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概述

合集下载

行政诉讼法概述PPT课件

行政诉讼法概述PPT课件

.
10
❖ 4、具体行政行为在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的原 则
❖ 行政行为的法律先定力 ❖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 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以及工
作人员仅是权力的行使者,不是所有者。 ❖ 行政权是刚性权力 ❖ 行政权不可随意处分 ❖ 行政权不可以让步或者放弃 ❖ 调解可以适用于行政赔偿案件中
❖ D 不可以,本案中甲应遵循先行后民的原则,
先提起行政诉讼
.
15
❖ 2、如果乙欲提起行政诉讼,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有( )
❖ A 因行政诉讼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为原则,所以法院不能一并审理甲乙之间的民 事争议,而只能告知甲乙另案起诉
❖ B 法院可以一并审理甲乙之间的民事争议
❖ C 在行政诉讼尚未结案,甲或者乙又就同一民 事争议提起民事诉讼的,受诉法院不应受理
❖ 4、行政诉讼的裁决者是普通人民法院。专门 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不受理行政诉讼案件。
❖ 5、行政诉讼是一种救济和监督制度。对行政
相对人进行救济,对行政权进行监督。
.
3
❖ 三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 行政诉讼法是指规范和调整整个行政诉讼活 动以及法院、行政诉讼参加人等在行政诉讼 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 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必须先选择行政复议, 然后才可以再选择行政诉讼。
.
9
❖ 3、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的原则 ❖ 如果被告不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 行政主体是主动的管理者 ❖ 行政主体是积极的行为者 ❖ 行政主体是单方意志的决定者 ❖ 行政主体是证据的掌握者 ❖ 行政主体是经济上的强者 ❖ 行政相对人则是被动的服从者
.
7
❖ 1、行政相对人权利特殊保障的原则 ❖ 行政相对人恒为原告 ❖ 行政主体恒为被告 ❖ 行政主体没有起诉权 ❖ 行政主体也没有反诉权

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

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

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基本内容以下是 7 条相关内容:1. 嘿,你知道吗,行政诉讼就是咱老百姓找个地方说理去!就好比你在市场买东西被坑了,你得有个能评评理的地儿。

比如说,你觉得政府部门给你做的某个决定不合理,你就可以去法院起诉它呀!这就是行政诉讼,给咱一个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2. 行政诉讼啊,简单来说就是你和政府部门“打官司”啦。

哎呀,就像你和朋友闹矛盾了找地方解决一样。

比如说政府要拆你的房子,可你觉得补偿不合理,那你就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争取自己应得的呀,是不是挺有必要的?3. 哎呀呀,行政诉讼可重要啦!这就像是一场比赛,你和政府分别站在两边。

像那种政府做了什么让你不满意的事儿,这时候行政诉讼就发挥作用啦!比如政府的某个执法行为让你受委屈了,你就能去法庭好好讲讲呢!4. 行政诉讼呀,是咱的一个有力武器哦!可以把它想象成你手中的宝剑呢。

要是政府部门在工作中有啥不公平的,你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呀!像要是他们乱罚款,你难道就甘心认了?当然要通过行政诉讼去争一争呀!5. 你看啊,行政诉讼就是保护我们的一道防线!好比是城堡的城墙。

比如说政府的一个决定让你的生活受影响了,那你还等啥呀,赶紧利用行政诉讼来改变呀!这多牛呀,能让政府也听听我们的声音呢!6. 喂,行政诉讼懂不懂呀?这可是关键时刻能帮到你的哟!就好像是你的秘密武器。

如果政府部门没按规矩办事,行政诉讼就能出来主持公道啦!比如政府在审批的时候弄错了,你就可以通过它来纠正呢!7. 行政诉讼很关键的呀!它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当政府的行为让你觉得不对劲的时候,行政诉讼就可以出场了!像要是政府不让你摆摊,可你觉得自己没问题,这不就得上行政诉讼去说道说道嘛。

我的观点结论:行政诉讼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真的太重要了,让我们有了和政府部门平等对话、争取公正的机会,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和运用它呢!。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行政诉讼
权法定职责的行为 ❖ 发放抚恤金的行为 ❖ 违法要求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 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 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 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 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 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 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学理解释补充的案件
❖ 行政裁决案件 ❖ 行政奖励案件 ❖ 行政检查案件 ❖ 行政合同案件 ❖ 行政征收与征用案件 ❖ 行政确认案件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 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 不服提起的诉讼: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 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的。除前款规定外,人 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 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 他行政案件。
修改后为十二条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 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 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 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 权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 (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十)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待遇 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或者违法变更、解除政府特 许经营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十二)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诉讼法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诉讼法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诉讼是指在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与其存在的法律关系发生争议时,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一种诉讼方式。

行政诉讼法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基础性法律,旨在保障市民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国家的法律尊严。

一、行政诉讼的定义与性质行政诉讼是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之间的纠纷解决方式,它是行政机关与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的诉讼方式。

相比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二、行政诉讼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特点行政诉讼具有公共性、强制性、举证责任倒置、审判程序灵活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行政诉讼能有效地保护市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正义。

