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第4章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1.有一棵树如题图4-1所示,求出树的叶子结点、非终端结点、各结点的度、树的度和树深。 解: (1)叶子结点:E、F、G、H、K、J (2)非终端结点:A、B、C、D、I (3)各结点的度:度为3的结点:A、C 度为2的结点:D 度为1的结点:B、I 度为0的结点:E、F、G、H、K、J (4)树的度:3 (5)树深:4

2.具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有多少种不同的形态?请分别画出。 解:具有三个结点的二叉树有5种不同的形态,如下所示:

3.如果一棵树有n1个度为1的结点,n2个度为2的结点,……,n m个度为m的结点,则该树共有多少个叶子结点?可参考二叉树性质3的证明方法来思考m叉树问题。 解: 设树中有n0 个叶子结点,那么树中总结点数N为: N=n0 +n1+…+nm (a) 由于树中除根结点外,其它各结点都有仅有一个分支指向它,所以树中的总结点数恰好比分支数少1。设B为树中总分支数,即有: B=N-1 另外,除度为0的结点没有分支外,每个度为k的结点有k个分支,所以总分支数又为: B=1×n1+2×n2+…+m×nm 即总结点数为: N=n1+2×n2+…+m×nm+1 (b)

由式(a)和式(b)有: n0 +n1+…+nm= n1+2×n2+…+m×nm+1 即得:n0=1×n2+2×n3+…+(i-1)×ni +(m-1)×nm+1 =∑(i-1)×ni +1 (i=2~m)

4.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8层有8个结点,请求出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 解: 第7层共有27-1=64个结点,其中4个结点为第8层上的8个结点的双亲结点,故: 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64-4+8=68个。

A B D

J I E K H G F C 5.二叉树结点数据采用顺序存储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 14 15 … 19 20 E A F D H C G I B (1)画出二叉树表示。 (2)写出先根、中根和后根遍历结果。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法规》章节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法规》章节自测练习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法规》章节自测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金融概论1.下列不属于银行业的金融工具的是( )。

A. 定期和活期存款单B.汇票C. 本票D. 国债2.人民币由( )统一印制、发行。

A. 财政部B. 中国银行C. 国务院D. 中国人民银行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对会员国提供( )。

A. 战争赔款B. 中短期贷款C. 风险资本信贷D. 长期贷款4.金融市场按照融资的期限,可分为( )。

A. 间接融资市场和直接融资市场B. 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C.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D. 证券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5.金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 )。

A. 金融市场B. 金融工具C. 金融业D. 金融体系6.下列属于金融机构负债业务所发行的金融工具有( )。

A. 支票B. 定期存款单C. 定活两便存款单D. 大额可转让存单7.金融业的作用主要有( )。

A. 转换作用B. 调节作用C. 服务作用D. 中介作用8.金融业的特征主要有( )。

A. 以金融工具为经营内容B. 金融活动场所相对固定C. 金融机构的业务以信用为表现形式D. 金融交易主体广泛9.金融工具的特征有( )。

A. 变现能力B. 偿还期C. 风险性D. 收益率10.金融市场的范围分为( )。

A. 同业拆借市场B. 票据市场C. 直接融资市场D. 间接融资市场11.金融法的原则包括()等。

A. 合规原则B. 遵守国际惯例原则C. 诚信原则D. 效率优先原则12.国际清算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13.金融工具是用以交换货币以图增值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只能采用书面形式。

