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尔化工泵说明书
意大利艾格尔气动隔膜泵MPP100操作使用说明书

操作 & 维修手册气动双隔膜泵操作手册感谢您选购我公司最经久耐用、功能强大的气动隔膜泵产品。
正确的安装和维护可极大地提高泵的性能并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安装和操作泵之前,请阅读下列警告及安全措施。
不遵守这些指南会危及人和财产。
请保管好该操作指南以备将来查询。
警告使用前,请确定泵是否耐介质的腐蚀。
温度、浓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会改变材料的耐腐蚀性。
使用前,请查询材料的安全数据表和化学耐腐蚀性能表。
请确认此设备操作者接受过安全操作程序培训。
危险泵送危险或有毒液体,必须要佩戴防护眼镜及防护服:z如膜片破裂,所泵送的物料可能会进入泵空气侧,并通过消音器排出时,当泵送危险液体时,排气口须远离工作区域和人。
z当物料的液位高于泵的水平位置时(自灌入吸面),应把排气口用管路引出到高于物料液位的高度,从而防止当膜片破裂时液体由于虹吸作用引起喷溅。
危险带压危险:系统带压时,不要清洗或维护泵、管或分配阀,否则会造成严重损害。
z拆卸前,请泄压并拆除供气管线。
危险静电警告:使用非导电版的泵输送易燃物料可能会形成静电。
静电火花可能引起爆炸,并导致人员伤亡。
输送易燃物体或泵在易自燃的环境下使用,请将泵及泵送系统接地。
当泵需接地线时,我们有多种型号的导电版非金属泵可供选择。
请用接地线并确保连接到接地良好的接地端子上。
z固定泵,连接所有接触点,避免震动及产生接触性或静电火花。
有必要定期用欧姆表测量各部件对地的电通性。
z特殊的接地连接,请查询地方建筑规范和电气规程。
z使用带电丝的软管。
z使用正确的通风系统。
z易燃物要远离热源、明火、火花。
z不用时,请密封保存。
警告最高温度只取决于机械应力。
一些化学制品会极大地降低最大安全操作温度。
请咨询工程指导,了解化学防腐性能及温度极限。
z输送高温液体时,一定要用最小供气压力。
警告供气压力过高,会造成泵损毁,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警告经过维修保养的泵,重新组装时,一定要正确组装。
注意不能用泵作管道系统的支撑。
GEHO中文说明

GEHO PUMPS®隔膜泵安装、操作、维护手册A部分Weir Netherlands b.v.P.O. Box249,5900 AE Venlo,the Netherlands Egtenrayseweg 9, NL-5928 PH Venlo注册号:电话:+31(0)77 3895200 传真:+31(0)77 3824844 电子信箱:************ www.weir.nl安装、操作和维护手册泵的型号项目P.O.号:ZPM 1700 ::资料号:版权® Weir Netherlands b.v. 2003Weir Netherlands是本手册中说明书和图纸版权的所有者。
本手册中的所有材料都受荷兰版权法、国际贸易条例和使用国的适用法律的保护。
事先未经Weir Netherlands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将其部分或者全部机密内容使用、复制或者拷贝,也不得向任何人公开。
还不可以出租、租用、颁发从属证书或者借出手册和内容。
手册已经用快件寄达,只能用于提供的特定目的,其使用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损坏Weir Netherlands或其他相关公司。
免责禁止对法定内容以外作担保,Weir Netherlands对图纸和说明中明确或者隐含的所有担保免责,这包括无限定的任何适用商务担保,特定用途的适用性、和其他任何系统的兼容性或者数据完整性,用户对使用系统软件负责。
前言本ZPM1700型活塞隔膜泵由Weir Netherlands b.v. 开发,符合特定要求并且完全适合于用户的应用。
本操作与维护手册经仔细编排,可以方便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泵的各个部件与系统以及正确操作与维护。
这还使用户个人能够用最安全和有经验的方法来操作泵。
手册的下一页列出了所有章节的详细内容。
各章节的页面都有对应的页码因而方便继续添加。
在开始泵的工作之前,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仔细阅读本手册,尤其是本手册下一页的产品安全说明。
паркер 二次泵气压力调节器 产品说明说明书

