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
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2)

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2)推荐文章最虐心的励志韩剧电视剧排行榜热度:比较好看励志的韩剧排行榜热度:韩剧励志的电视剧排行榜热度:韩剧最好看的励志电视剧排行榜热度:韩剧励志电视剧排行榜热度: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第六:《师任堂》韩剧天后李英爱睽违11年復出的新作,与男神宋承宪有精彩对手戏,李英爱饰演以韩国美术为专业的大学讲师和申师任堂两个角色,而宋承宪将诠释虽拥有自由灵魂,但却被家庭严格压抑的角色,在遇到偶然发现申师任堂的日记并解开日记之谜的李英爱,而开始一段艺术和爱情的故事,此剧主要以朝鲜时代的申师任堂为蓝本。
定装照中,两位身着韩服古装扮相,看上去就像两幅古代画卷,完美再现剧中人物形象。
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第七:《蒋英实》由人气三胞胎大韩、民国、万岁的爸爸宋一国主演的《蒋英实》,以朝鲜时代为背景,他在剧中饰演的蒋英实,虽是奴隶出身却得到世宗大王的赏识,描述他努力将15世纪的朝鲜科学发展至世界水准的过程。
其中三胞胎曾到拍摄现场客串一集饰演小乞丐,意外变成观眾期待的亮点。
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第八:《回来吧大叔》根据日本小说《椿山课长的七天》改编的电视剧《回来吧,大叔》,是Rain演出《对我而言,可爱的她》之后,时隔1年3个月重返电视萤光幕的作品。
他在戏中饰演一个过劳死的40多岁百货商场专柜的老科长,死后竟又重新以30多岁精英花美男店长「李海俊」的身分活过来,经歷死而復生才明白真爱的意义与幸福,剧情搞笑又温馨。
与Rain搭配演出的是,被公认为是「收视率女王」的吴涟序,及產后復出拍新剧的李珉廷。
2017韩剧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第九:《吸血鬼侦探》李准确定接演由《吸血鬼侦探》执导制作人筹备2年的新作品─《吸血鬼侦探》,将演出原本为警察学校毕业的优等生,却在某次的调查中因意外事故而成为吸血鬼侦探,藉由解决委托人的事件中才慢慢解开自己身边谜团的故事。
李准先前在《岬童夷》演的连续杀人犯,让人印象深刻,这次粉丝都很期待他在新戏中的表现。
我国科教电视节目的收视调查及分析

“ ” 理 关注程 度较高 , 目侧 重的是 “ ” 节 真 而不是 “ 善”, 因而
观 众 的 数 量 自然 要 少 得 多 。
新 闻节 目。信 息 已经 成 为人 们生 活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 9 .% 23 的观 众表示喜欢看新闻节 目。 但是从调查员做的记录来 看, 很少有观众愿 意看 科技新闻。 如果把科技新 闻与一般新 闻
作 比较 , 们 不 难 发 现 , 技新 闻主 要 是 关 于 科 学 技 术 发 展 的 我 科
情况 , 虽然也有科研人员参与 , 但是节 目侧重对 “ ” “ 物 和 理” ( ) 真 的传播 多于对 “ ” “ ”( ) 人 和 惰 善 的报 道 , 真”的色彩 “ 较浓。 而在一般新 闻尤其是软新 闻中 , 充满了有趣的故事和吸 引人 的事件 , 乐元 素较 多, 娱 表现 出比较 明显 的 “ 而美 ” 善 的
收 视 倾 向。
山东 师范大学 附近 的居 民和 民工进行 了采访调查 ,了解他们 对科教 电视节 目的看法 。 本次 问卷调 查的样本选择为分类随机抽样 ,调 查员分为 城市和农村两 类 : 自农村 的调查员从本村或邻村家境贫 困、 来 中等和较好 三个层次 的普通 农户 中抽取 户主作为调 查对象 ; 来 自城市 的调查员 ,对各 自所在的居住小区进行问卷和采访
一
收看电视节 目尤其是科教 电视节 目时 的收视特点 ,为探寻我 国科教 电视节 目的创作提供依据。
调 查 说 明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 取向 ,是 人类价值体 系的中心 内容。关于 “ 善 、 ”的范畴 , 真、 美 中外 哲人作过各 种各样 的表 述 , 对于三者 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 的, 但 即认 识世 界的客观 属 性和规律 , 涉及 “ ”的问题 : 真 判定客体属性 、 规律等是否合乎 目的性 , 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 意愿 , 是否对人有用 、 有利 , 涉及 “ ”的问题 ; 审美 活动 中, 善 在 主体从客体 中获得 的身心情感 上的愉悦和 美的享受 , 涉及 “ 美”的问题 。 “ 、 、 ” 对 真 善 美 和谐 统一的不断追求和向往 , 构成 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囿于各方面条件所限 ,本文所进 行的调 查仅选取 农业经 济、 工业 经济和科 技都 比较发达 、 同时文化 传统深厚的山东作 为本文调查 的样本取样点。 为了增加样本 的代表性 , 本文除了 通过 山东观众收视科教 电视节 目的现状及真实心态的第一手 调 查资料 , 还结合学术界在全国范围内进 行的调 查数据 , 对我 国科教 电视节 目的收视情况进行深层次 的探析 。 2 0 年 7月暑假期 间和 1 05 0月 国庆 节放假 期间 ,山东 师 范大学传播学院分两批组织学生在回家期间 ,就 科教 电视 节 目在 山东 的收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为了获得更
