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张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创新。
纺织工业是传统的产业之一,但人们对其要求越来越高,纺织机器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其中,纱线张力检测仪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设备,可以帮助纺织厂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生产。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方面介绍纱线张力检测仪的运作过程。
纱线张力检测仪是一种用于纱线张力检测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实时测量并调节纱线的张力,以保证纱线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这一设备在纺织产业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棉纱、麻纱、毛纱、丝绸等各种纤维的生产中。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在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只需要将要检测的纱线穿过检测仪中的滑轮,然后设备就能够自动检测并调节纱线的张力。
具体来说,纱线张力检测仪包含了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两个组成部分。
传感器可以感应被测物体的某种物理特性,比如说力、压、位移等;而信号放大器则可以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并与其他电路组件进行处理。
在纱线张力检测仪中,传感器就是用于测量纱线张力的部分,而信号放大器则是用于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并进行控制的部分。
具体来说,纱线张力检测仪中的传感器往往是一种称为杠杆式传感器的设备。
这种传感器通过测量杠杆在纱线张力作用下的弯曲程度来计算纱线张力值。
而在信号放大器中,往往会采用智能化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内置的计算机芯片来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控制。
比如说,在检测到纱线张力过低时,设备就可以通过外部的负反馈电路来调节滑轮的位置,从而增强纱线的张力;而在检测到纱线张力过高时,设备就可以自动减小滑轮的位置,以缓解纱线的张力状况。
除了传感器和信号放大器外,纱线张力检测仪还包括了一些其他的设备。
比如说,检测仪中往往还会包括一些用于传输信号的导线和接口,以及一些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指示灯或液晶屏。
这些部分都是为了更加方便地使用和管理检测仪而设计的,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降低物料损失和人力开支。
张力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张力系统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张力系统是一种通过施加拉力或压力来保持物体的平衡或稳定的系统。
在各个行业中,张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维持物体形状、控制运动和传输力量等关键任务中。
本文将介绍张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领域。
2. 张力系统的原理张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平衡力的原理。
当物体受到外部力或负荷作用时,张力系统通过调节拉力或压力来实现平衡。
以下是张力系统的基本原理:2.1 张力的定义张力是指绳线或其他类似结构中作用于某一截面上的拉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张力在相反方向同时作用于相邻的两个截面上,使得整个结构保持平衡。
2.2 张力系统的要素张力系统包括以下要素: - 张力元件:通常是绳、链或带状物等。
- 支撑点:用于支撑、固定张力元件的点。
- 外部力:通过张力元件传输给物体的力。
- 物体负荷: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
