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处理酸洗钝化膏的使用方法

合集下载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一、酸洗钝化操作步骤
1、选用溶剂:
2、工具:抹布、拉丝布、毛刷、无水乙醇或丙酮(分析纯)、水管。

3、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操作步骤:
①用干净抹布蘸取无水乙醇或丙酮,将不锈钢工件表面油垢擦除干净;
②将不锈钢酸洗钝化膏摇匀或搅拌均匀,涂抹于所需处理表面,涂膜厚度为0.5~2mm;
③常温静置反应10分钟(若室温低于0℃或氧化皮较厚时,需适当延长至30~60分钟);
④待反应完全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抹布、拉丝布、毛刷擦拭,除去脱落氧化层;
⑤清水冲洗,直至洗净。

备注:a. 不锈钢工件拐角、死角处需特别注意,擦除干净。

b. 若一次反应氧化皮未除净,可再涂一次。

二、酸洗钝化注意事项
1、酸洗钝化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操作;
2、酸洗钝化液:
(1)盛装容器应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2)如有少量沉淀,摇动使其回复凝胶状态,可继续使用;若有大量沉淀,则不予使用。

3、操作时需佩戴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4、不得穿凉鞋、拖鞋、薄布鞋,防止烧伤。

5、酸洗钝化膏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

如若滴溅到皮肤上,少量则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大量
则立刻用干净抹布擦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不锈钢酸零部件膏剂酸洗钝化工艺规程

不锈钢酸零部件膏剂酸洗钝化工艺规程

不锈钢酸零部件膏剂酸洗钝化工艺规程说明:不锈钢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经过运输、划线、下料成型及焊接,每道工序只要稍不注意,最后在零部件表面会留下划伤、划痕、榔头印痕迹等。

使零部件抗腐蚀性能降低,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为提高不锈钢零部件抗腐蚀能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因此对不锈钢零部件必须进行酸洗、钝化表面处理,为控制零部件表面质量,特制定本工艺规程。

本工艺规程,仅适用于涂刷膏剂进行酸洗、钝化的不锈钢零部件。

1.对产品酸洗零部件表面质量要求:1.1焊缝表面熔渣,焊接飞溅必须去除干净。

1.2钢板表面严重划伤,砂轮磨痕应用细砂轮打磨干净,然后用抛光机进行局部抛光。

1.3钢板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坑。

2.表面处理(酸洗、钝化)工艺流程:去灰尘(用冷水冲洗)——去油污(按工艺规定)——冲洗(用冷水或热水冲洗)——酸洗(按工艺规定)——冲洗(用冷水或热水冲洗)——消除残存氧化物和焊接飞溅物。

检验——钝化(按工艺规定)——冲洗(用冷水或热水冲洗)中和——检验。

3.表面处理(酸洗、钝化)工艺规程:3.1去油污用砂布或回丝蘸汽油或四氯化碳镲拭酸洗零部件的全部表面,一般须檫二遍,对油污较多处檫干净为止。

3.2酸洗:酸洗液配制如下(膏剂酸洗)硝酸(HNO3)20%盐酸(HCL)10%水(H20)70%糊精粉10%(液体重量比)滑石粉调至浆糊状酸洗时间40—60分钟酸洗温度室温酸洗方法膏剂法说明:先按配方配好酸液,再用滑石粉调成浆糊状膏剂,然后将膏剂均匀涂在不锈钢件表面,达到规定时间后将膏剂去掉,然后进行水洗。

注意:凡有碳素钢件表面应涂防腐蚀漆保护。

3.3钝化:钝化液配制如下:硝酸(HNO3)60%水(H20)40%糊精粉10%(液体重量比)滑石粉调至浆糊状钝化温度室温钝化时间2-3小时钝化方法膏剂法说明:先按配方比例配好钝化液,再用滑石粉调成浆糊状膏剂,然后将膏剂均匀涂在不锈钢件表面,达到规定时间后将膏剂去掉,然后进行水洗。

