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学 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 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菲利普·比奈尔视察脱离枷锁后的拉·撒勒贝 特依艾河医院病人,这个医院是他直接管理的。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5、现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 • 被称为“现代精神病学之父” • 他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病因 学为根据,提出了疾病分类学 原则。 • 他总结了前人的观察研究的成 果,确定了早发性痴呆及躁狂 抑郁症和脑器质性痴呆的区别, 从临床和病理解剖的观点对精 神障碍进行分类,为以后的生 物精神病学奠定了基础。
“愚人船”满载着精 神错乱的人四处漂泊, 驶向了永无完期的旅 途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 “此时,疯癫开始被列为城市的问题。”这些城市不得不 把这些漂泊的精神病人送入已有的和新建的收容所。在17 世纪,欧洲各国建立了为数众多的收容所,用于禁闭精神 病人和精神正常的无业者、流浪者,以防止他们犯罪滋事。
戈雅的油画——《疯人院》
精神病患者的院内康复活动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作业
见书后 思考与练习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
Thank You !
对自我的肯定态度 ; 精神健康的标志 具有健全的人格 ; 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达到自我实现; 具有一定自我调控能力 ;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

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
是以精神活动紊乱或失调为主要表现, 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 同程度的异常,常伴有生理功能的改变。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
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 西方国家1860年以前,精神病患者只能收容在门 禁森严的机构里,且均甴男性护理看守。任务是 控制制服患者;类似于监狱里的看守或监视人。 没有受过精神科护理的专业训练。 • 有组织的护理开始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教会对十 字军伤兵的照顾,当时以护理穷人为主。 • 专业的护理开始于十八世纪中叶,南丁格尔,英 国-伦敦-护理学校。

(完整word版)精神科护理学复习整理【仅供参考】

(完整word版)精神科护理学复习整理【仅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

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A基础护理B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C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D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来说尤其重要。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熟悉: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精神科护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精神科护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精神科护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章测试1.现代精神医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革命性事件是哪种药物抗精神病作用的发现和应用()。

参考答案:氯丙嗪2.美国第一位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先驱者是()。

参考答案:琳达.理查兹3.精神疾病的概念是()。

参考答案:以精神活动失调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下列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参考答案:神经症5.克雷匹林尔对精神医学的贡献是()。

参考答案:将精神疾病分类6.现代精神病学之父是()。

参考答案:克雷丕林7.我国最早建立精神病院的地区是()。

参考答案:广州8.关于精神病学的学科地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9.下列有关行为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精神障碍病人一般属于无行为能力个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个人;十八周岁以上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精神障碍病人因疾病影响,其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三种情况10.以下哪些属于精神障碍病人的义务()。

参考答案:损坏住院设施要赔偿;如实陈述病情;尊重医护人员;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第二章测试1.某病人总是抱着两个杯子,说一个杯子是她儿子,另一个杯子是她丈夫,她不能将儿子和丈夫丢下不管,该病人这种症状是()。

参考答案:病理性象征性思维2.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

参考答案:精神分裂症3.病人所谈内容大多为既往记忆残余,在提问者诱导下将其串联在一起,来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的经历,其内容丰富、生动,甚至荒诞不经,常转瞬即忘,这是()。

参考答案:虚构4.下列不属于思维形式障碍的是()。

参考答案:牵连观念5.精神症状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症状的出现和消失不能自控6.患者感到地球上各种客体都比原来小,是属于()。

参考答案:知觉综合障碍7.与精神障碍发生有关的生物性因素不包括()。

参考答案:素质因素8.患者在进食中尝到一种特殊的味道,实际并不存在,这属于哪种精神症状()。

精神科护理学第七章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精神科护理学第七章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神经症患者的护理熟悉神经症的主要分型;神经症和癔症的常见临床表现了解神经症的概念、发病概况、病因与发病机制1、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症状的精神障碍。