2.3 平衡条件张力系统的平衡取决于以下条件: - 任何两个支撑点之间的张力力量相等。
-外部力和物体负荷的合力为零。
- 张力元件维持恒定的长度。
2.4 张力系统的调节当外部力或物体负荷发生变化时,张力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平衡。
该调节机制可以通过改变张力元件的长度或调整支撑点的位置来实现。
3. 张力系统的应用张力系统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材料加工张力系统在材料加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纺织业中,张力系统通过维持纱线的张力来保持纱线的平稳传输和控制织物的质量。
类似地,在印刷业中也广泛使用张力系统来保持纸张和印刷带的稳定性。
3.2 运动控制张力系统在运动控制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旗帜或帆布悬挂中,张力系统通过调整绳索的张力来控制旗帜或帆布的展开和收束。
此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张力系统在输送带和绳索传动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航空航天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张力系统被广泛用于控制和平衡飞行器的运动。
例如,在卫星部署和空中加油中,张力系统被用来控制绳索和油管的张力,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粗纱机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参数分析

粗纱机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参数分析粗纱机是纺纱工业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将纤维在纺纱前进行精细的梳理和拉伸,以便得到更好的纺纱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粗纱机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设备参数分析。
一、工作原理粗纱机主要由梳理部、拉伸部和纺纱部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原棉经过一系列的梳理、拉伸和纺纱操作,最终得到所需的粗纱。
1. 梳理部:梳理部主要由圆筒梳子和顶针梳子组成。
圆筒梳子和顶针梳子相互作用,将纤维逐渐打松、分散,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和短纤维。
梳理过程中,纤维的纵向拉伸也开始逐渐进行。
2. 拉伸部:拉伸部主要由提升杆和抗拉珠组成。
提升杆将纤维逐渐拉长,使其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强度。
抗拉珠对纤维进行牵引,保持它们的拉伸状态。
3. 纺纱部:纺纱部负责将拉伸过后的纤维进行纺纱,形成粗纱。
纱线通过一系列的辊轮、卷筒等,最终成为粗纱。
纺纱过程中,通过调节纱嘴和卷装速度等参数,可以控制纱线的粗细和装纱的密度。
二、设备参数分析粗纱机的性能参数对于纺纱工艺和纱线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参数及其分析。
1. 生产速度(转速):粗纱机的生产速度是指每分钟纺纱的机械转数。
高生产速度可以提高纺纱效率,但同时也对设备的稳定性和纱线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梳数:梳数是指梳理部中圆筒梳子和顶针梳子的刺簇密度。
梳数越高,梳理效果越好,可以得到更干净、均匀的纤维。
但高梳数也会增加设备的功耗和磨损。
3. 梳理比例:梳理比例是指梳理部中的圆筒梳子和顶针梳子之间的速比。
合适的梳理比例可以实现纤维的均匀分散和拉伸,对纱线质量有重要影响。
4. 拉伸比:拉伸比是指拉伸部中提升杆和抗拉珠之间的速比。
合适的拉伸比可以实现纤维的均匀拉伸,提高纱线的延展性和强度。
5. 卷装密度:卷装密度是指纱线每单位长度所卷绕的长度。
卷装密度的选择要根据纱线的用途、纺纱工艺以及所需纱线的特性来确定。
6. 机器尺寸:机器尺寸对于工厂的生产线布局和设备安装具有重要影响。
新型粗纱机粗纱张力控制

等, 取代 了传统粗纱机 的锥轮变速机构、 成形机构 、
张力微调装置、差动机构、换 向机构等 ,大大 简化 了粗纱机 的结构 ,基 本实现 了 自动 化 。高 精度 的
C D张 力传感器 , C 在线 自动检测 、自动控制粗纱张 力 ,达到 自动调节粗纱张 力的 目的 ,实现恒张力纺
