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液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1. 引言液压传动是一种常见的动力传动方式,通过液压系统将能量转化成流体压力,然后通过流体传递和控制来实现力的传递和动力的转换。
液压传动具有传递大功率、传递力矩平稳、动作灵活可靠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液压传动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开展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一个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设计过程和成果展示等内容。
设计项目旨在通过具体任务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液压传动的认识和理解。
2. 设计任务本次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基于液压传动的夹紧系统。
夹紧系统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液压缸的伸缩,以实现对工件的夹紧和松开。
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计算并选择合适的液压缸和其他液压元件;•设计并制作夹紧系统的液压控制电路;•进行系统调试和测试。
3. 设计要求设计任务要求学生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设计:•夹紧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夹紧力和夹紧速度,并能实现精确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控制电路应能够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液压缸的伸缩,并能够实现多级控制和联锁保护;•设计报告应包括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和选型过程、液压控制电路图、系统调试和测试结果等内容。
4. 设计过程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4.1 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确定夹紧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夹紧系统可以采用液压缸驱动,并通过机械装置实现夹紧和松开工件。
工作原理是实现夹紧和松开的关键。
4.2 计算并选择液压元件根据夹紧力和速度的要求,计算并选择合适的液压缸和其他液压元件。
液压缸的参数包括工作压力、活塞有效面积和缸筒参数等。
其他液压元件包括液压阀、油泵、油箱等。
4.3 设计液压控制电路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并制作夹紧系统的液压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应包括输入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电磁阀控制等部分。
液压课程设计答辩问题

液压课程设计答辩问题一、背景介绍1、液压课程设计是怎样的课程?液压课程设计是一门以液压原理为基础的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液压元件与液压系统的操作方法。
2、学习液压学的目的是什么?学习液压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液压原理以及液压元件和系统的运作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液压设备,并具有设计液压系统的能力。
3、液压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液压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液压原理,液压流体特性,液压设备,液压系统布置以及液压控制原理等。
二、设计主要内容1、课程设计的主题是什么?本次液压课程设计的主要主题是“液压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液压系统设计和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哪些?(1)基本概念:包括液压原理、液压流体特性及基本部件;(2)液压系统概述:介绍液压系统的分类、布置方法及元件;(3)液压控制原理:详细介绍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4)液压系统的设计实例:根据实际设计需求,给出实例设计;(5)液压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讲解液压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三、答辩问题1、课程设计的主题和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让学生获得掌握液压系统设计和控制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的,本次液压课程设计的主题和教学内容符合液压系统设计和控制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课程设计,正确的理解液压原理,掌握液压元件与系统的布置方式,以及正确的使用液压设备,并具有设计液压系统的能力。
2、液压课程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不仅包括理论内容,也强调实践教学,提供实例设计供学生参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液压系统进行设计。
此外,课程设计中还包括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等实践技能,加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

液压课程设计设计要求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液压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其工作原理,并能够列举常见的液压元件。
3. 学生能够解释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与功率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液压系统,并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功能与性能。
2. 学生能够运用液压原理图识别和绘制简单的液压系统图,并进行液压元件的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液压系统进行调试和故障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液压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和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液压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液压系统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油性质与选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系统概述2. 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3. 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步骤,系统压力、流量计算,液压元件选型。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系统设计4.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液压系统模拟分析,验证系统性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液压系统模拟与仿真5. 液压系统调试与故障诊断:液压系统调试方法,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背景介绍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背景介绍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液压传动中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压力、流量、流速等。
