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纳病病毒(BDV)与人类精神障碍

合集下载

中国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检测

中国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检测

中国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检测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04(020)006【摘要】目的探讨博尔纳病病毒与人类精神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套式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结合荧光定量(FQ)PCR检测了3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16例情感障碍病人以及5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BDV P24基因片段.结果精神分裂症组BDV P24基因片段阳性率为9.7%(3/31);情感障碍组(0/16)和健康组(0/50)均为阴性.精神分裂症组阳性率高于健康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国的精神病人中存在BDV感染,但BDV感染是否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总页数】4页(P471-473,476)【作者】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9【相关文献】1.病毒性脑炎患者血液和脑脊液博尔纳病病毒p24核苷酸片段的检测 [J], 郭振元;徐平;姚能云2.中国精神病人外周血博尔纳病病毒RNA的检测 [J], 徐平;谢鹏;邹德智;左联3.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及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J], 马彦;王振海;孔繁元4.不明原因病毒性脑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片段的检测 [J], 姚能云;徐平;郭振元5.重庆市山羊博尔纳病病毒P24基因的检测 [J], 赵立波;谢鹏;牟君;李亚军;张小东;邹德智;刘庆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进展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进展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进展金兴振【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年(卷),期】2012(028)007【摘要】Borna disease virus is a non-cytolytic, neurotropic RNA virus. The virus has a wide range of infected hosts and its infection range is from birds, horses, primates to human, causing Borna disease. Borna disease is a fatal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nd its main performance is clinical, spiritual, 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It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目的博尔纳病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溶解性,嗜神经性核糖核酸病毒.该病毒具有广泛的感染宿主,感染范围从鸟类、马、灵长类等到人类,博尔纳病是一种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精神、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其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总页数】5页(P713-717)【作者】金兴振【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遵义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9【相关文献】1.博尔纳病病毒接种Wistar大鼠脑组织中病毒基因组的原位检测 [J], 刘爱平;李玉军;李小光;宋武琦;李爱梅;周淑如;张凤民2.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博尔纳病病毒p40基因片段的检测 [J], 陈静;徐平;刘海军3.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对神经元可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赵立波;李亚军;张小东;谢鹏4.博尔纳病病毒感染的非免疫病理性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答嵘;陈小贝;宋武琦;李小光;张凤民5.博尔纳病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J], 陈大伟;谢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尔纳病毒在宁夏的人和动物感染的检测

博尔纳病毒在宁夏的人和动物感染的检测
( VE ) p te sa he a i as t y ex s d t a int nd t n m l he po e o, a d t obe BD V nf c in e ha s s i i gx a r gon. BDV c ec a i n o pr i e to m c nim n N n i e i nu l i cd
性 , 毒 可 能 由 国 外 引入 本 土 , 排 除 病 毒 株 变异 的 可 能 , 和 绵 羊 之 间存 在 相 互传 染 的 可 能 。 病 不 人 关 键 词 : 尔纳 病 毒 ; 染 ; 式 逆 转 录 实 时 荧 光 定 量 P R 博 感 巢 C
中图 分 类 号 : 3 3 文 献 标 识 码 : R7 A
a he a i cd s qu nc sw e e a l e fe r nsor a in,phy o ne i i i ft iusw a onsr t d a e1 The nd t m no a i e e e r nayz d a t rt a f m to l ge tcorg n o he v r sc t uc e sw l. P2 nd P4 r gmen s ofBDV e e de e t d by n s e e e s r n c i t s ol e a e c i e c i ( T— 4a 0 fa t w r t c e e t d r v r e t a s rp a e p ym r s ha n r a ton R PCR ) wih r a t e l tm ePCR n pe i i i rphe a oo r lbl d mono nuce r c ls ( la el PBM Cs f o E a int nd t e e po e ni a s Beor om p i g w ih ) rm V p te s a h x s d a m l. f ec arn t t e s ass r i ncudig H E8 heov r e t ans i l n 0, H 17 nd s r i by M EG A nd Dna 66 a t an V a SP4 0, t e postve s m pls w e e cone nd s — h ii a e r l da e

