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姚军虎

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姚军虎
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姚军虎

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

姚军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子宫炎等问题,其发生和发展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适时足量补充维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上述问题。维生素的作用特殊且复杂,其中维生素多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动物体内多种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并调控激素的分泌和动物免疫力。维生素的作用方式及其大小有赖于其他养分的供应,并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母猪对添加维生素的反应多样且很不一致。相对于其他营养素,目前对母猪维生素的营养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和深入,主要就V A、B -胡萝卜素、V E、叶酸、生物素、V C、V B2、V B12、胆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维生素作用的生化机制、维生素的效价、维生素与母猪免疫力间关系、维生素的需要与供应等进行研究。本文将综合分析主要维生素作用机理、饲料中补充维生素的效果、母猪维生素的需要量与供应。

1 母猪维生素作用机理及其效果

1.1 V A与B -胡萝卜素

V 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缺乏V A时生殖系统等组织上皮细胞发生鳞状角质变化,引起炎症,并降低动物的免疫力。V A参与母猪卵巢发育、卵泡的成熟、黄体形成、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和胚胎发育等过程。视黄酸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能促进胎盘催乳激素的合成,以刺激乳腺发育。母猪缺乏V A时,胚胎畸形率、死胎率和产后死亡率增加。

一般认为母猪排卵数为15-20枚,卵子受精率为90-95%,因此,母猪怀孕时约有14-18枚胚胎细胞,怀孕初期胚胎死亡率为30-40%(Anderson,1978;Pope,1988,1990),母猪子宫能支持12-14个胎儿的发育(Christenson等,1987;Chen等,1993),但一般母猪窝产仔数平均为10头,可见,仍有潜力提高母猪窝产仔数(Pusateri等,1999)。Pope等(1990)认为胚胎发育越同步,胚胎成活率越高。Whaley等(1997,2000)分别对饲喂高能日粮(11.0Mcal ME/d)的母猪,在第二个发情周期的第15天或第7天颈静脉一次注射1×106IU V A,促进了排卵前卵母细胞发育,改善了早期胚胎的一致性和胚胎成活率。Coffey等(1993)在仔猪断奶时给经产母猪注射200mg B –胡萝卜素,增加了窝产仔数,在断奶时、发情期内或发情第7天注射V A或B-胡萝卜素,窝产仔数增加0.6头。Brief等(1985)表明,颈静脉注射V A或B –胡萝卜素比口服在改善V A缺乏时胚胎成活率方面更有效。

B-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了独立的作用,可能是因为B-胡萝卜素具有氧化活性或作为V A的局部前体,改变了子宫中维生素的代谢(Antipatis,2004)。

Tokach等(1994)给断奶时母猪注射B-胡萝卜素、V A或V A与B-胡萝卜素的混合物,未观察到对繁殖性能的影响。Pusateri等(1999)表明,从仔猪断奶到母猪产仔期间任何时间给母猪颈静脉单独注射1×106IU V A,并不能提高窝产仔数。Pusateri等(1999)认为,V A对胚胎成活率的略微改善,可能在实际饲养环境下很难表现出产仔数的增加,或者V A 对妊娠早期胚胎成活率的改善难以维持至整个妊娠期,或者母猪需要多次注射V A或注射缓释V A或B-胡萝卜素,才可能维持较高的胚胎成活率。

1.2 V E

V E的功能多样,主要表现在生物抗氧化、维持生物膜结构完整、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与代谢、防止和减缓动物应激反应。生产中将V E称为抗不育维生素、抗应激维生素、抗氧化维生素、免疫增进型维生素、肉质改良型维生素等。V E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维生素之一。

母猪严重缺乏V E和Se,可引起胚胎重吸收(Adamstone等,1949),降低窝产仔数(Mahan 等,1974),两者的抗氧化性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理(Mahan等,1997)。V E通过胎盘转移至胎儿的速度很慢,因此,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V E很少,而乳腺组织能有效转移V E,妊娠期增加母猪饲粮中V E浓度或在妊娠最后14天注射V E,可提高初乳中V E含量(Chung 等,1995),老龄母猪血清中V E浓度下降,表明老龄母猪易在妊娠期发生V E缺乏症(Mahan 等,1997)。尽管组织内储存的V E可被动员以供急用,但饲粮补充应是繁殖母猪、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V E的主要来源(Mahan,1991)。

V E作为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V E参与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而花生四烯酸是细胞膜的必需脂肪酸和前列腺素的主要前体物质,母猪发情前添加V E可提高排卵率,降低不发情母猪数(Antipatis,2004)。

母猪饲粮中补充V E,可预防仔猪V E缺乏症,改善窝产仔数,增加乳中V E含量,并改善母猪健康状况(Malm等,1976;Mahan,1994;Wuryastuti等,1993)。如果母猪饲粮中V E含量不足,窝产仔数和母猪泌乳量减少,断奶后第一周仔猪死亡率增加(Mahan,1991)。对使用年限较长的母猪,饲料中必需补充16 IU/kg以上的V E,以维持理想的繁殖性能(Mahan,1991)。母猪临产前2-3周及哺乳期添加60-100 IUV E/kg,可减少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量不足等综合症发生率,并增加初乳中V E含量(王耀辉,1998)。

1.3 叶酸

叶酸是一碳基团的供体和受体,通过一碳基团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胆碱的合成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而这些物质均为细胞分裂所必需,因此,在细胞分裂较为活跃的组织中叶酸含量较高(Klab,2001)。叶酸在DNA和RNA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妊娠早期需要更多叶酸以维持胚胎细胞的快速分化(Hoffbrand,1977)。Matte等(1994)表明,母猪妊娠早期血清中叶酸浓度下降,说明此阶段母猪代谢需要较多的叶酸。叶酸可能通过提高妊娠前1/3阶段胚胎成活率而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Matte等,1999)。Rosenquist等(2001)表明,人类和实验动物妊娠早期叶酸不足,直接通过限制胚胎细胞增殖或通过减少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而影响胚胎发育。