注意:1.碳素钢表面应涂防腐蚀漆保护。

不锈钢酸洗钝化规程

不锈钢酸洗钝化规程
均匀地涂敷于设备的外表面2~3mm厚,静止时间大约60min左右。
2)用不锈钢丝刷对涂敷表面进行来回轻刷,直至呈现白色酸蚀光洁度为止。
3)轻刷表面后再将钝化膏涂敷于表面处30min,使其表面充分钝化。
4)用清水冲洗被酸洗膏涂敷过的表面,直到显现酸蚀白色光洁度。
5)用PH试纸进行表面酸碱度测试,PH值在6.5~7.5即可。
4)酸洗后表面不许留有残酸,可用万用PH试纸蘸水贴合被检查工件表面,PH值6.5-7.5视为合格;
5)工件钝化后表面呈无光、银灰色的薄膜。
4
高铁氰化钾滴定法
查(蓝点法)
1)蓝点法检验一般在制备的试件上进行,试件钝化质量应与工件对比相符合。如必须在工件上进行滴试时,被检查部位必须按原酸洗钝化方法进行补做,并达到规定要求;
2)蓝点法检查,将试液滴在被试试件表面,时间30秒,若没有蓝色沉淀为合格;
滴定液配方:2mlHCl+1mlH2SO4+1gK3Fe(CN)6+97mlH2O。
工艺科
2012年10月23日
6)用压缩空气或干布吹或擦拭表面,无水渍或水迹,表面干燥即可。
3
酸洗钝化检查
1)经酸洗后工件表面不许有明显的腐蚀痕迹和粘有碳钢微粒;
2)表面不许有氧化皮和颜色不均匀的斑纹,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及热加工件表面不许留有氧化色;
3)酸洗钝化后工件(设备)内及表面积水应立即清除干净,若无法清除干净时应控制冲洗用水的氯离子含量≤25ppm;
奥氏体不锈钢酸洗钝化工艺规程
序号
项目
要求与检验方法
1
酸洗钝化前的检查
1)凡须酸洗钝化工件表面的油污、脏物均应脱脂和清除;碱洗液浓度可用3~5%,且碱洗时液体温度宜≥40℃。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将工件浸入酸洗液槽内至预定时间(至预定时间2/3时可吊起工件检查一下酸洗情况,防止过酸洗);
●吊起工件,放置于带有防护的地面或托架上,用清洁的高压水冲洗干净;并用PH试纸检查冲净程度.当确认冲洗干净后,进行擦干或吹干处理;
●当温度≦50C时,应采取适当措施(如电加热或通热风)提高酸洗液温度;
●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酸洗钝化之表面1~2mm (一般先涂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或热压封头可略涂厚些2~3mm;
不锈钢容器酸洗钝化作业指导书
适用产品
不锈钢压力容器
共5页
方 法
浸泡法
膏涂法
湿拖法
适用范围
小型容器及零部件;
大型容器或局部处理,或不锈钢与碳钢组焊的工件,焊接部位
适用于大型设备内外表面及局部处理;
配 方
304
316L
采购成品酸洗钝化膏
同浸渍法
硝酸20%
氢氟酸10%
水70%
硝酸20%
氢氟酸5%
水75%
酸洗、钝化前பைடு நூலகம்
●产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起轻放,防止碰撞;产品应摆放于橡胶板或木板上,当短管较多时应有枕木支撑;
●过酸洗的处理方法:一旦出现过酸洗现象,应向工艺人员反映,制订方案后方能处理;原则上轻微的过酸洗采用抛光处理(注意减薄情况),如个别零部件出现较严重的过酸洗应予以更换;
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服、乳胶手套及防护眼镜;罐内操作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应有人监护.
●按膏说明书的要求,使膏保持足够的时间.
●酸洗钝化期间,应用铜丝刷对焊缝和热压封头表面进行刷洗,使工件表面的酸洗钝化程度一致.
●涂刷酸洗钝化膏的工件严禁在阳光下暴晒或被雨淋,以防酸洗钝化膏失效.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THIF-125不锈钢酸洗钝化膏
125不锈钢酸洗钝化膏主要用于清除不锈钢表面的氧化皮、铁锈、焊斑、油污,同时钝化表面,能改善不锈钢的外观,增加表面光亮度,大大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达到酸洗、钝化二合一。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特点为:①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反应速度快,清除彻底,不产生花斑,对基体无腐蚀。