(×)14.金融工具的信用等级越高,流动性越强,其变现能力也越强。

(√)15.金融市场仅指以金融机构活动为主体的有固定场所的金融市场。

(×)16.风险往往与收益成正比,收益高的金融工具,其风险也较高,而风险低的金融工具收益也相对低。

(√)17.金融法是一个单独的法律。

第二章自测题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自测题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自测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500X B ⎛⎫ ⎪⎝⎭50,1000,{}()()3497350030.050.95P x C ==,应选C 2.[答案]A【解析】{}{}()4>340.20.0016P X P X ====,应选A 3.[答案]D【解析】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是不连续函数,应选D 4.[答案]B【解析】()121lim lim011x x F x x →∞→∞==≠+,()1F x 不是分布函数;()3lim 01x x F x e -→∞==≠,()3F x 不是分布函数;()431311lim lim arctan 042442x x F x x π→∞→∞⎛⎫=+=-=≠ ⎪⎝⎭,()4F x 不是分布函数,应选B5.[答案]D 【解析】()1021011010a a af x dx dx a x x+∞+∞+∞-∞==-===⎰⎰,应选D 6.[答案]C【解析】()2212ba b a f x dx xdx +∞-∞-===⎰⎰,当0a =,b =时,2212b a -=,应选C7.[答案]A 【解析】(){2,1<<120,x f x -=其他,不满足()21f x dx +∞-∞=⎰;(){(),1<<1330,0x x f x f x -=≥其他,不满足;(){()2,1<<1440,1x x f x f x dx +∞--∞==⎰其他,不满足;应选A8.[答案]B【解析】{}()111011124x P x f x dx dx --≤≤===⎰⎰,应选B 9.[答案]A【解析】(){}()14,2<<420,313<<42x X f x P X f x dx ⎧===⎨⎩⎰其他,{}()3.252.2512.25<<3.252P X f x dx ==⎰应选A(注意:{}()43.513.5<<4.54P X f x dx ==⎰{} 5.54.54.5<<5.500P X dx ==⎰)10.[答案]B 【解析】()()()()221221,4x f x X N +-⋅=- ,应选B11.[答案]D【解析】(){}{}22Y y F y P Y y P X y P X ⎧⎫=≤=-≤=≥-⎨⎬⎩⎭1122X y y P X F ⎧⎫⎛⎫=-≤-=--⎨ ⎪⎩⎭⎝⎭()()122Y y F y f x ⎛⎫=- ⎪⎝⎭应选D 二、填空题1.[答案]0.1【解析】20.10.30.330.71a a a ++++=+=,0.1a =2.[答案]12【解析】(){}{}{}31221262F P X P X P X =≤==+===3.[答案]3132【解析】15,2X B ⎛⎫ ⎪⎝⎭{}{}51314151232P X P X ⎛⎫≤=-=-=⎪⎝⎭4.[答案]2【解析】{}000!P X e e λλλ--==={}2222!2P X e eλλλλ--===由于24ee λλλ--=,>0λ,故2λ=.5.[答案]0.4【解析】由()F x 可以看出X 服从离散型分布X a b P 0.40.6{}<<0.422aa b P X P X a +⎧⎫===⎨⎬⎩⎭6.[答案]0【解析】{}0P X c ==7.[答案]13xe【解析】当<0x 时,()()1133x x f x F x e e'⎛⎫'=== ⎪⎝⎭8.[答案]22e-【解析】()(){()22,020,0,12x e x x f x F x f e --≤'=== 9.[答案]3【解析】{}()11111>1223aa P X f x dx dx a a +∞-====⎰⎰,3a =10.[答案]1【解析】()()()()11x x x x Φ+Φ-=Φ+-Φ=⎡⎤⎣⎦11.[答案]x μσ-⎛⎫Φ⎪⎝⎭【解析】(){}X x x F x P X x P μμμσσσ---⎧⎫⎛⎫=≤=≤=Φ⎨ ⎪⎩⎭⎝⎭12.[答案]0.5【解析】{}()22000.52X P X P ≤⎧⎫≤=≤=Φ=⎨⎬⎩⎭13.[答案]6.5【解析】{}555<<<0.6915<6.5333X a a P X a P a ---⎧⎫=⎨⎩⎭()218y --【解析】当()2,Y N μσ时,()0,1Y N μσ- ,令Y X μσ-=,则Y X σμ=+,由21Y X =+,故2σ=,1μ=,()()218y Y F y --=三、【解析】X 的可能取值,0,1,2{}22251010C P X C ==={}1123256110C C P X C ==={}23253210C P X C ===X 的分布规律为X012P0.10.60.3四、【解析】(1)(),1<0,0<10,x x f x x x --≤⎧⎪=≤⎨⎪⎩其他当<1x -时,()0F x =;当1<0x -≤时,()()21122xx F x t dt -=-=-⎰;当0<1x ≤时,()()210122xx F x t dt tdt -=-+=+⎰⎰;当1x ≥时,()()0111F x t dt tdt -=-+=⎰⎰()220,<11,1<0221,0<1221,1x x x F x x x x -⎧⎪⎪--≤⎪=⎨⎪+≤⎪⎪≥⎩(2){}()5<0.50.58P X F ==(3){}{}()115>0.510.510.51288P X P X F ⎛⎫-=-≤-=--=--= ⎪⎝⎭五、【解析】(1){}()20001200020001>20002000xP P X f x dx e dx -+∞+∞===⎰⎰120002000xee --+∞=-=(2)()4421P P e-==。