在配种时或妊娠期注射叶酸(Matte等1984;Friendship等,1991),或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补充1.0-1.65 ppm叶酸(Lindemann等,1989;Thaler等,1989)可增加母猪窝产仔数。Barkow等(2001)和Stahily等(2001)表明,饲粮中补充8-10 ppm叶酸,可基本稳定母猪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血清中叶酸含量,并提高窝产仔数(9.92对11.85),主要原因是降低了胚胎死亡率,同时还可通过初乳给仔猪补充更多的叶酸(Klob,2000)。非肠道途径给妊娠母猪补充叶酸,可提高产仔数10-15%,表明妊娠期是补充叶酸的关键时期(Matte,1993)。母猪妊娠期补充叶酸,通过提高胚胎成活率而不是增加排卵数来增加窝产仔数(Lindemann,1993)。妊娠早期补充叶酸对增加经产母猪窝产仔数的效果比初产母猪明显,但在玉米-豆粕型的母猪饲粮中补充叶酸并不总是改善繁殖性能(Harper等,2003)。

正常饲养条件下,每千克饲粮中添加15mg叶酸,窝产仔数增加0.2头;短期优饲条件下,添加等量叶酸平均窝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增加1.3头和1.1头,其可能原因是优化饲养条件下,母猪排卵数增加,叶酸的作用更能发挥(李德发,2003)。

Matte等(1993)从母猪生长期至妊娠前半期补充高达15 ppm叶酸,可改善小母猪性成熟前生长性能和体内叶酸营养状况,但不影响小母猪性成熟年龄和以后的繁殖性能,推测只有高繁殖率的母猪才可能对补充叶酸产生响应。Harper等(1994)从第一次配种前21天至哺乳期,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含叶酸0.34ppm)补充0,1,2和4ppm叶酸,表明补充叶酸可明显减缓妊娠期母猪血清中叶酸浓度的下降,但不影响繁殖性能。母猪哺乳期补充叶酸,可明显提高血清、乳及仔猪血液中叶酸浓度,但不影响母猪体重、仔猪日增重和断奶仔猪数(Lindemann,1993)。

叶酸提高窝产仔数的关键是降低了胚胎早期死亡率,这在排卵数多的母猪尤为明显,同时应在妊娠早期补充叶酸,而在妊娠后期或哺乳期添加叶酸的效果不明显(李德发,2003)。

1.4 生物素

猪缺乏生物素首先表现为脱毛和皮炎,同时发生皮肤溃疡、口腔粘膜发炎、后肢痉挛、蹄部裂缝等。肢蹄病是造成母猪淘汰的主要诱因,生物素与肢蹄角质化及蹄部完整性有关(Svendsen,2004),补充生物素可减少舍饲青年母猪和繁殖母猪肢蹄病发病率,在已患病猪群中补充生物素可减少患病猪的数量及其发病频率(Bryant等,1985)。生物素影响母猪窝产仔数、受胎率及发情间隔等繁殖性能(钟道强,1999)。生物素可缩短发情间隔,提高一胎以后胎次的窝产仔数,促进妊娠期子宫扩张和胎盘形成(Scherf等,1989),增加子宫角长度(Simmins,1985)和胎盘表面积,为胎儿提供更好的营养,促进了胎儿的充分发育(Antipatis,2004)。生物素参与能量代谢,并可刺激雌激素的分泌,降低不发情率(Antipatis,2004)。Hamilton等(1984)在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0.55ppm生物素,断奶窝仔数增加,但母猪淘汰率、肢蹄和腿的坚实度、发情间隔等不受影响。

2 母猪的维生素需要量与供应

2.1 需要量

NRC(1998)和中国(2004)猪营养需要中列出了繁殖母猪对各种维生素的最低需要量(表1),且两套标准十分接近。目前普遍认为NRC标准明显偏低,难以满足实际生产情况下母猪的维生素需要量。两套标准推荐的饲粮维生素含量以母猪明显高于育肥猪,尤其是V A、V E、生物素、叶酸、胆碱的含量更高。

NRC(1979)第八版猪的营养需要中首次列出了猪对叶酸的需要量,各类猪均为0.6ppm,NRC(1988)第九版降至0.3 ppm,NRC(1998)将母猪的叶酸需要量增加至1.3 ppm。Matte 等(1999)认为为了获得最佳繁殖性能,妊娠早期和其他阶段母猪饲粮中应分别补充15ppm 和10 ppm人工合成叶酸。

集约化饲养环境下,母猪失去了从牧草中获取V E的机会(Mutetikki等,1993),所以,从1973年NRC第七版到1998年第十版营养需要中将母猪的V E需要量由10 IU/kg增至44 IU/kg(Mahan等,2000)。

实际饲养过程中(特别是中国),母猪会遇到转群、热冷环境、注射疫苗、病菌侵入、饲粮中维生素拮抗物及可能的霉菌、毒素等各种应激,以及饲料不合理加工、饲料储存对维生素的破坏。针对上述情况,帝斯曼公司(原罗氏公司)从1997年提出了优选维生素营养(OVN)这一概念,其推荐的母猪维生素供应量(表1)与有关育种公司建议量十分接近,但远高于NRC(1998)和中国(2004)标准,主要目的是确保饲料中维生素可以满足母猪

获得最佳的繁殖性能和最佳免疫力。

2.2 维生素供应

如果饲粮中一种或几种维生素含量不足甚至缺乏,动物的代谢过程受阻,最终影响母猪生产及健康。目前仍未确定现代生产条件下,动物达到最佳健康状况和最佳生产水平时的经济有效的维生素添加水平(Svendsen,2004)。可通过权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的成本与动物维生素缺乏症和非最佳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所造成的风险,来确定生产实际中维生素的添加量。

