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 地球运动专题

合集下载

地球运动专题试卷1-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地球运动专题试卷1-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练习)地球运动专题测试卷1我国某中学(30°N ,105°E ),教学楼正南朝向,当日天气晴朗,教室内光照情况如图,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片朝向正东拍摄B .4.5小时后墙面光照消失C .墙面光照消失前操场旗杆影子旋转角超过70°D .α可能变大2.一年中,如图中同一时刻,当 α 变大时,说法可信的是( )A .北京的昼渐长B .α变大的起始日期是12月22日C .悉尼日出位置呈顺时针移动D .可能有两天如图中光照夹角3.与另一所M 中学(朝向相同36°N ,105°E )相比( )A .图中同一时刻 α 更大B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为6°C .昼更长D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日晷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图甲为北京(40°N ,116°E )故宫的赤道式日晷,图乙为南京(30°N ,119°E)天文台的地平日晷,二者的日晷针都与地轴平行,完成下面小题。

甲 乙α4.甲图中时刻()A.太阳在西南B.日期可能是4月C.日晷影顺时针旋转D.悉尼昼长夜短5.乙图中时刻,日晷影长与日晷针长度相等,则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A.10°N B.15°N C.10°S D.15°S6.关于两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晷影旋转方向相同B.一天中日晷影长二者都不变C.若甲图中日影指向正下方时,则乙图日影朝向东北D.两地日晷全年都可以使用北京时间2022 年 1 月15 日中午12 点10 分前后,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大量气体裹挟烟尘形成庞大蘑菇云,火山灰以每小时92 公里的速度向西移动,飘到了3000 公里外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上空。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地球运动(共21张PPT)

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
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13浙11.A)
A.同时出现日落
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
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2014·浙江卷)11.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昏线的地方
时不断前移,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坐标,并判定两地是否在图示区域内。(3分)
23.5°N
第28题图2
② 5°N 0° 秋分日
① 7°S
23.5°S
同日不同地
正午太阳高度之“牛角” 图
2011年文科综合测试卷
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 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完成11题。
17年11月 18年04月 18年11月 19年04月
日落地方时 晨昏线
在光照图(俯视图)中绘制晨昏线
正午太阳高度 时间计算
计算经线长度 计算地理坐标Biblioteka 正午太阳高度 日出日落方位
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 日出地方时、晨线走向
正午太阳高度及应 计算纬度,正午日影朝向及长短变化 用
八次中七次考到正午太阳高度,其中五次涉及方位。
29(4).(19年04月)下图为甲地 (30°N)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 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 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 长短变化。(3分)
高度差(°)
3
0
PQ
时间
正午太阳高度之线性图
纵轴法的妙用
11.下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09浙 B)
A.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 B.可能都位于东半球 C.不可能在同一时区 D.不可能出现在1至6月间

新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专题

新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专题

考点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核心知识全归纳》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1、恒星日:23h56m4s太阳日:24小时2、假如地球自转方向相反,自转周期如何变化?恒星日不变,恒星日比太阳日长3、除极点为0外,角速度都为15°/h,线速度=1670*cosα(α为当地纬度);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越高的地方自转线速度越大。

4、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5、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点叫近日点1月初;速度(包括线速度和角速度)最快;距离太阳最远的点叫远日点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

6、公转平均角速度:1°/d;30km/s1、地轴与赤道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黄赤交角:23°26′2、黄赤交角的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决定回归线度数、极圈度数。

3、太阳直射点: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的直射点。

地心和日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4、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6.22-9.23,地球公转速度怎么变化?(先慢后快)近日点-远日点,速度越来越慢。

远日点-近日点,速度越来越快。

5、太阳直射点直射次数:①回归线之间2次;①回归线上1次;①回归线之外0次6、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纬度?(23.5-(30/90)*23.5)(提示:本题中地球绕日公转可近似看作匀速运动)7、黄赤交角度数与地轴倾角互余;黄赤交角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度数=回归线度数①1-黄赤交角;①2-地轴倾角;①4-北极圈纬度①1=①3= 23°26′;①1 + ①2 = 90°;①3 + ①4 = 90°;①2=①4= 66°34′;①1 + ①4 = 90°;①3 + ①2 = 90°;8、存在黄赤交角时:①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①决定回归线、极圈线的度数;①决定五带的范围;①产生四季;①使昼夜长短发生变化;①使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9、黄赤交角变大时:(1)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变大。