Catalog PDN1000-2USParker PneumaticAir Preparation Products06R, 07R General Industrial Regulators• Secondary aspiration plus balanced poppet provides quick response and accurate pressure regulation • Rolling diaphragm for extended life• Two high flow 1/4" gauge ports can be used as additional outlets • Easily serviced• Removable non-rising knob for panel mounting and tamper resistance • 06R: 1/4", 3/8" & 1/2" ports (NPT & BSPP)•07R: 1/2" & 3/4" ports (NPT & BSPP)06R07RRegulators Port Pressure Flow Part number (NPT)Material specificationsAdjusting Stem Steel BodyZinc Bonnet, piston stem, valve poppet & cap Plastic Collar, knob Plastic Diaphragm Nitrile SealsNitrile Springs – PoppetControlStainless Steel! WARNINGProduct rupture can cause serious injury.Do not connect regulator to bottled gas.Do not exceed maximum primary pressure rating.CAUTION:REGULATOR PRESSURE ADJUSTMENT –The working range of knob adjustment is designed to permit outlet pressures within their full range. Pressure adjustment beyond this range is also possiblebecause the knob is not a limiting device. This is a common characteristic of most industrial regulators, and limiting devices may be obtained only by special design. For best performance, regulated pressure should always be set by increasing the Click here to view bookmarks.(Revised 8-5-2013)Catalog PDN1000-2USParker PneumaticAir Preparation Products06R, 07R General Industrial Regulators(2)Service kits06R (Compact)07R (Standard)。
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矿方)2014.7.28

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一、概述 (5)1、系统用途 (5)2、主要功能及特点 (5)二、系统和硬件组成 (6)1、硬件组成 (7)1.1主站电控箱 (7)1.1.1 概述 (7)1.1.2 性能特点 (7)1.1.3 技术参数 (8)1.2 分站电控箱 (9)1.2.1 概述 (9)1.2.2 性能特点 (9)1.2.3 技术参数 (10)1.3 就地箱 (11)1.3.1 概述 (11)1.3.2 性能特点 (11)1.4 操作台 (12)1.4.1 概述 (12)1.4.2 性能特点 (12)1.5 电动闸阀 (13)1.5.1 概述 (13)1.5.2 性能特点 (14)1.5.3 技术参数 (14)1.5.4 调试 (15)1.5.5 故障及维修 (16)1.5 电动球阀 (17)1.5.1 概述 (17)1.5.2 性能特点 (17)1.5.3 技术参数 (18)1.5.4 调试 (18)1.5.5 故障及维修 (19)1.6 液位计 (20)1.6.1 概述 (20)1.6.2 性能特点 (20)1.6.3 技术参数 (21)1.6 压力传感器 (21)1.6.1 概述 (21)1.6.2 性能特点 (22)1.6.3 技术参数 (23)1.7 负压传感器 (23)1.7.2 性能特点 (24)1.7.3 技术参数 (25)1.8 电磁流量计 (25)1.8.1 概述 (26)1.8.2 性能特点 (26)1.8.3 技术参数 (27)1.9 温度传感器 (27)2、系统组成 (28)2.1 组成部分 (28)2.1.1 数据采集与检测 (28)2.1.2 现场监测与控制 (29)2.1.3 远程监测与控制 (29)三、安装与调试 (30)1、系统安装 (30)2、系统调试 (30)四、系统工作原理和方式 (31)1、工作原理 (31)2、工作方式及流程 (31)2.1 手动方式 (31)2.2 半自动方式 (32)2.3 自动方式 (33)2.4 遥控方式 (33)五、上位机系统平台使用说明 (34)1、系统平台概述 (34)2、系统平台功能 (34)3、系统实时监控 (35)4、系统信息管理 (40)5、系统视频管理 (41)6、趋势曲线管理 (42)6.1 曲线参数设置 (43)6.2 添加、删除数据 (44)6.3 曲线时间轴推移 (46)6.4 趋势曲线重置 (47)7、系统报警管理 (47)7.1 实时报警管理 (48)7.2 历史报警管理 (49)8、系统操作记录 (50)9、系统报表管理 (51)六、运行维护 (52)七、故障问题及处理办法 (53)八、故障处理经验 (55)水泵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一、概述1、系统用途井下水泵自动控制系统适用于有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水泵房的主、备水泵集中监测和监控。
KQH系列单级立式化工泵操作规程模版(二篇)

KQH系列单级立式化工泵操作规程模版操作规程模板- KQH系列单级立式化工泵第一部分: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化工泵的型号和规格,并仔细阅读相关操作说明。
2. 确保泵的安装位置稳定,并符合安全要求。
3. 确保泵的进口和出口管道已正确连接并牢固。
4. 检查泵的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接地正确。
5. 确保泵的旋转方向与箭头指示相符。
如有需求,可通过调整电源相线或更换泵的旋转方向。
第二部分:操作流程1. 打开泵的进口阀门,并确保进入泵的介质与泵的耐用性兼容。
2. 打开泵的出口阀门,并注意观察出口压力。
3. 启动泵电机,确保电机正常运转,并观察泵的压力和流量。
4. 如果泵的压力或流量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并根据需要调整操作参数。
5. 在泵运行期间,定期检查泵的工作温度和噪音水平,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6. 在泵停机前,先关闭出口阀门,再关闭进口阀门。
7. 断开泵的电源,并注意安全操作,如需维护或清洁泵,应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
第三部分: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化工泵的结构和性能,并具备相关操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耳塞等。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或其他物体插入泵的工作区域。
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警觉,确保周围区域的安全。
5. 如果泵出现异常情况,如噪音过大、漏液等,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6. 在维护或清洁泵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等待泵完全停止工作后进行操作。
7.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泵的工作参数,如泵的流量、压力等。
8. 在使用化工泵时,必须按照操作说明和相关法规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改装或更改。
第四部分:操作记录在每次操作结束后,应做好相应的操作记录,包括:1. 操作人员的姓名和工号2. 泵的型号和规格3. 开始操作的时间和结束操作的时间4. 操作过程中泵的压力、流量等相关参数5. 异常情况的描述和处理记录6. 其他需要记录的相关信息操作记录应妥善保存,并交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和归档。
循环泵说明书

LC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安装使用说明书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公司简介襄樊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五二五厂所属企业,一九九九年九月改制为有限公司。
公司注册于襄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中国通用机械泵行业协会会员,中国磷肥、硫酸工业协会会员,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供货定点企业。
