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2周练教师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周周测试题课标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周周测试题课标试题

大田县第四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周周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2、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3、Rt ⊿ABC 中,斜边AB 上的高为CD ,假设AC = 3,BC = 4。

那么CD = ;4、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边长为 .5、36的平方根是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6、25=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一小题5分,一共20分〕1、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那么斜边长为〔 〕.〔A 〕80cm (B)30cm (C)90cm (D120cm.2、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那么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42 (B)32 (C)42或者32 (D)37或者333、以下各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 (A)2)2(2-=- (B) 9)3(2=- (C) 393-=- (D) 39±=±4、2)5(-的平方根是 〔 〕(A)5± (B)5 (C) 5- (D)5± 三、计算题〔第1、2题各14分,第3题16分,一共44分〕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20,BC=15,CD=7,AD=24,∠B=90°,请问∠D 等于90°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AD ⊥AB,BC ⊥AB,AB=20,AD=8,BC=12,E 为AB 上一点,且DE=CE,求AE..3、一个无盖圆柱形纸筒的底面周长是60厘米,高是40厘米,如图,一只小蚂蚁在圆筒底部的A 处,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点A 相对的B 点处的蜜糖,试问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西南师大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卷 附解析

西南师大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卷 附解析

乡镇(街道)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绝密★启用前西南师大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卷 附解析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其中最长的一条边是( )厘米。

2、九亿五千零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3、甲数的2/5是乙数的5/6,乙数是12,甲数是( )。

4、三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连本带息共( )元。

5、因为A∶5=7∶B,所以A 和B 成( )比例。

6、一只圆珠笔的价格是α元,一只钢笔的价格是8元,两只圆珠笔比一只钢笔便宜了( )元。

7、一个两位小数,若去掉它的小数点,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多47.52。

这个两位小数是( )。

8、有一张长48厘米,宽36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要裁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无剩余,裁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 )厘米。

9、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14,这两个数的比是4:3,那么乙数是( )。

10、一件上衣,打八折后比现价便宜了70元,这件上衣原价是( )元。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一件商品,先提价20%,以后又降价20%,现在的价格与原来相比( )。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无法确定2、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3、选项中有3个立方体,其中不是用左边图形折成的是( )。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C卷 附答案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C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 高原现象B 抑制现象C 遗忘现象D 挫折现象2、“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

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投射效应B.首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效应5、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6、在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教学,这种分组属于()。

A.综合分组B.外部分组C.内部分组D.交叉分组7、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摄影小组举办的摄影作品大赛属于()。

A.游戏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8、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课堂教学不可或缺B.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C.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D.必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9、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北师大版2022年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

北师大版2022年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北师大版2022年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密封线外请勿作答。

一、填空题(共2大题,每题5分,共计10分)1、认真填一填。

1、3+3+3+3+3+3=3×( )=( )×3=( )2、1时=( )分;从8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 )时( )分。

3、( )里最大能填几?7×( )﹤29 34﹥5×( ) ( )×8﹤55 60﹥( )×9 2、我会填。

(1)我的红领巾有( )个角。

一把三角尺最多只有( )个直角。

教室的黑板表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2)姚明的身高是226( )。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 )。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3)笔算加法和减法时都要把( )对齐,都从( )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 ),就向( )位进1,减法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 )。

二、计算题(共2大题,每题6分,共计12分)1、计算。

860-(427-279) 642-486+365 = == =2、在里填上“+”“-”或“×”。

64=10 64=28-4 248=16+035=15 36=12+6 5×614=16三、列竖式计算(共2大题,每题6分,共计12分)1、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56÷9= ※329+196=2、我会用竖式计算。

90-54= 38+44= 38+59=60-27-9= 100-(42+19)= 86-(52-28)=四、选一选(共8小题,每题2分,共计16分)1、6050读作( )。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B卷 含答案

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B卷 含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B 卷 含答案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2、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 D.《孟子》3、基于每一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

A.区域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4、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下列哪一项不是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划分的?( ) A.发展性研究 B.应用性研究 C.预测性研究 D.评价性研究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个体差异 D.个人努力7、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的是( )。

A 、加涅 B 、罗森塔尔 C 、戴尔 D 、波斯纳8、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 B.演示法 C.读书指导法 D.实习作业法9、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教学10、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上海教育版2022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