2、神经症的共同特征:(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病前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3)症状繁多,但均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4)自知力大都良好,有现实检验能力(5)一般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癔症除外)(6)社会功能相对完好(7)病程大多持续迁延3、神经症患者的护理(1)保障患者安全:密切观察、安全防范(2)满足生理需要,提高躯体舒适度A提供基础护理:满足饮食、睡眠、排泄等需要B对主诉躯体不适的患者:重视躯体不适的主诉,鉴别器质性还是心因性,进行针对性护理(3)减轻精神症状或接受症状:(4)提高应对能力和社会功能:以心理护理实现心理护理:护士心理护理应遵循的原则:A接受患者症状,理解患者。

B帮助患者认识症状,减轻症状,或者能够带着症状生活。

心理护理措施:A耐心倾听,接受患者症状,给予支持性护理B重视心理护理对躯体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C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不愉快的感受D帮助患者识别和接受负性情绪及其相关行为E与患者共同探讨与疾病有关的应激原及应对方法,协助消除应激原F为患者提供机会和环境学习和训练新的应对技巧G帮助患者学习放松术(5)社会功能方面A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B协助获得家庭及其他社会支持C鼓励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活动或团体活动(6)特殊情况的护理A癔症发作的护理a隔离、住单间、适当约束b严密观察,做好安全护理,严防意外c必要时设专人护理d心理支持、暗示治疗e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B惊恐发作的护理a脱离应激原或改换环境,分开或隔离b安慰、示意发作能控制,不会危及生命c必要时设专人护理d认同、鼓励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允许自我发泄e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抗焦虑药抗抑郁药(7)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A使患者及家属对所患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或消除负性情绪B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我的个性缺陷,不断完善自我C增加维护身心健康的常识,学会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应对方式,减少或防止复发D鼓励参加有意义的社区活动或团体活动E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支持与帮助F既要关心和尊重,又不可过分迁就或强制4、神经症的主要分型•焦虑症急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恐惧症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单一恐惧症•强迫症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躯体形式障碍反复、多变的躯体不适症状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和疼痛障碍•神经衰弱易兴奋和易疲劳,精神活动能力减弱•癔症(歇斯底里)5、神经症的主要分型(1)焦虑症急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2)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单一恐惧症(特定恐惧症)(3)强迫症强迫观念(最常见、核心症状)、强迫意向、强迫行为(4)躯体形式障碍反复、多变的躯体不适症状躯体化障碍、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的自主功能紊乱和疼痛障碍(5)神经衰弱易兴奋和易疲劳,精神活动能力减弱(6)癔症(歇斯底里)6、神经症和癔症的常见临床表现(1)焦虑症A广泛性焦虑症a精神方面:核心症状:过分担心而引起的焦虑体验b躯体方面:运动性不安、肌肉紧张、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c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惊跳反应B惊恐障碍a惊恐发作:强烈恐惧感、失控感、濒死感b回避及求救行为c预期焦虑:担心再次发作而在发作间期明显焦虑(2)恐惧症A明知恐惧症状是过分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但不能自控B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及自主神经症状。

《精神护理学》课程笔记

《精神护理学》课程笔记

《精神护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概述精神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个特殊领域,专注于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社会干预和康复促进。

一、精神科护理的定义精神科护理是一种专业的护理实践,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护理活动,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改善或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这些活动涉及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

二、精神科护理的核心内容1. 评估和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包括精神症状、生理需求和社交功能。

2. 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应对患者的具体需求。

3. 提供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4. 教育患者和家属,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5.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三、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1.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2. 减少精神疾病对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3. 提高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4. 促进精神健康知识的普及,减少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

1.2 精神医学、护理学发展简史一、精神医学的发展1. 古代阶段:精神疾病被认为是超自然力量的作用,治疗方式包括驱魔、祈祷等。

2. 中世纪阶段: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被监禁或受到虐待。

3. 近现代阶段:- 18世纪末,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提出人道主义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 19世纪,精神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

- 20世纪,精神疾病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开发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4. 当代阶段:精神医学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二、护理学的发展1. 古代阶段:护理工作主要由家庭成员或宗教团体承担。

2. 中世纪阶段:护理工作开始专业化,但仍然缺乏系统的教育和管理。

3. 近现代阶段:- 19世纪中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奠定了现代护理学的基础,强调护理的科学性和人道主义。

