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运用於历史科教学实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PPT课件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远眺图是利用心理学 空间知觉原理,在一张二维 空间平面上,强烈显示出三 维空间的向远延伸的立体图 形,远视和视力良好的人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情况下引 起的视力疲劳,可以通过此 种方法获得一定的缓解。
请问:你知道日本投降的“羞辱五分钟〞是 发生在中国的什么战争中吗?这场战争取胜的 原因有哪些?此后中国的命运又将如何?…… 学习完本课,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
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 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 代一人名’。〞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蒋干〞“苏武〞“ 毛遂〞“共工〞。
因绿色为最佳感受色, 可使睫状体放松,图案从里 到外大小不等,不断变化图 案可不断改变眼睛晶状体的 焦距,使调节他们的睫状体 放松而保护视力。
Hale Waihona Puke 远眺图使用说明1、远眺距离为1米-2.5米(远眺图电脑版比纸质 版小,距离相应缩短),每日眺望5次以上,每次 3—15分钟。
2、要思想集中,认真排除干扰,精神专注,高 度标准为使远眺图的中心成为使用者水平视线的 中心点。
屈原——指日本屈服于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蒋干——蒋介石政府正面战场组织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一举击溃日本关东军。 毛遂——毛泽东领导的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党、国民党、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等共同努力的结果。
哪一个谜底最符合谜面?试联系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谈谈选择 此谜底的理由。
3、远眺开始,双眼看整个图表,产生向前深进 的感觉,然后由外向内逐步辨认每一层的绿白线 条。

九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教学课件

九年级历史下册岳麓版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 教学课件

主要作用 加速作用
一四一 探究点:二战的结果、性质和影响
结果: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世界人 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影响: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
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 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战期间先进科技的出现, 为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战争教 育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人们 的普遍愿望。
一 探究点:“二战”的转折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 “二战” 的转折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1943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欧洲战场
1.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
1942.6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7~1943.2 1943.9
1942.10~11
2.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优翼 课件
学练优九年级下册(YL)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转折和胜利

导入新课
1945年9月2日, 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 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 国战列舰“密苏里” 号上举行。投降书的 签署,正式宣告日本 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 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最后胜利。
学习目标
一个碉堡,苏军士兵 顽强地打击敌军
卫自己的工厂
斯大林格勒战役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 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 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 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 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 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 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D. 诺曼底登陆

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PPT教学课件

2.易错点:误以为日本法西斯是因为遭受原子弹的攻击而 投降
日本法西斯在受到原子弹攻击之后很快便投降了,但不能 说日本法西斯是被原子弹打败的,它是在世界人民尤其是中国 人民的共同打击下败亡的。
第二战场的开辟
1.二战时,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会议是( C )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B.巴黎和会 D.慕尼黑会议
4.(2010 年天津模拟)1945 年,雅尔塔会议召开,一名记者
去采访,他肯定不会采访到下面哪位人物? ( D )
A.斯大林
B.罗斯福
C.丘吉尔
D.蒋介石
5.标志着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事件是( D )
A.诺曼底登陆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苏军攻克柏林

D.德国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 3 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4
德黑兰
诺曼底
斯大林
军国主义 联合国
1945
原子弹
1.易错点:误以为雅尔塔会议后立即成立了联合国 成立联合国的决定是在 1945 年 2 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提出来 的,而联合国的成立时间则是在 1945 年 10 月 24 日,两者是不 同的。另外注意 1942 年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和联合国没有 直接关系。
2.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是( C )
A.1943 年 6 月
B.1943 年 9 月
C.1944 年 6 月
D.1944 年 9 月
雅尔塔会议和法西斯德国的投降 3.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 际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建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C) A.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1945」运用於历史科教学实例

