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清洁生产的由来

清洁生产的由来

清洁生产的由来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推行清洁生产创造绿色生活清洁生产的由来国际: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但采用的却是过度的消耗资源、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环境公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72年,在瑞典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开始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的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但治理成本高,企业缺乏治理污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治理难度大,并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无助于减少过程中的浪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了废物最小、源头削减、无废和少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污染防治战略。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清洁生产的概念,并制定了推行清洁生产的行动计划。

1990年在第一次国际清洁生产高级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清洁生产的定义。

1992年,清洁生产正式写入《21世纪议程》,并成为通过预防来实现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的专用术语。

从此,清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行。

国内:我国的清洁生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83年到1992年,为清洁生产的形成阶段;显着特点是清洁生产从萌芽状态逐渐发展到理念形成,并作为环境与发展的对策。

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2002年,为清洁生产的推行阶段。

第三阶段,从2003年开始进入依法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阶段。

《清洁生产促进法》于2003年1月1日去实施,这标志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从此今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新阶段,预示着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步伐将大大加快。

《清洁生产促进法》何时颁布,其适合范围有哪些?颁布时间: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自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

清洁生产-论文1. 背景:清洁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一项迅速发展中的新生事物,是人类对工业化大生产所制造出有损于自然生态人类自身污染这种负面作用逐渐认识所作出的反应和行动。

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忽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反映非常强烈。

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并采取了相应的环保措施和对策。

例如增大环保投资、建设污染控制和处理设施、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环境立法等,以控制和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通过十多年的实践发现,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各大企业集团(公司)都纷纷研究开发和采用清洁工艺,开辟污染预防的新途径,把推行清洁生产作为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2. 内容和定义: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废物减量化”、“无废工艺”、“污染预防”等。

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取预防污染的策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8><#004699'>3. 方式:一、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以解决影响环境的“结构型”污染和资源能源的浪费。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是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损害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低排放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清洁生产旨在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这是人类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为人类提供持续稳定的发展机会。

首先,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途径和手段。

通过清洁生产的实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出,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排放,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清洁生产技术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带来的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次,清洁生产有助于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和经济模式。

清洁生产的实施需要倡导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并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考虑。

这将促使企业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清洁生产还强调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延长物质的使用寿命,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这将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型,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清洁生产需要依靠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措施。

政府还可以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清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同时,政府还应强化对清洁生产的监管和评估,加强对企业环境责任的监督,确保清洁生产的有效实施。

最后,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共识。

公众对清洁生产的认可和支持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

公众可以通过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提高对清洁生产的理解和认知,推动企业和政府加强清洁生产的实施。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涵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涵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涵一、清洁生产的概念清洁生产是指在最大程度减少或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生产方式。

它是一种全面的、系统性的生产管理模式,旨在减少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通过降低环境风险和提高经济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清洁生产的内涵1. 削减污染清洁生产强调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和采用清洁技术,减少或避免废物、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

这包括减少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节约资源清洁生产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设计,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循环经济和零排放的目标。

3. 提升环保意识清洁生产要求企业和个人养成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

三、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清洁生产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资源。

清洁生产已成为应对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和支持。

四、清洁生产的实施方案1. 制定清洁生产计划企业需要制定清洁生产的长期计划和目标,明确推进清洁生产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建立清洁生产的管理体系。

2. 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引入清洁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资源消耗,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

3. 培养员工环保意识加强员工环保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和企业环保政策,共同推动清洁生产。

4. 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定期进行清洁生产审计,评估企业的生产过程、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持续改进清洁生产的实施效果。

五、结语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排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容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容

清洁生产的定义与内容引言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逐渐被各个行业认可和采纳。

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目标,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生成等手段,实现生产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对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容进行探讨。

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又称为低碳生产或环境友好生产,是一种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改进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物质转化和废弃物处理,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是绿色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清洁生产的内容清洁生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资源节约清洁生产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管理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

例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原材料使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

2. 能源管理清洁生产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包括采用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手段,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排放的温室气体。

3. 废弃物处理清洁生产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尽量减少废弃物的生成和排放。

包括改变生产工艺、采用回收再利用技术、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等,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4. 环境管理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是确保清洁生产实施的关键。

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规划,保障生产过程对环境的约束和保护。

5. 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倡导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

通过推广产品再制造、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等方式,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

6. 人才培养清洁生产需要更多具备清洁生产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通过加强清洁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清洁生产意识和技术能力,为清洁生产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持。

结论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废弃物生成等手段,实现生产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及国际国内的实践历程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及国际国内的实践历程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及国际国内的实践历程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对环境的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二是资源短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凸显,使得人们意识到需要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洁生产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国际上,清洁生产的实践历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加强立法法规,制定相关环保政策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改善生产过程和产品,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二是企业积极响应环保政策,主动采取清洁生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三是国际组织和环保机构发挥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清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国内方面,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改造,并对清洁生产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目前,中国各地的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实践,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国的工业生产朝着更加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总的来说,清洁生产是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各国都在积极推动清洁生产的实践和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清洁生产是一种以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降低环境风险为目标的生产方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将环境保护纳入生产全过程中,从源头上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一种生产理念和方法。

清洁生产的实践历程不仅是国际范围内的共同努力,也是国内企业和政府关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从国际范围来看,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推动清洁生产的实践。