纱。
维普资讯
山东纺 织 经济
20 0 8年第 4期 ( 总第 1 6期 ) 4
新型粗纱机粗纱张力控制
丁
( 潍坊 学院 摘
敏
2 16 ) 601
山 东潍 坊
要 :新 型粗 纱机 采用 了 片机 、PC C 传 感 器等先进 的控 制 、监测技 术 ,使粗 纱张 力始终 单 L 、CD
保持 稳 定 , 高 了粗 纱质量 。 文对粗 纱张 力 自动检 测调 节 系统 的工作 原理 及 充分 发挥 该 系统调 节作 用 提 本 的措 施进 行 阐述 。
关键词 :新型粗纱机;张力传感器;粗纱张力; 控制 中图分类号: S 0 .26 T 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9 8 o 8 4 0 3- 2 63 06 ( 0) — 10 0 2 0
F -1 型粗纱机应用偏心齿轮式张 力微调装置、日 L 6
本R MK 2 一 型粗纱机采 用差动靠模式张力微调装 置
等 ,使粗纱张 力得到一定程度 的改善 。但 这些张 力 调节装置其基本原理仍是靠移动铁炮皮带的位置进 行张力调节。由于锥轮变速机 构 ,工艺设计不尽合
理 ,再有原料不稳定等多种 因素 ,因此传统粗纱 机
下垂量 ,保证纺纱全过程 中纱条呈略松状态 。
22 .粗纱张力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粗纱张 力的大小及其稳定性完全取决于前 罗拉
张力控制器原理

张力控制器原理张力控制器(Tension controller)是一种用于控制张力的自动化设备。
它广泛地应用在纺织、印刷、拉伸、包装以及造纸等行业中。
张力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被控物体的张力并根据预设的参数进行调节,以达到所需的张力控制。
1.传感器检测:系统通过安装在张力控制线路上的传感器来检测被控物体的张力。
传感器通常采用负载细微压变法、压电效应、电感效应等原理,能够实时测量张力信号并转化为电信号。
2.电信号放大与调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需要经过放大和调理的处理,以便使得信号能够被控制器读取并进行后续的计算和分析。
通常,放大和调理的方法包括滤波、放大、线性化等。
3.控制器计算:张力控制器通过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计算和比较,得出当前实际张力与预设张力之间的差异。
控制器通常采用微处理器或者PLC等计算设备,能够根据设定的参数对实际张力进行调整。
4.控制信号产生:根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张力差异,控制器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是电流、电压、气体或者液体等形式,用于调节被控张力装置的运动或者力度。
5.被控张力装置调节:根据控制信号,被控张力装置会作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所需的张力水平。
常见的张力装置包括张力滚筒、张力传动装置等。
通过控制这些装置的运动或者力度,可以实现对被控物体的张力控制。
6.反馈调整: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好地控制张力,通常会添加反馈机制。
控制器可以通过反馈传感器实时监测被控物体的张力,并根据实时的反馈信号进行调整,以实现更加精确的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传感器检测、电信号调理、控制器计算、控制信号产生、被控张力装置调节和反馈调整等步骤。
通过对这些步骤的协调和控制,张力控制器能够实现对被控物体的张力精确控制,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纱线张力检测仪是一种特殊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各种线绳,纱线,绳索等物体的张力。
它可以检测出一种特定的物体是否受到了张力,可以用来检测线绳的断裂率,以及各种重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核心原理是利用一个小型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到线绳或纱线的张力,并将检测到的张力值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出。
传感器一般由一个线绳,纱线,绳索或连接物体上的滑轮构成,连接物体的滑轮上安装有探头,探头与传感器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弹性容易,当线绳等物体上的张力发生变化时,滑轮上的弹性容易也会随着变化而变化,而传感器会通过变化的弹性容易检测出线绳等物体上的张力,并将检测到的张力值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出。
