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猪技术

合集下载

养猪的方法

养猪的方法

养猪的方法我国的养猪方法极其之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养猪场,所对应的养猪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养猪的方法1、锯木屑养猪法这是德国农民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圈内铺10厘米厚的锯木屑,并混入发酵剂。

数天后锯木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木屑可作肥料。

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不易生病,头均日增重100克,且肉质好,水分少。

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2、多段饲喂法欧美等一些国家在传统养猪基础上,通过增加配料次数,使饲粮水平紧随猪的生长需要量的变化而变化。

多段饲喂法要求配好两种基础配合饲料,一种是有微量成分充分混合的营养浓度高的配合料,另一种是营养浓度较低的一般配合饲料,然后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日龄和品种的实际营养要求,通过改变两种配合饲料的掺对比例,配制出各种营养成分和水平不同的饲料。

一般说来,仔猪阶段可每隔一周改变一次掺对比例,此阶段主要是多用高浓度基础配合饲料;架子阶段则每隔3周~4周改变一次掺对比例,并随体重增加,高浓饲料逐减,仔猪至育肥出栏大致经7次不同的掺对饲料改变。

这种喂猪法,能够较准确地满足猪对营养的需要,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的排泄,有效地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3、夜间喂食法猪在20℃~25℃气温下,食欲最旺盛,增重也最快。

盛夏白天气温高,影响猪的食欲,而夜间一般在20℃左右,猪的食欲旺盛。

因此,要使猪在盛夏增重快,就要改变白天喂食的传统习惯,采取夜间喂食,白天减少活动。

夜间喂食在晚上10点和零晨4点左右,每夜喂2次,白天则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喂1次0.5%的食盐水,数量不限,任猪自由饮,同时尽量多喂些新鲜青绿饲料。

4、倒喂法此法一改先拉架子后催肥的传统饲养方法,而把混合精料重点投入在肉猪生长的前期和中期,后期则采用限制饲养。

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进行:肉猪40公斤以前,日粮中精料占45%;40公斤~60公斤,精料仅占39%;60公斤~80公斤,精料仅占33%。

养猪的养殖技术

养猪的养殖技术

养猪的养殖技术养猪是农业中一项重要的养殖业务,也是当今全球饲养的畜牧业之一。

养猪的养殖技术是保障养猪健康、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从养猪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饲料营养等方面详细介绍养猪的养殖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养猪业务。

一、养猪环境1. 建筑物和设备养猪的建筑物应该具备良好的通风、隔离、保温和防护条件。

建筑材料应选择耐久、隔热和易清洁的材料。

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应合理,设备配置要齐全,包括喂料器、水槽、栏舍等,以便于饲养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2. 圈舍条件每个猪圈舍应保持一定的面积,以确保猪的自由活动和成长。

添加一定的草料或者木屑,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圈舍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猪的生活环境。

二、饲养管理1. 饲养种类选择根据养殖目标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猪种。

常见的养猪种类有肉用猪、母猪和仔猪等,每个种类的特点和要求不同,需要饲养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 喂养管理科学合理的喂养是养猪过程中关键的环节。

饲养人员应确定适合猪的饲料配方,并根据猪的生长阶段提供恰当的饲料。

饲喂时间要有规律,精确控制饲料量,避免过度喂食或不足,合理搭配饲料种类以满足猪的营养需求。

3. 疾病预防疾病对养猪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疾病预防十分重要。

饲养人员应定期清洗圈舍,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同时,定期给猪进行疫苗注射和体检,早期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以减少疫病的发生。

三、饲料营养1. 饲料成分饲养人员应选用经济、适口和营养丰富的饲料,合理配比各种成分,以满足猪的生长需求。

饲料成分主要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和灰分等,应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2. 饲料制备饲料的加工制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细心控制制作工艺,确保其质量卫生安全。

同时,在饲喂过程中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出现变质或发霉的情况。

3. 饲料管理计算猪的摄食量和饲料消耗,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饲喂量。

现代规模化养猪

现代规模化养猪

现代规模化养猪现代化养猪包括规模化养猪、工厂化养猪两种经营方式。

规模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工厂化养猪是现代化养猪的高级阶段。

现代化养猪,就是采用先进的养猪科学技术,即采用先进的选种育种技术、饲料营养配制技术、猪舍环境调控技术、粪污处理技术、卫生防疫制度、饲养管理工艺以及相应产品加工和市场预测市场营销等。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给猪创造适宜的生活、生产环境,有利于发挥出较高的生产水平、劳动效益、经济效益和优质的产品。

