木在生长过程中进行适时的剪除和整形,以促进枝条的生长和发展。

修剪可以使林木的底部枝条便于生长,提高林木的冠幅和生长空间。

通过修剪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加林木的木材产量。

还可以防止树冠过拥和树干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幼龄林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幼林抚育是指对中幼龄林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修剪,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和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

中幼龄林的抚育工作对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提高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 促进林木健康生长:通过抚育工作,使林木叶片更加丰盛,树形更加整齐,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2) 提高林木经济效益:通过抚育工作,合理修剪树冠,提高光合作用效果,增加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2. 原则:(1) 精细管理:根据林木的个体特性,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保证每棵林木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抚育。

(2) 科学修剪:根据林木的生长规律,合理修剪树冠,保证林木的光照条件和气候环境。

(3) 持续改进:抚育工作需要不断总结和改进,采用合理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提高抚育效果和林木的经济效益。

三、实施步骤1. 林分调查:(1) 对中幼龄林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林木的生长状况、健康状况和病虫害情况。

(2)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抚育计划和具体的管理措施。

2. 抚育措施:(1) 林木修剪:根据林木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状况,合理修剪树冠,保证林木的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

(2)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林木的病虫害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

(3) 土壤调理:根据土壤的养分状况和林木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土壤调理,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3. 成果评价:(1) 对抚育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总结,评价抚育效果和经济效益。

(2) 根据评估结果,对抚育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抚育效果和林木的经济效益。

四、实施效益1. 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通过抚育工作,保证林木的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生长速度。

2. 提高林木的质量:修剪树冠,使林木的树形更加整齐,提高林木的质量。

3. 提高林木的经济效益: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修剪,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质量,增加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中幼龄林的抚育与管理

中幼龄林的抚育与管理

中幼龄林的抚育与管理作者:吴洪刚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0期一、中幼龄林抚育(一)中幼龄林抚育的概念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对于中、幼龄林进行抚育,从而促进它们的更好生长发育,促进森林生态功能得到的更好发展。

在具体的工作内容上来说就是针对幼龄林与中龄林阶段的生长发育进行人工干预,人为干预的措施应当按照规定来进行,措施的施行应当遵守林分发育和自然发育的相关规律,同时还应当根据森林的培育方向来进行具体措施的选取。

在具体的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了生态疏伐、定株、修枝、透光抚育、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进行来对林木的生长环境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促进森林的更好生长发育。

(二)抚育的基本原则就中幼龄林抚育的基本原则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关注林木的整体生态功能的实现,在林木结构的构建上需要坚持复层群落结构。

在具体上的操作内容上就是先对工作的内容进行先期的总体规划,然后再发展目标的指导下来开展林木抚育工作。

在对林木进行抚育的时候需要把发育状况较差的林分作为重点抚育对象,对其加以重点关注。

(三)抚育的意义对于林木开展抚育工作很明显的目的就是要对林木的生长发育进行维护,通过环境的改善和林分结构的优化来帮助林木更好地成长,提升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间接的从林木的生长发育中获取合理的经济效益,通过这种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抚育技术(一)抚育方式在对中幼龄林进行抚育的时候可以采用的抚育方式是很多的,具体可以采用的方式生态疏伐、卫生伐、割灌除草、景观疏伐、透光抚育、等等,在这其中起到较为重要作用的四个方面,下面我们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是透光抚育,这个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幼林阶段,通过采用修枝、定株、间伐等举措来对林木间的间距进行调整、把劣质林木进行淘汰、对林分结构进行调整;其次是生态疏伐方面,在这一个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把林木进行分组划分,这样利用植生组的划分来促进林冠形成梯形郁闭,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为树木提供充足的光照,主林层和次林层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生长条件。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

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中幼林抚育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各国政府早就开始通力合作,提出了各种森林保护政策和措施。

而在这些措施中,森林抚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指对森林进行种植、修剪、更新、改良等方面的精细管理。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森林抚育技术已经成熟,尤其是在中幼林抚育方面,我国的经验和技术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因此,科学地实施中幼林抚育,既是全球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创新之一,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中幼林抚育的意义中幼林抚育是指对幼苗阶段、稚龄阶段和抚育阶段的树木进行管理,以保证树木的良好状态、增加林分产量、改善环境,同时也可以防治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促进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中幼林抚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的品质,增加林业收益;2.提高空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3.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4.防治抚育林害虫和林草火灾的发生,保障森林生态安全;5.推进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话语权。

三、中幼林抚育的实施原则为确保中幼林抚育的效果,需要在实施中遵守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必须依据不同的地区和地理环境,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抚育模式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优经济效益和最佳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

2.针对性原则:应根据幼苗生长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抚育措施,确保树木的生长状况良好。

3.恒心耐力原则:应该持之以恒,将抚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责任,全力维护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科学技术原则: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进行目标定量与评估,精细化进行抚育管理。

四、中幼林抚育的实施措施(一)种苗筛选根据不同地域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和优良的品种,以确保幼苗阶段的生长状况。

