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948 学年学季:20181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网络情感异化行为的是()。
1.数字化虚拟性爱2.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与朋友沟通3.多角网恋4.婚外网恋2、网络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网络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下不属于网络互动影响的是()。
1.病毒肆意传播、黑客侵扰和网络犯罪2.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3.使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4.过量信息加大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选择难度3、从人类精神的维度出发来探讨道德自律,认为自律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制约和人类理性的把握的是( )。
1. 孔子2. 康德3. 马克思4.罗尔斯4、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
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
因此,我们应( )。
1.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2. 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3.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4.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5、关于网络问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网络问政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通道2.网络问政是征集民意的最佳方式3.网络问政使政府决策更加困难4.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6、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中不乏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虚假、污秽信息,因此我们应该()。
①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③相信网络上的信息皆是正确的④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1."①③"2."②③"3."①②④"4."①②③"7、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古代汉语作业

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B耳林从解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B风瓣闻闽C阁围屈觉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B保禄私空C寐融照哀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B郊胡鸽邵C河诂语超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B增加意符C读音相同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B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周易作业

一.步骤1.取三枚相同的硬币放在手中,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上下摇动,使钱币摩擦,之后随意抛撒钱币到桌面之上,会得到四种情况(有数字的为正面,无数字为反面):(1).两枚正面朝上,为少阳之象,记作:。
(2).一枚正面朝上,为少阴之象,记作:。
(3).三枚正面朝上,为老阴之象,记作:。
(4).三枚反面朝上,为老阳之象,记作:。
2.如此连续6次得到了六个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卦象。
画爻时,从下到上顺序排列,其中,老阳,老阴被称为动爻,动爻变化后得到的卦称为“之卦”,而刚开始得到的卦为“本卦”。
3.得到卦象之后,用卦辞爻辞断卦的方法来解卦:(1).没有变爻,用本卦的卦辞解卦。
(2).一个变爻,本卦变爻爻辞,参照本卦卦辞。
(3).两个变爻,用和两个变爻的爻辞解卦,以上爻为主。
(4).三个变爻,用本卦和之卦卦辞解卦,以本卦为主。
(5).四个变爻,以之卦两个不变爻的爻辞为主,以在下者为主。
(6).五个变爻,以之卦不爻辞的爻辞为主。
(7).六个变爻,乾、坤二卦看“二用”,余者看之卦卦辞。
二.实践1.根据以上步骤,得到第一次:两枚正面朝上。
第二次:三枚反面朝上。
第三次:两枚正面朝上。
第四次:一枚正面朝上。
第五次:两枚正面朝上。
第六次:一枚正面朝上。
得到:本卦:之卦:初爻:初爻:二爻:二爻:三爻:三爻:四爻:四爻:五爻:五爻:上爻:上爻:得到本卦:需之卦:既济2.由所得卦象可知:本卦中有一个爻辞,则:一个变爻,本卦变爻爻辞,参照本卦卦辞。
(1).卦辞:《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也。
险在前,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也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
君子以饮食宴乐。
(2).变爻爻辞: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周易作业之

周易作业之泰、否、未济卦⽘辞《易经》的重点是: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切在变化之中,⼈怎能不提⾼警觉?既要见微知着、预作防范,⼜要随时⾃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对;在懊恼⾃⼰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泰:⼩往⼤来,吉,亨。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包荒,⽤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
九三,⽆平不陂,⽆往不复;艰贞⽆咎,勿恤其孚,于⾷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师,⾃⾢告命,贞吝。
泰卦 “阳性上升,阴性下降。
乃阴在上,阳在下,故其⽓相接相交⽽为泰。
泰,通也。
阳⼤阴⼩,⽘在外⽈往,在内⽈来,故⽈⼩往⼤来。
泰寅⽉卦,阳长故亨。
按,《上经》始乾坤,终⽔⽕,⽽以否泰为枢纽。
明否泰剥复,皆天地⾃然之法象,循环之原理,君⼦所宜居⽽安也,静之象也。
初九,应在四,故⽈志在外。
外坤为⼼志。
⼀阳泰则诸阳皆泰。
阳刚处下,与⼆三两阳具有外应⽽志在上⾏,故⼀阳动则三阳并动,以此进取,必能通达,故称征吉。
九⼆,⼆应在五,五坤为⼤川,为河,⾔⼆必上升,有苞括⼤川,冯涉长河之势,断不以其辽远⽽不及也。
阴以阳为朋。
亡,往也去也。
朋往者,⾔⼆必往五,得尚居中正之位也。
世道通泰,往往体现于治世之⾂胸襟⼴阔,秉公⽆私。
九三,陂倾也,复返也。
阳息⾄三天地分,故⽈平。
然三居卦终,《乾三》云:终⽇乾乾,反复之道也。
⾔阳⾄三⽽盈,将反初成巺也。
故⽈:⽆平不陂,⽆往不复。
平陂往复,虽相循环。
九三处于天地交接的边际。
《本义》“将过于中,泰将极⽽否欲来之时也。
”事物发展往往正反互为转化。
处泰若能忧否,则⾜以避害,这是九三艰贞⽆咎之旨。
六四,阴居上卦之初,与五、上两阴连翩下降求应于阳。
本卦义主交泰,故阳能禀实应上,阴能虚⼰应下,阴阳上下交济,遂呈通泰。
六五,⼆升五,五来⼆。
各当其位,永为康丽,故元吉也。
居尊下交,尤见可贵。
上六,有⼈说,⾢,?之省⽂。
?损也。
⾔⾃?损其告命,如后世之下诏罪⼰也。
中国哲学概论作业考试答案

