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较早阶段的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
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
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
许多国家行使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俾能支持工业的发展。
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
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
原有的工业部门如冶金、造船、机器制造以及交通运输、电讯等部门的技术革新加速进行。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两次工业革命全面对比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含义: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中、社会领域中都引起根本性变化。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直接和必要条件)三、工业革命的进程1、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2、工业革命进入新阶段(工业革命的关键)——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1)动力革新: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2)交通运输的发展: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3、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4、工业革命的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主要发明:领域发明国别发明人新兴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英国哈格里夫斯动力革新改良蒸汽机英国瓦特交通运输工具汽船美国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国史蒂芬孙四、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工具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提高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注意:生产工具的变革是指从手工工具到珍妮机再到蒸汽机。
2、生产手段、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影响(1)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工厂制度出现,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3)引发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发展。
(4)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①新的阶级关系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流水线是必 要的,它大 大提高了生 产效率。
你如何看待此事?说说你的理由。
流水作业线连续不停地运转,强制工人快速操作, 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迅速增加产品的数量。
这是通过劳动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的改进来 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制度简化了操作方法,降 低了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降低生产成本,但劳 动强度增加,对工人身心健康有害。
1831年
1866年 1870年
法拉第
西门子 格拉姆
英国
德国 比利时
1879年 19世纪
爱迪生
美国 法国
电灯 电力铁路
1882年
爱迪生
美国
小型发电厂
远距离的输电网络建立起来
②.内燃机和新 交通工具的创制
19世纪80年代,卡尔· 本 茨(德)设计出轻内燃 发动机,发明世界上最 早的三轮汽车。 19世纪末,鲁道夫· 狄 塞尔(德)设计出柴 油机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时间 领先国家 最突出的特点 19世纪后半期 德国和美国 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工业革命新阶段的代表人物及重要发明。
①电力的广泛应用(最突出的特点)
时间 姓名 国家 发明 磁铁产生电的实验 发电机 电动机 功效高、污染小,应用范围 大,使用便利,在工业生 产中逐步推广开来。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重 要 意义
因此学生的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要一分为二地 看待流水线。
启示 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
19世纪柏林大学下设的四个系
文科
法科
医学科
神学
机械
冶金
简述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简述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文将简述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从它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工业革命的起源工业革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
当时,英国正处于农业革命的时期,农业生产的增长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
同时,英国在航海和贸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背景下,一系列重大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出现了,如纺织机、蒸汽机、铁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发展1. 第一阶段:手工业到机器工业的转变18世纪末期,英国的纺织业开始出现机器化生产。
1779年,英国发明了第一台纺织机,从此机器制造开始在纺织业中广泛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机器代替了手工业,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从而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2. 第二阶段:蒸汽机的应用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781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这使得机器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蒸汽机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还促进了交通运输、采矿等行业的发展。
3. 第三阶段:铁路的出现铁路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1825年,英国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从此铁路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铁路的出现不仅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还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流、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发展。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 社会结构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革。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等行业,社会结构以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
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人阶级开始崛起,社会结构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变。
2. 经济结构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变革。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经济活动主要以农业、手工业等为主,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成为了经济的主要支柱,这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次工业革命变革介绍

3次工业革命变革介绍欧洲景观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社会和生产力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文艺复兴,第一次工业革命。
每一次变革都给景观的形式和内容带来了变化。
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3次工业革命变革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最初应该是从对它们自身的标签和符号的比较着手。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有其本身特有的标志和符号。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符号是蒸汽机,电力的应用则使人联想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计算机则代表着第三次工业革命。
自珍妮纺织机的发明和应用以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接下来蒸汽机的改良更是优化了工业革命中,对动力机器的使用,劳动生产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开始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此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它对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在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当中,工业革命各自的标志也成为比较它们之间区别的依据。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瓦特对则是蒸汽机的改良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则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
于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有飞速的发展,同时还在电子计算机、新能源等诸多信息新领域掀起了一场信息控制技术的变革。
工业革命时间很多观点认为,第一阶段的工业革命时间应该从十八世纪中期珍妮纺纱机被发明开始算起,直至十九世纪中期结束。
然而直到一八三零年,工业革命尚在起步阶段。
直到第二次革命的开始,也就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人们才真正将科学技术投入到工业革命中去,工业研究的实验室中终于拥有了昂贵并且精密的科学仪器,也拥有了具备优秀素养的科学家们,科学的风这才真正席卷了工业市场。
而第三阶段,也就是从二十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进入到科技时代。
这是一场以生物工程、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的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又一大飞跃。
工业革命的分类

