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评定及安装
假肢功能评定

肩离断、上臂假肢的评定量表序号评定项目评定标准评定结果肩离断假肢上臂假肢1 假肢长度单侧假肢:健侧上肢肩峰到拇指末端长度双侧截肢:上臂长=0.19X身长;假肢长度可以比健侧短1~2厘米2 接受腔适配性肘屈曲90°,从上方向手部装置加力时,残肢不感觉疼痛取下假肢后,假肢皮肤不变色3 假肢肘的屈曲范围假肢肘的屈曲角度135°4 穿用假肢时残肢的可动范围外展>=90°旋转>=45°屈曲>=90°伸展>=30°5 肘关节完全屈曲所需的肩关节屈曲角肩关节屈曲角度<=45°6 肘屈曲(90°以上)所需的力<=4.5kg kg kg7 控制系统的操作效力(通过手部装置的拇指使手部装置开大所需的力∕通过肩背带的控制附加带使手部装置开大所需的力x100)操作效率>=50%﹪﹪8 肘屈曲90°时,手部装置的开大率(手部装置主动开大距离∕被动开大距离x100)与闭合率(手部装置主动闭合率后距离∕被动闭合率后x100)手部装置主动开大的程度与被动时相同﹪﹪手部装置主动闭合程度与被动时相同﹪﹪9 手部装置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嘴边,手部装置开大力应在70%以上%%嘴边,手部装置闭合率应在70%以上%%裤拉链处,手部装置开大力应在70%以上%%裤拉链处,手部装置闭合率不得锁定应在70%以上%%10 肘关节组件的不随意运动步行时或侧方上举60°时,肘关节不得锁定11 抗旋转力的稳定性肘屈曲90°时,可以抵抗在距肘轴20cm以上距离处内、外侧1kg的牵引力,金属连接件无松动12 抗拉伸力的稳定性对23kg轴向拉力,接受腔移位不超过2.5cm,前臂假肢不超过1cmcm cm 13 假肢重量kg kg前臂索空假肢的评定量表序号评定项目评定标准评定结果1 假肢长度单侧假肢:健侧上肢肩峰到拇指末端长度双侧截肢:前臂长=0.21X身长;2 接受腔适配性肘屈曲90°,从上方向手部装置加力时,残肢不感觉疼痛取下假肢后,假肢皮肤不变色3 假肢穿上与脱下时肘的屈曲角度假肢穿上与脱下时的指主动屈曲角度相同穿上时°脱下时°4 假肢穿上与脱下时前臂的旋转度假肢穿上的总旋转角度应是脱下时的50%穿上时内旋°穿上时外旋°脱上时内旋°脱上时外旋°5 控制系统的操作效率操作效率应在70%以上%6 肘屈曲90°时,手部装置的开大率(手部装置主动开大距离∕被动开大距离x100)与闭合率(手部装置主动闭合率后距离∕被动闭合率后x100)手部装置主动开大的程度与被动时相同手部装置主动闭合程度与被动时相同开大率%闭合率%7 手部装置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嘴边,手部装置开闭率应在70%以上开大率%闭合率% 裤拉链处,手部装置开闭率应在70%以上开大率%闭合率%8 抗拉伸力的稳定性对23kg轴向拉力,接受腔移位不超过2.5cm,前臂假肢不超过1cmcm 9 假肢重量kg。
人身损害后续诊疗项目评定指南(试行)

人身损害后续诊疗项目评定指南(试行)The guideline for appraisal of succeeding treatment of personal injury victims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颅脑外伤 (3)6 眼部外伤 (5)7 耳鼻咽喉及颌面口腔外伤 (5)8 胸部外伤 (6)9 腹部及泌尿生殖系统外伤 (7)10 四肢骨与关节创伤 (8)11 脊柱与脊髓、及神经损伤 (12)12 皮肤损伤 (12)附录A (推荐性附录) (16)附录B (参考性附录) (17)前言本指南运用医学、法医学、康复医学理论和技术,结合法医学鉴定实践,为人身损害受伤人员后续诊疗项目的评定提供依据。
本指南参考了以下国家或行业标准、行业技术规范及国际、国外相关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GB18667-2002)、《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GA/T 31147-2014);《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并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行);《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3)以及美国医学会(AMA)制定的《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Sixth Edition)》(《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6版);WHO《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本标准的附录A为推荐性附录,附录B为参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成体系的假肢基础知识,假肢装配流程知识精简汇总

