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专题:化学一轮复习章节检测(1)

合集下载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201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练习

第二节化学反应能源反应热的计算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

1~6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 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铵受热分解B. 乙烷燃烧C•铝粉与硫酸反应D .氧化钠溶于水2.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

下列有关人类满足生活和生产活动需求做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第29 届奥运会的火炬燃料丙烷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符合中国政府办一个“绿色奥运”的承诺B•“长征”系列火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推进剂(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属于环保燃料C. 2007 年在太湖发生的蓝藻“水华”现象是该区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造成水域富营养化的结果D. 研究人员用植物碳水化合物制造出了柴油燃料,属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 -1 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 (aq) +0H-(aq)=出0 (I) ;△ H=-57.3kJ • mo- L分别向1 L 0.5 mol • -1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 H1、△ H2、△ 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 △ H1> △ H2> △ H3B. △H2<A H1< △H3C. A H1= A H2= A H3D. A H1>A H3>A H24. 半导体工业用石英砂做原料通过三个重要反应生产单质硅SiOi (s) -2C <s) =Si (s) -2CO (g);(石英砂〉(粗硅)AHl=682.44U.molSi (s) -2C1:<g) =SiCl4(1” AH2^657,01 kJ mol(粗硅}SiCU(1)~2Mg (s) =2MgClj (s) -Si (s)(纯硅》AH3—625.63 IcJ.mal生产1.00 kg纯硅的总反应热为()A. -21435.71 kJB. -600.20 kJC. +21435.71 kJD. +1965.10 kJ5. (2009年四川卷)25 C, 101 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化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C.1 mol水分子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1 mol氧原子D.一个NO分子的质量是a g,一个NO2分子的质量是b g,则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是(b-a) g·mol-1解析:选C。

A项,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是质量、数量单位;B项,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而不是12 kg;D项,由题意只能求出氧原子的质量为(b-a) g。

2.(2010年高考上海卷)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 A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D.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 A解析:选B。

A项没有指明N2和C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正确;C项Na2O2所含的离子为Na+和O2-2,故1 mol 离子总数为3N A;D项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

3.(2010年南京高三二模)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是N AB.28 g N60(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中含有的N—N键数目为1.5N AC.0 ℃、1.01×105Pa时,11.2 L氧气中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常温下,将5.6 g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 A解析:选C。

A项,1个H2O分子含有的中子数为8,1个D2O分子含有的中子数为10,故0.1 mol H2O和D2O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小于N A;B项,1个N原子与3个N原子形成3个N—N键,每个N—N键被2个N原子共用,则28 g N60中含有N—N键为28 g14 g/mol×60×3×602=3 mol,即3N A个,故不正确;C项,0 ℃、1.01×105 Pa为标准状况,11.2 L氧气为0.5 mol,所含氧原子数为N A,正确;D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故5.6 g铁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2N A,故不正确。