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

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收视率是指电视节目在特定时间段内的观众收看比例,是评估电视节目受众度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收视率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观众的观看习惯与喜好,为电视节目制作和广告投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一到十的收视率分析角度出发,探讨收视率的变化与原因,并分析收视率的影响因素。
一、收视率一介绍收视率是指特定时间段内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人数占总观众人数的比例。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收视率为10%,即意味着该时间段内有10%的人口在收看该节目。
收视率是衡量电视节目受众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广告主选择广告投放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收视率的计算方法收视率的计算基于观众调查和样本数据。
观众调查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收集不同人群在不同时间段收看电视节目的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得出最终的收视率数据。
常见的收视率计算方法包括实时收视率、时移收视率以及回放收视率等。
三、收视率的影响因素1. 节目内容:节目质量和内容的吸引力是观众选择观看的关键因素。
精彩的剧情、娱乐性强的综艺节目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
2. 播出时间:电视节目在不同的时间段受众人群不同,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因而有所差异。
黄金时段(晚间20:00-22:00)通常是电视台重点推广的时间段,观众人数相对较多。
3. 竞争对手:在同一时段内,其他电视台的节目竞争也会对收视率产生影响。
同类型节目之间的竞争,以及热门剧集、综艺节目之间的竞争,都可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4. 广告因素:广告的时长和插播的位置也会对收视率产生影响。
过多的广告插播可能导致观众流失,而精心设计的广告植入则能增加观众的观看时长。
四、收视率的分析与应用收视率数据不仅可以用于评估节目的受众度,还可以用于制定电视节目和广告投放的策略。
对于节目制作方而言,收视率分析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观众的兴趣偏好,调整节目内容以提高收视率。
对于广告主而言,收视率分析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广告投放时段,提高广告的曝光率和效果。
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

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郑维东 龙长缨现今与电视有关的各方各面都非常重视收视率数据。
无论频道、节目还是广告,离开收视率,就像杆秤缺了准星,做不成交易,搞不好经营。
但收视率又不仅仅是准星,单纯表述观众数量的多寡,它还能构成一个相当复杂的“度量衡“体系,帮助我们把握市场、诊断问题、辅助决策、指导发展。
对这个体系的解构与运用,我们称之“收视率分析”。
本文说的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含义是把收视率分析的基本脉络与方法通过从一到十的系统化的整合,让从事收视率分析的各位能整体把握并易于提纲挈领。
这个“从一到十”的整合同时也集成了CSM多年来在服务客户服务市场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的一些重要成果。
简单地说,收视率分析的“从一到十”即是:一个基点,两个市场,三个维度,四个层次,五种关系,六个问题,七类分析,八项指标,九种技术和十大判断。
下面分而述之。
一个基点:观众本位是收视率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在应用收视率数据进行市场分析、节目评价的时候,观众本位观念至关重要。
电视收视市场有着独特的供方和需方,电视频道提供节目的播出,是市场的供方;电视观众从频道收看节目,这是需方。