成体系的假肢基础知识,假肢装配流程知识精简汇总一、假肢基础知识二、残肢的康复三、假肢装配时间的选择四、病人心理探讨一、假肢基础知识(一)假肢概念,产生原因,功用。
假体:人工制作造的人身体的某部分。
假肢:弥补身体缺陷,补偿身体部分机能的一种机械装置,并能防止人体骨骼变形,可以起到纠正及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
(二)产生原因:A截肢B截肢后的生活,工作的需要。
截肢原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1动脉硬化闭塞症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动脉瘤,动静脉瘤。
恶性肿瘤。
外伤及后遗症;1复杂的骨折无法整复时。
2由于血管损伤而导致的肢体坏死。
3由于烧伤,冻伤而导致的坏死及形成的疤痕。
炎症;如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化脓性骨关节炎等导致的关节破坏且无法治疗时。
神经性疾患(麻风)。
先天性畸形。
·明显的双腿不等长。
(三)生活,工作的需要。
自理: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整理仪容等。
例如[职业生活~与地区社会的交往~家庭生活~整理仪容~(饮食,排泄,移位运动)]++沟通。
各种生活行为的意义:1饮食与排泄上自立的意义。
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人而存在。
2移位运动(步行)。
A为了使自己能够动手吃饭,能够控制自己排泄的人们可以按照社会惯例来起居活动,确定一个人的文化性存在。
B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C整理仪容,换衣服最能说明整理仪容的行为。
截肢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创伤:1抑郁: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截肢的现实,就是慢慢心理上接受了现实,同样会产生抑郁。
轻度的抑郁表现为沉没寡言,不高兴,气馁,对周围环境没有兴趣。
严重的抑郁;为闷闷不乐的紧张,忧虑,沮丧,失望,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有的会产生自卑,自罪,自责现象。
2焦虑,易怒,自伤自卑截肢给患者身体带来的影响:1局部影响;残肢肿胀,残肢某些部位有压痛,残肢关节屈曲畸形关节伸不直。
2全身性的影响;体重快速增加,肌力下降,体力减弱,骨骼变形,肌肉萎缩。
(四)假肢种类—,外骨骼假肢与内骨骼假肢:一,根据结构,分为以下几种;1壳式假肢,这种假肢的结构与甲壳类动物肢体的结构相同。
第十八章 假肢评定.

(1)皮尺不要拉太紧或太松,以皮肤没有起皱摺 为准。 (2)皮尺在肢体前、后、内、外保持水平,不能 有的位置高,有的位置低。 (3)注意晨起后围长的变化。 (4)一般早上起床后残肢围长会稍微变粗。 (5)观察残肢有无水肿,如果有水肿测量后的尺 寸偏大。 (6)测量后的尺寸注意和健侧作对比。
前臂残肢长度
前臂残肢长度 前臂残肢长度是指肱骨外髁 到前臂残肢末端的距离,如图18-3。 测量方法:在肘关节90°屈曲、前臂旋转中 立位(拇指向上)状态下,从肱骨外髁和鹰 嘴处作标记,测量肱骨外髁至残肢末端的距 离。评定标准:根据前臂残肢长百分比来评 定 前臂残肢长百分比= 前臂残肢长度(cm)/ 前臂全长(cm)×100%
第十八章 假肢评定
翟浩瀚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
患者在截肢后,为了弥补其肢体损伤或者代 偿失去的功能而制造的体外装置称为假肢。 假肢安装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定,评定 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患者能否安装假肢,或者 确定患者适合安装何种类型的假肢,预测患 者功能结局等。假肢安装前的评定内容包括: 全身状况的评定;截肢平面与功能丧失百分 率的评定;残肢评定