2011届高考化学专题单元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化学专题单元复习训练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化学专题单元复习训练题及答案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09&#8226;潍坊模拟)下列事实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①用盐卤点豆腐②用明矾净水③河海交接处易形成沙洲④一束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⑤一支钢笔使用不同牌号的蓝黑墨水易出现堵塞A.①②⑤B.①③④⑤.①②③④⑤D.全部都无关解析:①为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②为带异种电荷胶体粒子相遇,胶体聚沉;③为海水中有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④为胶体的丁达尔现象;⑤为带异种电荷胶体粒子相遇,胶体聚沉,所以选答案:2.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①Fel3②H2S4③NH4N3④Hl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只有①③④D.全部解析:①2Fe+3l2=====点燃2Fel3;②S3+H2===H2S4;③NH3+HN3===NH4N3;④H2+l2=====点燃2Hl故①~④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答案:D3.对于反应2n4+16Hl===2l+2nl2+l2↑+8H2,若有01 l n4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转移电子0 lB.生成l2 0 l.参加反应的Hl为16 lD.l2是还原产物解析:01 l n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01 l×=0 l,生成l2为01 l×2=02 l,参加反应的Hl为01 l×8=08 l,l2是氧化产物,故只有A正确.答案:A4.(2009&#8226;深圳五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②化合物:al2、烧碱、聚苯乙烯、HD③电解质:明矾、胆矾、冰醋酸、硫酸钡④同系物:H22、2H42、3H62、4H82⑤同位素:12 6、13 6、14 6A.①③④B.③⑤.②③④D.②④解析:①石炭酸为苯酚的俗称,属于化合物,水银为汞的俗称,属于单质;②中聚苯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HD属于单质;④中H22为甲酸,而2H42、3H62、4H82既可能为羧酸,又可能为酯类.答案:B.(2009&#8226;海淀模拟)氰氨基化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aN2的化学方程式为a3+2HN===aN2+↑+H2↑+2↑在该反应中()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B.HN是氧化剂.a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D.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解析:本题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如下:a3+2H+1+2N===a +4N2+↑+H20↑+2↑,注意到生成物2中的碳元素自a3,其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可知,H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6.常温下,加水冲稀时(H+)/(H-)的值明显减小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l-、N-3、H3-②+、Fe2+、I-、S2-4③Ba2+、l -、N-3、Na+④Na+、a2+、l-、H-3⑤+、S2-3、l-、N-3A.②③B.①③⑤.②④D.②③⑤解析:加水冲稀时(H+)/(H-)的值明显减小,说明溶液呈酸性,即每组添上氢离子,只有A选项符合.答案:A7.在反应l3+6Hl(浓)===l+3l2↑+3H2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A.1∶6 B.6∶1.1∶D.∶1解析:6 l Hl参加反应,只有l Hl被氧化,另1 l Hl生成l,1 l l3参加反应,被还原的氯原子为1 l,故选D答案:D8.(2009&#8226;杭州高三质检)下列说法或化学用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炽热的炭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H++3N-3===2+3N2↑+H2B.某无色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Fe2+、H+、l-、a2+、N-3 .01 l/L的碳酸钠溶液100 L中含有2-3的个数小于001NAD.少量潮湿空气进入盛有漂白粉的容器中:a(l)2+22+2H2===2Hl+a(H3)2解析:与浓硝酸的反应为:+4HN3(浓)===2↑+4N2↑+2H2,A错;Fe2+为浅绿色,且在酸性溶液中与N-3不能共存:3Fe2++4H++N-3===3Fe3++N↑+2H2,B错;由于2-3发生水解,01 l/L的碳酸钠溶液100 L中含有2-3的数目小于001 NA,对;少量潮湿空气与漂白粉反应生成a3:a(l)2+H2+2===a3↓+2Hl,D错.答案:9.与铁相似,金属锡能溶于盐酸生成氯化亚锡,氯化亚锡又能被氯化铁氧化为氯化锡.则下列有关粒子氧化、还原能力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氧化能力:Sn4+&lt;Sn2+B.氧化能力:Fe3+&lt;Sn4+.还原能力:Fe2+&lt;Sn2+D.还原能力:Fe&lt;Sn解析:据条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①Sn+2Hl===Snl2+H2↑②Snl2+2Fel3===2Fel2+Snl4,由此可判断出:氧化能力Fe3+&gt;Sn4+&gt;Sn2+,还原能力Fe&gt;Sn&gt;Sn2+&gt;Fe2+,故只有正确.答案:10.用48 L 01 l/L的FeS4溶液,恰好还原24×10-3 l[R(H)2]+离子,则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A.+2价B.+3价.+4价D.+价解析:由题意可知: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分别为铁元素和R元素.首先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算出[R(H)2]+中R的化合价为+再设R元素的最终价态为x,由电子守恒有:48×10-3L×01 l/L×(3-2)=24×10-3 l×(-x),解得x=3答案:B11.(2009&#8226;上海七宝中学模拟)向X的溶液中加入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与右图所示情形吻合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A.向NaH和a(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2B.向Hl和Al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H.向NH4Al(S4)2溶液中滴加NaHD.向NH4l和g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H解析:题目中已强调“注意线段的斜率”这句话,所以更应明确图象表示的是一个等腰梯形,而非斜梯形.选项B中滴加的NaH溶液应先和Hl反应,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不合题意.选项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是:Al3++3H-===Al(H)3↓,NH+4+H-===NH3&#8226;H2,Al(H)3+H-===Al-2+2H2,可知所得的图形是一个斜梯形.选项D中生成的g(H)2沉淀不溶于NaH,因此沉淀量不会减少.