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含解析)

合集下载

红对勾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解析

红对勾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含解析

课时作业36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 A.CO、SO、氟利昂B.SO、CO、氟利昂2222C.氟利昂、CO、SOD.CO、氟利昂、SO 2222解读: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联系的内容多,如温室效应与气候的变化,温室效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臭氧层的破坏与人体健康细胞癌变的联系,土地沙漠化与沙尘暴的形成等。

在学习中,要从原因与危害等方面去理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A2.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解读:“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对生态的破坏。

火山爆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人类掠夺式开发导致的结果。

答案:B1 / 13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解读: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又称为生态价值,而潜在价值是指目前还没有发现的价值。

答案:C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解读:运用平衡棒原理研制出新型导航仪属于生物多样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

课时作业1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解析:孟德尔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但需要考虑雌、雄蕊的发育程度,在花蕾期进行去雄,确保实现亲本杂交。

孟德尔依据性状是否稳定地遗传给后代,来判断某表现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

答案:D2.(2013·泰安模拟)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

问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 1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解析: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所以隐性纯合植株所产生F1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是风媒花,隐性纯合植株上可接受来自纯合显性植株和纯合隐性植株的花粉,从而产生显性性状后代和隐性性状后代。

答案:C3.(2013·温州五校联考)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对无色籽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 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解析:根据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 3”可知,玉米的有色籽粒、无色籽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应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5(含解析)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5(含解析)

课时作业45生态工程时间:2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我国桑基鱼塘模式,遵循的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利用此原理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答案:A2.旱灾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损害影响深远,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恢复,有的影响甚至具有不可逆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不具有抵抗干旱、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对干旱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D.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不可能由其他生物来代替解析:生态系统都有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我调节能力,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程度的加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加深,其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减小,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某种生物灭绝后,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来代替。

答案:C3.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解析: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B错。

生态农业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故A对。

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利用,使生产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另一产品的投入,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故A、C、D对。

答案:B4.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2(含解析)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2(含解析)

课时作业22染色体变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使生物性状发生变化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变化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现代遗传技术直接检验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由于某些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这些变化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相应的改变。

虽然倒位是某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但使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了改变,也可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变化。

答案:C2.(2013·浙江五校联考)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可能产生变异,下列叙述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可遗传变异是() A.DNA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发生基因突变B.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导致基因重组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只有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发生在有丝分裂中,A为基因突变,B、C为染色体变异,D为基因重组。

答案:D3.(2013·南京模拟)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解析: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减Ⅰ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另一种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B选项属于染色体变异。

D选项属于基因突变。

答案:B4.(2013·福建毕业班质检)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D.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解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VIP专享】【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含解析)

【VIP专享】【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0(含解析)

课时作业20 基因的表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同一生物体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DNA分子中,可能储存有相同的遗传信息B.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C.不同mRNA分子中,可能含有相同的密码子D.不同核糖体中,不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DNA分子可能储存相同的遗传信息;同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有些基因在所有的细胞中都可以表达,比如控制呼吸酶的基因;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核糖体只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与mRNA的种类密切相关,同一mRNA结合的核糖体上翻译出的多肽都是相同的。

答案:D2.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解析: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DNA的复制和表达,DNA的表达通过转录及翻译过程实现。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翻译过程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的,翻译以mRNA为模板,m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的,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NA复制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的,复制一次形成两个DNA分子。

DNA复制形成DNA分子,转录形成mRNA分子,翻译形成肽链,因此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C3.(2013·沈阳四校阶段测试)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D.在真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为模板转录形成RNA,也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DNA解析: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逆转录过程只存在于少数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内。

《红对勾》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评估测试

《红对勾》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评估测试

全册综合评估作业时限:60分钟 作业满分:100分作业时限:60分钟 作业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 =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A .30%B .26%C .36%D .35%2.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组成4个染色体组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3.如下图为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胞胎,对该病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1号和2号基因型相同C.3号和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D.3号和4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9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B.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D.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5.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

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6.用灰果蝇和纯系的黄果蝇杂交得到下表结果,请指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B.黄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灰色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黄色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7.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A.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B.前者所有细胞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1.A该生物产生的配子Ab、aB、AB、ab分别占1/10、2/10、3/10、4/10,故该生物自交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1/10)2+(2/10)2+(3/10)2+(4/10)2=30%。

[VIP专享]【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含解析)

[VIP专享]【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0(含解析)

课时作业30 植物的激素调节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东城区检测)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B.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既可以直接参与代谢,又可以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D.对于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析:单侧光照射引起的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属于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属于极性运输。

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根尖、茎尖。

生长素是生长调节物质,不能直接参与代谢。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对于根和茎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C2.(2013·河南调研)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解析:本实验只能说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故B错误。

对照组仍应有胚芽鞘尖端,故C错误。

要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有形态学上下端对调的对照实验,故D错误。

答案:A3.(2013·福州八中质检)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解析: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不同之外,其余变量都相同,这样的实验结果(因变量)才能反应自变量的作用。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含解析)

【红对勾】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1(含解析)