纱线张力检测仪的优点是精度高,有效范围广,可以测量出低于10N以下的微弱张力,可以对多种材质的物体进行测量。
此外,它具有灵活性,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耐久性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长期使用。
- 1 -。
技术粗纱工艺和张力控制

技术粗纱工艺和张力控制1.粗纱机的工艺控制粗纱机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定量、锭速、牵伸倍数、罗拉握持距及胶圈钳口隔距、罗拉加压、捻系数、卷绕密度、集合器及喇叭口直径、压掌卷绕道数等。
(1)粗纱的定量根据细纱机牵伸能力,纺纱号数,产品质量来确定,其中主要依据纺纱号数。
所纺的粗纱越重、纱越粗,但过重,则细纱随牵伸倍数加大,对成纱条干有影响。
现在有加大定量至10g/10m的。
总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除根据细纱号数与熟条定量而定以外,还要参照粗纱机的牵伸形式,由于目前细纱机向高倍数牵伸发展,粗纱可配置较低的牵伸倍数,对质量有利。
当采用双短胶圈牵伸的粗纱时,一般5倍~12倍。
(2)粗纱机的牵伸分配,依据牵伸形式和总牵伸倍数而定,在主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大时,主牵伸区承担牵伸的倍数宜大,双短胶圈牵伸属于牵伸区能力较大的一种,实践证明,在喂入棉条定量与粗纱定量不变的情况下,后牵伸倍数越大,粗纱条干越差,因此,在主牵伸区工艺条件较好时,后牵伸倍数应偏小掌握。
(3)后牵伸倍数:后牵伸倍数对粗纱条干影响很大。
一般情况下,双胶圈牵伸装置,由于胶圈部分的摩擦力较强,而且有一个弹性钳口,能稳定牵伸力,使纤维变速点前移,既集中又稳定。
因此,一般后牵伸倍数配置在1.08倍~1.4倍之间。
生产实践中我们在A454型、FA468E型、FA458A型、FA421型粗纱机采用1.1倍的后牵伸、粗纱条干均匀度为最优。
当然条干质量也与胶圈罗拉的加压大小有关。
在确定后牵伸倍数时,应当首先了解下胶圈对中罗拉的滑溜率大小,应尽量减少上、下胶圈的滑溜率。
另外,当粗纱定量过重时,为防止须条产生分层现象,可取较大的后牵伸倍数,当纺针织用纱时,为防止细纱长片段细节,在选用较小的总牵伸倍数的情况下,后区牵伸倍数也宜偏小掌握。
(4)采用大卷装高速粗纱机时,锭速可达1000 r/min~1500r/min,粗纱定量不宜过轻,否则会增大意外牵伸导致粗、细纱断头增多,生活难做。
粗纱张力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测试及控制方法

粗纱张力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测试及控制方法粗纱张力的控制与调整是纺织企业普遍关注的课题。
粗纱张力测试与调整对于保证粗纱工序在大、中、小纱的纺纱过程中,减少粗纱意外牵伸、保证粗纱条干、控制重量不匀率、保持成形良好、改善粗纱的内在质量,提高后工序成纱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粗纱张力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保持一定的粗纱张力是纺纱工艺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适当的粗纱张力有利于提高纱条纤维的伸直度和紧密度,并使卷绕成形紧密,容量增加。
粗纱张力太小时就会造成前罗拉和锭翼间的纱条因松弛而断头,纱管卷绕松软,形成烂纱;粗纱张力过大时,会引起纤维间相对滑移而使条干不匀和断头增加。
2 粗纱张力的测试粗纱的伸长率可用来间接反映纺纱张力。
因为就正常而言,当粗纱捻度一定时,伸长率大则粗纱张力也大;伸长率小,粗纱张力也小。
对粗纱伸长率的测试,一般是以同一时间内,筒管上绕纱的实际长度与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间的差值,与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之比的百分率表示。
因前罗拉转速较快,不易掌握开关车时问,故前罗拉输出的计算长度,常以后罗拉所转数通过传动系统计算求得。
伸长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L1-L2)/L2 x 100% 式中:E为粗纱伸长率,L1为筒管上绕纱的实测长度,L2为同一时间内,前罗拉输出的实测长度。
用测长法检验的平均粗纱伸长率,一般要求控制在1%~2%(最大不超过2.5%),前后排之间,大、小纱之间的伸长率差异要求不大于1.5%超过范围时,应予以调整。