3. 学生能够解释液压传动中各种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液压传动原理,设计简单的液压传动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液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液压元件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液压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机械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液压传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和实验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对液压传动相关知识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液压传动技术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液压传动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液压传动概述- 内容:压力、流量、流速概念;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控制阀等元件的作用。
2. 液压元件的构造与功能:各种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液压元件- 内容:液压泵、液压马达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液压缸的分类及构造;控制阀的功能及分类。
3.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内容: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液压系统的回路设计;系统仿真与优化。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引言: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和控制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设计目标: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液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液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学习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 掌握液压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方法;4. 深入了解液压阀的使用和控制;5. 能够应用液压系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液压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液压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包括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基本结构。
2. 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包括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等液压元件的选择和参数设计。
3.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根据一定的设计要求,设计液压系统的布局和安装要求。
4. 液压系统的调试与维护:学习液压系统的调试方法和维护常识,能够解决常见故障。
5. 液压系统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液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设计方法:液压系统课程设计可以采用实验、仿真和设计报告等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真实地操作和观察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加深对液压系统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2. 仿真方法:利用液压系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出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优化设计。
3.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独立完成液压系统的设计报告,包括选型、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和安装要求等内容。
通过该报告,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论:液压系统课程设计是液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该设计,学生能够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液压课设总结(2篇)

2024年液压课设总结____年液压课设总结一、引言液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传输和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经过对液压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液压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实验操作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____年的液压课设中,我选择了设计一个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并成功完成了设计和实施。
二、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1. 系统需求和功能根据实际需求,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提供足够的功率和扭矩以驱动挖掘机的各个运动部件;(2)具备精确的控制能力,使挖掘机能够准确执行各种操作;(3)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挖掘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液压系统设计步骤(1)系统参数计算:根据液压挖掘机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功率等参数,以及液压元件的型号和数量。
(2)液压元件的选型:根据系统参数计算的结果,选择适合的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
(3)液压系统布局设计:将各个液压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组合,确保液压系统的紧凑性和高效性。
(4)液压系统管路设计:设计液压系统的管路,包括主回路和辅助回路,保证液压油的流动畅通,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阀和溢流阀。
(5)液压系统控制设计:设计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手动操纵、电控操纵或者自动控制等方式。
