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王武涛(陕理工生工院(系)生物工程专业072班,陕西汉中 723001) 【摘要】文章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为缓控释制剂提供参考。
近年来缓控释制剂的发展有常用辅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进展、三种缓释控释剂的释药特性、缓控释制剂技术研究进展等。
缓释控释制剂发展迅速,其研究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释药特性;研究进展缓释、控释制剂是以药物的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发展的第三代剂型。
缓(控)释制剂能够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而且使用方便,同时相对于其他制剂,因其研究开发周期短、资金投入少、经济风险小、技术含量高、利润丰厚而为制药工业界所看重,是国内外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哮喘、胃酸分泌、关节炎、偏头疼等都有昼夜节律性,例如哮喘、心肌梗死等多在凌晨发作,传统的制剂不能在最危险的时刻有效防治这些疾病的发生,而缓控释制剂则可以克服传统制剂的某些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药物载体的修饰等,更为药剂工作者在缓控释制剂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其理论与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所研究的药物品种和制剂类型都不断增加和扩大,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该制剂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常用辅料在缓控释制剂中的研究进展1(多糖水凝胶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水凝胶(hydrogel)是一些高聚物或共聚物吸收大量水分子后形成的溶胀交联状态的半固体,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水凝胶与其他高分子聚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显著的溶胀性能,这主要是由于水凝胶中存在大量的亲水基团,如一OH、一CONH2、一COOH、一SO3H等,因此能够吸收并保持大量水分。
不仅重量增加而且体积增大。
水凝胶对低分子溶质具有良好的透过性,自身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且容易合成。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日益增多。
该制剂具有的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近年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
笔者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1]。
1.1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性[2]:使用缓释、控释型口服药或注射药,则每天或几天甚至上月仅需服药1~2次,可防止漏服或忘记服药。
1.2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缓释、控释药物制剂能在吸收位点提供恒定的药物浓度,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
1.3 释放缓慢,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之后缓释出有效成分,吸收也较恒定,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临床有效药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1.4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制剂由于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可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即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类型缓释、控释制剂技术有3种释药类型:定速、定位、定时释药[3]。
2.1 定速释放技术: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口服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药物释放和吸收速率与体内代谢速率相关。
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增加患者服药的顺从性。
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
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研究

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研究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调控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药物制剂的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一、缓控释技术的概述缓控释技术是指通过改变药物制剂的结构和/或使用特定的载体材料,实现对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时间的调控。
这种技术可以使药物在给药后快速释放,或者缓慢释放,甚至持续释放,以满足临床上的不同治疗需求。
二、缓控释技术的研究方法1. 多层包裹系统多层包裹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缓控释技术,它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多个层次的载体中,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常用的载体材料包括聚乙烯醇、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等。
这种方法具有制备简单、释放稳定的特点,适用于延长药物释放时间的需求。
2.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缓控释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药物制剂的颗粒尺寸控制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可以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
纳米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常见的纳米技术包括纳米颗粒、纳米胶囊等。
3. 水凝胶技术水凝胶技术是一种利用水凝胶材料制备缓控释制剂的方法。
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和可逆性,可以根据体内环境的变化,调控药物的释放速度。
这种技术适用于需要根据疾病的程度或不同的治疗阶段来调整药物释放速率的情况。
三、缓控释技术的应用前景缓控释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长期使用药物的情况,如抗癌药物。
通过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时间,能够减少药物的频繁给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此外,缓控释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的控制性释放和定向释放。
通过合理设计药物制剂的结构和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能够使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更加精确和高效,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四、缓控释技术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缓控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材料和制备方法,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缓控释制剂一直成为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本文就缓控释制剂的概念、优点、剂型分类及常见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缓控释制剂剂型分类制备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就已经开始了对缓控释制剂的开发研究,至今已经有50年的历史。
近些年,随着药物制剂技术的不断发展,缓控释制剂理论和制备技术趋于完善和成熟,同时人们对药品疗效越来越重视,要求也随之提高,缓控释制剂以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
本文对近几年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缓控释制剂可分缓释制剂和控制制剂,缓释制剂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较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控释制剂是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少一半或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2]。
2. 缓控释制剂的优点相比于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如下:①降低给药频率。
一般对于半衰期较短的药物,患者需要频繁服药才能达到或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而缓控释制剂通常比普通制剂载药量大,可减少服药次数,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服药顺从性。
②平稳释药。
普通制剂在一天内需要多次给药,导致患者的血药浓度会产生较明显的峰谷波动现象,而缓控释制剂因释药缓慢平稳,可有效减少或避免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③提高疗效。
相对普通制剂,缓控释制剂释药缓慢且能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治疗浓度,在吸收部位也可较长时间停留,因此能使药物较为完全地被吸收,显著提高药物疗效[3]。
④降低毒副作用。
普通制剂峰谷现象明显,当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对于治疗床较窄的药物,甚至出现中毒情况。
而缓控释制剂血药浓度波动小,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高用药安全性[4]。
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最新资料推荐------------------------------------------------------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缓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中国药科大学平其能一、缓控释制剂的现状与进展口服药物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是国内外医药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
由于开发周期短、投入少、经济风险低、技术含量增加而附加价值显著提高等而被制药工业看重。
国外上市的该类制剂品种达 200 余种,500 多个规格。
2019 年,全球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市场规模为 216 亿美元,年增长率为 9%。
国内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药典收录的缓控释制剂也在逐版增加。
近年来我国缓释及控释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无论从生产的品种、数量还是从剂型和释放机理的研究等多方面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还有一些中药有效成分或部位正在开发缓控释制剂。
但是,作为一类新剂型和新制剂,其生产水平、质量控制和重现性等方面有待提高,方便临床用药的不同剂量和规格还有待发展。
缓控释制剂发展的趋势是,从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方便用药、平稳血药浓度、减小毒副作用为目标进而以提高病人在疾病状态下的药效为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设计缓控释制剂具有治疗需要的释药速度(并非1 / 11恒释就好)、释药时间(并非延长释放时间就好)及释药部位或靶位。
从剂型而言,近几年研发较多的是根据疾病治疗时辰药理学的定时脉冲缓释系统和一天一次用药的缓控释系统。
从药物而言,则有更多不同类型的药物进入了口服缓释及控释选择的范围,如一些抗菌素药物开发了缓控释制剂。
二、缓控释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1、设计目的(1)适应症及治疗需要主要适用于长期性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抑郁、过敏、糖尿病、抗菌、慢性疼痛、关节炎、高胆固醇和癫痫等,但没有严格的限制。
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

