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心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带答案)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一、单选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A.学生B.教师C.教学过程D.学习过程2.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其作者是(D )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3.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A.观察法B.现场实验C.问卷调查D.实验室实验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D )。

A.脑的机能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5.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下列哪两个部分( A )。

A.心理过程和个性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6.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D)。

A.人本主义学派B.格式塔学派C.行为主义学派D.精神分析学派7.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处理系统的是( C)心理学。

A.精神分析B.人本主义C.认知D.格式塔第二章心理过程与教育一、单选题1.“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D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2.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A )A.范围B.稳定性C.分配D.转移3.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太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则运动员的成绩就可能受到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运动员有( C )A.注意的稳定性B.持续性注意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分配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C )A.提高B.降低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D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感觉适应6.“月明星稀”是感觉的( B )现象。

A.适应B.对比C.后象症D.视觉障碍7.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的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 C )A.理解性B.整体性C.选择性D.恒常性8.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9.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 B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柏林D.弗洛伊德10.看完小说《西游记》后,脑中产生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是( A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表象形成二、多选题1.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D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把情绪分为(BCD )A.焦虑B.激情C.心境D.应激3.遗忘的规律,主要表现在( ABC )A.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B.识记材料的特点对遗忘有影响C.学习程度对遗忘有明显影响D.遗忘的进程是均衡的4.注意的种类包括( ABC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持续性注意5.意志的品质包括(ABCD)A.自觉性B.果断性D.自制性三、判断题( √ )1.一般来说,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为效果最佳。

小学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心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现象B. 心理现象C. 教育与心理现象的关系D.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教育评价D. 学校管理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所有以上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教育心理学中,学习动机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社会动机D. 认知动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___________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___________法是通过对行为的系统观察来收集数据。

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一个___________的过程。

5.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2. 描述布鲁纳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案例:小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在学校的表现一直很好,成绩优异。

但是最近他开始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的情况。

老师和家长都很担心,不知道如何帮助他。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C5. C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2. 教育实践3. 观察4. 社会性5. 时间管理信息处理元认知三、简答题1. 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包括:提供学习理论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及为教育评价和决策提供依据。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B. 学习过程C. 教学过程D. 心理过程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校管理D. 学习策略答案:C3.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的认知能力B. 学生的情感发展C. 学生的社会交往D. 学生的行为习惯答案:A二、填空题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答案:经验反思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合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学内容;运用学习理论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习策略的教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及通过对学生情感、动机等非认知因素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描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主动探索、操作和发现来学习新知识。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获得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其次,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多种学习风格和认知风格的理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从而进行个性化教学;再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情感、动机等非认知因素,有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最后,教育心理学还关注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效能感,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其积极面对学习挑战,实现个性化成长。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套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管理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项不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特点?A. 强调学生主动参与B. 强调知识结构C. 强调教师主导D. 强调问题解决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班杜拉B. 弗洛伊德C. 斯金纳D. 马斯洛5.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观察法B. 调查法C. 实验室实验法D. 逻辑推理法...(此处省略16-20题)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与_____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___。

8.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偏好的_________方式。

9. 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_________的心理状态或过程。

10. 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此处省略11-20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2.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3. 描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4. 论述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5.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20分)26. 根据以下案例,分析学生的行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案例:小明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最近在课堂上经常分心,成绩下滑,老师发现他经常在课堂上玩手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A5. D...(此处省略16-20题答案)二、填空题6. 教育心理7. 最近发展区8. 学习9. 学习活动10. 影响三、简答题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教心学_试题(附答案)

教心学_试题(附答案)

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4、“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7、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8、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B、赞可夫《教学与发展》C、凯洛夫《教育学》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9、主张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A、杜威B、加德纳C、布卢姆D、布鲁纳10、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时期B.奴隶社会时期C.封建社会时期D.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的()A.政治思想素养之一B.职业道德素养之一C.知识素养之一D.能力素养之一13.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是()A.确定教育目的B.确定教育内容C.确定教育方法D.确定教育形式1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课堂教学C.个别教学D.分组教学15.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16.班主任做好班级教育工作的前提是()A.了解与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D.协调各方面教育影响17.教育的本质特征是()A.人类的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C.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经济.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D.社会人口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20.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二、判断题1、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

教心学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套教育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 教育方法B. 学生心理C. 教学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B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3. 根据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学习的本质是什么?A. 行为的改变B. 知识的积累C. 认知结构的构建D. 技能的掌握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归属需求D. 权力需求答案:D5. 学习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让·皮亚杰D. 布鲁纳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涉及到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

答案:主动7.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习是在________的互动中发生的。

答案:社会8.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________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答案:适当指导9. 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学应该适应学生的________,以促进其最佳发展。

答案:个体差异10.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学生在处理信息时所承受的________。

答案:心理负担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其次,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和反馈机制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评估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调整教学策略。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训练试卷附答案详解单选题(共20题)1.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属于()。

A.意志过程B.认知过程C.思维过程D.情感过程【答案】 B2. 韦氏智力量表和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的记分都是34的儿童属于()。

A.轻度弱智B.中度弱智C.重度弱智D.极重度弱智【答案】 C3. 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

A.提出假设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检验假设【答案】 B4. 对于技术分析理解有误的是()。

A.技术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市场趋势B.技术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标可以警示行情转折C.技术分析方法是对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的判断D.技术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比较直观【答案】 C5. 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笛卡尔B.冯特C.洛克D.华生【答案】 A6.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是主动地获得知识,并通过把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积极地建构其()。

A.认知结构B.知识体系C.学习观D.心理学【答案】 B7. 有机体学会对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其为()。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答案】 B8. 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

A.需要B.思维C.世界观D.想象【答案】 A9. 解决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所需的品质是()。

