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现状及进展

摘 要 : 间隔 缺 损 ( S 是 新 生 儿期 最 常 见 的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 后 天 性 V D 少 见 , 要 见 于 外 伤 室 V D) S 主
引起 的 室 间 隔破 裂 和 急 性心 肌梗 死 导致 的室 间隔 穿 孔 。传 统 的治 疗 方 法 是 外科 手 术 随 着 介 入 器 材 及 技术 的不 断 发 展 , 入 治 疗 V D 5成 为 可 行 的 治疗 方 法 。 现 就 近 年 来 V D 介 入 治疗 的 现 状 及 进 介 S S
,
a d v n rc lr s p a e f rto a s d b c t o a d a n ae i n T e ta i o a h r p o D s n e t u a e tlp ro a in c u e y a u e my c r ili f r t i o h r d t n l t e a y f r VS i i s r e y o e a in W i h e eo me t o ne v n i n e u p n n e h oo y ta s a h t rt e a v f u g r p r t t t e d v l p n fi t r e t q i me t a d t c n l g r n c t ee h r p o h o o VS s f a i l n f c ie T i p p r p o i e n o e ve o h t t n r g e s a o tta s ee D i e sb e a d ef t . h s a e r vd sa v r iw f t e s ae a d p o r s b u r n c e v tr t e a y fr VS h rp o D ‘ 一
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
6 ・ 2
生
筮 鲞箜 011.v01 3 N0 6 鲤 !a rccl d i a 2 j ce . 8. .
.
膜 部 室 间隔 缺 损 患 者 介 入 治 疗 的 疗 效 评 价
于维雅 怯 红 晓
【 摘要 】 目的 评价 膜部 室间隔缺损 ( S ) V D 患者行 介入 治疗 的临床 疗效及 并发 症。方 法 回顾 性分 析 自
岁 , 均 (. 2 8 岁 , 有 患 者 心功 能 I , 不 伴 急 性 感 染 平 62± . ) 所 级 均
性 心内膜 炎 、 凝血功能 异常 、 周动静 脉血栓 等不 适于心 导管 外
21 4 . 3例患者 中 4 例封堵成功 , 功率 为 9 . % 。未成功的 1 成 53
2例 患 者 中 , 例 因导 管 未 能 通 过 缺 损 处 , 1 术 中导 丝 刚通 1 另 例
12 1 术前 准备 : .. 术前常规查心 电图 、 x线胸 片及相关 实验室
检查 ( 血常规 、 肾功能 、 肝 免疫 等) 。术前 1天静脉 注射抗 生素
预 防 感染 , 口服 阿 司 匹 林 [ 儿 3~ ( g・ ) 成 人 3m 小 5m k d, ( g・ ) 。 k d ]
操作 的病 变 , 排除合并 明显 三尖瓣 、 主动脉瓣 返流 及其他 需心
外科修补术与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疗效比较

6 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3年 2月第 7卷第 3期
C h i n JMo d D r u gA p p l , F e b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3
及时诊 治将发 生休 克 , 死亡 率为 1 5 % 一4 0 %。小肠 、 乙状 结 肠是好发 部位。2 3例急性肠 扭转 患者 均做平 扫。其 中 4例 行 多期增强检查 。全部患者均未使用肠道对 比剂。 1 . 2 方法 采 用西 门子 公 司 1 6层 螺 旋 c T或 飞利 浦公 司 2 5 6层螺旋 C T机 , 取仰卧位横断扫描 , 范 围 自膈 顶至 耻骨联 合平面 , 患者 全部 进行了薄层重建 。
2 . 2 影像学改变
肠壁增厚 2 2例 , 准 确率 9 6 %; 2 3例 全部
出现肠系膜水肿 , 准确率 1 0 0 %; 1 9例 出现肠腔扩 张积 液 ; 1 9
例出现“ 漩涡征 ” ( 其 中轴位 显示 7 例) ; 1 8例“ 鸟喙征 ” ( 其 中轴位显示 8 例) ; 5 例肠 系膜上 动、 静脉 换位征 ; 1 例出现肠 壁积气 ; 1 2例出现腹腔积液 。全部 2 3例经 图像后处理 , 最大
密度投影 ( MI P ) 和多平 面重 组法 ( MP R) 均 显示 肠系 膜血管
异常 , 有1 9例患者在多平面重 组 ( M P R ) 图像 显示 “ 漩 涡征”
和“ 鸟 喙征 ” 。
3 讨 论
性肠扭转 的诊 断 。总之 , 多层 螺旋 C T 扫 描及 重组 对肠扭 转 的诊 断具 有重要价值 。
感, 也是发生肠壁血运 障碍后最早 出现的征象 。“ 靶环征 ” 及 肠壁强化减弱 、 肠壁积气及腹腔积液 是提示绞 窄梗 阻的可 靠征象 。多层 螺旋 C T对 急性肠扭 转的影像诊断和评估扭 转 肠管 的血运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多层螺旋 C T多平面 重组法 ( MP R ) 及最大密度投影法 ( MI P ) 应用 , 能大 幅提高急