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前言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药物需要通过缓控释技术进行管理和控制。
缓控释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缓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
缓控释技术原理缓控释技术是为了满足药物的各种需求而产生的技术。
通俗一点的讲就是把药物过早发放出来不现实,需要让药物在体内慢慢释放,尽可能的让药物作用的时间和持久度达到最佳状态。
其原理就是通过药物与载体的共存,来实现长效的释放效果。
药物在载体的帮助下,可以实现延长药物活性材料的作用时间,延长药效,减少服用次数以及更低的副作用。
缓控释技术包含的载体种类很多,药物主要是包含在载体种类中,源源不断的释放药物。
药物和载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压实的,载体能够影响药物的物性、热性和结构。
因此,药物的持久时间、速率等都和载体的制备和性能有关。
缓控释技术的应用场景缓控释技术的应用场景很多,下面列举几个例子:肿瘤治疗肿瘤化学治疗主要利用细胞毒性药物杀死癌细胞。
但是顺带的是,药物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缓控释技术就能够实现药物向癌细胞有选择的释放。
让药物对癌细胞的毒性达到最大,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达到最小。
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需要每天定时注射胰岛素。
缓控释技术可以将胰岛素包装在缓控释剂中,缓缓释放到身体中,达到最佳作用的时间。
这样可以减少注射的次数,减轻病人的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以通过缓控释技术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达到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控制食欲缓控释技术还可以用于控制食欲。
将卡路里多的食物包装在缓控释剂中,让它们缓缓释放进入身体,可以有效控制饥饿感,达到减肥的效果。
缓控释技术的发展趋势缓控释技术的研究发展已经走过几个阶段,目前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方向:生物可降解材料发展由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的缓控释剂,具有生物适应性和低毒性,能够更好的对人体进行长期治疗,达到更好的持续效果。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展

05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未来展望 与挑战
研究深度与广度
深入研究中药缓控释片剂的机理和特性,包括药物活性成 分、剂型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拓展中药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范围,包括新型给药系统、制 剂技术、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研究,以适应不同疾病的治疗 需求。
安全性需考虑药物对机体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致畸、致 癌等不良影响
04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临床应用 与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缓控释片剂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 为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
中药缓控释片剂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和肌肉僵 硬,提高生活质量。
呼吸系统疾病
加强与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中药 缓控释片剂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法规政策与市场推广
完善中药缓控释片剂的法规体系和质量标准,加强产品的 质量监管和认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中药缓控释片剂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 知名度和认可度,吸引更多的患者使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研究进 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药缓控释片剂概述 •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制备工艺与技术 •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药学特性 •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中药缓控释片剂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药为原料,采用缓控释技术制成的 一种新型片剂,能够在体内缓慢、持续地释放药物,从而达 到治疗效果。
渗透泵壳内部的填充药物与壳外的介质接触时,会产生渗透 压,渗透压活性层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从而达到缓慢 释放的目的。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

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由于普遍制剂的名吸收特性造成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使其在血药浓度较大或生理条件变化时超过药物中毒的剂量,故人们逐渐大目光投到缓控释制剂上来。
所谓的缓释制剂系指的是: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德制剂;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过程。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地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
现在我们主要讨论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发展。
缓控释制剂是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研究,70年代以后,国外一些大公司取得一些突破,至今有着40多年的历史了。
口服缓释和控释固体剂型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当今医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可以用多种技术制备口服缓释和控释制剂。
目前的缓控释制剂的分类。
缓释,控释制剂的分类;(一)骨架型缓,控制剂1)凝胶骨架片这类骨架片主要的材料为羟丙甲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疏甲基纤维素纳,海藻酸钠等。
凝胶骨架片中凝胶最后完全溶解,药物全部释放,故生物利用度挺高(二)蜡质类骨架片这类由不溶解但可以溶蚀的蜡质材料制成(三)不溶性骨架片这类片剂药物释放后骨架材料整体从粪便排出,在胃肠中不崩解膜控型缓控释制剂:(一)微孔膜包衣片通常是胃肠道中不溶解的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作为衣膜材料,在包衣中加入少量致孔道剂的物质如PEG类,PVP、PV A 等水溶性物质,也有一些加入水不溶性的粉末如滑石粉,二氧化硅等甚至将药物加在包衣膜内既作致孔剂又作速效部分。
(二)膜控释小片将药物压制成片,外包肠溶衣,再包上含药的糖衣层而得。
含药糖衣层在胃液中释药,当肠溶片芯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片芯药物释出,而延长释药时间。
(三)肠溶膜控释片这类控释片是药物片包肠溶衣,当肠溶衣片芯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片芯中的药物释出,因而延长释药的时间(四)膜孔释小丸由丸芯和芯外包裹的控释薄膜衣两部分组成渗透片泵渗透泵片简称 OROS ,它最大的特点是释药均匀恒定,而且释药速度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的影响,是迄今为止口服控释制剂中最理想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