3 粗纱张力的控制在粗纱机试纺或改换品种时,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对张力进行工艺调整:(1) 调整轴向卷绕密度:正常的粗纱轴向密度,应是小纱时相邻纱圈之间留有0.5mm的缝隙,即用肉眼观察,可在绕第一层纱时能隐约见到筒管表面为宜。
轴向密度的大小,可调换升降齿轮,使卷绕稀密适宜。
(2) 确定锥轮皮带起始位置,调整纺纱张力。
(3) 确定张力变换齿轮,调整大纱张力:张力变换齿轮决定的是锥轮皮带移动量,即一落纱中各阶段的卷绕速度,因而对整落纱及大、中、小纱张力影响都很大,所以合理配置张力齿轮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探讨粗纱张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史志陶(沙州工学院)摘要: 介绍了CCD 粗纱张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影响粗纱纺纱张力的因素有CCD 粗纱自动检测调节装置的配置数量、喂入熟条的重量不匀率、熟条长片段不匀、假捻器的安装状态和粗纱在锭翼压掌叶上的绕圈圈数等,在纺纱时要确保粗纱纺纱张力稳定,必须充分发挥粗纱张力控制系统的作用。
关键词: CCD;粗纱;张力;伸长率;控制中图分类号:TS103 2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7415(2003)06 0019 03 我国新研制的FA481型、FA425型粗纱机,以现代变频调速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及电子粗纱张力检测调节系统,取代了锥轮变速机构、张力微调装置及成形机构,大大简化了粗纱机的结构,代表着我国现代悬锭粗纱机的最高水平,使粗纱机的工艺调整与维护保养工作强度大大降低,粗纱机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高精度的C CD 传感器,可以随机自动检测粗纱张力状态,对不同的纺纱品种均能使粗纱张力始终保持最佳值,为提高粗纱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1 锥轮变速机构粗纱机张力控制的缺陷设粗纱前罗拉钳口输出须条速度为 ,粗纱卷绕直径为D x ,锭子的转速为n 0,筒管转速为n x ,则有:n x =n 0+2 D x一般认为,粗纱卷绕从里层到外层其层厚按等差级数递增,在锥轮皮带每次等间距移动的情况下将粗纱机的锥轮外形曲线设计成双曲线。
由于工艺设计不尽合理、原料不稳定等情况,导致纺纱张力不稳定,一落纱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台间粗纱伸长率差异都较大。
虽然采用了粗纱纺纱张力预置式微调补偿装置,使粗纱锥轮皮带由等间距移动改为根据纺纱的情况变间距移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与断头率,提高了成纱条干。
但当喂入原料等因素发生波动作者简介:史志陶,男,1962年生,副教授,张家港,215600收稿日期:2003 01 20时,仍然会出现粗纱纺纱张力不稳定、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发生波动。
此外,粗纱纺纱张力始纺调整与日常调整技术难度大,工作量也大,对产品翻改影响较大。
2 粗纱张力自动检测调节系统工作原理2 1 粗纱纺纱张力控制系统粗纱张力的大小及其稳定性完全取决于前罗拉钳口的出条速度、筒管转速、锭子转速、龙筋升降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粗纱纺纱张力检测传感器的在线检测,并将其信息传递至单片机,PLC 控制系统就可实现预定的纺纱张力要求。
粗纱纺纱张力检测,采用高精度的CCD 线性位移图像传感器 电子眼,其在线测量精度达0 1mm 。
粗纱纺纱张力检测装置通过对瞬间某特定位置粗纱位置状态的检测,来判断粗纱张力的合适与否,其检测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粗纱纺纱张力检测调节系统的工作原理2 2 粗纱纺纱段位置与纺纱段张力之间的关系2 2 1 托锭粗纱机纺纱时的情况一般认为,托锭粗纱机纺纱时,其纺纱张力情况就纺纱正常与否,可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纺纱段粗纱挺直,并伴随剧烈抖19!第31卷 第6期2003年6月棉纺织技术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339∀动,即粗纱纺纱张力过大,如图2中的A 。