「1945」运用於历史科教学实例

2.學生心得分享
(1)邱薇庭: 參加這次的1945專案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以前從 來沒有做過這種專案,看到大家一起同心協力而做出的成果, 真的覺得很感動,雖然每個禮拜都要瘋狂的趕作業還寫出了 可怕的英文稿,但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這是課本當中學 不到的,沒有實際操作根本沒法深切體會箇中滋味,在做專 案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我找到了許多以前沒看過的資料、 書籍,因為我是找戲劇方面的,我也了解了1945年時的台灣 戲劇還知道要怎麼撰寫新聞稿,在翻英文稿的同時也訓練了 自己的寫作能力,無形中我進步了很多,能參加這次的專案 真是深感榮幸。
C. iEARN論壇 論壇 (2)尋求國內或是國外的合作對象 ) (二)實際執行 1.專案參與學生:鳳新高中二年三班。 專案參與學生: 專案參與學生 鳳新高中二年三班。 2.專案時程表 專案時程表
(1)九十四學年度上學期: )九十四學年度上學期: 1.本學期先訓練學生閱讀報紙的習慣與 本學期先訓練學生閱讀報紙的習慣與 能力。 能力。 2. 培養關心國際議題之習慣 3. 學習比較文化差異之洞察力
三、本專案問題與檢討
1.一切活動都在線上進行,有困難嗎? 2.如何尋求跨科教師的支援? 3.學習成效如何評估? 4.專案執行時最重要的是教師的事前規劃
四、結論 生命總在您願意嘗試的時候帶來驚喜
1.模式運用 (華文←→英文) ;(華文←→華文) 2.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方式 3. 以社團方式 ? 或是融入教學? 4. 以學生興趣出發之學習?
(2)九十四學年度下學期: )九十四學年度下學期: A.「1945」專案進度表 「 」專案進度表: B. 專案的進行平台是使用鳳新高中 網路學園
(A)教師 a.對虛擬教室建置及相關前置作業
b.每週課程進度公告

福田范雄《1945年的胜利》赏析ppt课件

福田范雄《1945年的胜利》赏析ppt课件

谢谢观赏
表现形式: 福田繁雄《1945年的胜利》的海报,采用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
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讽刺发动 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设计作品幽默、风趣,给观者一种视觉愉悦。
设计要:
·《1945年的胜利》的海报,构图极为精简,用最为简明的线、面 造型,作品的主题非常的明了,每一个看到这个招贴的人都会明 白他所要报答的意思,用最简单的画面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画面 的视觉冲击力强。福田繁雄把图形精简成抽象化了的炮筒和一个 倒飞的炮弹;
·在设计排版上,他用炮筒构成了画面的对角构图;作为警示 符号,把炮弹有意识与常规的视觉流程做反向状态处理;
·颜色只有黑、白、黄三种。图形符号表达的内涵通俗、平易, 哲理性强。一枚正在向下飞向炮筒的炮弹,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表现了“反对战争”的含义,令人回味无穷。
作品创意思想:
·福田的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运用图底关系、 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 ·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 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这部《1945年的胜利》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 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 性。
作品体现内涵:
·.画面构图极为精简,子弹反向飞回枪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含义深刻。 尽管图形符号所表达出的“反战”内涵清晰明了,但是色彩语言的表现是直接、 自发的,它所具有的符号意谓性是显而易见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他招贴里所要 传达的意思。 ·画面简洁,画面中只有黄、黑、白三种色彩,基本上由大块色构成,色彩单纯明 快,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对比强烈。作者运用具有警示作用的色彩符号,不仅 强化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深化了主题的内涵,既深刻又发人深省。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ppt4 北师大版

【初中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ppt4 北师大版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战胜利前的国 际国内形势怎样? 中国人民是怎样赢 得最后胜利的呢?
1、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国内形势 ①国际:美国投掷原子弹和苏联 对日宣战
②国内:中国军队展开全面反攻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
3、台湾回归 (1945年10月25日)
美 国 在 日 本 广 岛 、 长 崎 投 掷 原 子 弹
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抗日战争前夕是黎明前 最为黑暗的时刻,敌后抗 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 难,看看困难局面是如何 产生的,共产党采取了那 些措施去加以克服?
中 共 七 大
1945年 延安
七大会场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 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 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 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广岛
长崎
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 原子弹爆炸
广岛的原爆纪念建筑 遭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
年 八 月 八 日 , 苏 军 出 兵 东 北
一 九 四 五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 受到大连民众热烈欢迎。
1945年8月,苏联 红军解放旅顺。
1945年8 月9日,毛 泽东发表 《对日寇的 最后一战》 的声明,人 民军队发动 了对日寇的 全面反攻。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八路军进攻新保安
八路军解放张家口
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共40张PPT)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共40张PPT)