选项A中,从化学原理分析,反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a2++2H-+2===a3↓+H2;第二阶段是2H-+2===2-3+H2(若认为有下列反应发生:a3+H2+2===a2++2H-3,由于有H-的存在,则有反应a2++2H-3+2H-===a3↓+2H2+2-3随之发生,这就相当于a3没有溶解);第三阶段是a3的溶解过程:a3+H2+2===a2++2H-3答案:A12.对于反应:aH2+2H2===a(H)2+2H2↑,有下列叙述: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水是氧化剂④aH2中的氢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B.②④.只有①D.③⑤解析:,因此可看出: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H2是还原剂,其中的氢元素被氧化,而H2是氧化剂,其中的氢元素被还原,故选D答案:D13.(2009&#8226;合肥市测试)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2+PtF6===2(PtF6),已知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反应中,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B.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 l 2(PtF6)则转移1 l电子D.在2(PtF6)中不存在共价键解析:由题知2(PtF6)中Pt为+价,F只有-1价,所以为+12价,元素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PtF6是氧化剂,电子转移数目为1e-;+2离子中存在着共价键,所以D不正确.答案:14.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Fe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Fe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Fel3溶液能产生Fe(H)3沉淀堵住伤口D.Fe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解析:止血就是要让伤口处血液快速凝固,堵塞伤口,不让血继续外流.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以胶体形式分散在血液中,用Fel3止血,是使血液中胶体介稳性条被破坏,即中和了胶体粒子吸附的电荷,使胶体粒子相互吸附变大而聚集沉降.因血液中H-的量极少,肯定不是产生了Fe(H)3答案:B1.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能够说明次氯酸是弱电解质的是()A.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l=====光2Hl+2↑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白色沉淀:a(l)2+2+H2===a3↓+2Hl.次氯酸与氢氧化钠中和:Hl+NaH===Nal+H2D.次氯酸与H2S3作用:Hl+H2S3===H2S4+Hl解析:A中体现Hl的不稳定性;B中碳酸是弱酸,通入二氧化碳产生Hl,说明Hl比H23还弱;项体现Hl的酸性;D项说明Hl具有强氧化性,故只有B正确.答案:B16.(2009&#8226;长郡中学模拟)向10 L 01 l/L的uS4溶液中加入10 L 01 l/L NaH溶液时,产生一种蓝色沉淀,溶液中的u2+几乎被沉淀完全,该蓝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A.u(H)2 B.u2(H)23.3u(H)2&#8226;uS4 D.u(H)2&#8226;NaH解析:本题不能凭经验选A或B,应通过定量计算确定沉淀的组成反应前n(u2+)=1×10-3 l,n(H-)=1×10-3 l,根据离子方程式u2++2H-===u(H)2↓可知反应后铜离子过量,但题干中告知溶液中的u2+几乎被沉淀完全,因此剩余的u2+只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S2-4结合成uS4并与u(H)2一并形成碱式盐沉淀,所以选项正确.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2分)17.(7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1)甲同学认为这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是________(填粒子的化学式,下同);乙同学认为这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________是使溶液变黄色的物质.(2)现提供以下试剂: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_______同学(填“甲”或“乙”)的推断是正确的,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选用试剂实验现象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解析:溴水通常呈现橙红色,滴入水中,能使水呈现黄色,但由于氧化性Br2&gt;Fe3+,所以溴水能使Fe2+转化为显黄色的Fe3+,所以乙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验证的方法可以向溶液中加入l4溶液,若有机层无色,说明溴单质已参与反应;或者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单质溴与Fe2+已反应生成Fe3+答案:(1)Br2Fe3+(2)乙选用试剂实验现象第一种方法有机层无色第二种方法D溶液变红18(8分)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Fe2x,3&lt;x&lt;4,=n、Zn、Ni,其均显+2价,下同),由铁酸盐Fe24经高温还原得到,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酸性氧化物分解除去,转化流程如下:(1)已知铁酸盐(Fe24)被H2高温还原时,发生反应的Fe2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还原产物Fe2x中x=________,Fe2x中+2价铁与+3价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在酸性溶液中,Fe22-4易转化为Fe2+:Fe22-4+2e-+8H+―→2Fe2++4H2有2n4、Na23、u2、Fe2(S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Fe24被还原时,Fe24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电子守恒,则(3-2x-22)×2×2=2,x=3,即Fe在Fe2x的平均价态为+2价,则Fe2+和Fe3+物质的量之比为1∶1(2)要使Fe22-4被还原,应选择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只能是u2,反应的方程式为:Fe22-4+u2+10H+===2Fe2++2u2++H2答案:(1)31∶1(2)Fe22-4+u2+10H+===2Fe2++2u2++H219.(9分)(2009&#8226;黄冈秋季期末)A、B、、D四种可溶的化合物(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分别由阳离子Na+、g2+、Al3+、Ba2+和阴离子H-、l-、S2-4、2-3两两组合而成.为了确定这四种化合物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将四种化合物各取适量配成溶液,分别装入四支试管.