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酸洗钝化通用工艺

酸洗钝化工艺规程(一)目的:根据图纸和技术要求,采用化学药剂将制造完成的容器内表面的污垢进行反应、溶解,以清除内壁的油脂、污物等,达到去污、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确保装入容器内的物料不被污染。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制容器内表面、接管及同物料接触的配件清洗钝化处理。
(三)清洗钝化操作步骤:1、各项准备(1)技术准备1.1理清装置清洗工作量,熟悉被清洗的容器工艺流程、设计特点和工艺技术要求,编制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定清洗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
1.2由车间主任组织,由工艺员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强调技术措施、安全防护、质量要求和成品保护等要求。
(2)化学清洗剂准备化学清洗前,将化学清洗药品准备好,药品包括:氢氧化钠、硝酸、氢氟酸、重铬酸钾。
(3)机具设备3.1增压泵(H=10m)1台,储液罐(V=1m3)一个, 配胶管100m。
3.2清洗使用的工器具:塑料盆、桶、以及必备的劳保用品。
(4)人员准备对参加清洗的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工作,并使之掌握仪器使用、保养方法和清洗钝化清洁度的检测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2、设备清洗钝化(1)设备内表面预处理容器内表面抛光检查合格后,用麻布擦去磨屑、灰尘、污物等。
(2)将需钝化的容器与贮液罐和水泵连成一个循环通路,在贮液罐中注入足够的常温水(氯离子含量<25mg/L),用水泵加以循环,15分钟后打开容器底阀,边循环边排放。
(3)碱液清洗:用氢氧化钠化学纯试剂,加入温度不低于70°热水,配制成3%~5%(体积浓度)的碱液。
用水泵加以循环,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后排放。
(4)热水清洗:用不低于60°热水,水泵循环清洗二次、冲洗一次,最后的洗出液呈PH中性状态则清洗结束。
(5)钝化:用氢氟酸2%,硝酸8%,重铬酸钾2克,其余为水。
以上为体积百分比,钝化温度为25℃-35℃,循环处理。
为防止钝化不足或过蚀,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钝化液停留在容器内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然后排放。
酸洗磷化操作规程

酸洗磷化操作规程
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规程
工艺:开包整理——酸洗——高压水冲洗——磷化——水清洗——皂化——干燥——吊运堆放
1 .酸洗前的准备:根据生产单,检验原料的批号或炉号、规格和表面质量等,如有异常情况,即通知生产部负责人。
2 .剪断打包带,Ф 10 及以下的 2 吨以上线材必须一开为二,绑上绑腰线。
3 .酸洗:室温下,盐酸池中浸泡约 15 分钟左右,一般先浸低浓度酸,后浸
高浓度酸,粗细钢丝要分别对待,做到无氧化铁皮。
4 .高压水冲洗:尽量冲洗干净钢丝上的附着物,再浸入清水池。
5 .磷化:磷化温度: 7 5 ~ 80 ℃。
磷化时间: 5 ~1 0 分钟(不同材料时间
不同)。
磷化后钢丝表面的颜色为灰色或暗灰色,磷化膜应是牢固、细密。
6 .水清洗:高压水冲洗(特别是下面磷化渣一定要冲掉)再进入清水池,水池的水要保持中偏碱性。
7 .皂化:皂化温度 7 0 ~8 0 ℃,皂化时间:2 ~5 分钟。
皂化后钢丝的表面
为一层乳白色的膜层。
8 .皂化后钢丝要放在吹风机前吹干(特别是Ф 10 及以下的线材),然后分牌号和规格定点堆放或吊运到指定地点。
9 .随时注意调整三池液面的高低,浓度变低时要加料或更换盐酸。
10 .定期打捞磷化池中的沉淀,一般在早晨上班即进行打捞。
酸洗与钝化工艺

酸洗钝化工艺酸洗、钝化前的预处理1对制造完工后的不锈钢容器或零部件按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要求,对规定项目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酸洗、钝化预处理。
2将焊缝及其两侧焊渣、飞溅物清理干净,容器的机加工件表面应用汽油或清洗剂去除油渍等污物。
3清除焊缝两侧异物时,应用不锈钢丝刷,不锈钢铲或砂轮清除,清除完毕用净水(水中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mg/L)冲刷干净。
4当油污严重时则用3-5%的碱溶液将油污清除,并用净水冲洗干净。
5对不锈钢热加工件的氧化皮可用机械喷砂的方法清除,砂必须是纯硅或氧化铝。
6制定酸洗、钝化的安全措施,确定必须的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
酸洗、钝化溶液及膏的配方1酸洗液配方:硝酸(比重1.42)20%,氢氟酸为5%,其余为水。
以上为体积百分比。
2酸洗膏配方:盐酸(比重1.19)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比重1.42)30毫升,膨润土150克。
3钝化液配方:硝酸(比重1.42)5%,重铬酸钾4克,其余为水。
以上休积百分比,钝化温度为室温。
4钝化膏配方:硝酸(浓度67%)30毫升,重铬酸钾4克,加膨润土(100-200目)搅拌至糊状为止。
酸洗钝化操作1只有进行过预处理的容器或零部件才能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2酸洗液酸洗主要用于较小型未经加工的零部件整体处理,可以用喷刷的方法。
溶液温度在21-60℃时,每隔10分钟左右检查一次,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3酸洗膏酸洗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