上海教育版2022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上海教育版2022二年级语文下学期每周一练试题含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拼音部分(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二、基础知识(共4大题,每题5分,共计20分)1、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条条)龙船一( )河道一( )花炮例:(鲜红)的地毯( )的鼓点 ( )的泼水节例:(驱赶)猛兽( )教训 ( )粮食2、我会填词。

产生发生果然居然发明发现(1)、小猫在我们家生活了两年,我跟它()了浓浓的感情。

无论()什么事情,爸爸总会和我在一起。

(2)、列宁跟着蜜蜂()找到了养蜂人的家。

没有想到,我()能得到一等奖。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之一。

春天来了,我()迎春花开了。

3、我会变一变,再组词。

减法:给——合()洗——______()加法:白——柏()尤——______()4、组词。

三、识字辩字(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抄写词语。

四、连一连(共1大题,每题5分,共计5分)1、找朋友。

(连一连)察看冲毁开通恢复河道水情生产房屋五、完整句子(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我会按照要求写出句子。

1.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用加点的字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丹顶鹤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

(用加点的字写出打比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代 伟大英雄 的 治水 我国 大禹 是 一位(把这些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标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排列句序(共1大题,每题6分,共计6分)1、我会排句子,再括号里填上序号。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每周一练试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2、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预设学习活动方式( )。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3、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病属于( )。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德育方法中的( )。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6、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

这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7、校本课程属于( )。

A 、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B 、必修课程 C 、选修课程 D 、隐性课程8、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理想国》 C.《学记》 D.《论语》9、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也属于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10、学校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媒介,旨在体现教育理念,实现与人功能。

豫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

豫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题…绝密★启用前豫教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每周一练试题 附解析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2/5=( )%=( )÷40 =( )(填小数)。

2、0.5和(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它本身。

3、三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连本带息共( )元。

4、一个电饭煲的原价是160元 ,现价是120元,电饭煲的原价降低了( )%.5、从(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6、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削去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在一个盒子里装了5个白球和5个黑球,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

8、小红把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68%,利息税是5%,那么到期时可得利息( )元。

9、解放军战士进行射击训练,四个战士每人射击了20发子弹,共有4发子弹没有击中,这次训练的命中率是( )。

10、一个正方体木块的棱长是2dm ,现在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

削成的圆柱侧面积是( )dm2,削成的圆柱的体积占原来正方体体积的( )%。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王强把1000元按年利率2.25%存入银行.两年后计算他缴纳20%利息税后的实得利息,列式应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阳致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周练2020.02.22(时间:10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阐释学的观点是,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

阐释不是______,千方百计地搜索某一种定音的标准答案,从而结束漫长的理论______。

即使某个时代的读者达成了评价一部作品的共识,另一个时代的阅读又可能______不同的观点。

A. 披沙拣金跋涉催生B. 拨云见雾旅行衍生C. 披沙拣金旅行衍生D. 拨云见雾跋涉催生1. A[披沙拣金: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拨云见雾: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

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由上文“不再追求一个阐释的终点”可知,应选“披沙拣金”。

跋涉:形容旅途艰苦,十分艰难。

旅行:远行;去外地办事或游览。

从语境分析中可知,“阐释学”的概念曾经经历过漫长的理论探讨的过程,应选“跋涉”。

催生: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形成当前状态。

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从母体物质得到的“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演变而产生。

从语境分析可知,对一部作品的阅读,不同的时代,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同观点。

应选“催生”]2. 下列诗句涉及的传统节日,按农历一年内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②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③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④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A. ②③①④B. ④②①③C. ③①②④D. ②③④①2. A(①由“清秋半”可知是中秋节;②由“月色灯山”“香车宝盖”可知是元宵节;③由“禁火”“斋冷”可知是寒食节;④由“迎春”“结局”可知是除夕。

根据农历一年内的时间顺序应为:元宵节、寒食节、中秋节、除夕。

故选A)3.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日子这么紧紧张张,应该过得快吧?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光淡淡的,没有一点温色,寒气就像草原上的群狼到处肆虐。