公司现有资产总额3000 万元,员工200 多名,专业技术人员50 余人。
三十多年来我公司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引进了法国公司的列泵专有制造技LC 系术,并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开发了多种泵型。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有:LC 系列卧式离心泵、LC 系列高效烟气脱硫循环泵、PLC系列立式离心泵、LC-T系列渣浆泵、PLC-T系列立式渣浆泵、LH系列重型渣浆泵、FYL 系列悬臂立式离心泵、IHE 系列化工流程泵、LB 系列化工流程泵、IHZ 系列化工自吸泵、HZ系列化工轴流泵、LHZ系列立式轴流泵、MECP系列混流泵、S 型系列双吸泵、LSD系列高温浓硫酸泵以及截止阀、球阀等近两百种规格。
生产的材料有1Cr18Ni9Ti 、304、304L、316、316L、Mo2Ti、904(UB-6)、C4、Cr30A 、2605N、CD4MCu、DF2、MM-4、K 合金、SS920、20#合金、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等二十多种。
产品广泛用于化工、化肥、冶金、矿山、火电、医药、造纸、污水处理等行业。
同时能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大、中型不锈钢铸件和耐磨材料铸件,并承接来图加工制作。
主要技术装备:采用美国亚什兰工艺PEP SET树脂自硬砂造型生产线、采用中频炉熔炼,最大铸件重量可达吨、采用光谱分析仪和红外碳硫分析仪对钢水进行快速分析、热处理炉采用电子程序控制、泵的转子采用动平衡测试技术、符合ISO2548 要求的B 级精度的泵性能测试系统、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ZA型化工流程泵使用说明书

ZA石油化工流程泵使用说明书河北高通泵业有限公司1.概述本使用说明书是对安装、使用和维护的重要论述。
因此,对于装配人员以及所有的负责任者在装配和开车前必须全部阅读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也适用于以后的安装,维修。
泵的使用安全仅在规定的使用场合(见数据单)下得到保证。
对于输送过热或过冷介质的泵,其泵的有关零件必须采取防止接触的措施,以免发生危险。
如果泵在停车后会产生回流,则必须在泵出口处安装一个防止回流的装置。
必须经常检查泵体,密封环和叶轮的腐蚀,磨损情况,并保证及时更换已腐蚀或磨损的零件。
装配和拆卸时注意安全,防止零件脱落,保证泵的可靠性。
连接法兰,连接螺孔,以及其它敞开部位在运输和存放期时间必须保持封闭。
注意:对于泵单机或整机的吊运不允许使用泵部分的或电机上的起吊环,起吊环仅供给装配或拆卸松开的单件吊运。
泵单机的吊运应将绳索绕在泵体法兰或轴承支架上,整机吊运应使用底座地脚螺栓孔。
2.泵的说明ZA、ZE型泵属单级卧式离心泵。
ZA型泵的泵体为脚支撑,ZE型泵体为中心支撑。
该两种系列泵,适用于输送清洁或有轻微污染的化学上中性或有腐蚀的液体,其温度范围为-45℃~+420℃,最高使用压力ZA型泵达2.5Mpa,ZE 型泵达5.0Mpa。
作为流程泵ZA和ZE型泵执行API610标准,可保证流程工业要求的维修条件,轴承、轴封和叶轮为一转子组件可进行迅速的拆卸或装配,大大缩短了停车维修周期。
叶轮为单吸径向闭式,带有叶轮密封环和(ZA不带)和泵体密封环,腐蚀和磨损后只需要更换密封环,可降低维修和备件成本。
泵盖上带有冷却或加热轴封腔体的结构。
轴封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类型,用户可根据不同使用工况选择。
轴承用润滑油润滑,轴承箱体上带有恒位油杯,温度在250℃下轴承支架为无冷却结构,250℃上将使用风扇冷却或水冷却结构。
泵与驱动机间使用挠性加长联轴器作为连接元件,该元件可补偿小的轴向、径向和角度位移。
3.泵的安装3.1泵的安装校正3.1.1泵主要的尺寸,连接件和地脚螺栓的位置均能从泵样本或外形尺寸图中查出。
CH型标准化工流程泵使用说明书

一至二个薄的平垫片塞到剩余的间隙内,平垫片必须是具有不同厚度(见 图 4.1-2)。
4.7.1.3 混凝土凝固以后拧紧地脚螺栓。再次检查水平。如果泵的位置发 生变化必须再次校正。
4.1.7.4 校正后用混凝土向底座灌浆(无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按 4.2 节的说明进行联轴器的安装。在不相联底座的情况下,因为管路为无应 力联接,所以应先安装泵,然后再安装电机。
D、观察安培计,电流值不能超过电机性能标牌上指定的值。 6.2 停止运转 A、如果在泵的排除管路上装有自动回流检测阀,则在短时间停止运转的 情况下截止装置可以保持打开状态。 在长时间停止运转,修理或无自动回流检查阀的情况下绝对必须关闭泵 排除管路中的截止装置。