现代规模化养猪是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生产猪,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

也就是说,按照养猪生产的7个环节(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组成一条生产线来进行生产。

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每一栋猪舍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在一个车间内完成1~2个生产环节(或称生产工序)。

产品从一个车间转到另一个车间,从一道工序转到下一道工序,每一车间,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加工工艺。

这样生产,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层层把关,生产节奏强,劳动效率高,技术规程易于实现,能保证出厂产品规格化。

这种方式不仅可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或企业),也可用于现有传统式猪场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

国内把采用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工艺过程称为工厂化养猪,而把实现了工业生产方式的企业称为工厂化猪场,以区别于传统养猪模式。

一、现代化养猪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市场条件,对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形式、内容和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化养猪应具有如下特点: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的猪群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

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和企业的生产计划均衡地进行养猪生产。

②把养猪生产中的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小猪育成和肥育等生产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按照从母猪配种、妊娠、哺乳、小猪保育、育成、肥育、销售生产环节,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律地长年均衡生产。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

养猪技术大全第一篇:养猪技术大全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重要的一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猪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养猪已成为许多农户和养殖企业的重要产业。

想要养好猪,就需要掌握一些养猪技术。

下面介绍一些养猪技术的要点:1.选择好的品种猪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猪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养方式。

因此,选择好的品种对于养猪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常见的猪品种有黑猪、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

养殖者应根据自己的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

2.建立合理的养猪场养猪场的建立对于养猪生产的影响非常大。

合理的养猪场应该建在地势较高、通风、采光好的地区,并进行防风、遮阳和防水处理。

同时,养猪场的放养密度也很重要,过高的密度容易导致猪病传播和饲料浪费。

3.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适当的饲养技术可以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减少猪的死亡率。

养殖者应该掌握科学的饲养技术,保证猪的饮食和环境。

常见的饲养技术包括猪舍的通风、保暖、除臭和消毒,以及合理的饲料配比、饲料消毒等。

4.加强疾病防治养猪过程中,疾病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保障猪的身体健康,养殖者应该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要定期检查猪的身体状况,尽早发现疾病。

其次,应避免采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的方法,防止猪体内残留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同时,饲养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猪的感染和疾病传播。

5.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猪肉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的收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养殖者应该加强猪肉的质量管理。

包括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受到霉菌的污染,保证猪肉的安全;采用科学的屠宰方法,保证猪肉的卫生安全;并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猪肉的加工和销售方式。

总之,养猪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产业。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养猪技术,才能保证养猪的效益和猪肉的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2024年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

2024年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

2024年现代养猪生产技术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现代养猪生产技术》教材第四章,主题为“2024年养猪生产中的绿色养殖与疾病预防”。

详细内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绿色养猪的基本概念,掌握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

2. 学习猪舍环境控制技术,提高养猪生产的环境质量。

3. 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养猪生产中的疾病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绿色饲料的配制方法,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教学重点: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养猪场绿色养殖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养殖的优势。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绿色养猪的概念、意义、饲料选择与配制、猪舍环境控制技术。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道例题为例,讲解绿色饲料配制的具体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针对某一猪舍环境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5. 疾病预防与控制讲解(15分钟):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绿色养猪的概念与意义2. 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3. 猪舍环境控制技术4.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论述绿色养猪在生产中的应用。

2. 答案要点:包括绿色养猪的概念、饲料选择、环境控制、疾病预防等方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养猪的相关政策、技术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养猪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二、猪舍环境控制技术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绿色饲料的选择与配制方法1. 绿色饲料的定义:绿色饲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环保型饲料原料、添加剂和配制技术,降低养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猪肉产品质量的饲料。

猪的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控

猪的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控

猪的养殖技术与疫病防控猪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猪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畜肉来源之一。

因此,猪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对于保障我国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的肉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猪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进行一些探讨和介绍。

一、猪的养殖技术1. 精选种猪:猪的养殖以生产高质量肉猪为目标,因此种猪的选配非常重要。

选择繁殖性能好、抗病能力强的种猪,可以提高繁殖效率和生产成本。

2. 合理的饲养环境:猪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饲养环境。

合理的饲养环境包括舒适的温度、适宜的湿度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此外,充足的日光照射和适当的空间也对猪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3. 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

饲养饲料应符合猪的生理需求,同时定期清理和消毒饲养场,并且注重猪的营养和健康管理等。

二、疫病防控1. 强调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猪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根据疾病预防日历,定期接种适当的疫苗,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猪的免疫能力。

