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周易选修课期末大作业

合集下载

周易作业

周易作业

综合具体实例,谈你对“善易者不卜”的理解(500字)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并不能理解为“真懂易经的人从不用易经做占卜”。

而是易术只是周易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善易者不卜”我认为的理解应该是说,真正精通易术的人、通晓易理的人必定会明白周易最重要最深奥的道理,不用卜筮就知道这件事来龙去脉。

易理远远比易术更加有用,易理乃天地之道,里面包含了天地所有的道理法则,所以只要善用这些道理法则,人的智慧就能提高到至高的境,自然就会放下世上所有的物质、人情牵挂。

所以占卜对于这些人本身其实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

就如佛家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有一天一人问易学者其朋友所怀小孩是男是女,问此话时这位易学者手上拿着个红色的MP3,他即以红色、MP3电子产品都为离,离对应人物为中女,他就直接告诉她,所怀的是女儿。

后来生的确实是女儿。

这里就没有起卦来推断而是直接应用了卦的类象。

我笃信“善易者不卜”。

孔老夫子以知天命之年研《易》,勤奋而致使“纬编三绝”,最后亦主张凡事“尽人事以听天命”。

而且,老夫子这个“天命”并非天定之命,乃是各种因素的必然结果。

1.简释“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义。

周易的作者是三个圣人写的,不是一个人写的,还历经三个古代,用三四千年写一本书,集中了上中下三古三位大圣人的集体智慧。

何谓三圣,何谓三古呢?三圣就是三位圣人:伏羲、周文王、孔子,三古就是上古、中古、下古。

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中古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时期。

下古时代:汉至清时期。

班固《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讲的是关于《周易》生成时间最早、早权威的阐释。

《周易》成书经历了三个圣人、三个时间,三四千年形成一部《周易》。

2.八卦的卦名、卦形、卦德及主要取向是什么?3.简述《周易》经、传两部分的内容。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形符号与卦爻辞。

用“阴”和“阳”两个基本要素,描述了一个阴阳变化的系统。

周易课作业

周易课作业

周易与现代生活当初选择学这门课程其实是有两个原因的,一方面是以前经常听到有人说到《周易》,而且经常有人把它说得有多么的神奇,可以算命知道人生动向。

于是在内心中便对它产生了一点兴趣。

另一个方面是我听其他同学说老师讲课的方法挺有意思,不是像其他的老师一样,仅仅只是把死的东西往学生脑子里灌。

听您的课,给我的感受是您不是一味的相信别人的东西,时刻具有怀疑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做学问就应改有一种创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印象很深的是第一节课时老师就问我们为什么学周易,记得很清楚的是当时我们异口同声地喊算命,而后老师告诉我们《周易》不仅仅是算命,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目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

而且老师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某个人真没诚信,老变卦。

其实从周易来看,这是有智慧的表现,当然老师不是鼓励我们出尔反尔,就是用这个告诉我们事物是处于变化中的,我们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这样才能适应事物的发展。

以前我常常听说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说实话,以前我确实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的仅仅只是一个朦胧的概念。

后来老师讲我才知道,原来这两句话是来自于《周易》的乾、坤两卦。

它的解释是这样的:“天道运行刚健,君子要从中得到启发,要自强不息;地的形势是坤卦,君子因此具有宽厚的美德容载万物。

”然而《周易》毕竟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而且还非常难懂;它离我们已经太远了,要真正的去了解它确实很难。

虽然我不能解释上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前人们的解释也就不一定都是正确的。

我小时候姥姥家那有个道士庙,因为我家人说我生日可以看出我跟佛有缘要经常到庙里转转,其实作为一个有知识的大学生来说这有些迷信,但是我还不好说不信,就当是逛风景去了,有时去的时候会看见里面有个桌子,上面放着两个盒子,会有人问算一卦吧,我非常好奇,后来才知道就是拿着那个盒子自己摇摇,然后掉出来的就是那个挂,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其中是什么道理我不清楚。