②粘附力强,容易观察,操作使用简单方便。

③钝化后耐腐蚀能力增强。

不锈钢酸洗钝化膏的使用方法为:①均匀的涂抹于所需处理不锈钢工件表面, 涂膜厚度1-3mm。

②反应时间为1-10分钟,氧化皮和油污厚时,需适当延长时间,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呈均匀银白色,形成致密钝化膜为止。

时间、温度与酸洗效果成正比,温度低可适当延长时间。

③待反应完全后,用抹布或塑料刷擦除,清水洗净即可。

④每公斤可处理10-12平方米左右的不锈钢表面。

THIF-125不锈钢钝化膏适用于200、300系列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的酸洗钝化处理。

同时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印染、航空等行业的不锈钢机械设备、压力容器、工程构件等表面处理。

酸洗钝化的用途和步骤

酸洗钝化的用途和步骤

酸洗钝化的用途和步骤酸洗钝化用途:对不锈钢全面酸洗钝化,清除各类油污、锈、氧化皮、焊斑等污垢,处理后表面变成均匀银白色,大大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型号不锈钢零件、板材及其设备。

酸洗钝化特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同时添加了高效缓蚀剂、抑雾剂,防止金属出现过腐蚀和氢脆现象、抑制酸雾的产生。

特别适用于小型复杂工件,不适合涂膏的情况,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酸洗钝化用法:根据不锈钢的材质和氧化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用原液或按1:1~4的比例加水稀释后使用;铁素体、马氏体和镍含量低的奥氏体不锈钢(如420、430、200、201、202、300、301等)稀释后使用,镍含量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如304、321、316、316L等)用原液浸泡;一般常温或加热到50~60度后使用,浸泡3-20分钟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和温度用户根据自己的试用情况确定),至表面污垢完全清除,成均匀银白色,形成均匀致密的钝化膜为止,处理完成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好再用碱水或石灰水冲洗中和。

酸洗:通常指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

一般将制件浸入硫酸等的水溶液,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

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一)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

氧化皮、铁锈等铁的氧化物(Fe3O4,Fe2O3,FeO等)与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盐类溶于酸溶液中而被除去。

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

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

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

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大批量生产中可采用喷射法。

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

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

常温下,用20%~80%(体积)的盐酸溶液对钢铁进行酸洗,不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

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

不锈钢设备及管道焊接钝化处理规程

不锈钢设备及管道焊接钝化处理规程

不锈钢设备及管道焊接钝化处理规程
目的: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防止材料晶间腐蚀
范围:所有不锈钢焊接部位
责任者:动力车间主任电焊人员设备主管
程序:
1 酸洗钝化工艺过程如下:
酸洗→冲洗→钝化
前处理→→冲洗干净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
1.1前处理
,必要时可采用2.5%Na3PO4碱洗液碱洗,碱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干净。

1.2酸洗及冲洗
用硝酸(HNO3)、盐酸(HCL)和水按2︰1︰7的比例配制成溶液,再与糊精粉按1︰9的比例混合,加滑石粉调至浆糊状。

在室温下将膏剂均匀的涂在需要酸洗的部位,经40-60分钟后,将膏剂去掉,然后用水冲洗干净,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
1.3钝化及冲洗
用硝酸(HNO3)和盐酸(HCL)按6︰4的比例配制成溶液,再与糊精粉按1︰9的比例混合,加滑石粉调至浆糊状。

在室温下将膏剂均匀的涂在已酸洗部位,经2-3小时后,将膏剂去掉,然后用水冲洗干净,使之表面不留残液。

1.4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
,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些。

,根据原材料的厚度使钝化膏保持5-30分钟。

,直至表面呈显均匀的银白色。

2 酸洗钝化的质量检验
2.1 外观检验
酸洗钝化表面应呈现均匀的银白色,不得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氧化色,不得有颜色不均匀的斑痕。

2.2 残液检验
用酚酞试纸检查表面上残液的冲净程度pH值中性为合格。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