(二)密度调整中幼林生长期密度管理是中幼林抚育工作中的重点任务,实施中需要掌握以下要领:1.在遵守规划布局的前提下,根据幼苗的自然生长情况、地理位置和所处地区的环境,调整幼苗生长密度;2.对于幼苗密度过高的区域,需要通过疏林和适度间伐的方式,调整林分的生长密度;(三)灌溉和补给养分进行有效的生态管理和适当的灌溉对于中幼林抚育成功至关重要。

浅谈云西国营林场中、幼龄林抚育的必要性

浅谈云西国营林场中、幼龄林抚育的必要性
山镇 、 云兴镇 ) 1 3 8个林班 , 1 1 4 3 个小班 。 其中: 林业
地 面积 1 5 5 2 4 . 0 3 h m 2 , 占9 9 . 9 6 %; 非林 地面积 5 . 7 6 h m , 占0 . 0 4 %, 林业 用地 中 , 有林地 而积 1 4 6 1 6 . 6 3 h m 2 , 占林 业用地 面积 的 9 4 . 1 5 %, 有林地全 部为人 _ I 林。 1 . 2 . 2 林 木 蓄积 云 西国 营林 场 活立木 总 蓄积量 2 9 4 2 5 5 . 5 5 1 9 m 。 其 中 :林 分 蓄 积量 2 9 0 5 1 3 . 4 3 4 8 m , 占总蓄 积 量 的
有机 质含量 极低 。
1 . 1 . 2 社会 经济 条件及 经 营活动历 史
云西 国营林 场 范 围涉 及 9个 乡镇 , 1 4 5个 行 政 村, 居 民约 1 6 . 6万人 。其 中 : 农业人【 ]1 1 3万 人 , 农 村 劳动力 9 . 4万人 , 耕地 面积 约 7 . 3 6万 h m 。 作 I 区
1 . 2 森林 资 源现状
1 . 2 . 1 各类 土地 面积
云西 国 营林 场经 营总面 积 1 5 5 2 9 . 7 9 h m , 共 涉 7个 乡 4个 镇 ( 管家堡乡、 三 屯 乡、 张 家场 乡 、 小 京 乡、 马道头 乡 、 马 营乡 、 破鲁 乡 ; 店 湾镇 、 高i镇 、 鹊 儿
等生 长 环境 恶 劣 , 中、 幼林 抚 育滞 后 , 使/ J , n  ̄ 杨 成 为 无 法成 才 的 “ 小 老树 ” 。 云 西 国营林 场 为 了改善林 分 结构 , 提高林 木生 长量 和林 地生 产力 及综合 效益 , 实现森 林群 落在人 为干 涉条件 下 的 自然 生长 发育 为 目的 , 保 护生 物多样 性 、 诱 导 形成 混交 、 多层 安全 、 群 落结 构 为核 心 , 优 先抚 育 密 度过 大 、 结 构不 良 、 森 林 质量 和 生态 功 能 明显 下 降 的林分 , 培育 高 效 、 健康 、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

中幼林抚育在森林培育中的重要性赵文强(和顺县国有万山林场,山西和顺032700)摘要:森林资源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其能改善大气状况,为地球生物提供充足氧气,能够十分有效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为了保护当地自然森林环境,提高人工林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加强中幼林保护,补充长期消耗的森林资源十分重要。

本文论述了中幼林的重要性以及在森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中幼林经营的措施。

关键词:森林资源;幼龄林;中龄林;重要性中图分类号:S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2)12-0166-030引言森林资源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其能够十分有效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恢复森林资源的关键是重视中幼林的保护。

只有更加重视中幼林管理部门,不断创新中幼林保护技术,优化中幼林管理,才能实现有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合理消耗,维护森林资源和能源的自然生态平衡,支持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现阶段,若能做好当前中幼林相关保护工作,对我国目前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将会发挥很高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现阶段的森林经营中,仍然存在许多负面现象。

此外,有关部门和官员应加强中幼林管理,采取切实措施改变森林管理现状,更好地管理中幼林。

1中幼林经营现状及问题1.1林业部门不重视中幼林的养护一方面,由于意识形态和意识的原因,责任部门及其管理者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不能着眼于林业的长远发展。

他们认为中幼林养护管理周期长,影响不明显,投资成本高,忽视了中幼林养护的重要价值。

降低工作质量和护理管理效率。

另一方面,从国家相关政策和林业发展现状来看,中国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林业投资标准。

由于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森林经营和管理停滞不前,收效甚微。

1.2生长条件差结合我国目前的森林分布情况,大部分位于偏远山区,地形险峻,河流众多,山地分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森林文化的发展。

此外,我国一些林区土壤条件差,固沙能力低,水土保持效果差,也是技术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幼龄林抚育的现实意义
摘要:中幼龄林抚育是改善森林环境、调查林木组成、促进林木生长、培育森林资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幼龄林抚育;抚育采伐;意义
中幼龄林是我国森林重要的后备资源。

由于长期过度利用森林,资源锐减,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受到破坏。

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林分质量,特别是搞好森林抚育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造林绿化的同时,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有所加强,部分地区成效显著。