易经十讲答案和期末考试

易经十讲答案和期末考试

第一讲(一):《易经》——人类生命的密码已完成成绩:100.0分1《易经》告诉人类生命密码。

()我的答案:√得分:50.0分2《易经》凝聚了远古先辈的智慧,学《易》是接受教诲吸取天地之灵气的神圣行为。

()我的答案:√第一讲(二):学《易》的三个境界已完成成绩:100.0分1王国维用宋词描述学《易》的境界,指的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得分:50.0分2《易经》是一门现代科学,它研究世界的变化,有变易,不易,简易。

()我的答案:×第一讲(三):《易经》中的宇宙全息论已完成成绩:100.0分1《易》有多少卦?()A、三十二B、四十八C、六十四D、八十一我的答案:C得分:50.0分2《易》是从必然之中看到偶然。

()我的答案:×第一讲(四):山术、岐黄之术、卜数、相术已完成成绩:66.6分1以下关于山术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与自然界直接沟通B、能直接调动的正能量C、主要内容有气功、太极拳、道术、符咒、丹道仙术等D、也称岐黄之术我的答案:C得分:0.0分2岐黄之术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养生术D、太极拳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3太极是喜回旋忌直冲。

()我的答案:√第一讲(五):《周易》的成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周易》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易经》和()。

A、《易经》B、《卦辞》C、《易传》D、《爻辞》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2人相包括()。

A、手相B、骨相C、面相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3“三易”之说指的是()。

A、连山易、归藏易、不易B、归藏易、周易、变易C、周易、变易、简易D、连山易、归藏易、周易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4相术不包括()。

A、天相B、地相C、人相D、道相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5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表中)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B. 中世纪经院哲学C.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哲学D. 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2.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生产资料4、关于物质、运动、静止的正确提法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同时也是运动的存在形式B、凡物质皆运动,没有相对静止的东西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统,运动其实也是相对的D、人不能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使用暴力的结果B、产品分配的结果C、在生产中进行分工的结果D、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的结果10、杰出人物是指()A、各阶级的领袖人物B、统治阶级的政治代表人物C、同情劳动人民的历史人物D、对社会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历史人物11、谬误和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是()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12、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运行的价值规律()A. 只对生产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B. 只对消费资料的生产起调节作用C. 只对非公有制经济起调节作用D. 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起调节作用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成为食利国的原因是()A.国内食利者阶层日益扩大B.大量资本输出获得巨额利息和利润C.进出口贸易顺差D.通过技术输出获得大量收入14、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基本矛盾D、人民群众15、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A、认识论上的辩证法B、认识论上的唯理论C、认识论上的唯物论D、认识论上的经验论16、在真理观上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D、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17、商品价格的变化()A.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B.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反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C. 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变化无关D. 与货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变化无关1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关系,是因为它()A. 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 是劳动力的价值C. 是劳动力的价格D. 是必要劳动的报酬19、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根本依据是正确认识本国()A、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D、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20、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A、都有的共同点B、都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C、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中D、没有确定的界限2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22、国体和政体之间是()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3、“我们周围是一个人化了的世界”,这个命题的意思是()A、我们生存的环境是实践改造过的世界B、意识是人化世界的决定性因素C、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D、社会与自然界完全没有联系2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A、事物的永恒运动B、新事物的不断产生,旧事物的不断灭亡C、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D、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25、“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真理”,这是()A、彻底的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B、唯物主义给真理下的定义C、混淆真理和谬误界限的错误观点D、承认真理相对性的辩证观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表中)1、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A、不可以无根据地胡思甜想B、审时度势C、量体裁衣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E、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2、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在于()A、生产力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B、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C、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D、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E、阶级斗争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它们()A、决定着其它一切社会矛盾B、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C、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D、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E、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4、“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A、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B、共同的人性C、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人的本质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E、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表现为阶级性5、违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原理,社会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犯()错误A、经验论B、经验主义C、唯理论D、诡辩论E、教条主义6、真理和谬误是()A、相比较而存在B、相斗争而发展C、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D、无确定界限和严格区别E、主观对客观的反映7、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出发点有()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B、人民群众通晓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D、人民群众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的观点E、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的观点8、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传递社会经验B、塑造人C、推动社会发展D、信息功能E、教化功能9、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 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0、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周易作业

