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数学推理题详解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解析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解析版)全国通用

第十二讲 逻辑推理一、 逻辑推理的“生命线”:逻辑推理找矛盾,真假不清暂先定。

找矛盾的依据是逻辑推理的四大定律。

(1)同一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每个概念的含义,每个判断都应从始至终保持一致,不能改变。

(2)矛盾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小于5”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的,甚至两个都是错的。

(3)排中律。

在同一推理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必有一个是对的,它们不能同时都错。

例如“这个数大于8”和“这个数不大于8”是两个恰好相反的判断,其中必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4)理由充足律。

在一个推理过程中,要确认某一判断是对的或不对的,必须有充足的理由。

二、 逻辑推理的几种主要类型:1. 真假命题判断;2. 数值限定推演;3. 列表与对阵图。

【例】公司的总经理任命由三人组成的计划委员会。

委员会的成员从以下的成员中选择:金融部门的F ,G 和H ;管理部门的K ,L 和M 。

但是计划委员会的任命必须要满足下面的几条要求:① 任何一个部门至少有一个人入选;① 如果F 被任命,那么G 不能被任命;① H 和L 要么都被任命,要么都没被任命;① 如果K 被任命,那么M 必须被任命。

1、下面哪组是符合条件的一个委员会?(D )(A )FHM (B )GLM (C )HKL (D )HLM (E )KLM2、如果委员会中金融部门的人占多数,则该委员会必然包括下面哪个人?(D )(A )F (B )G (C )K (D )L (E )M3、如果委员会中管理部门的人占多数,则该委员会必然包括下面哪个人?(E )(A ) F (B ) G (C )K (D )L (E ) M4、如果F 和M 都在委员会中,那么下面那条是正确的(B )教学目标 专题回顾 很多同学喜欢逻辑推理,说明它有神奇魅力。

在小升初考试中,逻辑推理题依旧频繁的出现在各重点中学的试卷里,人大附中英语实验班选拔考试,甚至还出现了多道英语的奥数逻辑题,所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依然是十分必要的。

第4讲智用推理——巧填竖式-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

第4讲智用推理——巧填竖式-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

第4讲智用推理——巧填竖式-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含解析)第4讲智用推理——巧填竖式-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思想方法系列(人教版)第4讲智用推理巧填竖式填竖式的未知数时,要认真分析算式的特点,不仅要充分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也要分析和推理出是否是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合理正确地安排每一个数,就能很快求出方格里应填的数字。

最后还要按填好的数验算一下,看算式是否成立。

【例题1】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例题2】2.在□里填合适的数,使整式成立。

【例题3】3.下面算式中的“爱”“数”“学”三个字各代表几?(1)(2)1.找出藏着的数字。

4.下面藏着几?填一填。

5.小花下面藏着几?填一填。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图形代表数。

7.每种小花各代表几?填一填。

8.下面每种图形分别代表数字几?=( ) =( )4.从混合运算的竖式中分析出未知数9.下面竖式中的水果各代表什么数字?=( ) =( ) =( )10.填上适当的数。

1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12.算一算,填一填。

1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见详解【分析】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和计算方法,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即可。

【详解】规范解答:【点睛】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见详解【分析】(1)第一个加数是:82-37=45,差的个位数字是:12-9=3,据此填数即可。

(2)差的个位数字是:12-6=6,减数的个位数字是:12-6=6,被减数是:26+46=72,据此填数即可。

(3)9+6=15,所以和的个位数字是5,减数的个位数字是:9-4=5,被减数是:39+35=74,据此填数即可。

【详解】【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100以内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运用。

3.(1)“爱”代表8;(2)“数”代表4,“学”代表5【分析】(1)从个位上想,两个相同的数相加,和的个位是6,那么“爱”可能是3,也可能是8。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

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

通过这种题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水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小学一年级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题目。

1. 什么是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是在数学学习中,结合算术运算和逻辑思维的题目。

这种题目通常给出一些条件或规则,然后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拿了2个苹果,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这道题结合了加法运算和逻辑思维,学生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答案。

2. 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的重要性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同时,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也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3. 如何解答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解答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首先,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并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规则。

其次,学生需要将条件和规则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步骤。

接下来,学生可以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计算,得出最终的答案。

最后,学生需要检查自己的答案,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练习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的方法为了提高解答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练习。