- 20世纪,护理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护理专业得到快速发展。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精神科护理学》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一章精神科护理学概述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

3.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原则。

4. 精神科护理的流程。

5.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二、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二章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3. 掌握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演示:演示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知识。

2. 精神科患者的基本护理技能。

3. 精神科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三、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三章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掌握精神科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副作用。

3. 了解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案例分析:分析精神科常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3. 小组讨论:讨论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1. 精神科患者的药物治疗原则。

2. 精神科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副作用。

3. 精神科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措施。

四、教案简介教案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教案章节:第四章精神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课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精神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最新陈树《精神科护理学》第七讲.ppt课件

最新陈树《精神科护理学》第七讲.ppt课件

⑺重症肝炎——诊断标准
❖ 临床表现
➢ 有肝炎病毒接触史,或病毒 性肝炎。HBV和HEV易引起 重繁呕吐,腹胀,出 现腹水
➢ 早期出现神经症状,包括扑 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性 格改变,迅速出现肝昏迷
➢ 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
❖ 辅助检查
麦克默菲想让病人们打起精神,快乐的生活一天。他把病人们 带上了汽车,来到了一个小港口。他们偷了一条船,到远海钓鱼作 乐。病人们欣喜若狂,过了十分快乐的一天。回来后,麦克默菲受 到了惩罚。但不久,他就又把自己的女友和另一个女人弄到了医院 ,闹得天翻地覆。闻迅赶来的拉契特侮辱了病人比利,使他割脉自 杀,而冷酷的拉契特却无动于衷。这使原想要逃离病院的麦克默菲 再也抑制不住怒火,他扑上去掐住了拉契特的脖子。
拉契特没有死,可麦克默菲却受到了最惨无人道的待遇。病院 切除了他的脑白质,使他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白痴。“酋长”悲痛 地将他搂在怀里,用枕头闷死了这个实际上已经死亡的生命。之后 ,“酋长”砸开了铁窗,逃出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
2.高危妊娠分类: ⑴基本项目 ⑵不良孕产史 ⑶妊娠合并症 ⑷妊娠并发症 ⑸环境与社会因素 ⑹其他单项异常
➢体循环栓塞或脑栓塞的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时心音强弱不等,心律 绝对不齐;脉搏强弱不等,脉律不齐; 当心室律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
⑸先心(紫绀型)
❖先天性心脏病
➢由右向左分流:左右两侧血液循环途径 之间有异常的沟通,使静脉血从右侧各 心腔分流入动脉血中,致有紫绀出现, 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 出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 等
❖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及体征
➢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⑹肺动脉高压
❖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 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 ≥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学习]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学习]

一、名词解释1.精神障碍:又称精神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所导致的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的异常,是一组伴有主观痛苦体验和(或)社会功能损害的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

2.精神健康:也叫精神卫生,WHO认为精神健康是一种完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并且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二、简答题1.简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范围。

答:①精神健康的预防②精神障碍的治疗③精神障碍的康复④健康教育2.简述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

答:①护理者②咨询者③治疗者④家人替代者⑤健康教育者⑥协调者和管理者3.精神障碍患者的权利有哪些?答:①医疗保健权②拒绝住院的权利③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④隐私权⑤学习和劳动就业的权利⑥知情同意权⑦通信及会客权⑧诊断复核权4.简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

答:①第一次革新:1793年,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主张人道得对待患者,使精神障碍患者从监狱般的囚禁生活中解脱出来。

将疯人院变成了真正的医院,开辟了精神病学史上的新纪元。

他的工作被认为是现代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

②第二次革新:1883年,著名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创立了“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得区分了两种精神病。

(即躁狂忧郁性疾病和早发性痴呆)。

犹太裔奥地利人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去了解人类的心理症结,奠定了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

③第三次革新:仲斯推行治疗性社区以缩短患者和社区间的距离,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是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