②取A溶液分别滴入另外三种溶液中,记录实验现象如下:B溶液――→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再加A溶液沉淀不溶解溶液――→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再加A溶液沉淀不溶解D溶液――→滴入A溶液白色沉淀――→再加A溶液沉淀部分溶解③向B溶液中滴入D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2)上述②的第三次实验,再加入A,沉淀部分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③中若是向溶液中滴入D溶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解析:分析4种阳离子和4种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可知2-3只能与Na +结合成Na23,则H-只能与Ba2+结合成Ba(H)2对照实验②可知A为Ba(H)2,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可能是Ba3、g(H)2、Al(H)3、BaS4,D溶液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再加Ba(H)2溶液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D 是Al2(S4)3溶液B可能是Na23或gl2,根据实验③可确定溶液B是gl2,则是Na23(2)中沉淀部分溶解属于铝盐的性质.(3)中2-3与Al3+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气体和沉淀.答案:(1)Ba(H)2gl2Na23Al2(S4)3(2)Al(H)3+H-===Al-2+2H2(3)冒出大量气泡,同时生成白色沉淀20.(9分)已知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其中臭氧部分转化为氧气.(1)写出并配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3)该反应包含两种反应:①氧化反应为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②还原反应过程的反应式为________.(4)反应中1 l臭氧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________l电子.解析:据题目可知该反应中是3将I氧化为I2,其中部分3转化为2,因此反应物中还有H2,生成物中有H,据得失电子守恒不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I+H2===2H+I2+2,所以氧化剂为3,还原产物为H,还原反应为3+H2+2e-===2H-+2,因此1 l 3得到2 l 电子.答案:(1)3+2I-+H2===2H-+I2+2(2)3H-(或H)(3)①I-I2②3+H2+2e-===2H-+2(4)得到 221.(9分)有X、、Z三种元素,已知:①X2-、-均与的气态氢化物分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②Z与可组成化合物Z3,Z3溶液遇苯酚显紫色.请回答:(1)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2)将Z3溶液滴入沸水可得到红褐色液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液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写序号字母).a.光束通过该液体时形成光亮的“通路”b.插入电极通直流电后,有一极附近液体颜色加深.向该液体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d.将该液体加热、蒸干、灼烧后,有氧化物生成(3)X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①已知一定条下,每1 l该气体被2氧化放热980 若2 l该气体与2 l 2在此条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是1764 ,则该气体的转化率为________.②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含1 l 的一种含氧酸(该酸的某盐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溶液在一定条下反应,可生成一种强酸和一种氧化物.若有1×602×1023个电子转移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解析:根据信息Z3遇苯酚呈紫色,说明Z3为Fel3则为l元素,Z 为Fe元素又因为X2-与l-电子总数相同,所以X为S元素.(1)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l4(2)Fel3滴入沸水制得Fe(H)3胶体.方程式为Fe3++3H2=====△Fe(H)3(胶体)+3H+,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发生电泳,将胶体加热蒸干得Fe(H)3,灼烧得Fe23故选择a、b、d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以聚沉,故不正确.(3)①S单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S2气体.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烧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比例变化.所以列出关系式:S2~ΔH1 l 98x 1764∴x=1764 ×1 l98 =18 l,产生1764 热量反应掉S2 18 l∴转化率为18 l2 l×100%=90%②由条可知该反应为S2与H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被氧化为H2S4,而Hl3在反应中被还原得到1 l电子,所以其产物为l2,据得失电子守恒即可写出该化学方程式为S2+2Hl3===H2S4+2l2答案:(1)Hl4(2)Fe3++3H2=====△Fe(H)3(胶体)+3H+a、b、d(3)①90%②S2+2Hl3===H2S4+2l222.(10分)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n2)制备n4,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固体H和l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2n4)和l;用水溶解,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2n4转变为n2和n4;滤去n2沉淀,浓缩滤液,结晶得到深紫色的针状n4请回答:(1)由软锰矿制备2n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2)用2n4制备n4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2 g软锰矿(含n2 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n4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4)n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24反应生成n2+和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上述制得的n4产品016 g,恰好与033 g纯Na224反应完全,计算该n4的纯度.解析:(1)根据化合价升降法可得软锰矿与过量固体H和l3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2+6H+l3=====高温32n4+l+3H2;(2)2n4酸化得n2、n4,离子方程式为3n2-4+4H+===n2↓+2n-4+2H2(3)由上两小题的两个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计量关系为:n2~2n4~23n487 18×232.g×80% xx=18×23×2 g×80%87=24 g(4)2n4+Na224+8H2S4=====△2S4+2nS4+Na2S4+102↑+8H2 ()设该n4的纯度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n4~Na2242×18 g/l 134 g/l0.16 g× 033 g=033 g×2×18 g/l016 g×134 g/l×100%=98%答案:(1)3n2+6H+l3=====高温32n4+l+3H2(2)3n2-4+4H+===n2↓+2n-4+2H2(3)24 g(4)2n4+Na224+8H2S4===2nS4+2S4+Na2S4+102↑+8H2 ()98%。

