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在养猪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

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

维生素C的作用及功能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和动物有多种作用和功能。

下面将重点介绍维生素C的作用和功能,并探讨其在养猪应用中的意义。

1.抗氧化作用:维生素C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形成和损害细胞的氧化损伤。

在养猪过程中,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减少氧化应激导致的损伤,增强猪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免疫调节作用:维生素C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并促进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

在养猪中,维生素C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少猪的感染风险和疾病发生率。

3.抗炎作用:维生素C能够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在养猪中,维生素C的抗炎作用可以帮助猪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猪的疼痛和不适感。

4.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在养猪中,维生素C的抗肿瘤作用可以减少猪的肿瘤风险,保护猪的身体健康。

5.抗应激作用:维生素C可以减轻和缓解机体的应激反应,对抗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

在养猪中,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减少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维持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在养猪应用中,维生素C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提高猪的免疫力:维生素C可以增加猪的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促进抗体的产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2.改善猪的生长性能:维生素C可以帮助猪减少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改善猪的生长性能。

3.减少疾病发生率: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作用,可以帮助猪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疾病风险,减少猪的疾病发生率。

4.提高猪肉质量:维生素C可以促进猪体内胶原和肌纤维的合成,改善猪的肉质和口感,提高猪肉的品质和附加值。

总之,维生素C在养猪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它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和提高猪肉质量。

《养猪学》——精选推荐

《养猪学》——精选推荐

《养猪学》名词解释:1、温热环境:指直接影响猪体热调节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和热辐射。

2、口蹄疫:由小核糖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

3、联合育种:通过一定组织方式,利用公共的性能测定站和人工受精站,在饲养相同猪种的选育场之间形成稳定的种质交流,从而把各独立种猪场的猪群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选育群,提高了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

4、杂种优势:指不同种群的猪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群,具有较强的生活力,生产性能高于双亲均值的遗传现象。

5、争斗行为:指动物个体间在发生冲突时的反应,由“攻击”和“逃避”两个部分组成。

6、遗传相关:指一头种猪某两个性状的遗传潜力(育种值)之间的关联程度。

7、产业化经营: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按合同形式有机联合起来的经营模式。

8、功能关系:指猪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之间在管理和生产中的关系。

9、猪的杂交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主要由纯种的选育、种猪的扩繁和商品猪的杂交生产三个环节组成,分别由育种场(核心群)、繁殖场和商品场来承担相应的任务,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供种。

10、必需氨基酸:指那些在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很少,不能满足猪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11、必需脂肪酸:对幼猪来说,为了生长发育,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其机体不能合成的3种不饱和脂肪酸,即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和花生油酸(二十碳四烯酸)。

营养上称这3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12、哺乳仔猪: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

13、断奶仔猪:指出生4-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

14、繁育体系:指为了满足杂优商品猪的高效稳定生产而组织的一套供种体系。

15、反交: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作为父本,瘦肉型品种作为母本的杂交称为“反交”。

16、经济杂交:指采用遗传上有差异的不同品种或不同专门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使之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杂种猪,大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猪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生猪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第1期 4525 - 羟 基 维 生 素 D3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及 其 在生 猪 饲 粮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进 展王海洲1,曹金党2,秦甜甜1(1.日照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800;2.山东海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日照 276800) 中图分类号:S8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21)01-0045-04摘 要 25-羟基维生素D3是维生素D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形式,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3,在生猪饲粮中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性能,改善机体骨骼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

文章就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物学效价,对生猪钙、磷代谢及骨骼形成的影响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研究应用效果进行综述,分析25-羟基维生素D3的营养功能及优势,以期为25-羟基维生素D3在生猪生产上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生物学特性;生猪;生产性能;骨骼质量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g DietWANG Haizhou1, CAO Jindang2, QIN Tiantian1(1.Rizhao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Rizhao 276800, China; 2.ShandongHaineng Bioengineering Co., Ltd., Rizhao 276800, China)Abstract25 hydroxy vitamin D3is the main form of vitamin D3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which is called active vitamin D3 . Adding 25 hydroxy vitamin D3 to the pig diet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mprove the bone quality andenhance the immunity of the body.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potency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 this paper reviewes the effects of calcium, phosphorus metabolism and bone formation in pig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ig production as well as analyzes the nutritional functions and advantages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25 hydroxyvitamin D3 in pig production. Key words 25 hydroxyvitamin D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ig; production performance; bone quality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是维生素D3的活性代谢物,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并且不需要经过肝脏的代谢[1]。