B、当停止驱动机时,应注意转子停止的平稳性。 C、如果泵工作在吸入条件,并且在停止后不打算开车运转,这时必须关
闭在吸入管路中的截止装置。 D、如果存在的话,应关闭辅助管路除冷却水管外的所有阀门,冷却水只
在泵冷却后才停止。 E、在霜冻及长期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应排除泵体的冷却腔内的液体,并
对这些部分进行保养。 6.3 运行的控制 6.3.1 使用点的检查(设计点)
在首次开动期间应特别注意:
— 确定转速 — 读压力表的值(泵排出端)。减去入口压力(压力表/入口端)
— 关闭出口管路中的截止装置 — 起动电机 — 慢慢打开出口管路中的截止装置直至压差减小到数据表中规定的
值。 C、有压系统的启动(条件是在泵的排除管路中装有自动回流检测阀)。
— 当泵出口管路中的截止装置打开时开动电机。 告诫:压力差不能大大低于设计点,设备中也不能具有脉动的系统压力。 注意:泵排除端压力表指示的值为压力差加上入口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是在关闭出口阀状态下总压头的1.5倍
介质的蒸汽压力必须大于绝对总吸入压头(吸入端压力加上吸程)与吸入管路的压力损失(包括汽蚀余量损失)的 差值(至少1m水柱)
泵不包括任何防止介质回流的阀之类的装置, 也不包括电机止动装置。
5
工作原理
液力原理 : 泵包含一个在静止泵体内旋转的叶轮。径向排出 (向上,内部导流)。叶轮的旋转使叶轮中心处产生低压
□ 拆卸管路时:请留出足够的时时间间让使介残质余从的泵介体质中排彻出底泵排壳空并使
大气注入空腔。
□ 开始维修之前, 必须对泵进行清洗。
执行拆泵工作的第一步是将液力端从电机端 □ 请不要将清洗完的液体随处排放。
卸下
□ 在拆泵之前, 确保电机已经断接并且不会突然起动。
卸下连接螺栓(POS.1)
□ 在检查泵之前, 手边需要备一份O形圈, 以备安装工作结束
ROUTE_TMR_MANUAL_CHN_Rev.1
Pag.4
最大连续工作温度(按水计算)是由所选择的材质(标注在泵体铭牌上)决定的。
80℃(176℉)
WR
110℃(230℉)
GF
环境温度范围与所选材质有关(在标识牌上)有规定。
0-40℃(14-104℉)
WR
′-20-40℃(-4-104℉)
GF
三相电机的绕组 (例如电压 (a) 230-400 V; (b) 400-690 V)如果是接低电压(230 for (a); 400 for (b))必须是三角形接法。
如果接高电压(400 for (a); 690 for (b)),则应该是星形接法。
星/三角起动适用于功率大于 7,5 kW (10 HP)的电机和频繁的短时间运行功率大于15 kW (20 HP)的电机。 这同时是为了满足保护泵的需要。
图2.1液力部件拆卸顺序
参考号
910.2 102 331 233 134 545 412 162 722.1 727.1 722.1 727.2 912 195.1 922 195.2 932 412.1
零部件名称
泵体/后盖连接螺栓 泵体 前推力轴套 叶轮 平衡盘 导向轴套 泵体O型圈 泵盖 入口法兰 入口法兰适配器 出口法兰 出口法兰适配器 排污堵头(可选) 防护板(可选) 锁紧螺母(可选) 防护板(可选) 锁紧环(可选) 排污堵头O型圈(可选)
根据电机铭牌上的防护等级并且要求满足环境条件, 同时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 以便达到良好的防护及排水
要求。
7
干运行监测
虽然泵可以干运行(R1-R2),但为了更保险,我们建议使用下列设备: -压力开关 -磁通计 -电机电源控制装置
ROUTE_TMR_MANUAL_CHN_Rev.1
Pag.6
8
安装及使用说明
液态介质。当订货时, 需要将泵送介质的性能明确, 并且要求介质的性能(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比重、粘
度及汽蚀)和工作环境要满足泵的性能。
泵的性能(流量、扬程、转速)都是在下订单时就已确定的, 并标注在铭牌上。
“TMR”系列泵是卧式单级离心泵,由异步电机通过磁性联轴器驱动、轴向吸入径向排出, 泵为底脚安装。
操作注意事项
□ □
Pos.
松开连接螺栓 (POS.10) 从驱动磁体上卸下 锁紧环(见图9.1)
参考号 零部件名称
10
910.3 驱动磁体部件/电机连接
11
855 驱动磁体部件
12
518 锁紧环
13(*) 523 插块
14
910.4 支架/电机连接螺栓
15
807 支架
16
910.5 电机/底座联接螺栓
数量
拆卸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3·
备件
2年
5年
Pag.1
2.1
液力部件拆卸顺序
工具
□
扳手 No.10
注意 □ 拆卸时请将泵垂直放置(吸入端向上) □ 松开螺栓(POS.2)
Pos.
