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历史上册第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讲义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了解主要史实: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基本事实。

了解主要历史人物: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基本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教材有关插图和历史材料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和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民族独立的合理性。

(2)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及其爱国主义的优秀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同样,世界历史除了和平与艺术,也有战争和侵略,伴着战争进行的一定是反抗与探索。

当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走上对外侵略与扩张的时候,被侵略的国家和地区人民也开始纷纷起来反抗。

【自主预习】1.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与原因各是什么?2.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时间、特点、结果领导者各是什么?3.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4. 拉丁美洲是指哪一地区?5.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与原因各是什么?6. 南美独立运动的时间?谁被称为南美解放者?7. 拉丁美洲独立的意义是什么?【合作探究】(一)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与原因(1 )英国的残酷剥削与疯狂掠夺,印度社会民不聊生;(2 )英国当局改变了拉拢封建贵族的政策,开始兼并印度封建王公的土地;(3 )印度土兵“子弹润滑油”事件2.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与特点(1 )时间:1857 ——1859(2 )特点:三个中心,没有统一的领导(3)结果:失败(4 )领导者:封建王公(章西女王)3.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1 )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2 )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与勇气。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程及其历史意义。
2.世界史上重要抗争事件的时间、地点、经过及其影响。
3.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原因、策略和成果。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避免简单化、片面化理解。
2.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争事件背后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2.各组进行课堂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四、情感教育
1.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殖民地人民抗争的精神内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学生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
1.设计富有思考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列出至少三个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抗争事件,分析其抗争策略和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共同点和特点。
3.结合所学内容,思考殖民地人民抗争对当代世界的启示。要求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感悟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4.设计一份关于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图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和影响。要求图表设计美观、清晰,便于他人理解。
5.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一个感兴趣的及个人的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内容完整、准确。
3.家长协助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思考过程。
4.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观点表达,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分组合作,交流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特定抗争事件进行深入研究,然后进行课堂汇报,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殖民地时期人民的不满和抗争,了解当时社会状况。

2.通过探究当时各种抗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3.通过组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如何分析当时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抗争手段?如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当时的社会状况,引发学生对当时人民的不满和抗争的思考。

二、讲解讲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不满,介绍不同的抗争形式:1.经济抵制:人们拒绝购买英国货物,组织制造本地产品,抵制英国商品的销售。

2. 渔民示威:有些渔民试图阻止英国捕鱼船和商人进入他们捕鱼的领海,以争取更好的捕鱼条件和价格。

3. 纳税者联盟:在美国的权利下,纳税者联盟是由一个或多个殖民地的选民组成的,代表当地的人们向议会宣传他们的观点,鼓励选民抵制议会通过的法规和税收,以期达到改变政治制度的目的。

三、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探究不同的形式的抗争,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这些抗争方式都有哪些优缺点?2.如果你是当时的人,你会选择哪种抗争方式?为什么?3.如果你是英国人,你如何看待这些抗争?四、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让他们根据资料和网上搜索的信息,尝试制定自己的抗争计划。

五、课堂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所制定的抗争计划,并就其他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和讨论。

六、总结解释学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的抗争并不是容易的,需要具有勇气和毅力。

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对待问题不要轻言放弃,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取得胜利。

七、作业让学生从网上搜索其他的抗争形式,寻找历史上的抗争活动,然后撰写一篇相关的短文。

历史: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历史: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
2、老师积极参与学生讨论,把握学生的疑点和难点,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
(三)成果展示
1、内容:
展示一:印度民族英雄——章西女王
展示二:“南美的解放者”——玻利瓦尔
(四)即时训练
1、内容:见《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第4题。
2、形式: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达成共识--举手展示。
3、评价:小组结盟,抽查两个小组,进行扣分评价。
教学课题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学课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学生讨论
学生自我完成,相互订正。
升华认识,形成结构
学生自我完成
5
25
5
10
板书设计: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运动名称
杰出英雄
斗争对象
主要事迹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美独立运动
教学反思: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发动大起义,并为此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打退了西班牙殖民者获得独立但毫不贪恋名利。他们那种爱国、爱民、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整合:
达标检测:
小组评价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运用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和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其爱国主义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和推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探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教学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三、教法、学法提问启发教学、互动探究、读书问答法等。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历史](多媒体播放印度电影《章西女王》片段),影片主角章西女王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飒爽英姿想必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那故事中的章西女王最终的命运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世纪中期的印度,走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女英雄——章西女王,去感受她那拳拳的爱国心。

