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推荐一本书》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推荐一本书》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旨在让学生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向别人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分别推荐了《三国演义》和《童年》这两本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写作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写作内容不具体,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写作结构不清晰,文章没有逻辑顺序;4.写作语言不准确,使用了一些不恰当的词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帮助学生具体明确观点,指导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纠正学生用词不当的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向别人推荐;2.培养学生用清晰、具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结构,使文章有条理;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用具体、清晰的语言表达推荐的理由;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结构,使文章有条理,并使用准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两个推荐书的示例;2.教师准备一些书籍,以便学生在课堂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书;3.教师准备评价标准,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你们读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8A《 Unit 3 A day out》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8A《 Unit 3 A day out》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3. Check and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 invitation letter.
4. Go through the useful expressions.
5. Read together.
设计说明:Try to let students be familiar with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n for a day out.
plete a passage about planning a day out .
4.学习重点难点
Key words and some phrases.
Learn to plan a day out and improve writing skills.
5.学习评价设计
1. To learn to make a plan for a day out..
3.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a plan for their trip.
4.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 according to their plans.
5. Invite some of the students to show their letters.
Help students to learn some useful expressions.
Step 4Writing
1. To learn different parts in the invitation letter.
2. Linda will go back to the USA. We will invite her to visit our hometown Zhenjiang.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六:写话》示范课教案_14

新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文  语文园地六  语文园地六:写话》示范课教案_14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教科书教学设计语文园地六(“写话”“我爱阅读”)教材分析第六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积极探索、敢于提问,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本课时是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

“我爱阅读”栏目选取了《最大的“书”》这篇文章。

它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秉承部编教材“阅读1+X”理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科普书籍。

“写话”选取的内容为学生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产生的疑问,鼓励孩子们充分地说、写自己想问的,并准确使用和书写问号。

因为“我爱阅读”栏目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

在后续的教学中,如果学生们有兴趣,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自然科学博览会”,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1.了解《最大的“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体会川川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品质。

2.鼓励学生充分地说、写自己想问的,并准确使用和书写问号。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于交流、勇于提问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初识“书”1.导入:小朋友们,江老师听说咱们二(4)班的小朋友特别爱读书,告诉你们呀,江老师也特别爱阅读、也经常给我家宝贝读书,我爱阅读、你爱阅读、我们都爱阅读!一本本书带领我们走进了神奇的世界、知识的殿堂。

谁能告诉老师你读过的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最大”的呢?2.这节课,我们就进入“我爱阅读”,读一篇与书有关的课文,一齐读课题——《最大的“书”》(多媒体出示课题)[教学意图:摸清学生原有的对“大”书的认识,为后文的“大”岩石埋下伏笔,同时也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3.结合图片,理解“井然有序”4.读一读5.读句子,找规律6.学生交流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②指导学生读出敬佩的感情。

4.师生对读这三句话,发现句子规律,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老师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这三句都是前半句写动物的样子,后半句写感受,这样写更能让我们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感情。

(2)学生读前半句,教师接后半句(有意接错)。

学生指出错误后教师相机提问:感受为什么不能随便换?教师小结:作者的感受和动物的样子是有关联的,动物不同,想象的画面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这各具个性的动物世界,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受,这样的大自然多“好玩”!(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教师指导拓展仿说:(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好玩的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试着说一说。

(2)学生想象说话,教师小结:不同的动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中有不同的乐趣,难怪课题说,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二、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植物的学生能联系图片说一说能读出敬佩的感情能发现句子规律能发现不同动物带给我们的感受不同读出好玩根据图片【作业设计】【字词大闯关】(3星)一、初读课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大自然是一本dú bù wán( )的大huà cè( )。

小má qu è( )叽叽喳喳,叫人愉悦;mǎ yǐ( )搬家,井然有序;草的叶子有长有duǎn( ),有宽有窄;沙沙的竹叶声,如同wēn róu( )的细语。

二、选择下列词语填入句子中。

1.栽载小船()着我们到爷爷家,去看爷爷新()的桃树。

副幅春节临近,妈妈从年市上买了一()对联和几()年画。

2.三、品读句子,体会生动的语言,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我们班--他们班》,同课异构精品7套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我们班--他们班》,同课异构精品7套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3《我们班--他们班》,同课异构精品7套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我们班--他们班》教案附录:为他班喝彩倡议书让我们把为他班喝彩的倡议,落实到每一次班级间的活动中吧。

运动会上,我们会为每一位运动员加油、喝彩。

合唱比赛中,我们会为每一个参加比赛的班级鼓掌、加油。

演讲比赛中,我们会给每一位参加演讲比赛的人送去鼓励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

广播操比赛中,我们会为每一个班鼓掌喝彩。

庆六一活动中,我们会为每一个表演节目的人表示感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我们班他们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合作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和合作的能力。

3、知识目标:正确认识自己班和其他班的优势和特色,向其他班级学习,促进本班发展;明白班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与其他班级开展合作活动。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班和其他班的优势和特色,向其他班级学习,促进本班发展。

【教学难点】明白班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与其他班级开展合作活动。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思考《他们班为什么这么开心??》2、讨论:视频中,大哥哥大姐姐们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