2011届高三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包1.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

2011届高三化学(新课标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包1.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

① 将 35.5 g Na 2SO4 溶于 250mL水中
!第 1 页 共 8 页
② 将 80.5g Na 2SO4· 10H2O 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
③ 将 50 mL 5.0 mol/L Na 2SO4 溶液用水稀释至 250 mL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250 mL D.①②③
7.用 N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 22.4L SO 3 中所含分子数为 NA
B.46gNO2 和 N2O4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一定是 3NA C.在标准状况下,含 NA 个氦原子( He)的氦气所含的分子数是 D . 2.24LN 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 0.2 NA学科网
0.5N A
8.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需插入液面以下的有(
C4 H8O2
- 83.6
77.06
C2 H4O2
16.6 117.9
0.898 1.049
微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 溶剂
易溶于水和乙醇及其他有机溶 剂
A. Na2CO3 萃取法 B .升华法 C .水洗分液法 D .蒸馏法
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其中最适宜氯化铵和氯化钠固体分离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11.下列有关试纸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干燥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 pH 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该溶液
pH
B.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C.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必然是
SO2
D.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所测 pH 一定不准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综合检测(一)(1)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综合检测(一)(1)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末综合检测(一)(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淀粉­KI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I-+Cl2===I2+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Ca2++2OH-===CaCO3↓+CO+2H2O 解析:选B。

A项,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钠:4Na+O2===2Na2O,A项错误;C项,过氧化钠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是由于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C项错误;D项,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少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CaCO3↓+H2O,D项错误。

2.(2018·湖北四校联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2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3NAB.1 mol NH所含质子数为11NAC.2 mol SO2与1 mol O2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为2NA D.NO2与足量H2O反应产生1.12 L NO,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0.1NA 解析:选B。

选项A中标准状况下H2O2为液体, A项错误。

选项B中1 mol NH中含有10 mol电子,11 mol质子,故所含质子数为11NA,B项正确。

选项C中涉及的反应为可逆反应,生成的SO3分子数应小于2NA,C项错误。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全套专题练习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全套专题练习

