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历史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历史重大事件课件PPT模板(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 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 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并亲自升起了 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 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1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目录
CONTENTS
1.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 2. 60-7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 3. 80-9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 4. 00-1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
第一章
建国初期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10月1号
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 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 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而不是开国大典。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设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我国南方等地视察,并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巡讲话。讲话针 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 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 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来改革开 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上,提出了新思路,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0010年代重大历史事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2008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人展解放军武警部队人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援下广大灾区人展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不但战胜了自然灾害而且铸就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震救灾精神
动态PPT ︱框架完整︱精美大气︱可以编辑 汇报人:XXX 时间:XX年XX月
历史背景图片PPT专题模板

不同地区和文化的历史背景PPT模板
亚洲历史与文化
展示亚洲各国历史遗迹、传统 文化、民族风情等图片,反映
亚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非洲历史与文化
展示非洲古代文明、部落文化 、自然风光等图片,反映非洲 的丰富性和原始魅力。
欧洲历史与文化
展示欧洲各国历史建筑、文艺 复兴艺术、民族服饰等图片, 反映欧洲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 色。
近代文化与科技
展示近代代表性文化成果、科技发明等,反映近代文化和科技的进步 。
现代历史背景PPT模板
当代社会风貌
展示当代城市、乡村、自然景观等图片,反映现 代社会的面貌和变化。
现代战争与和平
通过现代战争、和平时期的国际交流等图片,展 现现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当代文化与科技
展示当代代表性文化现象、科技产品等,反映现 代文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
多领域融合
历史背景图片的应用领 域将进一步拓展,不仅 局限于历史类PPT,还 可应用于文化、艺术、 科技等多个领域。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增加观众共鸣
历史背景图片往往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得演讲更具感染力 和说服力。
对未来历史背景图片在PPT中运用的展望
个性化定制
未来PPT制作工具将更 加智能化,能够根据用 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历 史背景图片推荐和定制 服务。
交互式体验
随着技术的发展,历史 背景图片有望与虚拟现 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相 结合,为观众提供更加 沉浸式的交互式体验。
古代壁画
如敦煌壁画等,展现古代 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内涵 。
古代文物
如青铜器、陶瓷等珍贵文 物背景图片,彰显古代工 艺水平和文化底蕴。
近代历史背景图片
中国历史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PPT模板

荒凉 毫无生气
危险 神秘 广阔
欧洲
西亚
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吗?
新疆地区
前138年 河西走廊
长安
张 出使 域 第二次 骞
西
前119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比较
时间 目的
第一次 第一次 公元公前元1前381年38年
联联络络大大月月氏氏,,夹夹击击匈匈奴奴
第二次 第二次 公元前公11元9年前119年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目录
• 张骞通西域 ZHANGQIANTONGXIYU • 丝绸之路 SICHOUZHILU • 西域都护的设置 XIYUDUHUDESHEZHI
丝路由来
汉通西域
了解西域
西汉初年的西域, 小国林立,受到匈 奴的控制和奴役。 大月氏被匈奴驱赶, 匈奴单于还把大月 氏国王的头盖骨制 成“饮器”。
访访问问西西域域各各国国建建立立友友好好关关系系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 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史学家)翦伯赞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 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 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 派使节,互通商旅。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历史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汉高祖时期 汉武帝时期
关系 战 战 和 战
思考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 关系发生变化取决 于什么呢?
危险 神秘 广阔
欧洲
西亚
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吗?
新疆地区
前138年 河西走廊
长安
张 出使 域 第二次 骞
西
前119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比较
时间 目的
第一次 第一次 公元公前元1前381年38年
联联络络大大月月氏氏,,夹夹击击匈匈奴奴
第二次 第二次 公元前公11元9年前119年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目录
• 张骞通西域 ZHANGQIANTONGXIYU • 丝绸之路 SICHOUZHILU • 西域都护的设置 XIYUDUHUDESHEZHI
丝路由来
汉通西域
了解西域
西汉初年的西域, 小国林立,受到匈 奴的控制和奴役。 大月氏被匈奴驱赶, 匈奴单于还把大月 氏国王的头盖骨制 成“饮器”。
访访问问西西域域各各国国建建立立友友好好关关系系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 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史学家)翦伯赞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有何影响?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 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 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 派使节,互通商旅。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历史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汉高祖时期 汉武帝时期
关系 战 战 和 战
思考
中原王朝与匈奴的 关系发生变化取决 于什么呢?
历史PPT模板