营养标准中所规定的维生素需要量指饲料原料中含量与添加维生素之和,但生产实际中饲粮维生素的总供应量一般都高于NRC(1998)的最低推荐量,尤其对种猪和脂溶性维生素,其主要原因包括:(1)NRC(1998)标准本身偏低,尚未充分考虑现代种猪的实际需要量、实际饲养管理环境和各种应激;(2)饲料原料中维生素含量变异很大,且利用率低,如猪几乎不能利用玉米、小麦和高粱的尼克酸;(3)中国大多猪场的饲料要经受不合理加工、较长时间贮存等,对添加维生素的破坏严重,同时种猪遭受多种应激,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超量添加维生素是权宜之策;(4)饲粮平衡度较差(比如能蛋比偏低,氨基酸不平衡)、饲粮中使用抗生素抑制了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富含维生素的原料(如发酵产物、乳制品、草粉、青草等)使用量减少、饲粮中可能出现霉菌毒素及维生素拮抗物等,均迫使增加维生素的添加量。

维生素作用的发挥以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充分合理的供应为基础,同时维生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饲养管理水平、观测指标、动物因素(胎次、繁殖潜力)、饲粮组成、环境条件等不同明显影响母猪的维生素需要量,也影响添加维生素的实际效果和效益。确定实际情况下母猪维生素的适宜需要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正常情况下,维生素的无毒性和特殊作用,维生素在整个饲粮中所占成本很低,因此,生产中超量添加维生素是权宜之计,并对母猪尤为必要和有显著的经济回报率。

(参考文献略)

表1 母猪维生素需要量(每kg饲粮总含量)

资料来源生理阶段

V A

IU V D3

IU

V E

IU

V K

mg

生物素

mg

胆碱

g

叶酸

mg

烟酸

mg

泛酸

mg

V B1

mg

V B2

mg

V B6

mg

V B12

ug

NRC(1998)a妊娠母猪4000 200 44 0.5 0.2 1.25 1.3 10.0d12.0 1.0 3.75 1.0 15.0 泌乳母猪2000 200 44 0.5 0.2 1.00 1.3 10.0d12.0 1.0 3.75 1.0 15.0 Rostock(2003) 母猪3000 450b15 - 0.1 0.6 0.6 15.0 10.0 1.5 3.5 1.5 12.0 中国(2004)妊娠母猪3620 180 40 0.5 0.19 1.15 1.2 9.05 11.0 0.9 3.4 0.9 14.0 泌乳母猪2050 205 45 0.5 0.21 1.0 1.35 10.25 12.0 1.0 3.85 1.0 15.0 帝斯曼(2004)种猪c10000- 1500- 60- 1.0- 0.30- 0.5- 3.0- 25.0- 18.0- 1.0- 5.0- 3.0- 20.0- 15000 2000 80 2.0 0.50 0.8 5.0 45.0 25.0 2.0 9.0 5.0 40.0 说明:a、NRC(1988)种猪V E为22IU/kg,叶酸为0.3 mg/kg。

b、妊娠早期饲粮V D为300IU/kg,妊娠后期及泌乳期为450IU/kg。

c、帝斯曼(2004)优选维生素营养(OVN)的标准包括种母猪和种公猪;当所有饲养管理条件良好时采用下限推荐量,处于应激情况下,建议

将添加量增至上限;为了获得最佳仔猪健康,建议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日粮中V E总量为250mg/kg;为改善母猪繁殖率,从断奶至受孕期间每头母猪每天饲喂300 mg B_胡萝卜素;应激情况下推荐每kg饲粮中添加200-500 mgV C。

d、指可利用烟酸,玉米、高粱、小麦和大麦中的烟酸不可利用,这些谷物的副产品中的烟酸的利用率也很低,但发酵这些副产品或湿法处理

可提高其中烟酸的利用率。

6

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姚军虎

母猪维生素营养研究与应用 姚军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子宫炎等问题,其发生和发展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适时足量补充维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上述问题。维生素的作用特殊且复杂,其中维生素多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动物体内多种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并调控激素的分泌和动物免疫力。维生素的作用方式及其大小有赖于其他养分的供应,并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母猪对添加维生素的反应多样且很不一致。相对于其他营养素,目前对母猪维生素的营养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和深入,主要就V A、B -胡萝卜素、V E、叶酸、生物素、V C、V B2、V B12、胆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维生素作用的生化机制、维生素的效价、维生素与母猪免疫力间关系、维生素的需要与供应等进行研究。本文将综合分析主要维生素作用机理、饲料中补充维生素的效果、母猪维生素的需要量与供应。 1 母猪维生素作用机理及其效果 1.1 V A与B -胡萝卜素 V 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缺乏V A时生殖系统等组织上皮细胞发生鳞状角质变化,引起炎症,并降低动物的免疫力。V A参与母猪卵巢发育、卵泡的成熟、黄体形成、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和胚胎发育等过程。视黄酸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能促进胎盘催乳激素的合成,以刺激乳腺发育。母猪缺乏V A时,胚胎畸形率、死胎率和产后死亡率增加。 一般认为母猪排卵数为15-20枚,卵子受精率为90-95%,因此,母猪怀孕时约有14-18枚胚胎细胞,怀孕初期胚胎死亡率为30-40%(Anderson,1978;Pope,1988,1990),母猪子宫能支持12-14个胎儿的发育(Christenson等,1987;Chen等,1993),但一般母猪窝产仔数平均为10头,可见,仍有潜力提高母猪窝产仔数(Pusateri等,1999)。Pope等(1990)认为胚胎发育越同步,胚胎成活率越高。Whaley等(1997,2000)分别对饲喂高能日粮(11.0Mcal ME/d)的母猪,在第二个发情周期的第15天或第7天颈静脉一次注射1×106IU V A,促进了排卵前卵母细胞发育,改善了早期胚胎的一致性和胚胎成活率。Coffey等(1993)在仔猪断奶时给经产母猪注射200mg B –胡萝卜素,增加了窝产仔数,在断奶时、发情期内或发情第7天注射V A或B-胡萝卜素,窝产仔数增加0.6头。Brief等(1985)表明,颈静脉注射V A或B –胡萝卜素比口服在改善V A缺乏时胚胎成活率方面更有效。