④第四次革新: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分类一、简答题1.精神障碍的病因有哪些?答: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大脑发育因素3.性别和年龄因素4.器质性因素:感染、躯体疾病、化学物质引发的精神障碍、颅脑疾病5.神经生物化学改变心理与社会因素1.性格因素2.应激3.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第三章1.精神症状:是指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语言、表情、动作、书写等)表现和表达出来的人的异常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六、治疗→(二)电抽搐治疗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木 僵或亚木僵状态或明显的阴性症状可考虑电抽搐治 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可缩短 患者阳性症状治疗的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电抽 搐治疗能缓解5%~10%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 状。
第一节
六、治疗→(三)心理治疗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躯体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孕期曾罹患病毒感染及产科并发症多的新生儿,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 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影响胎儿神经发育有关。还有分娩时产伤、 父母药物依赖等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五)社会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常见于经济水平较低或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这可能与其 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过重有关,在遗传因素的 基础上容易发病。
有下述确定无疑的症状至少两项,如可疑不典型,则需 三项。 (1)联想障碍:思维破裂、思维散漫、逻辑倒错性 思维、象征性思维、思维贫乏。
(2)妄想:原发性妄想,内容荒谬。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倒错或自笑。 (4)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思 维鸣响,连续几周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5)行为障碍:紧张综合征,幼稚愚蠢行为。 (6)被动体验或被控制感。 (7)思维插入、思维中断、思维被撤走
(2)分裂症的症状和情感症状两者一起出现,程度均 衡,应诊断为分裂情感性障碍。
(3)排除严重脑病、癫痫、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 等器质性疾病。
第一节
六、治疗→(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
目前,精神分裂症首选药物治疗,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足疗程、 尽量单一用药,减少药物副反应。
(1)早期治疗 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关键时期是精神障碍的前驱期至发病后的前5年,此时精神功 能的损害保持在平台期,及时治疗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因此,精神分裂症的第一次发 病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及时给予系统、有效的治疗,痊愈的机会很大,预后也较好。 (2)足疗程治疗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急性期治疗至少需6~8 周;巩固期治疗一般持续3~6个月;维持期治疗时间根据发病次数可分为首次发病患者 药物维持治疗1~2年,多次发病患者药物维持治疗至少5年,具有自杀、暴力或攻击行 为者需维持更长时间。
2.紧张综合征
最明显的表现为紧张型木僵。患者缄 默不动,违拗或呈被动性服从;伴有 肌张力增加,可处于某个固定姿势不 动,呈蜡样屈曲。木僵患者可突然转 为紧张性兴奋,出现冲动行为,如突 然起床、无故毁物,然后又恢复木僵 状态。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五)症状分型
1.Ⅰ型症状
Ⅰ型症状又称阳性症状,指精神 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 思维形式障碍、行为障碍等。发病机 制可能与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无认 知功能损害,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反应 较好,预后良好。
第一节
五、诊断→(二)严重标准
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丧失工作(家务)和 学习的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 的交流、丧失自知力。
第一节
五、诊断→(三)病程标准
特征性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且大部分时间内 特征性症状肯定存在。
第一节
五、诊断→(四)排除标准
(1)存在广泛情感症状时,不应做出精神分裂症的诊 断,除非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早于情感症状。
第一节
六、治疗→(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药物种类
(1)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舒必利等,对于幻觉、妄想、思维障碍、行 为紊乱、兴奋、激越、紧张综合征等阳性症状具有明显疗效。对于控制急性症状,减少 精神分裂症复发或恶化,有效率为60%~70%。临床应用中,由于此类药物较易引发锥 体外系反应,因此常导致患者依从性较差。另外,对于阴性症状疗效不确切。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常用的有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不仅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较好 的疗效,对阴性症状也有效。该类药物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明显减少,增加了患者的 依从性。
精神科护理学
第七章:精神障碍的基本知识
目录
CONTENTS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0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01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一节
一、概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 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 感情不协调为特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及明显的智能障碍,常缓 慢起病,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或恶化者可能出现人格改变、社 会功能下降,部分患者最终精神衰退,仅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 或基本痊愈状态。我国住院的精神障碍患者中50%为精神分裂 症患者。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二)思维障碍