自测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自测试题三及参考答案

自测试题三及参考答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单片机自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30分)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当MCS-51复位时,下面说法准确的是(A )A.PC=0000HB.SP=00HC.SBUF=00HD.(30H)=00H3.要用传送指令访问MCS-51片外RAM,它的指令操作码助记符是(B )A.MOV B.MOVX C.MOVC D.以上都行4.ORG 2000HLACLL 3000HORG 3000HRET上边程序执行完RET指令后,PC=( C)A.2000HB.3000HC.2003HD.3003H5.要使MCS-51能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A)A.98HB.84HC.42HD.22H6.JNZ REL指令的寻址方式是(C )A.立即寻址B.寄存器寻址C.相对寻址D.位寻址7.执行LACLL 4000H指令时, MCS-51所完成的操作是(D )A保护PCB.4000H→PC C.保护现场 D.PC+3入栈, 4000H→PC8.下面哪条指令产生WR信号( D )A.MOVX A,@DPTRB.MOVC A,@A+PCC.MOVC A,@A+DPTRD.MOVX @DPTR,A9.若某存储器芯片地址线为12根,那么它的存储容量为(C )A. 1KBB. 2KBC.4KBD.8KBINT引脚上的一个正脉冲宽度,则TMOD的内容应为(A )10.要想测量0A.09HB.87HC.00HD.80H11.PSW=18H时,则当前工作寄存器是( D )A.0组B. 1组C. 2组D. 3组12.MOVX A,@DPTR指令中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B )A. 寄存器寻址B. 寄存器间接寻址C.直接寻址D. 立即寻址13. MCS-51有中断源( A )A.5B. 2C. 3D. 614. MCS-51上电复位后,SP的内容应为( B )A.00HB.07HC.60HD.70H 0003HLJMP 2000HORG 000BHLJMP 3000H当CPU响应外部中断0后,PC的值是( B)A.0003HB.2000HC.000BHD.3000H16.控制串行口工作方式的寄存器是(C )A.TCONB.PCONC.SCOND.TMOD17.执行PUSH ACC指令, MCS-51完成的操作是(A )A.SP+1→SP, ACC→SPB. ACC→SP, SP-1→SPC. SP-1→SP, ACC→SPD. ACC→SP, SP+1→SP18.P1口的每一位能驱动(B )A.2个TTL低电平负载B. 4个TTL低电平负载C.8个TTL低电平负载D.10个TTL低电平负载19.PC中存放的是(A )A.下一条指令的地址B. 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D.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20.8031是( C )A.CPUB.微处理器C.单片微机D.控制器21.要把P0口高4位变0,低4位不变,应使用指令( D )A.ORL P0,#0FHB.ORL P0,#0F0HC.ANL P0,#0F0HD.ANL P0,#0FH22.下面哪种外设是输出设备( A )A.打印机B.纸带读出机C.键盘D.A/D转换器23.所谓CPU是指( A )A.运算器和控制器B.运算器和存储器C.输入输出设备D. 控制器和存储器24.LCALL指令操作码地址是2000H,执行完响应子程序返回指令后,PC=( D )A.2000HB.2001HC.2002HD.2003H25. MCS-51执行完MOV A,#08H后,PSW的哪一位被置位( D )A.CB. F0C.OVD.P26.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27.关于MCS-51的堆栈操作,正确的说法是( C )A.先入栈,再修改栈指针B.先修改栈指针,再出栈C.先修改栈指针,在入栈D.以上都不对28.某种存储器芯片是8KB*4/片,那么它的地址线根数是( C )A.11根B.12根C. 13根D. 14根29.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他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A.1INTB. 0INTC.T1D.T030. MCS-51的相对转移指令的最大负跳变距离( B ) A.2KB B. 128B C. 127B D. 256B二、判断题(10分)1.我们所说的计算机实质上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总称。