2 3 4 5 6 7 8 9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4
8.1
运输
-给液力连接部分加上防护罩。 -当起吊时, 不要对塑料接头部分施加力。 -运输过程中,将泵固定在其底座或固定盘上。 -如果运输路况不好的话,请采取适当的防振措施。 -来自外界的振动会影响重要机件的安全以及泵的性能。
8.2
安装
检查螺钉与螺母是否正确把牢。阅读"装配"部分, 温度变化会对热塑材质的尺寸有相当明显的作用。
在25℃(介质及环境温度)最大流量下可泵送的介质的比重与泵的结构形式有关。
普通结构 N (打印在铭牌上) 重型结构 P (打印在铭牌上) 加强结构 S (打印在铭牌上) 在70℃可泵送的介质比重要比在25℃时少10%
1.05kg/dm3 1.35kg/dm3 1.80kg/dm3
从保证泵的使用稳定性方面考虑, 要求所泵送介质的动力粘度不得超过30cSt。如果在订货时就有特殊要求的话, 则最高的介质粘度可达100cSt(需要配备相应的强力叶轮)。
-将泵与工厂设备进行连接之前, 要清洁现场。
注意!拆卸时磁力连接会产生很大的抗力, 时, 重新安装O形圈。
请在拆卸液力端时,固定电机端。
□ 注意!在磁体附近工作磁体可能会吸引工具,
请注意避免伤害。
详见9.1“拆卸"
拆 卸 顺 序
Pos. 1
参考号 零部件名称 910.1 泵体螺栓
ROUTE_TMR_MANUAL_CHN_Rev.1
图2A- 拆卸顺序
Pag.3
3
识别代码
我们每台泵在出厂之前, 都有出厂编号。我们将泵的出厂编号及泵型打在铭牌上铭牌粘在后盖侧面。
一收到货物, 请检查技术参数。 如果订单与实际发货有任何出入的话, 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系列
序列号
型号
图.3A- 铭牌
4
概要
“TMR”系列泵是设计用来泵送具有一定比重,粘度,温度及其他物理特性的允许用一个固定安装的离心泵来处理的
防护等级 由特征字母IP与特征数字组成: 第一位字母表示防止固体进入内部的等级,例如:
4 防止不小于1mm的固体异物的进入 5 防尘(不能完全防止尘埃进入, 但进入的灰尘量不得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6 沉密(无灰尘进入) 第二位数字代表防止水进入内部的等级,例如: 4 防溅水 5 防喷水 6 防强烈喷水
“TMR”系列泵为非自吸泵。
R1-R2结构可以干运行
R1-2结构泵送的介质必须是洁净的。X1-2结构可以处理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固体颗粒的含量,尺寸及硬度必须在 报价过程中明确)。
从电机端看泵为顺时针旋转。
为了满足泵的适用性, 一定要确保所泵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能描述的准确性。
确保泵的材质与所泵送介质的兼容性。
维
护
维护日期
位置/系统参考
维护内容
维Hale Waihona Puke 护方2拆卸顺序工具
注意 该项工作必须在具有操作资格的人员的指导下完成。
□
注意事项
□ □ □
开机前注意事项:
□ 切断电机电源并断接电线;
扳手 No.13
将导线从接线盒中拉出并相应地将端子绝缘。
□ 关闭进出口阀,打开排污阀
□ 拆卸管路或清洗泵时,配戴合适的手套、眼镜,穿好防酸服。
安装,操作使用手册
TMR 系列
使用手册
大连七贤岭高新园区 学子街2号
TMR系列
CE
1.目录
1. 目录 2. 组装及拆卸顺序………….…………………….…………………………………………………………………….…………… 1
2.1 液力端…………………………………………………………………………………………………………………………2 2.2 电机端…………………………………………………………………………………………………………………………3 3. 识别码…………………………………………….…………………………………………………………………………………4 4. 概要………………………………….………………………………………………………………………………………………4 5. 工作原理……………………………………….……………………………………………………………………………………5 6. 电机…………………………………….……………………………………………………………………………………………6 7. 干运行监测………………………………….………………………………………………………………………………………6 8. 安装与使用说明………………………………….…………………………………………………………………………………7 8.1. 运输…………………………………...………………………………………………………………………………………7 8.2. 安装…………………………………………………………………………………………………………………… 7 8.3. 运行…………………………………..………………………………………………………………………………………8 8.4. 使用………………………………..…………………………………………………………………………………………8 8.5. 关机………………………………………………..…………………………………………………………………………8 9. 维护…………………………………………………….……………………………………………………………………………9 9.1. 拆卸………………………………………….…………………………………………………………………………........ 9 9.2. 检查…………………………………………………….…………………………………………………………………… 10 9.3. 组装………………………………………….……………………………………………………………………………… 10 10. 安全事项………………………...…………………………………………………………………………………… ……….. 12 10.1. 安装及调试…..………………………………………………………………………………………………………….… 13 10.2. 操作及维护人员……………………………………………………………………………………………………………13 10.3. 维修人员……………………………………………………………………………………………………………………13 10.4. 废泵处理……………………………………………………………………………………………………………………13 11. 泵的正确使用须知…………………………………………………………………………………………………………………14 12. 泵故障及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14 13. 技术数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