在室温下将酸洗膏外均匀干净设备上(约2-3mm厚),停留一小时后用洁净水或不锈钢丝刷轻轻刷,直至呈现出均匀的白色酸蚀的光洁度为止。
4钝化液主要适用于小型容器或部件整体处理,可以采用浸入或喷刷的方法,当溶液温度在48-60℃时,每20分钟检查一次,当溶液在21-47℃时,每小时检查一次,直至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为止。
5钝化膏主要适用于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在室温下将钝化膏均匀涂在酸洗过的容器表面(约2-3mm),1小时后检查,直至表面生成均匀的钝化膜为止。
酸洗钝化工艺规范

酸洗钝化工艺规范引言酸洗钝化是一项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层、锈蚀物和其他不良物质,提高金属材料的表面质量和耐蚀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洗钝化工艺的规范要求,包括处理步骤、酸洗液成分、操作条件以及安全措施。
1. 工艺步骤1.1 清洗在进行酸洗钝化处理之前,必须对金属材料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脂、灰尘和其他污染物。
清洗步骤包括:•将金属材料浸泡在清洗剂中,使其表面充分接触清洗剂。
•使用软刷或喷枪等工具,对金属材料进行机械清洗,确保清洗剂能彻底渗透到金属表面的每个角落。
•冲洗金属材料,将清洗剂和杂质冲刷干净。
1.2 酸洗酸洗是酸洗钝化工艺的核心步骤,主要通过酸性溶液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
酸洗步骤包括:•准备酸洗液,通常使用稀硫酸、盐酸或硝酸等强酸作为主要成分。
•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酸洗液中,使其表面彻底浸泡在酸液中。
•控制酸洗时间和温度,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要求,一般酸洗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在40-60摄氏度之间。
•定期检查酸液浓度和清洁度,保持酸洗液的有效性。
1.3 中和酸洗完成后,必须对金属材料进行中和处理,以中和残留在金属表面的酸性物质。
中和步骤包括:•准备中和液,通常使用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
•将金属材料浸泡在中和液中,使其表面充分接触中和液。
•控制中和时间和温度,一般中和时间为10-15分钟,温度在20-30摄氏度之间。
•冲洗金属材料,确保中和液和残留物彻底冲洗干净。
1.4 钝化钝化是酸洗钝化工艺的最后一步,主要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抗氧化膜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蚀性。
钝化步骤包括:•准备钝化剂,通常使用酒石酸、磷酸或铬酸等化学物质。
•将金属材料浸泡在钝化剂中,使其表面充分接触钝化剂。
•控制钝化时间和温度,一般钝化时间为5-10分钟,温度在25-40摄氏度之间。
•冲洗金属材料,确保钝化剂和残留物彻底冲洗干净。
2. 酸洗液成分和操作条件2.1 酸洗液成分酸洗液的成分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酸洗液成分:•硫酸:用于脱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物。
酸洗钝化工作总结

酸洗钝化工作总结
近期,本单位对设备进行了酸洗钝化工作,旨在清除设备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提高设备的耐腐蚀性能。
通过对本次工作的总结与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首先,在酸洗前,我们应该对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和准备。
设备表面的油污、灰尘和其他污染物会降低酸洗效果,因此在进行酸洗之前,应该仔细清洁设备表面。
此外,需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防护,以防酸洗液对设备造成损害。
其次,在酸洗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酸洗液的浓度和温度。
过高的酸洗液浓度可能会造成设备表面的腐蚀,而过低的浓度则会影响酸洗效果。
同时,酸洗液的温度也应该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过高的温度会加速设备的腐蚀,过低的温度则会降低酸洗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酸洗液的浓度和温度。
此外,在酸洗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酸洗液的使用量和酸洗时间。
过多的酸洗液使用会增加成本,过长的酸洗时间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合理控制酸洗液的使用量和酸洗时间,以达到最佳的酸洗效果。
最后,在酸洗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和中和处理。
酸洗液残留在设备表面会继续对设备造成腐蚀,因此必须彻底清洗设备表面,确保酸洗液彻底清除。
同时,为了防止酸
洗液对环境造成污染,我们需要对酸洗液进行中和处理,确保环境安全。
通过本次酸洗钝化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酸洗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设备酸洗钝化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为设备酸洗钝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一、酸洗钝化操作步骤
1、选用溶剂:
2、工具:抹布、拉丝布、毛刷、无水乙醇或丙酮(分析纯)、水管.