2. 严格的隔离措施:疫病传播最常见的途径是通过感染的猪与健康猪接触导致的。

因此,严格隔离患病猪和健康猪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3. 健康监测与检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测,监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结起来,猪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肉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精选种猪、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的养殖效益;而强调疫苗接种、严格的隔离措施和健康监测与检测,则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饲养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政策和法规,选择合理的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控措施,以确保猪的健康生长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养猪技术的几个创新应用

现代养猪技术的几个创新应用

现代养猪技术的几个创新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养猪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为养猪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饲料配制、水质管理、疾病防控、生长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几个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期为养猪业的发展和提高养猪效益提供一些参考。

一、智能饲料配制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饲料配制技术在养猪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饲料配制是根据经验和人工的方式进行,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稳定性。

而智能饲料配制技术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饲料原料的全面监测和控制,精准计量和混配,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和稳定性。

智能饲料配制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和环境条件,实时调整饲料配比,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并且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养猪效益。

二、水质管理技术水是生命之源,对于猪场来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猪只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传统的水质管理方式主要是靠人工定期检测和处理,效率低下且不稳定。

而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应用中,水质管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通过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和自动化处理设备,可以实现对猪场水质的实时监测和调节,保证水质的稳定和优质。

水质管理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水质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了水质管理的效率和稳定性,为猪只的生长和健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疾病防控技术疾病是养猪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非洲猪瘟、猪痢疾病等的传染性疾病一旦爆发,将对猪场产生巨大的损失。

传统的疾病防控主要是通过注射疫苗、药物预防、隔离等方式进行,但效果并不理想。

现代养猪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疾病防控带来了新的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使得猪只具有更强的疾病抵抗力,提高了猪只对疾病的免疫能力,降低了疾病发生的概率。

生物安全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猪场环境和猪只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和控制,预防疾病的传播和爆发。

这些疾病防控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大提高了猪场的生产安全和稳定性。

四、生长监测技术对于猪场管理者来说,如何实时监测和掌握猪只的生长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养猪技术

现代养猪技术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幼猪
216
438
654
876
1092
1308
育肥猪
495
990
1500
2010
2505
3015
合计存栏
1026
2058
3098
4145
5354
6211
全年上市商品猪
1612
3432
5148
6916
8632
10348
3.猪舍栏位需要量
流水式生产工艺是否畅通运行,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是否具备足够的栏位数。在计
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
三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
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
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
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图 4 四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B) (4)五段式生产工艺 其工艺流程如图 5。
它与限位——四段饲养主要差别是从生产到肥育分三个阶段,优点是可减少猪舍面 积,一个万头猪场可减少 300 平方米左右。缺点是猪群多次转栏,应激增加。
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地点集中,转群、管理方便,主要问题是由于仔 猪和公母猪、大猪在同一生产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和水平的疾病传染,对仔猪健康和生 长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5
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 (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 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 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 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 米)。 (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 舍、肥育舍。 (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 (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 向或南向偏东、西 30 度以内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 7-12 米为宜,相邻两猪 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 15 米为宜。 (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 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二)节能保温猪舍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 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 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 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 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 养猪经济效益高。 1.节能保温猪舍类型 节能保温猪舍可分为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塑膜暖棚节能保温猪舍两大类。 (1)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 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在生产中常用的模式有单列式节 能保温猪舍、双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四列式节能保温猪舍等。 ① 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 这种猪舍一般是座北朝南,东西排列。猪舍过道一种在 北侧,圈内斜坡朝北下水,尿道沟在北面;另一种过道在南侧,圈内斜坡朝南下水,尿 道沟在南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养猪技术编著者:武长胜、满金龙、曹新民一、现代养猪生产工艺(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二)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1.工艺参数2.猪群结构3.猪舍栏位需要量(三)现代养猪工流程1.一点一线生产工艺2.两点或三点生产工艺二、猪场建设与常用设备(一)场址选择与布局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二)节能保温猪舍1.节能保温猪舍类型2.节能保温猪舍设计3.节能保温猪舍配套技术(三)养猪常用设备1.猪栏2.饲槽3.自动饮水器4.仔猪加热器三、猪的品种(一)纯种猪1.长白猪2.大约克夏猪3.杜洛克猪4.军牧1号白猪5.辽宁黑猪6.东北民猪(二)杂交猪1.二元杂交猪2.三元杂交猪3.配套系四、猪的营养与饲料(一)猪的营养需要1.能量2.蛋白质3.矿物质4.维生素5.水(二)猪的饲养标准(三)猪的饲料1.配合饲料2.浓缩饲料3.预混料(四)饲料配制1.饲料配制原则2.饲料配制方法(五)典型饲料配方五、猪的饲养管理(一)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1.后备种猪的选择2.后备种猪的饲养3.后备种猪的管理4.后备种猪的利用(二)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种公猪的饲养2.种公猪的管理3.种公猪的利用(三)种母猪的饲养管理1.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2.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3.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四)仔猪的饲养管理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2.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五)肥育猪的饲养管理1.肥育猪的饲养2.肥育猪的管理六、猪的疫病防治(一)猪疫病防治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2.加强饲养管理3.坚持自繁自养 4.按消毒制度进行消毒 5.合理进行药物预防 6.按寄生虫控制程序进行驱虫 7.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 8.预防中毒(二)猪疫病防治的主要措施1.猪场消毒制度2.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3.寄生虫控制程序现代养猪技术一、现代养猪生产工艺(一)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每个国家依据其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市场条件,对现代养猪的形式、内容、任务等有不同要求,概括起来,现代养猪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专业化的要求,将猪群划分为若干生产工艺群,主要有繁殖母猪群、保育仔猪群和生长肥育猪群。