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第31卷第1期济 宁 医 学 院 学 报2008年3月Vol131,No11J OU RNAL O F J ININ G M EDICAL COLL EGE Mar,2008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朱云民1 孙晓斐2 徐勤成2 张 申2 丛培玲2 任长杰2 郝 丽2(1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济宁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提 要 目的 研究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和外科修补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并发症。
方法 对8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外科组40例和TCVSD组40例进行了3~10个月随访,并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
结果 TCVSD组38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5%),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均小于2mm),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无死亡,术后出现残余分流1例(3~4mm),心包积液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
2组间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前、后比较各组组内LVEDD、LV EF、LAD、SPAP、FS均P<0105;术后组间比较LVEDD、LV EF、LAD、FS、SPAP P均P<0105,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TCVSD术组与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外科手术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defect,VSDs)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虽然外科修补术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手术创伤、麻醉与体外循环、输血以及围手术期等问题,始终制约着手术成功率也困扰着医患双方[1]。
膜部室间隔缺损(mem2 bra n ous ve ntricula r septaldefect,MVSDs)局部解剖结构复杂,增加了封堵器介入治疗VSDs的难度[2],一直是介人治疗探索领域。
本院应用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取得良好效果。
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膜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研究

应 发生在用 药后。符合不 良反应 的发生类 型, 药后患者不良反 停
①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湖南 衡 阳 4 10 20 1
少,同时疗效 显著 嗍 目前,我国采用 国产封堵器对膜部 V D展 。 S 重 > g; 2 膜 部 V D上缘 与主动脉瓣距 离 > 5k () S 2mm,与三尖瓣
以建 立 ,自股 静脉 沿导丝将输送鞘送 入右心室同 6 J . FR3 5导管对
3 讨 论
吻。并且对两侧导管展开操作 能够对输送鞘管进行牵引顺利利用
室缺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膜部 的小室缺 会轻度影 响
P S MV D至升主动脉,将输送鞘芯 ,6 J 35导管以及 超滑导丝撤 血 流动力学 ,预后较 好,然会 造成心腔扩大 及心律失常,引发感 FR . 。在 出,输 送鞘管 退 至主动脉瓣 —0选择合 适 的封堵 管 同传 送 器进 染 性心 内膜炎 或心力衰 竭等 ] 过去其 治疗 方法 为外科 手术 , F 行 连 接,完 全浸 入含 肝素 的生理 盐 水中将装 载器 拉入 ,再 插入 然 需要 体 外循 环,创 伤性 较大 ,住 院时 间较长 ,手术会 留有 明
目前 ,在临床上室 间隔缺损 (S ) 比较常见 的一种先 天性 V D为
声、
室造 影等方法对封堵器 的位 置进行确定, 是位置适 当, 若
心脏病 ,尤其以膜 部室 间隔缺损发病率最 高,一般传统治疗 方法 为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 , 介入方法对该 病症 的治疗越 来越广泛,
已经 成为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 _ 】 ] 。本次研究 出于对经导管介入治 疗 室间隔膜部缺 损 的可行 性、方法及疗 效进 行分析探讨 的 目的,
同时将超滑导丝送 至右心室,导丝沿着血流的方向到达肺动脉或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s me t a i me. e d s c fVS d e t otc v v a b u h T it e o DS e g o a r a e w s a o t1 mm n t ain s ,o e a r h n 2 mm . e d a tr o n a i l i wo p t t e h s t r w s mo e t a h T imee f
维普资讯
宁夏 医学 杂 志 2 0 0 7年 8月 第 2 9卷 第 8期
NnxaMe , g 0 7 Vo 2 N . igi dJAu.2 0 , l 9, o8
文章编号: 0 —9920)8 00 — 3 1 1 54(070 — 73 0 0