3、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操作步骤:
①用干净抹布蘸取无水乙醇或丙酮,将不锈钢工件表面油垢擦除干净;
②将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摇匀或搅拌均匀,涂抹于所需处理表面,涂膜厚度为0.5~2mm;
③常温静置反应10分钟(若室温低于0℃或氧化皮较厚时,需适当延长至30~60分钟);
④待反应完全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抹布、拉丝布、毛刷擦拭,除去脱落氧化层;
⑤清水冲洗,直至洗净。
备注:a。
不锈钢工件拐角、死角处需特别注意,擦除干净.
b。
若一次反应氧化皮未除净,可再涂一次。
二、酸洗钝化注意事项
1、酸洗钝化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操作;
2、酸洗钝化液:
(1)盛装容器应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2)如有少量沉淀,摇动使其回复凝胶状态,可继续使用;若有大量沉淀,则不予使用。
3、操作时需佩戴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不得穿凉鞋、拖鞋、薄布鞋,防止烧伤。
5、酸洗钝化膏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滴溅到皮肤上,少量则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大量
则立刻用干净抹布擦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应用——柠檬酸酸洗废液(由于化学需氧量高,约在20000-50000mg/L之间)。 方法——即把柠檬酸废液排至煤场或灰场,使其与煤混合后送入炉膛内焚烧。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5
6.4.5 大型设备、管网酸洗与钝化实例
6.5.2 化工系统的干燥方法和操作技能 P189-191
1、化工系统常用的干燥方法(3种)
——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简称空气(氮气)干燥)
——热氮循环干燥
——溶剂循环吸收干燥等3种。
2、干燥技术
(1)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技术
——干燥作业应具备的条件(4条)
——干燥操作采用的方法——系统充压、排放
4、酸洗除去氧化鳞皮和锈垢;
5、水冲洗置换和漂洗;
6、钝化保护;
7、过程的残液处理等。
其中,碱洗、酸洗和钝化是三个主要环节;
酸洗是整个清洗作业的核心;
水冲洗等作为主要环节的过渡措施和残液处理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pH、氟化物试验和酸分析等;分析周期为1 h。
(4)漂洗与钝化——钝化阶段要进行化学分析控制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4
6.4.4 酸洗与钝化的安全防护和废液处理 P 184-186
1、酸洗与钝化的安全防护 P184-185
——7点要求
2、排出废液的处理方法(3种)P185-186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酸洗钝化流程百度百科

酸洗钝化流程百度百科一、酸洗钝化流程的原理1.酸洗:酸洗是一种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污染物、锈等杂质去除的化学处理方法。
通过酸洗可以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污染物等杂质,达到净化金属表面的目的。
2.钝化:钝化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保护膜,起到提高金属耐蚀性能的作用。
常见的钝化方法有氧化钝化、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等。
二、酸洗钝化流程的步骤1.预处理:首先将金属件表面的油污、水垢等污染物清洗干净,以便后续的酸洗处理。
2.酸洗处理:将金属件浸入酸性溶液中,进行酸洗处理。
酸洗溶液通常采用盐酸、硫酸等强酸或混合酸。
通过酸洗可以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锈、污染物等杂质,使金属表面变得光亮。
3.中和处理:将酸洗后的金属件放入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处理,以中和残留在金属表面的酸性物质,避免对后续钝化处理产生影响。
4.钝化处理:将金属件浸入含有钝化剂的溶液中进行钝化处理。
