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二级 公路设计 总体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1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1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目录第 1 章绪论 (1)公路发展概况…………………………………………………设计概况………………………………………………第 2 章平面设计…………………………………………………公路等级的确定…………………………………………………设计行车速度的确定…………………………………………………选线设计…………………………………………………平面线形设计…………………………………………………第 3 章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原则…………………………………………………纵坡设计的要求…………………………………………………纵坡设计的步骤…………………………………………………竖曲线设计…………………………………………………第 4 章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原则…………………………………………………超高的确定及过渡方法…………………………………………………超高值的计算…………………………………………………路基设计的内容…………………………………………………横断面的绘制…………………………………………………第5章排水设计…………………………………………………排水设计的原则…………………………………………………排水设计的具体步骤…………………………………………………路面排水设计…………………………………………………排水系统分析…………………………………………………第6章路面设计…………………………………………………路面设计的内容…………………………………………………路面设计步骤…………………………………………………路面设计…………………………………………………第7章设计总结…………………………………………………主要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纵观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强国,无一不是公路发达的国家。

公路已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S2说明书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图S2说明书

说明一、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1、本项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637号《关于重庆绕城公路南段两阶段初步设计批复》同意的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120Km/h,路基宽度34.5米(其后本路段特指K100+820~K106+155段路线)。

2、设计采用批复中同意的路线方案、路基断面型式、路面结构、桥型布置、隧道设计方案,以及互通式立交的总体布局方案。

根据实际地形、地质等情况,其位置作了适当的调整,以保证道路能较好地满足其使用功能,充分发挥道路的枢纽、快速通道的作用,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工程造价。

二、公路平面总体设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和交通部《批复》精神,本项目采用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及部省级勘察设计示范工程。

1、总体设计原则首先勘察设计示范中应按照“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总原则,灵活运用技术标准和各项指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包括路基边坡形式、防护、绿化,路基边沟、截水沟形式,跨线构造物、枢纽互通立交的结构物形式等,应从根本上避免千篇一律、生搬硬套。

勘察设计示范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原则公路建设项目主要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

因此“以人为本”应贯穿设计和建设过程的主轴线。

在工程设计中把安全放在首位,线形指标采用上,根据沿线地形采用不同的技术标准;同时应确保相邻路线的平纵面指标线形连续。

通过采取一切有效方法和措施,保证公路设施自身安全,运行车辆安全及行人等的安全。

第二、人与自然相和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气象特征及社会环境特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关系。

在进行路线平纵面设计时,使线形尽可能地顺应地形,减少开挖面,同时考虑适当放缓边坡,尽可能少地设置圬工砌体,采用隐蔽、宽浅或矩形边沟、截水沟,减少视觉污染,使路基边坡、防护工程融入自然,将重庆绕城公路建成环保之路、景观之路、生态之路。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XX至XX地区二级公路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平原微丘二级公路设计,首先根据设计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确定公路等级。

结合沿线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内容包括:路线的平、纵、横设计,路基路面设计和排水设计,并完成初步设计阶段应完成的各种图、表及设计说明书。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线路基路面前言在大学四年教与学的过程中,毕业设计是最后的一门课程,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训练。

在设计中,学生将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总结、巩固、提高和深化,进一步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走上正式的工作岗位之前,毕业设计无疑是一次最好的练习,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与实际工程接轨。

这次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多,有线形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结构物设计、挡土墙设计等。

公路由土路到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

西藏地广人稀,山势起伏较大,自然景观美丽,又是藏传佛教保存得较完善的地方。

但由于交通不便,旅游业发展得十分缓慢,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于西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小城镇也非常少,因此,西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一、二级公路的需求量非常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近,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加快西藏的发展。

面对当前发展的大好形势,迫切要求大量修建高等级公路,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公路通,百业兴”,任何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

西藏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先从交通事业抓起。

因此,我选择了XX至XX的二级公路设计。

本次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方调配等内容主要采用了由海地系统软件,该软件是一套具有领先技术的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应用于测绘,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和涵洞工程领域。

本设计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次设计的每一项工作。

二级公路设计 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 总说明

说明书一、概述本项目为东北地区二级公路设计,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方便地方人民群众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联系本地与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

全线采用双车道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0米。

该段路线全场长8.516公里,全线挖方111843m3, 填方105868 m3,涵洞22道,全线设有配套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二、路线1、平面线形设计本项目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标准规范的要求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平面路线线形。

本路段内共设7个交点,平曲线半径分布在300~1200之间,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设有缓和曲线。

2、纵断面线形设计本路段纵断面线形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尽量使路线顺应自然地形的起伏,尽量控制路基填土高度,以减小拆迁占地;变坡点位置及标高、坡率和坡长、在满足平纵组合的情况下优化组合,竖曲线半径尽量采用较大值。