我的答案:×论自然和人事变化移易的哲学思想(六)已完成1《周易》变化移易的真理性结论体现在:∙A、既未∙B、革鼎∙C、乾坤∙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2《周易》64卦中最后一挂是?∙A、既济卦∙B、未济卦∙C、屯挂∙D、井卦我的答案:B3既济卦中“济”的含义是:∙A、接济∙B、济南∙C、渡水∙D、抚慰我的答案:C4《四库全书》的编撰者是()∙A、纪晓岚∙B、和珅∙C、张廷玉∙D、龚自珍我的答案:A5()两卦是《周易》的结尾∙A、无妄、大畜∙B、井、革∙C、既济、未既∙D、乾、坤我的答案:C6()提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赫拉克利特我的答案:D7《既济卦》的含义和爻义都蕴含着无患思患与思患防患之义。
我的答案:√8《周易》中的内容不具有对社会经济的指导意义。
我的答案:×9有断裂的爻是阴爻我的答案:√10既济卦表达了事物终不可穷的一种概念我的答案:×《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一)已完成1禹的时代称为:∙A、唐的时代∙B、虞的时代∙C、夏的时代∙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C2中国最早的政治文件汇编是:∙A、《大学》∙B、《中庸》∙C、《战国策》∙D、《尚书》我的答案:D3《尚书》从尧舜禹时代开始到哪个时代结束?∙A、秦始皇时期∙B、周武王时期∙C、春秋中期秦穆公时期∙D、西汉武帝时期我的答案:C4()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献汇编∙A、《道德经》∙B、《论语》∙C、《尚书》∙D、《周易》我的答案:C5()不是《尚书》的构成部分∙A、虞夏书∙B、商书∙C、周书∙D、秦书我的答案:D6美学属于()范畴∙A、哲学∙B、化学∙C、文学∙D、伦理学我的答案:A7民为邦本是《尚书》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我的答案:√8书法产生于对汉代隶书的仿写。
我的答案:√9《尚书》记录了上唐尧虞舜时代下迄秦始皇时期的历史我的答案:×10用西汉通行文字写成的《尚书》称为今文《尚书》我的答案:√《尚书》的多域值观念(二)已完成1下列关于“循吏”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洁清廉而治∙B、加强集权统治而治∙C、奉旨循礼而治∙D、滥施政令刑法而治我的答案:C2“民为邦本”的价值理念中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A、军事∙B、农业∙C、民众∙D、经济我的答案:C3金木水火土五行说是从哪个时代开始流行的?∙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三国时期我的答案:B4《二十五史》中的四种官吏不包括()∙A、廉吏∙B、酷吏∙C、污吏∙D、懒吏我的答案:D5皇祖是指()∙A、禹∙B、尧∙C、舜∙D、黄帝我的答案:A6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在()提出的∙A、夏朝∙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我的答案:C7仰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
山东大学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作业

从计算机看《易经》《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
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
那么,博大精深的《易经》和我们现代人发明的计算机语言有相似之处吗?是偶然还是巧合呢?下面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从语言程序设计角度来理解,周易是一门计算机语言我们可把周易视为一门计算机语言,并且高于现有的计算机语言。
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如下:1、《易经》的阴阳学说与计算机的二进制是一致的我们知道,计算机采用的进制是二进制,二进制的实质是通过两个数字0和1来描述数据、事件,0和1在计算机中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再组合,模拟出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虚拟世界。
周易系辞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认为整个世界是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的,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础,古圣先贤使用阴阳不断地进行组合和再组合来描述世界万物的变化规律。
如果我们用二进制对阴阳概念进行置换,用1来表示阳,用0来表示阴,那么二进制的0和1等同于自然界的阴和阳,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统一的能量。
计算机通过二进制的0和1的不同组合描绘创造出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世界,自然界的阴和阳构成了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说,自然界中的阴阳就像计算机中的二进制一样,真实的构成了我们纷繁复杂的世界,区别在于自然界的阴阳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阴阳两种能量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和规律,并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而计算机中的0和1只能按照我们人类给定的条件来运行,不能体现现实世界阴阳能量对立统一的特性,不能完全复制现实世界中阴和阳的全部特征和规律。
2、《易经》和计算机都是存储、表达信息的工具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数字、文本,还可以处理图像、视频等信息。
宁波大学周易期末作业