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作用与功能

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作用与功能

必需氨基酸是指猪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慢,不能满
足猪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有10种,即赖氨酸、蛋氨酸、 色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 氨酸、苯丙氨酸。 目前我国饲料原料组成的日粮中赖氨酸、蛋+胱氨酸、苏 氨酸、色氨酸比较缺乏,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产 性能,因此,应根据日粮类型在饲料中适当添加氨基酸。
钙和磷的功能与作用: 钙和磷是猪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也是仅次于蛋
白质和能量的第三大营养要素,在猪的生活和生产中起到重要
作用。约99%的钙元素和90%的磷元素存在于猪的骨骼中,由 这些钙与磷构成的骨无机基质、骨有机基质、骨基质细胞以 及骨组织间液一起组成猪体的所有骨骼,以实现支撑体重并与 肌肉一起完成运动的功能。 猪日粮中钙和磷缺乏或者两者比例失调,易使幼龄猪发生 佝偻病、成年猪发生骨软病或钙磷代谢障碍症等,适量的钙磷
我们把构成木桶的木条比作组成蛋白质的氨
问:氨基酸含量 越高越好吗?
基酸,各种氨基酸的的比例适当,就能完全用
于机体蛋白质的合成;相反,若配比不当,所
合成蛋白质的量就只能取决于第一限制性氨 基酸,多余的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含氮的部
分以氨、尿素和三甲胺形式等排除体外,不
含氮的部分分解成H2 0 和CO2 ,释放出能 量,或形成脂肪积蓄。这一过程是一个耗能 的过程,它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能量的利用率, 造成氨基酸浪费,还会给动物增加应激,尤其 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应激就更大,最终导致机 体内的氮存留量减少,蛋白质浪费,动物生产 性能降低,因此,在配合饲料中,一定要考虑饲 料氨基酸的平衡问题。
Thank You
猪对脂肪酸的需要量为0.03%-0.22%。添加脂肪或使日粮中可利用
亚油酸的含量达到0.03%可促进采食量,改善生产性能。 动物性脂肪添加过多会使猪变肥,背镖加厚。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摘要】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饲料配方在猪生长性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饲料成分对猪生长的影响,探讨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同时研究了不同饲料比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饲料配方对猪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质量。

本文结论指出合理的饲料配方是提高猪生长性能的关键,为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研究不同饲料配方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机制,优化配方比例,提高养殖效益。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指导养猪行业的发展,提高猪的生长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生长猪、饲料配方、饲料成分、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生长性能、饲料比例、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猪是非常重要的生产动物,其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得到合理的饲料供应来保证生长性能的发挥。

而饲料中的成分组成和比例是直接影响猪生长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深入探讨饲料中的各种成分对猪生长的影响,揭示其机制,为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畜牧生产提供更合理的饲料配方。

对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帮助优化饲料配方,提高猪的生长效率,减少养殖成本,从而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探讨饲料中不同成分的作用机制,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猪的生长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不同饲料配方对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率。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饲料成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机制,为猪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猪的维生素营养

猪的维生素营养

(2)维生素D的活性
以下是抗佝偻病的效果
猪:维生素D3的效价高于维生素D2
奶牛:维生素D3的效价是维生素D2的2-4倍
家禽:维生素D3的效价是D2的30-100倍
(3)、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
主 作 要