[感知历史感悟历史]创设情境::网上模拟参观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展览馆印度厅:飒爽英姿——章西女王多媒体展示章西女王图片和相关资料。

学生活动:我看到……我感受到……材料一: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图片材料二:“以前孟加拉是各国的谷仓,是东方商业财富和工场手工业汇萃之地。

………在短短20年内,这里的许多地方都已呈现沙漠的景象。

田地荒芜,广大地面长满野草;农夫被掠夺,手工业者受压迫,饥荒一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减少”。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九年级历史上册的教学中,《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是一个重要的章节。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逐渐被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列强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进行殖民扩张,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殖民地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本案例旨在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运用教育专业用词,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教学需求,引导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民族自强的重要性。
4.反思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关注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这种反思与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5.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提高历史素养
本案例详细讲解了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历程,涵盖印度、越南、肯尼亚等地的抗争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历史素养。
2.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关注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讨、研究殖民地人民抗争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研究,共同解决问题。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殖民地时期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认识到反抗斗争的必要性。

2. 掌握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主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3. 分析反抗斗争对殖民地人民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殖民地人民的苦难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径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2. 反抗斗争的爆发印度民族大义非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的解放斗争3. 重要人物与事件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马丁·路德·金圣雄甘地4. 反抗斗争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5. 反思与启示反抗斗争的历史意义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精神我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启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反抗斗争的爆发、重要人物与事件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反抗斗争的影响和启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反抗斗争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合作法:分组研究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殖民地时期的人民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思考。

2. 讲解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介绍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和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

3. 讲述反抗斗争的爆发:讲解印度民族大义、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的解放斗争等。

4. 分析重要人物与事件:介绍玻利瓦尔、章西女王、马丁·路德·金和圣雄甘地等人物,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贡献。

5. 讨论反抗斗争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殖民体系的瓦解等。

五、教学评价1. 考核学生对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基本知识的掌握。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

3. 考察学生对反抗斗争历史意义的理解和启示的领悟。

4. 分析学生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关注程度和爱国情怀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1. 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国的辛亥革命越南抗法战争日本的明治维新2. 非洲的反殖民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纳米比亚独立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3. 拉丁美洲的解放运动阿根廷的解放斗争智利的独立运动哥伦比亚的解放战争4.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策略非暴力抵抗武装斗争政治斗争5.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启示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坚持正义与和平七、教学方法1. 比较法:对比分析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教案第一章:殖民地人民的苦难1.1 学习目标:了解殖民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1.2 教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环境:贫困、疾病、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殖民者对殖民地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意识:在困境中觉醒的反抗意识第二章:早期反抗斗争的兴起2.1 学习目标:了解早期反抗斗争的背景和影响2.2 教学内容:反抗斗争的起源: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不满和反抗早期反抗领袖:介绍几位早期的反抗领袖及其贡献反抗斗争的影响:对殖民地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影响第三章: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3.1 学习目标:了解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影响3.2 教学内容: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民族主义思想的起源和传播过程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殖民地人民对民族独立的追求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对殖民地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第四章:独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4.1 学习目标:了解独立运动的背景和过程4.2 教学内容:独立运动的背景:殖民地人民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独立运动的过程: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者的行动和斗争独立运动的结果:殖民地人民获得独立和自主的结果第五章: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5.1 学习目标: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的影响5.2 教学内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人权观念的影响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对现代世界民族自决的影响第六章:殖民地人民的文化抵抗6.1 学习目标:理解殖民地人民如何通过文化抵抗殖民统治6.2 教学内容:文化抵抗的形式: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的创作与传播文化抵抗的例子:介绍几位著名的文化抵抗者和他们的作品文化抵抗的影响:对殖民地人民觉醒和团结的作用第七章:国际政治与殖民地反抗斗争7.1 学习目标:分析国际政治因素如何影响殖民地反抗斗争7.2 教学内容:国际政治环境:冷战时期对殖民地反抗斗争的影响国际组织的角色: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殖民地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跨国关系:殖民地人民如何利用国际网络进行斗争第八章:殖民地反抗斗争的策略与战术8.1 学习目标:探讨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中采用的策略与战术8.2 教学内容:非暴力抵抗: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抵抗策略游击战争: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游击战争战术联合斗争:工人罢工、学生运动等社会各界的联合斗争第九章:殖民地反抗斗争的遗产9.1 学习目标:分析殖民地反抗斗争对后世的影响和遗产9.2 教学内容:独立国家的发展:殖民地独立后国家的发展和挑战民主与人权:反抗斗争对民主和人权的推动作用反抗斗争的传承:后代如何继承和发扬反抗斗争的精神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学习目标:总结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10.2 教学内容:反抗斗争的总结:回顾整个反抗斗争的历史,提取关键主题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反抗斗争的历史对当今世界的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了解殖民地人民所面临的困境和苦难,包括贫困、疾病、奴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的斗争,19世纪爆发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和现实联系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概述玻利瓦尔和占西女王领导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杰出影响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2. 难点: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和亚洲的印度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