3.思维联想与思维逻辑障碍
该障碍主要表现为:① 思维散漫:说话东拉西扯,以至于别人听不懂 他要阐述的是什么主题思想。② 思维破裂:言语或书写内容有结构完整的 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关,变成语句堆积,整段内容令人不能理解。③ 词语新作:患者自创一些新的符号、图形、文字或语言并赋予特殊的概念, 如患者创造出“犭市”代表狼心狗肺,“%”代表离婚等。此外,还可出 现思维不连贯、语词杂拌、模仿语言、重复语言、刻板言语、思维插入、 思维中断、思维贫乏、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象征性思维等障碍。
功能连接异常等脑结构的损害。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神经生化异常
1.多巴胺假说 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DA)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 是由患者中枢DA功能亢进引起的。 2.氨基酸假说 该假说认为,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 3.5-羟色胺假说 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5-HT)水平明显低于一般人群。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恰当的心理治疗可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 增加患者的自知力,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第一节
六、治疗→(四)社会康复治疗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消除症状、 恢复自知力,但真正实现康复、重返社会还需 进行家庭干预、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训练 等社会康复治疗。通过社会康复治疗可促进患 者社会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通过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知识教育,可减少 来自家庭社会中的不良刺激,降低复发率。
2.Ⅱ型症状
Ⅱ型症状又称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 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 意志缺乏、注意障碍等。发病机制可能与 脑细胞退化有关,多伴有认知功能损害, 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反应较差,预后不良。
第一节
四、临床分型
(五)未分化型 (四)紧张型
(一)偏执型 (二)青春型 (三)单纯型
第一节
五、诊断→(一)症状标准
第一节
七、预后
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与病因、临床特点、病程、治疗的及时 性和系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经过早期诊断、系统治疗的患者, 大部分是可以痊愈的,通常病前社会功能好的患者预后较好。 根据调查发现,第一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75%可以临 床痊愈,20%可保持终生健康。
0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多为原发性妄想,即一种无幻觉、错觉等其他 心理障碍基础的,无法以患者所处环境和以往经历来解释的突然产生的病 理信念。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二)思维障碍
2.被动体验
患者感觉自己的躯体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都受人控制,有一种 被强加的被动体验。被动体验常和被害妄想联系起来,患者认为自己“身 上被安装了芯片”“受到某种射线影响”等。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三)情感障碍
患者主要表现为情感平淡、迟钝,严重者出现情感 淡漠,甚至对可造成一般人巨大痛苦的事情也表现出惊 人的平静。少数患者有情感倒错,即对痛苦的事情表现 为喜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四)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减退
患者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被 动、退缩;对生活、学习及工作的要 求降低,如不主动与人往来,无故旷 课或旷工等。严重时表现为不注意个 人卫生,长期不洗澡、不理发。
第一节
三、临床表现→(一)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其中最常见的是 幻听,主要为言语性幻听。常见的为争论性幻听、评议性幻 听,内容往往使患者不愉快,如对患者评头论足等;也可为 命令性幻听,如命令患者伤人、自伤等,患者常难以违抗幻 听的命令;或为重复患者思想的声音,患者想什么,幻听就 重复什么,即思维鸣响。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国内外学者通过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寄养子研究,证明精神分裂症具有明显 的遗传倾向。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6.2倍,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 率越高。多数研究倾向于本病为多基因遗传,进一步的基因定位尚待分子遗传学研究。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脑结构异常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CT和MRI研究发现患者可伴有侧脑室扩大、皮层与皮层下
护士应高度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安全护理。对于兴奋躁狂、 伤人毁物、自杀自伤、木僵、拒食、出走及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 患者,应安置于重症监护室内实行24 h专人护理;冲动或易激惹 患者分开活动与居住。对于药物治疗的患者,护士应保证其按医 嘱服药,注意药物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夜间、凌晨、午 间及医护人员交接班时,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
第二节
(一)安全护理
1.病房的安全管理
2.掌握病情, 严密观察
(1)护士应对病房的门、窗、锁等进行常规检查,随时注意锁好 病区、办公室及值班室门窗,不得使患者进入办公区域,护理用 过的物品及时带回,不得遗留在病房。 (2)对出入病区的物品应严格检查,避免将危险物品进入病房, 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每日交接班时对患者的床单元和 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每周彻底清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