汉朝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汉朝成 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 等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西晋
东晋与南北朝
南北对峙时期,南方经济文化发展, 北方民族融合与改革。如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短暂统一后的王朝,八王之乱等历史 事件。
02 中世纪历史演进
历史PPT模板
目 录
• 古代历史概述 • 中世纪历史演进 • 世界古代文明发展脉络 •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探讨 • 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01 古代历史概述
远古时期
01
02
03
旧石器时代
人类起源与早期文化,如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等。
新石器时代
农业、畜牧业起源与发展 ,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 化、龙山文化等。
教育与普及
博物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通过讲解、导览、教育活动等方式, 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研究与交流
博物馆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动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
创新手段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应用前景
数字技术
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展示和传播,打破 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
传说时代
黄帝、炎帝、蚩尤等神话 传说,反映远古时期的社 会生活与信仰。
夏商周三代
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夏禹治水、启建立家天下 等历史事件。
商朝
青铜器时代的高峰,甲骨 文、商周金文等文化遗产 。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 度的建立,周公制礼作乐 等文化成就。
秦汉大一统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推行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等政策,汉朝成 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
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 等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西晋
东晋与南北朝
南北对峙时期,南方经济文化发展, 北方民族融合与改革。如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短暂统一后的王朝,八王之乱等历史 事件。
02 中世纪历史演进
历史PPT模板
目 录
• 古代历史概述 • 中世纪历史演进 • 世界古代文明发展脉络 •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回顾 •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策略探讨 • 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01 古代历史概述
远古时期
01
02
03
旧石器时代
人类起源与早期文化,如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等。
新石器时代
农业、畜牧业起源与发展 ,如河姆渡文化、仰韶文 化、龙山文化等。
教育与普及
博物馆作为公共教育机构,通过讲解、导览、教育活动等方式, 向公众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研究与交流
博物馆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平台,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推动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
创新手段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应用前景
数字技术
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展示和传播,打破 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
传说时代
黄帝、炎帝、蚩尤等神话 传说,反映远古时期的社 会生活与信仰。
夏商周三代
夏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夏禹治水、启建立家天下 等历史事件。
商朝
青铜器时代的高峰,甲骨 文、商周金文等文化遗产 。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 度的建立,周公制礼作乐 等文化成就。
秦汉大一统
中国近代史教育课件PPT模板(完整版)

这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 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发动农民自己动 手解决土地问题,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 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满足无地少地的农民的土地要求。在这条土地革 命路线的指导下,各个革命根据地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土地革 命推动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红军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 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 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 区寻求立足地。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1920.11)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 1930.1)
1928年6月 中共六大 1929.6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 1929.9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都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
中心城市
全三副篇力著量作去,科发展学乡分村析工了作国,际认和为国革内命政治形势阐明了武装斗
势争力、占建据立了革广命大政农村权之和后土,地即革可命以三联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
合理起论来,提包出围了城市中,国封革锁命城要市以,农这村样为革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 命武必装然夺胜取利政。权”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
——革命道路的探索
谢谢大家的聆听!
授课人:XXX
时间:201X年X月
16
1930年 毛泽东总结失败,提出并完善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滚!莫挨老子。
老汪啊,来跟我 一起干掉共产党。
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被国民党宣布为非 法,国民党对共产党员和 党的领导干部实行捕杀, 许多共产党员叛离组织, 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减少。
中心城市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 级的革命力量聚集在城市,作 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在 全国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地 位。城市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 中小城镇和农村的追随。
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 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 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 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 区寻求立足地。
《井冈山的斗争》 (毛泽东 1920.11)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毛泽东 1930.1)
1928年6月 中共六大 1929.6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 1929.9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都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
中心城市
全三副篇力著量作去,科发展学乡分村析工了作国,际认和为国革内命政治形势阐明了武装斗
势争力、占建据立了革广命大政农村权之和后土,地即革可命以三联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
合理起论来,提包出围了城市中,国封革锁命城要市以,农这村样为革中心,走“农村包围城市, 命武必装然夺胜取利政。权”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
——革命道路的探索
谢谢大家的聆听!
授课人:XXX
时间:201X年X月
16
1930年 毛泽东总结失败,提出并完善了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滚!莫挨老子。
老汪啊,来跟我 一起干掉共产党。
反革命政变
共产党被国民党宣布为非 法,国民党对共产党员和 党的领导干部实行捕杀, 许多共产党员叛离组织, 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减少。
中心城市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无产阶 级的革命力量聚集在城市,作 为政治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在 全国就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地 位。城市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 中小城镇和农村的追随。
ppt模板铭记历史(2024)