例如,欧盟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环境法规和政策来要求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达到一定的标准的企业进行认证,并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

同时,欧盟还通过资助项目,培训技术,建立清洁生产技术数据库的方式,来鼓励和推动清洁生产的实践。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

清洁生产培训课件

市场机制
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 ,推动企业清洁生产转型 ,如实施碳排放交易、环 境污染责任保险等。
社会监督
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监督作 用越来越强,促使企业更 加重视清洁生产以树立良 好的社会形象。
THANKS
感谢观看
地方清洁生产法规及要求
北京市清洁生产促进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北京市清洁生产的推进原则、目标、政策 措施和监督管理,为北京市清洁生产提供了法规依据。
上海市清洁生产条例
该条例重点强调了上海市清洁生产的推进要求、监管机 制和法律责任,为上海市清洁生产提供了法规保障。
国际清洁生产合作与交流
中国-欧盟清洁生产合作项目
持。
智能化技术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智 能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 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
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
创新型设备
新型设备如高效节能设备、环保 设备等在清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 用,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
低环境污染。
企业绿色战略推动清洁生产深化
可持续发展战略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通过清洁生产 来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清洁生产的目的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或消除 污染和浪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
清洁生产的意义
保护环境
清洁生产可以减少污 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 ,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和破坏,保护生态环 境。
节约资源
清洁生产强调资源的 高效利用,减少浪费 和损失,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02
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
清洁生产审核: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清洁生产是指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清洁生产旨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用和破坏。

清洁生产的核心理念是“三减一体”,即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原材料消耗,三个方面的减少与资源消耗的综合考虑。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设计和优化资源利用,可以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设置污染物治理设施,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和除尘技术,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废水处理中采用生物处理、膜分离等技术,可以减少水体的污染。

减少能源消耗也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目标之一。

能源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但过度的能源消耗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可以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流程,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减少原材料消耗也是清洁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原材料的浪费和过度消耗现象,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增加了环境的压力。

通过改进产品设计、优化生产工艺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消耗。

例如,通过产品设计的改进,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通过生产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原材料的需求。

清洁生产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清洁生产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清洁生产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环境风险,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环保历程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生产。

人们的观念由“天人合一”转到“主宰自然、人定胜天”上来,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向自然掠夺资源。

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众多环境污染事件。

主要表现在:
①生态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土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贫困饥荒日益增多;
②能源危机,资源枯竭、品位下降,导致生产力下降;
③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增加、极地冰川融化,气候异常、灾难增加,导致动植物物种灭绝;
④环境空气和水环境质量恶化日趋严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导致人类疑难病症增加,健康受到
严重威胁。

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保历程
纵观社会发展,人类保护环境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
直接排放阶段——稀释排放阶段——末端治理阶段——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二节清洁生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一、清洁生产概念产生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鲍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消耗型”改为“生态型”,从“开环式”转为“闭环式”。

1968年成立的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则更深刻地讨论了人类未来面临的困境,出版了著名的“里程碑式”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的转折点》。

----提出了“有组织性的增长”的概念。

197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
思想观念的转变----征服自然转为与自然友善相处;技术论转为唯生态论;
人口增长的转变----人口增长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能源结构的转变----不可再生能源转变到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消耗型转向效率型,并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
工业模式的转变----环境有害转为环境友好模式。

随着认识的日益深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清洁生产的轮廓已初步形成,人类逐渐进入环境保护的新阶段,即清洁生产阶段。

清洁生产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

废物最小化、污染预防、清洁生产
污染预防这一概念主要在于鼓励不产生污染,但它未明显地包含现场循环。

清洁生产被确定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行动领域。

二、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
国内清洁生产的推行情况
《中国21世纪议程》,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颁布实施
第三节清洁生产概念及内涵
一、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工业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其最大优势就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尽管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两者并不矛盾和排斥。

因为工业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而污染的产生量与技术、工艺、设备、管理等诸多因素有关,有些行业受工艺、技术等限制,目前尚无法避免污染物的产生,而且,用过的产品也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置,因此,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补充,是清洁生产的最后环节,两者应长期并存。

二、清洁生产的定义
1.联合国环境署的定义
1996年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于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于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其特点为持续性、预防性和综合性。

2.《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其实质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

同时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的生产亦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定义
《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其他定义或解释
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核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性措施
三、清洁生产原则
1.持续性
2.预防性
3.综合性
四、清洁生产的目的
1.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的最合理化
2.经济效益最大化
3.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五、清洁生产的内涵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六、清洁生产的作用
1.宏观层次上和微观层次上的控制
2.清洁生产的微观和宏观作用
第四节中国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一、清洁生产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二、实施清洁生产有重要意义:
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
2.清洁生产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客观要求
3.清洁生产是防治工业污染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模式
中国与发达国家环境质量的差距在拉大、仅靠末端治理并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清洁生产能有效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4.清洁生产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
5.实施清洁生产有利于消除国际环境壁垒
6.开展清洁生产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7.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和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8.实施清洁生产可获得诸多优势和巨大效益
三、国内外实施清洁生产的效益分析
第五节国内外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理念的兴起
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与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相结合
向第三产业延伸
小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环保历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环保历程
清洁生产概念的产生和发展清洁生产概念产生的基础清洁生产的发展现状
清洁生产概念及内涵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
清洁生产的定义、目的、作用
清洁生产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
实施清洁生产的必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