周易作业

资源学院李成功410 111 010 333 78尊敬的张晋老师,您好!我是您上《周易与古代经济学》这门课的学生,我是资源学院10届的李成功。

由于选修课没有选够,几门基础课清考没过,固没有拿上去年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所以今年又过来重新学习了。

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四书五经”,而《周易》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孔子编修的,其中的儒家思想更是深深的扎根于国人心中,至今被奉为经典。

有人认为《周易》很神秘,不仅因为它能用来预测个人前景吉凶,还因为它的内容是极其简单的“─”和“--”型符号的排列组合,虽然单调,但高度抽象。

正因为高度抽象,所以常人难以揣测它象征的具体事物极其含义。

而正是这些高度抽象的文字却能定吉凶,测前景。

其实,把《周易》当成一部纯粹的占卜书是把它浅薄化和庸俗化了。

毫无疑问,《周易》是一部高深的哲学著作。

说他高深,是因为它既有简单而神秘排列的符号,又有很多明了和晦涩相间的对符号的文字说明。

它经过几千年文化的洗礼,至今让人津津乐道,必然有其高明之处。

在学习咱们这门课之前,我曾一度认为周易就是本占卜的书籍,但在我学习了它之后我发现我片面了,《周易》里蕴含着太多的智慧,智慧和神秘在这部经典里相互幻化相互融合,而且恰到好处。

纵观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几个谋略家,象姜子牙、张良、诸葛亮,包括近代伟人---毛主席,这些人对《周易》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独显经典的魅力。

课上老师的讲解使我感悟到了其中有些为人的道理。

象书中第一卦,“乾”卦,乾为天,说的是君子要效仿天的美德以“自强不息”,这是告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自始至终,不要半途而废;还说‘潜龙勿用’是说万事不要强出头,能办的就办,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千万不要去做。

包括古时候说皇上是“九五之尊”,这是对乾卦第五爻的总结和概括,爻辞“飞龙在天”,所以用这个来形容皇上。

“坤”卦,坤为地,是要我们效仿大地的美德“厚德载物”。

这是教我们做人要有博大和宽广的胸怀,做人不要斤斤计较;“恒”卦,孔子在《周易》的系辞中说“夫妻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这是教我们知道,怎样做一对好夫妻,夫妻的形成,就要持之以“恒”;“姤”卦,一阴五阳,有一女侍五夫之象,也有老男娶少女之说,这不是正配。

周易 作业

周易  作业

浅谈周易文化院系:学号:姓名:二0一年月号摘要:周易是一部极具研究价值的古书,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它内容包含广阔,蕴含博大精深。

演算出八卦等重要知识。

关键词:周易、阴阳、价值、八卦。

正文:提起周易大家也许有些陌生,但是提到八卦,大家可能就不那么陌生了,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说句平常话,我们平时见到有人算卦,不就是用的八卦,进行占卜吗?而八卦只是周易的一小部分,可想而知,周易的渊博!!下面我就以我对周易的理解,对周一进行浅谈一下。

周易可分为周与易,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

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

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

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

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

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

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

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

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的解释: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李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