1.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
介石妄图阴谋发动内战。
2.时间: 1945年8月——10月 3.主要人物: 蒋介石VS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4.目的: 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共产党: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5.结果: 《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10日)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 军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 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兵 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 34%, 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断 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作战 的经验总兵力。
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RJ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一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内战的爆发
回顾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1945年8月15日
(2)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时间是:
1945年9月2日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1945年9月3日
人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3)影响: 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得到激发,农民踊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 我们外部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 在消灭中共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上的讲话
国民党的政治主张
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甚至不惜使用武力。
比较“国共代表大会的不同主张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
争取光明的前途
一党专政
二、重庆谈判
(1)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争取更多时间准备内战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3 专题3教学课件: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3 专题3教学课件: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共21张PPT)
五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攻克柏林
1945年4月25日,美苏军队在 易北河会师。苏军完成了对柏 林的包围,红军战士经浴血奋 战,于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 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
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8日
二、波茨坦会议
1.背景 在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来临前夕。 2.内容 ①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战败国的反思 ⒈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
德国
日本 ——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战胜国的反思
⒉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
——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
——肩负起大国责任和义务
●弱国的反思 ⒊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
——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
“双膝跪成直角,赋予世界一个全新的尺度”
惊 世 一 跪
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 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 难者纪念碑前
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集中营遇难 者纪念碑献花
《十一月之国》
“那是我所来之地,岁岁纪念第九个日期 也是我想离去之地,越过非我所建的篱 穿着错鞋奔向那我也有份的地方 我也有责任对那些残留着的肮脏” “打消债务或不计利息并不正当 那债应由我辈清偿”
在有如噩梦的历史里,加害与被害乃是一种最让人痛苦不自 在的关系。当加害者愈是拒绝记得,受害者只好变得更加痛 苦地铭记。只有加害者自己去记住,最后让它腐肉脱落,结 成新痂,才可蜕化为新人,并在不断凝视疮疤里提升自己。 只有加害者自己在记住里提升,受害者才会在遗忘里学会宽 恕,伤害始有可能被转化成彼此坦荡豁然的契机