第7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自测练习题参考答案1.有一个有序文件,其中各记录的关键字为: {3,4,5,6,7,8,10,17,19,20,27,32,43,54,65,76,87}, 当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关键字为4,20,65时,其比较次数分别为多少? 解:该有序文件长度为17,根据折半查找算法画出判定树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得出:当关键字为4,20,65时,其比较次数分别为3,4,3。

2.若对大小均为n 的有序顺序表和无序顺序表分别进行顺序查找,试就下列三种情况分别讨论两者在等查找概率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否相同? (1)查找失败; (2)查找成功;(3)查找成功,表中有多个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记录,一次查找要求找出所有记录。

解:(1)平均查找长度不相同。

有序顺序表小于等于无序顺序表。

(2)平均查找长度相同。

(3) 平均查找长度不相同,有序顺序表小于等于无序顺序表。

3.试按下列次序将各关键字插入到二叉平衡树中,画出重新平衡的情况。

关键字依次为:8、9、12、2、1、5、3、6、7、11解:~(j)所示。

RR(b)不调整 (a)初始 (d)不调整(e)调整4.已知长度为12的表:(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 )。

(1) 试按表中元素的顺序,依次插入一棵初始为空的二叉树;试画出插入完成之后的二叉排序树,并求其在等查找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2)若对表中元素先进行排序构成有序表,试求在等查找概率情况下对此有序表进行二分查找时查找(f)调整(g)不调整(h)不调整(i)调整(j)调整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解:(1) 二叉排序树如下图所示。

平均查找长度SAL=(1*1+2*2+3*3+3*4+2*5+1*6)/12=42/12=3.5(2) 对有序表(Apr,Aug,Dec,Feb,Jan,Jul,Jun,Mar,May,Nov,Oct,Sep)进行二分查找时,其判定树如下图所示,所以平均查找长度SAL=(1*1+2*2+4*3+5*4)/12=37/12≈3.085.在题图7-1所示的3阶B-树中,删除关键字37,试画出删除过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题 附加答案

敬业与乐业自测练习01 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调.和(tiáo)郝.免(shè) 妄.想(wàng) 解剖.(pō)B.教诲.(huì) 禅.师(chán) 佝偻.(lóu) 倘.若(tǎng)C.骈.进(bìng) 亵.渎(xiè) 旁鹜.(wù) 喉.咙(hóu)D.杜.绝(dù) 咽.气(yè) 秘决.(jué) 羡.慕(xiàn)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的强聒不舍....。

B.勤奋努力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别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B.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D.“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敢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B.由于国际关系结构性矛盾加剧并引发新危机的挑战,使大国博弈加剧。

[来源:学科网] C.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

D.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如何,境地如何。

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第8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自测题、习题》参考答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附: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

附: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

附:第四章自测题和答案一、填空1. 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方法。

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

2. 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的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3.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

4. 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这三种阅读方法各有所长和不足,对于研究工作者阅读分析文献来说,均为非常有用的方法。

5. 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资料交流,()。

6.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

7. 在内容分析法中,()是在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的、最基本的单位。

8. 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显的(),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且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

9. 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来源取样、()、分析单位取样。

二、名词解释1. 文献的定义,2. 零次文献,3. 一次文献,4. 二次文献,5. 文摘,6. 外“审”,7. 内审,8. 分析维度,9. 量化处理,10. 平均相互同意度。