目录第一单元基本概念 (2)Ⅰ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用语 (2)Ⅱ化学中常用计量 (5)Ⅲ化学反应与能量 (9)Ⅳ溶液 (14)第二单元基础理论 (18)Ⅰ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8)Ⅱ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24)Ⅲ电解质溶液 (30)第三单元有机化合物 (39)I 有机化合物基本概念 (39)Ⅱ有机反应和有机物的性质 (45)Ⅳ有机综合问题 (54)第四单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66)第五单元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73)第六单元基础化学实验 (81)Ⅰ实验基本操作 (81)Ⅱ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88)第七单元设计实验方案 (98)第八单元基础计算 (105)Ⅰ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05)Ⅱ有关溶液的计算 (108)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专题练习第一单元基本概念Ⅰ物质的组成、分类及用语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漂白粉 B.胆矾 C.铝热剂 D.汽油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蜂蚁螫咬处涂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可以减痛 B.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C.橡胶老化. D. 用四氯化碳可擦去圆珠笔油渍4.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lmg。

此处所标成分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5.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6.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

下列有关C2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2O3是CO2是同素异形体 B.C2O3和CO燃烧产物都是CO2C.C2O3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 D C2O3是CO2都是碳酸的酸酐7.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8.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 ) A.SiO2 B.C6H5OH C.NH4Cl D.P9.下列物质固态时,必定是分子晶体的是 ( ) A.酸性氧化物 B.非金属单质 C.碱性氧化物 D.含氧酸10.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7个中子、净电荷数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可能是 ( ) A.13Al B.13Al C.13C D.13C11.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纯净化合物的是 ( ) A.氨气、溴蒸气、氯气 B.汽油、甘油、油脂C.冰、干冰、冰醋酸 D.胶体、重水、消石灰12.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氢氟酸、烧碱、绿矾 B.磷酸、纯碱、芒硝C.石炭酸、苛性钠、醋酸钠 D.硫酸氢钠、碱石灰、皓矾13.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14.下列电子式中,错误的是()15.实验测得CO和O2混合气体的密度是氢气的14.5倍,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 ) A、25.0% B、27.6% C、72.4% D、75.0%16.某种物质经分析得知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它一定是一种单质 B.它一定是纯净物C.它不可能是混和物 D.它不可能是化合物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H2O和H2O2是同素异形体 B.油酸和软脂酸互为同系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α一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皆为共价化合物 D.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一定是该酸的酸酐19.近年用红外激光技术研究液氢,发现范德华力也可以引起微粒间的反应。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从学化学单元过关检测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从学化学单元过关检测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用棕色细口试剂瓶,而钠保存在盛有煤油的无色广口试剂瓶中B.用NaOH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D.检验某溶液里是否含有Fe2+时,可先滴加新制的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解析:硝酸银见光分解,应保存在能避光的棕色试剂瓶中,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应置于煤油底部隔绝空气,A项正确;焰色反应应使用稀盐酸洗涤铂丝,B项错误;pH试纸湿润相当于稀释溶液,数值不准确,C项错误;KSCN用于检验Fe3+,先向溶液中加入氧化剂氯水,不能确定是Fe3+还是Fe2+,D 项错误。

答案:A2.下列各图所示实验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项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于从水中萃取碘;B项从a导入可收集H2,从b导入可收集CO2;C项坩埚不能带盖密闭加热;D项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溶液。

答案:B3.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是( )①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直立试管②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③分馏石油时,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④酒精灯用完后,用嘴吹灭⑤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合液时,四氯化碳和水层依次从漏斗下口放出,用不同的容器承接⑥往试管中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向着手心A.①②⑥B.①⑤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⑤⑥解析:①正确,②正确,③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烧瓶的支管口处,④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⑤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⑥正确。

答案:A4.(2014·海南卷)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解析:灼热的CuO可以与H2和CO反应,所以B选项错误;镁粉也可以与N2反应,应该用灼热的铜粉除去,所以C选项错误;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所以D选项错误。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检测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章检测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第一章单元测验满分100 分,时间100 分钟)1、将反应Mn2+ + BiO3- + H+MnO4- + Bi3+ + H20 配平后,H+的化学计量数为)A、8B、10C、14D、302、在3Cl2 +8NH3 =6NH4Cl +N2 反应中,还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Cl 2B、NH3C、NH4ClD、N23、在反应KI +5KIO 3 +3H2S =3I 2 +3K2SO4 +3H2O 中,被氧化的碘元素和被还原的碘元素的质量比是( )A、1:5B、5: 1C、6: 1D、 1 :64、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A、Br - Br2 B Cr2O2 - Cr" C、S ^HS D> NO -NO5、在xR2++y H ++O2 =m R3++n H2O 的离子反应中,m 的值为( )A、2xB、4C、y/2D、4n6、有一不纯的铝样品中含有硅和铁两种杂质,现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等质量的气体。