繁殖母猪群又包括后备母猪群、配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

二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将各生产工艺群,按“全进全出”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要求组织生产。

首先是按一定繁殖间隔期组建一定数量的分娩哺乳母猪群,通过母猪(包括后备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育等工作,以保证生产工艺过程中各个环节对猪只数量的需要。

年出栏1~3万头的肉猪场,通常以7天为一个繁殖间隔周期,即每隔7天组建一批分娩哺乳母猪群。

三是拥有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又便于组织“全进全出”各工艺流程猪群数量相适应的专用猪舍。

专用猪舍包括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仔猪保育舍、生长猪舍、肥猪舍(生长肥育猪舍)等,通过工程技术的处理,这些专用猪舍一般能满足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猪只对环境条件的需要。

四是拥有优良遗传素质、高生产性能的猪群和完善的繁育制种体系;拥有严密的兽医卫生制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符合环境卫生要求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

五是能均衡地供应各类猪群所需的各种配合饲料,按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群所需的饲粮,实行标准化饲养;拥有一支较高文化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职工队伍;全年有节律地、均衡地生产出既定数量和规范化的优质产品。

(二) 现代养猪工艺有关参数1. 工艺参数现以某万头猪场为例,说明必须估计的参数(见表1)表1 某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2. 猪群结构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可参考表2表2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结构3.猪舍栏位需要量流水式生产工艺是否畅通运行,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是否具备足够的栏位数。

在计算栏位数时,除了按各类工艺猪群在该阶段的实际饲养日外,还要考虑猪舍情况、消毒和维修时间,以及必要的机动备用期。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栏位需要量可参考表3表3 不同规模猪场猪群栏位需要量(三)现代养猪工艺流程现代养猪生产工艺可以划分为两种:即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和两点或三点式生产工艺。

前者的特点是各阶段的猪群饲养在同一个地点,优点是管理方便,转群简单,猪群应激小,适合规模小,资金少的猪场,目前是我国养猪业中采取的一般方式;后者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工艺,它通过猪群的远距离隔离,达到了控制各种特异性疾病,提高各个阶段猪群生产性能的目的,但因需要额外的场地,在小型的猪场不容易实现。

1.一点一线生产工艺一点一线生产工艺是指在一个地方,一个生产场按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肥育生产流程组成一条生产线。

根据商品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饲养管理方式的差异,它又分成5种常用的生产工艺。

(1)两段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1。

图.1两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该生产工艺的特点是猪在断奶后直接进入生产肥育舍一直养到上市,饲养过程中转群次数少,减少了应激。

但由于较小的生长猪和较大的肥育猪养在同一类猪舍,增加了疾病防疫的难度,也不利于机械化操作,而且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需要更大的建筑面积。

所以,这种方式只适合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或完全依赖人工饲养管理的猪场。

(2)三段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2。

这种生产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哺乳期和保育期分开,加上生长肥育期共分为三段饲养,国内多数规模化猪场多采用这种生产工艺。

采用此工艺猪群应激也比较小,同时可根据仔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图2 三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3)四段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3。

图3 四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A)该工艺主要特点是:①怀孕母猪单栏限位密集饲养,便于饲养管理,母猪不会争吃打斗,避免损伤和其他应激,减少流产,而且比怀孕母猪小群饲养节约猪舍建筑面积500-600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场计)。