专题01 地球运动-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01 地球运动-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1. 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判断晨昏线,反过来,也可根据晨(昏)线判断地球的自 转方向,进而确定所属半球。如图,若AB为昏线,BC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 方向自转,为北半球;反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
拓展:晨昏线的应用
2. 确定地方时
拓展:晨昏线的应用
3.确定太阳直射点
拓展:晨昏线的应用
经度差60°,时间相差约4小时 图示时刻晨线与赤道交点:地方时6:00,北京时间约10:00,接近10:00
图示时刻国际空间站与北京相差约180°,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需要约45分钟
1.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 )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2.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 )
A.1:1
B.1:5
C.2:5
D.3:5
核心 考点
03 太阳视运动、日界线——真题
(2022·浙江)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 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 图。完成下面小题。
1.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右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1:1
B.1:5
C.2:5
D.3:5
北京时间120°E5点时,75°E为0点
根据地球上新的一天:75°E向东到180°,约105° 地球上旧的一天:360°—105°=255° 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105/255,约为 2:5
必备 知识
4.确定日期
拓展:晨昏线的应用
5.确定昼夜长短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 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学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 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学案

专题一地球运动微专题1 太阳和太阳系微专题1太阳和太阳系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地球的宇宙环境1。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主要的天体类型和特点aac太阳对地球3.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分配ab(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3)太阳系示意图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的影响(2)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的影响2。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b4.太阳活动与地球(1)太阳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b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方面影响地球气候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与太阳黑子11年的活动周期相对应。

太阳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概率增多;太阳黑子活动低谷年,气候状况相对平稳地球电离层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波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其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使磁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极光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相碰撞产生发光现象自然灾害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3。

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真题设问1.(2017·4月浙江选考)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2。

专题一:地球运动

专题一:地球运动

专题一:地球运动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

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

二、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0。

随着地球自转和直射点运动,晨昏线位置不断变化。

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也就不断变化,最大夹角为23°26′,为夏至和冬至时,最小为0,为春分和秋分时。

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之和为90度。

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纬度等于90度-直射点纬度。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

2、地方时(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

(2)时区和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

时区号=已知经度÷150(取整数),除尽或者余数小于7.5°,商即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大于7.5°,时区数等于商+1。

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1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5°,东西12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

高三地理知识点: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1. 地球的结构1.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1.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基本圈层组成。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地壳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其中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幔物质呈塑性,能够缓慢流动。

•地核:地核分为液态外核和固态内核,外核厚度约为2200千米,内核厚度约为1200千米。

1.3 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由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组成,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分别位于地理南极和北极附近,但并不完全重合。

地球磁场对生物和电子设备等有重要影响。

2. 地球的运动2.1 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24小时)。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2.2 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365.25天)。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

2.3 地轴倾斜地球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称为地轴倾斜角,目前约为23.5度。

地轴倾斜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原因,也是造成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因素。

2.4 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这些现象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了人类的作息和农业生产;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地球五带的形成则影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

3. 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1 地理环境差异地球的结构和地球运动导致了地球上的地理环境差异。

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专题
教学目的:1、掌握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规律,特点和地理意义。

2、熟练的运用地球运动的规律地理意义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地球的自转运动与公转运动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知识,是历年高考必考知识。

2、难点:(1)恒星日与太阳日。

(2)地转偏向。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4)太阳高度的计算。

(5)利用地运动知识解决实问题。

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启发式教学法。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运动
一、自转运动的规律
1、中心:地轴
2、方向
侧视:自西向东
俯视:
北极上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

3、周期:
(1)恒星日:真正周期,自转360o,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科学研究用。

(2)太阳日:自转360o59′,所需时间24小时,生活中应用。

△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2)、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3)、恒星日大小不变。

4、速度:
(1)角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半径所扫描的角度。

360o/24小时即15o/小时,1o/4分钟。

(2)线速度: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赤道线速度最快,向两极递减。

极点线速度、角速度均为零。

南北纬60o处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昼半球、夜半球、晨线、昏线等在图上会认。

2、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
搞清: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记住主要城市、地区或国家所在时区:如:“北京时间为东8区,纽约为西5区,洛杉机为西8区,伦敦为中时区等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

纬度愈高,偏向愈大。

影响:(1)大气水平运动(2)大洋环流(3)河流
4、对地球形状的影响。

三:课堂练习:
例1、读恒星日与太阳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B 两线段中: 表示恒星日, 表示太阳日。