整。
解放战争
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新 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024/1/29
16
英雄人物事迹介绍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 统治,被尊称为“国父”。
2024/1/29
周恩来
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 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好 总理”。
杨靖宇
抗日英雄,领导东北抗日联军 与日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铭记历史有助于传承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
信心。
借鉴经验
铭记历史可以借鉴历史 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 蹈覆辙,推动社会进步
和发展。
6
激发爱国热情
铭记历史可以激发人们 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
凝聚力和向心力。
02 古代文明与传承
2024/1/29
7
古代文明成果展示
1 2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 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4/1/29
社会进步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 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如科技创新、制 度改革等。
国际关系
历史对于国际关系的形成 和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如 领土争端、外交政策等。
5
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尊重历史
铭记历史是对历史的尊 重,是对先人的敬仰,
也是对今人的启示。
2024/1/29
传承文化
21
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展望
2024/1/2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 系。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解放战争
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新 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2024/1/29
16
英雄人物事迹介绍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 统治,被尊称为“国父”。
2024/1/29
周恩来
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 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的好 总理”。
杨靖宇
抗日英雄,领导东北抗日联军 与日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
铭记历史有助于传承和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 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
信心。
借鉴经验
铭记历史可以借鉴历史 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 蹈覆辙,推动社会进步
和发展。
6
激发爱国热情
铭记历史可以激发人们 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
凝聚力和向心力。
02 古代文明与传承
2024/1/29
7
古代文明成果展示
1 2
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发 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4/1/29
社会进步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 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如科技创新、制 度改革等。
国际关系
历史对于国际关系的形成 和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如 领土争端、外交政策等。
5
铭记历史的重要性
尊重历史
铭记历史是对历史的尊 重,是对先人的敬仰,
也是对今人的启示。
2024/1/29
传承文化
21
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展望
2024/1/2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 系。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历史课件辛亥革命PPT模板

为什么辛亥革命首义在武昌
• 首先是敲响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丧钟。革命军攻克总督府, 占领武昌,消灭清军大批有生力量,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 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 燎原烈火,沉重打击了清政府,致使1912年2月清帝被迫 退位,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君主专制 统治。
武昌首义
熊秉坤---打响武昌首义第一枪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 近的楚望台军械所,吴兆麟被推举为临时总指挥。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 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 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辛亥革命
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次革命
目 录
CONTENTS
第一章节 背景 第二章节 过程 结果 பைடு நூலகம்三章节
第四章节 意义 第五章节 影响 总结 第六章节
清朝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 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 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 立地位 。
913年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但被袁击败。 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国会选举,正式当选中华民国总统。袁就职之 后,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断绝了一些革命党人分省独立的企图。 同时袁积极与列国交涉,保全了中国对蒙古和西藏的主权[156] 。但是袁 世凯1915年废共和称帝,遭到反对,引发护国战争,旋即宣布取消帝制。 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期。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死,黎元洪继任大总 统。孙中山则在广州多次组织护法政府(即“三次革命”),中国出现南 北分治局面。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统一的王朝》课件PPT模板

汉武帝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 书》《礼记》《周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 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从此,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消极影响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政治措施 “推恩令”
主父偃
封有作封封位长诸诸 号皇为给地外子侯侯 。帝侯其再,继王王
制国子次可承除死 定,弟分将王嫡后
,
政治措施
“推恩令”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 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 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得 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 诚。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削藩,夺地除国
政治措施 汉朝十三郡
建立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 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 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 他们为非作歹。
思 想
春
秋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
演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由于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恢复生产,促 进农业发展,以及减轻老百姓负担和减轻刑罚等,到汉景帝后期,汉 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官仓粮食囤积丰满,百姓的生活逐步富裕起 来,国库里的钱财多得无法计算,甚至连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汉文 帝和汉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同时为 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消极影响 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有专制作风、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政治措施 “推恩令”
主父偃
封有作封封位长诸诸 号皇为给地外子侯侯 。帝侯其再,继王王
制国子次可承除死 定,弟分将王嫡后
,
政治措施
“推恩令”
通过“推恩”这种相对和缓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原 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而归 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
不费一兵一卒,达到削弱王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而得 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而培养起了侯国的忠 诚。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高祖:郡国并行制→ 汉景帝:平“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削藩,夺地除国
政治措施 汉朝十三郡
建立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 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 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 他们为非作歹。
思 想
春
秋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
∙
演
秦
朝
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由于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恢复生产,促 进农业发展,以及减轻老百姓负担和减轻刑罚等,到汉景帝后期,汉 朝的经济迅速恢复起来,官仓粮食囤积丰满,百姓的生活逐步富裕起 来,国库里的钱财多得无法计算,甚至连串铜钱的绳子都烂了。汉文 帝和汉景帝的休养生息政策,使汉朝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同时为 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