宁波大学答题纸(20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周易》导读改卷教师:李小红学号:姓名:得分:《周易》之小见【摘要】:《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它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周易》立足于中国的现代发展,联系于人类历史文化前景,而又可推陈出新,为未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指出希望之路的向引之籍。
它的的核心思想是和谐,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举例谦卦来具体阐述《周易》对于做人做事的影响。
最后浅析《周易》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周易和谐谦逊大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周易》乃三圣所遗文化宝典,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活水源头。
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
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放眼望去,无限生机的同时也伴有无数荆棘陷阱。
《周易》就是这样一种我们一直在寻找的能够立足于中国的现代发展,联系于人类历史文化前景,而又可推陈出新,为未来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指出希望之路的向引之籍。
关于周易所蕴含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它的太极八卦图来理解。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这恰恰也是周易的核心内涵。
太极图由阴阳两部分组成,它们和谐地处在一个共同体中,这本身就是对《周易》和谐思想最直观而又最深刻的昭示。
而细绎其义,《周易》之和谐意识又似有三重含义:一是对立面的和谐相处。
《周易》将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统统归结为阴阳这一对范畴,而在属性上对立的阴阳又能和谐地处在一起,这就告诉我们,自然界和人世间所有对立的双方都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大到人与自然,小到不同的人之间以及人的自我身心之间,都是可以求得和谐的。
儒家和道家所讲求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观,都是源自《周易》的和谐意识,只不过儒家是由人文而及天道,道家是由天道以及人文而已。
中国外交政策的和平共处原则,应该说也是深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周易》和谐意识的影响的。
今天我们要保持生态平衡,要建立和谐社会,更是可以借鉴和发扬《周易》的这种文化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具体实例,谈你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500字)
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
而是易术
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善易者不卜”我认为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通晓易理的人必定会明白周易最重要最深奥的道理,不用卜筮就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
易理远远比易术更加有用,易理乃天地之道,里面包含了天地所有的道理法则,所以只要善用这些道理法则,人的智慧就能提高到至高的境,自然就会放下世上所有的物质、人情牵
挂。
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就如佛家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一天一人问易学者其朋友所怀小孩是男是女,问此话时这位易学者手上拿着个红色的MP3,他即以红色、MP3电子产品都为离,离对应人物为中女,他就直接告诉她,所怀的是女儿。
后来生的确实是女儿。
这里就没有起卦来推断而是直接应用了卦的类象。
我笃信“善易者不卜”。
孔老夫子以知天命之年研《易》,勤奋而致使“纬编三绝”,最后亦主张凡事“尽人事以听天命”。
而且,老夫子这个“天命”并非天定之命,乃是各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1.简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义。
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还历经三个古代,用三四千年写一本书,集中了上中下三古三位大圣人的集体智慧。
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三圣就是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中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
下古时代:汉至清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讲的是关于《周易》生成时间最早、早权威的阐释。
《周易》成书经历了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四千年形成一部《周易》。
2.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及主要取向是什么?
3.简述《周易》经、传两部分的内容。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即阴阳),两仪生四象(即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
两仪是对太极的细分;八卦是对阴阳的细分;六十四卦是对八卦的细分。
每卦及卦爻的含义有单独的章节进行释义
“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
因其阐发经文大义,如本经之羽翼,故汉人称之“十翼”,后世统称《易传》。
4.简述《周易》这部书名的含义。
《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易经》,天地万物变易之学。
易是变化,经是道理。
是中国古代先民占卜的书籍。
它的文字部分由卦名、卦辞和爻辞三个部分组成。
《易传》是对《易经》的哲学解释,是整个儒家最基本和最高的哲学典籍。
5.什么是“爻位”?简述各卦爻位的基本特点。
指卦爻所居的位次。
易经有64个卦,每个卦有六个爻,所以也就有六个爻位。
爻有两种,一种叫阳爻,一种叫阴爻。
阳爻用一长横表示:—,阴爻用两个短横表示:-- 。
爻位由下往上升,最下面的为初爻,由下往上的第二个为二爻,依次向上,为三爻、四爻、五爻,到最上面一个为上爻。
6.写出五个以上出自易经的成语,并简要说明其出处和意思。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意为:方: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
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
原始反终。
出处《周易·系辞上》:“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意为: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为:比喻能够发挥很大的力量。
泛指团结合作。
聪明睿知。
出处《周易·系辞上》:“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意为:形容洞察力强,见识卓越。
不言而信。
出处出处《周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意为: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7.简述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出处和意义。
这个句子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
乾卦,大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