A:促进钙、磷在肠道内的吸收。 B:调节肾脏对钙磷的排泄。 C:提高血液中钙和磷的水平,促进 钙和磷在骨骼中的沉积,加快骨的 钙化程度。
A B C
除供给含维生素D丰富的饲料外, 对密封饲养应在栏舍内安装紫 外灯进行适当的人工照射来补 充维生素D。
(7)维生素D的需要量
标准
1-5Kg
5-10Kg
10-20Kg 20-50Kg 50-110Kg
国家
NRC 公认
240
220 192
230
220 230
200
200 188
190
150 94-159
4、脂溶性与水溶性的区别
A
在吸收方面
脂溶性:在消化道内随脂肪一同被吸收, 脂肪能促进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水溶性: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
B
在储存的能力和排泄方面
脂溶性: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储存量多,尤 其VA是最多的一个,经胆汁从粪中排出。 水溶性:几乎不在体内储存,每天随着大 量的尿水排出。
二、
各种维生素的营养作用
4、维生素K
(1)概述

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或抗出血维生素,自然界中 有两种:维生素K1、维生素K2。 K1、K2是天然存 在的,属脂溶性。
自然界: K1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称叶绿醌。 K2可在消化道由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合成。 人工合成有K3、K4:
K3活性高,属水溶,使用方便,应用最为广泛。

美系母猪的营养标准

美系母猪的营养标准

美系母猪的营养标准
美系母猪的营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量:美系母猪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其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能量摄入标准。

2. 蛋白质:蛋白质是美系母猪生长发育和繁殖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在妊娠和哺乳期,母猪需要摄入高蛋白质饲料,以确保胎儿和新生仔猪的健康成长。

同时,蛋白质的摄入量也会影响母猪的泌乳量和乳汁质量。

3. 矿物质:美系母猪需要摄入适量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以维持其骨骼健康、血液正常和繁殖能力。

根据母猪的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矿物质摄入标准。

4. 维生素:维生素是美系母猪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

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以保障胎儿和新生仔猪的健康。

5. 水:水是美系母猪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于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母猪需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妊娠期和哺乳期。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美系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需要为其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供给,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营养标准。

同时,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也是保证母猪营养需求得到满足的重要因素。

猪的维生素饲料

猪的维生素饲料
种维生素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此外,在快速生长阶段、繁殖期、疾病 恢复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猪对某些维生 素的需求量也会增加,这时也需要补充
相应的维生素饲料。
02
猪的维生素饲料
猪的维生素A
总结词
维生素A对猪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详细描述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具有维持猪的视觉、免疫、生殖和骨骼健康等重 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猪的视力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易感染疾病,且骨 骼发育受阻。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创新合成维生素添加剂
针对猪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创新合成具 有特定功能和效果的维生素添加剂,以提高
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提高猪的维生素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优化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
通过优化猪的饲料配方和加工工艺,提 高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VS
实现精准饲喂和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实现猪 的精准饲喂和管理,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
促进免疫应答
维生素饲料可以促进免疫 应答,提高免疫效果和抗 体水平。
降低疾病发生率
适量的维生素饲料可以降 低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药 物的使用和成本。
04
猪的维生素饲料配制技术
合理配制猪的维生素饲料
01 02
确定饲养标准
根据猪的品种、生长阶段、体重和活动水平等因素,确定猪的饲养标准 ,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 养素的需求。
详细描述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增强猪的免疫力,保护其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猪的免疫力下降 ,易感染疾病,且生殖系统发育受阻。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养母猪目的获得更多的仔猪,而衡良母猪繁殖性能优良与否主要有两个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乳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营养、疫病、环境以及管理,近年来,随着营养科技的飞跃发展,通过营养的调控从而达到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研究已初见成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维生素都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主要的维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维生素E:维生素E与繁殖机能密切相关,能促进促甲状腺素(T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及促性腺激素的产生,增强卵巢机能,使卵泡增加黄体细胞,母猪日粮中补充维生素E,不仅能提高受胎率,减少胎儿死亡,会增加窝产仔数,而且能增强仔猪的抗应激能力,减少断奶前仔猪死亡,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提高公猪精液质量。

研究表明,饲喂高水平维生素E的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都较高,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MMA)发病率较低。

当母猪缺乏维生素E时卵巢机能下降,性周期异常,不能受精,胚胎发育异常或出现死胎。

2、叶酸:对维持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促进胎儿早期发育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在各种不同酶系统中的辅酶,参与嘌呤的合成,所以对DNA、RNA的合成相当重要。

