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液相色谱技术及应用
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色谱分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学等领域的重要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不同亲和力进行逐渐分离,以达到提取、检测和定量目的。
本文将主要介绍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和常见应用。
一、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基于样品中的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亲和力不同,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分离目的。
常见的色谱分离技术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
1.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LC)液相色谱是利用固定在填料上的液体或溶胶吸附或交换作用对溶液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为液体,样品通过固定相对化合物进行分离。
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包括疏水性材料、离子交换树脂、正相材料等。
2.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 GC)气相色谱是利用固定在填料上的固体吸附剂或液体涂层对气相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气相色谱中,流动相为惰性气体,样品通过固定相对化合物进行分离。
常用的固定相材料包括硅胶、分子筛等。
3. 超临界流体色谱(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SFC)超临界流体色谱是利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超临界流体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溶解度、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扩散系数,使其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和较快的分离速度。
二、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色谱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天然产物提取等。
1. 药物分析色谱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可以对药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分离、定量和纯化,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2. 环境监测色谱分离技术在环境监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对环境中的有机物、重金属、农药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 食品安全色谱分离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异同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是两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它们在原理和应用上有一些异同点。
相同点:
原理:HPLC和GC都是基于分离样品中不同成分的相互作用力差异来实现分析的。
两者都利用了色谱柱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
分离机制:HPLC和GC的分离机制不同,HPLC是基于样品中化合物在固体或液态固定相上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而GC是基于化合物在气相载气流动相中的分配与迁移行为进行分离。
检测器:HPLC和GC都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器来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
异同点:
载流相不同:HPLC中使用液相作为载流相,而GC中使用气相作为载流相。
样品状态:HPLC适用于液态样品的分析,如水溶液、溶液等;而GC适用于气态或易挥发化合物的分析,如气体、揮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分析速度:通常情况下,GC的分析速度比HPLC更快,因为气相色谱分析中气相载气流动相的流速较高。
分析范围:HPLC适用于对各种物质的分析,包括极性、非极性和大分子化合物;而GC主要适用于易挥发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分析灵敏度:HPLC通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物质;而GC的灵敏度相对较低,一些浓度较低的化合物可能无法被检测到。
总体而言,HPLC和GC在分析原理、应用范围和分离机制上有一些区别,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待分析物的性质和分析要求。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是常见的两种色谱分离技术,它们有一些明显的异同点。
下面是它们的异同点:
异同点:
1. 色谱原理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不同。
气相色谱是基于化合物在不同的气相和固相之间平衡分配系数不同来实现分离的,而液相色谱则是利用化合物在不同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实现分离的。
2. 色谱柱
气相色谱使用的是毛细管柱,直径通常在0.1-0.53毫米之间,长度通常在30-100米之间。
液相色谱使用的是液相色谱柱,直径通常在2.1-4.6毫米之间,长度通常在30-250毫米之间。
3. 检测器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使用的检测器不同。
气相色谱通常使用热导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质谱检测器等,而液相色谱则常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谱法和电导检测器等。