(6)系统组装和测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液压系统的组装,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实施1. 液压元件的选择与采购根据设计的液压系统参数和功能要求,我选择了某品牌的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液压元件,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采购。
2. 液压系统的组装和调试在实施阶段,我首先将液压元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并进行管路连接。
然后,我进行了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包括液压泵的启动、液压阀的控制、液压缸的运动等。
经过反复的调试和优化,最终使液压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 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为了评估液压系统的性能,我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
液压课设总结

液压课设一、课设概述本次液压课设要求学生设计一种基本的液压系统。
该液压系统可以用于模拟机器人手臂的运动控制,该机器人手臂上有一个夹子,需要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夹子的开合。
本次课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阀以及液压执行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学生需要设计合理的液压系统结构,满足夹子运动的要求。
二、课设设计本次课设中,我选择了单向阀控制液压缸进行夹子的运动。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单向阀、液压缸和夹子组成。
下面分别对每个部件进行介绍:1.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心脏,负责将液压油从液压油箱中吸入,压缩后送出。
本次课设中,我选择了齿轮泵作为液压泵,该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适合于基础液压系统的设计。
2.单向阀在液压系统中,单向阀可以实现流量单向控制,防止回流。
本次课设中,我选择了弹簧式单向阀。
该阀门可以在进油压力作用下打开,防止流回。
3.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器,它将液压油的能量转化为一个线性力,可以实现机械零件的移动。
在本次课设中,液压缸被设计为单作用液压缸,因为我们需要一种简单的结构来控制夹子的运动。
4.夹子夹子是液压系统的重点,它将液压系统产生的力矢量转化为夹紧的力矢量。
夹子的设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三、课设结果在完成液压课设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方法。
通过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吸入,然后通过单向阀进入液压缸,最后实现夹子的开合操作。
整个过程需要熟练掌握液压元件的特性,做好液压系统的设计。
四、在本次课设中,我熟悉了液压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掌握了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
液压系统在机械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后我将继续探究液压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课程设计液压

课程设计液压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液压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应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液压系统的概念,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并了解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
具体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系统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了解液压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液压系统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基本元件、设计和维护。
具体内容包括:1.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分类2.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4.液压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液压系统的原理、组成、基本元件等工作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实验法:学生进行液压系统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液压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液压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液压系统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在液压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3授课班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学号姓名1.课程设计题目3一台专用铣床,铣头驱动电机的功率为7.5KW,铣刀直径为150mm,转速为300r/min,工作台重量为4*103N,工件和夹具最大重量为1.8*103N,试设计此专用铣床液压系统。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通过设计液压传动系统,使学生获得独立设计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全面了解液压系统的组成原理。
明确系统设计要求;分析工况确定主要参数;拟订液压系统草图;选择液压元件;验算系统性能。
3.课程设计内容和教师参数(各人所取参数应有不同)工作台行程为500mm(快进300mm,工进150mm),快进速度为5m/min,工进速度为50~800mm/min,往返加速、减速时间为0.1s,工作台用平导轨,静摩擦系数f j=0.2,动摩擦系数f d=0.1。
4. 设计参考资料(包括课程设计指导书、设计手册、应用软件等)●章宏甲《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章宏甲《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4●黎启柏《液压元件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8●榆次液压有限公司《榆次液压产品》 2002.3课程设计任务明确系统设计要求;分析工况确定主要参数;拟订液压系统草图;选择液压元件;验算系统性能。
5.1设计说明书(或报告)分析工况确定主要参数;拟订液压系统草图;选择液压元件;验算系统性能。
5.2技术附件(图纸、源程序、测量记录、硬件制作)5.3图样、字数要求系统图一张(3号图),设计说明书一份(2000~3000字)。