基础营养(五)维生素

维生素 了解 维生素的基本特性 维生素A、D、B1、B2、叶酸、B6、B12、尼克酸、C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A、D、C的推荐摄入量 掌握 维生素A、D、B1、B2、叶酸、B6、B12、尼克酸、C的缺乏或过多的症状 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 一、概述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目前已知有20 多种维生素,它们大部分不能在人体内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人体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素。 (一)维生素的共性 维生素虽然种类很多,化学性质各异,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通常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不构成机体组织,不供给热能。 2、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太少(如肠道细菌可合成VK 、VB6 ),必须由食物供给。 3、机体需要量少,以mg 或μg 计,但绝不能缺少,各自有特殊生理功能,多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酶的功能。如钙的吸收必须有VD 的参与。 4、以其本体的形式或可被机体利用的前体形式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含量很少,常以mg 或μg 计,也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 (二)维生素的命名 维生素的命名分为三个系统: 1.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序命名 2.按其生理功能命名 3.按其化学结构 (三)分类 目前所发现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功能各异,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将其分为两类: 1.脂溶性维生素(V A 、VD 、VE 、VK£? 2.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它们的区别 1、溶解性不同 2、肠道中吸收途径不同 脂溶性维生素:毛细淋巴管→胸导管→血液。水溶性维生素:毛细血管→门静脉→血液。 3、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要储存,储存在含脂肪多的组织(如肝脏)中,以至过量时引起中毒。 4、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基本不储存,过量时可通过小便、汗液排出,仅少数以活性形式短时间储存。 5、烹调中易损失。 6、易不足、缺乏。 (四)维生素缺乏 1.维生素缺乏原因 ①各种原因使食物供应不足 ②吸收利用降低 ③维生素需要量相对增高 ④长期用营养素补充剂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一旦摄入减少容易出现缺乏 2.维生素缺乏的分类 ①按缺乏原因分类: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 ②按缺乏程度分类:人体维生素不足或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营养素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营养素基础知识(二)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合理营养是指每天有规律地让婴儿按照(适当比例)摄取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提供婴儿从事各种活动、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热能。 2、儿童期单纯肥胖症与成年期(动脉硬化)、(冠心病)有关。 3、对婴儿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婴儿每天所摄食的营养素中所具有的(热能)与(机体的代谢消耗)之间是否达到适宜的平衡。 4、营养状况评价包括:(膳食调查结果评价)、(体格检查结果评价)、(健康检查)。 5、平衡膳食是指(各类食物)的平衡和(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平衡。 6、合理膳食应当遵循(热量适宜)、(营养素均衡)、(自然食物)、价廉物美的原则。 7、维生素C促进组织(胶原蛋白)合成,维持血管、肌肉、骨、牙正常功能。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症)。 8、橙色或深绿色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为(维生素A)。 9、(维生素B1)易溶于水,蔬菜煮熟后大部分溶于菜汤中。 10、人乳维生素E的含量较牛乳多(6)倍,初乳为成熟乳的(3)倍。 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日光浴可使皮肤下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 2、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能供给人体热量。(×) 3、维生素A缺乏会引起眼病,夜盲症、角膜溃疡等。(√) 4、婴儿每天需10毫克维生素D(×) 5、严重的维生素B1缺乏可出现脚气病,影响神经或心脏功能。(√) 6、一般烹调不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D损失。(√) 7、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防止细胞老化及被破坏的作用。 (×) 8、新生儿维生素E缺乏可产生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9、食物价格越贵、品质越精越有营养,进口比国产的有营养。(×) 10、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也是生命的源泉。婴儿脱水达体重10%时即有生命危险(×)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能引起() A、机体抵抗力下降 B、脂肪吸增加 C、腹泻 D、坏血病 2、B1亦称为() A、抗坏血病因数 B、抗不孕因子 C、抗神经元因子 D、抗癞皮症因子 3、经阳光照射能在体内生成的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2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脱水可造成婴儿() A.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B.中毒 C.消化不良 D. 腹泻 5、大剂量服用( )能对抗感冒,加强伤口愈合。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A 6、下列哪种维生素具有抗氧化功能? ()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猪抗病营养研究进展 陈代文毛湘冰余冰何军吴德张克英郑萍虞洁(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教育部动物抗病营养重点实验室,成都611130) 摘要:抗病营养是研究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交叉领域,以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抗病营养研究内容包括营养与免疫、营养与肠道健康、营养与抗病基因、营养与应激、营养与疾病、营养与抗营养因子6个方面。本文在构建抗病营养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基础上,综述了四川农业大学近几年在猪抗病营养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适宜的营养素、营养源和营养水平及其组合可以明显增强猪的抗病力,提高健康水平。 关键词:营养;抗病;猪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猪的健康水平是影响养猪生产水平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规模化养殖条件下猪健康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国养猪业一直面临疫病的威胁和困扰,不但使其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而且因防病治病大量使用药物导致猪肉安全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猪健康问题必须依靠综合措施,在继续加强和规范猪病防治的疫苗和药物管理的同时,寻求新思路、研究和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十分重要和必要。抗病营养理念和技术则属此范畴。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表明,营养是决定健康的关键因素。四川农业大学于2005年提出―抗病营养‖(disease-resistant nutrition)的概念,这是一个研究动物营养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新兴交叉领域。通过研究,揭示动物健康的营养调控规律与机制,建立营养抗病原理和技术,进而提高动物对应激和疾病抵抗力,确保动物健康,减少疾病,降低用药,取消药物饲料添加剂,最终实现畜产品的安全高效生产。 1 抗病营养概念与研究内容 营养物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既影响动物生产潜力和效率,也决定了动物健康状况。 关于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早期的研究至少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研究内容集中在营养缺乏和过量中毒的危害方面,逐步认识营养与健康的表观关系。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开始探索营养与免疫的关系,并逐步拓展到应激—免疫—营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22、净能: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23、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