足趾残端长度
足趾残端长度是指足趾截除后的残端长度。 测量方法:测量足趾根部与足趾残端之间的 距离
残肢围长
残肢围长是指残肢的周径或周长
测量方法 ①上臂截肢围长:以腋下为起点,每隔 3厘米测量到残肢末端的围长。②肘离断截肢围长: 同上臂围长的测量③前臂截肢围长:以肘屈曲皱纹 处为起点,每隔3厘米测量到残肢末端的围长。④ 腕离断截肢围长:同前臂围长的测量。⑤髋离断截 肢围长:测量髂棘以及骨盆水平位置的围长。⑥大 腿截肢围长:以坐骨结节处为起点,每隔3厘米测 量到残肢末端的围长。⑦膝离断围长:同大腿截肢 围长的测量。⑧小腿截肢围长:以髌韧带中间点 (MPT)为起点,每隔3厘米测量到残肢末端的围 长。⑨赛姆截肢围长:同小腿截肢围长的测量。
第二章假肢技术

①截肢会给病人造成重大的心理创伤、体型 缺陷、生活不便、并带来工作和经济收入、 家庭及社会地位的一系列变化等,都可使病 人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甚至消极轻生等 心理反映,加重病人的痛苦,严重防碍康复。
②愤怒与抑郁阶段表现出悲观、沮丧、自我 孤立于社会的态度,在家庭、婚姻、工作、 生活等问题上忧虑重重。心理学治疗的目的 在于帮助患者迅速渡过这两个阶段,认识自 我价值,重新确立自尊,对现实取承认态度, 积极投入恢复自身功能的训练。 ③要预先告知患者:其截肢平面是否有碍美 观和术后的伤残程度;患肢可能发生的感觉; 简介康复计划、方法和所需时间。
胫骨 腓骨 跗骨—跟骨、距骨 舟骨、筛骨 楔骨
足部截肢:尽可能保留足的长度,也就是尽 量保留前足杠杆力臂的长度,在步态周期静 止时相的末期,使前足具有足够的后推力非 常重要。(前足杠杆力臂的长度缩短可对快 步行走、跑、跳跃造成很大的障碍。)
中跗骨关节离断术 经跖骨远端截肢 跖跗骨离断术
良好的残肢条件
赛姆截肢:是理想的截肢部位,虽然截肢 水平相当于踝关节离断,但是残端被完整、 良好的足跟皮肤所覆盖,具有稳定、耐磨、 不易破溃的特点。残肢端有良好的承重能 力,行走能力良好,有利于日常生活活动, 其功能明显优于小腿截肢。
以前常采用的皮罗果夫截肢、博伊德截肢以 及肖帕特关节离断术,由于常出现足变形, 加之皮肤瘢痕、末端承重不佳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也很少再应用。
(五)常见的截肢平面
1、上肢截肢平面的选择
原则:是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
肩部截肢:尽量保留肱骨头而不是肩关节离 断,这样即可保留肩关节的外形,也有利于 安装假肢及以后的活动。
上臂截肢:应尽量保留残肢长度,经肱骨 髁的截肢与肘关节离断的假肢装配和功能 是相同的。
安装假肢的评定和康复训练讲课文档

前臂假肢 所需时间 5分钟 1分钟 3分钟 3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辅具中心 刘夕东
第四十九页,共79页。
完成次数 1 1 1 1 — 6 1 — — — 3 6 1 2 1 4 — 1 — 2 6
初检
❖ 定义:是假肢初步安装、试样、调整后的检查
❖ 方法
❖ 与处方对照
❖ 站立位检查
❖ 坐位检查 ❖ 步行检查
❖ 取下假肢后的检查
辅具中心 刘夕东 第三十三页,共79页。
终检
定义:是假肢康复质量的最终评定 方法:在初检基础上,增加
➢ 假肢是否达到处方设计要求 ➢ 假肢配件是否适用于截肢者
➢ 初检发现的问题是否已解决 ➢ 接受腔的口型、外观和软性装饰套是否圆滑、平整、无划痕 ➢ 假肢整体外观是否近似健肢、颜色是否近似肤色 ➢ 询问患者对假肢的外观、功能、穿着感是否基本满意
加23kg左右牵引力,接受腔离开残 肢下移大不于2.5cm
接受腔施加的压力不应使患者有不 舒适或疼痛感
双上肢假肢的功能评价
v 争取在标准时间内完成必要的ADL项目
v 拿起、使用和放下物体时,动作自然 v 使用物体中,无物体松脱或其他不安全现象 v “—”不属于硬性要求
辅具中心 刘夕东 第四十八页,共79页。
❖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接盘与水平面保持5°~10°屈曲位 ❖前面,肩峰下垂线通过连接盘中心,连接
盘与水平面成5°~10°内收角
辅第四具十中二心页,共刘7夕9页东。
❖上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安装假肢的康复评定要求以及训练方法

二、假肢处方
假肢处方:prosthetic prescription,PP 定义:截肢康复组成员进行假肢诊断后,