已知在常温下,硅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

则此不纯的铝样品中含铁和硅的质量之比为( )A.4:1 B .2:1 C .3:1 D .1 :17、10.将KCl和CrCl3两种固体混合物共熔制得化合物X, X由K Cl、Cr元素组成。

将1.892gX中Cr元素全部氧化成Cm。

2, Cr 2。

”可过量的KI 中氧化出2.667g I 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r2O2 +6I +14H+ = 2Cr3 +3 I 2 + 7H2O,如果取溶有1.892g X 的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可得4.52g AgCl沉淀,则表示X组成的化学式为( )A K3Cr2Cl7B K3Cr2Cl5C K3Cr2Cl9D K2CrCl48、已知(1)硫酸铜+碳酸钠:主要反应CiT + CO2-+ H2O=Cu(OH)J +CO 次要反应:CiT + CO32- =CuCO;(2)硫酸铜+硫化钠:主要Cu2+ + S 2- =CuS^ 次要反应:CiT + 2OH- = Cu(OH) 2 J + H2s 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Cu(OH)2>CuCO3>CuSB、Cu(OH)2<CuCO3<CuSC、CuS >Cu(OH2)>CuCO3D、CuS <Cu(OH)2<CuCO39、有FeSQ Fe(SQ)3、CuSO的混合溶液600mL其中c(SO42-) = 0.1mol - L-1投入一些锌粉,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经测定沉淀中含有Cu、Fe,但不含Zn,溶液中还有0.01molFe 2+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专题:选考部分第二章第一节脂肪烃芳香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操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②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气体③用乙醇与3 mol/L的H2SO4混合共热到170℃制取乙烯④将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Fe 粉制溴苯⑤将饱和食盐水滴入盛有电石的烧瓶中制乙炔A.①④B.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解析:①石油分馏时,温度计测的是各馏分蒸气的温度,应在支管口处;②乙烯会与溴水反应被吸收;③用乙醇制乙烯时应选用浓H2SO4;④制溴苯时要用液溴;⑤制乙炔时,为减缓反应剧烈程度,常用饱和食盐水来替代水.答案:D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解析: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苯环的影响使侧链甲基易被氧化;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变得活泼易被取代.答案:B3.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B .2CH 3CH 2OH +O 2――→Cu△2CH 3CHO +2H 2OC .ClCH 2CH===CH 2+NaOH ――→H 2O△HOCH 2CH===CH 2+NaCl解析:CH 3CH 2OH 转化成CH 3CHO 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B4.某烃的分子式为C 10H 1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分子 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符合条件的烃有(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解析:由分子式C 10H 14知其分子结构中不饱和程度很大,可能含有苯环,再根据其 性质分析,该烃应为苯的同系物 ,由于—C 4H 9有4种结构,故符合 条件的烃有4种. 答案:C5.(2009·山东高考)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CCl 4可由CH 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 .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 .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 2CO 3溶液鉴别D .苯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解析:苯虽不能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但能与O 2在点燃的情况下燃烧,发生氧 化反应,故D 项错误. 答案:D6.下列关于炔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B.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C.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D.分子里所有的碳原子都处在同一直线上解析:炔烃中只有乙炔分子的构型是直线形的,如:中所有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炔烃的化学性质都与乙炔相似,易加成,难取代,能使溴水、KMnO4酸性溶液褪色.答案:D7.烷烃是1 mol 烯烃R和1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4种B.5种C.6种D.7种解析:由题意知,烷烃中相邻两个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时,在加成前可能存在[来源:学科网]双键,原来双键的位置可能有:其中①和②位置相同,故R可能结构有6种.答案:C8.有机物的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CHCHCH3可简写为.有机物X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C8H8B.有机物Y是X的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则Y的结构简式为C.X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D.X与足量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环状的饱和烃Z,Z的一氯代物有4种解析:由X的键线式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8H8,与苯乙烯( )互为同分异构体,X分子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X与足量H2加成生成的环状饱和烃Z中只有两种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故其一氯代物有两种.答案:D9.