母猪常用几种微生素的作用

母猪常用的几种维生素作用 [作者:康大夫转贴自:中国猪e网时间:2007-10-25 人气:716 评论: 0 ] 母猪饲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肢蹄病、少乳症、产弱死胎、乳房炎、子宫炎等问题,这些病症的发生和发展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适时足量补充维生素可在一定程度 上减轻或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维生素的作用特殊且复杂,它们多以辅酶的形式参与动物体内多种养分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并调控激素的分泌和影响动物免疫力。维生素作用的方式及大小依赖于其它养分的供应,并与饲养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母猪对添加维生素的反应多样且很不一致。相对于其它营养素,目前对母猪维生素的营养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VA、β-胡萝卜素、VE、叶酸、生物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维生素作用的生化机制,维生素的效价,维生素与母猪免疫力间的关系,维生素的需要与供应等方面。本文将综合分析主要维生素的作用机理、饲料中补充维生素的 效果、母猪维生素的需要量与供应。 1 VA与β-胡萝卜素 VA是维持一切上皮组织健全所必需的物质,缺乏VA时,生殖系统等组织的上皮细胞发生鳞状角质变化,引起炎症,并降低动物的免疫力。VA参与母猪卵巢发育、卵泡成熟、黄体形成、输卵管上皮细胞功能的完善和胚胎发育等过程。视黄酸和三碘甲腺原氨酸能促进胎盘催乳激素的合成,以刺激乳腺发育。母猪缺乏VA时,胚胎畸 形率、死胎率和仔猪产后死亡率增加。

β-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表现出独立的作用,可能是因为β-胡萝卜素具有氧化活性或作为VA的局部前体,改变了子宫中维生素的代谢。 2 VE VE的功能多样,主要表现在生物抗氧化、维持生物膜结构完整、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与代谢、防止和减缓动物应激反应。生产中将VE称为抗不育维生素、抗应激维生素、抗氧化维生素、免疫增进型维生素、肉质改良型维生素等。 VE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维生素之一。 母猪严重缺乏VE和Se,可引起胚胎重吸收,降低窝产仔数,两者的抗氧化性能是其发挥作用的主要机理。VE通过胎盘转移至胎儿的速度很慢,因此,新生仔猪体内储存的VE很少;而乳腺组织能有效转移VE,妊娠期增加母猪饲粮中VE浓度或在妊娠最后14d注射VE,可提高初乳中VE含量。 VE作为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VE参与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而花生四烯酸是细胞膜的必需脂肪酸和前列腺素的主要前体物质,母猪发情前添加VE可提高排卵率,降低不发情母猪数。在母猪饲粮中补充VE,可预防仔猪VE缺乏症,改善窝产仔数,增加乳中VE含量,并改善母猪健康状况。 3 叶酸 叶酸是一碳基团的供体和受体,通过一碳基团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胆碱的合成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而这些物质均是细胞分裂所必需的,因此,在细胞分裂较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营养学维生素基础知识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抗干眼病维生素)分布:维生素A广泛存在于动物及海 产鱼类体中,尤以动物肝脏中最多,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日常食品,除鱼肝油中VA含量比较丰富外,在鱼肉、牛肉、蛋黄、牛乳及乳制品中含量也比较丰富。 生理功能:维持正常视觉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维持上皮组织的 健康促进年幼动物生长,有助于动物生殖和泌乳抑制肿瘤生长促进 铁的吸收缺乏:①夜盲症②干眼病③皮肤改变④生长发育迟缓过量:①急性中毒②慢性中毒维生素D(抗佝偻病维生素)分布:VD广泛存 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以鱼肝油中含量最高,鸡蛋、牛乳、黄油和干 酪中均含有少量的VD。 生理功能:调节血钙平衡促进小肠钙和磷的吸收转运促进肾小管 对钙、磷的重吸收缺乏:维生素D摄食不足,不能维持钙的平衡, 儿童骨骼发育不良,产生佝偻病,因此,V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 孕妇和授乳妇人的脱钙作用严重时导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骼易折,牙齿易脱落。但一般,维生素D是由维生素D原经过日光照射形成的,因此,凡能经常接受阳光照射者不会发生VD缺乏症。 过量: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腹泻、头痛,软组织钙化,增加患肾结石的几率。维生素E(生 育酚)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在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芝麻油及菠菜、莴苣叶、甘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在蛋类、豆类、坚果、植物种子、绿叶蔬菜中含量中等;在肉、鱼等动物性食品、水果 及其他蔬菜中含量较少。

生理功能:1.抗氧化作用2.维持生殖机能3.提高免疫力4.抗肿 瘤5.抑制血小板的聚集6.保护红细胞7.降低胆固醇水平缺乏:生 殖系统的上皮细胞毁坏,导致不育。肌肉(包括心肌)萎缩,形态改变,代谢反常。血胆固醇水平增高,红细胞破坏,发生贫血。过量:相对毒性较小。每天摄入800mgα-TE/d以上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 如肌无力、视力模糊、恶心、腹泻等。维生素K(叶绿醌)分布:维 生素K1在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如菠菜、白菜等;其次是奶及肉类 VK1含量也较多;但水果、谷类中VK1含量很少(占40-50%);VK2能 由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合成,人体很少缺乏。(占50-60%)生理功 能:1参与凝血功能2.参与骨骼代谢缺乏:引起低凝血酶原症。 过量:正常膳食来源的维生素K不产生毒性,但大剂量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可能会引起中毒。尤其是婴幼儿和孕妇,会引起溶血等 不良反应。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硫胺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分布:硫胺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尤其全粒谷物、动物内脏、瘦肉、豆类、坚果中含量较丰富。生理功能:1辅酶功能:硫胺素参与体内 a-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对糖代谢十分重要;2.非辅酶代谢:维持神经、肌肉特别是心肌的正常功能有明显作用。缺乏:硫胺素在体内 储存量极少,若摄入不足,可引起硫胺素缺乏症,即脚气病。硫胺 素缺乏,主要损害神经血管系统,导致多发性末梢神经炎及心脏功 能失调,早期表现为疲倦、烦躁、头疼、食欲不振、便秘及工作能 力下降等。过量:硫胺素摄入过量可由肾脏排出,毒性非常低。维 生素B2(核黄素)分布:在食品中,核黄素与磷酸和蛋白质结合而形 成复合物。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一般较高,尤其以肝、肾和心的核黄 素最丰富,奶类和蛋类中含量也较多,鱼类以鳝鱼含量最高植物中 绿色蔬菜如菠菜、韭菜、油菜及豆类含量较多,野菜中含量也较高,而一般蔬菜核黄素含量较低。 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生物氧化与能量代谢2参与维生素B6和烟 酸的代谢3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4与铁的吸收、储存及动员 有关缺乏:导致组织呼吸能力下降,机体代谢过程障碍,表现出口 角炎,皮脂溢出性炎症,角膜炎、唇炎,阴囊炎等。 过量:过量摄入一般不会引起中毒维生素B6分布:维生素B6包含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化合物,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于动