工业革命的分类
工业革命有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一张图看懂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一张图看懂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工业革命早期,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提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
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
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
许多国家推行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进而支持工业的发展。
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
因此,民主的进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中期,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这场革命是以发明、改进和使用机器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在这一时期里,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为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石油等新兴工业部门。
由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相继发明,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出现,电气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内燃机的出现及90年代以后的广泛应用,为汽车和飞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也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是这一时期新出现的工业部门,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炭中提炼氨、苯、人造燃料等化学产品,塑料、绝缘物质、人造纤维、无烟火药也相继发明并投入了生产和使用。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表格)

两次工业革命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即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又叫蒸汽革命,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及工业革命的新阶段,也叫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
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发源地英国①(原因)棉纺织部门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兴起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瓦特——英)电力革命——电气时代重大发明1、瓦特的新型蒸汽机2、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1、电动机—格拉姆(比利时)18702、电话—贝尔(美国)18763、电灯—爱迪生(美国)1879“发明大王”4、汽车:本茨(德)1885 戴姆勒(德)1886福特(美)20世纪初“汽车大王”莱特兄弟(美)1900~1902影响1、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飞跃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工业化出现,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3、资本主义开始超越东方并逐渐统治世界4、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5、城市化开始,出现贫富分化,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1、美国和德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2、生产力取得了又一次的飞跃,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率先发展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4、亚非拉国家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开展了自救的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家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注重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关于世界整体趋势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20世纪初(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或工业革命完成后)整体世界最终形成备注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进行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要,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〇电能与蒸汽能比较有哪些优点? 〇电力的广泛应用带来什么影响?
使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应用
马车
蒸汽火车
铁轨火车
飞机 汽车
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
1837年塞缪尔· 莫尔斯发明电报机 1876年3月10日,贝尔和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联合试验他 们的电话机时,华生第一次听到了贝尔发送的一句完整的话: “华生,请到这儿来,我需要你!”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用电 话传送的第一句完整的话。
看书思考: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都有什么成果?
• 电能的开发与利用
•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应用 • 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技术的发明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当时,很多人对他的研究不理 解,甚至有人讥笑他的发明是 豪无用处的.那么你认为像法 拉第这样的科学研究有用吗?
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比一比
பைடு நூலகம்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 纱机、蒸汽机(瓦特) 和发明人
蒸汽机车(史蒂芬孙)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
电动机(格拉姆)、 电灯(爱迪生)、 汽车、飞机(莱特兄弟) 电话(贝尔)
工业发展领先国家
英国
纺织业、机械制造业、 冶金业、采矿业、建筑 业、交通运输业
美国,德国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石油工业 、汽车工业
1870年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〇在你看来,科学 理论与技术发明有 什么关系? 科学理论促进技术 发明,技术发明又 为科学发展提供有 力的支撑。
1879年爱迪生发明灯泡
名人名言
“天才那就是1% 的灵感加上99% 的汗水”。 “失败也是我 需要的,它和成 功对我一样有 价值”。
• 爱迪生于1931年去世.举行葬礼的那天, 美国人民为了纪念他,将电灯关闭一分钟. 当时,全美国似乎又回到煤油灯和煤气灯 时代.人们因此而更加感受到爱迪生发明 的重要. • 联系日常生活说一说:“如果没有电, 生活将会怎样?”
主要工业部门
和工业革命兴起阶段相比,归纳 工业革命新阶段有什么新特点?
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2、工业革命的新阶段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与发明超出 一国的范围,规模更广泛,发展更迅速。 3、以电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 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最突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