如果我们把电视节目看成是一种产品,那么,电视观众就是这个产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者。
电视节目产品的有关生产和经营都围绕着观众的消费需求而展开。
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多,如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制作和编播消费者喜爱的电视节目,更是目前各电视经营实体所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另一方面,收视率数据本身是对观众收视行为的事实反映,利用收视率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就必须从收视行为的发生者——观众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观众的收视量、收视结构、收视规律,来探求观众电视消费需求的内容、品味、结构,从而指导电视频道/节目的生产和经营。
两个市场:收视率主要服务于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析与应用观众与电视频道/节目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以节目评价、节目编排和制作为中心的“收视市场”部分,观众与广告时段、广告产品之间的互动,则又形成了以广告媒介投放为主要内容的“广告传播市场”的一部分。
电视节目的目标受众群

电视节目的目标受众群受众:简而言之就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使得受众的范围越来越大了。
受众的特点:1)规模的巨大性,在人数上超过大部分社会群体;2)分散性,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3)异质性,即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
受众既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的对象,对传播过程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受众的需求,受众对媒介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活动等,都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电视节目的目标受众群解析: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较晚,从1958年至今不过短短的40多年,然而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电视节目形态飞速发展,到本世纪这几年,电视节目向多元化发展,一切从受众出发,电视节目形式多样。
《夕阳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老年人为收视对象的综合性栏目。
它于1993年10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
《夕阳红》栏目的开播,该栏目从满足老年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选择老年观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开阔老年人的视野,拓展老年人的生活空间,真实反映老年人生活的情感和乐趣,深受老年观众的欢迎。
收看《夕阳红》栏目,成为许多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据中央电视台收视调查,全国1.2亿多老年人中有1/10的老年人长期坚持收看《夕阳红》《夕阳红》栏目已经成为全国亿万老年观众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知心朋友。
各地方电视台也开设了一些针对老年观众的社教节目。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以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半边天》栏目,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播出。
《半边天》栏目以"关注社会性别,倾听女性表达"为宗旨,致力于维护女性权益,拓展女性发展空间,增进男女两性沟通,风格轻松温馨而又不失敏锐的观察。
收视调查表明,城镇职业女性是本栏目的主要收视群体。
有意思的是《半边天》同时拥有大批男性观众,他们和女性观众几乎平分了《半边天》节目收视率。
电视剧网络点击率 48部过10亿《甄嬛传》播放量68亿多,《笑傲江湖》进10亿最快

电视剧网络点击率 48部过10亿(《甄嬛传》播放量68亿多,《笑傲江湖》进10亿最快)————————————————————————————————作者:————————————————————————————————日期:2电视剧网络点击率48部过10亿仅1部央剧一部电影有10亿票房是超级卖座,那么一部电视剧是以何衡量卖不卖座?收视率?但它不是惟一的考核指标,网络播放量近年也成了衡量热剧的重要指标,而在影视剧受众繁荣的当下,几年前的一亿点击量已不足称道,据权威视频营销机构Vlinkage(纬岭文化传播公司)给记者提供的监控数字显示,电视剧“10亿俱乐部”的坐席已有48部。