c小鼠感染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小鼠感染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博尔纳病病毒对BALB/c小鼠感染性的研究的开题
报告
研究题目:博尔纳病病毒对BALB/c小鼠感染性的研究
研究背景:博尔纳病病毒是一种寄生于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RNA病毒,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该病毒引起的博尔纳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严重的运动失调、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在人类、动物和昆虫中均有发现,但特别是在马、犬、小鼠等动物中极为普遍。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博尔纳病病毒在小鼠中的感染性和其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为病毒防控和博尔纳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选用BALB/c小鼠,根据不同的病毒剂量和感染时间制定不同的实验组。

通过血液、脑组织和尿液等样本进行病毒检测、病毒分离和病理学检验,分析病毒在BALB/c小鼠中的感染性和其对小鼠神经系统的危害程度。

同时观察小鼠的行为、体重、食欲等指标,分析病毒感染对小鼠的影响。

研究意义:通过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博尔纳病病毒在小鼠中的感染情况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为博尔纳病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和临床借鉴,同时增加对该病毒的认识,为其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进展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进展

病 毒 ) 为单 股 负链病 毒 目中的 一个 新 的 家族 B r a , o n 病 毒科 的典 型代 表 。B ] DV 具有 严 格 嗜神 经性 , 并 可 长期 寄 居 在 神 经 系统 内而 不 被 机 体 免 疫 系统 清 除, 明确其 致病 机制 对 许 多 神 经 系 统 的疾 病 及 病 毒 持 续感 染 的 研 究 具 有 重要 意 义 ] D s o h t d f Bo na d s a e v r s o r s n t e s u y o r ie s i u
J N n —h n, I Xig z e XU n Pig
( e fii e s ia f Zu y d c lColg Th Af l d Ho p t lo n iMe ia le e,Zu y 6 0 0,Chn ) at n i5 3 0 ia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Ch ne e J ur a fZo os s i s o n 1o on e 7 3 1
DOI 1 9 9 cz j i n 0 2—2 9 2 1 0 0 4 :0 3 6 / j.. s 1 0 s 6 4 0 2 7 1
博 尔 纳 病 毒 的研 究 进 展
1 9 —19 年 在 S x n 84 86 a o y州 B ra镇 的 马 群 中 曾 经 on
广 阔 的 感 染 区域 。
B V 是 一 种 非 节 段 性 的 单 股 负 链 RNA 病 毒 D
( Nons g e e e a i e s r nd RNA ius,NNR e m nt d n g tv — t a vr
Thi t y wasf nd d by t ai n Pr gr m u s a s s ud u e he Tr nig o a ofO t t ndi o g Sce ts s i ng Y un in it n Guih ov n e ( o 00 1 z ou Pr i c N .2 7 5)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札记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札记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分类与编码 (3)1. 分类原则 (4)2. 编码规则 (5)三、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内容 (5)1.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7)2. 躁郁症 (7)3. 抑郁障碍 (9)4. 焦虑障碍 (10)5.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11)6. 创伤后应激障碍 (12)7. 解离性障碍 (14)8. 躯体化障碍 (14)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6)10. 儿童期紊乱性心因性障碍 (18)四、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19)1. 临床评估 (20)2. 心理测量与评估工具 (21)3. 诊断流程 (23)五、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23)1. 治疗原则 (25)2. 治疗方法 (26)3. 康复与预后 (27)六、总结与展望 (28)1. 对ICD-11的总结 (30)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1)一、内容简述《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简称《指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份关于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的国际诊断标准。

这份指南旨在为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个一致、全面和客观的诊断框架,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治疗这些患者。

《指南》涵盖了多种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在诊断过程中,《指南》强调了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认识,提倡综合评估,并鼓励跨专业合作,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指南》还关注了患者的社会、家庭和环境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鼓励医生在评估患者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最新版副高题库

最新版副高题库

1、Ribot定律越是新近识记是遗忘的快,遗忘的发展史由近事记忆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

2、阿尔采默病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1)脑组织外液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及血管中淀粉样蛋白沉积。

