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婷论文

合集下载

数据挖掘在图书馆应用服务领域的研究综述

数据挖掘在图书馆应用服务领域的研究综述

数据挖掘在图书馆应用服务领域的研究综述
卢璐;田宏伟
【期刊名称】《科学大众》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在国内外,数据挖掘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所进展,并且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研究者除了对馆藏资料的管理,也渐渐关注到个性化服务和读者满意度的重要性,从而进行深入的探索。

笔者归纳了中外研究发展现状,对发展需求和挑战作出总结,并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卢璐;田宏伟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1]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2
【相关文献】
1.数据挖掘在健康医疗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J], 王若佳;魏思仪;赵怡然;王继民
2.数据挖掘在国内图书馆应用领域研究综述 [J], 俞锦梅
3.数据挖掘方法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J], 崔广风;钟仪华
4.Web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J], 伍洁
5.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融领域知识发现研究综述 [J], 王宸;徐辰星;周震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相微萃取分析条件的优化

固相微萃取分析条件的优化

固相微萃取分析条件的优化
傅彦斌
【期刊名称】《干旱环境监测》
【年(卷),期】2006(20)1
【摘要】主要介绍了固相微萃取作为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如何对影响其分配系数的各因素,如:萃取头的选择、萃取方式、萃取温度等进行优化选择,从而提高方法灵敏度及回收率.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傅彦斌
【作者单位】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
【相关文献】
1.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果汁香气的影响因素及萃取条件的优化 [J], 王丽霞;钟海雁;袁列江
2.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Maillard反应体系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条件优化 [J], 周永妍;李亚;余爱农
3.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皂香气成分的影响因素及萃取条件优化 [J], 何文蔚;王冬梅
4.固相微萃取处理人体气味的分析条件优化与选择研究 [J], 吴德华;崔迎;徐汉坤;王正萍;朱海娟
5.固相微萃取法优化沙琪玛气味物质的萃取条件 [J], 尤梦晨;杨平;宋焕禄;张晓莹;廖勇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路径研究综述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路径研究综述

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路径研究综述
杨扬;高峰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24()2
【摘要】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观尺度的基本单元,因其使用人群和能源消耗的特殊性导致其在碳减排道路上进展缓慢。

通过梳理国内外两大主流数据库CNKI和WOSCC中2002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342篇有效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标准与规范,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汇总和可视化分析,基于大学校园建成环境空间规划、建筑运营、交通出行、景观营造、固废回流五个系统归纳了碳排放的基本特征,从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分析了现有大学校园建成环境低碳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归纳了校园建成环境要素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大学校园未来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模式,主要从校园建成环境不同系统之间的关联性碳减排来构建绿色低碳的校园建成环境规划途径,以期提高校园建成环境更新过程的低碳导控能力。

【总页数】11页(P53-63)
【作者】杨扬;高峰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低碳”的环境伦理解读与实践路径——江苏省伦理学会年会暨“环境伦理与低碳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碳交易环境下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决策研究综述
3.低碳出行导向下新城居住区建成环境优化研究
——以上海市松江新城为例4.碳市场环境下包装印刷企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低碳发展路径5.绿色低碳社区面临的困境和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u纳米耦合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EELS分析

Au纳米耦合结构表面等离激元的EELS分析
第 37卷 第 2期 2016年 3月
华 侨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 uaqiao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1。37 NO.2 M ar. 2016
文 章 编 号 :i000—5013(2016)02—0160—04
平行耦合时 ,单 根纳米线和耦合结构 中均存在位 于 2.4 eV 的 SPs共振 ,耦 合结构 中 SPs的纵模数增加 ;单 晶
及多晶 Au纳米薄膜在 1.4 eV附近存在 SPs模 式 ,相较 于单 品薄膜 ,多晶 Au纳 米薄膜 的 SPs共 振峰位 出现
明 显 红 移 .
关键词 : 纳米结构 ;耦 合结 构 ;Au;电子 能量 损失谱 ;表 面等离激元
中图分 类号 : TB 333
文献标志码 : A
表 面 等离激 元 (SPs)可将 电磁 能量 束缚 在金 属 一介 质界 面 ,对 环境 变化 具 有很强 的敏感 性 ,在 生物 化 学 传感 ,尤 其是性 能 高 、尺寸 小 的芯 片式 传 感 器 中有 广泛 的 应用 前 景 _1 .Powdl等 L4 进 行 电子 能 量 损 失谱 (EELS)研 究 时 ,使 用 电子 束轰击 金 属 Al板 ,首次 观 察 到平 面 金 属 的 SPs.随着 SPs及 纳 米 材料 科 学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EEI S作 为一 种 可深 入 揭示 纳 米 结构 SPs本质 属性 的工 具得 到 广 泛应 用 .Nelayah 等 通 过 电子束 激 发三 角形 Ag纳米 颗粒 的 SPs,根据 EELS谱 线 ,对 Ag纳 米颗 粒 SPs进 行成 像研 究 . Cai等l 在 理论 上证 实 电子束 能 在 纳米 结 构 中实 现 SPs的 高 效定 点 激 发 .Nicoletti等 采 用 电 子束 做 激发 源 ,研究 单根 Ag纳 米棒 的 SPs特性 .这 些研 究 都 从 EELS人 手 ,揭 示 了单 个 金 属 纳米 颗 粒 或 纳 米 棒 中 SPs模式 的分 布 特性 ,为 以单个 金 属纳 米材 料作 为传 感 源 的传 感 器 应用 提 供 了理 论 依据 .然 而 ,在 实际的传感器制备中,金属纳米材料传感源多以包含多晶形式在 内的复杂耦合结构存在.因此 ,深入研 究 纳米耦 合 结 构 的 SPs模 式 特 征 ,揭示 利 用 纳米 材 料结 构 调 制 SPs模式 的机 制 ,可 拓展 基 于 SPs的生 化 传感 器结 构设计 _8].本文 采用 电子 束 轰击 单 晶 Au纳 米线 、单 晶/多 晶 Au纳米 薄 膜 ,检 测 其 电 子能 量 损 失 ,从 而 得到 SPs不 同模式 的损 失谱 峰位 ,研 究 不 同纳米 材料耦 合 结构 对 SPs模 式 的影 响.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探讨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探讨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探讨【摘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确立,预示着传统城乡规划的工作方法即将发生重大的技术变革,因此,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方法进行相应的优化升级。