其中,剧王《甄嬛传》的网络播放量近70亿,76集的长度,平均下来每集的点击量超过9000万,而排名榜接下来的两位是《新还珠格格》和《步步惊心》,两者播放量之和也不敌《甄嬛传》。
榜单分析《甄嬛传》播放量68亿多,《笑傲江湖》进10亿最快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31日,播放量达10亿的电视剧有48部之多,拔得头筹的是热播古装大剧《甄嬛传》,播放量68亿多,制作方赚得盆满钵满。
而排在之后的《新还珠格格》《步步惊心》都已超过30亿,但两者之和也不敌《甄嬛传》。
紧接着《新三国》《北京爱情故事》《宫锁心玉》《轩辕剑之天之痕》《新水浒传》《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回家的诱惑》分列4~10位,播放量也都超过20亿。
从11名之后,进入“10亿俱乐部”的电视剧的播放量相差并不大,其中最后进入榜单的是《乡村爱情4》,播放量仅10亿出头,而在电视上播放离现在最近的一部剧进入榜单的是新版《笑傲江湖》,该剧今年2月6日开播,3月1日大结局,播出期间网络播放量已达到10亿,是近期网络播放表现最好的电视剧,以最快速度进入榜单。
网民热衷偶像剧,武侠题材成新势力从榜单上的48部剧可以看出,从题材来看,都市题材占据21部,其中家庭剧有9部,开播期间话题度较高的《夫妻那些事》《离婚前规则》《裸婚时代》均有上榜。
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分析报告

电视剧收视率排名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电视剧产业的不断发展,观众对于电视剧的收视率排名也日益关注。
本报告针对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电视剧收视率进行了全面综合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数据采集与统计本次数据采集范围包括了多个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调查与统计。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了收视率数据,并进行了加权计算,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三、收视率排名分析根据采集与统计的数据,我们对电视剧的收视率进行了排名。
以下列出了排名前十的电视剧:1. 《傲骨之战》2. 《平凡的世界》3. 《琅琊榜》4. 《延禧攻略》5. 《都挺好》6. 《欢乐颂》7. 《我的前半生》8. 《甄嬛传》9.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0. 《红楼梦》四、分析与讨论1. 热门剧集的成功因素:排名前十的电视剧大多具备精良的制作和剧本,叙事能力强,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
同时,这些剧集也采用了多种营销手段来提高知名度和收视率。
2. 多样化的题材受欢迎:在排名前十的电视剧中,既有古装剧如《琅琊榜》和《甄嬛传》,也有现代剧如《都挺好》和《我的前半生》。
这表明不同类型的电视剧都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
3. 网络平台的崛起:排名中出现的《延禧攻略》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集,大部分通过网络平台播出并在观众中取得了较高的关注度。
这也说明了网络平台的崛起对于电视剧产业的影响。
五、数据分析的局限性1. 本次数据采集范围有限,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我们尽力调查了多个电视台的收视率,但仍然无法完全覆盖所有的电视剧。
2. 收视率不是衡量电视剧品质的唯一标准,还应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如口碑、社交媒体讨论度等。
六、结论本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的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了电视剧的收视率排名,并对排名前十的电视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我们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电视剧产业能够继续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作品给观众。
七、致谢在本次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收到了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剧集收视排行前十名