维生素与饲料安全性的关系

维生素与饲料安全性的关系 摘要:维生素是动物机体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保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是饲料添加剂中最早使用和目前最常用的品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本文将以饲料中维生素的特性,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予以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安全 引言: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通俗讲即维持生命的元素,是20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1]它是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动物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作为一类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人体和动物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也有其自身特性,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正确审视。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是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对家畜家禽的饲养需要维生素才能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各种饲料中,含有而各种不同的维生素,它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要素。假如在饲料中缺乏其中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能引起家畜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在日常的配合饲料当中,应该格外注意因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2] 维生素的理化特性 维生素依据其溶解性能可分为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脂肪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有V A、VD、VE和VK等。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有VB 、VB 、烟酸,烟酰胺、VB、VC、叶酸、泛酸和VB等。[1]

高产母猪营养需要

高产母猪营养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行情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养猪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散养户快速地退出,规模猪场大量的涌现是这次变化的主要特征。笔者回国后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走访,发现大量的高产种猪进入到中国,包括加系,新美系,法系,丹系的种猪分别在中国建立了核心群和扩繁基地,同时大量的现代养殖设备也被引进到了中国,我们的养殖者或者养殖集团公司试图将国外的优质母猪和猪场条件原原本本 的复制到中国来,以求得到和欧美先进猪场一样的生产效率。但是笔者也发现,在中国精于这些现代化猪场和高产母猪饲养管理的技术人员相对缺乏,需要与国外的同行进行更多交流和不断地实践来提升,另外符合这些高产种猪营养需要的饲料产品远远不足,饲料营养没有跟得上养殖行业的变化,很多猪场使用的或者饲料厂家提供的产品仍然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限制了这些高产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康地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与规模猪场合作,为品种种猪提供合理的营养产品,与时俱进,技术之所在是我们的宗旨。

现代母猪随着育种的进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成熟体重变大(3胎后可达250kg),窝产子数增加(12-14只/窝),泌乳量增多,这从NRC2012版与1998版的区别可以佐证,98版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是基于200kg 体重,窝产子数10头计算,2012版是按照250kg体重,窝产子数12头计算,但同时母猪的繁殖障碍增加,对环境也更加敏感,特别是热应激。针对这样的母猪,我们的营养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了解各个品种母猪的营养需求,康地公司随时关注各个品种母猪的育种及营养研究进展,针对高产母猪的营养需求及中国养殖的特点设计营养产品。 首先关于维生素,康地公司分析各品种母猪的需求,特别关注和繁殖有关的维生素需要量。 例如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康地公司推荐量超过NRC及各育种公司的推荐量,生物素和叶酸康地公司超量添加,生物素与母猪的皮炎及蹄病有很大的关系。 叶酸是母猪在怀孕期间造血的物质基础,对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小猪的活力有非常大的帮助。由于窝产仔数很高,丹麦母猪在哺乳阶段

猪饲料中合理添加维生素

猪饲料中合理添加维生素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使用好维生素是较为令人头疼的事。一般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饲养标准来确定的。饲养标准所列的维生素需要量应是**需要量,是养殖动物处于中立温度区,健康良好条件下从饲料中获得的量。但在生产中,出于环境条件、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储存时间、饲料组成、生产水平及饲养对象健康情况变化较大,所以根据生产经验,其饲料中的添加量要比饲养标准中建议的需要量高。 日粮中维生素的推荐量一般均大于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生产维生素产品的公司所提出的推荐量均大于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一般应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饲料中按维生素生产厂家推荐的添加维生素量可能对饲养动物健康与体内储存有一定好处,但在经济效益上不一定达到理想结果,维生素的合理添加会大大促进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生产者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和生产饲喂效果,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建议考虑以下因素: 1.一般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即使经包囊技术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也容易失活,所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推荐量比需要量应大几倍到十几倍。维生素K、维生素E推荐量比饲养标准应高3倍~5倍。 2.维生素B2与维生素B5添加量应高于饲养标准的需要量,提高1.5倍~2倍。 3.常用饲料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含量丰富,为了降低成本,用量可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一些。动物性饲料和豆饼饲料中含有较多胆

碱,所以添加量应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为宜;同时氯化胆碱呈碱性,与其他维生素添加剂一起配合时,影响其他维生素的效价,一般不予混合在内,应单独添加。 4.生物素在饲料中含量丰富,可以比需要量降低一些;生物素价钱高,添加一定量时未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商用维生素中均不加生物素。 5.其他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泛酸可按需要量添加,饲料中含量作为一个安全量看待。 维生素添加剂添加量一般每吨饲料中添加200克~300克。