①冬季的漫长是人们感觉出来的②没有,丝毫也没有③要不为啥总见书卷报端出现漫长的冬季呢④一个个都感到缓慢⑤不,是人们煎熬出来的⑥非但没有觉得冬日短暂A. ⑥④①⑤③②B. ②①⑤⑥④③C. ⑥④③②①⑤D. ②⑥④③①⑤3. D(根据上文“应该过得快吧”以及第一空后面的句号可知,第一空应是回答前面的问句的,所以②为第一句;⑥句中的“非但没有”紧承②句中的“没有,丝毫也没有”,④句中的“一个个都感到缓慢”与⑥句中的“没有觉得短暂”衔接;③句中“漫长的冬季”紧承④句中的“缓慢”,而且句末的“呢”与此处的感叹号是一致的,①句中“冬季的漫长”与③句衔接,⑤句“不”紧承①句,强调“不是感觉出来的,是2020高三语文考前训练八第1页 /共 13页煎熬出来的”。

故选D)4. 下列诗句中,和右图的画意相吻合的一项是(3分)()A.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B.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C.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D.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 D(图中“月亮”“竹子”“一个人坐着弹琴”构成的意境与D项相符)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游庐山后记[清]恽敬1、自白鹿洞西至栗里,皆在庐山之阳;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

从白鹿洞往西到栗里,都在庐山的南面;听说它的北面更加宽旷神秘,没有去过。

2、四月庚申,以事赴德化。

壬戌,侵晨,沿麓行。

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

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寺,测香谷泉。

四月庚申日,我因为有事到德化。

壬戌日,凌晨,沿着山脚前行。

在东林寺的三笑堂吃了点东西。

沿着高贤堂,跨过虎溪,来游西林寺,到了香谷泉旁边。

出太平宫,漱.宝石池。

甲子,渡江览湓口形势。

乙丑,返宿报国寺。

大雨,溪谷皆溢焉。

出了太平宫,在宝石池喝水。

甲子日,过江一览湓口的形势。

乙丑日,回来住宿在报国寺。

天下大雨,溪谷的水都满了。

3、丙寅,偕沙门无垢,篮舆曲折行润中,即锦润也。

度石桥,为锦绣谷,名殊不佳;得红兰数本,宜改为红兰谷。

丙寅日,带着叫无垢的小和尚,乘竹轿子在涧中曲折行走,这里就是锦涧。

渡过石桥,是锦绣谷,这名字极其不好;这里出过几株红兰,应该改名叫红兰谷。

忽白云如野马,傍腋驰去;视前后人,在绡纨中。

云过,道旁草木罗罗然,而润声清越相和答。

忽然间白云就像野马一样,在腋边飘过去了;看前后的行人,好像就在薄纱之中。

白云过后,路旁的草木清疏可辨,而山涧中清越的声音相互答和。

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经“庐山高”石坊,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天际。