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

《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周易文化选修课作业

周易文化选修课作业
2、请写出你对乾卦的理解。
答:乾卦,易经学说专用名词,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上上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卦辞,元亨利贞。乾卦主显,是“显学”,坤卦主隐,是隐学。两卦不可分割,乃是一个整体,是万物运动最本质的过程。乾卦讲的是一个事物从发生到繁荣的过程,即春生--夏长,与坤卦相反,坤卦讲秋收冬藏的过程乾卦,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成长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渐进的过程。水滴石穿,绳剧木断。积累的力量很大。有时候看到一个人很有气质,这种气质不是装出来的,是由内散发出来的。
天地运转,万古不息,模仿天地运行,所以我们也要以自强不息。
天道变化,晴天雨天,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不同的应对驾驭措施,便可以无往不利。
初九:刚到新环境,遇见新对手,先不要采取行动,先了解环境,而不是盲目的轻视它。潜藏自己的实力,好处,自己不会自大,会冷静的分析环境,对手。事情没做,实力别人也没看见,对手就不会真对你的实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果你做了,却没做成,那么你的目的,欲望就会显露,而成为小人牵制你的把柄。
3、请写出你对坤卦的理解。
答:坤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岗,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如果说乾卦告诉我们的是积极阳刚向上,那么,坤卦告诉我们的就是柔顺宽厚和包容。只有天道还不行,只有阳刚也不行,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刚柔相济、阴阳和谐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乾坤两卦是天地之始。天地相接,阴阳相和,万物才会化生。坤卦呢,按照阴阳互补的理论,坤卦应该是写一个人的外在环境,这是推导出来的,所以我个人是这么理解坤卦的:
初六:履霜,坚冰至。(征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利。(预备)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开始)

《周易导读》期终作业

《周易导读》期终作业

课号:054TSCAGY 课程名称:《周易》导读改卷教师:李小红学号:116090104 姓名:庄林锋得分:周易与自然社会发展面对21世纪环境、资源与文化冲突,在走向自然、文化回归的思潮下,人类社会何去何从?围绕这个问题,众多社会学家以及还有一些科学家开始反思传统,国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希望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破解迷思,汲取灵感、反哺修炼、追求超越。

中国论文联盟郝志强站在哲学的角度看《周易》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充满了辨证思想和系统思维,影响我国社会、文化、经济。

归结起来就是《周易》的思想就是“变”的思想,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根本。

《周易》虽然是远古的著作,但后来经过周文王、孔子的修订使它从一本占卜书成为了哲学书。

到今天《周易》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思想的一部分,很多日常用语都是从《周易》而来比如说否极泰来、乐天知命、无妄之灾、不速之客、三阳开泰、文过饰非、风雷激荡、防微杜渐、自强不息、反目成仇、立竿见影、物极必反等,这些思想影响了我们每个中国人而我们平常没有察觉,也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做为“百姓”不知道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上过李老师的《周易导读》课的学生,理应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古语说“不学易不可为将相”,怎么样把现代社会中“不易”的事情变成“简易”的事情呢?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因此我希望站在《周易》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和自然变迁,是否可以得到新的启示呢?周易与科学的关系可以用一句经典的话来定义和解释:形而上者之谓道,形而下者之谓器。

周易讨论的是道,现代科学研究的是器纵观整个人类已探索过的空间领域,我们发现,太阳是圆的,地球是圆的,一滴水也是圆的,分子也是圆的,植物种子是圆的,人类的大脑和睾丸也是圆的,这是偶然的吗?不是,这是宇宙运动中的物理化学等等运动形式规律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宇宙运动的和谐状态,中国人创造的太极图也是圆的,这些都是有联系的。

好像宇宙中存在着复制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NCHANGUNIVERSITY《周易》期末作业(2014年)学院:软件学院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班级:东软121班学生姓名:臧亚诚学号:8000612057 授课教师:陈悦职称:讲师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一、《周易》简要概述 (1)二、《周易》的来源 (1)2.1《周易》的作者 (1)2.2《周易》名字的含义 (1)2.3《周易》的的卦象 (2)三、《周易》蕴含的哲理 (2)3.1尚变 (2)3.2贵中 (3)3.3趋时 (3)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 (4)4.1一阴一阳之谓道 (4)4.2阴阳不测之谓神 (4)4.3日新之谓盛德 (4)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5)五、《周易》的作用 (6)5.1在历史上的作用 (6)5.2在现代的作用 (6)六、《周易》的影响 (7)6.1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7)6.2对法律思想的重要影响: (7)6.3对医学的重要影响: (7)6.4对哲学的重要影响: (8)6.5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8)七、参考文献 (9)论《周易》的作用与影响一、《周易》简要概述《周易》是中国周代的典箱,被尊为“群经之首,诸子百家之源”,西方文明有《圣经》,东方文明有《周易》。