4. 分离速度
气相色谱的分离速度比液相色谱快,这是因为气体流动速度快于液体流动速度。
5. 适用范围
气相色谱适用于气体和揮发性化合物的分离,如石油产品、烷烃、酮类、醇类等;而液相色谱适用于分离不易挥发的物质,如有机酸、药物、脂肪酸等。
6. 应用领域
气相色谱适用于食品、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而液相色谱适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环境监测等领域。
总的来说,虽然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有一些相同之处,但是它们的分离原理、柱型、检测器、应用领域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色谱技术。
什么叫色谱,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液质联用仪

第一课色谱法概述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它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性),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中进行多次反复分配而实现分离。
在色谱技术中,流动相为气体的叫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的叫液相色谱。
固定相可以装在柱内,也可以做成薄层。
前者叫柱色谱,后者叫薄层色谱。
根据色谱法原理制成的仪器叫色谱仪,目前,主要有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
色谱法的创始人是俄国的植物学家茨维特。
1905年,他将从植物色素提取的石油醚提取液倒人一根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淋洗,结果使不同色素得到分离,在管内显示出不同的色带,色谱一词也由此得名。
这就是最初的色谱法。
后来,用色谱法分析的物质已极少为有色物质,但色谱一词仍沿用至今,在50年代,色谱法有了很大的发展。
1952年,詹姆斯和马丁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分析了脂肪酸同系物并提出了塔板理论。
1956年范第姆特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了反映载气流速和柱效关系的范笨姆特方程,建立了初步的色谱理论。
同年,高莱(Golay)发明了毛细管拄,以后又相继发明了各种检测器,使色谱技术更加完善。
50年代末期,出现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的仪器,克服了气相色谱不适于定性的缺点。
则年代,由于检测技术的提高和高压泵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迅远发展,使得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大大扩展。
目前,由于高效能的色谱往、高灵敏的检测器及微处理机的使用,使得色谱法已成为一种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的分析仪器。
在这里主要介绍气相色谱分析法。
同时也适当介绍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和定性定量方法也适用于液相色谱法。
其不同之处在液相色谱法中介绍。
第二课气相色谱仪典型的气相色谱仪具有稳定流量的载气,将汽化的样品由汽化室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不同组分得到分离,并先后从色谱柱中流出,经过检测器和记录器,这些被分开的组分成为一个一个的色谱峰。
色谱仪通常由下列五个部分组成:载气系统(包括气源和流量的调节与测量元件等)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汽化室两部分)1.分离系统(主要是色谱柱)2.检测、记录系统(包括检测器和记录器)3.辅助系统(包括温控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第三课气相色谱仪-载气系统载气通常为氮、氢和氢气,由高压气瓶供给。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分析应用举例 1

色谱法的应用举例CHROMATOGRAPHY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KHKHKHKHKHKHKHJIJIJIJIJIJIJ色谱学原理及应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学课件2009气相色谱法的分析应用举一.气相色谱仪器在工业分析以及分析化学中的应用1.有机气体和无机气体分析⑴普通气体分析和气体行业工业气体分析①高纯气体分析(高纯O2、N2、CO、H2、CH4、Ar、半导体气体中的杂质分析)②空气分离工业、压缩气体分析③燃气成分分析(天然气与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等的成分分析)⑵石油化工厂的气体分析①合成气体成分分析、②控制气体分析、⑶医疗气体分析①呼吸气体分析、②血气分析⑷热力、电力工业部门气体分析①电厂热力部门气体分析、②热力锅炉尾气分析(燃烧效率分析)、③变压器油溶解气体分析(故障分析、)④煤矿气体分析、⑤海军舰艇气体分析、⑸环保气体分析⑹食品、烟、酒等行业的气体分析⑺化肥行业的气体色谱分析(合成气成分与热力锅炉效率分析)⑻制药、农药、有机合成中间体的气体分析1-1 气体分析举例(1)普通气体分析(通常为常量成分分析)普通空气分离气体、焊接用气体(纯气、混合气)(2)高纯气体分析(通常为痕量杂质分析)普通高纯气体品种有:高纯氩、高纯氮、高纯氦、高纯氧、高纯CO、高纯CO2、高纯乙炔、高纯甲烷,试剂级高纯气体(包括无机与有机气体),半导体工业用高纯保护气体和高纯掺杂气体,特殊用途高纯气体(例如核物理、核工业用高纯气体)等,允许杂质总含量一般最高可达1ppm —10ppm(3)例:纯氩与高纯氩中残余氢、氧、氮、总烃分析纯氩与高纯氩国家标准杂质品种与允许含量ppm(V/V)国标品种基本纯度氮氧氢总烃水GB/T4842-1995纯氩≥99.99≤50≤10≤5≤10≤15合格≥99.999≤5≤2≤1≤2≤4一等≥99.9993≤4≤1≤1≤1≤2.5优等≥99.9996≤2≤1≤0.5≤0.5≤1GB/T10624-1995高纯氩(4)高纯氦中的残余氧、氮、氢的分析按照高纯氦的用途不同,残余允许各个杂质气体含量应小于0.5ppm(5)聚合级乙烯原料中残余氢、氧、氮的分析聚合级乙烯原料中残余允许各个杂质气体含量应小于1ppm,注意乙烯是样品本底。
气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 原理及应用

2011-3-25
(1)分离效率高: ) 灵敏度高: (2) 灵敏度高:
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g-1(10-9)级的物质量.
