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对维生素D来源和含量的需求

合集下载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

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需要营养物质以维持子宫的生长和产奶。

营养不良会导致母猪生产低下,死胎以及长期影响其生殖能力。

本篇文章将探讨泌乳母猪的营养要求及其专有食谱。

泌乳母猪的营养要求一般而言,泌乳母猪需要比妊娠期和非孕期更高的营养,这是因为它们正在生生成熟的胎仔,还要同时产奶。

这导致它们的身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能量。

当母猪不得不摄取足够的营养以保持正常的生殖和牛奶产量,否则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以下是泌乳母猪需要的营养成分:1. 蛋白质:泌乳母猪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其生产牛奶的能力。

在泌乳的前三周,猪需要高达18%的蛋白质,之后逐渐降至12%。

2. 能量:泌乳母猪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满足牛奶和胎仔的需求。

一般来说,泌乳母猪需要每天大约能够消耗200-250千卡的能量。

3. 矿物质:钙,磷,镁和钾等矿物质是泌乳母猪需要的关键营养物质。

它们用于维持骨骼,肌肉和神经功能。

4. 维生素:泌乳母猪需要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和B 族维生素),以维持身体健康和产奶量。

泌乳母猪的饲料需求为了满足泌乳母猪的营养需求,需要提供一种专有的饲料。

专有的饲料会包含更高的营养成分,并为泌乳母猪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蛋白质。

此外,饲料还应包括各种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

泌乳母猪的饲料应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蛋白质:包括大豆、豆粕、鱼粉、血粉等。

2. 能量:包括玉米等谷物、甜菜等。

3. 矿物质:包括石灰石、氧化铁、磷酸二氢钙等。

4. 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族等。

总结在泌乳期间,母猪需要摄入适当的营养才能满足她们和胎仔的需求。

泌乳母猪的饮食应包含高蛋白质,高能量,必需矿物质和维生素。

通过提供专有的饲料和不受限制的饮水,泌乳母猪将更容易维持其生殖和产奶能力,有效促进它们的繁殖能力。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对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是猪体内必需的有机物质,对猪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维生素的缺乏或
过量都会导致猪的生殖障碍和生产效率的下降。

因此,猪的饲养必须注意维生素的合理供应,以维持其生殖健康和高产能。

1. 维生素A
维生素D是猪体内钙和磷的代谢调节剂。

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猪的血钙、血磷含量,
使母猪排卵、受精和胚胎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不孕和流产。

因此,饲料中应该适量添
加维生素D3,以维持猪体内钙磷代谢的平衡。

维生素E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对于保护猪体内脂质和膜的完整性、增强免疫力和
维持猪的繁殖性能非常重要。

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仔猪的疾病率升高、哺乳能力下降、胚
胎发育和成活率降低,还会影响公猪的生殖性能。

因此,饲料中应该添加足够的维生素E,以保证猪的生殖健康。

维生素K是一种促进血凝的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K会导致猪的出血和死亡。

此外,
维生素K对于猪体内膳食蛋白质利用也有影响,可以改善猪的生产性能。

因此,饲料中应
该适量添加维生素K,以维持猪体内的血凝功能和生产水平。

总之,维生素是猪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保护猪的生殖健康和提升生产能力有着
重要的作用。

饲料中应该合理添加维生素,以满足猪的生理需求,并提高饲养效益。

繁殖母畜的维生素需要

繁殖母畜的维生素需要

(一)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母体血浆维生素A水平升高, 有利于胚胎存活。

母体内维生素A极度不足时, 受精卵的继续发育受阻。

青年母猪(第一次妊娠)饲粮中维生素A仅为最低需要量(每kg体重20-25国际单位)的5-10%时, 引起胎儿的瞎眼和严重的小眼症。

妊娠动物维生素A的需要量, 是随着胎儿发育、胎儿肝脏贮存以及母体贮存的增加而增加。

但确定妊娠母畜维生素A需要量十分困难,因为母畜可储存能满足2-3胎繁殖所需要的维生素A。

我国饲养标准规定, 妊娠母猪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每kg饲粮3200-3300IU或10.5-11.4mg。