首先,学生可以多做一些类似的题目,通过不断练习来熟悉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其次,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互相学习和分享解题思路,共同进步。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数学活动或比赛,通过参与竞赛来提高自己的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5. 总结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常见题型。

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为了更好地掌握综合算式数学逻辑推理题,学生需要通过多做练习、互相学习和参与竞赛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数学逻辑推理题

数学逻辑推理题

数学逻辑推理题她们在做什么?住在某个旅馆的同一房间的四个人A、B、C、D正在听一组流行音乐,她们当中有一个人在修指甲,一个人在写信,一个人躺在床上,另一个人在看书。

1.A不在修指甲,也不在看书;2.B不躺在床上,也不在修指甲;3.如果A不躺在床上,那么D不在修指甲;4.C既不在看书,也不在修指甲;5.D不在看书,也不躺在床上。

她们各自在做什么呢?解法一:可用排除法求解由1、2、4、5知,既不是A、B在修指甲,也不是C在修指甲,因此修指甲的应该是D;但这与3的结论相矛盾,所以3的前提肯定不成立,即A应该是躺在床上;在4中C既不看书又不修指甲,由前面分析,C又不可能躺在床上,所以C是在写信;而B则是在看书。

解法二:我们可以画出4×4的矩阵,然后消元A B C D修指甲- - - +写信- - + -躺在床上+ - - -看书- + - -注意:每行每列只能取一个,一旦取定,同样同列要涂掉我们用“-”表示某人对应的此项被涂掉,“+”表示某人在做这件事。

①根据题目中的1、2、4、5我们可以在上述矩阵中涂掉相应项,用“-”表示。

(可知D在修指甲,B是在看书)②题目中的解为A≠“躺在床上”则D≠“修指甲”;那么其逆否命题为:若D=“修指甲”,则A=“躺在床上”。

(由①可知,A应该是“躺在床上”,所以在“躺在床上”的对应项处划上“+”)③现在观察①②所得矩阵情况,考察A、B、C、D各列的纵向情况,可是在“写信”一项所对应的行中,只能在相应的C处划“+”,即C在写信。

至此,此矩阵完成。

我们可由此表得出判断。

这实际是一道逻辑推理题。

据上述方法,请思考下面一道问题:有六个不同国籍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A,B,C,D,E和F;他们的国籍分别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名字顺序与国籍顺序不一定一致)现已知:(1)A和美国人是医生;(2)E和俄罗斯人是教师;(3)C和德国人是技师;(4)B和F曾经当过兵,而德国人从没当过兵;(5)法国人比A年龄大,意大利人比C年龄大;(6)B同美国人下周要到英国去旅行,C同法国人下周要到瑞士去度假。

买西瓜逻辑题

买西瓜逻辑题

买西瓜逻辑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一个炎炎夏日的下午,小明和小红决定去水果市场买西瓜。

他们听说水果市场上有一个卖西瓜的商贩声称自己的西瓜是最甜的,于是他们决定去挑选一颗最甜的西瓜。

在到达市场之后,他们发现有三个卖西瓜的商贩,每个商贩手里都有一些不同大小的西瓜,价格也不一样。

第一个商贩说:“我的西瓜只要10元一斤,你们自己选吧。

”第三个商贩说:“我的西瓜20元一斤,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小细节,我的西瓜是在一个特别的农场种植的,肥料也特别,所以比其他的西瓜都要甜。

”小明和小红听完三个商贩的介绍后,开始思考该选哪一个商贩的西瓜才是最甜的。

他们决定用逻辑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红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第一个商贩的西瓜是最甜的,那么我们应该买第一个商贩的西瓜。

”小红想了想说:“如果我们买第二个商贩的西瓜,如果他说的是实话,那我们买到了最甜的西瓜;如果他撒谎,那我们只有选择第三个商贩。

”小明笑了笑说:“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排除第一个商贩,我们只需要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商贩中选择了。

”小红赞同地点点头说:“对的,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商贩中,哪一个说的话是真的。

”小明继续说道:“如果我们假设第三个商贩的话是真的,那我们应该买他的西瓜。

因为他的西瓜是特别的,肥料也特别,很可能会更甜。

”小红露出思考的表情:“但是如果第三个商贩是在撒谎呢?那我们还是应该选择第二个商贩的西瓜。

”于是,小明和小红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觉得应该试一试第二个商贩的西瓜,因为他说的话更加直接,不像第三个商贩那样有些含糊不清。