A.能力B.意志C.爱D.希望【答案】 D10. 教师通过书面或口头语言的生动具体的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起直观形象。

这种直观的形式称为()。

A.言语直观B.模象直观C.实物直观D.想象直观【答案】 A11. 教师如果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则容易使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这种现象在宣传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

A.皮格马利翁效应B.“自己人”效应C.威信效应D.“名片”效应【答案】 D12.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时间是()。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 选择题 60题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与心理学考试 选择题 60题

1.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A. 研究教育现象B. 研究教育规律C. 研究教育方法D. 研究教育理论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技术3.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社会学C. 教育经济学D. 以上都是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6.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7.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8.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9.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10.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11.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12.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1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14.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15.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16.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17.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18.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19.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20.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21.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22.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23.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24.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2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26.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27.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28.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29.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30.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31.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32.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3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34.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35.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36.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37.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38.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39.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40.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41.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42.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43.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44.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45.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46.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47.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48.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49.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50.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51.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52.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53.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54.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55.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56.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57.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A. 教育目的论B. 教育内容论C. 教育方法论D. 以上都是58. 教育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教育公平原则B. 教育效率原则C. 教育质量原则D. 以上都是59. 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教育实验法B. 教育观察法C. 教育调查法D. 以上都是60. 教育学的基本技术包括哪些?A. 教育技术B. 教育方法C. 教育手段D. 以上都是1. B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D11. D12. D13. D14. D15. D16. D17. D18. D19. D20. D21. D22. D23. D24. D25. D26. D27. D28. D29. D30. D31. D32. D33. D34. D35. D36. D37. D38. D39. D40. D41. D42. D43. D44. D45. D46. D47. D48. D49. D51. D52. D53. D54. D55. D56. D57. D58. D59. D60.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心学考试试题一、判断题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4、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二、填空题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

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10、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11、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12、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13、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道美14、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15、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

这就是依法执教16、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取法乎上”18、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19、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20、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一般良心21、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22、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显见义务23、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义务24、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2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26、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27、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直觉作用28、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心理健康功能29、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0、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职业自由感、动机作用、榜样效应、心理健康功能31、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教师仁慈的教育性、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32、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33、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先验理性、道德认知34、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激励: 情感: 意向35、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a 内隐性: 神圣性: 基本性36、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1、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教育_______的指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 )A.要落实“科学发展观”B. “三个面向”C.要实施“素质教育”D.面向全体学生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规划分______个阶段实施,我省于______年秋开始全面实施。

(C)A. 二;2006B.三;2007C.四;2007D.五;20083、与现行高中课程方案相比,新课程最突出的变化是: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_______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

(D)A.特长B.兴趣C.爱好D. 发展潜能4、为了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新课程方案将实行_______管理。

同时,高中将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_______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A)A.学分;成长记录B.学分;操行评语C.学业成绩;成长记录D. 学业成绩;操行评语5、为有效开展高中课程实验工作,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实验工作的_______、目标任务、实验工作的_______等。

(A )A.指导思想;基本原则B. 指导思想;基本思路C.基本原理;基本原则D. 基本思路;基本方法6、高中教育的______:“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应为学生的______奠定基础。

” (B)A.任务;前途B.性质;终身发展C.性质;高考D. 任务;终身发展7、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培养公民_____并形成_____方面有独特的价值。

(C)A.基本品质;良好性格B. 基本素质;良好品格C. 基本素质; 健全人格D. 基本素养;健康品格8、高中教育应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它的最重要的定位是______,而不仅仅是为升大学做准备。

(D )A.为学生考个好大学B.为提高人的品味C.为学生多学知识D. 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9、高中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高中教育必须明确自己的______.(C )A.地位B.存在C. 独特价值D. 价值10. 普通高中______的确立,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将产生深远影响。

(B )A.地位B. 培养目标C.任务D.方向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提出:“高中就是要给学生通向社会的______。

” (A )A. 钥匙B. 知识C.道路D.通道12、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将在______上实现新的突破。

(D )A. 教育观念B. 培养目标C. 课程的选择性D. 课程结构的改革13、普通高中课程由_______、科目、_______三个层次构成。

(B )A. 学习;单元B.学习领域;模块C.学习领域;单元D.科目;模块14、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根据_______的思想,对我国国情和高中教育的实际进行了深刻分析,参照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C)A.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15、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______和______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D )A.课程设置;模块B.课程机构;模块;模块C.课程体系;内容D. 课程设置;内容16、此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_______原则。

(A )A.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B.基础性、科学性和时代性C.趣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D.基础性、系统性和广阔性17、为了保证选课制的有效实施,新课程将通过_______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______学分。

(B )A.学分;3B.学分;2C.模块,2D.科目;318、为确立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的地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做了如下规定:“________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

(C)A.社会实践B.科技创新C.研究性学习D.自主学习19、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________。

(D)A.自学空间B.合作空间C.自由空间D.选择空间20、学生在读完三年高中毕,总学分必须达到_______方可毕业。

(B )A.116B.144C.模块,15D.181—5:BCDAA 6—10:BCDCB 11—15:ADBCD 16—20:ABCDB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2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制定课程方案前,首先对高中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充分研究。

22、16岁至18岁,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23、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确立,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4、教学生学会选择,实际上是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和发展。

25、(选择性)是当今世界高中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

要实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其次,在对学生的要求层次上应该多样化。

同时,要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以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6、增加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的目的在于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7、要实现高中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首先要合理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其次,在内容和要求上具有(层次性)。

28、高中新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

;29、按照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其意义在于,把(学生经验)、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整合在一起,将通常需要2至3年才能学完的内容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30、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组织教学。

;31、学校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注重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32、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关系到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