对患者所需假肢的品种、结构以及有关注 意事项等作出的书面处理意见 书写:康复医生
二、假肢处方
❖ 主要内容 ❖ 一般情况 ❖ 截肢情况 ❖ 医学情况主要部件 ❖ 假肢接受腔 ❖ 必要的辅助用具 ❖ 装配中特殊的医学要求和注意事项 ❖ 社会情况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抗下垂、下拉力稳定性检查 ❖末端装置加20kg向下的垂直牵引力:接受
腔位移量<2cm,残肢皮肤无变色,肩吊带 无损伤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抗扭转力的稳定性 ❖1kg的力向内或外拉前臂,假肢无明显角度
变化
上肢假肢的康复评定
❖前臂假肢的对线检查 ❖侧面,残肢中心线通过腕连接盘后缘,连
❖6、残肢就近关节活动度(主动、被动) ❖7、残肢外形:以圆柱状为佳 ❖8、残肢感觉:残肢感觉减弱/缺失 残肢感觉过敏:多见于部分足切除残端 残肢痛:常见原因是神经瘤 幻肢痛:切除肢体存在着一种虚幻的疼
痛感觉
一、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9、非理想残肢的评定 ❖ 如短残肢、圆锥型残肢、腓骨比胫骨
长、 ❖ 髋关节屈曲畸形、残端骨刺、神经瘤
功能情况。 ❖ 三)其他肢体的评定:其他残缺或功能障碍情况。 ❖
❖ 四)残肢评定
❖ 1)残肢有无畸形:残肢有无畸形及畸形程度 对安装假肢非常关键,如大腿截肢后残肢外展 屈曲畸形,对假肢设计、对线等均有影响。
❖ 2)残肢皮肤情况:检查瘢痕、溃疡、窦道, 松弛、肿胀、皱褶等
一、安装假肢前的评定
四)残肢评定
开始装配时间: 伤口愈合,拆线后 即可。
❖ (二)PT、OT训练 ❖ 1、术后24小时内的康复训练: ❖ 冷冻治疗、呼吸训练、截肢侧体位姿势的保持训
假肢和矫形器

单足手杖长度测量:无直立困难患者
站立 大转子的高度 手杖的长度及把
手的位置
二、 腋杖
可靠稳定,用 于截瘫或外伤 较严重 的患者 。
(三)测量与使用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
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长 度。 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为 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 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 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 鞋站立。
肢体部分或全部缺实可由先天性肢体 缺损和后天性伤病截肢所造成。
装配假肢,以代偿失去的功能。
选用假肢的原则
在装配假肢时,要
充分考虑到穿戴假 肢后对基本功能的 影响,以功能代偿 为主 性和经济效益的比 ,考虑患者的使用 目的和假肢的费用 来源。
同时要考虑到实用
(一)上肢假肢
进行生活和劳动操作 要求外观逼真、动作灵活、功能良好、
康复工程
概 论
是工程学在康复医学临床中的应用,是利用 工程学的原理和手段,通过代偿或替代的方法 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功能减退, 使患者能更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常见的具体器具: 功能代偿用品:矫形器、辅助用品、 拐杖、助行器、轮椅 功能重建用品:人工喉、人工耳蜗
一、假肢
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
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
四、 前臂支撑拐
适用于握力差、前臂 力较弱但又不必用腋 杖者
使用
患者将手从托槽上
方穿过,握住把手 ,前臂水平支撑在 托槽上,此时的承 重点为前臂。
四、平台杖
自然站立,测量肘 关节尺骨鹰嘴至地 面的高度 有固定带,可将前 臂固定在平台式前 臂托上,前臂前方 有一把手。
势,防止和矫正畸形
三、助行器
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 走的工具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 或步行辅助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肢长度
• 上肢残肢长度:分为短-中-长残肢,以相当健肢长 度的百分比来表示.