2017年剧集收视排行前十名下面是分享的2017年剧集收视排行榜,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剧集收视排行榜第十名,《孤芳不自赏》,由钟汉良和杨颖主演,收视率1.314,豆瓣评分3.1。
要说起这部剧,吃瓜群众可能更感兴趣的是杨颖抠图系列,这部剧能上榜,可能也是出于钟汉良的原因吧,毕竟小太阳的演技不是盖的。
第九名,《人间至味是清欢》,由佟大为和陈乔恩主演,收视率1.315,豆瓣评分4.5。
这部剧虽然被网友吐槽“人间处处是奇葩,但总体看起来也不算太糟,也有网友这样点评“无脑,但看起来轻松欢乐。
大龄女主角不应是槽点,童话般的世界不该只属于年轻姑娘。
第八名和第七名,都是《欢乐颂2》,分别在东方卫视和浙江卫视播出,收视率达到1.585和1.614,豆瓣评分5.2。
经过了《欢乐颂1》的好评如潮,《欢乐颂2》明显被“玩坏了,从评分就可以看出,7.3分跌到5.2分。
甚至有网友直截了当差评到“感觉第二季就是来圈钱的,而且整部剧都自我放飞了,都不知道见好就收。
第六名,《楚乔传》,由赵丽颖和林更新主演,收视率1.741,豆瓣评分5.0。
这部剧还是从头追到尾的,虽然后半段快进了些,当然,最后发展成了“燕洵世子复仇记,是不愿意看到的,许多线索放出来后却没有给予解释,感觉白瞎了这些线索。
所以如果要是来打分,满分10分的话,前半段8分,后半段勉强给个6分吧。
第五名,《那年花开月正圆》,江苏卫视播出,由陈晓和孙俪主演,收视率1.756,豆瓣评分7.3。
这部剧算的上是今年的惊喜了,画面精美,制作精良,孙俪和陈晓饰演的男女角色都很可爱,还有何润东前半截剧情里的吴聘哥哥也是相当暖心,这也算是一部既不苦情又不玛丽苏的古装大剧。
第四名,《我的前半生》,由靳东和马伊琍主演,1.876,豆瓣评分6.3。
这部剧描述的还是挺现实的,剧情也非常抓人,演员全员在线,靳东的精英感无敌,马伊琍演出了上海小女人的劲儿!第三名,《因为遇见你》,由孙怡和邓伦主演,收视率1.930,豆瓣评分4.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郑维东 龙长缨现今与电视有关的各方各面都非常重视收视率数据。
无论频道、节目还是广告,离开收视率,就像杆秤缺了准星,做不成交易,搞不好经营。
但收视率又不仅仅是准星,单纯表述观众数量的多寡,它还能构成一个相当复杂的“度量衡“体系,帮助我们把握市场、诊断问题、辅助决策、指导发展。
对这个体系的解构与运用,我们称之“收视率分析”。
本文说的收视率分析之“从一到十”,含义是把收视率分析的基本脉络与方法通过从一到十的系统化的整合,让从事收视率分析的各位能整体把握并易于提纲挈领。
这个“从一到十”的整合同时也集成了CSM多年来在服务客户服务市场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的一些重要成果。
简单地说,收视率分析的“从一到十”即是:一个基点,两个市场,三个维度,四个层次,五种关系,六个问题,七类分析,八项指标,九种技术和十大判断。
下面分而述之。
一个基点:观众本位是收视率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在应用收视率数据进行市场分析、节目评价的时候,观众本位观念至关重要。
电视收视市场有着独特的供方和需方,电视频道提供节目的播出,是市场的供方;电视观众从频道收看节目,这是需方。
如果我们把电视节目看成是一种产品,那么,电视观众就是这个产品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消费者。
电视节目产品的有关生产和经营都围绕着观众的消费需求而展开。
随着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多,如何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制作和编播消费者喜爱的电视节目,更是目前各电视经营实体所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另一方面,收视率数据本身是对观众收视行为的事实反映,利用收视率数据进行市场分析,就必须从收视行为的发生者——观众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观众的收视量、收视结构、收视规律,来探求观众电视消费需求的内容、品味、结构,从而指导电视频道/节目的生产和经营。
两个市场:收视率主要服务于收视市场和广告市场的分析与应用观众与电视频道/节目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以节目评价、节目编排和制作为中心的“收视市场”部分,观众与广告时段、广告产品之间的互动,则又形成了以广告媒介投放为主要内容的“广告传播市场”的一部分。
收视率分析应用于节目收视市场,可以研究观众与节目的对位,节目的时段编排,节目的质量评估,节目之间的竞争变化等等;收视率分析应用于广告传播市场,则可以从广告媒介传播的深度(暴露频次)和广度(总体到达率)来评价广告媒介传播的效果,也可以通过研究广告触达的观众的潜在消费力来评估观众的广告消费价值,加强广告投放的针对性、有效性。
三个维度:收视率表现为节目、观众、时段三位一体的组合结构电视媒介经营的是电视频道和节目,与广告商/广告主交易的是广告时段,但仔细分析,节目和广告时段并不能直接为电视媒介经营者和广告商带来效益,媒介经营最终效益的实现,是因为经过了“观众”这一环节。