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满,峰尽没。

于是踏上半云亭,斜眼看试心石,经过“庐山高”石坊,石头的外形挺秀高拔无法描述,它们的高峰都飘浮在天际。

云彩忽然从脚下升起,慢慢上浮慢慢弥漫,山峰都被淹没了。

闻云中歌声,华婉动心,近在隔润,不知为谁者。

听到云中的歌声,华美婉转动人心弦,虽然就隔着一涧,但不知道唱歌的是谁。

云散,则一石皆2020高三语文考前训练八第2页 /共 13页有一云缭之。

忽峰顶有云飞下数百丈,如有人乘之行,散为千百,渐消至无一缕,盖须臾之间已如是。

白云飘散,每一块石都有一片云环绕。

忽然峰顶有云从数百丈飞下,就像有人驾着飞行,然后飘散为千百缕,慢慢消失至一丝都没有了,一会的工夫就这样了。

径天池口,至天池寺。

寺有石池,水不竭。

东出为聚仙亭、文殊岩。

沿着天池口的路,到了天池寺。

寺里有个石头池,水从不枯竭。

东边高处是聚仙亭、文殊岩。

岩上俯视,石峰苍碧,自下矗立,云拥之,忽拥起至岩上,尽天地为绡纨色,五尺之外,无他物可见。

在岩上俯视,石峰苍翠碧绿,从下面向上矗立,白云环绕,忽然就飘到岩上来了,整个天地都呈现出薄丝纱的颜色,五尺之外,看不见别的东西。

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

白云都散尽时,日光和煦,天地又恢复聚合成了薄丝纱的颜色,无法分辨了。

返天池口,东至佛手岩,行沉云中,大风自后推排,云气吹为雨,洒衣袂。

蹊.坐升仙台,拊御碑亭,云益重。

返回到天池口,向东到了佛手岩,在浓云中行走,大风从身后推来,把云气吹成雨,淋在衣服上。

踏上并小坐在升仙台,抚摩御碑亭,云气更加浓重了。

至半云亭,日仍融融然耳。

无垢辞去,遂独过铁塔寺而归。

到了半云亭,太阳又暖和了。

无垢告辞离去了,我于是独自经过铁塔寺回去了。

4、天池之云,又含鄱岭、神林浦之所未见。

天池的云,又是我在含鄱岭、神林浦所没有见到的。

他日当赢数月粮居之,观其春秋朝夕之异,至山中所未至,亦得次第观览,以言纪焉,或有发前人所未言者,未可知也。

哪天应该带足几个月的粮食来住,观察这里春秋、早晚的差异,到山里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可以一一观览,用文字记载下来,兴许有前人没有提到的,也不一定。

(有删改)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闻其阴益.旷奥益:更加B. 出太平宫,漱.宝石池漱:饮,吸吮C. 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睨:斜着眼看D. 蹊.坐升仙台蹊:奇怪5. D(动词,踏)6.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听说庐山的背面非常的阴森、宽广而神秘,不如南面面对阳光,视野开阔,所以他不想到那儿去。

B. 丙寅日,在无垢小和尚的带领下,作者乘着竹轿子,到了锦润这个地方。

渡过石桥,是锦绣谷。

但是这个名字特别不好,所以他认为不如改为“红兰谷”。

C. 从锦绣谷往上,这里云雾缥缈,视线不佳。

所以作者看看自己前后的登山者,皆处于薄纱之中,而云2020高三语文考前训练八第3页 /共 13页雾好像从人的腋下飘过一般。

D. 本文描写了庐山的云海变幻,重点写了锦绣谷、“庐山高”石坊、文殊岩三处的云海,再现了庐山云海瞬息万变的飞动飘忽之美。

6. A(阴应该是北面,作者不是不想到那儿,而是没有到过那儿)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

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寺,测香谷泉。

(5分)7. (1) 在东林寺的三笑堂吃了点东西。

沿着高贤堂,跨过虎溪,来游西林寺,到了香谷泉旁边。

(“小食”,状语后置,“循”“测”“却”各1分)(2) 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

(5分)(2) 白云都散尽时,日光和煦,天地又恢复聚合成了薄丝纱的颜色,无法分辨了。

(“卷”“融融然”“乃”“复合”,句意各1分)8. 文中描写了“庐山高”上的山石、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4分)8. 山石秀拔(或秀伟、高耸或高浮天际);云雾弥漫;云绕石浮;变化倏忽。

(每点1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卜算子·芍药打团红洪咨夔芍药打团红,萱草成窝绿。

帘卷疏风燕子归,依旧卢仝①屋。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注】①卢仝,唐代诗人,相传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

译文红色的芍药聚成团,绿色的萱草长成一窝一窝的。

帘子卷着细风,燕子也从外面归来,我住的还是卢仝那样的破屋子。

因为贫困,麴都放得荒疏了,因为无事可做,只能躺在床上,床上的青奴好像都热熟了。

可每日扫地焚香伴着老仙,在这样的生活里,人比连环玉活地还精致些。

注释芍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而美,根可入药。

萱草:俗称金针菜或黄花菜,多年生宿根草本,古人以为此草有忘忧的功效,也称“忘忧草”。

蔡琰《胡笳十八拍》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卢仝:唐代诗人,号玉川子,代表作《月蚀》。

相传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

麹: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之发酵后再晒干,称为“麴”。

生疏:荒疏,不顺当。

青奴:古时一种夏天的取凉寝具,又叫竹夫人。

连环玉:连接成串的玉环。

9. 简要赏析上阕的表达效果。

(6分)2020高三语文考前训练八第4页 /共 13页9. 色彩渲染、动静结合(2分),描写的美景与作者住的茅屋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的清贫;(2分)为下文作者叙写生活情形铺垫。

(2分)10. 根据下阕,简要概括词人的生活状况。

(5分)10. 贫困、清闲、自得其乐。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 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2)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3) 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4) 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 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6) 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