体重550kg母牛每日需42000IU或105mg。

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每kg饲粮需要4000IU 维生素A。

体重635kg母牛每日需48263IU。

妊娠母羊国外规定为每kg饲粮5000-8000IU。

β─胡萝卜素除作为维生素A的前体物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

β─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卵泡和子宫细胞;饲粮补充β─胡萝卜素可以显著降低奶牛的乳房炎发生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给妊娠母畜同时补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可获得更好的繁殖成绩。

(二)维生素D 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十分重要,是母畜维持、妊娠和泌乳所必需的维生素。

但目前关于繁殖动物对维生素D需要量的研究报道很少。

妊娠动物维生素D的需要量(每kg饲粮含国际单位):①妊娠母猪:我国肉脂型猪饲养标准为160IU, NRC为200IU;②妊娠母牛:我国奶牛饲养标准无此项指标, NRC的规定为每日19051IU。

妊娠母羊为每日300-900IU。

(三)维生素E 维生素E在机体抗氧化和提高免疫机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猪的研究表明,为了获得最大产仔数,妊娠期饲粮每kg需要44-66IU维生素E。

高于此水平时,可增加初乳的维生素E含量,从而有益于仔猪的健康。

(四)叶酸叶酸参与体内的一碳单位代谢,对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了解维生素D在家畜健康中的作用

了解维生素D在家畜健康中的作用


冬季自然界几乎没有紫外线光照。这意味
维生素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主要
着维生素 D 的生物合成微乎其微,即使是 通过动物的淋巴系统与日粮中的其他脂质
户外饲养的动物也需要通过补充维生素 D 一起被吸收,这一过程很缓慢。吸收后,
来满足机体的需要。与此相反的是,在西 维生素 D 会被转运至动物的肝脏,并在肝
的肝脏似乎以屏障的形式控制体内骨化二 用公畜也可以从含有高水平维生素 D 的日

醇的循环水平。因此,给动物直接补充骨 粮中受益。对预混料的具体情况进行总体
化二醇可以绕过这一屏障,提高骨化二醇 评估是养殖场营养师工作的一部分,正确
的循环水平,这已被证明可以增强机体的 评估特定养殖场所饲养动物的维生素 D 的
所有室内饲养的动物必须采食添加了足量 [1,25-(OH)2-D3]。由于羟基化程度为双倍,
| 2019 年第 39 卷第 10 期 总第 273 期 | 1
专猪 栏业 篇篇
专栏

这种形式的维生素 D 更加亲水。骨化三醇 了上述错误剂量的预混料。美国国家研究
负责调控动物机体中钙和磷的代谢。
委 员 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 骨骼代谢
NRC) 指出,动物出现维生素 D 中毒后可能 会迅速死亡。例如,体重 20 kg ~ 25 kg
在动物体内,维生素 D 的主要功能是 的猪如果每天摄入将近 500 000 IU 的维生
维持骨稳态,骨化三醇在这方面起着类似 素 D,连续摄入 4 d 后会死亡。另一方面,
于激素的作用。当动物从日粮中摄入的钙 如果给体重 10 kg ~ 20 kg 的猪每天饲喂
动物仅通过自身的生物合成就可以满足机 实现的。

钙、磷和维生素D在生猪养殖中的营养作用

钙、磷和维生素D在生猪养殖中的营养作用

在生猪养殖企业中,谷物一直被作为猪日粮中主要的能量来源。

尽管谷物性日粮(基本上由谷物和豆饼,并添加一些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组成)可以满足生猪生长与育肥的营养要求,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谷物实际上是缺钙而总磷又相对高,总磷中一大部分对猪无生物学利用价值,因为谷物和豆饼中的磷元素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植酸磷是一种或几种二价矿物阳离子组成的天然螯合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不同阶段的猪对钙、磷营养的需求进行了论述,并且对这2种矿物质元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经研究表明,能否满足不同阶段猪对钙、磷的营养需要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1是日粮中必须含有足够可利用的钙和磷;2是日粮中可利用钙和磷的比例要适当;3是日粮中需要含有适量的维生素D。