2.适用范围行政诉讼适用于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以及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作为行为引起的纠纷。

行政机关具有法定的行政行为权限,它的行为可能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当行政机关的行为与个人或单位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时,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来解决争议。

三、行政诉讼的诉讼主体行政诉讼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以及第三人。

原告是行政诉讼的提起方,被告是行政诉讼的被申请诉讼的一方,第三人是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四、行政诉讼的诉讼程序行政诉讼分为一审、二审和再审,其中一审由基层法院管辖,二审由中级法院管辖,再审由最高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的程序包括立案、审查、开庭、调解、判决等环节。

诉讼双方可以通过诉辩、举证、质证等方式进行争论,法院则依法判断和裁决。

五、行政诉讼的保障措施为了提高行政诉讼的效率和公正性,我国相关法律对行政诉讼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使行政诉讼权利的监督机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核机制以及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机制等。

六、行政诉讼的意义和价值行政诉讼是市民维权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行政法律关系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行政诉讼,市民可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遵守法律。

行政诉讼步骤概述

行政诉讼步骤概述

行政诉讼步骤概述一、行政诉讼的定义行政诉讼是指行政机关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因行政行为产生纠纷而通过司法途径寻求解决的一种法律程序。

本文将对行政诉讼的步骤进行概述。

二、行政诉讼的适用条件行政诉讼适用于以下情况:1.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不作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规范性文件违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三、行政诉讼的步骤1.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诉讼当事人需要进行以下工作:(1)收集相关材料:准备好与纠纷有关的证据材料,包括行政行为的文书、证人证言、相关的协议和合同等;(2)制作起诉状:按照法院的要求,制作起诉状并签名。

2.起诉阶段在起诉阶段,诉讼当事人需要完成以下程序:(1)递交起诉状:将起诉状递交至法院,并缴纳适当的诉讼费用;(2)法院受理:法院收到起诉状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3)传唤被告:法院依法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并要求被告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辩。

3.审理阶段审理阶段是行政诉讼的核心阶段,包括以下程序:(1)举证质证:双方当事人根据法院的要求进行举证和质证;(2)辩论:双方当事人对证据进行辩论,申请庭审;(3)调解:法院可以进行调解,以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4)作出判决:法院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判决书。

4.执行阶段如果一方不服判决结果,可以提起上诉。

执行阶段包括以下程序:(1)上诉:不服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2)二审:上级法院将组织进行新的审理,并根据情况作出新的判决;(3)终审:当事人可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再审,并向最高法院提起再审申请;(4)执行:当判决生效后,需要履行判决结果,执行人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履行判决,可申请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总结:行政诉讼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解决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行为产生的纠纷。

行政诉讼法概述

行政诉讼法概述

行政诉讼法概述行政诉讼法是指以行政法律关系为基础,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一门特殊法律规范。

它是行政法与诉讼法的结合,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诉讼权益,维护行政正义,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本文将对行政诉讼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述。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点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行为,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解决行政争议的诉讼活动。

行政诉讼具有以下特点:1. 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的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即涉及行政权力行使和行政义务履行的纠纷。

2. 双方主体地位不对等:行政诉讼的一方是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权力;另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权力受制于行政机关。

3.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在程序和法律适用上存在差异,行政诉讼更注重诉讼的公益性。

二、行政诉讼的法律基础1. 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为行政诉讼提供了法律基础。

2.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行政诉讼的基本立法,还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诉讼有明确规定。

三、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起诉阶段:申请人根据行政法律关系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2. 受理阶段: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受理,审查起诉状和相关材料的合法性。

3. 审理阶段: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审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质证和辩论,调查相关事实。

4. 判决阶段:人民法院作出对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判,判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四、行政诉讼的特殊程序1. 临时行政裁决:司法机关可以对涉及行政争议的案件作出临时行政裁决,以解决紧急情况下的行政争议。

2. 行政赔偿案件的特殊程序:行政机关的侵权行为导致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受到损害时,可以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五、行政诉讼的司法保障行政诉讼的司法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民法院的审判独立性: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司法公正。

行政诉讼简介

行政诉讼简介

行政诉讼简介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因行政争议而提起的诉讼。

行政诉讼旨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法治和社会公正。

本文将对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程序和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行政诉讼是一种针对行政行为的法律救济方式,其目的是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由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违背合法权益的行为引发的争议。

相比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裁决,行政诉讼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二、行政诉讼的程序1. 提起诉讼: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的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提起诉讼时,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2. 受理和立案:人民法院在确保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后,将受理行政诉讼申请,并依法立案。

3. 开庭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争议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等进行辩论。

4. 判决和执行: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做出判决决定,并由行政机关执行。

三、行政诉讼的特点1. 多元性:行政诉讼涉及广泛的行政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裁决等多个方面。

2. 独立性:行政诉讼是相对独立于行政机关的救济途径,有利于平衡行政机关的权力与公民的合法权益。

3. 法定性:行政诉讼的程序和权利义务都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确保了法律的适用和公正性。

4. 强制性执行:行政诉讼的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执行判决。

总结:行政诉讼是一种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其具有独立性、公正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通过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