面对西方殖民者的掠夺,殖民地人民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殖民地人民为什么抗争?是怎样抗争的?
2.新授
19世纪中期,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解放运动高潮。

印度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会议前“日不落帝国在印度”的情况)当时,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已被英国侵占,剩下的一些地方在封建王公的统治之下,也岌岌可危,印度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P99小字部分
师分析: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其对印度掠夺的方式由直接掠夺为主,转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其目的就是把印度变成英国永久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经济压制大大加强了,印度社会民不聊生,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教材插图《英国殖民者处死印度人》更是反映了印度的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英国对印度残酷的掠夺和奴役,给印度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印度人民同英国的民族矛盾尖锐,这是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1857——1859年,印度终于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

这场起义席卷了印度中心地区的许多地方,一些封建王公也加入到起义队伍之中,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指导学生看《印度民族大起义形势图》及教材内容,请学生讲述以章西女王为首的起义军抗击英军的英雄事迹。

师明确:印度民族起义范围广,有三个中心(章西、德里、密拉特)但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最终失败了。

但这次起义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南美人民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反殖民运动。

美洲和拉丁美洲是两个不同的地理概念。

美洲包括南北美洲大陆及其邻近岛屿,二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18世纪后半期,英、法、荷兰也相继侵入拉美,但拉美的大部分地区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到拉美后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后果?(印第安人被迫在银矿劳动和恩格斯的话分析得出结论:奴役印第安人和黑人,掠夺金银)
师小结:殖民者在经济方面大量掠夺拉丁美洲的财富供其王室挥霍,造成了拉美的贫穷,阻碍了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印第安人同殖民统治着之间的矛盾上升为拉丁美洲殖民地社会的主要矛盾。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师小结:国内环境,政治方面: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剥削,促使不同人种和阶层的人民群众(拉美的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联合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经济方面:拉美的经济发展为独立战争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并且殖民地人民更强烈的要求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发展经济。

国际环境: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这是促使拉美独立战争爆发的又一重要因素。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正是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民族运动蓬勃兴起。

玻利瓦尔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1816年以后的十年间,在玻璃瓦尔等人的领导下,拉丁美洲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展开了独立战争。

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玻利瓦尔后来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指导学生看独立战争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南美独立战争有什么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圣马丁,由南向北,统一指挥)师总结:正是由于殖民地人民坚持不懈的斗争,玻利瓦尔的杰出领导,南北国家的联合作战,正确的战略战术——南北夹击以及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正义性等,西属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

在这一有利的形势下,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统治者也被迫宣布独立,至此,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基本取得胜利。

拉美独立运动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国家的格局。

下面请同学用列表的方式归纳印度和拉美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情况。

3. 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归纳我们认识到:由于残酷的统治和掠夺,拉美爆发了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打击了西班牙殖民者,赢得了南美州的解放。

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成为反抗外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至今仍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重。

4.板书(略,上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