1 钙和磷的生理功能及体内分布在猪的体内钙、磷约占全部矿物质的1/3,其较高的含量是决定钙、磷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

约99%的钙元素和90%的磷元素存在于猪的骨骼中,由这些钙与磷构成的骨无机基质[羟基磷灰石Ca3(PO4)2?2H2O,Ca3(PO4)2,CaCO3],骨有机基质(胶原蛋白、非胶原蛋白,如蛋白聚糖和骨连接蛋白)、骨基质细胞以及骨组织间液一起组成猪体的所有骨骼,以实现支持体重并与肌肉一起完成运动的功能。

体液中分布的钙虽然量小,但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机能中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细胞外液的钙可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维持正常骨肉收缩,维持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参与正常的血液凝固。

骨骼以外的磷参与构成活细胞的结构物质,参与有机化合物(糖、脂肪、蛋白)的合成和降解代谢,以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的形式参与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磷还以HPO4-的形式参与体液的酸、碱平衡的调节。

猪体内钙、磷含量及分布受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但钙、磷作为体内必需的生物无机元素,一般情况下在体内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

下表是钙、磷在不同器官、组织以及不同体重猪体内的分布与含量。

维生素D在猪体内的作用探索

维生素D在猪体内的作用探索

维生素D在猪体内的作用探索除了众所周知的调节钙磷稳态与影响骨骼发育,猪饲粮中维生素D 的益处远不止这些。

当前的研究正在不断揭示维生素D在猪体内的更多作用模式。

断奶后这一阶段是仔猪生命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生命的早期阶段,形成强健的免疫系统是保障仔猪健康和后续**生产性能的关键。

然而,在商业生产中,3~5周龄断奶的仔猪启动和调节免疫应答的能力是有限的。

随着从母猪处获得的抗体被动保护的消退,同时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风险达到**时,断奶仔猪的免疫力需要发育。

事实一再表明,该阶段的任何损害都会对仔猪的后续生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什么是免疫力?简言之,免疫学是指研究动物识别自身细胞与外来致病源的不同机制的科学。

机体有两个不同的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是所有动物都与生俱来的,它的保护一直存在。

它包括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在获得性免疫系统中,通过免疫反应产生保护作用,包括产生抗体的体液免疫和产生白细胞的细胞免疫。

获得性免疫系统通过学习识别病原,具有非常强大的效应功能,能够灭活或摧毁大多数微生物。

在胚胎的免疫系统发育期间,微营养素缺乏(维生素、脂肪酸、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比宏量营养素缺乏更为关键。

该“器官”有极高的细胞周转率,需要确保营养素的供给(包括以上所有营养素,以及蛋白质和维生素),在免疫系统参与病原抵抗时,其营养素需要量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优化饲料中维生素D的摄入量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来提升仔猪的免疫力。

变化无常的维生素D由于动物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维生素D是动物饲料中常规添加的一种必需营养素。

近年来维生素D再次成为全球养猪生产者及营养学家的关注点,因为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作用远不止调节钙磷稳态及影响骨骼发育这些典型功能。

维生素D受体在靶细胞内调节或调控基因表达,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通过活化维生素D受体控制着200多个基因的表达。

这使维生素D 在猪的体内有许多功能,包括免疫、肌肉功能和繁殖。

母猪对维生素的需求

母猪对维生素的需求

不同阶段母猪维生素需要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可消除由于维生素缺乏而引起的不良影响。

当母猪健康状况良好,饲料质量高,无应激的条件下,供给较低水平的维生素就可以满足需要。

而在猪密度较大或患病时,需把维生素增加到较高水平。

母猪日粮中添加的维生素只占混合饲料成本的2-3%,但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例如,饲料中增加维生素E、生物素和叶酸,同时添加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其它维生素添加量不变。

结果表明,每年每头母猪多产0.5头小猪,断奶到发情间隔缩短,母猪淘汰率下降。

1 配种前试验表明,维生素通过影响生殖周期来增加窝产仔数。

小猪在断奶时期补充最佳剂量的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2、B6、B12、烟酸、生物素、泛酸和叶酸),可提高小猪的生长率。