行政诉讼的程序包括提起诉讼、受理立案、开庭审理和判决执行。

行政诉讼的特点包括多元性、独立性、法定性和强制性执行。

通过行政诉讼的制度保障,我们能够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基本知识行政诉讼

基本知识行政诉讼

基本知识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之间,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其他权益争议,通过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途径。

在行政诉讼的过程中,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法律依据以及诉讼程序等内容。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行政诉讼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依法向人民法院请求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及其他权益争议进行裁决的行为。

行政诉讼是法律庇护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手段。

二、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行政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

行政诉讼法作为行政诉讼的基本法律,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及诉讼主体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若干问题的规定则进一步明确了行政诉讼的具体操作细则。

三、行政诉讼的程序行政诉讼的程序主要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执行四个阶段。

起诉阶段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递交诉讼请求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阶段。

受理阶段是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递交的请求书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的阶段。

审理阶段是人民法院对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调查、听证、举证和判决的阶段。

执行阶段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判决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强制执行的阶段。

四、行政诉讼的特点行政诉讼与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相比,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行政诉讼具有公益性,不仅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还维护了行政法制和行政秩序的稳定。

其次,行政诉讼具有相对松散的当事人地位,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主动调查、举证,行政机关的行为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最后,行政诉讼具有一定的简易性和特殊程序性,以适应行政争议解决的需要。

五、行政诉讼的意义行政诉讼是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自己的权益,维护法治社会的公正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1、案件性质不同。
2、诉讼目的不同。 3、诉讼主体不同。
4、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5、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同。 6、审理程序不同。
7、其他方面的不同。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衔接问题
(二)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衔接的问题
*民事审判庭无权审查行政行为。 *在行政诉讼中发现犯罪事实应当移送公安司法机关。 先审后移送,还是先移送后审,法律没有规定。生 活中具体分析,就看行政行为与犯罪行为有没有先后。 有先后审的时候有先后,没有先后就各审各的。 *公务员职务行为致人死亡的,法院不受理刑事附 带民事案件,告知受害人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3.国家赔偿法。
4.司法机关组织法。 5.民事诉讼法。
法,行政诉讼法未规定的期间送达及
详细程序按民事诉讼法执行。
6.单行法律与法规。
7.司法解释。 8.国际条约与协定。
三、行政诉讼法的功能
(一)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二)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维护和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小结提升】
行政诉讼是否存在“官告官”,或者“ 官告民”的形态呢?
C.提起刑事附带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甲所在行政机关承担国家赔
偿责任
D.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甲及其所在的行政机关承担民事 赔偿责任
【例题· 单选题】某县公安局民警甲在一次治安检查中 被乙打伤,公安局认定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据此 对乙处以200元罚款。甲认为该处罚决定过轻。下列 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6年) A.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既不能申请复议,也不能 提起行政诉讼 B.甲可以对乙提起民事诉讼 C.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可以申请复议但不能提起 行政诉讼 D.对乙受到的处罚决定,甲应当先申请复议,对复议 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
【例题· 单选题】2005年4月5日,九 天 考资县交通局执法人员甲 在整顿客运市场秩序的执法活动中,滥用职权致使乘坐在非法营 运车辆上的孕妇乙重伤,检察机关对甲提起公诉。为保障自己的 合法权益,乙的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2006年)
A.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B.提起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甲所在行政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2002年4月2日,某银行与某公司签订 贷款合同,约定银行贷款给公司,公司以土 地使用权为抵押。2002年6月1日,公司办理 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手续,并取得土地管理 局签发的抵押证书。后因公司未依约还款, 某银行提起诉讼。2003年2月4日,法院作出 民事判决,认定土地管理局在办理抵押证书 时某公司并未取得土地使用权,该项抵押无 效,判定银行无权主张土地使用权。 分析:法院判决是否正确?
第二节、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1、独立审判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4、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6、辩论原则 7、接受检察监督原则
二、行政诉讼特有的基本原则
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
查的原则,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诉讼有别于民事诉讼、刑事 诉讼的特有的基本原则。
三、行政诉讼特有的具体原则
(一)行政复议不前置原则
(二)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
解的原则。
(三)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
行的原则。
(四)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
证责任的原则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概述
一、行政诉讼法的含义
二、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渊源
1.宪法。 2.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可看作民事诉讼法的特别
【例题· 单选题】区工商局以涉嫌虚假宣传为由扣 押了王某财产,王某不服诉至法院。在此案的审理 过程中,法院发现王某涉嫌受贿犯罪需追究刑事责 任。法院的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2006 年)
A.终止案件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 理 B.继续审理,待案件审理终结后,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 权的司法机关处理 C.中止案件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 理,待刑事诉讼程序终结后,恢复案件审理 D.继续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五章
行政诉讼概述
第一节 行政诉讼的概念及特征
一、行政诉讼的含义 二、行政诉讼的特征
第一、行政诉讼的主持者与裁判者是普通人民法院。 第二、行政诉讼审理的对象是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争议。
第三、行政诉讼主要当事人的关系是恒定的。
第四、行政诉讼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为核心的 诉讼活动。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