三、简答题1. 文献的种类2.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3. 积累文献4. 积累文献的方式5. 分类整理的要求6. 内审的方法7. 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9.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10. 评判记录四、论述题1. 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2.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3. 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4. 试述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5. 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6. 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习题答案1. 非接触性,定量分析2. 零次文献3. 文献综述4. 浏览、粗读和精读5. 档案馆,计算机互联网6. 检索工具查找方式7. 分析单位8. 传播内容9. 日期取样1. 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自测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实践。

法律实践是直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A 【解析】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D 【解析】本题考查裁决书发生效力的时间。

仲裁适用一裁终原则,裁决书自作出之日发生法律效力。

4.B 【解析】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5. A 【解析】①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外,一律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6.D 【解析】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而非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7. B 【解析】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8.B 【解析】本题考查点事法律责任。

管制属于刑事责任。

9.C 【解析】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人民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视为放弃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10.A 【解析】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11.B 【解析】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因为有明确的还款期限的,应以还款期限作为“应当知道”的时间。

12. B 【解析】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13.D 【解析】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14.B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二、多项选择题1.ABCD 【解析】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①公民;②机构和组织(法人);③国家;④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BD 【解析】①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解决方式:仲裁或者民事诉讼;②不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解决方式: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3.A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仲裁法》:①仲裁实行自愿原则;②仲裁不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公开的,可以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机密的除外。

③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④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统一纠纷不能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

4.AC 【解析】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的住所地或者合同的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ABC 【解析】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发生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们法院管辖。

6.BC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适用于1年诉讼时效的: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②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7.AD 【解析】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当地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

8.ACD 【解析】选项B:属于刑事责任附加刑。

9.ACD 【解析】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

10.ABCD 【解析】根据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以上四项均是需要回避的情形。

11.ABC 【解析】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诉讼,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12.AC 【解析】选项B属于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可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

选项D属于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可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3.ABC 【解析】海关、金融和外汇管理机关是垂直管理的行政机关,对其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只能向其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14.AC 【解析】根据规定,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订、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

15.ABD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侵权赔偿。

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16.BC 【解析】选项A属于行政责任,选项D属于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1.×【解析】本题考核行政案件的受理顺序。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的基本原则。

当事人如果采取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必须首先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组织不予受理。

3.√【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的基本制度。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在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解析】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5.√【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行政诉讼的审理与判决: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6.×【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

根据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行政复议活动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机关的行政经费,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7.√【解析】本题考核诉讼的地域管辖。

8.√【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的规定,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9.×【解析】本题考查仲裁协议、行政复议的形式。

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10.√【解析】本题考查点是行政复议的效力。

行政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迭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四、不定项选择题1.CD【解析】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2.BD【解析】本题考查诉讼时效期间。

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3.A【解析】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甲在2010年4月10日知道乙拒付租金,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为2010年4月11日至2011年4月10日。

地震虽属不可抗力,但没有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不能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止,诉讼时效期间不受影响。

4.ABC【解析】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有:权利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向义务人提出请求履行义务的要求: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劳动合同必备条款:①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②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或其他证件号码;③劳动合同期限;④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⑤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⑥劳动报酬;⑦社会保险——五险一金;⑧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⑨其他事项。

2.B【解析】由劳动者主动辞职而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B【解析】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4.A【解析】本题考核竞业限制。

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 B【解析】本人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计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缴费比例为8%,因此王某每月应由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2 400×3×8%=576元。

6.C【解析】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在境外就医的。

7.A【解析】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

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节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节、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节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前起诉或者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

8.B【解析】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9.D【解析】本题考查点是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

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10.D【解析】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不能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1.C【解析】本题考查点是劳动规章制度的监督。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12.C【解析】本题考查点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13.C【解析】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张某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12×2 700×3=97 200(元)。

14.B【解析】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二、多项选择题1.ABD【解析】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BCD【解析】对于选项A,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ACD【解析】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4.ABD【解析】选项C中,用人单位既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延续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5.ABC【解析】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6.ABC【解析】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7.ABD【解析】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8个月8.ABCD【解析】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①应征服兵役的;②移居境外的;③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④重新就业的;⑤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的培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