母猪保健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0135310.html, 母猪保健的措施及注意事项 作者:张广伦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第02期 摘要:母猪作为猪场的核心和基础,是每个猪场饲养管理的重点,做好母猪保健工作是提高母猪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关键,并且科学合理的保健还可以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母猪保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配种阶段、分娩前阶段和分娩后阶段,要做好各阶段的保健工作,掌握好母猪保健的措施和程序,并要注意母猪保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母猪;保健;配种;分娩;消毒;免疫;保健程序;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S8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042-02 1;保健措施 母猪保健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同,保健措施也不同,现介绍母猪三个阶段的保健工作。 1.1;配种期的保健 配种期的母猪主要是针对后备母猪,首先要科学选育后备母猪,做好后备母猪的选留工作,对于患病、发育不良的母猪要禁止留为种用。在饲喂时要使用专用的后备母猪饲料来饲喂,不可使用育肥期饲料,因后备母猪的培育重点与育肥猪不同,后备母猪的饲喂主要是促进性成熟,因此在饲料中可以适当的添加有机硒、生育酚等成分的添加剂。要注意后备母猪不能过早配种,否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甚至会影响到终身的繁殖性能。要控制好后备母猪的体况,避免过肥或者过瘦,饲料营养要均衡。对于经产母猪来说,在保健时要注意实施短期优饲,促进母猪发情排卵,注意饲料的质量,严禁饲喂发生霉变的饲料,以免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疾病。另外,经产母猪在断奶后易由于哺乳期营养不足而出现体重损失过多的现象,这时易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异常,因此对于经产母猪可以在正常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功能性的营养添加剂促进母猪的发情排卵。 1.2;分娩前的保健 母猪在分娩前的饲养管理重点是要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做好保胎工作,因此要采取合理的饲喂,除此之外还要对各种应激反应加以重视,尤其是高温热应激。在高温条件下母猪易发生便秘,并且食欲下降,引起母猪分娩无力,出现难产,从而使死胎的数量增加,还会导致母猪产程延长,易形成子宫炎症,影响母猪使用年限。因此,对于母猪分娩前的保健重点是避免母猪出现不食、便秘、产程延长的现象。除了加强管理、合理饲喂外,可以给母猪使用一些提

维生素在养猪中的作用

饲养母猪目的获得更多的仔猪,而衡良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维生素E: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促甲状腺素(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死亡,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2、叶酸: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以对DNA、RNA的合成相当重要。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研究表明(Lindemann等,1989),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了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仔数。 3、β-胡萝卜素:母猪饲料中补充β-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提高胚胎成活率。β-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最近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4、维生素A: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Antipas,2003)。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受胎率下降,表现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死胎、弱胎、畸形胎及胎衣不下。仔猪瞎眼和四肢麻痹容易患肺炎、下痢等;青年母猪发情延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 5、生物素: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防止蹄裂、跛行和瘫痪。同时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提高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如果日粮中生物素的含量低于330ug,会造成死胎加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研究发现,补充生物素可以使母猪子宫角的长度增加20%,进而增加了胎儿在子宫中所占空间,这对胎儿的生长及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每吨母猪全价料中添加300mg生物素,21日龄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素对照组。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避免母猪冬季出现裂蹄,显著减少猪群足部问题的发生及跛脚的困扰。 6、维生素C:在活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肾上腺皮质内固醇的合成,有助于缓解应激,并消除高温对精液质量的不利影响。公猪增喂维生素C后,精子质量有所提高;母猪则受胎率提高。尤其在夏季高温或母猪分娩前后经受环境或生理应激,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可以通过缓解应激,改善母猪繁殖性能。母乳是1周龄前

猪饲料中维生素要合理添加

猪饲料中维生素要合理添加 在生产实践中,如何使用好维生素是较为令人头疼的事。一般营养性添加剂是根据饲养标准来确定的。饲养标准所列的维生素需要量应是最低需要量,是养殖动物处于中立温度区,健康良好条件下从饲料中获得的量。但在生产中,出于环境条件、饲料加工工艺、饲料储存时间、饲料组成、生产水平及饲养对象健康情况变化较大,所以根据生产经验,其饲料中的添加量要比饲养标准中建议的需要量高。 日粮中维生素的推荐量一般均大于饲养标准中的需要量。生产维生素产品的公司所提出的推荐量均大于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一般应科学工作者或品种公司的推荐量。饲料中按维生素生产厂家推荐的添加维生素量可能对饲养动物健康与体内储存有一定好处,但在经济效益上不一定达到理想结果,维生素的合理添加会大大促进饲养动物的健康生长发育,生产者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和生产饲喂效果,每千克饲料中最低维生素含量建议考虑以下因素:1.一般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即使经包囊技术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D也容易失活,所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推荐量比需要量应大几倍到十几倍。维生素K、维生素E推荐量比饲养标准应高3倍~5倍。 2.维生素B2与维生素B5添加量应高于饲养标准的需要量,提高1.5倍~2倍。 3.常用饲料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含量丰富,为了降低成本,用量可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一些。动物性饲料和豆饼饲料中含有较多胆碱,所以添加量应比饲养标准需要量低为宜;同时氯化胆碱呈碱性,与其他维生素添加剂一起配合时,影响其他维生素的效价,一般不予混合在内,应单独添加。 4.生物素在饲料中含量丰富,可以比需要量降低一些;生物素价钱高,添加一定量时未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商用维生素中均不加生物素。 5.其他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12、泛酸可按需要量添加,饲料中含量作为一个安全量看待。 维生素添加剂添加量一般每吨饲料中添加200克~300克。