在维持种母猪的稳定繁殖机能方面,可提高窝产仔数;维持良好的泌乳力,防止泌乳紊乱。

研究表明(Lindemann等,1989),母猪日粮添加叶酸可提高了胚胎存活率,稳定提高窝产仔数。

3、β-胡萝卜素:母猪饲料中补充β-胡萝卜素会改善产仔数,矫正母猪安静发情和排卵延迟,提高胚胎成活率。

β-胡萝卜素还与黄体素合成有关,黄体素不足,将导致怀孕终止。

最近研究还发现,公猪饲料中添加β-胡萝卜素能促进睾丸发育,提高精液质量。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易被氧化破坏,尤其是在湿热和与微量元素及酸败脂肪接触的情况下。

4、维生素A:适当提高饲粮维生素A的添加量,可以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Antipas,2003)。

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受胎率下降,表现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死胎、弱胎、畸形胎及胎衣不下。

仔猪瞎眼和四肢麻痹容易患肺炎、下痢等;青年母猪发情延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

5、生物素:最主要功能是维护母猪蹄部健康,防止蹄裂、跛行和瘫痪。

同时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和减少胎儿死亡以及促进泌乳增多,提高母猪排卵率和受胎率,缩短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

如果日粮中生物素的含量低于330ug,会造成死胎加多和哺乳仔猪因母乳不足而生长发育不良。

研究发现,补充生物素可以使母猪子宫角的长度增加20%,进而增加了胎儿在子宫中所占空间,这对胎儿的生长及存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每吨母猪全价料中添加300mg生物素,21日龄平均窝断奶仔猪数显著高于未添加生物素对照组。

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生物素可避免母猪冬季出现裂蹄,显著减少猪群足部问题的发生及跛脚的困扰。

6、维生素C:在活细胞内的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参与肾上腺皮质内固醇的合成,有助于缓解应激,并消除高温对精液质量的不利影响。

公猪增喂维生素C后,精子质量有所提高;母猪则受胎率提高。

尤其在夏季高温或母猪分娩前后经受环境或生理应激,而维生素C具有较强抗应激作用,可以通过缓解应激,改善母猪繁殖性能。

母乳是1周龄前
仔猪维生素C的唯一来源。

在怀孕期和哺乳期,给母猪补充维生素C可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

7、维生素B2 (核黄素):研究表明,母猪配种后4~7d,饲喂100mg/d核黄素可提高活胚胎数、胚胎存活率、产仔率和窝产活仔数。

Tilton(1991)研究证实,在妊娠早期给母猪补充90~100mg/d核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产仔率。

8、维生素K:怀孕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使产仔数提高5.66%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100mg/kg维生素K3可提高仔猪增重7.78%和仔猪成活率3.81%。

9、维生素B6 :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15mg/kg维生素B6(对照组1mg/kg),可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减少1.1天。

10、烟酸:在母猪怀孕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33mg/kg烟酸,母猪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发病率降低30%。

维生素是最容易受到破坏的营养素,高温、高湿、光照、微量元素、氯化胆碱、食盐、酸碱度等环境因素会降低维生素的活性,全价料、浓缩料等虽然添加了维生素,但在饲料加工和仓储、运输、贮藏过程中,饲料中的各种微量元素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特别是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中的脂肪最容易氧化,其生成的过氧化物可促使脂溶性维生素的破坏,加上夏季的高温和高湿会造成猪的应激,在应激的情况下,包括母猪在内的所有猪只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加大,猪维生素缺乏症表现尤为突出。

另外,疾病、霉菌毒素等因素会使动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提高,疾病和寄生虫感染会影响猪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会干扰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

因此,猪饲料必须另外添加维生素。

母猪维生素的补充只占混合饲料成本的2-3%,但却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为避免维生素缺乏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可在母猪空怀、配种、怀孕期间在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维生素。

专家建议:母猪应额外添加优质的多种维生素产品250~500克/吨,等,能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