本文以城市设计相关项目经验为例,结合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逻辑的理解,探讨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优化路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讨论:①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的意思;②国土空间规划的工作逻辑的解读;③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转变;④城市设计工作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工作方法;0.引言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建设经历摸索、探索、发展等多个阶段。

不同的时期的城乡建设及发展均离不开城乡规划学科的贡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贡献尤为突出。

由于,受这些年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影响,以及时代变迁及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使得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与新时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所以城乡规划学科未来的发展路径是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城市设计作为城乡规划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其未来的发展也将面临思维的转变及方法的迭代。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2015年4月,经过多年国土资源的摸底排查及“多规合一”等规划方法的试点及探索,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继党十八大首次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策以来最为重要的城乡建设宏观指导方针。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在随后的几年里,党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及相关指导意见,如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09)》”、“组建自然资源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03)》”、“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路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19.05)》等,随着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2019.05)的相关文件发布,我国的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正式更改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下简称国空体系)。

张謇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与反思

张謇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与反思

张謇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与反思作者:缪妍妍来源:《大学·思政教研》2021年第11期摘要:张謇精神的内涵丰富,其爱国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实干精神在当今仍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具备丰富的实践价值。

在青年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的关键时期,高校应将张謇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思想中引导青年学习、传承张謇精神,再通过青年实践升华张謇精神内涵。

本文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可沿用的教育模式,以期更好地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关键词:张謇精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反思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4-0032-03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通市青少年工作研究基地立项课题(课题编号:思想建设202102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缪妍妍(1988—),女,碩士,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社会工作。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政治坚定、理想远大、乐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效。

张謇精神是在与苦难搏斗、与环境抗衡,在艰苦创业过程中积累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对当代生活在安稳幸福年代的青年学生有指明方向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学界关于张謇的人物生平事迹、精神思想传承以及其对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影响都有了充分的研究。

将张謇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充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更有利于青年传承张謇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张謇精神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作用(一)张謇精神具有引导青少年政治信念的作用张謇出生于晚清末年,在民族存亡之际弃官从商,为了实现国家民主富强,实行“父实业母教育”。

张謇精神是在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中所展现的态度、情操、风骨和追求,具体可概括为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实业精神和人文精神[1],是鼓舞和激励当代青少年学生勇于担当、克服困难、建功强国的精神动力。

基于PDCA循环的有效课堂教学

基于PDCA循环的有效课堂教学

基于PDCA循环的有效课堂教学
汪明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中学版)》
【年(卷),期】2010(000)019
【摘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协作活动,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积极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意义过程.那么,教师该采用何种有效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建构呢? 笔者以为,PDCA循环教学是其中一种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汪明
【作者单位】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PDCA循环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基于PDCA循环的有效课堂教学
3.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会计》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4.基于课堂问卷调查的PDCA循环在提高妇产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5.基于PDCA循环的民办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的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5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课题(截至2005年10月)

2005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课题(截至2005年10月)

2005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课题(截至2005年10
月)
佚名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5(26)6
【总页数】1页(P18-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科技联姻携手共进--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成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泰州协作医院 [J], 印之;露露
2.恒心与力量承担与成就——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眼科基础研究一瞥 [J],
3.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踌区域协管县级医院管理实践探索 [J], 叶红梅;滕宏飞;傅近;陈蓓敏;翁责茗;应秀珍;于靖
4.创新引领砥砺行突破瓶颈绘蓝图——记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徐辉雄 [J], 干思思
5.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新课程改革理念,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学习“五步教学法”的体会临洮三中缪婷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大面积推广,使我真正意识到课改的必要性。

它犹如一缕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我意识到我在以往教学的不足,我必须结合临洮三中的实际,转变教育观念。

在课堂上要积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而不是象以往的教学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体验创造的过程。