本路段最大纵坡1.9%,最小纵坡0.3%。

10处竖曲线中:6个为凸形, 4个为凹形。

三、路基、路面及排水1、设计依据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依据以下规程、规范及有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行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其它有关的规程、规范及设计指导意见。

2、路基横断面(1)路基标准横断面采用整体式路基,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10m。

其中:行车道3.50m×2,硬路肩0.75m×2,土路肩0.75m×2。

(2)路基设计标高及路拱横坡路基设计高为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处路面标高。

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设2%横坡,土路肩设3%横坡。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一.概述本设计为某二级公路,设计长度为1.380公里,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路基的总宽为10米。

1.沿线所在地区地形图及拟建公路起始控制点,起点DJ0坐标为(10000,12000)标高为(236.00);终点坐标DJ3为(10448.414,12908.124),标高为(249.94)。

2.综合考虑全线总共设了3个竖曲线,最大纵坡为1.818%,最小纵坡为0.097%,最大坡长740m,最小坡长200m。

3.路基排水设施设有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边沟为梯形,高、宽为0.4m,排水沟为梯形排水沟,高、宽为0.6m,坡度为1∶1;截水沟也设为梯形,高、宽为0.6m,坡度为1∶1。

二.路线设计1、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路线设计在考虑保证汽车公路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同时,考虑了线形对地形、地物、景观等条件具有适应性,按总体设计要求,综合考虑桥梁、排水工程和沿线设施等诸多因素,在工程量增加不多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做到平纵线形组合适当、线形顺适、视觉诱导良好、与环境配合协调,做到了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二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2、路线布设情况选线是在符合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下,结合自然条件选定合理路线,使筑路费用与使用质量得到正确的统一,达到行车迅速安全,经济舒适及构造物稳定耐久,易于养护的目的,选线人员必须认真观贯彻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深入实际,综合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最后选出合适的路线。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拆迁,就地取材,带动沿线城镇及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选线时,要考虑到尽可能少占耕地,不破坏农田水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河堤,利用河堤好处较多,除了节省耕地,不破坏水系外,还有以下一些好处:①利用老路,这个地区以前的低等级公路大多数在河堤上建筑的,长期的自重作用和车辆荷载作用使路基沉陷趋于稳定,在路基处理时可以节省费用;②可以减少拆迁,由于有老路的存在,沿线的拆迁量减少;③由于河堤较高,可以节约土地用量,减少耕地的开挖,节省了耕地;④可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河网地区城镇、乡村多倚河而建,各乡镇间距距离较小,大多不超过10km,多为一些低等级砂石路相连且人口较多,当道路等级提高后,可以带动沿线许多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由于交通的便利,经济发展大为加快;⑤有利于公路网路建设,利用老的低等级公路网进行技术改建,提高技术标准,改造成新型的高等级网络,可以加快路网建设的速度。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二级公路是一种交通枢纽,负责连接城市、乡村和各种重要地点。

在二级公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地形、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等因素。

本文将对二级公路设计的总说明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在二级公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流量。

通过交通流量调查和预测,确定道路的设计容量和等级。

交通流量高的道路应设计为多车道、分隔带等高速公路标准,以满足交通需求。

道路的标线、交通信号灯和标识牌等交通设施也需要根据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设置,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其次,地形是二级公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通过地形测量和地质勘察,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和纵断面设计。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需要通过爬坡道、弯道和减速带等措施来适应地形变化,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此外,需要合理设计边坡、护坡和排水设施,以减少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环境保护是二级公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需要对道路周边的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进行评估,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设计中应采用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保护植被和水资源,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还需考虑道路对野生动物迁徙和生境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生物多样性。

最后,安全性是二级公路设计的重中之重。

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设置交叉口、路口和人行横道,提供行人和非机动车安全通行的设施。

为了减少事故风险,需要进行交通事故黑点分析,并对问题区域进行优化设计。

对于曲线、爬坡道和下坡道等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合理设计,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对于二级公路的设计,还需充分考虑公路的扩容和提升的可能性。

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容量和等级可能需要升级。

因此,在初期设计中,应留出足够的道路宽度和预留空间,以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总之,二级公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地形、环境保护和安全性等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和预测,确定合理的道路标准和设施。

同时,还需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勘察,进行合理的路线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一、任务依据及勘设经过1.1任务依据***经**至**公路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任务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认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中标承担本项目勘察设计任务,主要依据有以下有关文件:①**县交通运输局与我公司签定的《***经**至**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

③《***经**至**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④《******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经**至**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工可批复);⑤交通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⑥******区现行有关技术规定及有关会议纪要、规定。

1.2测设经过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立即成立了“***经**至**公路工程项目组”,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工可》及相关资料,通过现场踏勘,落实大致线位走廊,初拟桥梁方案。