电视媒介通过经营频道和节目,吸引观众,然后,把附着在广告时段上的“观众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广告主,广告商和广告主寄望于广告在时段的投放能够触达观众,使之成为广告产品的实际消费者,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因此,观众、节目和广告时段是电视媒介经营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于观众的认识、开发和经营是三要素经营优化、电视媒介与广告商/广告主达到共赢的关键点。
所以,收视率分析必须以观众为出发点,围绕观众、节目、时段(广告)三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帮助达成三要素的优化组合,良性循环。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收视率调查即是对以观众、节目和时段三个维度所结构的收视事件的客观记录,收视率数据本身就包含了来自观众、节目和时段的不同组合信息,基于收视率分析电视媒介经营,节目、观众和时段三个重要的维度显然不可或缺。
四个层次:节目、频道、电视台和电视市场是收视率分析与应用的四个递进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收视率分析可以在四个层面上进行:节目、频道、电视台、电视市场。
这四个层面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节目是基本组成单元;节目与节目在时段上的展开就上升到了频道;不同的频道归属和组合往往涉及到电视市场的基本运营机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而不同电视机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就形成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电视市场。
在收视率分析中,全面地分析和了解这四个层面,都必须从观众、节目和广告(时段)三个维度展开,每个层面各有侧重。
五种关系:节目与观众、节目与时段、观众与时段、节目与节目、频道与频道是收视率分析中须予重点关注的五种关系如前所述,观众、时段(广告)和节目是媒介经营的三大基本要素,三大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由此形成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仔细分析,以下五种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收视率分析必须要研究的。
其一,节目与观众的关系。
这一关系强调的是节目的定位与观众特征之间的吻合,也就是节目的观众定位问题。
什么样的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研究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特征,根据目标观众的特点制作和播出相应的节目,是获得收视率的关键。
其二,节目与时段的关系。
研究这一关系实际上是研究节目的时段编排。
适合目标观众的节目必须安排在目标观众可能收看的时段播出,因此,根据收视率数据,把握观众的收视习惯,分析研究同时段各频道节目安排特点,是优化节目时段编排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三,观众与时段的关系。
一天中,电视观众量的大小并不是按时段均匀分布的,电视观众在时段上的分布存在如下两种基本状态:一是开机/关机,即选择看电视或不看电视;二是在各个频道间不断流动。
因此,研究观众与时段的关系,一是要研究观众在哪些时段有收视行为,哪些时段没有收视行为,什么样的观众在什么样的时段有收视行为;二是要研究有收视行为的观众流的流向。
其四,节目与节目的关系。
同一频道的上节目与下节目之间的关系,希望达成的是观众的“顺流”,即收看上一个节目的观众能继续收看下一个节目。
分析频道基本的观众流量,了解节目之间的观众流、存量,是收视率分析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五,频道与频道的关系。
不同频道在同一时段的关系是一种竞争的关系,或通过不同的节目定位和差异化编排,分流观众,或干脆同质化定位、同质化编排,直接争夺同一观众群体。
频道是节目的载体,频道与频道之间的关系往往反映了电视台在市场的基本经营思路和模式,因此,研究频道与频道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是收视率分析不可缺少的内容。
六个问题:收视率分析能够回答的六个基本问题从收视率的三个维度特征出发,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提出收视率分析所能够回答的六个基本问题,称作3W3H,分别是:1、有多少观众(How Many),这是从总量上对观众规模的把握,了解观众在量上的总体特征。
2、是什么样的观众(Who),是指从结构上去把握观众。
包括观众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等,都是从人口特征上去了解和分析观众群的结构特点。
3、什么时间的观众(When),是指观众的时间分布。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时段,观众群的分布特征是不同的,了解观众在时期时段上的分布特点,有助于掌握观众的收视习惯,合理调整和编排节目。