• 上臂短残肢:残肢长度小于上臂长度的50%. • 上臂中残肢:残肢长度为50%~90%. • 上臂长残肢:残肢长度大于90%. • 前臂极短残肢:残肢长度小于前臂长度的35%. • 前臂短残肢:残肢长度为35%~55%. • 前臂中残肢:残肢长度为55%~80%. • 前臂长残肢:残肢长度大于80%.
接受腔(用石膏或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上安 装骨骼式支撑部件而用于训练用的假肢. • 正式假肢:在残肢状态稳定后,用耐久性强的 材料制作接受腔和用可长期使用的支持部 及装饰材料装配而成的假肢.
适配临时假肢后的评定
临时假肢又分成普通临时假肢和手术后即 装临时假肢.通常截肢手术后2周切口拆线, 愈合良好时约术后3周即可安装佩戴临时假 肢.而在手术后立即安装的临时假肢,它有利 于残肢尽早定型及早期离床进行功能训练, 对减少幻肢感和对患者心理都有积极的影 响.
适配临时假肢后的评定
• 接受腔适合情况 接受腔应该与残肢完全适合良好, 接受腔内壁与残肢表面整体紧密接触相适配,不产生 局部压迫或疼痛.重点的受力部位(大腿假肢的坐骨 结节部位,小腿假肢的髌韧带,胫骨内外侧髁的下方 以及膕窝部位)的检查尤为重要.
• 假肢的悬吊能力 观察在使用时假肢有否上下窜动 的现象.穿戴大腿假肢的患者坐椅时假肢是否向远端 松脱.下肢假肢的悬吊能力可以通过站立位残肢负重 与不负重时拍摄残肢的X光片测量残端皮肤或骨端 与接受腔底部的距离变化来判断,一般在负重与不 负重的距离变化不应超过2厘米,超过时为悬吊能 力不良。
其他肢体的评定
• 其他肢体的功能障碍程度与是否能进一步 改善,对另一侧截肢肢体的假肢安装有直接 的影响.如一侧小腿截肢,而对侧股骨干骨折 不愈合,且膝关节功能障碍,就会影响小腿截 肢侧假肢佩戴后的功能训练和假肢使用.
假肢的评定
假肢分临时假肢和正式假肢. • 临时假肢:在截肢术后,残肢尚未定型,在临时
残肢的评定
• 残肢痛 在评定残肢疼痛时,要详细地了解 疼痛的程度,疼痛发生的时间,什么诱因可以 造成或加重疼痛,从而确定引起残肢疼痛的 原因.患肢痛在截肢后最常见,特别是事故意 外的外伤性神经撕脱粘连,恶性肿瘤,血栓闭 塞性脉管炎等截肢后可能仍然感觉到原有 肢体的疼痛.残肢端骨突出,端皮紧张,残肢端 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瘤等都是造成残肢痛的 原因.