在课堂上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的提高三中的英语教学质量。

一、重新把握教育的含义。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当前,我们在学校教育的体制下,培养对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目的。

我们理解了教育的含义之后,就从宏观上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清楚我们每天的再干什么,要干什么。

二、把握新课程改革理念,体会课改的意义。

首先把握新课改理念。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这与以前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观念。

新课程环境从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看,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关注人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从理念看,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此教师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必须贯彻“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其次是分析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存在的问题:一是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

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三是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对于课程改革的意义,大家都了解的比较多了。

其实质就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要求,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模式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养以及保障支撑系统等八大课题。

因此,这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场攻坚战,它关系着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课改的意义,义不容辞地大力推进课改。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五步教学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必须改变。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加强教学反思,要把“五步教学法”落到细处、实处,注意课堂知识的构建,注重临洮三中学生的实际能力的考察。

首先是了解“五步教学法”的内容1.创设问题。

在学习前就学习的内容提供问题背景,并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心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自主探究。

向学生明确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集体或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研究,得出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

3.自我展示。

用自己研究出来的学习方法或者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练习,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个性,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方法。

4.评价激励。

引导学生对自己研究出的学习方法或者对成功的经验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并对敢于发表见解的同学给以鼓励与表扬。

5.拓展练习。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设计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各种练习及练习方式,其次,作为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要理解“五步教学法”,发展性的落实“五步教学法”。

一是设计导语。

导语即开场白。

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导语的设计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必须在吃透教材,掌握重点、难点的基础上,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借助生动有趣的情景把学生很自然地引入到教学计划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消极状态。

轻松愉快的导语可以马上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而千篇一律的导语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所以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好的导语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维,并且为下一步教学做一个铺垫,虽然只需三两分钟时间,却起着穿针引线的功效。

当然导语的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真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性高涨且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之时转入进步的学习。

二、创造情景。

教师首先应把学习英语的课堂变成说话的课堂,这点对初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听说是新的课堂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在情景中引导他们从机械地背诵语句变成会话中的灵活运用,把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到会话之中,随着情景的进一步生活化,使他们有一种身在课堂似乎置身于外的感觉,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说的欲望,无拘无束,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彻底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情绪。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同时也应是参与者,起着导演与演员的双重作用。

在组织学生借助情景进行学习的同时,只要恰到好处地引出正题,而主要内容的学习又必须联系实际,学生既会自然地运用新复习的单词,又能联想发挥,产生组织语言的灵感,而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不断穿插新的语言点,把学生渐渐引入新课,同时也可扫除新课中的一些语言障碍,使难点分散。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新的知识,而且可以马上运用于会话中。

即在说中学,学中用,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此环节的学习会使学生积极性高,思维敏捷,接受知识快。

三、导入新课。

新知识的学习从语言规律的角度讲必须是新旧连贯。

它应是教师设置复习的继续和引申,使学生认识到新旧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一个整体。

知识的积累如同滚雪球,新知识掌握的同时又有新的知识有待掌握,这将会成为一种新的动力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在课堂上将会始终处在情景之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我想这是传统课堂结构所收不到的效果。

四、四会并举,综合训练。

课堂的情景教学是帮助学生学说话,学交际,但并不是要排除课本来安排课堂,其落足点应在课本上。

对课本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新学知识的综合和升华,是高层次的继续学习,是知识的集中体现。

在学生掌握了一课书的重点难点并进行了大量和口头练习之后,如何讲授课本的课文、对话,不同的讲授方法所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教师应遵循语言学习的四字规律,即:听、说、读、写。

五、画龙点睛。

学习语言的目的,除了应让学生学会交际外,还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形成一种概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知识的比重并不大,但它是以后再学习的基础,所以不容忽视。

如果先讲语法知识,而学生对语言没有一定的语感和实际操练,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更主要的是这种教法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如果在学生有一定的听说训练之后,再进行语法、词汇及语音知识的归纳小结,学生则能对新学知识有一个理论化、知识化、条理化的系统认识,教师要使自己的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例句典型,按排合理的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使整个课堂有始有终,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情景连贯,内容集中,环环紧扣,层层提高,既而达到学生学的轻松,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的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将会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将得到充分的展示。

通过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我认为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课堂结构安排,一定有利于交际法教学的实施,也必定会收到比传统的课堂结构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气氛、教学密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改变,新教材的推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五步教学法”的实践,觉得有以下的效果1.实现了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主体化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既培养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都紧紧围绕激发和保持运动兴趣而开展。

3.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快乐的学习氛围,既有身体练习的感受,又有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和情感体验,做到身心并育,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运用“五步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五步教学法”虽然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任务,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却又是统一的整体,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2.问题的创设与学生的探究既可以在课前进行,但更注重在练习体验中进行,做到“体”、“脑”并用。

3.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学习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非就可以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内容或方式都应该始终在教师的调节和引导下进行的。

4.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采用自评和他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多帮助、多鼓励、多表扬,评价的结果不能让学生留有失败的阴影。

总之,教师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气氛中,才可以顺利进行教学,面对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要不断地向发展较快的学校学习,坚持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新课程改革,才能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