由于锭子锭翼单侧受力,使旋转的锭子出现不平衡状态,加上锭子锭翼动平衡状态、锭子与筒管运动的同轴性,致使锭子摆动,纺纱段粗纱拉直而剧烈振荡,同时,粗纱加捻三角区长度波动,这样,不利于粗纱伸长率的稳定,使粗纱伸长率波动较大。
图2 纺纱段粗纱位置图第二种情况,纺纱段粗纱严重松弛,张力小且极不稳定,加捻三角区长且不稳定,甚至出现#麻花状∃。
由于加捻三角区增大,其中的纤维彼此间松散,联系作用减弱,不利于粗纱捻回传递到加捻三角区,也导致粗纱伸长率过大且不稳定,如图2中的B 。
第三种情况,纺纱段粗纱紧而不拉直、不出现振荡,坠而能使加捻三角区获得捻回,且稳定,如图2中的C 。
这样就能使粗纱纺纱段张力稳定,粗纱伸长率比较稳定及其波动小。
2.2.2 悬锭粗纱机纺纱时的情况由于悬锭粗纱机锭子中心、上下位置固定不变,在粗纱纺纱段张力过大时,不可能出现如托锭粗纱机纺纱时的纺纱段粗纱剧烈抖动现象。
而悬锭粗纱机纺纱段粗纱出现剧烈抖动,其原因应该为锭子上端假捻器上端面旋转时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致粗纱与假捻器的接触点位置变动,使纺纱段粗纱剧烈抖动,属于假捻器安装质量问题。
因此,纺纱段粗纱张力大与比较合适与否,是很难从纺纱段粗纱在检测区域的位置状态来区别,当然,其粗纱伸长率是不一样的,但其伸长率差异从理论上讲没有较大区别,应该都比较稳定;而纺纱张力小时出现的情况与上述相同。
利用这个原理,运用CCD 位移式传感器在线检测粗纱的位置,并与控制位置比较,作出是否调整筒管转速的判断,这样可以保证纺纱段粗纱在要求的位置区域,实现了纺纱张力以及粗纱伸长率的稳定。
从理论上讲,纺纱张力太大与比较合适是很难作出区别,但对于纺纱张力过小时,应该能够作出反应。
3 影响粗纱纺纱张力的因素3.1 CC 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的配置数量由于CC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配置数量极有限,以致在线检测的数据代表性差。
设CCD 检测的平均粗纱张力为x ,整台粗纱机锭子的平均粗纱张力为y ,当(y -x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则CC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反映整台粗纱机的纺纱情况越真实,粗纱张力控制越有效;当(y -x )的绝对值很大,则CC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反映整台粗纱机纺纱情况的误差就很大,即x 不能完全代表y ,这样就必然出现粗纱机纺纱张力系统对粗纱张力进行不合实际的调节,有可能使整台粗纱机大部分锭子的粗纱张力失去控制。
因此,CCD 的数量对粗纱张力在线检测极为重要。
要实现比较有效的粗纱张力控制,就必须配置相当数量的CC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否则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3 2 喂入熟条的重量不匀率喂入熟条重量不匀率的大小或者喂入熟条的定量变异系数决定着CC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采集数据的有效性。
若熟条重量不匀或者定量变异系数较小,则粗纱须条定量差异更小,加捻卷绕过程中,粗纱张力可通过卷绕张力自调能力、变卷绕量自调能力,能顺利地实现锭间纺纱张力差异的减小。
若熟条重量不匀或者定量变异系数过大,则有可能出现(y -x )的绝对值过大,而使整台车粗纱纺纱张力控制失控,所以,要有效发挥新一代粗纱机的优越性能,关键还在于严格控制熟条的重量不匀。
此外,重量偏差大小不会影响张力装置采样的有效性。
3 3 熟条长片段严重不匀熟条的长片段严重不匀,会使粗纱张力出现时紧时松,由于长片段不匀具有随机性,使得整台粗纱机的张力控制随检测锭位的粗纱变粗时而松弛,随检测锭位的粗纱变细时而收紧,同时使粗纱每层卷绕直径不稳定,有可能使粗纱断头、粗纱卷装结构恶化。
要保证控制纺纱张力稳定顺利实施,就必须提高成卷的正卷率及棉卷的纵向均匀性,较高的正卷率及棉卷的纵向均匀性好,就有可能实现较低的生条重量不匀率、熟条重量不匀率及长片段不匀CV 值,同时,要严格控制梳棉机落物率台差。
此外,采用清梳联,同时配置自调匀整20!棉纺织技术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第31卷 第6期2003年6月∀340∀装置,使生条重量不匀率、长片段CV 值较小。
3 4 假捻器安装状态对粗纱张力及其伸长率稳定的影响假捻器的安装状态对粗纱张力及其伸长率稳定与否极为重要。
如果锭子上端假捻器上端面旋转时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致粗纱与假捻器的接触点位置变动,使纺纱段粗纱剧烈抖动,这对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的控制极为不利,特别是高速时尤要注意。