但就全国来看,抚育间伐大大滞后于造林绿化进度,已成为制约林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为修复森林生态功能,提高林地生产力,中幼龄林抚育任务繁重而艰巨。

1.中幼龄林抚育的概念
中幼龄林抚育(young-and middle-aged foreststending)是在幼龄林和中龄林阶段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在林分中适时采取割灌(草)扩穴、定株、间伐、修枝等人为干预措施,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所采取的营林措施的总称。

中幼龄林抚育的主要技术种类有松土除草、林木整枝、抚育采
伐,而抚育采伐作为关键的技术措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抚育采伐的目的
抚育采伐或间伐是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及森林培育目标,适时伐除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

抚育采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到成熟林采伐(主伐)前一个龄级的这段时间内,在森林中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

抚育采伐既是培育森林的措施,又是获得木材的手段,具有双重意义。

实践中应特别重视对中幼龄林培育,因为中幼龄林是未来的希望,是森林能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对中幼龄林进行培育,能使森林最大限度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3.抚育采伐的作用
3.1抚育采伐对森林环境的影响
林分经过抚育采伐后,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株数,引起林冠下郁闭度的下降从而使林内光照强增加。

由于抚育采伐改变了林内小气候,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加速了枯枝落叶等地被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了林地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

3.2抚育采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抚育采伐对直径生长的影响最为明显,并且,抚育采伐强度愈大,
单株材积增长量愈大,单株材积的增大,整个林分的蓄积量就随之增大。

3.2.1合理进行疏伐,改善林木条件
人工幼林虽然按经营要求和树种特性配置密度,分布较均匀,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林地中其他阔叶树种和些杂灌相继生长,使人工栽植的单株林木的营养空间缩小,并感到不足。

所以要及时抚育间伐,保持该年龄阶段的合理密度,给保留木创造适宜的生长空间。

与此同时,可加速林下枯枝落叶物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了林地有效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给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3.2.2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生长周期
由于抚育间伐扩大了保留木和辅助木的营养空间,地下根系提高了活性,能更好地吸收光照、养分与水分。

树冠能得到舒展,从而使林木得到很好的生长。

径生长随林分密度的降低而明显提高,这就可以大大缩短林木培育期限,早日到达成熟的规格和要求。

3.3.3伐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自然发展的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会有大量林木逐渐死亡,自动调整密度,然而在这种自然稀疏过程中,保留者也并非材质都是良好。

因此,应通过抚育间伐,有目的的选择保留木(也就是划准类刑,定准措施,按照砍留木的标准,并使保留木均匀分布,大力培育目的树种幼苗、幼树,以形成复层林和多级郁闭),用人工选优
代替自然选择,这样就叫以提高林木质量,增加木材的利用率。

3.3.4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的利用率
山于抚育采伐利用了林分中将自然稀疏而枯死的林木与部分有缺陷的林木,使生产单位能够在早期获得部分资金,给扩大再生产积累些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林业生产周期长,给发展生产所带来的重重困难,及时采伐利用即将枯死(或己枯死)的林木,可以提高林分的木材利用率。

4.效益分析
4.1新增蓄积效益
通过对中、幼龄林抚育是培育森林的重要手段,通过抚育采伐可以改变林分的结构和气候、土壤条件,从而影响林木的生长过程,也必然会对林木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影响。

我国现有需抚育林分8亿亩,据理论分析,如果这8亿亩林分得到了及时抚育,按抚育后每年每亩净增0.2立方米蓄积,全国每年将净增1. 6亿立方米蓄积,是现在全国森林年均增长蓄积的2倍多;按每立方米500
元计算,每年将净增资产800亿元。

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是尚未发掘的潜力。

4.2间伐效益
抚育采伐不但能增加林木直径生长,提高单株材积生长量,而且由于单株材积的增长,可有效地改变林分材种规格、增加大、中径材在林分中的比重,提高林分规格材种的数量及经济材的出材
率。

此外,林分经过抚育采伐,可以使林木分布均匀,并且保证不同年龄阶段林木有较为合理的密度,进而扩大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加速枯枝落叶分解,提高林地肥力,促进林木生长,使林木培育期限大大缩短。

4.3社会效益
通过抚育采伐,把这些林损木材变为有用小材小料,对支援国家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具有现实意义,这些采伐木具有多种用途,如透光抚育伐可以得到薪材、烧炭材、炸木杆,
木桩和农具柄等材料,生长抚育伐可得到矿柱、造纸材、工具柄、甚至可得到锯材原木、电杆等材种,而且也可以直接增加经济收人,以短养长,扩大林业再生产。

5.结果与分析
综上所述,中幼龄林抚育是林木生长好坏以及提高林分质量的关键。

中幼龄林抚育是通过人为活动改善林木生长发育、促进林木生长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它是加快林木生长的重要手段。

中幼龄林抚育的内容和方法,因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的小同而异,目的是对杂灌木接进行人为干扰,以改善幼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可清除林地的杂草灌木以及藤条,减少和林木争夺水、肥、光,改善土壤条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状况,保证林分
良好的生长和迅速成材。

因此,及时采取相应抚育措施,小断排除不利因子的干扰,对提高林分质量、巩固现有林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