●美国应该反思,在胜利在握的情况下,对日本平民实行 核攻击,是不是符合美国主张的人权、人道主义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學生心得分享
(1)邱薇庭: 參加這次的1945專案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以前從 來沒有做過這種專案,看到大家一起同心協力而做出的成果, 真的覺得很感動,雖然每個禮拜都要瘋狂的趕作業還寫出了 可怕的英文稿,但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這是課本當中學 不到的,沒有實際操作根本沒法深切體會箇中滋味,在做專 案的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我找到了許多以前沒看過的資料、 書籍,因為我是找戲劇方面的,我也了解了1945年時的台灣 戲劇還知道要怎麼撰寫新聞稿,在翻英文稿的同時也訓練了 自己的寫作能力,無形中我進步了很多,能參加這次的專案 真是深感榮幸。
(二)實際執行 1.專案參與學生:鳳新高中二年三班。 2.專案時程表
(1)九十四學年度上學期: 1.本學期先訓練學生閱讀報紙的習慣與
能力。 2. 培養關心國際議題之習慣 3. 學習比較文化差異之洞察力
(2)九十四學年度下學期: A.「1945」專案進度表: B. 專案的進行平台是使用鳳新高中 網路學園
「1945」運用於歷史科教學實例
報告人: 國立鳳新高中
吳翠玲 鄭祿珍
98.11.24
一.序曲
本專案源自於國際iEARN 專案 150 個之一(),其主 要學習內容是要求學生在自己的國 家調查在1945年時的生活面貌。
專案構想: 「回到1945」專案主要是邀請學生深入 探討於西元1945年(民國34年)發生於該國的歷史 過去。 學生們將以新聞記者的角度來報導當時的 人、事、地、物。 報導主題可包括當時自然災害、 科學新發現、流行服飾及想法以及戰後重建等等 題材。簡言之,題材不拘。
(3)張羽瑄:
從一九四五這個學習專案裡,我學會了利上網路上的資源, 因為平常學歷史很少會上網去找東西,但是因為這個專案的 需要,只好逼自己使用電腦,而且我們必須主動積極地學習, 而我找的諾曼第登陸,其實也算是滿好找的題材,但是整理 要花費好多的時間,也不夠新穎,所以我想這是下次可以改 進的地方。我想研究那時各地的流行服飾應該是滿好玩的, 也比較符合我的興趣才對!而最後的英文翻譯更是一項艱巨 的任務,自己開始起草前,簡直毫無頭緒,不過天下無難事, 慢慢的把句子翻出來,利用英文網站裡某些較接近的句子把 它給完成了,真是開心,不過批改的同學和老師一定很頭痛 吧,真是辛苦了!
(5)盧亭方: 透過參與這項專案,讓我對於1945這一年有更深入的了解。
不同於課本在這一年裡僅只以戰爭以及台灣光復為主題,由 全體同學共同投入本次研究,讓知識的範圍不再侷限於特定 方面。例如,以課本而言,主要都以當年的政治、軍事等事 件為主,但,藉由此次的專案學習,讓我們有機會認識此年 代的大眾流行、文化…等,使我對於1945年的印象,不再僅 限於課本上所編寫的內容。由課本學習歷史,所能得到的其 實並不多,因為它的取材大部分都以歷史上的大事件為導向。 但學習歷史這門學問,我想,並不只是研究少部份人的歷史、 名人的歷史。歷史,是由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的所有人所一同 創造出來的。我也因而瞭解,在追溯每段歷史的過程中,一 般民眾的生活、風俗習慣、文化等,亦是不容被忽視的一環。
(2)張邁文:
還記得剛開始做這項作業的時候覺得很麻煩,在作 業時心情都不好,更忘了去了解其中的意義;到後 來找資料的時候,作業突然間變得有趣,原來越了 解自己要報導的人物後就越有興趣,也就樂在其中 了,而且又能學到一些課本沒有教的知識,自己找 資料後消化吸收,去蕪存菁,印象更深刻了。其中, 也遇到一些瓶頸,像是把中文報導翻譯成英文時就 有點人仰馬翻了,不過,經過小組長和老師幫忙一 再的修改後,也逐漸上軌道。我發現要寫出一篇好 報導真不容易啊!
2.作品呈現:學生能將全班的作品集合起 來以網頁的方式呈現出來當時報紙的面 貌。
二.教學過程
(一)計畫擬定: 1.目標:就專案 2.計畫: (1)教學平台: A.歷史課堂 B.虛擬教室:鳳新網路學園 (.tw)
C. iEARN論壇 (2)尋求國內或是國外的合作對象
英文翻譯練習(中文版)
英文版
問卷調查
全班人數為39人於95.6.18~95.6.24完成網路學園的 問卷調查:
1.學生每週作業平均花費時間為1~2 小時者佔 46%、2~3 小時佔36%。
2.大部份家長對於透過網路教室進行學習表示 無意見,但約有30%的家長不贊同學生的網路 學習活動。
(A)教師 a.對虛擬教室建置及相關前置作業
b.每週課程進度公告
c.學生活動過程記錄:相本集
d.線上作業批改
(B)學生熟悉平台使用,包括:
a.討論版使用:包括全班性及個別小組。
b. 線上作業繳交:
(三)成果展現:
1.網頁: .tw/1303/1945/
3. 有別於傳統歷史授課的專案式學習,有 64%的 學生能更積極致力於學習,且有51%的學生表示 比較喜歡自己去找資料的學習方式。
4.有高達90%的學生認為以記者身份進行新聞 寫作是課程中最不同的學習經驗,另外,有 77%學生認為透過專案式學習能培養主動學習的 態度。
5. 其他回饋意見如:學習團隊合作的精神、能得的知識……等
(4)范宜珊: 在參與專案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盡自己的一份心力,而不
是像做個人報告一樣,只專注於自己的意見,從溝通、協調、 合作、分工,到最後共識的取得,報告的呈現,更重要的是 一個小組的凝聚力,都悠關著一項專案的進行效率和報告的 整體性,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這項較活潑生動的專案學習,相較於歷史課本裡學習到的, 有著顯著的差異,課本是一種全面性的學習,不論是哪個年 代都會涉略,講的是最主要發生的事件或思潮,而這次的專 案,多了自己找的資料,吸收消化變成自己的知識後,對於 一個年代裡的各個領域都能有所了解,彷彿自己就置身於那 個年代裡,不像學習課本那樣陌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熟悉、 親切感,真實體驗的感受。
成品: 本專案將視各國學生狀況不同而以網頁但又 兼具新聞稿方式呈現,同時該文稿也附上當時之 圖片。所有參與國家的學生作品之網址將集結於 一總網站。專案完成後歡迎教師下載成為有關 1945年相關課程教學。
參與學生年齡:7-18 歲
1.學生將化身為記者,以第一人稱的方式 報導在那個時間點所發生的事。主題可 以包括在1945年的自然災害、科學重大 突破、流行的變遷、或是戰後的重建。 主題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