母猪饲料额外添加维生素可提高繁殖率和抵抗力

母猪饲料额外添加维生素可提高繁殖率和抵 抗力 ?点击次数:807 ?日期:2013-08-07 09:42 ?编辑:admin ?来源:互联网 ?评论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维生素E: 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促甲状腺素(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死亡,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 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2.叶酸: 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在各 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以对DNA、RNA的合成相当重要。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研究表明(Lindemann等,1989),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了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仔数。 3.β-胡萝卜素: 母猪饲料中补充β-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 迟,提高胚胎成活率。β-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最近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4.维生素A: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 (Antipas,2003)。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受胎率下降,表现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死胎、弱胎、畸形胎及胎衣不下。仔猪瞎眼和四肢麻痹容易患肺炎、下痢等;青年母猪发情延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 5.生物素: 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防止蹄裂、跛行和瘫痪。同时可促进胎儿 生长发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提高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如果日粮中生物素的含量低于330ug,会造成死胎加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不足而生

母猪的营养需要研究概述

FEATURE 主题策划 2007年 第7期 SWINE INDUSTRY SCIENCE 猪业科学 23 母猪的营养需要研究概述 李清宏,韩俊文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摘 要:本文总结了用析因法确定母猪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的一些研究结果,提出了应用于母猪生产的一些营养物质的养分建议值,并就母猪矿物质与维生素的需要量提出了使用建议。 关键词:母猪;蛋白质;能量 体重的剧烈变化与母猪的极端体况对繁殖性能有不利的影响。适宜的饲养策略是确保母猪的最大稳定(如泌乳期间最小的体重损失和妊娠期间稳定的连续妊娠增重),以确保母猪生长到成熟大小和优越的繁殖性能。鉴于母猪繁殖周期的各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至今为止,繁殖母猪的最佳饲养策略仍未取得一致。与5~10年前的母猪相比,现代品系的母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配种年龄小、体型瘦、采食量少、繁殖力高、泌乳量大的特点(Whittemore,1996),已有的母猪饲养标准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产母猪的生产需求。 营养对繁殖机能的作用的早期认识主要是基于经验研究,重点将母猪的营养状况与某些繁殖指标(窝产活仔数等)建立联系,并且以国外学者研究较多。动物营养学目前正处于传统动物营养学后期,正在由描述为主的科学向控制科学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就是由描述性科学向“分析时代”、“系统时代”的转变(卢德勋,2006)。析因法是利用营养物质的代谢途径,通过各种参数系统研究动物营养需要的一项技术,是营养分析科学的杰出代表,可以根据动物性能的变化确定动物的营养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此,本文就析因法确定母猪营养的一些进展作一归纳,期望对当前恢复养猪生产中的存栏母猪饲养有所帮助。 1 饲料消化能的确定 猪饲料能量的确定是制定猪营养需要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猪的能量需要仍以消化能为主,代谢能的表达还处于发展阶段。美国NRC(1998)较系统地给出了确定猪饲料消化能、代谢能的计算方法,公式为: 饲料消化能(DE,Kcal/kg)可由下列公式推导(NRC,1998): DE=-174+(0.848×GE)+(2×SCHO)-(16×ADF) (R2=0.87;Ewan,1989); DE=949+(0.789×GE)-(43×Ash)-(41×NDF)(R2=0.91;Noblet and Perez,1993); DE=4.151-(122×Ash)+(23×CP)+(38×EE)-(64×CF)(R2=0.91;Noblet and Perez,1993); 式中:CP(粗蛋白)、SCHO(可溶性碳水化合物)、ADF(酸性洗涤纤维)、Ash(灰分)、NDF(中性洗涤纤维)、EE(醚浸出物,粗脂肪)、CF(粗纤维)的浓度;SCHO=100-(CP+EE+Ash+NDF);GE为总能,由该公式推导:GE=4143+ 56EE+15CP-44Ash,(R2=0.98)。 ME=DE×[96-(1.012-0.0019 CP)](R2=0.91;May andBell,1971),对于常用饲料,通常认为ME占DE的96%(Farrell,1979;ARC,1981)。 2 母猪的生理参数 妊娠增重、泌乳量与采食量是母猪的三个基本性能参数,是析因法确定母猪营养需要的基本参数。 2.1 妊娠增重 妊娠增重(PG)由母体增重(maternal weight gain)与繁殖增重(uterine weight gain)构成。通常妊娠增重为45 kg,其中母体增重25 kg,繁殖增重20 kg。Speer(1990)认为繁殖增重的20 kg由胚胎11.0 kg、胎衣2.0 kg、胎水1.5 kg、子宫3.5 kg和乳房组织2.0 kg组成。 2.2 泌乳量的确定 准确确定母猪泌乳量可以有效地制定泌乳需要的营养物质需求量。ARC(1981)归纳有关文献后认为:除遗传差异与个体差异外,母猪泌乳量受产仔数、胎次与泌乳期影响显著。母猪日均泌乳量(y,kg)与窝产仔数(x,个)的关系为:y=0.5767x+3.5389(R2=0.9959);与泌乳周次的关系为:y=0.2359x2+1.875x

维生素在猪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维生素在猪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时间:2011-05-05 来源:猪场动力网 作者: 维生素既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有机类营养物质,也是保持动物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它影响动物体内的多种代谢过程。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其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许多维生素是辅基或辅酶的组成部分。各种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普遍都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计算,但如果长期缺乏,就会引起相应的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从而对动物健康造成损害。 按照溶解性可将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消化道随脂肪一同被吸收,吸收的机制与脂肪相同。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引起中毒,给代谢和生长带来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一般可与它们的功能相联系。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整个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水溶性维生素除含碳、氢、氧等元素外,多数都含有氮,有的还含硫或钴。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多数情况下,维生素缺乏症无特异性,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共同的症状。除维生素B12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存,主要经尿排出(包括代谢产物)。 1 维生素在猪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通常以毫克为计算单位,但是维生素对猪的生长发育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较重要的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 B族维生素中的几种,因为它们在猪体内不能自行合成,需要靠饲料供应。 1.1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 维生素A是猪的维生素营养中最重要的一种,主要生理功能是保持猪的呼吸、消化及生殖系统黏膜的正常功能。植物性饲料中无维生素

动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 D )。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 A )。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 )的元素。 %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 B )。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 个以上个以上个以下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 )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5.小麦和黑麦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大麦和燕麦中水溶性非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