同时实验还发现,100kg活重的母猪在每胎都有较大的窝产仔数,并且使断奶到发情的间隔较短。

B族维生素是生化反应代谢过程中(例如蛋白和能量代谢)重要的辅酶。

例如生物素可通过参与能量代谢来缩短母猪从断奶到发情的间隔,也可以刺激雌激素的生成,降低不发情率。

2 排卵和受精作用母猪到发育期后,不发情率可高达20%,母猪每天补充7.5mg的维生素B2(核黄素)可减少不发情率。

特别是在热带地区,补充维生素C可以有效预防夏季不育症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由于维生素C参与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减少应激起着关键作用。

另外补充生物素也可以提高母猪受精率,特别是对于从断奶到发情间隔较长的母猪更加有效。

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非常迅速,因此对维生素的需求也迅速加大。

仅仅依靠母体供给的维生素是不能满足胎儿生长的需要,胎儿缺乏维生素将导致畸形或死亡。

例如缺乏维生素A,可能会导致胎儿某些器官与其它器官生长不成比例。

实验表明,如果实验组中母体血浆维生素A水平比需要标准低50%,就会危及胎儿肺脏和肝脏等器官的生长,进而对仔猪健康和初生重产生很大影响。

B族维生素一般不在母体和胎儿体内储存,主要作用于酶系统。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维生素与母猪繁殖力之间关系分析
衡量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看母猪提供的断乳仔猪数量,以及母猪繁殖利用年限。

那么,维生素对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新牧网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B2(核黄素)
母猪配种后4~7d,饲喂100mg/d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胚胎存活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

此外,在妊娠早期给母猪补充90~100mg/d核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产仔率。

维生素K
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使产仔数提高5.66%。

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提高仔猪增重7.78%和仔猪成活率3.81%。

维生素B6
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15mg/kg维生素B6,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1.1天。

烟酸
在母猪怀孕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33mg/kg烟酸,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降低30%。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饲料中会添加相应维生素,但是,在饲料加
工和仓储、运输、贮藏过程中,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营养素会遭到破坏。

所以,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可在母猪空怀、配种、怀孕期间在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

新牧分享:母猪应额外添加优质的多种维生素产品250-500克/吨,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 .12,2010
59
国际饲料科技
母猪对维生素D来源和
含量的需求
John Goihl
美国大豆协会国际项目北京办事处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1998)和英国动物科学学会(2003)的建议,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猪,应从饲料中获取200~1 000 IU/kg 的维生素D。

同时,NRC(1998)关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母猪对维生素D 需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关于维生素D 与繁殖和哺乳相关的研究,只有30年前利用老鼠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

猪饲料中,常以维生素D 3的形式给母猪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 3在肝中转化为25-羟胆钙化醇或25-羟基维生素D 3 (25(OH)D 3)。

血液中25(OH)D 3的质量浓度是维生素D 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有研究报道,小肠对25(OH)D 3的吸收能力比对维生素D 3要好。

最近的研究表明:猪被屠宰后,无论是维生素D 3、维生素D 3和25(OH)D 3的混合物或只有25(OH)D 3,维生素D 的水平都几乎达到了55 μg/d。

维生素D 不足会干扰钙和磷的吸收及代谢,这会导致骨骼钙化不足。

对小猪而言,维生素D 不足会导致佝偻病,成年猪缺乏维生素D 会导致软骨病。

与其他驯化动物相比,仔猪出生时25(OH)D 3的质量浓度最低。

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依据,证实维生素D 在母体胚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C Lauridsen,U Halekon,T Larsen 和S K Jensen 做了2个试验,研究4种水平下维生素D 的营养价值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着重强调2种维生素D 来源的生物转化率的问题(见表1)。