钝化剂通常选择六价铬离子、三价铬离子等,通过与金属表面反应形成致密、均匀的保护膜,提高金属的耐蚀性能。
5.水洗:将钝化后的金属件用清水进行冲洗,去除残留的钝化剂,保证金属表面的清洁。
6.干燥处理:将水洗后的金属件进行干燥处理,以免金属表面产生水痕或氧化。
7.质检:对经过酸洗钝化处理的金属件进行质量检验,检查钝化膜的厚度、致密度等指标,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三、酸洗钝化流程的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强酸等有害物质。
2.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避免酸性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3.严格控制酸洗、钝化处理的时间和温度,避免产生过腐蚀或过钝化现象。
4.熟练掌握酸洗钝化流程,避免出现处理不足或处理过度的情况。
综上所述,酸洗钝化流程是一种提高金属耐腐蚀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
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金属件的使用寿命,确保产品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1
6.4.1 酸洗与钝化的意义及其工业应用 P181
1、酸洗与钝化含义
——采用以酸(包括无机酸或有机酸)为主剂组成的酸洗剂,对覆盖在金属设
备、管道等表面的氧化皮(也称扎制鳞皮)、铁锈、焊渣、表面防护涂层 等通过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其溶解、剥离,并随即进行表面钝化,从而 使金属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良好的防腐保护膜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2、优点——是清洗速度快、清洗效果好、操作易于控制等。 3、工业应用
(1)化工装置开工前清除设备、管道中有碍试车和运行的锈垢附着物等; (2)定期清除蒸汽发生系统、化工生产中致冷系统等设备中形成的积垢; (3)冶金、机械、热工动力、建材、军工等工业领域。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pH、氟化物试验和酸分析等;分析周期为1 h。
(4)漂洗与钝化——钝化阶段要进行化学分析控制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4
6.4.4 酸洗与钝化的安全防护和废液处理 P 184-186
1、酸洗与钝化的安全防护 P184-185
——7点要求
2、排出废液的处理方法(3种)P185-186
尿素分解法、氯化铵处理法、次氯酸钙处理法 。 (3)焚烧法
应用——柠檬酸酸洗废液(由于化学需氧量高,约在20000-50000mg/L之间)。 方法——即把柠檬酸废液排至煤场或灰场,使其与煤混合后送入炉膛内焚烧。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5
6.4.5 大型设备、管网酸洗与钝化实例
6.5.2 化工系统的干燥方法和操作技能 P189-191
1、化工系统常用的干燥方法(3种)
——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简称空气(氮气)干燥)
——热氮循环干燥
——溶剂循环吸收干燥等3种。
2、干燥技术
(1)常温低露点(氮气)干燥技术
——干燥作业应具备的条件(4条)
——干燥操作采用的方法——系统充压、排放
(1)稀释法
—当从系统中排放的清洗液含有少量低浓度的碳酸钠、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时,
采用较多的水进行冲稀排放,使混合后进入污水管道的废液 pH在6.0~9.0,悬浮物 <500mg/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中和法(对于浓度较高的酸、碱废液,不宜采用稀释法处理,而应采用中和法处理)
废液类型——碱洗废液的处理、酸洗废液的处理、钝化废液的处理。 处理方法——“双废”中和法,投药中和法(常用中和剂);
增加强度和使用寿命;除去热壁式反应器系统设备安装、试压、吹扫过程中的残留
水分,避免影响催化剂的强度和活性。
3、其他系统
—— 对某些工艺介质进入装置后,能与残余水分作用形成对设备、管道、阀门产生
严重腐蚀或影响产品质量与收率的系统,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5 化工装置的干燥操作技能
7
操作,待溶剂干燥合格后,即不断送入系统后续工艺设备、管道进行循环吸收系统
残留水分,此含水溶剂再返回干燥塔进行干燥除水,如此循环,待干燥塔顶冷凝槽 受器不再有水排出,且循环溶剂中的含水等于规定指标时,即可认为干燥合格。)