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饱和碳原子数为a,可能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b,一定在同一平面上[来源:学科网ZXXK]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为()A.4、3、7 B.4、3、6C.2、5、4 D.4、6、4解析:该烃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则分子中饱和碳原子数为4,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数为3,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为6.答案:B10.在催化剂作用下,200 mL的某烷烃和某炔烃的混合气体与H2加成,最多需要100 mL氢气(同温、同压),则混合气体中烷烃与炔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C.1∶3 D.3∶1解析:1 mol的炔烃最多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根据消耗H2的量确定炔烃的体积为50 mL.因此,混合气体中烷烃和炔烃的体积比(也即物质的量之比)为(200-50)∶50=3∶1.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某烃A 0.2 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 mol.试回答:(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3 mol,则有________g 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L.(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写出一种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意知,0.2 mol 烃A中含碳原子和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 mol 和2.4 mol,即分子式为C6H12.(2)由题意,反应的A为0.5 mol,质量为42 g,消耗氧气4.5 mol,体积为100.8 L.(3)由题意知,烃A不含不饱和键,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符合烷烃通式,则为环烷烃,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那么A的结构对称,得出A为.(4)由题意知,A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与H2的加成产物含有4个甲基,即A为(CH3)3CCH===CH2或CH2===C(CH3)CH(C H3)2或(CH3)2C===C(CH3)2.答案:(1)C6H12(2)42100.8(3)(4)(CH3)3CCH===CH2[或CH2===C(CH3)CH(CH3)2或(CH3)2C===C(CH3)2]12.(8分)(2010·晋中模拟)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1)结构D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结构A的每两个碳原子之间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该芳香烃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________.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4)C的一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是生产某塑料的单体,写出合成该塑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D结构中每个碳原子形成了5个共价键,故D结构是错误的.(2)A结构中含有六个碳碳键,故可插入6个“CH2”原子团,则金刚烷的分子式为C10H16.(3)B的同分异构体为苯,苯分子中所有碳碳键键长均相等,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均说明苯分子结构并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4)C的分子式为C8H8,它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为.答案:(1)碳原子不能形成5个共价键(2)C10H1613.(15分)下表是A、B、C、D、E五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③能与水在一定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叫做________;写出在一定条件下,A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 n H2n+2.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3)B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号):①无色无味液体、②有毒、③不溶于水、④密度比水大、⑤使KMnO4酸性溶液、溴水褪色、⑥任何条件下不与氢气反应;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推出这四种物质,根据A 的比例模型可知A 是乙烯,B 是苯,C 和Na 反应, 说明有羟基,不能和NaOH 反应,说明无酸性,所以是醇类,D 由C 氧化而来,而且 相对分子质量比C 少2,即为醇的脱氢氧化而得,根据E 的球棍模型可知E 为CH 2===CH —COOH ,C 能和E 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则推出C 是乙醇, D 就是乙醛. 答案:(1)1,2-二溴乙烷n CH 2===CH 2――→一定条件[来源:](2)4 (3)②③+HO —NO 2――→浓硫酸△ +H 2O(4)取代反应CH 2===CH —COOH +HO —CH 2CH 3――→催化剂△CH 2===CH —COOCH 2CH 3+H 2O(5)2CH 3CH 2OH +O 2――→Cu 或Ag△2CH 3CHO +2H 2O14.(15分)一定量的烃甲完全燃烧,消耗8 mol O 2,同时生成5 mol CO 2.甲只有三种同分异构体A 、B 和C.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____;A4______________;C2________________.(3)C的二氯代物共有________种.(4)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B1→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2→A3反应得高聚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设烃甲的分子式为C x H y,根据烃燃烧通式C x H y+(x+y4)O2―→x CO2+y2H2O,[来源:Z*xx*]推知x=5,y=12,所以烃甲的分子式为C5H12.(2)烃甲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H3—CH2—CH2—CH2—CH3、、.根据框图中转化关系推知A为CH3—CH2—CH2—CH2—CH3,A1为CH2Cl—CH2—CH2—CH2—CH2Cl,A2为A3为HOOC—CH2—CH2—CH2—COOH,[来源: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