适配临时假肢后的评定
• 假肢对线 假肢的功能对线要求工作台对线,静态 对线和动态对线都要良好。尤其是当残肢存有一定 程度的畸形时,下肢假肢的对线就更加重要。对线 不良会造成异常步态或残肢部位出现压迫和疼痛。 此外还要观察患者站立时有无身体向前或向后倾倒 的感觉等。
• 穿戴下肢假肢后残肢情况 穿戴后要进一步判断假 肢接受腔的适合程度,检查残肢有无局部受压,皮 肤有无红肿,硬结,破溃,皮炎及疼痛,残肢末端 有无接受腔内负压造成的局部肿胀等。对因血管疾 病而截肢的残肢,特别要注意残肢的血液循环状况 。
• 四级:单小腿截肢.
残肢的评定
• 残肢外形 为了适合现代假肢接受腔的穿戴,残肢的 残端形状以圆柱形为佳.圆锥形的残端不能负重,不 符合现代假肢接受腔全面负重的要求.
• 关节活动度 上肢的肩肘关节或下肢的髋膝关节活 动度受限,会直接影响上肢或下肢的代偿功能,甚至 不能安装和穿戴假肢.
• 残肢畸形 在膝上截肢如伴有髋关节的屈曲外展畸 形,膝下截肢伴有膝关节屈曲畸形,则对假肢安装时 的工作台对线,静力对线及动力对线有很大的影响.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首先要针对畸形进行被动矫正.
Hale Waihona Puke 适配临时假肢后的评定• 步态 穿戴下肢假肢后的步态与截肢水平, 残肢状况,其他肢体情况,假肢种类,装 配技术,患者年龄,康复训练以及患者心 理素质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规律是: 其他条件都大致相同时,截肢水平越高, 其步态越差,以双侧大腿截肢的步态为最 差。要观察行走时的各种异常步态,分析 产生的原因。
假肢评定及安装
假肢评价及安装
截肢
• 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因局部疾 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
• 截肢康复 是指从截肢手术-术后处理-康复训 练-假肢安装和使用-重返社会的全过程.
截肢部位
• 上肢:肩关节离断;上臂截肢;肘关节离断;前 臂截肢;腕关节离断;掌指关节离断;指间关节 离断;截指…
截肢后的残疾分级
• 一级:1.四肢在不同部位的截肢;2.单全臂(或 全腿)和双小腿(或前臂)截肢;3.双上臂和单大 腿(或小腿)截肢;4.双全臂(或双全腿)截肢.
• 二级:1.双上肢(上臂或全臂)或双大腿截肢;2. 单全腿(或全臂)和单上臂(或大腿)截肢;3.三 肢在不同部位截肢.
• 三级:1.双小腿截肢;2.单肢在前臂或大腿及 其上部截肢.
残肢长度
• 下肢残肢长度的确定: • 在大腿截肢时取坐骨高度为测定位,测定残
肢的横宽.在这位置测定的残肢长度比横宽 小的称为短残肢,大于横宽2倍以上称为长残 肢,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残肢. • 在小腿截肢时取胫骨髁关节面为测定位,测 定残肢的横宽.残肢长度比横宽小的称为短 残肢,大于横宽2倍以上称为长残肢,介于两 者之间的称为中残肢.
适配临时假肢后的评定
• 上肢假肢背带与控制索系统 是否符合要求 ,开闭假手时所需要的拉力是否合适,假 手捏和握的力量是否满意,控制索的性能 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残肢的评定
• 皮肤情况 皮肤瘢痕,溃疡,窦道,游离植皮,残肢皮肤 松弛,臃肿,皱褶等都会影响假肢的穿戴.
• 肌力 肌肉力量的强弱对假肢佩戴和功能的发挥十 分重要.对上臂或前臂截肢的患者,要检查上臂或前 臂残留的屈伸肌力以及双侧肩关节周围的肌力,才能 判断能否安装功能性的内源动力假手;前臂截肢残存 肌肉的多少和产生的肌电信号是判断能否佩戴肌电 假手的重要依据.下肢大腿截肢,要检查屈髋肌肉,臀 大肌及臀中肌等髋关节周围的肌力;对小腿截肢除了 要有良好的髋部肌力外,股四头肌和屈膝关节的膕绳 肌还要有较强的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