(2)恒星日比太阳日 (长或短),原因是 。

(3)地球自转的真正期是 ,时间为 。

读右图,完成2-3题的要求(阴影为夜半球) 例2、图中的M 地时间是 A 、3月21日12时 B 、3月21日8时 C 、9月23日
6时 D 、9月23日中午13时
例3、图中表示时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东北山区的河流有春汛 B 、我国的植树节马上就到来 C 、M 点的昼长夜短
D 、此时太阳直射点是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过渡
例4 下图是6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状况,读图并回答:
①这一天太阳直射 线。

②在图中画一条直线表示黄道面的位置。

③图中有一处的画法有错误,请改正。

④如果黄赤交角减小,寒带、温带、热带的 范围大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

四、课后练习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专题综合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A点位于
A、北极点的西南方向
B、南极点的东北方向
C、北京的东南方向
D、中山站(科考站69o22′24″S,76o22′40″E)的西北
方向
2、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鄂毕河和叶尼寒河下游出现凌汛
B、北印度洋自东向西行驶的船只正好顺水
C、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我国长江中正游平原农田中,油菜生长良好
读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其中等高线图为经纬网图中M点附近的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读下图,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北极纽约基多东京
B、南极悉尼洛杉机墨西哥城
C、北极莫斯科科伦坡开普敦
D、南极开普敦新加坡伦敦
4、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①点的太阳高度角最大,昼夜各长12小时
B、此时,太阳高度从②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

C、此刻,③点的太阳高度为0o,昼长24小时
D、④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o,夜长24小时
读中心点为地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5-6题:
5、甲地的时间为
A、8时
B、9时
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进入雨季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7-8题:
7、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8、北京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二、综合题
9、图示为北京时间早晨6点的全球昼夜半球图,分析回答:
(1)这天是月日
(2)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点, A点当日的昼长是时。

(3)图中A、B、C、D四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点,
地转偏向力可忽略不计的是点。

(4)此时地球公转位于日点附近,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风和气团,北印度洋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5)图中C 点位于B点的方向,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是。

10、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A为太阳直射点),完成以下要求:
(1)该图表现出完整的(洲或洋)范围,这里蕴藏丰富的资源。

(3)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是方向流向。

(4)在图上画出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与过去的一天的两条分界线,并标注出经
度。

(5)此刻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范围(略大于、略小于、等于)过去的一天
的.范围。

11、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提示:先判定经线的经度)
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

2.A地日期为月日。

3.A地地方时应在时分至时分
之间
高三地理地球运动专题综合测试题(一)
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判断,A点位于南极圈附近,在北京南。

A点又在东经130o到东经160o E 之间,因此可准确判断A点在北京的东南方向。

2、A
3、B
4、B
5、B
6、A
7、C
8、B
5-8题解析如下:
解析:此题重点检查考生在理解了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之后,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逻辑推理和判断。

该题是一道一图两设问题,第一和第二设问中都提示中心点为北极,根据平时复习,学生可以确定该图为北半球的俯视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第一设问中已说明阴影部分为黑夜,因此可确定阴影和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进而判断甲地时间为晨线所在经线时间相差3小时,则甲地时间为9时,第①题正确选项是B。

图中晨昏线经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根据所学知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能在春秋二分,由此判断图中所给时间为春分或秋分,故第②题正确选项A。

第二设问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

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图180o的经线和时间为0时的经线,即甲地的时间为3时,北京时间和0o 经线的时间相差8小时则时间为7日8时。

二、综合题
9、(1)6月22日夏至日(2)4点16时
(3)B B
(4)远日点东南季风热带海洋气团
(5)西南60o34′
10、(1)南级洲煤炭
(2)北极圈以北地区
(3)逆时针
(4)图略,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点为当日12点,A点所在经线为180o,即日界线,另外可知0o 经线此时为零点,因此新的一天与过去一天的分界线即为0o经线和通过A点的180o经线。

(5)等于
11、(1)A点正确位置应在图中加粗的范围内(占两条经线间范围的2/3),
如图
(2)7,1
(3)10,40,12,0
解析:此图右边第一条经线7月1日12时(因为每天太阳直射的一条经线为地方时12时)。

此时北京(东经120o)为7月1日20时,正午12时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东经120o-(20时-15时)×15o),西线20o以东至东经160o为东半球,A点应标在右边第一条经线(0o)与第二条经线之间(西经30o)之间。

本初子午线此时是12时,西经20o与本初子午线相差20o,经度相差1o,时间相差4分钟计算,相隔20o 相差80分钟,所以A点的地方时在10时40分与12时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