[ b t c] Obet e oeaut teeet eessf y n et n cm l ao frncte r l ue f e tclr e— A s at r jci T vla ci ns ae dt a t o pi t no asaht o r nr ua p v eh f v t a r me ci t ecs ov i s
房间隔缺损与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疗效分析

心 肺 血 管病 杂 志 2 1 0 0年 1 第 Cri acl & P loayDsae , nay2 1 , o.9 N . or l f ado sua n v r um n r i ssJ ur 00 V 12 , o 1 e a
DO :0 3 6 / .sn 1 0 -0 2 2 0 01 0 1 1 . 9 9 jis . 0 75 6 . 01 . .05
临 床 论 著
房 间隔缺 损 与室 间 隔缺 损介入 治疗 失 败 后外 科手 术疗 效分 析
张 南滨 汪 曾炜 韩宏光 朱洪玉 王辉 山 李新 民
co u e o ls r fASD n D fe hefiu eo ne v ni n lte a rm a uay20 0 t c mbe 0 7. Amo g a d VS a trt alr fitr e to a h rpyfo J n r 0 oDe e r2 0 n
te 1 ain s 7 e p re c d dso g n fd vc .Ote o l ain :c r ic p r r t n i l 。aro h 6 p t t , x ei n e ild me to e ie e h rc mp i t s a da ef ai n 3、l c o o o I t — i
Efe to ur ia l s eofa ra e t ld f c nd ve rc a e ald f c fe hef l eofi t r e f c fs gc lc o ur t ils p a e e ta nt iulr s pt e e ta t r t ai ur n e v n- to it r y ZHANG i na he ap Nan i bn,WANG Ze g i HAN n gu g,ZH U n y WANG uha n we , Ho g an Ho g u, Hu n,L nmi IXi n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及术后发生传导阻滞高危因素探讨_覃晓波

注射法只需7d 便可成瘤,故成瘤周期短,且接种一定量的肿瘤细胞,可以使一群动物同时带有同样的肿瘤,成功率高。
总之,癌性腹水原位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超声介入治疗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但该模型成功率的高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传代鼠腹腔抽取癌性腹水需进行离心浓缩,以保证单位体积癌性腹水中有足够量的瘤细胞,提高肿瘤接种的成功率;②种植瘤细胞时应注意穿刺进针的进针角度和深度,200g 左右的大鼠采取与水平呈30°角斜行进针,刺入肝脏厚度约1c m 左右,以保证种植瘤位于肝叶中心;③癌性腹水注射量不可太多,注入速度不可太快,退针后应适当按压穿刺点,防止癌性腹水逆流及活动性出血;④癌性腹水注入应等量,形成的肿瘤结节大小、形态才较为一致。
本组2例大鼠接种失败主要原因:1例应是癌性腹水活性不足或注入量过少,另1例应是由于癌性腹水倒流至腹腔产生反应,同时导致肝脏单位体积内癌性腹水量不足,故无肿瘤结节形成而只见散在的白色子灶。
参 考 文 献1 Huang GT,L iang JD,Shen JC .Current r ole of l ocal ablative treat m entsf or hepat ocellular carcinoma[J ].J For mos Med A ss oc,2004,103(6):403~410.2 Huo TI,Huang YH,W u JC .Percutaneous ablati on therapy f or hepat ocel 2lular carcinoma:current p ractice and future pers pectives [J ].J Chin Med A ss oc,2005,68(4):155~159.3 M iao Y,N i Y,Mulier S,et al .Treat m ent of VX2liver tumor in rabbits with “wet ”electr ode mediated radi o 2frequency ablati on [J ].Eur Radi ol,2000,10(1):188~194.4 范林军,何振平,马宽生,等.兔肝VX2肿瘤移植模型的复制及其意义[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1):45~48.5 Tancredi T,McCuskey P A,Kan Z,et al .Changes in rat liver m icr ocircu 2lati on after experi m ental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 on:comparis on of dif 2ferent e mbolic agents[J ].Radi ol ogy,1999,211(1):177~181.6 陈 谦,孙 慧,李 强.医学实验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23(3):377~378.7 陈 华,赵德明.肝癌动物模型[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5,22(4):32~35.8 徐 静,李 旭.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2):116~118.(收稿日期:2007208220 修回日期:2007210205)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中及术后发生传导阻滞高危因素探讨覃晓波 孙中波 黄 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电诊断科,南宁市 530021)作者简介:覃晓波(1973~),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电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 医 学杂 志 2 1 0 0年 l 2月第 3 2卷 第 1 2期