试验的衡量标准是2种维生素D 的生物转化、对早期繁殖能力的影响、骨骼
标记和在仔猪中维生素D 的转化。

试验1:试验中,随机在市场上选择160头杂交母猪,每圈5头猪。

为了刺激母猪发情,母猪圈紧挨公猪。

第1次发情时开始饲喂试验。

第2次发情时和2次受精后开始交配。

第2次受精时,将母猪移到单独的猪圈中,在妊娠的第28天检测黄体数量。

处理包括,每天饲喂2.5 kg 的饲料,饲料包括,4种水平(200 、800、1 400或2 000 IU/kg )和2种维生素D(维生素D 3或25(OH)D 3)来源。

处理以不含维生素D 的大麦饲料为基础,饲料包含14.5 %的粗蛋白、0.84 %的钙、0.54 %的磷和0.25 %的植酸磷。

母猪采食不同维生素D 水平的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体质量变化和背膘厚度与维生素D 水平或来源无关,只与体质量相关;维生素D 对早期繁殖性能无显著影响;血液中25(OH)D 3的质量浓度随着饲料中不同来源维生素D 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补充25(OH)D 3的母猪血液中25(OH)D 3的质量浓度增加,且高于补充维生素D 3的母猪;饲喂维生素D 3 的母猪最终骨断裂强度和骨灰分含量高于饲喂25(OH)D 3的母猪;饲料中维生素D 来源和水平对血液或骨骼中磷、钙和碱性磷酸盐的质量浓度无显著影响。

试验2:试验选用160头母猪(胎次2~5),母猪至少完成一个繁殖周期。

杂交母猪分为20组,每组8头猪,每组相应配置8个处理。

每组中有1头相同品种的雄性种猪,相同数量的胎次,并与杜洛克公猪交配。

试验日期选择在受精开始时。

妊娠期公母猪单独处于一个猪圈中,在妊娠期第112天,母猪被送到产房中。

处理2的饲料以不含维生素
D
收稿日期:2010-09-25
60国际饲料科技
的大麦/小麦为基础,含有18.9 %的粗蛋白、0.92 %的钙、0.64 %的磷和0.28 %的植酸磷。

基础日粮中包括2个处理, 2种维生素D和4个水平(与试验1相似)。

日粮按以下水平饲喂:从发情第1天开始到第84天,每天饲喂2.5 kg;第84天开始到第108天,每天饲喂3.3 kg日粮;从第108天到第111天,每天饲喂2.2 kg日粮。

在哺乳期,第1天饲喂2.5 kg日粮;第2~3天,饲喂3~3.5 kg 日粮;第3~25天自由采食。

从表3可见:随着维生素D3水平的增加,哺乳期饲料的采食量减少,但对4~5胎次的母猪影响显著;维生素D 的含量和来源对母猪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影响;与饲喂低水平维生素D的一组相比,饲喂高水平维生素D组的母猪死胎较少;每个猪圈中,饲喂维生素D的水平与来源对仔猪存活数量无显著影响;从出生到断奶的窝性能与维生素D水平和来源无关,但是2周后的窝质量受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除了最低水平,母猪饲喂25(OH)D3后,血液中25(OH)D3的质量浓度比饲喂维生素D 的母猪血液中25(OH)D3的质量浓度高。

哺乳期中,母猪饲喂25(OH)D3后,25(OH)D3的质量浓度比饲喂维生素D3的母猪高;因为有很少的维生素D 转化给仔猪,因此,仔猪需要补充维生素D添加剂;建议经产母猪饲料中维生素D的质量浓度约为1 400 IU/kg;与维生素D3相比,添加剂中添加水平大于200 IU/kg时, 25(OH)D3更容易被吸收。

试验结果表明:维生素D的来源和水平对母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是对经产母猪来说,建议饲喂含维生素D为1 400 IU/kg 的饲料。

表1 饲料中维生素D质量浓度分析 IU/kg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检测维生素D3检测25(OH)D3 200197<200
800712<200
1 400 1 267<200
2 000 1 897<200
25(OH)D3
200200
800920
1 400 1 360
2 000 2 120
表2 试验1结果
表3 试验2结果
程宗佳 摘译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904室 100004
饲料研究FEED RESEARCH NO.12,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