(3) 分析速度快: ) 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气相色谱仪 原理及 应用
2011-3-25
简述
• • • •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是色谱法的一种。色 谱法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如果用液体作 流动相,就叫液相色谱,用气体作流动相,就叫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法由于所用的固定相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用固体吸附剂 作固定相的叫气固色谱,用涂有固定液的担体作固定相的叫气液色谱。 按色谱分离原理来分,气相色谱法亦可分为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 类,在气固色谱中,固定相为吸附剂,气固色谱属于吸附色谱,气液色 谱属于分配色谱。 按色谱操作形式来分,气相色谱属于柱色谱,根据所使用的色谱柱 粗细不同,可分为一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一般填充柱是将固定相 装在一根玻璃或金属的管中,管内径为2~6毫米。毛细管柱则又可分为 空心毛细管柱和填充毛细管柱两种。空心毛细管柱是将固定液直接涂在 内径只有0.1~0.5毫米的玻璃或金属毛细管的内壁上,填充毛细管柱是 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某些多孔性固体颗粒装入厚壁玻管中,然 后加热拉制成毛细管,一般内径为0.25~0.5毫米。 在实际工作中,气相色谱法是以气液色谱为主。
2011-3-25
2011-3-25
其他方面的应用
环境保护:大气水源等污染地的痕量毒物分析、监测 和研究。 生物化学:临床应用、病理和毒理研究; 食品发酵:微生物饮料中微量组分的分析研究; 中西药物:原料中间体及成分分析; 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地质,油品组成等分析控 制和控矿研究; 有机化学:有机合成领域内的成份研究和生产控制; 尖端科学:军事检测控制和研究。
气相与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气相与液相色谱的异同点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和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它们在原理、应用和操作方法上存在一些异同点。
1. 原理:- 气相色谱:样品在气相载气流动的作用下,通过固定在柱子上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吸附和解吸等过程分离。
- 液相色谱:样品在液相流动的作用下,通过固定在柱子上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吸附、离子交换等过程分离。
2. 载气或流动相:-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使用气体作为载气,常用的载气包括氦、氮、氢等。
-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使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常用的是有机溶剂、水等。
3. 分离机理:-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主要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气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以及气相色谱柱中固定相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现分离。
-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主要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液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以及液相色谱柱中固定相的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等作用实现分离。
4. 适用范围:-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主要适用于分析挥发性化合物,如有机物、气体和揮發性溶剂等。
-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适用范围广,可以分析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如药物、有机酸、氨基酸等。
5. 检测器的选择:-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可以选择多种检测器,如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质谱检测器(MS)等。
-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可以选择多种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UV)、荧光检测器(FL)、质谱检测器(MS)等。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在色谱原理、载气/流动相、分离机理、适用范围和检测器选择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点,需要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方法。
色谱法原理及应用

二、气路系统
1、气源
⑴高压钢瓶或气体发生器 ⑵气体净化装置
分子筛:置于马福炉内加热到400-600℃,活化4-6h。 硅 胶:当颜色变红时,就要重新活化。方法在烘箱中140℃左右加热2h即可。
2、气路控制系统
2019/12/13
3、电子气路控制
EPC是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技术,首先由惠普公司,即现在的安捷 伦科技公司推出。 岛津公司:高级气流控制, 瓦里安公司:电子流量控制, PE公司:可编程气路控制。
2019/12/13
3.气相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
(2)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 g/g(10-6)级甚至ng/g(10-9)级的物质量。
(3)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应用范围广: 适用于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2019/12/13