6. 工作进度计划4.设计方式手工5.设计地点、指导答疑时间待定9.备注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负载工况分析1.工作负载2.摩擦阻力3.惯性负荷三、负载图和速度图四、确定液压缸参数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2.液压缸尺寸计算3.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4.绘制液压缸的工况图五、拟定液压系统图1.选择液压基本回路2.组成系统图六、选择液压元件1.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电机功率2.控制阀的选择3.确定油管直径4.确定油箱容积七、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1.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2.液压系统的热量温升计算附:液压系统图二、负载工况分析1.工作负载F w=1000P/ν=1000P/(πDn/60×1000)=60×106P/πDn=60×7.5×106/π×300×150 N=3183 N2.摩擦阻力静摩擦阻力F fj=f j(G1+G2)=0.2×(4000+1800) N=1160 N动摩擦阻力F fd=f d(G1+G2)=0.1×(4000+1800) N=580 NG1-工作台重量G2-工件和夹具最大重量3.惯性负荷F g=(G1+G2)ν/gt=(4000+1800)×5/9.8×0.1×60 N=493.20 Ng –重力加速度9.8m/s2ν–工进速度t –往返加减速时间三、负载图和速度图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η=0.9,计算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负载情况启动:F=F fj=1160 NF‵=F/η=1160/0.9 N=1289 N加速:F=F fd+F g=580+493.20=1073.20 NF‵=F/η=1073.20/0.9=1193 N快进:F=F fd=580 NF‵=F/η=580/0.9=645 N工进:F=F fd+F w=580+3183=3763 NF‵=F/η=3763/0.9=4182 N快退:F=F fd=580 NF‵=F/η=580/0.9=645 N液压缸各阶段负载情况根据工况负载F及行程S,绘制负载图:根据快进速度ν1、工进速度v2和行程S,绘制速度图:四、确定液压缸参数1.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根据负载并查表,初选工作压力P1=3MPa2.计算液压缸尺寸鉴于动力滑台要求快进、快退速度相等,可选用单杆式差动液压缸。
无杆腔工作面积A1,有杆腔工作面积A2,且A1=2A2,即活塞杆直径d与缸筒直径D呈d=0.707D的关系。
回油路上背压P2取0.8MPa油路压力损失△P取0.5MPaA1=F/(P1-P2/2)=4182×10-6/(3-0.8/2)m2=0.0016m2D= /)14(A=45d=0.707D=31.91mm按GB/T2348-2001将直径元整成就进标准值D=50mmd=35mm液压缸两腔的实际有效面积为:A1=πD2/4=19.63×10-4m2A2=π(D2-d2)/4=10.01×10-4m2根据上述D与d的值,可估算液压缸在各个工作阶段中的压力3.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压力、流量和功率计算4.液压缸工况图五.拟定液压系统图1.选择液压基本回路选择调速回路。
该系统的流量、压力较小,可选用定量泵和溢流阀组成的供油源,液压系统功率小,滑台运动速度低,工作负载变化小,铣床加工有顺锉和逆锉之分,可采用进流口节流的调速形式,具有承受负切削的能力,如图(a)(a)选择快速运动回路和换向回路。
系统采用节流调速回路后,不管采用什么油源形式都必须有单独的油路直接通向液压缸两腔,以实现快速运动。
在本系统中,单杆液压缸要作差动连接,为保证换向平稳,采用电液换向阀式换接回路,如图(b)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避免液压冲击,宜选用行程阀来控制速度换接,如图(c)(b)(c)2.组成液压系统图根据各液压基本回路组成液压系统图,如图(d)系统油路分析:1)、快进进油路:油箱→滤油器1→油泵2→单向阀3→换向阀4左位→行程阀5左位→液压缸8右腔回油路:液压缸8左腔→换向阀4左位→单向阀9→行程阀5左位→液压缸8右腔2)、工进进油路:油箱→滤油器1→油泵2→单向阀3→换向阀4左位→调速阀6→液压缸8右腔回油路:液压缸8左腔→换向阀4左位→溢流阀10→顺序阀11→油箱3)、快退进油路:油箱→滤油器1→油泵2→单向阀3→换向阀4右位→液压缸8左腔回油路:液压缸8右腔→单向阀7→换向阀4右位→单向阀13→油箱六、选择液压元件1.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电机功率1)、液压泵油路压力损失△P=0.5MPa,回油路泄露系数取1.1,则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p B=p1+△p=(2.54+0.5) MPa=3.04 MPa总流量:Q B=KQ max=(1.1x5.01) L/min=5.511 L/min根据上述计算数据查泵的产品目录,选用YB-A9B定量式叶片泵,输出流量6.9L/min。
2)确定驱动电动机功率。
由工况图表明,最大功率出现在快退阶段,液压泵总效率η=0.75,则电动机功率为:P=ηQp⨯=75.0606)5.0 62.1(⨯⨯+kW=0.283 kW根据此数据按JB/T9616—1999,查阅电动机产品样本选取Y90S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功率P=0.75Kw,额定转速n=1000r/min。
2.控制阀的选择根据阀类及辅助元件所在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元件的最大实际流量,可选出这些液压元件的型号及规格,如下表:3.定油管直径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按原件接口尺寸决定,液压缸则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计算。
由于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流量已与原定数值不同,所以要重新计算,如下表所示。
油液在压油管中的流速取3m/min , d ≥2)/(πυq =2×)60103/()1024.12(36⨯⨯⨯⨯πmm=9.3mm油液在吸油管中的流速取1m/min,d ≥2)/(πυq =2×)60101/(10636⨯⨯⨯⨯πmm=11.3mm两个油管都按GB/T2351-2005选用外径Φ15mm 、内径Φ12mm 的无缝钢管。
4.定油箱容积取ξ为7时,求得其容积为:V=ξqp=7×6 L=42 L按JB/T7938-1999规定,取标准值V=100L 。
七、液压系统性能的验算 1.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 1)、快进滑台快进时,液压缸差动连接,进油路上通过单向阀3的流量是6L/min ,通过电液换向阀4,液压缸有杆腔的回油与进油路汇合,以12.24L/min 通过行程阀5并进入无杆腔。
因此进油路上的总压降为∑△p v =[0.2×(6/63)2+0.5×(6/80)2+0.3×(12.24/63)2]=(0.019+0.038+0.058)MPa=0.115MPa压力阀不会被打开,油泵的流量全部进入液压缸。
回油路上,液压缸有杆腔中的油液通过电液换向阀4和单向阀9的流量都是6.24L/min,然后与液压泵的供油合并,经行程阀5流入无杆腔。
由此可算出快进时有杆腔压力p2与无杆腔压力p1之差△p=p2-p1=[0.5×(6.24/80)2+0.2×(6.24/63)2+0.3×(12.24/63)2]=(0.039+0.020+0.058)MPa=0.117MPa此值小于原估计值0.5MPa,所以是安全的。
2)、工进工进时,油液在进油路上通过电液换向阀4的流量为0.5L/min,在调速阀7处得压力损失为0.5MPa,油液在回油路上通过换向阀4的流量是0.25L/min,在背压阀10处得压力损失为0.5MPa,通过顺序阀11的流量为(6+0.24)=6.24L/min,因此这时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p2为p2=[0.5×(0.24/80)2+0.5+0.3×(6.24/63)2]=(0.002+0.5+0.030)MPa=0.532MPa此值小于原估计值0.8MPa。
重新计算工进时液压缸进油腔压力p1p1=(F`+p2A2)/A1=(4182+0.532×106×10.01×10-4)/19.63×106×10-4=2.40 MPa此数值与2.54MPa接近。
3)、快退快退时,油液在进油路上通过换向阀4的流量为6L/min;油液在回油路上通过单向阀7、换向阀4和单向阀13的流量都是11.76L/min,因此进油路上总压降为∑△p v1=[0.2×(6/63)2+0.5×(6/80)2]=(0.019+0.038)MPa=0.057 MPa此值较小,所以液压泵驱动电动机的功率是足够的。
回油路上总压降为∑△p v2=[0.2×(11.76/63)2+0.5×(11.76/80)2+0.2×(11.76/63)2]=(0.037+0.074+0.037)MPa=0.148MPa此值与0.135MPa接近,不必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