最终,他们买了第二个商贩的西瓜,尝了一口后,他们确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这颗西瓜又甜又多汁,简直是他们吃过的最好吃的西瓜了。

从这个买西瓜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逻辑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时候,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逻辑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地面对各种选择,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推理【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推理【含答案】

四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推理【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1千米等于多少米?A. 100B. 1000C. 10000D. 1000003. 下列哪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圆形4. 下列哪个数字是质数?A. 12B. 13C. 14D. 155. 下列哪个数字是9的倍数?A. 18B. 19C. 20D. 21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5的倍数的个位数一定是5或0。

()2. 1米等于100厘米。

()3. 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倍数。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3 = __2. 1千米 = __ 米3.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 __ 的。

4. 14是 __ 的倍数。

5. 圆的面积公式是 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偶数和奇数的区别。

2. 请简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 请简述质数的定义。

4. 请简述π的含义。

5. 请简述圆的周长公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苹果?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3.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5厘米,求这个圆形的面积。

4. 15是哪个质数的倍数?5.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偶数都是2的倍数。

2. 请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纸和剪刀剪出一个正方形,并测量它的周长和面积。

2. 请用纸和剪刀剪出一个圆形,并测量它的周长和面积。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物体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摩擦力对滚动距离的影响。

锻炼数学推理能力小学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详解

锻炼数学推理能力小学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详解

锻炼数学推理能力小学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详解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要想提高数学推理能力,除了老师的教导之外,进行专项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道锻炼数学推理能力的小学数学专项练习题及详解。

一、练习题1.小明手中有三根长度不等的木棒,分别为2厘米、3厘米、4厘米,现在他想用这三根木棒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能够拼成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请列举全部的情况。

2.给你一组数字:5、6、7、8、9,现在你需要选出其中的三个数字,使它们的和一定,那么你能够选出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呢?3.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将它对角线折叠后,纸片会分成哪些部分?4.在一个游泳池中,有多个人在游泳,他们的潜水时间和浮出水面的时间都不一样,请问他们几个人会在同一时刻处于水面和水下?二、详解1.小明能够拼成三角形的种数为3种,具体如下图所示:为什么会有一些情况不能够拼成三角形呢?因为三角形有一个基本原理: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

当小明拿出的三根木棒长度分别为2厘米、3厘米、4厘米时,如果要拼成三角形,那么只有2厘米+3厘米>4厘米,3厘米+4厘米>2厘米,2厘米+4厘米>3厘米这三种情况是可以的,其他情况不行。

2.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枚举法来解决。

5+6+7=18;5+6+8=19;5+6+9=20;5+7+8=20;5+7+9=21;5+8+9=22;6+7+8=21;6+7+9=22;6+8+9=23;7+8+9=24。

所以这5个数字中选出3个数字的和一定的组合有9种。

3.当长方形纸片对角线折叠之后,纸片会分成4个部分,具体如下图所示:因为长方形和它的对角线可以相互平分,在对角线上选一点做为折叠点,折叠后两边就是小三角形,中间的部分是菱形。

4.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法来解决。

假设游泳池中有5个人,他们的潜水时间和浮出水面的时间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当时间是3点10分时,小明和小李处于水面和水下。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代数推理题中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二次函数压轴题代数推理题中考真题含答案解析