Nnx e , e.00, o 3 N .2 igi M dJ D c2 1 V l 2。 o1 a
文章编号: 0 —9921) — 1 —2 1 1 54(001 1 8 0 0 2 2
・临 研 究 ・ 床
[ 文献标识码 ] A
Th h r p u c e c c fi t r e t n lt e a y a d o e a o o e t c l r s p a e e t e t e a e t f a y o e v n i a h r p n p r t n f r v n f u a e t ld f c i i n o i i
bo k g , n al tp a e te a e t f c n e sbl y wee su id Me n h l t e t ea e t f c , o t c mp iain a d lc a e a d e ry me a h s h r p u i ef t a d fa i i t r t d e . a w i c e i e,h h rp u i ef t c s , o l t n c e c o v l me o lo o s t o i —h s i l w r o ae t u g r ru . s l T e a he e n a i f t o t ea y w y e e ou f o d l s ,i t n b me o p t e e c mp r d wi s r ey g o p Re u t h c iv me t rt o w h r p a s w r a h s o
10 ( 0 0 ) adtevlm f l dl s t 0 % P> .5 ; n h o eo o s,met i u b o o i o n—hsil fh opo i evni a teayaes nfati rae opt eg u fn r t n hrp r i icn n e d aot r t e ol g i c s cm a dwt tecnrl opo rey( 0 0 ) C n ls n It vni a teayi a fcc u a eayvn cl o p r i ot u f ugr P< .5 . o c i n ret n r e ai swyt t r et u r e hh og r s uo e ol h p sn i o oh p i f a
室 间 隔 缺 损 介 入 治 疗 与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的对 比研 究
陈永祥 , 家华 , 陈 牛 涛 , 李有金 , 马生茂 , 张亚政
[ 摘要] 目的 较 。方法 探讨室间隔缺损 ( S ) V D 介入封堵治疗 ( 国产封堵 器 ) 的治疗效果 , 并与外科 手术方法进行 比 两组手 术成功率均 为 10 , 0 % 介人 封 应用 国产封
时 间短 , 发症 少 , 并 治疗 费用 相 当 。
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单一 V D操作简单 、 S 安全 , 损伤小 , 成功率高 , 中期疗效满 意 , 早 与外科手术 比较不需输血 , 院 住 [ 关键词 ] 心脏缺损 ; 先天性; 介入 治疗 ; 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42
C E Dg— i g C E 口一 u ,I a , 1( igi Pol ̄H si lYnha 5 0 1C ia H N yn xa ,H N n h a N U To e a Nnxa epe op a, icun7 02 ,hn ) t . t
[ btat Obet e T vsgt tet rpui e cc fne et n eayadoea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 etel et e c A s c] r jci oi et a eaet f ayo t vni a t rp n prt no nr u r pa df t v n i eh h ci i r ol h o v i as l e
收集符合单一左 向右分流 V D6 S 0例 , 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 研究其可行性 及早 中期 疗效 , 与外 并
科手术组 比较在疗 效、 费用 、 并发症 、 输血量 、 院时间等方面 的差异 。结果 住
堵组均未输血 , 外科手术组均行输血治疗 ( 0 O ) 术后住院时间介入 封堵组少 于外科 手术组 ( 0 0 ) 并 发 P< . 1 ; P< . 1 ; 症介入封堵组少于外科 手术组 ( 0 0 ) 治疗费用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 1 ; P>0 0 ) .5 。结论
s pa ee t e tld fc .
[ e od ] H at e c; no ; ne et nlhr y ad c ugr K yw rs erd et Ibr lt vni a ea ;C ri r y f n r o t p as e
室间 隔 缺 损 ( S 外 科 手 术 是传 统 的 治 疗 方 V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