(2)碳数规律定性 同系物间,在一定温度下,调整保留值的对数与该分子
的碳数成线性关系,即
2019/12/13
4、影响保留值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1.死时间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2.载体吸附作用的影响 3.进样量的影响 4.载气纯度的影响 (1)载气中水分对保留值的影响 (2)载气中含氧量对保留值的影响 5.固定液纯度的影响
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也称为淋洗液)。 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 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 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
2019/12/13
其他色谱方法
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比较简单的色谱方法
超临界色谱: 高效毛细管电泳: 九十年代快速发展、特别适合 生物试样分析分离的高效分析 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的加到色谱柱头。若试样为纯 液体或溶液,则要求在进样系统中 瞬间气化。进样系统包括进样口、 气化室。气化室的温度通常比试样 中最难气化的组分的沸点高50℃。
3.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气谱柱:色谱柱包括填充柱和毛细柱,填充柱 是在柱内均匀、紧密填充固定相颗粒的色谱柱。 填充柱管通常用玻璃、金属(不锈钢、铜、铝) 或聚四氟乙烯制成。柱长1-3m。填充剂可以是 吸附剂(气-固色谱),也可以是涂有固定液 的载体(气-液色谱)。毛细柱一般为开管柱, 即在毛细柱内壁上涂有固定液。
气相、液相色谱技术 及应用
昆虫生理毒理组
一、色谱学发展简史 二、色谱学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一、色谱学发展简史 二、色谱学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色谱法(chromatography)是20世纪初 由俄国植物学家Tswett发明并命名的 1903年,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干 燥的叶用石油醚萃取后,将少量的萃取 液倾入填充有沉降CaCO3的直立玻璃管 柱的顶端,然后用石油醚洗脱,发现叶 中的色素在CaCO3柱上互相分离,形成 不同颜色的色带。他把这种方法命名为 色谱法(Chromatography)。
谢谢
1.色谱法分类
按分离过程物理化学原理分类: 吸附色谱:用固体吸附剂做色谱固定相,样品各 组分在吸附剂上吸附力大小不同。 分配色谱:用液体做固定相,利用试样组分在固 定相中溶解、吸收或吸着能力不同,因而两相 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分离离子 型化合物 还有:离子对色谱、凝胶色谱、络合色谱、亲和 色谱等。
1.色谱法分类
按两相物理状态分类: 气-固色谱(gas-solid chromatography, GSC) 气-液色谱(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GLC) 液-固色谱(liquid -solid chromatography, LSC) 液-液色谱(liquid-liquid chromatography, LLC) 按固定相形态分类: 填充柱色谱 柱色谱 毛细柱色谱(开管式色谱)
3.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固定相: 气-固色谱以固体吸附剂作为固定相,例 如:炭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等。 气-液色谱以涂有固定液的载体作为固定 相。固定液系涂渍在载体表面上起分离 作用的物质,在操作温度下不易挥发的 物质。例如:聚硅氧烷 。
3.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检测器:是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这些 组分量的变化的器件,其功能是将经色谱 分离的组分的物质信号转化为易于测量的 电信号,故也称为“换能器”。最常用的 检测器是热导检测器(TCD)和火焰离子 化检测器(FID)。此外,电子俘获检测器 (ECD)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也用 得比较多。
流动相:种类较多。改变流动相的性质 和组成,是提高色谱系统分离度和分析 速度的重要手段 基本要求:保持色谱柱的稳定性、化学 惰性、必须适合所使用的检测器、具有 溶解样品的能力、溶剂的清洗和更换方 便、毒性小、价格便宜、纯度高
3.2 液相色谱的基本结构
色谱柱:采用优质不锈钢管或硬质玻璃 管。最好是直形柱。装柱方法复杂,需 要高压泵加压。 硅胶是高效液相色谱应用最多的固定相 填料。最重要的有两种:表面多孔层硅 胶,全多孔微粒硅胶。
2.色谱过程:
由于各组分在固定相的分配系数或吸 附和脱附能力有差异,各组分在色谱柱中 的滞留时间也就不同,即它们在柱中向前 移动的速率不同。 随着流动相不断流过,组分在柱中两 相间经过了反复多次的分配和平衡过程, 当移动一定柱长以后,试样中各组分即可 得到较完整的分离。
色谱图的基本结构:
1基线 2色谱峰 3峰高与峰面积 4 保留时间
色谱图:
色谱图:
一、色谱学发展简史 二、色谱学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流 动 相 供 输 系 统
进 样 器
色谱柱( 恒温箱)
检测器( 恒温箱)
数据处理 系统
组分收集 系统
控制显示系 统 (计算机)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3.1 气相色谱仪 3.2 液相色谱仪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3.1 气相色谱仪 3.2 液相色谱仪
一、色谱学发展简史 二、色谱学基本原理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当这种分离技术 应用于化学分析,就是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各混合物的 分离 它的分离原理是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 相间进行分配:即固定相、流动相 固定相分两类:活性固体、活性液体 流动相一般为惰性气体或有机溶剂
问题:
2、为什么需要分流? 由于开管柱载气体积流速很小,将样品 从汽化室冲洗到色谱柱需要较长时间, 导致进样器内色谱带扩张。此外,开管 柱样品容量小,采用填充柱常规进样方 式,引入样品量将超过色谱柱负荷
问题:
3、气谱峰的拖尾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 消除?