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与源头,对中国后来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医学、音乐、绘画、日常生活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仍至到影响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后人。

二、《周易》的来源2.1《周易》的作者《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

“经”,指六十四卦的卦形和卦爻辞;“传”,指阐释《周易》经文的十篇专论,亦称“十翼”。

有关《周易》的作者,班固撰《汉书.艺文志》,承司马迁之说,将《周易》经传的作者及创作时代扼要地概括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即谓“上古”的伏羲氏画八卦,“中古”的周文王演绎为六十四卦并撰写卦爻辞,“近古”的孔子作《易传》十篇。

2.2《周易》名字的含义关于《周易》名字的由来及其含义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大都认为:“周”字之义:一曰“周”指周代;二曰“周”字义取“周普”。

尚有兼取两说,而实主“周普”之义者。

“易”字之义,古今说者尤为多,择其要者约有七种:其一“易”为“蜥蜴”;其二、“易”一名而含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其三、以“日月”为“易”;其四、“易”兼有“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1五义其五、“易”为占卜之名又用以名占卜的官;其六、更简易;其七、“甲骨文“易”字的写法,取”日出“之形,变易。

2.3《周易》的的卦象易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为阴阳概念,而阴阳概念包括阴阳的性质和状态两层意义。

如果不理会阴阳的状态,只论及其性质,则可以用阳爻(-)和阴爻(--)表示阴阳。

将上述阴阳爻按照由下往上重叠三次,就形成了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基本卦,称为八经卦。

再将八经卦两两重叠,就可以得到六个位次的易卦,共有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称为六十四别卦,每一卦都有特定的名称。

《周易》经部文字说明的内容就是对六十四卦系中部分易卦的象征意义的解释以及相应的人事吉凶判定(称为占断)。

其中每一卦系的第一条内容是相应的全静卦的占断,其后的六条(乾坤卦系有七条)内容是顺次排列的对相应卦系一爻动的卦的占断。

三、《周易》蕴含的哲理《周易》当中有三点,这些道理当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个是尚变,第二个是贵中,第三个是趋时。

3.1尚变先说第一点,尚变。

《周易》,这个易字,它的一个基本意义就是变,变易,当然《易》一名而含三义,有不易、简易和变易。

那么现在我说的是变易。

《周易》特别推崇变,唯变所适,又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就是事物发展到极点,这就叫做穷;发展到极点,那么就可能就要发生变化,发生了变化,进行了变革,事物就通达顺畅了,这就叫做“变则通”。

通达顺畅了,这个事物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顺利发展的时期,那这就叫做“通则久”。

这个强调变通的观点,它的一个基本思想的含义,它有个基本思想基础,是物极则反,所以《周易》的作者或者《易经》《易传》当中,它提醒我们人要有一个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只有这样,你才能身安,家齐,国家可保。

我们历代的思想家,特别是历代的改革家,比如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搞改革,魏源、龚自珍强调更法,康有为、谭嗣同搞戊戌维新,都是把《周易》当中这种变通思想,变革的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

那么这个通,通则久,不是说永久,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它还可能会达到,走到极点,那我们还必须变革。

不变革就没有出路,不变革我们国家就不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3.2贵中那么刚才说了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地走向前进,而不走向衰落?那么《周易》它就提出了两个原则,一个就是刚才讲的问题:贵中,强调中道;一个是趋时。

中与和是连在一起的,不中就不能和,中是和的必要条件,所以只有中才能达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社会的和谐,达到那个最高的和谐。