4、有多少重复观众(How Often)。
不同节目的观众重复率,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节目特征对同类观众的适应性,因此,利用不同节目观众的重复率,可以预测和判断节目可能出现的观众相同特征,了解同类观众可能喜欢收看的节目类型和形式。
5、看多长时间(How Long)。
观众对电视的收视时间长度,区分观众是否电视媒体的重度消费者或者表征观众对电视频道或节目的忠实程度。
6、看什么样的频道/节目(Which Channel/Program)。
看什么样的频道实际上是频道竞争的问题,观众在同一时刻,只可能选择一个频道。
分析观众喜欢看什么样的频道就是分析观众的收视时间在不同频道上的分配结构,也就是分析在某一电视收视市场上各个频道的市场份额情况,看频道对观众的竞争实力状况。
看什么样的节目则是节目竞争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目标观众在不同节目(节目类型)的投入时间的分析可以了解各目标观众对某类或某几类节目的需求和偏好,了解观众最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类型和节目。
无论频道竞争还是节目竞争,都着眼于内容市场,讨论的是观众对电视内容的选择结果。
以上六个问题,分别从观众、节目和时段的维度出发,从总量、结构、分布、竞争等方面回答了观众收视行为的各种特性,为进一步分析和掌握观众收视市场的特点及变化奠定了基础。
七类分析:总量分析、结构分析、流动分析、竞争分析、优化分析、效益分析和环境分析与其他类型的市场分析一样,收视率分析也可以依循从总量到结构、从静态到动态、从组合到效益,从内部到环境的基本思路来进行。
第一,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通常用于分析一个市场或市场的某些方面的总体特征、总体变化趋势等,从宏观上概括总体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的分析划定范围和程度的界限。
在收视分析中,我们常用的观众规模和观众收视总量就是从空间广度和时间长度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电视收视市场的大小,反映收视市场总量的特征;我们也可以用广告投放总长度、总投放额的大小来反映电视广告市场的基本概况。
第二,结构分析。
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内在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
结构分析是静态分析。
在收视率分析中,结构分析通常可以从收视和播出两个方面展开,收视方面主要指观众结构,播出方面主要指媒介结构。
就观众收视行为而言,一方面可以研究不同结构属性特征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差异;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电视观众在收视上的季节分布、时段分布、频道分布、节目类型分布等等,解读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从播出的角度,则可以分析节目的播出结构和频道的竞争结构,了解供方对市场的运作情况。
第三,流动分析。
在多频道时代,观众的流动是常态。
因此,作为基本的动态分析方法,观众流动分析是收视率分析中越来越重要的手段。
流动可以分为“顺流”、“入流”、“溢流”三种状态。
分析相邻节目的观众流结构、同一时段不同频道间观众的流向,可以了解有多少观众、什么样的观众在什么时候流动于节目之间、频道之间。
分析观众流动的这些特征,对于节目调整、编排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竞争分析。
收视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对观众注意力的争夺。
观众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稳定的。
有限的观众资源在某一时段选择了这个节目,就不可能选择另外的节目。
因此,收视的竞争首先表现在节目的竞争上,由节目的竞争延伸到频道之间的竞争,由频道之间的竞争再延伸到电视台之间的竞争。
竞争就有优劣之别,竞争就有强弱之分。
从收视率数据,分析节目、频道、电视台之间的优势劣势、竞争地位以及竞争实力此消彼涨的特点和趋势,是竞争分析的主要内容。
第五,优化分析。
分析总量、结构、竞争、流动,其目的都在于对三大资源要素即观众、节目和时段(广告)的优化。
节目、频道、电视台都要靠三大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才得以发展前进。
因此,从观众、节目和时段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对位与贴合,找到需要优化的要素和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分析有时也可以称作组合分析,因为只有存在不同的组合,才谈得上比较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