经过现场踏勘后,利用1:2**数字化地形图进行选线,定出较为合理的线位;向业主提交路线初步设计方案,路线比选方案。

初步设计方案取得了业主的认可,对路线比选方案进行确认并提出了路线设计方案进行局部优化设计的意见和建议;大部分人员进场后,外业选线组对线位内的相关公路、学校、河流、村庄等影响路线方案的重要控制点进行实地穿线检验,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线形作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基本完成合同段的定测外业调查工作;2016年11月下旬,我公司完成外业验收资料。

**县交通运输局于2016年11月28日在**县组织召开了***经**至**公路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外业勘察成果验收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设计单位详测路线方案基本采用《工可报告》推荐路线方案;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符合部颁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要求;详测资料收集基本齐全,经自检及各专项外业验收小组抽检,各项测量精度基本符合要求,同意验收并形成了会议纪要。

2016年12月底,根据《外业验收会议纪要》精神再次进场对平、纵线形进行优化,补充收集及完善有关资料,并完成了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

二级公路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对地区的二级公路进行设计和改造,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并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本文将对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参数和设计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二、设计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确保道路设计具备良好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合理设置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减速带和避险设施等。

2.通行能力原则: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确保道路设计具备较高的通行能力和疏导能力。

3.环境适应原则:充分考虑道路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处理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设计参数:1. 设计车速:根据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和道路等级确定设计车速,通常为60~80km/h。

2.设计交通量:根据道路所处位置和周边地区的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的设计交通量。

3.设计路基宽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路基的宽度,包括路肩宽度和路堤宽度。

4.设计车道数目:根据设计交通量和通行能力要求确定车道数目,通常包括正常车道、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

5.设计横断面参数:包括道路在纵向和横向的坡度,以及道路的超高、超宽等参数。

四、设计内容:1.道路线形设计:通过地形分析,确定道路的线形,包括平直段、纵坡、平曲线、缓坡、急坡等。

2.横断面设计: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包括路肩和路堤宽度、路面宽度、车行道交通标线和车行道横向坡度等。

3.路基处理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道路所处土质的特点,确定路基的处理方式,包括填土、挖土和加固等。

4.路面结构设计:根据设计交通量和预计车辆类型,确定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案,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或复合结构。

5.排水设计:设计路面的排水系统,确保道路在降雨天气时能够把水排除干净,避免积水情况的发生。

6.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设计合理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减速带和避险设施等,提供良好的交通安全保障。

7.绿化与环境处理设计:设计合理的绿化措施和环境处理,确保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一致,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Ⅱ-1
1
第二篇 总体设计说明
1、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6合同段设计是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关于环江至大沙坡二级公路NO.16合同段初步设计的批复》(交基建函〔2005〕9号)(以下简称《批复》)的精神,结合地形、水文、地质情况,对路线进行优化调整,合理确定桥梁长度及其基础形式,达到减少工程量,改善平纵面线形,保持自然景观与公路的协调性和提高路线设计质量。

路线走向及设计的标准、规模符合《批复》要求。

2、公路平面总体设计的说明
根据《批复》和本项目所处的地形特点和地方发展规划要求,公路总体设计按“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灵活运用技术标准,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使平纵组合合理,各项指标大小均衡。

本项目采用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路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 =300米,最大纵坡5.82%;路基宽度为10米,采用整体式断面,其中行车道宽度为2×3.5米,硬路肩宽为2×0.75米,土路肩宽2×0.75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有边沟、排水沟、急流槽、涵洞等,原则上使路基范围内的水流自成系统,通过涵洞或沟渠将水排至路基范围外的河流或沟渠中。

对已占用的水利、沟渠、河道等,进行改沟、改河处理。

路基边坡采用植物防护为主,对边坡采取满铺草皮进行边坡防护与绿化,部分经过鱼塘的路段采用浆砌片石进行防护,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 失,对借土场、弃土堆在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复耕或种草植树。

路线与地方道路交叉,视具体情况采用加铺转角式平交或分离式立交,保留原有道路使用,对已占用的地方道路,结合施工便道予以考虑。

本项
目连接线长2.552558公里,起点K45+000;终点K47+552.558.此外本工程还设涵洞 3 道。

桥涵设计采用标准为设计洪水频率:大、中桥为1/100,涵洞及路基均为1/50。

所设置的涵洞基本满足农田和耕地灌溉的需要,通道和分离式立交桥满足当地交通的要求和群众出行、耕作的便利。

3、分期修建工程实施的说明及工程实施的意义
本项目起点K45+000,根据《批复》,为进一步加快区域路网结构,加快附近村镇的发展,本项目按一次建成通车方案。

4、各项工程施工的总体实施步骤的及有关工序衔接等技术问题的说明及有关注意事项
施土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临时工程、场地清理和排水工作,并核实地质、地形情况;在路基土石方施工前,注意设置一些临时的排水设施,并优先进行桥涵、改河(沟)等结构物的施工;在路基施工基本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坡面防护、植草或植树等的施工,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完好;最后为路面和交通工程的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