羡慕吗?老师听你们班长说,你们有几次输给了四(2)班。

那么我们班哪些方面不如他们班呢?二、教授新课【走进他们班】1、张小文的疑惑:(1).你的老师也经常夸赞某个班级吗?是哪个班级?夸赞他们什么呢?(2)回忆一下,你记忆中,哪个班级获得的荣誉最多?2、思考(提问过渡):为什么有的班能够经常在评比中脱颖而出呢?你会不会常常困惑,为什么某个班级奖项满盈、人人夸赞?3、班级考察团:走进他们班。

在学校里,除了自己班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班。

每个班都是不同的,让我们组建一个考察团,一起走进别的班级看一看,瞧一瞧,他们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1)四(2)班同学喜欢阅读,他们教室里有很多图书。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通用11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阅读过程中,认真感受海伦在苦难的成长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欲望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在生活、学习中能够学习主人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海伦.凯勒》导入1.同学谈心目中的海伦.凯勒。

2.课前同学们已经课前阅读了第一章“开启心灵的眼睛”,第二章“我的求学之路”,第三章“迎接新生活”,现在请你同桌谈谈以下问题。

(1)在这山间秋色中海伦尽情地享受,她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2)海伦为什么喜欢剧院生活,而不喜欢演讲生活?(3)你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全班展示汇报以上问题。

二、阅读第四章“假如给三天光明”(一)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第四章阅读导语“也许人的本性就是这样,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而总是去追逐不属于我们的东西”1.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和同桌交流。

(二)自由朗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件出示阅读要求:1.快速阅读184页——203页。

分为四部分“学会珍惜”、“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2.圈画出带有批注的生字词语。

3.重视带有重点符号的句子。

4.关注每一部分后面的“成长启示”、“要点思考”、“写作积累”(三)交流读后体会1.感受成长启示:(1)课件出示“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驻足,但是我们总是错过它们而不自知。

当某一天,它们消失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为什么没有多看一眼,这时多少会有点遗憾与悔恨。

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眼前的美丽,珍惜眼前的情意,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想起追逐。

”思考一下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案文本)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案文本)

( 教学设计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案文本)Reasonable combin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various teaching elements, a systematic planning process for formulating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optimizing teaching effects.《教学设计》教学大纲(教案文本)课程代码:4145课程名称:教学设计授课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性质:《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为先行课程。

它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活动联结起来,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出发,探索教学规律,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的实践中,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对于从事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和电教办公人员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和办公效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教学设计》,使学生具备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学会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的、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及实践后进行教学评价,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2、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如系统科学方法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信息技术等;3、在课堂中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实习作业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课程总学时:总学时数64学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讲授4学时)(1)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2)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3)教学设计与教育改革(4)学习教学设计的意义(5)教学设计的定义(6)教学设计的性质(7)教学设计的层次具体教学要求:①了解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及当今教育改革的关系;②要掌握教学设计及教育技术的概念;③掌握教学设计的三个层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解与示范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 解最大书的概念和特点。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最大书的 特点和价值。
案例分析
引入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总结 最大书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实物展示
展示最大书的实物或模型,让学 生直观感受其特点。
图片和视频
展示最大书的图片和相关视频, 帮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和用途。
课文精读
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生字、生词,并回答课文后的问 题。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如“最大的书指的 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本最大的书也是一本最重的书?”等,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文总结与延伸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重点内容以及写作特点等,帮助他们加深对 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拓展练习
句子仿写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练习,提高语言表 达能力。
段落概括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中的段落大意,培养总结归纳 能力。
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
布置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文的作业,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考题
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需要改进之处
时间安排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需 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参与度
虽然有小组讨论环节,但部分学生仍较为被动, 需要进一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教学方法
可以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实地考察或实验,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最大书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4.完成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四、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
1.找到有关岩石的资料,记录下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展示朗读。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们,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2.识字游戏:“苹果丰收了”。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挂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4.一起再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熟读积累词语:地质、勘探、岩石、一册、厚厚的、脚印、雨痕、刨根问底、煤炭、宝藏、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刨根问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地质知识。
四、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1.最大的“书”是指什么?
2.“书”为什么加引号?
3.最大的“书”有什么用?
……
(生字范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字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随机板书学生问题)
二、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读书展示会”。
(1)“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合作学习。自己去找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板书设计
作业或预习
、布置作业(选择其中一道题)
1.找到有关岩石的资料,记录下来。在班级里开展“奇石博览会”,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2.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3.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向他学习吗?
自我评价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陈月仙 刘金莲 申仙云
评议一单位:姓名:王浩日期:2014.3
(3)指名认读生字摘苹果,不摘的学生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学生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力气很大──勘;山下有石──岩;厂里过日子──厚;包旁一把刀──刨;家里一块玉──宝……)
3.送生字宝宝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①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仔细观察,按结构分类: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观察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3.指导书写,要求正确美观。
(1)范写重点笔画“竖撇”,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1.读中学。
(1)自由读。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了哪些问题,学到些什么知识吗?请你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地质勘探队员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一想,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指名汇报: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什么知识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②()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的书吗?
③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④把岩石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在课文中找到带生字的句子)
(3)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第二、三排),认读,组词,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教学形式
讲读
教师
王浩
单位
鄯善县育才学校
课题名称
19最大的“书”
学情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课文语言简洁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