那么在《周易》当中特别强调这个中,一般来说处在中爻的,上卦的第五爻,下卦的第二爻,处在中爻的,大部分都是吉利的。

如果既处在中爻,同时又是阳爻处在阳位,阴爻处在阴位,比如说阳爻处在五的位置,阴爻处在二的位置,这就是既中又正,它强调中正。

蒋介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这样一种思维。

在豫卦,豫卦的六二爻辞讲到“介于石,不终日。

贞吉。

”介于石这两个字就出来了。

这就是说,耿介如石,坚刚如石,你做事情不要等到天黑,就是发现这个事情,发现了事物苗头马上就去做,它是吉利的。

为什么它会吉利?是因为中正:“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既中又正。

蒋介石,蒋中正这个词就出来了。

3.3趋时那么下边我就要说到时了,“趋时”。

那么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发挥得应该说是淋漓尽致,形成一个非常系统的理论观念。

它讲到要明时,要察时,通过察时来明时。

时机未到你要待时而动。

什么是待时而动呢?《周易》当中讲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把器具,器械工具打磨精良,隐而不发,等待时机。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时机成熟,那就要坚定果敢,立即行动,这样你就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这就是所谓的“待时而动”。

四、《周易》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4.1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

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4.2阴阳不测之谓神第二句话,“阴阳不测之谓神”,就说事物的变化总是神妙莫测,刚才我们说事物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有规则,有确定性,那么这就叫做常,《周易》当中就称为道,可是事物的变化还有变数,事物的发展还有变数,有不确定性,有偶然性,这种偶然性,这种不确定性,在《周易》当中就叫做神,神就是神妙莫测,不好把握。

你比如说我们平常讲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为什么叫不测风云,不测这个词就来自于《周易》。

事物本来按照常规,按照它的规则,可能就直接由此向彼发展,可是突然遇到了一个什么事件,它突然改变了方向,或者折回来了,或者是另外一个方向。

两年前,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究竟向哪里走,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的全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这就是阴阳不测。

4.3日新之谓盛德第三句话,“日新之谓盛德”,或者叫做“生生之谓易”。

在《周易》当中这两句话是连在一起的。

日新之谓盛德,就是说每一天都在更新,这是天地最大的德性,天地最根本的性质。

生就是创造,生生就是不断有所创造,不断有所创造这才称得上变易,或者说这才是我们《周易》所讲的变易。

老是重复过去的东西,不断走向衰退,那不是《周易》所讲的变易。

谁都不会愿意过平平淡淡的、老是千篇一律的生活,都希望不断有所前进,不断有所更新,不断有所提高,这不就是不断地在更新吗?所以《周易》叫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甚至台湾有一个哲学家,被称为现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先生,他创立了生命哲学。

他这一套生命哲学体系,他的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周易》这两句话,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当然他结合了西方哲学的,尤其是康德哲学的一些东西。

那么他就称为生命哲学。

那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受这样的东西的熏陶,都在被它所昭示,被它所激励。

4.4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第四句话,“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或者“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刚柔就是阴阳,阳刚和阴柔,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推移,那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它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内因论的先驱。

就是说,你这个事业能不能发展,你的事业出了问题,或者你自己出了问题,你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去找很多客观条件,先找一找你内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自身找原因,自身找问题,你才能真正解决。

所以他强调内因,强调刚柔相推。

我想这样四句话可以概括阴阳变易学说的基本内容,当然还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强调,阴阳互补啊,阴阳和谐,阴阳流转等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都在阐发这样一个命题。

要用北京大学朱伯崑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

那么我们中国的辩证思维,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从而得到了锻炼。

这个思维方式,或者思维方法,它是永远起作用的,永远不过时的,其它别的原则,章法,规范,都可以过时,但是这些东西是永远起作用的。

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当然《周易》当中还讲了许多其它的,刚才我说了,一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套治国的方略,或者原则;给我们人提供了一套生活智慧和生活的规范,尤其是他所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样一个人生的总原则,人生的总态度,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总体来说,我感到《周易》它的理论,它的思维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方面高深莫测,但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政治理念,道德意识以及民俗习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现在仍然有它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去弘扬。

5.1在历史上的作用《周易》的确是一部占卜书,是周朝(也可能是在此之前)的筮官根据占筮的原始记录材料,按一定法则整理编纂而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