课时作业2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果基因中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那么一定会导致()A.遗传性状的改变B.遗传密码子的改变C.遗传信息的改变D.遗传规律的改变解析: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该顺序改变时,遗传信息一定改变。

由于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如果顺序改变影响非编码区,则mRNA上的遗传密码子就不会改变,即使密码子改变,因为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多个密码子,也不一定导致氨基酸种类变化,即性状不一定改变。

答案:C2.(2013·郑州质量预测)某一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了两个碱基对。

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A.置换单个碱基对B.增加3个碱基对C.缺失3个碱基对D.缺失5个碱基对解析:某基因的起始端插入两个碱基对后,在插入位点后的所有密码子均改变,导致合成的蛋白质在插入位点后序列全发生改变。

若此时在附近缺两个碱基对或增加1个碱基对,即总碱基对的增减数为3n,则可能对将来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影响较小.答案:D3.(2013·浙江模拟考试一)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解析: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答案:B4.棉花某基因上的一个脱氧核苷酸对发生了改变,不会出现的情况是()A.该基因转录出的mRNA上的部分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B.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C.该细胞中tRNA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结构没有发生改变解析:基因无论怎样突变,都不会引起细胞中氨基酸的转运工具——tRNA的种类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7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A.基因在染色体上B.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都可以体现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平行关系;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不能很好说明二者的平行关系。

答案:B2.(2013·长春质检)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D.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解析: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答案:D3.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A.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作为遗传物质的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解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可自由组合。

答案:C4.(2013·潍坊一模)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1/16D.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蝇中黑身白眼占1/8解析:对于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后代雌雄都是灰身,说明灰身为显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正反交后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且雌性亲本为红眼时,后代全为红眼,可判定红眼为显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组合①中,F1的基因分别为AaX B X b和AaX B Y,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1/4AA×1/2X B X B=1/8。

答案:C5.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解析:X、Y虽然形态大小不同,但有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属于同源染色体。

答案:D6.(2013·西安质检)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不抗病A.B.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子代中抗病和不抗病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都为3:1,无性别差异,可判断出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再根据无中生有(亲本都为抗病个体,后代出现不抗病个体),可推出不抗病为隐性性状。

子代中,雄株全表现为不抗霜性状,雌株全表现为抗霜性状,子代性状与性别相关,可判断出抗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父本为子代雌性个体提供抗霜基因,母本为子代雌性个体提供不抗霜基因,而子代雌性个体全表现为抗霜性状,可推出不抗霜为隐性性状。

答案:B7.右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解析:因男女均可以患该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

因系谱图中亲、子代均有患者,其遗传方式可能为隐性,也可能为显性。

如果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则4号个体应正常,与图不符合,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基因型为Aa,3、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和2号。

如果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号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X A X a和X a Y,则子代会出现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的患者,与题意相符合,则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1、2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aa,则子代男、女均可患病,也与系谱图相符合,且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答案:C8.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XXY三体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A.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Y染色体数目B.人取决于是否含有X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C.人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果蝇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D.人取决于X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Y染色体解析:人的XXY三体发育成男性,与Y染色体有关;而果蝇的XXY 三体发育成雌性,与两个X染色体有关。

答案:C9.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A项叙述为XY型性别决定,这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在某些生物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些,如果蝇;X染色体既可以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以出现在雄配子中;有些生物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有些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中没有性染色体,只有常染色体,如蜜蜂。

答案:A10.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设颜色基因为A、a,长翅基因为B、b。

亲本的基因型为()C.BbAa BbAa D.BbX A X A BbX A Y解析:从题表看出在雌性中全为红眼,雄性中既有红眼也有白眼,眼色遗传为伴X遗传,亲本为X A X a和X A Y;长翅与残翅无论在雄性还是在雌性中,比例都是3:1,说明为常染色体遗传,长翅为显性,亲本为Bb和Bb,将两种性状组合在一起,亲本基因型为BbX A X a和BbX A Y。

答案:A11.(2013·山东日照二模)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aX W、AY、aY四种解析:甲图生物的基因型是AaDd,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丙图中双亲患病,而女儿正常,所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中果蝇基因型是AaX W Y,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aX W、AY、aY四种。

答案:D12.(2013·北京房山期末)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解析: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说明暗红为显性。

纯种暗红眼♀(X A X A)×纯种朱红眼♂(X a Y)得到F1只有暗红眼(X A X a、X A 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 A Y) 2(X A X A、X A X a) 1(X a Y)。

纯种朱红眼♀(X a X a)×纯种暗红眼♂(X A Y)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X A X a),雄性为朱红眼(X a Y),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X A X a) 1(X a X a) 1(X A Y) 1(X a Y)。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2013·广州一模)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________染色。

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个巴氏小体。

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 A 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

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观察染色体时可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正常雄猫体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不会形成巴氏小体。

由题意可知,当体内含三条X染色体时,有两条会形成巴氏小体。

当染色体高度螺旋化时,基因表达的转录过程无法进行。

橙黑相间说明该个体同时含A和a基因,所以基因型为X A X a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