代数推理题11.B(2019·温州改编)已知抛物线y=-x2+2x+6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把点B向上2平移m(m>0)个单位得点B1,若点B1向左平移n(n>0)个单位,将与该抛物线上的点B2重合;若点B1向左平移(n+6)个单位,将与该二次函数上的点B3重合.求m,n的值.2.B(2019·如皋)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m-2,0)和(2m+1,0).(1)若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求m的取值范围;(2)若y=1时,自变量x有唯一的值,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B(2018·南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2(k-1)x+k2-5k(k为常数)向右平移12个单位长度得到新抛物线,当1≤x≤2时,新抛物线对应的函数有最小值3,求k的值.2-3)和B(3,0).4.B(2019·海淀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0,(1)若抛物线在A,B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求a的取值范围;(2)结合函数图象判断:抛物线能否同时经过点M(-1+m,n),N(4-m,n)?若能,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抛物线的表达式和n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5.B(2019·南通)已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若该二次函数=x2-4x+3a+2(a为常数)的图象在x≤4的部分与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6.B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横坐标为a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1═关于点O对称,一次函数y2=k(x>0)的图象上,点A′与点Ax1x+n的图象经过点A′.过点A作AD⊥x轴,与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点D,2以AD为一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DEF,试说明函数y2的图象与线段EF的交点P一定在函数y1的图象上.7.B(2020·顺义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1x2+nx-m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左m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点B在抛物线上.(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已知点P(-1,-m),Q(-3,1).若抛物线与线段PQ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m的取值范围.8.C(2019·通州区期中)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过(m+1,a),(m,b)两点.(1)求证:am+b=0;(2)若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1,当x=1时,y≥3a,求a的取值范围.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6 ,269 ,286 ,302 ,()A.254B.307C.294D.316解析:2+5+6=13 256+13=2692+6+9=17 269+17=2862+8+6=16 286+16=302?=302+3+2=3072. 72 , 36 , 24 , 18 , ( )A.12B.16C.14.4D.16.4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72 36 24 18\ / \ / \ /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 选C(方法二)6×12=72,6×6=36,6×4=24,6×3 =18,6×X 现在转化为求X12,6,4,3,X12/6 ,6/4 ,4/3 ,3/X化简得2/1,3/2,4/3,3/X,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可解得:X=12/5 再用6×12/5=14.4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已回复过了,以下是隐藏的内容3. 8 , 10 , 14 , 18 ,()A. 24B. 32C. 26D. 20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所以,此题选18+8=264. 3 , 11 , 13 , 29 , 31 ,()A.52B.53C.54D.55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5. -2/5,1/5,-8/750,()。

A 11/375B 9/375C 7/375D 8/375解析:-2/5,1/5,-8/750,11/375=>4/(-10),1/5,8/(-750),11/375=>分子4、1、8、11=>头尾相减=>7、7分母-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所以答案为A6. 16 , 8 , 8 , 12 , 24 , 60 , ( )A.90B.120C.180D.240分析: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10. 2 ,3 ,6 ,9 ,17 ,()A.18B.23C.36D.45分析:6+9=15=3×53+17=20=4×5 那么2+?=5×5=25 所以?=2311. 3 ,2 ,5/3 ,3/2 ,()A.7/5B.5/6C.3/5D.3/4分析:通分3/1 4/2 5/3 6/4 ----7/513. 20 ,22 ,25 ,30 ,37 ,()A.39B.45C.48D.51分析:它们相差的值分别为2,3,5,7。