——溶剂法干燥过程实例(以氟化氢为催化剂的烷基化装置的干燥为例)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3)溶剂循环吸收干燥法(简称溶剂吸收法) ——是利用水可被某些化学溶剂吸收并具有共沸特性的原理,通过溶剂在系统内循 环吸收,将系统中残余水分吸收于溶剂中,此含水溶剂通过系统内蒸馏工序将
水由系统排出,溶剂再循环吸收,直至溶剂中含水量达到规定指标。 ——系统干燥的准备工作(8项) ——溶剂法干燥的过程(溶剂先进入系统中的干燥塔(通常称为蒸馏过程)进行干燥
(1)制订酸洗、钝化方案(包括10个方面内容)P182 (2)循环清洗系统的基本流程 P183
——典型的循环清洗系统基本流程如图6.2所示; (3)主要设备及配管要求:包括:清洗液循环槽、循环清洗泵、临时配管、过滤网。 (4)循环清洗系统的试运转 P183
2、操作过程要求 P183-184
(1)水冲洗——直流水冲洗、热水循环冲洗的操作过程 (2)碱洗 (3)酸洗——酸洗阶段要进行化学分析控制,其分析控制项目主要有阻蚀剂试验、铁的浓度、
3
6.4.3 酸洗与钝化的操作技术 P 182-184
化工装置的酸洗、钝化操作,一般在装置的设计文件或操作手册中均应给出详细说明, 操作者应按其规定严格执行。
整个酸洗、钝化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酸洗前的准备;(2)酸洗除锈垢操作与过程监测; (3)废液处理; (4)工程验收等。
1、酸洗前的准备:
9
课 后P206作 业
9 酸洗与钝化的基本工艺过程由哪些部分组成? 10 酸洗与钝化的程序是什么? 11 在酸洗与钝化作业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12 吹洗的目的是什么?常见的吹洗方法有哪些? 13 水冲洗、空气吹扫及蒸汽吹扫分别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14 对不同类型的化工系统,其干燥的目的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15 化工系统的常用干燥方法有哪些?各种干燥方法的作业必备条件、技术要点是什么?
实例1 某乙烯厂芳烃联合装置的化学清洗。
1、清洗程序:P186 水力冲洗(目的)→ 碱洗(目的)→ 水洗 → 酸洗(目的)→ 水洗(漂洗和
中和)→ 钝化(目的)→检查和验收 → 充氮待用。
2、部分装置的清洗过程(清洗意义、清洗配方、工艺条件) P186-187 (1)芳烃抽提装置的清洗
(2)吸附分离装置的清洗
4、酸洗除去氧化鳞皮和锈垢;
5、水冲洗置换和漂洗;
6、钝化保护;
7、过程的残液处理等。
其中,碱洗、酸洗和钝化是三个主要环节;
酸洗是整个清洗作业的核心;
水冲洗等作为主要环节的过渡措施和残液处理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4 化工装置的酸洗与钝化操作技能
(3)压缩机进口管线的清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氧气管线的清洗
实例Ⅱ 某大型合成氨装置转化气蒸汽发生器(废热锅炉)的酸洗与钝化
——清洗的目的 ——清洗的程序 1、清洗过程准备工作(14项) 2、酸洗、钝化操作要点(4点)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5 化工装置的干燥操作技能
6
6.5.1 化工系统干燥的目的 P189-191
——干燥作业的技术要点(6点)
第6章 化工装置的总体开车运行操作技能
6.5 化工装置的干燥操作技能
8
6.5.2 化工系统的干燥方法和操作技能 P189-191
2、干燥技术
(2)热氮循环干燥技术 ——热氮循环干燥特点(载湿大,收率高,同时氮气消耗少 ); ——热氮循环干燥流程(热氮循环干燥流程示意如图6.3所示); ——干燥作业应具备的条件(7条) ——系统干燥作业技术要点(6点)
2
6.4.2 酸洗与钝化的工艺过程 P182
酸洗与钝化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其清洗作业因清洗对象的性质
(如设备与管道的材质、锈垢等附着物性质等)不同、清洗要求不同,而
有不同的清洗配方和工艺条件。但是,其工艺过程基本相同,包括如下起
七个部分:
1、水冲洗除去泥砂、灰尘;
2、碱洗除去油脂和碱溶物;
3、水冲洗置换;
1、低温系统
——干燥的目的是:脱除残留在设备、管道、阀门中的水分,防止低温操作时,水
分发生冻结,与开车投料后的某些烃类生成烃水合物结晶(如CH4·6H2O、
C2H6·7H2O、C3H8·17H2O等),堵塞设备和管道,危及试车和生产的安全。
2、反应器系统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其耐火材料砌筑时所含的自然水和结晶水,烘结耐火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