②产仔栏按7周设计,怀孕母猪可在产前1周进入产仔哺乳舍,仔猪4周断奶后,立即转走母猪,而仔猪再留养1周后转入转入保育舍,即可对产仔栏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空栏1周,有利于卫生防疫。

③保育栏也按6周设计,饲养5周,空栏清洁消毒1周,给生产周转留有一定余地。

④仔猪出生后按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四段饲养,比三段(生产和肥育合二为一)饲养可节约猪舍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左右(以万头猪场计)四段式生产工艺还有一种形式叫半限位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4。

它的特点是空怀和轻胎母猪采用每栏4-5头的小群饲养,产前5周为了便于喂料和避免打斗流产,又转入单栏限位饲养。

采用这种工艺,哺乳母猪断奶后回到配种怀孕舍小群饲养,母猪八戒活动增加,对增强母猪体质和延长母猪生育高峰期有一定好处,设计投资可减少一些,所以有些猪场也采用这种饲养工艺。

缺点是小群饲养期饲养管理麻烦些,有时母猪争食打斗应激增加,猪舍面积也有所增加。

图4 四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B)(4)五段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5。

它与限位——四段饲养主要差别是从生产到肥育分三个阶段,优点是可减少猪舍面积,一个万头猪场可减少300平方米左右。

缺点是猪群多次转栏,应激增加。

一点一线的生产工艺最大的优点是地点集中,转群、管理方便,主要问题是由于仔猪和公母猪、大猪在同一生产线上,容易受到垂直和水平的疾病传染,对仔猪健康和生长带来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图5 五段式生产工艺流程图2.两点或三点生产工艺鉴于一点一线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一些国家采用了新的养猪工艺对仔猪实行早期断奶隔离饲养。

它可分为两点式生产和三点式生产。

(1)两点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6。

图6 两点式生产工艺流程图(2)三点式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图7。

图7 三点式生产工艺流程图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在仔猪出生后21天以前其体内来自母乳的特殊疾病的抗体还没有消失以前,就将仔猪进行断乳,然后转移到远离原生产区的清洁干净的保育舍进行饲养。

由于仔猪健康无病,不受病原体的干扰,免疫系统没有激活,减少了抗病的消耗,因此不仅成活率很高,而且生长非常快,到10周龄时体重可达30-35千克,比一点一线方法将近高10 千克左右。

两点或三点的隔离距离最好尽可能远些,理想的距离应为3-5千米,100-500米的隔离可视为合理。

如果条件允许,猪场中猪舍的间距也应当设计的大一些。

有些猪场由于地盘不够或相临猪场太近,不适合多点生产。

二、猪场建设与常用设备(一)场址选择与布局1.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1)符合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

(2)场地应地势高燥、平坦,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超过20度。

(3)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水质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具备就地处理和消纳粪污的条件。

(4)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

(5)场址应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村镇外居民区的下风向处。

(6)场址距交通干线不小于10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小于2000米。

2.场内布局的基本原则(1)场内总体布局应体现建场方针、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

(2)较大规模猪场应划分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

生活管理区应选择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全场地势最低处,并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50-100米)。

(3)各类猪舍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断奶仔猪舍、生长舍、肥育舍。

(4)场内清洁道和污道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交叉。

(5)猪舍朝向和间距必须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排污的要求,猪舍长轴朝向以南向或南向偏东、西30度以内为宜;相邻两猪舍纵墙间距控制在7-12米为宜,相邻两猪舍端墙间距以不少于15米为宜。

(6)建筑布局紧凑,应节约用地,在满足当前生产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的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二)节能保温猪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

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

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

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1.节能保温猪舍类型节能保温猪舍可分为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塑膜暖棚节能保温猪舍两大类。

(1)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有窗式节能保温猪舍在生产中常用的模式有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双列式节能保温猪舍和四列式节能保温猪舍等。

①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这种猪舍一般是座北朝南,东西排列。

猪舍过道一种在北侧,圈内斜坡朝北下水,尿道沟在北面;另一种过道在南侧,圈内斜坡朝南下水,尿道沟在南面。

图8单列式节能保温猪舍剖面图1.过道2.尿道沟3.猪栏4.天棚②双列式节能保温猪舍这种猪舍南北各一列,猪舍过道在中间,南列圈内斜坡朝北下水,北列圈内斜坡朝南下水,过道两侧各有一个尿道沟,污水从尿道沟内流入沉淀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