都为质数,则下一个质数为11则37+11=4816. 3 ,10 ,11 ,( ) ,127A.44B.52C.66D.78解析:3=1^3+210=2^3+211=3^2+266=4^3+2127=5^3+2其中指数成3、3、2、3、3规律25. 1 ,2/3 ,5/9 ,( 1/2 ) ,7/15 ,4/9 ,4/9A.1/2B.3/4C.2/13D.3/7解析:1/1 、2/3 、5/9、1/2 、7/15、4/9、4/9=>规律以1/2为对称=>在1/2左侧,分子的2倍-1=分母;在1/2时,分子的2倍=分母;在1/2右侧,分子的2倍+1=分母31. 5 ,5 ,14 ,38 ,87 ,()A.167B.168C.169D.170解析:前三项相加再加一个常数×变量(即:N1是常数;N2是变量,a+b+c+N1×N2)5+5+14+14×1=3838+87+14+14×2=16732.(),36 ,19 ,10 ,5 ,2A.77B.69C.54D.48解析:5-2=3 10-5=5 19-10=9 36-19=175-3=2 9-5=4 17-9=8所以X-17应该=1616+17=33 为最后的数跟36的差36+33=69所以答案是6933. 1 ,2 ,5 ,29 ,()A.34B.846C.866D.37解析:5=2^2+1^229=5^2+2^2( )=29^2+5^2所以( )=866,选c34. -2/5 ,1/5 ,-8/750 ,()A.11/375B.9/375C.7/375D.8/375解析:把1/5化成5/25先把1/5化为5/25,之后不论正负号,从分子看分别是:2,5,8即:5-2=3,8-5=3,那么?-8=3?=11所以答案是11/37536. 1/3 ,1/6 ,1/2 ,2/3 ,()解析:1/3+1/6=1/21/6+1/2=2/31/2+2/3=7/641. 3 , 8 , 11 , 9 , 10 , ()A.10B.18C.16D.14解析:答案是A 3, 8, 11, 9, 10, 10=>3(第一项)×1+5=8(第二项)3×1+8=113×1+6=93×1+7=103×1+10=10其中5、8、6、7、7=>5+8=6+78+6=7+742. 4 ,3 ,1 ,12 ,9 ,3 ,17 ,5 ,( )A.12B.13C.14D.15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3+1,12=9+3,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就是17-5=12。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4. 19,4,18,3,16,1,17,( )A.5B.4C.3D.2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15,18-3=15,16-1=15,那么,依此规律,( )内的数为17-2=15。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5. 1 ,2 ,2 ,4 ,8 ,( )A.280B.320C.340D.360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20,3×4×3=36,5×6×5=150,依此规律,( )内之数则为8×5×8=32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6. 6 ,14 ,30 ,62 ,( )A.85B.92C.126D.250解析:本题仔细分析后可知,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加2,14=6×2+2,30=14×2+2,62=30×2+2,依此规律,( )内之数为62×2+2=126。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8. 12,2,2,3,14,2,7,1,18,3,2,3,40,10,( ),4A.4B.3C.2D.1解析:本题初看很乱,数字也多,但仔细分析后便可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3,14÷2÷7=1,18÷3÷2=3,依此规律,( )内的数字应是40÷10÷4=1。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9. 2 ,3 ,10 ,15 ,26 ,35 ,( )A.40B.45C.50D.55解析:本题是道初看不易找到规律的题,可试着用平方与加减法规律去解答,即2=1 2+1,3=2 2-1,10=3 2+1,15=4 2-1,26=5 2+1,35=6 2-1,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7 2+1=50。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0. 7 ,9 , -1 , 5 ,(-3)A.3B.-3C.2D.-1解析:7,9,-1,5,(-3)=>从第一项起,(第一项减第二项) ×(1/2)=第三项51. 3 ,7 ,47 ,2207 ,( )A.4414 B 6621 C.8828 D.4870847解析:本题可用前一个数的平方减2得出后一个数,这就是本题的规律。

即7=3 2-2,47=7 2-2,2207 2-2=4870847,本题可直接选D,因为A、B、C只是四位数,可排除。

而四位数的平方是7位数。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2. 4 ,11 ,30 ,67 ,( )A.126B.127C.128D.129解析:这道题有点难,初看不知是何种规律,但仔细观之,可分析出来,4=1^3+3,11=2^3+3,30=3^3+3,67=4^3+3,这是一个自然数列的立方分别加3而得。

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5^3+3=128。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3. 5 , 6 , 6/5 , 1/5 , ()A.6B.1/6C.1/30D.6/25解析:(方法一)头尾相乘=>6/5、6/5、6/5=>选D(方法二)后项除以前项:6/5=6/51/5=(6/5)/6;( )=(1/5)/(6/5);所以( )=1/6,选b54. 22 ,24 ,27 ,32 ,39 ,( )A.40B.42C.50D.52解析:本题初看不知是何规律,可试用减法,后一个数减去前一个数后得出:24-22=2,27-24=3,32-27=5,39-32=7,它们的差就成了一个质数数列,依此规律,( )内之数应为11+39=50。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55. 2/51 ,5/51 ,10/51 ,17/51 ,( )A.15/51B.16/51C.26/51D.37/51解析:本题中分母相同,可只从分子中找规律,即2、5、10、17,这是由自然数列1、2、3、4的平方分别加1而得,( )内的分子为5 2+1=26。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56. 20/9 ,4/3 ,7/9 ,4/9 ,1/4,( )A.5/36B.1/6C.1/9D.1/144解析:这是一道分数难题,分母与分子均不同。

可将分母先通分,最小的分母是36,通分后分子分别是20×4=80,4×12=48,7×4=28,4×4= 16,1×9=9,然后再从分子80、48、28、16、9中找规律。

80=(48-28)×4,48=(28-16)×4,28=(16-9)×4,可见这个规律是第一个分子等于第二个分子与第三个分子之差的4倍,依此规律,( )内分数应是16=(9-?)×4,即(36-16)÷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