(2)细胞内存在神经微纤维缠结及含有异常磷氧基Taa蛋白。

(3)海马,皮层,杏仁核区域神经缺失或萎缩。

3、苯二氮卓类抗焦虑物的临庆应用答:(1)适应证和禁忌症苯二氮卓类药既是抗焦虑药也是镇催眠药,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各型神经症各种失眠以及各种身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也可用于各类伴焦虑、紧张、恐惧、失眠的精神病以及激越性抑郁、轻性抑郁的辅助治疗。

还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依赖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

凡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肾病,药物过敏,药瘾,妊娠头3月,青光眼,重症肌无力,酒精及中枢抑制剂使用时应禁用。

老年, 儿童,分娩前及分娩中慎用。

(2)药物的选择选择物时,既要不同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特点。

如患者有持续性焦虑和躯体症状则以长半衰期的药物为宜,如地西泮,氯硝西泮,如患者焦虑呈波动形式,请选择短半衰期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劳拉西泮等。

阿普唑仑具有抗抑郁作用,伴抑郁的患者可选用此药。

对睡眠障碍为主者常用地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咪达唑仑等药。

氯硝西泮对癫痫有较好的效果。

戒酒时,地西泮替代最好。

缓解肌肉紧张可用劳拉西泮、地西泮和硝西泮。

(3)用法和剂量多数苯二氮卓类的半衰期较长,所以无需每日3次给药,每日1次即可。

或因病情需要,开始可以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可改为每日1次,苯二氮卓类治疗开始时可用小剂量,3-4天加到治疗量,急性期病人开始剂量可稍大些,或静脉给药以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神经症患者,病情常因心理社会因素而波动,症状时重时轻,因此苯二氮卓类药物控制症状后,无需长期应用。

长期应用也不能预防疾病的复发,且长期应用易导致依赖性。

撤药宜缓慢进行,缓慢减药后仍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疗效。

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

30种精神病名称、特征及症状

1、第欧根尼综合症:Diogenes又名肮脏混乱综合症或众议院综合征症状特点:1.生活脏乱,2.极度自卑感3.又强迫性的囤积行为,无法舍弃财物,过度的购买欲4.有强烈的隐居欲望,拒绝他人帮助5.主要出现在老年人上,有时伴随老年痴呆症2、外地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外国口音综合症(Foreignaccent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很罕见的病症通常伴随着严重的脑损伤,此病导致患者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例如:一个美国人可能说话带着法国口音3、科塔尔综合症科塔尔综合征(Cotardsyndrome):以虚无妄想(nihilisticdelusion)和否定妄想(delusionofnegation)为核心症状患者主要是认为自身躯体和内部器官发生了变化.部分或全部已经不存在了如某患者称自己的肺烂了肠子也烂了甚至整个身体都没了.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不复于人世或者五脏六腑已经被掏空即使正和外人说话也不认为自己是活着的4、卡普格拉妄想综合症: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命名自第一个介绍这个心理疾病的法国心理医师,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爱人被一个具有同样外貌特征的人取代了5、Fregoli妄想综合症又名人身变换症和卡普格拉妄想症(Capgrasdelusion)相反,这类患者认为身边许许多多的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的伪装,以上都属于错觉认知综合症的一种6、被爱妄想症(Erotomania)是一种少见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陷入另一个人(通常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他谈恋爱的妄想之中。