不锈钢酸洗钝化的方法与工艺1.1酸洗钝化处理方法不锈钢设备与零部件酸洗钝化处理根据操作不同有多种方法。

浸渍法用于可放入酸洗槽或钝化槽的零部件,但不适于大设备酸洗液可较长时间使用,生产效率较高、成本低;大容积设备充满酸液浸渍耗液太大。

涂刷法适用于大型设备内处表面及局部处理物工操作、劳动条件差、酸液无法回收。

膏剂法用于安装或检修现场,尤其用于焊接部处理手工操作、劳动条件差、生产成本高。

喷淋法用于安装现场,大型容器内壁用液量低、费用少、速度快,但需配置喷枪及循环系统。

循环法用于大型设备,如换热器、管壳处理施工方便,酸液可回用,需配管与泵连接循环系统。

电化学法既可用于零部件,又可用电刷法对现场设备表面处理,技术较复杂,需直流电源或恒电位仪。

1.2酸洗钝化处理配方举例1.2.1一般处理根据ASTMA380—1999,仅以300系列不锈钢为例,(1)酸洗药剂HNO3 6%~25%+HF 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时间按需要;或药剂柠檬酸铵5%~10%(质量分数);温度49~71℃;时间10~60min。

(2)钝化药剂HNO3 20%~50%(体积分数);温度49~71℃;时间10~30min;或温度2l~38℃;时间30~60min;或药剂HNO3 20%~50%+Na2Cr207H202 2%~ 6%(质量分数);温度49~54℃;时间 15~30min;或温度21~38℃;时间30~60min。

(3)除鳞酸洗药剂H2SO4 8%~11%(体积分数);温度66~82℃;6 时间5~45min;及药剂HNO3 6%~25%+HF 0.5%~8%(体积分数);温度21~60℃;或HNO3 15%~25%+HF l%—8%(体积分数)。

1.2.2膏剂法处理(1)以广州石化尿素不锈钢新设备内表面焊缝及母材钝化和维修表面打磨焊缝的局部钝化为例,酸洗膏:25%HNO~+4%HF+7l%冷凝水(体积分数)与 BaSO,调至糊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表面处理酸洗钝化膏的使用方法
1.钢板表面处理酸洗钝化的原理
钝化: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处理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中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奥氏体不锈钢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表面能形成满足上述要求的钝化膜,但该钝化膜在起活化作用的Cl-、Br-、F-等卤素离子作用下,极易受到破坏。

这也就是虽经酸洗钝化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在进行水压试验后若不能将水渍除干净,但应控制水的Cl-含量不超过25ppm的原因之一。

另外并非任何金属的氧化膜都可视作钝化膜,如碳钢在高温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由于不能满足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的要求而不能充作钝化膜。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氧化性强的以硝酸为主剂的溶液来进行处理,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筒称酸洗钝化。

2表面处理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钢板表面处理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表面处理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
→酸洗→冲洗→钝化(池洗)→
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
→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
2.1预处理
2.1.1去除焊缝及母材表面的飞溅、焊药、灰尘等。

2.1.2去除油污,必要时可采用碱洗或洗涤液清洗,洗后需用清水将表面冲洗于净。

2.2酸洗(池洗)及冲洗
酸洗时应严格控制酸洗温度和时间,温度低则时间长,温度高则时间短。

防止达不到酸洗效果或过份酸洗而引起基体腐蚀的现象,必要时还可在酸洗液中添加腐蚀剂。

对被酸洗产品上的碳钢件能拆卸的需拆卸掉,如不能拆卸的需采用涂防护油漆或封橡胶泥的方法。

表面酸洗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冲洗,使之表面不留存残液,以利此后的钝化处理。

2.3钝化(池洗)及冲洗
严格控制钝化时间,使之形成良好的钝化膜,钝化后也要彻底冲洗不留存残液。

2.4表面酸洗钝化
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及冲洗使用酸洗钝化(二合一)液可使酸洗钝化一次完成,其他都可参照前述进行。

2.5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涂刷)及冲洗
2.5.1将膏均匀地涂刷于需要酸洗钝化表面(一般先涂刷焊缝处)氧化皮较厚处可略涂厚一些。

2.5.2保持足够的时间
2.5.3在膏未干透前用棉纱或棉布擦去锈蚀及氧化物等。

2.5.4对表面处理进行彻底的冲洗,直至呈均匀的银白色。

2.6表面后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