因此,要加强粗纱机的日常维护,使假捻器的安装状态有比较好的水平。
3 5 粗纱锭翼压掌叶上绕圈数对粗纱张力与伸长率及其差异的影响一般认为,粗纱在锭翼压掌叶柄上的绕圈数多,则粗纱在锭翼压掌叶柄上的摩擦阻力就大,导致粗纱卷绕段的卷绕张力增大,卷装卷绕直径就相对减小,同时考虑粗纱在卷绕段的伸长,使粗纱进入锭翼压掌叶柄到卷绕区域的速度放慢,最终使纺纱段粗纱张力相对减小。
相反,粗纱在锭翼压掌叶柄上的绕圈数少,则纺纱段张力就相对大些。
此外,粗纱纺纱张力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当纺纱段张力变大时,可以通过提高粗纱的伸长率及减小卷绕直径,使粗纱的纺纱张力不至于突变增大很大。
同样,当纺纱段张力变小时,可以通过降低粗纱的伸长率及增大卷绕直径,使粗纱的纺纱张力不至于突变降低很大,以保证粗纱纺纱张力变化平缓。
因此,为保证粗纱张力检测系统对粗纱纺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比较有效,在试纺时仍要通过观察调整好整台车的粗纱张力,使其在比较合适的水平,确保粗纱张力检测系统在比较有效的状态下工作,使粗纱纺纱张力、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控制在比较良好的范围内。
4 结论(1)要使粗纱张力保持比较稳定,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粗纱张力检测装置,以使粗纱机纺纱张力检测装置的采样信号具有代表性。
否则,(y -x )的绝对值很大,则CC D 位移式粗纱张力检测装置反映整台粗纱机的纺纱情况误差就很大,即x 不能代表y ,这样就必然出现粗纱机粗纱张力系统对粗纱张力进行不合实际的调节,有可能使整台粗纱机大部分锭子的粗纱张力失去控制。
(2)要使粗纱张力控制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喂入粗纱机熟条的重量不匀率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有可能使整台粗纱机大部分锭子的粗纱张力失去控制。
(3)粗纱的条干CV 值要小,这样对粗纱卷绕及控制粗纱伸长率差异大小极为有利。
因此,纺纱工艺流程中尽可能在梳棉机上或并条机上配备自调匀整装置。
(4)保证假捻器的安装状态良好是控制粗纱伸长率差异大小的基础。
(5)为保证粗纱张力检测系统对粗纱纺纱张力与伸长率控制比较有效,在试纺时,仍要通过观察调整好整台车的粗纱张力,确保粗纱张力检测系统在比较有效的状态下工作,使粗纱纺纱张力、粗纱伸长率及其差异控制在比较良好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1] 史志陶,朱赤峰,徐英 粗纱伸长率的控制与纺纱张力自动调节机理的分析%J &.棉纺织技术,2000;28(3):1721.[2]史志陶,吴卫平 粗纱加捻卷绕的受力分析%J &.棉纺织技术,2001;29(2):2330.[3] 汤龙世,王远恒,郭中益 FA425型粗纱机结构性能及试验分析%J &.棉纺织技术,1999;27(5):913.[4] 史志陶 粗纱卷绕状况探讨%J &.棉纺织技术,1999;27(5):1416.Work Principle Analysis of Automatic Adjustment System of Roving TensionShi Zhitao(Shazhou Engineering Institu te)Abstract The work principle of CCD roving tension automatic adjustment system is introduced.The resul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roving tension are CCD number,weight unevenness and long term unevenness of dra w sliver,fixed state of false twister,winding coils of roving in pressure finger and so on.In order to enable spinning tension of roving stable,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syste m should be devel oped fully.Key Words CCD,Roving,Tension,Elongation Ratio,Control21!第31卷 第6期2003年6月棉纺织技术Cotton Textile Technology∀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