问题:
与载体、样品类型、进样量等因素有关。 样品含脂肪烃、芳香烃、烯烃等成较弱 的拖尾;含羟基、羧基的醇、酸等严重 拖尾;脂类拖尾较小。 进样量小,拖尾弱,进样量大,拖尾严 重。
气谱进 样口ຫໍສະໝຸດ 毛细管 柱 气 谱 的 FID 检测器
气相色谱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应用于昆虫化学生态学
•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 • 昆虫抑卵信息素的 研究
气相色谱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应用于昆虫化学生态学
•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 • 昆虫抑卵信息素的 研究
气相色谱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在昆虫分类中的应用
–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对昆虫表皮碳氢化合物进
行分析,并以此来对昆虫进行分类鉴定,是 近年来昆虫分类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它主要 用于近缘种及种下类群的分类研究。 – 例如:用气相色谱(GC)分析冈比亚按蚊 (Anopheles gambiae)复合组中两个近缘种 An. arabiensis、An. gambiae,结果发现C2539的化合物分布有种间差异。
1931年,Kuhn和Lederer用填充氧化铝粉 末的柱管将胡萝卜素中两种性质非常相 似的烃的异构体(α -和β -胡萝卜素) 分离成功,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认识到 色谱法在分离混合物方面有着广阔的前 景。 1940-1943年,Tiselius发展了吸附色谱, 并由于在吸附色谱和电泳等方面做出的 重要贡献而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41年,Martin和Synge在研究氨基酸分 离时又发明了分配色谱法,他们因此获 得了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
问题:
1、为什么程序升温可以更好的实现混合 物的分离?
问题:
恒温气相色谱的柱温恒定在试样平均沸 点,如试样的沸程很宽,则低沸点组分 因柱温太高而色谱峰窄,相互重叠,而 高沸点组分又因柱温太低,洗出很慢, 有些甚至不能洗出 如果采用程序升温,采用足够低的初始 温度,低沸点组分最先洗出,得到很好 分离,随着柱温升高,较高沸点的组分 也能较快洗出,得到良好的峰形
Class-GC10工作站
工作站结构包括:修改和设定气谱条件 部分(configuration),实时分析系统 (real time analysis),分析数据和修 改文件部分(post run analysis)等。 它可以把电信号传输到电子计算机上, 并且进行分析。大大减轻了研究者的劳 动量。
两种色谱法的特点
1 、气相色谱法 (1)高选择性:能够分离分析性质极为 相近的物质 (2)高效能 (3)高灵敏度 (4)分析速度快 但由于它要求试样必须能够气化,使其 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两种色谱法的特点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高效 (2)高速 (3)较高灵敏度 (4)高度自动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应用范围广的优 点,表现在:
3.1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3.1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流动相:气-液色谱分离中载气是惰性的, 仅携带样品通过色谱柱。气-固色谱载气 与组分一起与固体吸附剂作用,因而对 气谱分离具有一定影响。 一般载气主要为:氮、氢、氦、氩、空 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要求:纯度高
3.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气相色谱仪的应用
多重联用 气相色谱-质谱(GC-MS)液相色谱质谱(LC-MS)曾经是实验室里最需要 并被认为是一定会出现的技术装备。 今天的色谱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不 但与质谱连用,还与液谱、红外光谱仪、 EAG等连用,大大的加大了其应用范围。
气相色谱仪与EAG连用
触 角 检 测器
双通道记 录仪
3.2 液相色谱的基本结构
高压泵:它将流动相在高压下连续不断地 送入色谱系统。高压泵的性能直接影响整 机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分析精度。 它应具有如下性能:流量稳定;流 量范围宽,且连续可调;输出压力高、密 封性能好;耐腐蚀;操作、更换溶剂方便。
3.2 液相色谱的基本结构
检测器:常用的有紫外检测器 (ultraviolet detector, UV)和荧光检测 器(fluorescence detector, FD)。
Class-GC10工作站的操作
打开real time analysis,打开setup窗口, 进入Temp窗口,设置柱温,检测器,进 样口温度及升温程序,点击system on, 打开GC Monitor。 等到窗口出现Ready,进入Sample Login窗 口,输入分析试样资料,保存。 进样,点击start,开始分析。
问题:
尽量减少进样量 形成衍生物
使用气相色谱注意事项
综上所述,使用仪器时,应注意: 1.样品要进行净化,提纯 2.进样量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进样要迅速 4.柱温要控制在300℃ 以内,以免损害柱 子
三、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3.1 气相色谱仪 3.2 液相色谱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