被爱妄想症又被称为克雷宏波综合症,“oldmaid’spsycho si s”、“eroticparanoia”、“eroticself-referentdelusions以纪念法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宏波(1872-1934)于1921年发表了题目为“LesPsychosesPassionelles”的一篇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V; 神 障碍 ; on 病 D 精 B ra
中 图分 类 号 :9 7 R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24~19 (0 8 1 1 8 O 05 7 3 20 )1~ 9 2一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o n ie s iu n u a s c i t i io d r r a d s a e v r s a d h m n p y h a rc d s r e s
Z HAO Gu o—x o g YU n in , Ho g—la , in ZHU a fn
( . ai a I s tt f e C nr f h mmcuia a d B o g a Po u t, e ig 10 5 C ia 1 N t n l nt ue o t o t l a o i rh oo P e t l n i o i l rd cs B in 0 0 0, hn c l c j
2 D p r e t fM dclM co i o y S h o o dc e Wu a nv r t , h n4 0 7 , hn ) . e a m n e i irb l , c o l f t o a og Me ii , h n U i s y Wu a 3 0 C i n ei 1 a
B ra ( on i ae B 是 由 B V( on on 病 B rads s , D) e D B ra
分段 单 分子 负链 R A病 毒 , N 因此 , 在最 新公 布 的国 际病 毒分类 系统 中 , D 作 为 唯 一 的 代 表 种 , 归 BV 被 人单 分子 负链 R A病毒 目下 的博尔 纳病毒 科 。 N B V的基 因组 长约 8 9 b 具有末 端 互补 结构 , D .k , 其对 应基 因组至 少包 括 6个 开放 阅读 框 , 别 编码 分 N 蛋 白 (A / 3 、 蛋 白 ( 2 / 1 、 蛋 白 F 0 p 8) P p 4 p 6) M (p 8 、 蛋 白 ( 5 ) L聚 合 酶 ( 1 0 及 x蛋 白 gl )G p6 、 p9 )
摘要 : D B V是 B ra 的病原体 , 自然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 o 病 n 可 并能 引起类 似于人类 某些精神 障碍的症状 。大量 证据提 示 B V可能与人类精神障碍相关 , D 但由于缺乏统一 的检测标准 及有效 的检测方法 , 使得有关 B V的研究陷入瓶 颈。关键 词 : D
自然 宿主 极 为 广 泛 , 乎 涵 盖 了所 有 恒 温 动 物¨ 。 几 B V感 染动 物后可 引发 宿 主精 神错 乱 , 某些 人类 D 与 精神 障碍 的症状极 为 相 似… , 因而 引 起 了人 们 广 泛 关 注 , 为近年来 的研究 热点 。本文将 从病 毒学 、 成 分 子生 物学 、 子流 行病 学 以及 与人 类 精 神疾 病 的相 分 关性 等几个 方 面对 有 关 B V 的最 新研 究 现 状 进 行 D
( l ) 图 1 。N 蛋 白主要 以 0 0及 p 8两 种 形式 pO ( ) 4 3
dsaev u ) 染 中枢 神 经 系 统 引起 的慢 性 脑 炎 , i s i s 感 e r 主要感 染 马 和羊并 导 致其 死 亡 。该病 于 18 8 5年
最早 发 现 于 德 国 S xn ao y州 的 B ra镇 而 因 此 得 on 名 j 。过去 2 0年 来 的流行 病学 研 究 表 明 , D B V的
药 物 分 析 杂 志 C i P am A a2 0 2 ( 1 hnj hr nl 0 8,8 1 )
博 尔 纳 病 病 毒 ( DV) 人 类 精 神 障 碍 B 与
赵 国雄 于 红莲 朱 帆 , ,
( . 国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 , 京 10 5 ;. 汉 大 学 医 学 院微 生 物 , 1巾 北 0002武 武汉 4 07 ) 30 1
d e t a k o n fr d po i v tn a d a d e fc ie a s y . u o l c fu io me st e sa d r n fe t sa s i v Ke y wor s: d BDV ; s c i ti io d r Bo n ie s p y h arc ds r e s; r a d s a e
Ab t a t:BDV aln t r l n e tn a l l o h r —bo d d a i l n a s e r lg c la d e to a sr c c l au a l if c e ry al fte wa m y lo e n ma sa d c u e n u o o ia n moin l d su b n e , i h r s mb e t o e i u ns otn t e r a l e r e W h t mo e, u r us e i n e h s it r a c s wh c e e l h s n h ma fe o a r ma k b e d g e , a r n me o vde c a i d c td t a n i ae h tBDV y b ea e t u n p y h arc d s r e s b tBDV e e r h h sr c nl e n d mpe e ma e r ltd wi h ma s c iti io d r , u h r s a c a e e t b e a y 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